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321|回复: 14

[原创]评王安忆的《长恨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8 00: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秀外慧中

  《长恨歌》我读到一半时已感索然无味,耐着性子看完后,则产生了强烈的后悔:浪费我那么多时间看这样的东西,实在是可惜极了、后悔极了。
  一、王安忆在香港“张爱玲与现代中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发言《世俗的张爱玲》:“张爱玲小说里的人,真是很俗气,傅雷曾批评其‘恶俗’并不言过。……而她(指张爱玲)又不由自主地要在可触可摸的俗事中藏身,于是她的眼界就只能这样的窄逼。……”王安忆认为张爱玲世俗、狭窄,甚至恶俗;言外意思是自己要比张爱玲大气得多,不俗得多。
  事实是怎样呢?看完《长恨歌》,就感到她对日常生活流于琐碎,在庸俗的琐碎中寻找着浅薄的快乐,正如余杰所评:“仿佛是一名闲话说玄宗的白头宫女,唠唠叨叨地说些散发着腐烂气味的陈年旧事。”(余杰:《王安忆:白头宫女的闲话》)
  我认为张爱玲小说中有一种生命的高贵感,这是王安忆所无法模仿的,相比下,王安忆才是真正世俗,而且是俗不可奈。
  生命的高贵体现在对既定命运的抗争、挣扎;或者对美好生活、情感锲而不舍的追求。人类能从原始愚味不断走向现代文明、挣脱物质和精神的各种束缚不断从走向解放、社会不断由专制走向民主自由等等,这些都源于无数人前赴后继的追求、抗争、挣扎……这种精神,从张爱玲的小说中使人强烈感受到了。
  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勇敢地离了婚,但在冷酷的现实中,使她意识到嫁入豪门才能摆脱生存的危机,才能有幸福可言,于是在遇到阔绰的范柳原后,她死死不放,可谓殚精竭虑、使尽浑身解数与范周旋,千方百计要得到范,把一切都压注到范的身上…
  对作者而言,无论白流苏的结局如何,最终是否成为“范太太”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张爱玲把一个在茫茫命运下奋力挣扎、不屈从于时代赋于一个离婚女人惨淡结局的女性形象刻画出来了。
  又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她卖掉自己的一生换来了几个钱,为了守住那些钱,不惜牺牲她的情欲、亲情、人格……她倾尽全力保住那些钱就是为未来生活求得一线保障,就是对她所认为的幸福生活的一种绝不放弃的死守,亦可谓是一种追求、一种挣扎,尽管最后她的追求和挣扎都毫无意义,但人性中高贵的一面展现出来了。
  白流苏、曹七巧与曾被日本人视为偶像的阿信、曾激励过80年代青年人的张海迪比较起来,虽然存在虚构的小说人物与现实的真实人物的不同、经历不同、社会时代意义不同,但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就是:与命运的抗争、不屈从既定的命运安排,奋力改变现实,体现一种生命的高贵。
  而从《长恨歌》中的主人公王琦瑶身上,看不到追求、挣扎、抗争,更多的是顺从,甘于命运的摆布,甚至跌落到庸俗的泥坑里还自得其乐。
  王琦瑶随着上海权贵李主任的离开而被迫结束被包养的宠物般的生活,在上海某弄堂里靠给人打针渡日。本来这是朔造自立、自尊、自强的高贵人格的良机,但作者放弃了。
  王琦瑶整天与严师母斗美艳;与一班无所是事的小井民打牌、聊天、煮食;与康明逊、萨沙打情骂俏,直至偷情糊混,未婚先孕。王琦瑶的孩子出生后,孩子亲生父亲不敢承认,不负责任,反倒是旧情人程先生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但不久,文革中程先生被巫陷为色情间谍而自杀了。这本来是揭示深刻人性,造就人性情感升华的良机,但作者也放弃了。
  接下来还在不厌其烦地写王琦瑶一个已经四十多岁的女人如何地风韵犹存,如何地穿衣打扮,甚至妒忌女儿的青春美丽。
  打个比喻:上海的小市民假如袋里剩下十元钱,即使已经家徒四壁了,他们还是会花九元钱在穿着打扮上,光光鲜鲜地走在大街上。
  这种注重外貌外表的庸俗是怎样一种虚荣和虚伪!但作者不但丝毫没有半点批评,甚至没有想从中挣脱出来的意思;而且对这种虚伪的庸俗充满了赞赏和把玩。
  鲁迅的《阿Q正传》也写了一种卑贱的人生,写一种在精神胜利法麻醉下自甘堕落的奴性,但鲁迅在冷峻而又略带幽默的文风背后,是一种深刻的批判、愤恨、悲哀。所谓“哀其不幸,愤其不争”,毫不留情揭批国民的劣根性,为的是“立人”。我认为这一点精神恰恰是中国女性作家所缺乏的。
  另一方面,阿Q这样的典型人物代表了一种国民性,直到今天,仍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而王安忆《长恨歌》中的王琦瑶仅代表了“过去的上海小姐”中的一小群,并不能代表上海,更加没有现实意义。
  《红楼梦》也是一部描写琐碎的生活作品,但作者是以否定现实的态度来写的,并在琐碎中阐述了一个哲学命题——“空”,可谓从俗世中超脱出来了。这个角度恐怕王安忆是难以体会得到的。《长恨歌》仿佛也想要模仿这样的一种写法,但恰恰那种哲学的思想没有模仿得出来,仍然沉浸在俗世中不能自拔,只给人琐碎而轻飘飘的感觉,毫无回味、思索的余地。
  所以说鲁迅是深刻的、张爱玲是高贵的,曹雪芹是超脱的,而王安忆则是庸俗的。
  二、《长恨歌》是一部“虎头蛇尾”的小说,越到后面越感到累坠、冗长、思维枯竭,已无东西可写而硬去东拉西扯,甚至词不达意。
  最为败笔的是第三部份,小说本应结束于第二部份。第一、二部份是写一个过去的年代,王安忆运用想象力,勉强虚构出来,但到了第三部份,写到开放改革后可触摸的现实社会的时候,却失去了基本的把握,无法把开放改革后的现代上海都市的特质展现出来,更无法把握生活在这个大都市市民的喜忧哀乐。
  可见王安忆对现代的上海是缺乏了解的,缺乏体会的。因此她不知道怎样结束这个故事,只好匆匆为主人公安排了一个被谋财害命的结局,这个结局毫无时代感,任何一个朝代社会都有谋财害命的发生。
  有人说张爱玲小说那力透纸背的悲凉源于她对孤独和寂寞刻骨铭心的感受;茅盾之所以能准确把握30年代的上海——那些生机勃勃的资本家才是上海的灵魂,写出史诗性的《子夜》,源于作者是一个深入社会的活动家。
  而王安忆则生长在解放后一个革命作家家庭,用现在的述语来说,属于高级中产阶层。她一直生活得太顺当了,即使知青时代下乡也是在离上海不远的乡村里,作为她这样的革命后代,下乡纯属作为走过场,没有吃过什么苦。因此她除了想象虚构之外,基本是没有什么打动灵魂的体验。所以她根本无法写好未婚生子,独自抚养孩子的王琦瑶,无法写出我国改革转型所伴随的下岗、医疗改革、保障缺失等阵痛给人们带来的一系列的打击和危机感。因为她无法了解底层生活的真相。
  其实博览群书多少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那是一种学术而非艺术,因此《纪实与虚构》展示了她作为学者的思想和才华,是一部难得的佳作(我把它归入一种学术随笔类),可惜的是王安忆之后再也写不出类似的或超越的作品。这不能不说她的底蕴还不够厚,知识量还不够多,学术研究仍不够深,本来这也是很正常,但可悲的是她却被无数高帽戴着、被聚光灯罩着、被各种名人活动围绕着,因此难怪有人说王安忆进入了写作更年期了。
  三、《长恨歌》的语言造作而蹩脚。我们说景物的描写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是为表现小说内容或者为朔造人物服务的。但《长恨歌》带给人的感受是为写景而写景,故意去表现自已对旧上海文化的熟知,很大篇幅去写(虚构)“弄堂、流言、闺阁、鸽子、邬桥”等,有的描写是与小说内容无关的,完全可删掉的;有的则是没有必要这样大篇幅冗长而累坠,完全可以简明扼要概括的。因此给人空洞、造作、不自然的感觉。
  这与前面所讲的上海小市民中有一种虚荣虚伪的心态,王安忆竟染上了这种心态,不是力求小说的思想内涵的独特、完善、深刻,而是追求华而不实的外景描写。事实上,就描写本身亦是不成功的。
  中央电大的老师就此在网上发表过评论:“……描写琐碎、不少描写都流于空洞,比喻陈旧,且缺少形象感,上海以外的读者很难在读了这些文字后有一种画面感,从而加深对上海文化的了解。”
  四、文坛之所以浮躁,与不少文人庸俗虚伪、沽名钓誉、商业炒作有关,像《长恨歌》这样的作品,不知是凭什么拿下茅盾文学奖!茅盾是一位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跳动,具有史诗气魄的现实主义大师。而《长恨歌》实在离茅盾精神相距甚远。
发表于 2003-10-8 20: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的境界决定着作品的境界,作者的思想、精神就投射在自已的作品中,这就决定了鲁迅之所成为鲁迅,林语堂因何而为是林语堂。
发表于 2003-10-8 21: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茅盾文学奖 分量有多重

彭森 徐虹  
  阿来:把书交给读者,我就成了旁观者  
     张炜:《长恨歌》当之无愧  
    丁天:余华没评上很遗憾  

    众人瞩目的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评奖日前揭晓,4部作品———张平的《抉择》(群众出版社)、阿来的《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王安忆的《长恨歌》(作家出版社)和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1、2》(浙江文艺出版社)荣获桂冠。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于1981年10月正式启动,迄今已经历五届,累计评出22部长篇小说。由于它是我国最高的文学奖项,因此每一届评选之后都会在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对这4部作品,读者及文坛评价如何?获奖作者自己怎样评价?评委又如何评说?

     记者打长途电话找到获奖作者阿来。阿来说:“得奖不会改变我自己。我已经是40岁的人了,做文学也有10多年,最初去写作的目的也不是得奖。不得奖我也会写下去,写作是我生命的需要,是表达的需要。另外,我不是专业作家,我有自己的工作,我不会放弃这份工作,一切都会在过去的轨道上运行。”他还说:“《尘埃落定》创作的时候,完全属于我自己,但面世以后就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了,大家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兴趣对作品作出各种各样的诠释,其中也会有我从未意识到的发现,这就是‘隔’吧。其实,把书交给读者,我就成了旁观者。检验它的价值的最合适的法则只有两个字——时间。”“要问是否狂喜不已,只能说很高兴。真正感觉最好、最棒的是在写作过程中间。这次写作特别轻松顺手,电脑上敲完最后一行后,有种大功告成的感觉:创造了自己的一个世界。”  

     记者的数个长途电话都未找到王安忆,她的作品《长恨歌》的责任编辑、作家出版社杨葵说,与王安忆签订《长恨歌》的出版协议是1993年,当时听她讲了故事梗概之后,就从直觉上感到这是一部很好的书:王安忆对女人一生的表述肯定会很精彩。  
     
      此次评委中有作家李国文、陈建功、郑伯农、柯岩及蒙族作家玛拉沁夫和评论家雷达等。评委李国文在首肯此次评选结果后表示,其实也有许多很好的作品由于篇幅没有入选,比如阎连科的《日光流年》。他认为该作品的语言考究,叙事中充满色彩感,是非常出色的。  

    许多作家非常关注此次评奖。作家莫言说,4部获奖作品中《茶人三部曲》他没看过,《长恨歌》当之无愧,《尘埃落定》是近年来受到广泛瞩目和肯定的一部作品。《抉择》也是一部少有的反腐倡廉的杰作,很有力度。  

    作家张炜这几天刚刚在上海开会。他说王安忆也参加了会议,但王安忆自己并未提及获奖。张认为,获奖作品中,《长恨歌》觉得还不错,刚看完就打电话给朋友。《尘埃落定》听别人说还可以,自己没读过,不能随便发表看法。  

     青年作家丁天对此次有的作品———如《许三观卖血记》没有评上表示了遗憾。青年评论家余杰认为,以往评委的年龄很大,观念陈旧,这届好些。《茶人三部曲》他没看过。《长恨歌》从艺术性、宏大的气势来看,都是几年来难得的力作。《尘埃落定》在当代长篇中算是比较优秀的,但它并不代表着阿来的最高水平。《抉择》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记者还请一些读者对此次茅盾文学奖发表看法。现当代文学硕士生付艳霞认为王安忆的《长恨歌》与铁凝的《玫瑰门》有些类似。她说,《长恨歌》写普通女性,写得很好。但现实生活很忙、很累,读文学作品是想从里面得到一种超脱,而《长恨歌》实在让人飞不起来。相反《玫瑰门》中既有史实又有现实,读这部作品,就如行走在一条崎岖的小道上。  

    许多读者说,作家余华的落选则让人非常遗憾。余华是当代文坛上很活跃的作家,有很深的学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对外国文学的东西吸收得也很多,无论是文学圈内的或圈外的,甚至是很少读文学作品的人,读余华的东西都有一种强烈的震撼。茅盾文学奖评出来的东西起码得有人熟悉,至少是圈内的人熟悉,这样才能够鼓励当代文学的创作。  

    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刘春勇说,四部获奖作品中《茶人三部曲》以前不知道。从剩下的三部作品来看,我认为这届茅盾文学奖评选还是比较成功的。体现了一个新的特点:不是单纯从文学的角度,而是从文化的视角来评判文学作品。《抉择》弘扬主旋律,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官方和大众都能接受,可见反腐倡廉深得人心。《尘埃落定》与《长恨歌》是历史叙事题材的纯文学作品,它们的获奖是对现实主义作品或者说是对主旋律作品的补充,是对精英文化的肯定,能够深得作家的心。阿来的《尘埃落定》写的是一个藏族土司的故事,思想意蕴极其深厚,有寓言性质,反映了对历史的回叙,很吸引人,发表后呼声很高,销售也相当不错。

    许多读者都说,其实茅盾文学奖本身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通过重量级奖项不断涌现大量优秀作品。因为现在读者需要大量优秀的、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性的文学作品。他们期待着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  

《中国青年报》 2000年10月24日
发表于 2003-10-8 21: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结束 四部作品获得大奖

吴晓铃 戴艳妮  

  昨(12)日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第5届茅盾文学奖(1994—1998)11日晚评选结束,一直呼声很高的青年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以最高票数获奖。据悉,阿来是茅盾文学奖设立以来最年轻的得奖作家,也是唯一的一位获得该奖的藏族作家。

  获得本届文学大奖的共有4部作品,分别是阿来的《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张平的《抉择》(群众出版社)、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浙江文艺出版社)、王安忆的《长恨歌》(作家出版社)。

  据介绍,参加这次茅盾文学奖角逐的共有各出版社推荐的138部作品。其中在去年8月初评出的25部候选作品中,王安忆的《长恨歌》、阿来的《尘埃落定》、周大新的《第二十幕》曾获评委全票通过,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贾平凹的《高老庄》也是得票靠前。然而在由编辑家、评论家和出版家组成的审读小组经过又一轮评审后,《茶人三部曲》却以“黑马”形象后来居上,脱颖而出。

  茅盾文学奖从1981年正式启动,迄今为止已历4届并评出18部长篇小说。阿来是我省第三位获此大奖的作家,此前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王火《战争与人》曾获此奖。本届文学奖的颁奖仪式将于本月在茅盾故乡浙江桐乡举行。  

《天府早报》 2000年10月13日
发表于 2003-10-8 21: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茅盾文学奖遭遇矛盾

  茅盾文学奖是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于1981年10月正式启动。由于是国家最高的文学奖,每一次的评选都在文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但是,近年茅盾文学奖遭遇的批评愈来愈大,不仅遭到了非该奖得主作家的批评,一些茅盾文学奖得主也并非对它完全赞同。对此,我们作了一些整理。  

    问题之一:   老年评委“力不从心”,大多数评委都存在年龄老化的现象;   一些评委已经疏离文学工作,是不折不扣的“前文学工作者”。  

    问题之二:   部分评委并不是民主推选出来而是中国作协指定。  

    问题之三:   初选和最后评选两个环节脱钩,有人将初评戏称为是“陪太子读书”,这是因为初评和最后评选两个阶段,由“审读小组”和“评委会”两套班子承担的。这样,审读小组的意见和评委会的意见往往有天壤之别。比如第四届获奖的刘玉民的《骚动之秋》初选时并未引起关注,最后评选时却获了奖。  

    改革意见:   针对以上矛盾,有权威人士指出:茅盾文学奖应逐步确立更加科学的评审标准,即坚持艺术原则立场;其次是强调对多元化小说审美理想文学的先锋精神尤其值得关注;评委有必要进一步民主化、制度化,有效提高审读小组的预选权;体制问题,以民间的方式予以运作,以年富力强的评论家、研究家、编辑家为主要评委会,这或可会给这一每况愈下的文学大奖带来些许起色。

    《武汉晨报》
发表于 2003-10-8 21: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茅盾文学奖有遗珠之憾

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结果出来了:《抉择》作为一部贴近现实的作品早就被人看好;《尘埃落定》和《长恨歌》这两部入围作品也是很早就引人注目;但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的获奖则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无疑是这届茅盾文学奖评选中脱缰而出的一匹黑马。

    《茶人三部曲》大概可归为历史题材范畴,仅以入围的同类作品而言,周大新的《第二十幕》写的也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沧桑,并获过国家图书奖的提名,他的《香魂塘畔的香魂女》改编成的电影《香魂女》在柏林电影节得过金奖,据此改编成的豫剧《香魂女》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又再次折桂,可以说其影响已经辐射到了其他姊妹艺术的方方面面。这一点是王旭烽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脱离作品单纯比较周大新和王旭烽的个人声望有点“俗”,就具体作品而言,《第二十幕》宏阔的气势和挥洒自如的笔触,跟王著比较,也毫不逊色。尽管初评时《第二十幕》呼声很高,但最后还是在复评时令人遗憾地落选了。

    入围本届茅盾文学奖评选的《雍正皇帝》和《杨度》也是两部历史题材的作品。《雍正皇帝》在书市上的热卖和电视上的热播是有目共睹的,这里不再多说。另一部小说《杨度》的扎实的史料功底和严谨潇洒的文笔也是令人称赞的,读者找来一看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不过,这两部作品在复评中也落选了。

    茅盾文学奖初评时名列前茅的还有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和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余华的这部小长篇非常精致,也没有什么硬伤,有行云流水的飘逸,也有急管繁弦的奔放,可惜这部作品却没能“笑”到最后;阎连科的《日光流年》文笔细腻,结构奇诡,故事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极富冲击力,许多人原来预测它会和余华的作品在这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中有激烈的竞争,其中总会有一部作为这一代富有艺术探索精神的年轻作家的代表在茅盾文学奖中占一席之地,而最后他们同时落选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另一部落选的《中国制造》的作者周梅森,跟获奖的《抉择》的作者张平一样,都是国家图书奖的得主。《中国制造》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巨著波澜壮阔,扣人心弦,艺术上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可以说是本届茅盾文学奖一个重量级的竞争对手,可惜它最后也排在了获奖名单之外……我在这里并不是说入选的“黑马”《茶人三部曲》不应该获奖,况且首次由茅盾家乡的人来获此奖更有一番特殊意义,但是这匹“黑马”的脱颖而出,使得那么多不“黑”的作品落选的遗珠之憾,显得更突出了一些。

    当然,好作品多,获奖的名额终归是有限的,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这几年的长篇小说创作确实是繁荣了起来。 (高昌 )

    《中国文化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1 03: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茅盾是一位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跳动,具有史诗气魄的现实主义大师。而茅盾文学奖似乎与茅盾的这种精神没有多大联系,完全按照评委们自己的喜好来评,一点都体现不到茅盾大师的精神。
     要是茅盾大师泉下有知:王安忆的《长恨歌》这样庸俗、琐碎、无聊、毫无时代感、更无社会责任感都评上奖了,他一定会痛心疾首地托咐亲人把奖金当作纸钱烧掉,那班评委太令他失望了。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0 00: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评价一篇文章的价值,千万不要看它穿了件某某奖的外衣,外衣下面说不定是一堆狗屎垃圾,以至白白的浪费宝贵时间,为了稳妥起见,最好不要看文学作品(杂文除外)。
    1.往往用庞大的篇幅,只说明一两个简单道理。例如一部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无非想说明婚外情是有害的,危险的。一些更是琐琐碎碎,只还原生活,连主题都没有,如王安忆的<长恨歌>。
    2.有人说文学的作用是抚慰人们心灵。其实那是自欺欺人的说法,假如你是贫穷的农民,你说你是看到一篇呼吁为农民减负,为农民排忧解难的论文和看一部小说谁更抚慰你的心灵呢?!
    3.现在小说多以揭别人的隐私,闺房(甚至几房)秘闻等等,假如你不是个“八婆”、“八佬”的,实在对这些提不起兴趣,别人的隐私关我屁事。
发表于 2003-10-20 17: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有些过了~

    我几乎很少读当代的作品,不是别的什么原因,只是离现在的生活太近,且现代人多为浮躁。

    但就文学而言,鄙以为并不存在什么隐私与否,一切有关人的东西都可以是我们思考和关注的,只要你能给大家带来新的认识和理解应该都是有价值的。倘若什么都不关心了,那就也不必来谈什么文学了嘛。或者你觉得凡是涉及到所谓“个人隐私”的事都与你无关,那你一定具备了从自身来认识整个人类的智慧了,而对于这些琐碎之事自然是大可不必理会了。:)
发表于 2003-10-20 20: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文学

关于文学作品,是好还是差,最终这一切需要由历史去木检验,去证实,是金子早晚会发光,是泡沫注定会破裂。文学作品的水平决定着其的生命力,现今,在无以计数的书籍中,真正能经受历史与读者检验的作品毕 竟有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0 22:31 , Processed in 0.1081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