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52|回复: 2

逝去的美味 老北京盛行的十大“零嘴儿”(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4 09: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qianlong.com/  2006-08-09 16:49:37



冰糖葫芦
老北京的冰糖葫芦让多少代人现在想来还牙根犯酸, 一声长长的叫卖,能让一条胡同钻出好几个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它已成为北京的一种象征,一种城市名片。




爆米花
爆米花的香味飘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 过去没有现在的爆米花机和高压锅爆法,也不放什么奶油、巧克力,只有一个被烤得黑黑的压力转炉,一把玉米粒加些糖精,烤熟后“嘣”的一声巨响,一锅爆米花就可以吃了。那种声音很多人都不陌生。


点心匣子:
与麦乳精一样, 在过去常被当做礼品赠送,是用纸板或木版做成的长方形匣子,里面装的是桃酥、蛋糕等各式点心。如果别人送来家里一盒匣子点心,孩子们往往非常高兴,如果父母决定将其转送他人,孩子们肯定会难受半天。
 楼主| 发表于 2006-8-14 09: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烤红薯:
又香又甜, 价格便宜。虽然现在也有卖,但味道也似乎不如从前,不知是红薯品种退化了,还是人们的胃口提高了。


冰棍儿
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吃。分普通的、小豆的、红果的, 后来逐步发展成双棒、大雪糕、盒糕、冰淇淋等。现在一些冷饮生产企业推出了硬硬的老冰棍儿,销量仍然很好。
  
麦乳精:
一种用水冲调的饮品,现在早已被高档保健补品代替,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其为何物。而过去是被当做礼品互相赠送的。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麦乳精在普通百姓中还被当做一种比较奢侈的饮品,大人往往舍不得喝,孩子们成为最直接的受用者。


江米条:
一种用江米面做成的条状膨化食品,
外面裹着砂糖。是过去很多孩子的“口袋零食”。现在市场上也能见到,但早已失去原来的味道。
 楼主| 发表于 2006-8-14 09: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果丹皮:
用山楂制成的卷, 原产于怀柔、密云和河北兴隆等地。同类食品还有山楂糕、山楂片等。开胃健脾,过去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吃。

酸三色:
在过去的“合作社”有售,用红、黄、绿三色塑料包装,吃的时候一般是在嘴里含着,不嚼,时间久了嘴里麻麻的,并带有浓郁的水果香气。那时在很多孩子心中,是难得的美味。


罐头:
分为很多种, 有水果罐头、肉罐头、鱼罐头等。本是运输业和保鲜技术不发达时期的产物。但虽然现在什么都能吃上新鲜的,可还是有很多人怀念桃罐头里黏乎乎的甜水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2 02:42 , Processed in 0.06765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