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1|回复: 3

北科大毕业生重读中专学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1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southcn.com/job/careercenter/homepic/200608180570.htm

    16日,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新生报名入学。一名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在工作3年后,又来到该校报名就读,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名中专学生。此事在学校引起不小的轰动。

    “我想掌握一门技术!”

    在学校招生办公室,记者找到了刚办完入学手续的汪洋。今年27岁的汪洋,家住贵阳市。2003年从北京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本科毕业,先是在北京一家期货公司干了半年,又转投香港驻京的一家灯饰公司。7个月后,他就升到了业务经理的位置,但让汪洋苦恼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很难用得上,工作中找不到感觉,压力很大。

    2005年5月份,他辞职回到贵阳找工作。然而,受所学专业限制,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相反的,他发现,一些技术人才却非常抢手。几经周折后,汪洋决定:要好好学门技术。

    回想大学毕业后这几年的经历,汪洋说,他参加过很多招聘会,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像他们这种本科生,工作并不好找。相反,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就是中专生都很吃香。他了解到,中国在数控技术应用方面的人才十分短缺,于是,便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大学学习并不多余

    据汪洋介绍,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对他的决定表示支持。但是,真的要重新来中专读书,去和一帮比自己小得多的学生一同学习,他又有些犹豫了。经过3个多星期的考虑后,才下了决心。

    四年的大学本科生活,汪洋这样看待:“大学四年的学习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其他地方无法学到的东西。没有大学四年,我觉得我的人生有些残缺。但3年多的社会打拼让我认识到,自己要是掌握了一门技术,实实在在地干点事情,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过得都会比较踏实一些。”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来自清镇的学生黄锡欢和汪洋有着类似的经历。2003年,他从贵州财经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大专班毕业后,在清镇市某单位作为合同工工作了2年多。2005年9月,他也辞去工作,来到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报名就读。

    中专专业定位适当

    对于北京重点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竟然返回中专学校来学技术,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陈韵觉得有些意外。陈主任说,汪洋报名的专业,本来学制为4年,考虑到汪洋是本科毕业,学校经研究决定,让他免修前两年的文化课程,直接从3年级读起。

    随后,陈主任告诉记者,中专毕业出来的学生姿态低,定位准确,有技术在手,因而大多数中专生比大学生更好找工作。对于他们学校来说,每年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据《贵州都市报》

    相关报道

    本科硕士成堆,钳工车工难求

    制造大国为技工青黄不接发愁


    我国正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但我国的高级技工特别是年轻的高级技工却严重短缺,两者形成强烈反差。

    随着老一代高级技能人才逐渐退休,很多企业原本就奇缺的高技能人才出现“断层”现象,并已实际上威胁到企业乃至国家经济的未来。

    「现状」70岁老工人返聘把关

    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航空航天动力装备的重点企业。该集团党委副书记周茂顺说,由于高技术人才出现断层,许多关键岗位不得不返聘已退休的老工人把关,有的关键工序只有一名70多岁的退休老工人可以胜任。

    据了解,高级技工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奇缺的关键性人才之一。据初步统计,我国各类制造业中,仅数控加工人才缺口就超过了60万人,而且需求日益增加。

    不久前南通市的一次中、高级人才招聘会上,一民企开出年薪20万元的价码物色高级技工,意想不到的是不但符合要求者凤毛麟角,大多数人甚至连上来咨询的勇气都没有,招聘单位最后空手而归。

    “现在是本科硕士成堆,钳工车工难求。”南通市人事局一负责人这样形容职场上技工断层现象。

    据测算,到“十一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至25%,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

    有关专家认为,技术工人素质构成的不适应性与总量短缺现象,已经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构成了“瓶颈”制约。

    「分析」多重因素导致技工短缺

    专家认为,技工荒和青年技术工人断层现象的出现,可从供需两方面去分析:一方面是20世纪末我国职业教育一度出现萎缩,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由1998年的1431万人减少为2001年的1164万人;另一原因也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对技工的需求大增。而记者在进一步采访中了解到,上述现状是多重因素造成的。

    首先,我国至今没有一套完善有效的技术工人培训体系和制度。在劳动力消费结构中,存在着“重文凭、轻技能,重科技人才、轻技术工人”的不良倾向。其次,受传统观念和社会部分不良价值取向影响,产业工人缺乏社会价值认同感,钻研技术的热情不高。

    据沈阳市劳动力市场管理办公室高级职业指导师高凤祥介绍,长期以来技校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几十年一贯制,技术设备和教学手段相对陈旧落后,办学机制较为封闭,招生难、发展难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技工学校。

    「措施」解决技工短缺曙光初现

    据了解,青年技工断层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北京计划在三年内,每年拿出1000万元支持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培养出10万名实用型技术人才。而在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政府财力明显向技术人才倾斜,今后三年内培训第二产业技能人员20万人,以缓解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同时,还将在全省各市推广“首席工人”制度,培养工人的荣誉感,引导广大工人钻研技术,提高技能。

    不久前,天津市成为全国惟一一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据了解,未来五年,天津将重点建设23所具有一定规模的职业教育学院,为国家培养30万高级“中国技工”,以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据《经济参考报》

    点评

    大学之用与无用

    从重点大学到中专回炉深造,北科大毕业生汪洋的选择颇有点惊世骇俗的意味。笔者非常佩服汪洋打破世俗偏见、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不可否认,时下重点大学的光环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可以起到不少襄助作用。汪洋能够放下身段迈出这一步,勇气可嘉。

    当然,任何事件都不是孤立的,汪洋的个体行为有着比较大的社会背景,那就是大学生就业难,以及我国当前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严重匮乏的现实。从大学毕业生和高级技工的收入比较来看,如今前者的预期待遇越来越低,甚至出现了零薪酬;而高级技工(如汪洋所选择的数控技术)却在哪里都是稀缺人才,年薪逾十万。因此,汪洋作出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明智之举。

    但是,汪洋的明智选择,却暴露出当前大学教育的无能。无论是在校时间、教育经历还是培养成本,大学都要高出中专很多,可在求职市场的试金石面前,大学生竟然要回流到中专深造,对于个人、对于社会是否构成资源浪费?

    这就牵出大学之用的问题。大学是什么,有什么功用?经典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大学是训练心智、完善人格的地方。反智主义者却反对学习象牙塔式的无用学问,强调大学对实用性技能的培养。我国的大学经历了1952年的院系调整,到上个世纪末的合并浪潮,大学之用也从实用性技能型向综合性研究型转变。可最终收获的却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两方面批评:一、缺乏人文修养,二、高分低能,脱离实际。

    造成这样的结果,应该归咎于一直以来我们运动式办大学的风潮,强调职业训练的时候就把大学拆分成了单一纯粹的学院,要办综合性大学时就不断向巨无霸的方向合并。其实,教育自有其规律,大学也自有多种模式。今后大学须重新定位分类,一类是一流大学,重在研究,贡献知识;一类是普通大学,重在为社会提供专门的人才支持。

    但是,不管哪一类大学,都需要通识教育,让学生学一点文史哲、礼仪、权利和义务等看似无用的知识。俗话说,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习惯和性格正是这些无用的知识陶冶出来的。至于出了社会,需要某些技能,再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即可。否则,单纯的职业教育只会把人异化成工具。回到报道本身,其实,只要我们把汪洋上中专看作他量身为自己选择职业教育,所有的质疑和愤怒恐怕都会迎刃而解。(金强)
发表于 2006-8-21 14: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大家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啊!

不然,尽学一些空洞的理论,如何面对现实需求?
发表于 2006-8-21 22: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还是选择专业更重要了!名牌大学也是徒有虚名!

发表于 2006-8-22 21: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我一样学习机械工程了!
看来工科还是很有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22:07 , Processed in 0.1058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