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DV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时髦的词语,网上、新潮杂志上、大学校园里、年轻人当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今天你DV了没有?”这里所说的DV已经突破了digital video (数码摄像机或数码影像)的原始定义,已经具有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内的广泛含义,甚至还是一种时尚和潮流的代称。很多的年轻人开始利用这种简便和相对廉价的摄像设备制作自己的影像作品,电视台也开始鼓舞这种自己动手制作节目的热情,还有种种针对广大青年的专业和非专业的竞赛,一时间,DV在青年人当中掀起了一股热潮,水平参差的各类DV作品大量涌现。
1996年,DV摄像机在日本问世,最初被用来拍摄家庭影像。但是短短的几年间,随着机身性能的改进以及电脑配套设备的开发与研制,DV机已经成为当前个人影像制作甚至专业媒体都非常喜爱的一种摄像设备,尤其是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选择DV进行自己的影像表达。一时间,“DV”一词被炒的沸沸扬扬,关于DV的各种言论、看法此消彼长;而在影像领域,各大电影节中频频出现DV作品,还有众多的短片节、独立影展,吸纳了大量的DV作品,DV已经大大方方地登上了大雅之堂。电影从业者、电影爱好者、个人影像制作者、文化批评家、以及无数普通网友都参与到关于DV的讨论中来,网站上关于DV的言论数不胜数,有的在摇旗呐喊,认为DV领导了影像革命时代的到来,有的在呼唤个人影像表达自由的权利,有的在介绍DV技术知识,有的在进行各种反思和讨论,各种观点百家争鸣。更有一些采用DV拍摄的优秀电影在国际上获得了非常高的声誉,使得DV的影响迅速扩大,比如“Dogme95”( )宣言的提出者之一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的《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一改人们头脑中的电影的套路常规,用另类而高超的手法拍摄了一个简单却感人的故事,一举获得第五十三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更是让人对DV充满了激情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