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61|回复: 0

经学:解开中国文化之谜的钥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8 16: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姜广辉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   2006-9-8 12:05:34   
   

        近20年来,中国传统学术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存在一个重大缺陷,即经学研究一直没能走出“五四”以来的低谷。而就学术研究的现状而言,也确实缺少一部关于中国经学思想史的研究著作。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根基,而经学研究却受到冷落,这一局面亟待改变。

      把儒家经学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经学向称难治,古来即有“皓首穷经”的成语。司马谈《六家要指》说:“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汉书·艺文志》说:“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汉代,有人曾经问扬雄:“圣人之经不可使易知与?”扬雄回答:“不可。天俄而可度,则其覆物也浅矣。地俄而可测,则其载物也薄矣。大哉!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近代学者钱玄同则说:经学是“一团最浓最重的迷雾。”在儒家经学中,如三《礼》之学、《周易》象数学、《春秋》公羊学等久称“绝学”,如何研究它,复现它,并阐释其中的意义,研究者一直视为畏途。确实,经学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的陷阱,处理不当,就会陷溺于其中,但解开中国文化之谜的钥匙也正在其中。而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也正如宋儒张载所言是“为往圣继绝学”。

    1996年,我院把中国经学思想史研究列为院重大课题。从已出版的120万字的《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第二卷(先秦、唐)来看,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这种突破,不仅表现在课题组所关注和诠释的一些最新的出土文献资料方面,如《郭店楚墓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等为汉以来儒者所未见,而且更主要的是表现在理论上的突破。我们把着眼点放在经学的价值体系问题上,此价值体系由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一种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独具个性的生存方法,从口耳相传到写成文字,再到确立为经典。

    长期以来,中国思想史界认为,儒家五经(后来增至十三经)被确定为经典的原因仅仅是统治者政治扶持的结果,两千年的经学传统完全是一种教条式的消极力量,经典诠释活动不过是学者嗜古成癖的表现。而我们则认为,经典是人们信仰的对象。信仰有两种:一种是宗教的信仰,一种是非宗教的信仰。简言之,宗教的信仰指向彼岸世界,是神本的;非宗教的信仰指向此岸世界,是人本的。与基督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等宗教经典相比较,儒家经典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儒家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它反映了中国先民对人类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如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具有多方面的原创性。后世许多思想都可以从中找到最初的原型,由此而形成中华民族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

    不同时代的经典诠释活动,常常反映出人们在新的与旧的、活的与死的之间进行选择的制度焦虑和人生焦虑。一部经典诠释的历史,即反映一个社会共同体文化思想新陈代谢的历史。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学报》2005年6月7日第2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09:18 , Processed in 0.0670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