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2|回复: 0

熟语与地方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5 09: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quanzhou.yiyou.com/html/14/index.htm l/ 2006-01-24 11:47:39

  熟语是在人民大众中广为流传的固定词组。与普通话一样,泉州方言也有大量的熟语。例如,从口头俗语中产生的成语:

水清鱼现 水流破布 有七无八 软涂深掘 空嘴哺舌 七吐八吐

牵声拔调 无鼻无目 搬嘴小姑

从生产和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俗谚:

雨沃上元灯,日曝清明种

六月起风台,寒死简仔栽(孩子)

讲长讲短,讲食煞尾

有存存刀砧,无存呣免*[siam44]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龟笑鳖无毛

过时卖历日

俗物无好货

民间习用的形象风趣的歇后语:

头壳戴烘炉——热炊炊

嚣六鸡啼半暝——无准节

六出祈山——拖老命

鸭仔落水身就浮——事到便直

瘦马也有一步踢——人不可貌相

卖墨鱼笑补雨伞——汝乌(黑)我也乌

鸡仔飞上树——假鸟

老鼠穿草鞋——脚较大身

许多通俗化、口语化惯用语:

柚柑命 头路直 大嘴斗 请带辞 偷食步 无头神

一粒一 出坏谱 坏剃头 大相狗 三八气 胡溜漂

  泉州方言的熟语与普通话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来源是民间口语。人民群众的口语是泉州熟语的源泉,人民群众往往喜欢用形象化的诙谐的语言来表达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因此熟语的这种土生土长性自然也就反映了地方文化的特色。限于篇幅,本节仅将熟语中的歇后语和俗谚独立出来,分析它们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地方文化色彩。

诙谐风趣的“五色话”

  歇后语,泉州人称“五色话”。这是因歇后语形象生动,风趣诙谐,给人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感受,故以“五色话”称之。

1、“五色话”的特点

“五色话”能为人们喜闻乐道,富有生命力,是因为它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比喻形象,表意生动。例如:

竹竿揾屎——长兼臭(讽人说话*嗦)

老猴骑羊羔——不成人,不成马(讽人不成体统)

尽捌五斤大花——满秤花花漉漉(讽人知识贫乏)

一支草,一点露——天*饿死人(天无绝人之路)

老猴爬竹竿——一节过一节(做事不能操之过急)

六月鸭仔——不知暑(死)气(讽人不懂得厉害)

二是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例如:

竹竿尾缚尿燥布——大曳(讽人过分宣扬自己)

胡蝇戴龙眼壳——勘头勘面(讽人不知深浅)

阎罗王嫁查某仔(女儿)——鬼扛鬼(讽人朋比为奸)

乌鳗食着茶箍水——一只躇[tso?24]入,一只躇出(喻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2、“五色话”的来源

“五色话”产生于人们生活的认识,体现了泉州人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总体说,“五色话”大概来源于下面三个方面。

一是对民间传说的提炼。例如:

猪仔拍死才讲价——鲁莽。这句话源于这样一个传说:有个迷信的人相信巫婆的话,以为死去的爱子已随众亡魂投胎在某地为小猪,就跑到某地,把人家刚出生的小猪打死。因事前没跟主人讲请楚,结果被扭住勒索了一笔钱。泉州人就用此语讽剌那些办事鲁莽的人。

王爷入永春——蚀本十三万。民间所说,南安诗山凤山寺供奉王爷公(广泽尊王),每年都要抬出门,接受乡祈求,乡人皆感恩不尽,大献彩礼。某年神棍将王爷抬到永春乡下,想大捞一把,但永春人知其意图,设计阻挠,向神棍叫穷叫苦,分文不给神棍,三餐饮食品店又高收费,神棍急请南安寄钱付膳费并拟返回。永春人偏又苦求多留,使神棍无以脱身,最终吃去诗山的佛款十三万文。此语用于讥讽人办事预料不周。

岳顶加礼——输输战甲赢。泉州东岳山有座巍峨壮观的东岳庙。旧社会,东岳庙常有人来虔诚礼拜,祈神设醮,乞求庇佑。庙内设有“加礼”(即提线木偶),专门让善男信女雇来演出酬神。这些演员多属少年学徒,大多胡乱应付一番,戏中输赢自己说了算。后来这句话被用来讽指有错不认帐还硬要争辩的人。

旧馆(牛仔)驿王——不是景。泉州话“不是景”指情况不妙或此人靠不住,要当心。明、清时期就有此说法。清光绪年间,在旧馆驿巷偶发一个问路误解的故事后,人们才俏皮地演化出这句歇后语。传说清朝光绪年间,泉州旧馆驿巷内,建造两座京官的住宅。两宅相距仅四五家,红砖墙面,坐向相同。龚先退仕在家,是为泉州名绅,常有人托他办事。初次来者往往认不出哪是龚宅,常误敲王家而喊“龚部爷在家吗?”王家人总说:“我们是旧馆驿王,不是龚。”“龚”与“景”在泉州方言中恰好同音,有人就有意把俚语“不是景”与“不是龚”相扣,构成此歇后语,使“不是景”之意更显风趣,耐人寻味。

二是对风俗习惯的引申。例如:
南安迎佛——旗(奇)了了。过去南安一些寺主迎神赛会时,许多五彩旗帜随佛行进,迎风飘扬。歇后语借用这一景象。以“旗”谐“奇”,加上泉州方言的“了了”(四处皆是之义),用以讽剌那些少见多怪的人。

十二月廿四——无神。民俗农历十二月廿三是即送神上天,廿四日已无神可送。这里用“无神”喻指无精打采。

后富美羊公——行到食到。以前,泉州市万寿路有座后山富美宫,庙中供奉肖王爷,香火很盛。有的香客敬献公羊,公羊到处乱窜,吃了人家的食物。人们因迷信思想作崇,不敢伤害它。泉州人用此歇后语讥笑那种到处白吃饭的人。

奏魁游普渡——直寥寥。奏魁,泉州旧铺名,在清真寺至青云路一段,所辖街面直又短,七月做普渡时,虽热闹,但无法满足游人的兴致。此语喻条件不够,无可奈何。

三是对生活现象的概括。例如:

十二月南风——现报。农历十二月如天气温暖,刮起南风,那么很快就会刮北风,迅速转寒。这里的“报”由“报告”转为“报应”,借用天气的自然变化,喻指那些作恶的人,很快就有恶报。

鸭仔落地身就溪——事到便宜。鸭子天然就会游水,喻指事情会有好的结局,不必惊慌。

壁边草拄着坦横雨——好字运。长在偏僻角落的草容易枯死,现在恰好碰上少见的斜雨而获得滋润成活。喻指运气好。

做鲎勺无惊烫——敢作敢当。舀菜汤,舀开水,盛热粥,过去都是用鲎壳做成的勺子。

这种勺子自然不怕烫。

吃远芳,看侨光——真晓得爽。远芳饭店与侨光影院相毗邻,游者看罢电影出来,走不几步就可上饭店吃喝,十分痛快。此语喻人逍遥自在。

棺材扛上东岳山——不烧也着埋。泉州东岳山是公墓地,装殓死人的棺材抬上了东岳山,不是火葬便是土埋,不可能再抬回家。此语用以此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当然,泉州人对“五色话”的归类并不像我们说得这么清楚,其范围实际上超出歇后语这一类型。一些比较俏皮的俗语往往也归入“五色话”行列。如下面几例:

一面光光,一面生毛。(讽上表里不一)

鸭母装金原扁嘴。(丑的事物再掩饰仍是丑)

贪长短到,贪食屎漏(泄)(贪心者总是事与愿违)

脚踏马屎傍官气。(讽人狐假虎威)

的确如此,有些歇后语与俗谚是有交叉的,大体是歇后语用久了,深入人心了,就转为俗谚,后半截子话不再那么重要,而俏皮的性质仍在。例如,下列各句不歇后也能成立。

鸭仔落水身就浮

一支草、一点露

尽捌五斤大花

猪仔拍死才讲价

本书把属于歇后语的这一类型归入“五色话”,而把其他一些俗语与谚语合起来。统称俗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4 16:13 , Processed in 0.1004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