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27|回复: 3

汉语篇章语法的理论与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4 11: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语篇章语法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屈承熹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中国)黑龙江大学汉语研究中心(中国)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来源:http://www.ghyx.org/



一、什么是篇章语法?

        顾名思义,篇章语法 (discourse grammar) 应该是“篇章”(discourse) 与“语法”(grammar) 的结合,故有别于一般的“语篇研究”(discourse study) 或“话语/言谈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其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小句 (clause) 与小句之间的联系。”而此等联系往往会影响到小句本身的语法结构,尤以汉语为然,乃有“汉语篇章语法”之议。由于小句间联系之形式不同,并有疏密之分;因此这样的研究,不但对篇章的连贯能获得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在语法结构上,对汉语中“句子”(sentence) 这个概念,也可以作较为具体的认定。

二、篇章语法的定位
       
       篇章语法,不能取代句法 (syntax),但对句法有积极的解释作用。故与句法研究,不但不相冲突,而且相辅相成。篇章语法的研究,着重于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对应,因而与“功能语法”(functional grammar) 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其在整个语言体系中的地位,可以用下图表示:

                                                     功能语法                                                       
                      认知 →{      ↑  ↓      }→  语用 → 沟通   
                                                    篇章语法

三、篇章语法的理论基础

        上图显示,篇章语法是建基于人类的认知,配合语言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对语篇组织作分析与解释,再透过语用,达成对语言沟通作进一步的了解。
        篇章语法的认知、功能的概念基础,可以概括如下:(1) 象似性 (iconicity),(2) 原型性 (prototype),与 (3) 连续统 (continuum)。[附注一] 它的理论,则综集各家学说而成,如: Chafe (1994), Givon (1995), Halliday (1985/ 1995), Halliday and Hasan (1976), Langacker (1999,2002), Longacre (1996), Mann and Thompson (1988, 1992) 等等。这些学者,对下列诸问题,在理论上都有精辟的见解、在实践上多有创新的分析:时空关系、衔接(cohesion)、连贯 (coherence)、话题与焦点、信息处理 (information management)、前后景安排 (foregrounding and backgrounding)、事件整合(event integration)、修辞结构理论 (RST---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 等等。

四、汉语篇章语法的特点

        汉语篇章语法的理论基础,固然与其他语言的篇章语法,不致有什么重大的差异。但是,由于语言结构本身的不同,在实践上也就可能有显著的分别。
        基本上,汉语有两个特点为中外语言学界所公认:一个是“孤立型” (isolating,与西方语言的 inflectional 对立) 或称“分析型”(analytic,与“综合型”synthetic 对立)。另一个是“话题显著”(topic-prominent,与西方语言的“主语显著”subject-prominent 相对立)。这两个类型特性,当然对句法分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汉语分析不能拘泥于词类变化的形式,对主语的要求不甚严格等等。其实,其重要性也许更展现于篇章研究上的差异,例如:话题在篇章衔接上所展现的重要性。然而,除此而外,还有许多结构与功能,至今甚少受人注意。例如:“象似性”在汉语语法及篇章上的重要性,副词的连接功能,动词词缀在前后景安排上的组织功能,以及句末虚词在语句连贯上所能发挥的作用等等。这些都是汉语篇章语法与西方语言极为不同之处。兹于下面第五、六两节中择要举例说明。

五、汉语篇章语法的研究方法

        汉语篇章语法的研究方法,其实并无异于一般的步骤:即由问题的发现开始、到假说的提出、语料的搜集、假说的证实(或推翻)、乃至最后的理论确认。至于语料的使用,则目前多半以书面语为主,但也可以随所处理问题而有所不同,当然也绝不排除口语的采用。不过,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应尽量避免自创语料,尤其要避免自创“不常见”的语料。
        在理论的应用上,其方法也不外以下三个阶段:一、试图将现有的各种理论应用于汉语篇章的分析。二、检验应用的结果,是否对各该语言现象可以作合理的解释。三、如果该解释不尽合理,可以试图对该项理论作适度的修正,或另行发展更为合乎汉语本身结构的理论。但是,由于汉语篇章语法所处理的问题与一般语法不同,因此也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对处理过程也就随之而有不同的需求。兹举数例说明如下:

        (一) 动词后缀“了”的篇章功能:
        一般语法都将动词后缀“了”作为“完成体标记”处理,这当然绝对没错。但是,如果仅根据现有的理论,只从语义及句法的角度来分析,就有很多问题无法圆满解决。例如:(Chu, 1998:70-71)
        (1a) 我下车以后,中国同学热情地帮 ?了/ф我搬 了/?ф行李。
          b) 昨天他们真是帮 了/*ф我很大的忙。
          c) 上星期他们帮 了/?ф我搬行李,我今天晚上请他们吃饭。
          d) A: 你星期六晚上干什么去了?
            B: 我没干什么啊!就去看 了/*ф一场电影。
          e) 昨天晚上我去看 *了(一场)/ф电影,没买到票。

其中的“了”有时候需要,有时候却不需要。这样的事实,无论从各该语句的句法层面或从该词缀的语义层面,都无法得出一个既合情合理、又具普遍性的解释。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宽到篇章层面,应用“前后景”(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事件整合(event-integration)等的观念来分析,则不难发现,“了”还有表示“前景”和“主要事件(main event)的篇章组织功能。
        再进一步分析,则更可以发现,除了基本语义“完成”而外,“了”还有多种引申的语义特徵,如下图(2):
                                       /绝对过去
                                                  过去
                                     /     \相对过去
                        (2)  完成
                                      \     /单独事件
                                                  实现       
                                                          \整体事件

图中的“整体事件”是指仅用一个“了”来组合几件事件而成为一个整体。例如,(1a)中共有两件事件,以动宾结构“帮(我)”及“搬(行李)”分别表示。如果这是两件各别的事件,则其后都可以跟词缀“了”;但是,事实上这两件事件是当作同一件事件中的“子事件”处理的,所以仅用一个“了”,而且是用于其中较为主要的事件,即“搬行李”。与之相反,(1c)中前面一个小句虽然同样包含这样两件事件,但为了要说明为什么“我今天晚上请他们吃晚饭”,所以前面的主要事件是“他们帮我”而不是“(他们)搬行李”;因此,同样将两件事件组合成一件,(1c)中的“了”以跟在“帮”后面较为合适。
        如此分析,不但“了”的隐现这个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而且对“了”的其他功能 (如用“相对过去”来解释“先后排序”等),也就可以获得一个合理的解释。

        (二) 话题在现代汉语篇章组织中的地位:
        一般语法中所举话题的例子,多半像下面这几个标示得非常明确的话题形式:(Li and Thompson, 1981)
        (3a) 这棵树,叶子很大。(p. 15)
          b) A: 我在新国学校教书。(p.100)
            B: 噢!新国学校,那儿有一位张先生你认不认识?
而对话题的讨论,多半用“通常”“可能”“可以”等不甚确定的语气词来说明,例如:(刘月华等, 2001:913;其中底线为本文作者所加。)
        (4a) 话题通常位于句首,多为名词成分,话题后可以有停顿,可以加语气词
                “啊”、“吧”、“吗”、“呢”等。
          b) 话题通常是已知信息。
  c) 话题与主语相比,与谓语动词的语义关系比较远,...可能是动作的受事、       
工具、处所或其他有关系的事物。
          d) 话题的语义范围可以覆盖一个语段中的几个句子。例如:
                        这本书我看过了,没有意思,你不要买。

这些都是事实,故所描述绝对正确。上例(3a)中的“这棵树”是话题,是用来表示“该句所涉及”(the topic of a sentence is what the sentence is about)。(3b)中的“新国学校”也是话题,是用来表示“与前句的联系”(to relate the material to some preceding sentence)。类似这样的举例,当然都没错。(4)中对话题性质的阐述,也完全准确。问题是这样处理汉语话题,固然都有理论依据,但却仅是片面的,而且也没有完全照顾到汉语话题的特性。
        汉语话题通常有两种功能:一为提示该句所涉及的人、事或物,一为作小句与小句之间的联系。一个话题可能仅仅单独执行一种功能,有时则两种功能同时执行。而现代汉语对一个话题究竟执行何种功能,则可以由该话题的形式来区别。汉语话题的形式,可以分成“有标”(marked) 与“无标”(unmarked) 两类。上例(3a)、(3b)中的是“有标话题”,(4d)中的例句所举是“无标话题”。前者的主要任务是明显标示“该句所涉”,后者的任务则仅是作“上下句的联系”。不过,所谓“有标”“无标”并不是一刀两段、截然分隔,而是形成一个连续统的。兹说明如下:
        (5) 有标话题与无标话题的连续统:
                        极端有标          连词+名词组+提顿词 [附注2]
                       ↑                连词+名词组+停顿  
                       ┊                            ┊               
                       ┊                 (连词)+名词组+(提顿词/停顿)
                       ┊                           ┊
                       ↓                          代词
                        极端无标                 零形代词
        虚线“┄”表示“省略”;虚线箭头“←┈→”表示“连续统”。
至于话题的有标与否,与其所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下面的标尺来表示。
        (6) 话题的标记性及其所执行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句所涉及”┈┈┈┈┈┈┈┈┈┈┈┈┈┄┄┄┄┄┄┄┄┄┈┈┈→
                                                                ←┄┄┄┄┄┄┄┄┄┄┄┄┄“小句间联系”
            ←──────────────────────────────→
            有标话题←┈┈┈┈┈┈┈┈┈┈┈┈┈┈┈┈┈┈┈┈┈┈→无标话题
        实线双向箭头“←─→”代表基准标尺;虚线双向箭头“←┈→”表示“连续统”;单向箭头“←┈”、
“┈→”表示各该功能所涵盖的范围。

        现代汉语的特徵之一,是无标话题的大量使用,尤以“零形代词”为甚。其功能之发挥所及,造成了汉语篇章结构的另一特色,就是“话题链”在篇章组织上的重要性。[附注3]

        (三) 句末虚词在现代汉语中增强对话中关联性(relevance)的功能:
        句末虚词的研究,一般都着重在语气的表达,往往将一个虚词所能表达的意义分门别类地罗列出来。但是分得越细,衍生的问题却越多。上焉者对各种意义无法作统一解释,下焉者则各种意义间甚至相互抵触。而实际上,现代汉语句末虚词固然多表示“语气”,但除了“语气”而外,往往还有篇章连接的功能。以“呢”为例,环视过去各家研究结果,对“呢”所表达的意义和功能,有如下多种说法:

        (7a) 提醒、(是非问句中) 表示深究、(非是非问句中) 标记话题 [邵,1989]
           b) 加强疑问语气 [康,1998]
           c) 确信、(疑问句中) 表示深究、(非疑问句中) 标记话题改变 [熊,1999]
           d) 假设、推测、征询 [李晟宇,1999]
           e) 未变状态、主题标记、未定/疑问、删节问句、对方所言并非定论 [曹,                                        2000] [附注4]
           f) 疑问、反诘、感叹、疑惑、停顿、肯定的陈述语气 [齐,2002] [附注5]
           g) 如果“主位1”+“述位1”:“主位2-呢”+“ф2”,则“呢”=疑问。[李大                                勤,2004]
           h) 话语连续 + 对话者共识 [刘宇,2004]
           i) 表示对话者的共识 [Wu,2005]
此外,Shie (1991) 采用“话语功能分析法”(discourse-functional approach) 获得如下结果:  
        (8a) 25+% 出现于行动结构中:有“问句:挑衅”(question: challenge) 及“问                                句:疑惑不解”(question: puzzlement)两种。
          b) 74+% 出现于意念结构中:有“删节问句”、“问句:意念进展”                                        (question: development)、“自我对比意念”(self-contrasting idea)、“他                                人对比意念”(other-contrasting idea)、“自我比较意念”(self-comparing                                 idea) 及“他人比较意念”(other-comparing idea)等。
上面所引各家之说,除了李大勤(2004)、刘宇(2004)、Wu (2005)、Shie (1991)而外,显然都以描述其所含“语气”及其所具有之“语法功能”为主。当然分析所得结果,都非常准确,却无法作统一的解释。而李大勤、刘宇、Wu、Shie的研究,也仅能在自己的系统中操作,无法广纳其他研究者精心分析的细致成果,以充实自己系统的内容。
        要补救这种缺失,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如果能从“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附注6]及“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附注7]的观点出发,则不难看出,“呢”的主要功能还是在于增强对话的关联性。例如:
          (9) A: 他家很穷,你就不要跟他来往了。(曹, 2000:16)
                   "He's from such a poor family you better not be friends with him."
            B: 他家有三条牛呢。"For your information, they have three heads of cattle."

        (10) A: 你现在等着毕业了,真开心。(Chu, 1998:79-80)
                   "You are just waiting to graduate.  How happy you must be!"
            B: 我还得写一篇论文呢。"Well, you know, I still have a thesis to write."

        (11) A: 老李怎么还没有来?“How come Old Li is not here yet?”(曹, 2000:16)
            B: 他老早就来了呢。 “He came a LONG time ago.”

这三段对话中都有“呢”,但其功能似乎并不完全一样。例(11)中的“呢”可以省略,这个省略,虽然不致于影响到对话的连贯性,却使之显得过于直截了当,缺乏了一点愿意对话的感觉。如果将(10)中的省略,则不但显得直截了当,而且还使其中对话变得非常生硬而不自然。(9)中的“呢”最省不得,省了以后,话轮之间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了。因此,可以这样说,这几个“呢”都是用来增强其“连贯性”的。至于为什么“呢”在这三段对话中会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则与各该对话的内容有关,此处无法详述。[附注8]
为了解释这类现象,并将过去研究作一个统一的处理, Chu (2005)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求得了“呢”的两个基本性能:“与上文对比”及“要求继续对话”,从而再推演出其他的用法/意义。他并且排列出“呢”的篇章语用网络如下:

        (12) “呢”的篇章语用网络:

                         [5] 话题标记→[6] 省略问句
                            ↑    ↑                          
                        ┏━━━━━━┳━━━━━━━┓→[3]疑问→[7]深究
        [4] 提醒←┃[1]与上文对比┃[2]要求继续对话┃      
                      ┗━━━━━━┷━━━━━━━┛→ (该句内容/语境) →[8] 意念进展
                           ↓          ↓
                        (该句内容/语境)
                          ↓     ↓
                              [9] 疑惑不解、咨商、等等

        上图中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方框,代表两个基本性能;箭头表示引伸来源及方向,单一箭头表示仅
        源自一种性能,两个箭头则表示同时源自两种性能;圆括弧表示箭头后的用法/意义是经过“该        句内容/语境”的过滤而获得的。

这个网络,不但说明了“呢”的基本性能,还将前人所提出的主要意义及功能,一并纳入其系统之中。而且,这两个基本功能也凸显了“呢”在语篇上的特徵,与其他几个句末语气虚词,如“啊/呀”、“吧”、“嘛”等,既有相同之处,却也有所差异。

        (四) 小结

        本节以现代汉语中的三个现象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汉语篇章语法的分析与研究。
        第一、动词词缀“了”,如果用传统的句法、语义分析,则有很多问题无法顺利解决,如其中“了”的隐现,不论在研究或教学上一向都是一个令人非常困扰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事件整合”出发,则可以用较为宽广的眼光,看到该词缀在句法、语义以外还有篇章组织的功能。
       
       第二、现代汉语中的话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汉语话题结构,一共有两种功能,一属句法,一属篇章。而一般的“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固然有“句话题”(sentential topic) 与“篇章话题”(discourse topic) 之分,却并不完全适用于现代汉语。[附注9] 因为,他们所提出的“篇章话题”偏向于段落的主旨,与小句之间的联系这样的篇章结构无关。而汉语话题的两个功能之一,就是连接小句以组成一个更大的结构单位。所以,研究汉语的话题,必须特别注意其“小句联系”功能,既要与另一个句法功能,即“该句所涉及”来区分,又要能与之整合。 [参看上面(6)中的图解。]因此,汉语篇章语法中的“话题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第三、以“呢”为例,显示现代汉语中的句末虚词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话语功能,那就是“增强话语的连贯性”。句末虚词,若用句法来分析,则仅仅是句子的一个附加成分;若用语义来分析,也只能当作是“语气词”。这些虚词如何使语句的连接更加自然通顺,便无法说明。因此,必须进一步应用“话语标记”及“关联理论”来考察它们的性能。[附注10]以这样的方法来分析“呢”,结果发现两个基本性能:“与上文对比”及“要求继续对话”,并由这两个基本性能直接或间接引伸出各种各样的所谓“意义”或“用法”。[请参看上面(12)中的图解。]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中外的研究,过去对话语标记和关联标记的认定,多半在句首或句中。而在现代汉语中,却也出现在句末。

六、汉语篇章语法的现况与展望

        根据田然(2005)的统计,近二十年来(1983年1月至2004年8月)在中国内地的五种核心期刊上共发表了61篇有关语篇研究的论文。其中本体研究占大多数,共44篇,包括“语篇的衔接”及“语篇现象”。其他则为语篇的应用研究。[附注11]国内内地较有系统的篇章论著,甚多出自英语学界,且多半师承M. A. K. Halliday (见 Halliday, 1985/95及 Halliday & Hasan, 1976) 的“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如胡壮麟 (1994),黄国文(1988),朱永生等 (2001)。Halliday 虽然精通汉语,但是他的系统功能语法毕竟还是一套以英语为基础的理论。所以要将之用来研究汉语,还是需要相当程度的修正。例如,将汉语话题套入他的“主位-述位”框架,则难免会有削足适履之感。对内地汉语篇章研究概述,请参看田然(2005)。

        下面,我们就汉语篇章语法的一般现况和对将来的展望,作一个选择性的简短评介。

        (一) 现况:
       
        汉语篇章有系统的研究,除了过去在修辞学上的努力而外,应该可以说始于1970年代后期。(见Biq, Tai and Thompson, 1996, pp. 111-7.) 自80年代初期开始,汉语篇章研究逐渐兴起,内地先是有廖秋忠一枝独秀,然后有陈平、徐赳赳等学者继续发扬光大;台湾以曹逢甫、黄宣范等分头并进,国外则群雄纷起,不遑多让;至90年代更是风起云涌,收获可观。此期间对汉语“话题”、“回指”(anaphora)、“句末虚词”、“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信息模式”(information patterning) 等方面的研究,迭有新猷。不过,多半是在现有的理论框架上直接分析汉语,创新固然不少,但突破却并不多见。[附注12]例如,话题仍以“该句所涉及”为主体;回指则多囿于句法的约束;句末虚词着重在本句语义范围之内;话语标记沿用西方语言以句首位置为准;信息处理仍以信息来源为基础等。当然,过去二、三十年,也迭有标志性的成果,如下面将提及的回指研究,绝对不容忽视,此处不拟一一提出,以免挂一漏万。兹就汉语篇章语法中几个较为重要问题的现况,略述如下。

        (A) 话题与回指
        话题的功能,尤其是话题与焦点之间的关系,一向都有纠缠不清之嫌。在90年代后期以前,虽然有不少零星的文章,却未见有系统的论著。徐、刘 (1998) 则是首先试图澄清此类问题的专著,其后并继续编辑出版论文集 (徐、刘,2004) 作进一步的阐述。最近,则有李 (2005) 阐述话题链在现代汉语中所担任之重要角色。
        回指方面,虽然近年来似乎并没有什么重要的新着,但80及90年代的几本代表作,在此值得一提。Li (1985)、Chen (1986) 和Xu (1995) 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处理汉语中的回指。Li 是从结构出发,Chen 从组码(encoding)出发,而Xu 则从解码(decoding)出发。如果三者合一,则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另外,Huang (1995) 虽不是汉语回指的专著,但涉及理论既深且广,是90年代的一部力作。由于回指与话题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也是研究汉语篇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B) 句末虚词和语篇标记
        现代汉语句末虚词 (包括“吗”“了”“啊/呀”“吧”“嘛”“呢”等) 的研究,诚如先前所言,多从语气着手。其实,这类虚词固然都与语气有关,但还有多种其他功能,而且其程度各异。其中其中“吗”与“了”比较简单:“吗”基本标示“疑问”,“了”基本标示“情状改变”。其他“啊/呀”、“吧”、“嘛”、“呢”则比较复杂,既标示语气,也有关联功能,所以应该当作语篇标记处理。屈承熹在近两三年曾有数篇这方面的文章发表。[附注13] 之前其他研究者对汉语语篇标记的研究,着重在句首的连接成分,如“那(么)”、“好”、“但是”、“不过”等,也有将句中副词如“才”“就”“也”等作语篇联系标记处理的。过去仅注意到句首和句中成分的连接功能,主要是受到西方语言研究的影响。其实,就东亚的语言而言,句末虚词有很重要的话语连接功能。除汉语而外,日、韩语亦复如此。

        (C) 信息处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
        目前为止,语言学中对信息的处理,一般都局限于信息来源的分类,即如何决定信息的新旧。其分类方法,则至今仍沿用70、80年代研究的成果。例如,Chafe (1976:30) 认为,新、旧信息可以分别作如下之认定:[附注14]

(13a) 旧信息:如果发话者认为,某项“知识”(knowledge)在说话时已经存在于       
        受话者的意识之中,则该“知识”就是旧信息。
          b) 新信息:如果说话者认为,受话者由于听其所言而在意识中增加了“知识”,
则所增加之“知识”即为新信息。

虽然1976年至今,有不少有关的研究和著作,但是这个说法,目前还是一般人用来确认新旧信息的基本准则。至于分类方面,则一般都依据 Prince (1981:pp.234-5) 如下的说法:

        (14) Prince 的新旧信息分类:

                “新信息(New)”        “推知的(Inferable)”        “引出的(Evoked)”
                崭新的(brand new)                                                由情状引出(situational)
                未曾使用的(unused)                                                由前文引出(textual)

她先将原来“新旧两分法”之下的“旧信息”,分成“推知的”及“引出的”两类,然后再在“新信息”及“引出的”底下,分别细分为“崭新的”、“未曾使用的”以及“由情状引出”、“由前文引出”各两小类。这样的分类,当然较之先前的“新旧两分法”更为细致,对西方语言中名词的是否用定指形式,也极有帮助。但对汉语篇章组织并没有很强的解释力。比如说,汉语中词序的先后,固然与信息之新旧有相当程度的“共现关系”(correlation),即:如果没有特别的标记,则旧信息倾向于出现在动词之前,新信息倾向于出现在动词之后。 [附注15]但是事实上,却有很多无法用新旧信息的倾向来解释的“例外”。例如:

        (15) 有一匹农家的马站在河里,水齐着膝,懒洋洋地在那里摇动着湿淋淋的
                尾巴,....。(Chu, 1998:200)

其中“膝”和“尾巴”都是前面所提到“农家的马”的一部分,应该是由“推知”而获得的旧信息。那么,为什么不依照其倾向出现在动词之前,而出现在各该小句的最后呢?
       
      其实,名词组 (或任何性质的结构单位) 在句中的位置,固然与其所带信息之新旧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联[附注16];但这种关联,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透过另一种因素而产生的间接关系。这一个新的因素,可以名之为“信息处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所谓“信息处理”就是怎样在句中(或语篇中)将信息作适当的安排。一般而言,如果没有特殊的语音或语法标记 (如特殊重音、分裂句等),则信息的安排都按照一个原则,即:越往后,越重要。这里所称的重要,就是上面 Chafe 所说,是否对所谈事物的“知识”有所增加。例(15)中所谈事物,从“一匹农家的马”开始,对它的“知识”逐渐增加,每多一个谓语,这个“知识”就增加一点。同时,每个谓语中的各个组成分子,也可说是对这个“知识”使之逐渐增加的分子。第一个谓语中的“河里”填充了“站在 (什么地方)”这个空缺;第二个谓语中的“膝”填充了“水深齐 (什么地方)”的空缺;第三个中的“尾巴”则填充了“摇着(什么)”的空缺。因此,虽然“膝”和“尾巴”根据其信息来源而言都是“旧信息”,也就是说,既然前面已经提起过“马”,那么它的“膝”、它的“尾巴”都是可以“推知的”。但是根据“信息处理”的安排,它们却都是“新知识”。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将汉语中信息新旧与词序之间的关系,修正如下:

        (16a) 若无语法、语音等标记与之相反,则带有“旧知识”的语法结构出现在前,
带有“新知识”的语法结构出现在后。
  b) “新信息”倾向于用作“新知识”,而且这个倾向极强;“旧信息”固然倾向
于用作“旧知识”,但其倾向较弱。

上面(16b)中的两种倾向的程度,并不完全相同。“新信息”之作为“新知识”的倾向极强,因之,当作“旧知识”来用的可能极少;“旧信息”之作为“旧知识”的倾向较弱,因之,当作“新知识”的可能也较多。
        如果我们现在回头看看(13)与(14),则不难发现,Chafe 与 Prince 所说,虽然都同样用“新、旧消息”这个名称,其实所讲的并不是同样的问题。前者在讨论“知识的新旧”,而后者在讨论“新旧消息”的分类。但许多人都将之混作一谈,因此而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混淆。例如:

        (17) Your father did it. (Renkema, 2004:131)
           “ (那件事) 是你父亲干的。”

其中的 your father (你父亲),根据其来源显然是“旧信息”,但一般的分析则根据其在句中的功能,又将之看作“新信息”(如上面 Chafe 的说法)。如果要自圆其说的话,那么只能说这是“旧闻新用”,这显然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其实,这种矛盾并不存在。准确的分析,应该是这样的:your father (你父亲) 固然是“旧信息”,但是,是用来表示“新知识”的。所以,这个问题仅仅是由于名称的重叠使用,引起了观念上的混淆而已。
        最后,我们有必要再行澄清“新旧信息”及“新旧知识”这两组观念。“信息的新旧”,是根据其来源,即该信息当时是否已经存在于发话者或受话者的意识之中。而“知识的新旧”,则根据该信息当时与其他信息之间的关系而定;如果是一个受话者已知的关系,这个信息就是“旧知识”;如果本来是一个受话者未知的关系,那么这个信息就是“新知识”。所以,知识的新旧与消息的新旧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为了避免混淆其间,也许“新、旧知识”这一对观念的名称,应该称之为“已知关系”与“未知关系”,则当更为清楚、更为合适。

        (二) 展望:
       
        对汉语篇章语法的前景,可以用“非常开阔”这四个字来形容。
        再以上面“现况”中所提出的几类问题来说,话题与焦点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在襁褓时期,其中关键之一,是有标话题的功能尚未完全澄清。根据(6)中的图解,似乎越是有标,越是无法充当小句之间的联系。其实有标话题,也往往有极强的“承前”(一般称为“向后联系”backward linking) 功能,而且这种功能与焦点/对比之间关系非常密切。[附注17] 然而,对这类关系的研究至今仍然不多,应该是大可发挥的一个领域。   
        汉语语篇标记的研究虽然始于80年代,但有系统的论述还是不多,一般都是硕、博士论文,描述虽然细致,范围却较为狭窄。所以这一方面的研究领域,也是非常宽广,前途大有可为。不过,要加强这类研究,还需特别注重口语的言谈分析。虽然口语研究与此处所称的篇章语法不尽相同,但语篇标记实则横跨口语与书面语两个层面,在两者之间是互通的。[附注18]
        上面在讨论“信息处理”时,仅分辨了“新旧信息”及“新旧知识”的不同。其实“信息处理”的牵涉甚广。虽然最基本的概念是将信息结构作适当的安排,实际上除了词序的先后以外,还有很多其他方法,“从属结构”的使用便是其中之一。然而,“从属结构”并不单指复句中的“从属小句”,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形式的从属结构,却不为一般语法研究所重视,例如:体标记“着”等也有作从属标记的功能。(参看 Chu,1998,第二章) 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也一定大有可为。
        将结构与篇章功能之间的关系理清以后,汉语篇章语法的终极目标,就是如何来精确地界定小句以上的一个结构单位,姑且称之为“现代汉语篇章句”。这个“篇章句”就不再是在“意尽为界”面罩下的一条不见首尾的神龙,也不再是在“下降语调”与“句号”“问号”之间循环论证所产生的一个怪胎,而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构单位。[附注19]  这样,一向惯用的一些模糊意念,如“超句”“长句”“句段”“语段”等等,也许就可以用一个较为具体的结构单位来取代了。

七、结语

        本文对“篇章语法”及“汉语篇章语法”的基本精神及其在语言研究中的定位,作了一个简略的描述,并且用几个实例来说明汉语篇章语法的理论及方法。其中特别提到汉语体标记的篇章功能尚未获得普遍注意,话题与回指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加强研究,而句末虚词的连接功能更是一个刚刚开发的处女地。其他如信息处理的问题牵涉广泛,不能局限于由其来源而决定的新旧信息,而必须从“从属”这个观念出发,进而切入正题,才能有所突破。(参看鲁川,2005)
        此外,汉语篇章中尚有许多隐藏的线索,如果仅仅从汉语本身的角度来观察,非常难以发现。但是,如果用对比方法来研究,则常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而豁然开朗的惊喜。(请参看 Chu,2005;Xu,2005)
        最后,汉语篇章的跨学科研究,也非常宽广。除了与汉语教学有密切的关系以外,其他如计算机的自然语言处理、文学上的“评论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也都必须依靠篇章研究的支持。

八、后记
       
        本文草就以后,顺手翻阅了近一年来的几本汉语语言学期刊及其他论文,顿觉言犹未尽,乃再赘数言如下:
       
        (一) 指称研究在最近几年颇有佳作,因其与语篇组织及话题连续关系密切,故亦应为篇章研究的一大项目。据储泽祥 (2005) 指出,主要论文有袁毓林(2002),李艳惠、陆丙甫(2002),刘丹青(2002),王红旗(2004) 等。多收入中国语文杂志社所编之《语法研究和探索(12)》(2003)。
       
       (二) 语法化与话语标记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这不但呈现在历时演变之中,也表现在共时跨类之内,而且这种跨类通常都是以连续统状态出现。例如:王江 (2005) 对“其实”作为篇章关联副词的研究,和李晋霞 (2005) 对“如果说”作为话题标记的研究,以这两篇为基础,都可以从语法化这个角度,分别在“副词”与“关联词”之间及“假设连词”与“话题标记”之间的连续统,作进一步的探讨。
       
       (三) 有许多语法问题,不妨换个角度从语篇的观点来思考,往往会获得较为理性化的解释,例如:以“汉语动词的限定与否”这个问题而言(参看李京廉、刘  娟 ,2005),如果假设“限定与非限定”的动机,是与“事件整合”有关,则此一问题不但可以在汉语范围内获得一个所以然的解释。而且还可以看到它与其他语言间的通性。
       
       (四) 汉语语篇研究,至今多属分析性的探讨,所获结论,仅能当作“假说” (hypothesis)来处理。要进一步证实这些“假说”必须有大量语料的支持。这方面的努力至今仍不多见。 Xu (2005) 可算是此少数中的一篇代表作。


附注:

        *本文初稿曾在2006年3月29-31日于中国绍兴举行之“新世纪首届汉语语言学理论建设与应用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语言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上作大会报告。
        [1] 参看屈承熹(2004) 第一章。
        [2] 此处的“连词”指介词性关联词,如“对于、关于、至于”等,另外“如果(说)、要是”等有时也有这样的功能 (参看李晋霞,2005)。这些连词一般都出现于句首。至于“提顿词”则指出现于名词组后面的虚词“啊/呀、吧、嘛、呢”等,一般称为“停顿词”或“话题标记”。但是此类虚词,除了标示停顿或话题以外,同时还有其他功能,故采取徐、刘 (1998) 的说法,称之谓“提顿词”。至于此处所提及之其他功能,请参看屈承熹 (2000)。
        [3] 参看 Li (2005)。
        [4] 曹逢甫 (2000) 认为,“未变状态”是基本功能,其他四种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未变状态”引申出来的。
        [5] 齐沪扬 (2002) 的研究,着眼于历史的发展,以“疑问”为出发点,透过泛化、语音变化、语法功能变化等过程,在历时网络中获得其他各种解释和功能。
        [6] 参看 Schiffrin 等编(2001)。
        [7] 参看 Sperber and Wilson (1986/1996)。
        [8] 参看 Chu (2005)。
        [9] 参看 Renkema (2004),第五章;Brown and Yule (1983),第三章。  
        [10] 当然,从历时发展来分析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请参看齐沪扬(2002)。
        [11] 该五种核心期刊是《中国语文》《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习》《语言文字应用》。该文所提及之61篇论文,可惜未能列入篇末之参考文献中,是一大缺憾。
        [12] 过去二、三十年来从事汉语篇章研究的语言学者,人数众多,如一一列举,难免挂一漏万。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之研究者,请参看 Biq, Tai and Thompson (1996)。
        [13] 参看Chu (2002, 2005) 及屈、李(2004)。
        [14] 该两项认定之原文如下:"Given (or old) information is the knowledge which the speaker assumes to be i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addressee at the time of the utterance.  So-called new information is what the speaker assumes he is introducing into the addressee's consciousness by what he says."  此处的“knowledge”暂译为“知识。”乃指说话者与听话者对某一事物的所知。
        [15] 关于词序与新旧信息之间的关系,参看Li and Thompson (1975), Lu (1984), Sun and Givon (1985), Wang (1988), Hu (1991), Xing (1993).
        [16] 当然还应当考虑语法上的需求。但是,语法上的排列次序,最初也是由于语用的需求而产生的。例如,主语在句中的位置,可能是由话题的语用需求,经过语法化而固定起来的。(Givon, 1979:209-210)
        [17] 参看屈承熹(2000)有关“有标话题”带有提顿词时所产生的“承前”功能。
        [18] 对汉语口语的研究,近十年来陶红印甚有贡献,请参看Tao(1996)及其以后在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等期刊所发表之著作。
        [19] 有关对“汉语篇章语句”界定所作的努力,请参看 Chu(1998),第九章。

参考书目:

中文:

曹逢甫 (2000). “华语虚字的研究与教学---以 '呢' 字为例”《第六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       
讨会论文集 (第一册)》pp. 1-25. 台北:世界华语文教学学会。
陈  平 (1987) “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中国语文》第5期。
储泽祥 (2005).“ '十五' 期间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汉语学习》1:3-8。
胡壮麟 (1994).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黄国文 (1988). 《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黄南松 (2001).“现代汉语的指称形式及其在篇章中的应用”《世界汉语教学》2:28-37。
康亮芳 (1998). “从现代汉语疑问句的构成情况看疑问句句末虚词‘呢’”《四川师        范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5.4:93-98.
李大勤 (2002). “‘WP呢?’问句疑问功能的成因试析”《语言教学与研究》6.52-62.
李晟宇 (2004). “假设、推测和征询‘VPo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1:88-92.
李晋霞 (2005).“话题标记 '如果说'”《汉语学习》1:28-32.
李京廉、刘  娟 (2005).“汉语的限定与非限定研究”《汉语学习》1.19-24.
李艳惠、陆丙甫 (2002).“数目短语”《中国语文》2002.4.
廖秋忠 (1992).《廖秋忠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刘丹青 (2002).“汉语类指成分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中国语文》2002.5.
刘月华、潘文娱、故 韦华 (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
刘  宇 (2004). “语气助词‘呢’的功能浅析”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期末报告。
鲁  川 (2005).“ '预想论':现代汉语的顺序与认知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32-41.
齐沪扬 (2002). “‘呢’的意义分析和历史演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31.1:34-45.
屈承熹 (1999). “从汉语的焦点与话题看英语中的 Y-Movement 及其他倒装句”《外语       
学刊》4:1-13.
屈承熹 (2000).“话题的表达形式与语用关系”《现代中国语研究》1:18-34.
屈承熹 (2004).《汉语认知功能语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屈承熹、李 彬 (2004). “论现代汉语句末情态虚词及其英译---以‘吧’的语篇功能为       
例”《外语学刊》6:1-10.
邵敬敏 (1982).“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的作用”《中国语文》3.170-5.
石毓智、张 萍 (1995). “‘呢’的语法意义及与疑问代词共现的条件”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0.2:71-83.
史金生 (2000). “传信语气词 ‘的’‘了’‘呢’的共现顺序《汉语学习》5:32-35.
唐翠菊 (2005).“ '是 ' 字句宾语中 '(一)个' 的隐现问题”《世界汉语教学》2:31-38.
田  然 (2005).“近二十年汉语篇章研究述评”《汉语学习》1:51-55.
田  然 (2003).“现代汉语叙事语篇中NP 的省略”《汉语学习》6:68-72.
王  江 (2005).“篇章关联词 '其实' 的语义和语用特徵”《汉语学习》1:33-38.
王红旗 (2004).“功能语法指称分类之我见”《世界汉语教学》2:16-24.
熊仲儒 (1999). “‘呢’在疑问句中的意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7.1:114-6.
徐烈炯、刘丹青 (199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烈炯、刘丹青编 (2004).《话题与焦点新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许余龙 (2004).《篇章回指的功能语用探索---一项基于汉语民间故事和报刊语料的研究》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袁毓林 (2002).“名词代表动词短语和代词所指的波动”《中国语文》2002.2。
张燕春 (2004).“易位与倒装和追补”《汉语学习》6:28-30.
郑贵友 (2002).《汉语篇章语言学》北京:外文出版社。
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2001).《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

英文:
        Biq, Yong-0, James Tai and Sandra Thompson (1996). 'Recent Developments in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Chinese," in Huang and Li, eds., pp. 97-140.
        Black, Elizabeth (2006). Pragmatic Stylistic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Blakemore, Diane (2004). 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Gillian and George Yul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fe, Wallace (1976). "Givenness, 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 Subjects, Topics and Points of View," in Li, Charles N., ed. Subject and Topic, pp. 25-5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hafe, Wallace (1994). Discourse, Consciousness and Tim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ang, W. Vincent (1986). The Particle LE in Chinese Narrative Discourse. Unpublished University of Florida Ph.D. Dissertation.
        Chen, Ping (1986). Referent Introducing and Tracking in Chinese Narrative. Unpublished UCLA Ph.D. dissertation.
        Chu, Chauncey C. (1998). 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 New York and Berne: Peter Lang.
        Chu, Chauncey C. (2002). " Relevance Theory, Discourse Marker and the Mandarin Utterance-Final Particle A/Ya,"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7.1:1-40.       
        Chu, Chauncey C. (2005). "A Contrastive Approach to Discourse Particles---A Case Study of Mandarin Chinese UFP ne 呢."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astiv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Shanghai, China.  September 2005.
        Chu, Chengzhi (2004). Event Conception and Grammatical Realization: The Case of Mo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at Univ. of Hawaii.
        Fetzer, Anita (2004). Recontextualizing Context: Grammaticality Meets Appropriateness. John Benjamins.
        Givon, Talmy (1979). On Understanding Gramma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ivon, Talmy (1995). Functionalism and Grammar. John Benjmains.
        Gonzales, Montserrat. (2004). Discourse Markers in Oral Narrative: The Case of Egnlish and Catalan. John Benjamins.
        Halliday, Michael A. K. (1985/199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ichael A. K. and Ruqaiya Hasan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gman.
        Hole, Daniel (2004). Focus and Background Marking in Mandarin Chinese---System and Theory Behind cai, jiu, dou and ye. Routledge.
        Hu, Mingliang (1991). Function of Word Order in Mandarin Chinese. Unpublished University of Florida Ph.D. dissertation.
        Huang, C.-T. James, and Y.-H. Audrey Li, eds. (1996). New Horizon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Dordrecht: Klewer.
        Huang, Yan (1995). The Syntax and Pragmatics of Anaphora: A Stud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ston, Barbara (2002). Discourse Analysis. Blackwell Publishers.
        Lambrecht, Knud (1994).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Sentence For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onald W. (1999).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Langacker, Ronald W. (2002).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 (2nd edition).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Longacre, Robert E. (1996). The Grammar of Discourse, 2nd ed. New York: Plenum Press.
        Li, Charles N. and Sandra A. Thompson (1975). "The Semantic Function of Word Order," in Li, Charles N., ed. Word Order and Word Order Change., pp.163-195. Austin, 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Li, Charles N. and Sandra A.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Berkeley and Los Angles: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
        Li, Ing Cherry (1985). Participant Anaphora in Mandarin Chinese. Unpublished University of Florida Ph.D. dissertation.
        Li, Ing Cherry (1999). Utterance-Final Particles in Taiwanese: A Discourse-Pragmatic Analysis. Taipei: The Crane Publishing Co.
        Li, Wendan (2005). Topic Chains in Chinese---A Discourse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LINCOM.
        Liu, Danqing (2004). "Identical Topics: A More Characteristic Property of Topic-Prominent Languag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2.1:20-64.
        Lu, John H-T. (1984).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Word Order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19.1:23-44.
        Machenzie, J. Lachlan and Maria de los Angeles Gomez-Gonzales, eds. (2004). A New Architecture for Functional Grammar. Mouton de Gruyter.
        Mann and Thompson (1988). "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 Toward a Functional Theory of Text Organization," Text 8.3:243-281.
        Mann and Thompson (1992). Discourse Description: Diverse Linguistic Analyses of a Fund-Raising Text. John Benjamins.
        Moder, Carol Lynn and Aida Martinovic-Zic, eds. (2004). Discourse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John Benjamins.
        Onodera, Noriko O. (2004). Japanese Discourse Markers. John Benjamins.
        Prince, Ellen F. (1981). "Towards a Taxonomy of Given-New Information," in Peter Cole, ed. Radical Pragmatics, p.223-25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Renkema, Jan. (2004).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Studies. John Benjamins.
        Schiffrin, Deborah, Deborah Tannen and Heidi E. Hamilton, eds. (2001)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Blackwell Publishers.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Vol 30, No. 2/3. (2004) "Discourse Topic."
        Shie, Chi-chiang (1991). A Discourse-Functional Analysis of Mandarin Sentence-Final Particles. Taipei: Unpublished Chengchi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Sperber, Dan and Deirdre Wilson (1986/9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 Blackwell.
        Sun, Chaofen and Talmy Givon (1985). "On the So-Called SOV Word Order in Mandarin Chinese," Language 61.2:329-351.
        Tao, Hongyin (1996). Units in Mandarin Conversation: Prosody, Discourse and Grammar. John Benjamins.
        Thompson, Geoffrey (2003).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Arnold.
        Tsao, Feng-fu (1979). 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in Chinese: The First Step Toward Discourse Analysis. Taipei: Student Book Co.
        Tsao, Feng-fu (1990). Clause and Sentence Structure in Chinese: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Taipei: Student Book Co.
        Wang, Mingquan (1988). "Comments on Sun and Givon's Study of the VO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3.2:33-53.
        Wu, Guo (2005). "The Discourse Function of the Chinese Particle NE in Statements,"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40:1.47-82.
        Xing, Zhiqun (1993). Discourse Function of Word Order in Chines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iachronic Texts. Unpublishe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h.D. dissertation.
        Xu,Yulong (1995). Resolving Thrid-Person Anaphora in Chinese Text: Toward a Functional-Pragmatic Model. Unpublished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Xu, Yulong (2005). "Topic Introduction and Reference Accessibility in Chinese and English Narrative Discour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astiv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Shanghai, China. September 2005.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11: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功能篇章语法简介

作者:屈承熹
来源:http://www.ghyx.or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4-30 11: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否举倒子说明?
你这文章太绕弯子了,不好意思,个人意见.
也许是俺没看明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 15:23 , Processed in 0.0831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