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02|回复: 10

关于“八”字的胡说八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4 16: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疑问1为什么八读巴而不读分(如何双声对转,我一点都不懂)?疑问2为什么原来八字上有一小横?疑问3为什么取名八卦而不是六卦,八与天地人三才什么关系?疑问4八与分作为分开意有什么差别?——请各位老师发表己见,谢谢。

[ 本贴由 古今字形 于 2003-11-1  21:58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16: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意思是要搞清八这个部首到底是什么含义,什么象形?有多少种含义?我对此真是模糊不清。

[ 本贴由 古今字形 于 2003-10-24  16:13 最后编辑 ]原创]解“共”字解“共”字
共,说文:共,同也。原指一蓬小草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仅地面上是如此,而且根系也互相纠缠,不分你我。草字头或草字有早,小,随便,乱,开始(乱)意。正是由于乱,才会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到了说文的字形,上为廿下为二手(仍可为草)相对,意为二手如一蓬草一样合起来行动,共同也,或上为一蓬草(根勾结)长出的草互相勾结,同也。再来看现字形,上为一蓬草(以二根草为符号),二者根勾结起来且成一整体(强调二根和长出的二草分不开是一整体),整草存在的范围在比之大的一块整体的土地中(状态)。下为八,八,(二手)“同时”作用或用力,故才有分开的趋势,非分也,实是同心协力。八若指草指二者同时作用,同心协力,又由二者组成一蓬草(以二为象征)。
廿与共去下两点意义的区别:廿,强调根连接而难拔,草与地(皮)成一整体。指一蓬草(以二表类)或一蓬草存在于地(皮)上且与地(皮)连紧。共去两点,强调二者(以二表类)不仅下连而且上相杂连成一整体,强调二根草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存在于较大一点的地方(土),有某地方(点),纠缠在一起和大意。
同时作用于二者纠缠在一起的地方(如草同时作用于他们生存的这块土地)或二手同时作用于东西并合力捧起相。
1共同承受或具有。2副词。一同,共同。
把相互关联的事物(同时作用)或以手作用于事物(手与事物相互作用合或总起来)的结果相。3共计,合计。
4介词(半动词),介于动词和连词之间,既有连词性质又有动词性质,介宾结构。共加宾语,共起到把句子的主语与介词的宾语连接且二者共同,相当于“跟”,“同”。5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与”。
6副词。表示程度深,共,它们同时作用某地方还纠缠在一起,分不出你我。相当于“极”,“甚”。
共,gong一声,由音有弯曲意。人弯曲(跪下或趴)着二手作用于祭祀的地方相。
7恭敬,庄重。
共的上部可指多个女人可共而能怀孕的东西(母系氏族)。人弯腰以二手作用于那东西。
8通“宫”,宫刑。
人弯腰二手作用于(献)酋长或祭祀的地方。
9通“供”。供给。
共,gong三声,由音有隆起意。
人以二手搭成隆起状作用于(对待)酋长等或二手隆起搭在一起成一体。
10通“拱”。拱手。
人双手捧着的东西高高隆起状。
11象征权法的玉。
以手作用使东西聚集而隆起状。
12通“洪”。大。
共”本来是一个动词,表示多人共同从事一种活动。如《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共”还表示多样东西共处某一部位。如《搜神记》卷7:“太兴元年三月,武昌太守王谅有牛生子,两头八足,两尾共一腹。”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词“共”已逐渐虚化,开始产生介词用法,用来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例如:

  (3)花将而自许,人共影相怜。(刘琨《胡姬年十五》,《乐府诗集》,910页)

  (4)后经月余,主簿李音共斐侍婢私通。(《搜神后记》,卷9)

  (5)(服虔)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世说新语·文学》)

  (6)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百喻经》,卷下)

  (7)荣即共穆结异姓兄弟,穆年大,荣兄事之;荣为盟主,穆亦拜荣。(《洛阳伽蓝记·城内》)

  (8)(朱膺)乃洁斋,共东灵寺帛尼及信佛者数人至渎口,稽首迎之,风波遂静。(《古小说钩沉·旌异记》)以上数例中,“共”仍带有表“共同”的词汇意义。(5)“稍共诸生叙其短长”指“渐渐与学生共同谈论他的优缺点”。“共+名词”后面所出现的动词系句中主语发出的动作。如果“共”为连词,则不可能受“稍”修饰,“稍”应置于“叙其短长”之前。(7)同此。

  唐朝时期,“共”还能引出比较的对象,后面常出现“同、无异、无二、一般”等。例如:

  (9)宫花不共外花同,正月长生一半红。(王建《宫词》,《全唐诗》,3444页)

  (10)(登州城)虽是边北,条流僧尼,毁拆寺舍,禁经毁像,收检寺物,共京城无异。(《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4)

  (11)阿耶若取得计(继)阿娘来,也共亲阿娘无二。(《敦煌变文集》,卷2,《舜子变》)

  (12)众生虽在娑婆界,心共如来恰一般。(同上,卷5,《妙法莲华经讲经文》)

  同上所述,“共”如果不是介词,而是连词的话,则(9)应作“宫花共外花不同”,(11)应作“……继阿娘共亲阿娘也无二”。那样的话,语义也有所改变,(9)义为宫花和外花跟别的什么东西有所不同,(11)义为继阿娘和亲阿娘跟别的什么人不同。

  关于连词“共”是在什么时期产生的问题,《汉语大字典》等辞书举的都是宋或宋后的例子,刘坚先生(1989)所引的最早书证是《董解元西厢记》。其实,早在南北朝和唐代,“共”就已具备了连词的功能。例如:

  (13)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文心雕龙·丽辞》)

  (14)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庾子山集注》,卷1)

  (15)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莫辨荆吴地,唯余水共天。(孟浩然《洞庭湖寄阎九》,《全唐诗》,1634页)

  (16)诸贤没此地,碑版有残铭。太古共今时,由来互哀荣。(李白《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同上,1891页)

  (17)定觉身将囚一种,未知生共死何如。(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之四》,同上,4593页)

  (18)且饶帝子共王孙,须去繁华锉锐分。(吕岩《敲爻歌》,同上,9715页)

  (19)禁(王)贤狱中,贤共妇俱时自倒而死也。(《敦煌变文集》,卷2,《前汉刘家太子传》)

  上述例句中,“共”连接的前后两部分都是并列成分。如果把所连接的部分次序颠倒,句子照样成立,语义基本不变。因此,“共”为连词。

  元代以后,随着“和”与“同”的广泛使用,“共”字的介词和连词用法开始趋向消亡。“‘和’字完全取代‘共’字,大约是明朝的事。”(刘坚,1989)我们翻查了明代《水浒全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词话》,在两百多万字的语料中,“共”字作介词或连词的用例分别仅出现11条、10条和11条,而且多用在诗句唱词或环境描写方面,说明这样的用法已属仿古。我们又翻检了《醒世姻缘传》、《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三书,也仅发现5条用例:

  (20)有钱莫弃糟糠妇,贫时患难相依,何须翠绕共珠围?(《醒世姻缘传》,第6回)

  (21)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红楼梦》,第26回)

  (22)伍圣道、邵强仁鼠共猫眠,擒纵惟凭指使。(《醒世姻缘传》,第13回)

  (23)蓉帐香残,娇喘共细腰俱绝。(《红楼梦》,第78回)

  (24)我的小爷,你别着急!倘然你要急出个好共歹来,我们作奴才的可就吃不住了。(《儿女英雄传》,第3回)这五条用例中,前两例出自前代作品,后三例也属仿古用法。

  综上所述,“共”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先虚化成介词,然后虚化成连词,唐、宋、元三代继续使用,到了明代才完全被“和”与“同”所取代。

[ 本贴由 古今字形 于 2003-11-1  21:57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6 17: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终于想通八的含义,如果在八中间有字有分意,单独或在下为同时用力或共同作用。八卦,二物或阴阳相互作用的表现。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 2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说文: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林义光《文源》:八,分双声对转,实本同字。高鸿缙《中国字例》:八字,本意为分,取假象分背之形。八古字形确实分别相背,但左右是对称的,没有分别(一样)。是不是八既解分又解没有分别呢?很难查究。但是我们来看现在的字形,八字的一撇比一捺更低,表明这一撇在动,一捺(按,指原本的东西或空间)有点盖过一撇(事实上台湾写八字,捺上还有一小横盖住撇的头),说明一撇是捺伸展力所能及的空间移动方向,是为了达到稳定的状态即捺的移动须碰到支撑物才停止,那么为什么撇不直接连着捺?首先会与入搞混,同时要表达的意思不同,八不表示其动作全过程而是表示其结束或挨到支撑物的动作或状态,这就是不连着而有一定距离的原因,也可以这样说,其具体如何扑下不表(故有距离),单表靠近支撑物的瞬间动作或状态。其实一撇只是表达其运动的方向而非事物的一半,若真要指分开,我看是死亡意或在特定的范围内的分开仍然是一整体就如树枝上的分杈虽分开但还是连体的。但决不是一根木头以刀一分为二的分。总体意思是在一个系统内分开或独立的二者分开或扒,趴意(此与八的读音一样所以我认为靠着某物体意为主要意思),不是一个系统分为两个系统,只有刀在八的中间,才是一分为二。
现在再回到八古字形,分别相背之形,若指直立的一个人无论向左或向右卷曲,无论你如何看都是要趴形(以全面来说明一个问题,如古入,去字,或以两人不同方向的动作来说明同一动作),关于此跟动物的脚有关系,无论你如何看象动物的爬,对于人两个卷曲合起来与趴有关,对于动物也与趴有关。
再来看自然界物体的形状,山似趴(才稳定),对于水也似趴等等,总之是受重力的影响而趴。
万物的根基在于地(母,坤其音阴符为两小横),其卷曲之形必向着大地而趴,其归宿也在于大地,所以无论你如何卷曲都围绕这个中心。
古八字虽有分别相背之形,实也表达二者同时(二手)用力或同时作用,只能用相背之形来表达“同时”的概念。
古文八字形为什么不用一半字形来表达?若用一个卷曲也就表示其本身的不规则,用两个对称的卷曲则表达其共性,我想这是古人造字的思维特点。
那么这两个卷曲之形有没有分开意呢?我想是直观的,既然有两个卷曲也可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意即在一个系统内的分。另也有“不同”意,形同方向不同,(以眼睛)分别意(区分)。若指一样东西指离开原来的位置(趴),若指两样东西指他们有分开的趋势和现实。
 楼主| 发表于 2003-11-7 21: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昔,说文:昔,干肉也。从残肉,日以晞(干燥)之,与俎同意。腊,籀文从肉。先看古昔字形,上为日下为两个递下的倒w形或者二者倒置。最关键的是两个倒w形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是水的波纹,意思就是太阳照着大水指洪荒时代,自然解从前,往日。倒w是并列连接的二入与肉是否相关?再看古肉字形,指尸体表皮下且连成一整体的(尸体里面的)能够收缩和伸张的,就是肌肉,实是活肉。再后来就用受皮匡住的能运动的象形来表达肌肉的概念。由于人的肌肉生长过程由小到大再萎缩以及肌肉用力的紧松与月亮的盈亏相似,更因为其受皮匡住的能运动的象形与月的象形相似,所以就同时用月来表达能运动的肌肉的概念。由于表达了能运动的象形,月除了指月亮既可指肉也可指身体的部位。为了真正指肉(肥肉和瘦肉的总称---静态非运动的)就需借助别的象形来表达,肉是皮下的是人内的,在此有个选择是用入还是内来表达?入是动作,内是状态,再一个肉是被皮覆盖的,自然用内表达更合适。内是用人在屋里或人从外而入这个状态来说明由于人是活的从外入内,自然人需出个头以示在内的状态,对应于人内的肉,门框相当于皮肤(覆盖状)人由外而入的结果相当于肉在皮里或下也可以是肥肉,再向里或下是瘦肉,借助于人由外入内再入内的状态来说明肉存在的位置以及结构从而表达肉的概念。此肉是包围人的,可指一块肉或整体未分割的肉。如果尸体的肉割开并平展或分割成许多小块,皮已不具备包围肉状,甚至在肉的下层;那么门框之形就可以去掉,已可看见肉了。整块肉就可用上下二人(入)俎的左边来表达。若再一分为二。上二人(入)分背之形下二人(入)分背之形来表达,肉是要分割的,所以用上二人(入)下二人(入)来表达全肉或块肉是形象和客观的,所以俎从半肉。
现在再回到上下两个倒w形来,二(三)入是连接的,上入下入对应成半(一块)肉,说明分割后的肉并没有被吃掉,所以从残(留)肉,而是再用绳子穿起来共同受太阳的照晒,再一点它们原本是一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连接表达原本一整体分割成许多块肉又共同受某作用。现在的昔字形正是表达这一象形。共去下两点指二者共有的地方(土)或原本是一体的现在一分为二且共处同一地方。与上二人(入)分背之形下二人(入)分背之形是一致的。所以共去两点可指肉一分为二又共处同一地方。
昔,音夕,有随着慢慢平静(息)。
肉(旧读ru四声)随着日下(收至屋)。1干肉。2夜晚。3终了,末尾。
同样的日在原来的地方落下或干肉指原来的肉,日指时间。
4从前,以往。也指昨日。5长久,陈旧。
昔,白天与黑夜的交接(共点)。6通“错”,交错。
 楼主| 发表于 2003-11-9 17: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错,cuo四声。说文:错,金涂也。昔,太阳与肉反复交错(作用),日日晞之。太阳升起,肉从屋里拿出,太阳的光与肉作用(晞),太阳落山了,肉也就收起来,放入金属器皿,此时候太阳与肉交错之后各奔东(日)西(肉,入金皿)。通过晞的肉萎缩变形放入器皿中只能纵横交错不能恢复成一整体即便刻意去拼凑也不能顺利合拢(贴紧),原来一分为二的截面各自变形,吻合已不可能。金有金属,器皿,固定,坚固,玉石等。
反复作用(日与肉)的金属或硬石。
1琢玉用的粗磨石。2锉刀。磋治骨角铜铁的工具。3物体表面粗糙。
硬东西二者之间的表面相互作用和日(温度)入肉即一物入一物里,日有光,或用光作用于另一物。
4摩擦。5互相砥砺。6雕刻玉石。7用金涂(塗)饰。8镶嵌或绘绣花纹。9敬慎貌。(敬,因为需要或贵重或反复作用,慎,若不小心会损伤自己或东西)10施加(开始)。
用金属器皿装干肉。
11小鼎。12隐藏(太阳下山)。13吃剩下的饭菜。
干肉用金属器皿来装或固定,应该继续晾在屋里。
14乱,杂乱。15违背,不合。16错误,乖谬。17坏,差(用于否定式)。
器皿中肉与肉交错,此可为接触的交错。先太阳与肉相互作用或交错,后太阳下山与肉拿入屋里这种固定的关系是指方向不同,太阳下山,肉入屋。
18分开,岔开。19交错。20转动,移动。21过,过去。
固定太阳与干肉之间的关系(许多天)。
22间杂(黑夜)。23絣(杂)。24更迭(太阳不同,肉的顺序不同)
固定二者的关系。
25通“措”。(1)放置,处置。(2)安。(3)实行。(4)弃置,停止。(5)废弃。
附汉字基因工程:{用}:  交錯:相交互錯,指難以相遇。錯愛:不正確之愛。錯節:交互不齊之樹節。
錯簡:錯亂之書簡。錯覺:不正確之感覺。錯字:不正確之字。
錯角:幾何上稱交錯之角。錯怪:不正確之責怪。錯愕:驚愕。錯落:不齊而零落。
錯處:不正確之處理。錯誤:不正確之誤失。
{果}:  錯開:交互而分開。錯車:交互通過車輛。錯綜:交互而綜合。
錯雜:交互而間雜。錯過:交互而過,指未能遇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1-9 22: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惜,xi一声。说文:惜,痛也。从心从昔。由音过去的心情意。心情停留在过去,不愿面对现实,心伤,心痛也。对干肉的心情,肉,美食也,人人想饱食之,即便吃不完也可腌。为什么要日以晞之,作好长远打算。这是人的心理在起作用,舍不得丢弃,舍不得一天吃完,担心肉变质。
停留在过去的心情(不现实)。
1可惜,哀伤。
把吃不完的肉随着太阳运动(日以晞之)的心情(痛,舍不得)。
2爱惜,珍惜。3吝惜,舍不得。4怕,担心。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0 16: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措,cuo四声。说文:措,置也。
以手用工具钻肉眼以便于穿绳挂晒。
1刺音,同“刺”。用锐利之物戳入或穿透。
人晒肉包括思想,计划,准备工具,收拾肉干等一系列手对肉的动作是随着太阳升起下山而执行的(早就想好了)。2设置,制订。3筹办。
以日晒肉的动作。
4运用(运用日光晒肉)。5通“笮”(ze二声),以日代手的动作。(1)压,夹。(2)迫。又指追捕。
以手拿肉离开晒场放到屋里某点。
6安置,安放。
夜晚了,肉不用晒了,用不着了,或倒掉盛饭菜或把旧东西拿开。
7废置,舍弃。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0 16: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厝,cuo四声。说文:厝,厉石(磨刀石)。厂,屋,崖岸(石)。
用于相互作用的石。
1磨刀石。一说相当于现在的金钢钻。
把肉干收进屋里放在某点(地方)。
2通“措”。措置,安置。3通“错”。错杂。
太阳下山,东西都放入厂里的。
4方言。房屋。
肉干在屋里。此肉干指人肉干。古人葬习,崖居时埋在崖洞(挖的)里,人靠着在外面(厂)住,有的停留在屋里几年,现在停留三天就出殡。
5殡葬。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0 20: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剒,cuo四声。
刀与某物反复作用。1同“错”。琢磨,雕刻。
刀与干肉作用。由于干肉有韧性,所以作用有时需反复或用力大。2用同“斮”(zhuo二声)。斩(断),割。
斮,zhuo二声。说文:斮(斫),斩也。斤,刃口短,本身沉。一般用于斫骨头,树等。用力大,猛。用于斫树要反复斫。用力斫肉。
1击(大力)。2切,剁(由于本身沉,肉虽韧也可切)。3斩首。4斩断。
鱼滑(鱼鳞)为韧相当于昔,不适合大力击。由于斤沉,鱼虽韧可削鳞。
5削去鱼鳞。引申为削除。
以上昔指肉干,有韧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17:59 , Processed in 0.0657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