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钱江晚报 转自 http://www.eduww.com
“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然无为,动而以天行,谓之养神”。贾平凹说,这是他在一本古书上读过的话,“那么,我是该养养神了,以行走来养神,换句话说,或者是来换换脑子,或者是来接接地气啊。”
在接地气上,贾平凹一直做得很好。
去年底,贾平凹带着朋友,开着车,唱着秦腔就在定西地区的县镇上行走了。
回到城市后,他写出了长篇纪实散文《定西笔记》。那些粗笨的农具,怪脾气的牲口,呛人的炕灶烟味,甚至是散落的牛粪狗屎,都进了他文章。
这些文章看似都是作家随手写成,但贾平凹说他将自己观察到的一些社会问题包含在了文章中,希望能引起关注。
去年,贾平凹写近百年中国土地问题的散文《一块土地》获得人民文学奖。当时有人对他说:“没有比土地问题更让人关注的,您敢于直面这个问题,把一块土地的命运,写得荡气回肠,切中了这个时代最深的伤口。”
“人离开土地怎么办?”贾平凹很迷茫,“定西是真正的贫困地方,农耕氛围很重,在那里能看到齐全的传统农具,耕作的牲口牛、马、驴一应俱全,对传统农业保持得比较完整。”
去年一年,他走访了西部几十个村庄,今年仍然是这样的计划,随时准备出发。
贾平凹坚持走出书斋,写出最鲜活最有现实力度的作品。“大量作家都在书斋里,都在写玄幻、穿越。我觉得有两点,一是作家始终要对社会保持一种鲜活的态度,二是作家一定要保持自己对文字的鲜活感觉,这样才能进入写作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