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07|回复: 0

语感培养与语感迁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1 11: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张章献
来源:http://www.yw100.com/ReadNews.asp?NewsID=407
发表日期:2003年5月20日


---------------------------
   
       语文能力,概言之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大类,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如
何联系?靠语感。语感在有效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得到提高。而写是语文水平高低的重 要标志,从这个角度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并能顺利地向写作迁移,是语文教学的 重要目的。
  国家教委在1990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能力的培 养有这样的明确要求——“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语文学习中语感是一种良好的心 理倾向,而教师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 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一、语感培养
  语言感受力最主要是依靠阅读来培养,并在长期的阅读训练中不断得到积累。语感 培养具体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着手。
  (一)培养对字词的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 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还远远不够,所以培养语 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 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这是由语言符号中的“共同性”和“个体性”决定的。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特别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差别:语言是一般的,按一定法规 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是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言语 是个别的,它是语言存在的形式,其语词和语义的关系往往是变化的,是语言的使用, 具有任意性。从语言的理解角度来说,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理解所得的意义往往是明 确、具体的,这就是“共同性”。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 ,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特殊意义、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 具有个人倾向性,称之为“个性化”。
  这种“个性化”又往往是作家在传情达意时有意为之。陆机提出“文外曲致”,刘 勰主张“情在词外”,钟嵘倡言“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赞赏“味在咸酸”之外, 都主张写作时,须有“言外之意”,也有的是作者无法表达的情感。中学生所面对的往 往是这样的“个性化”语言。
  此外,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词。1965年,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查德通过 大量实验后得出如下论断:“语言中大量存在着模糊概念。”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思维中 又以直觉、顿悟见长,与之相应,汉语词汇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和意象性,富于弹性,富 有韵律,内涵的自由度很大。我国的古典作家又往往把模糊性的事物当作审美观照的对 象,“引入于冥漠恍惚之境”。
  鉴于上述语言系统的种种特征,语文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 积累作为语感训练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 增多。在课外阅读中,中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新词语,第一、第二次接触时可能不懂, 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接触到时,这个词就比较熟悉了。由于反复接触的这个词不是孤立 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出现的,学生就记住了十几句乃至几十句具有这个词的句子 ,掌握了该词的使用规则,这时,对这个词的意义从不懂,至开始有些懂,到完全懂了 ,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变化规律也可以掌握了。如此日积月累,又不易遗忘。 当然,语言符号的“共同性”毕竟是基础,对词义的准确理解,是词汇积累的第一 步。中学生头脑中积存的语汇,往往是会用却不会释,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学习 词语的方法,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关键词,也有必要加以点拨。 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的词汇量会不断增加,语言感受力也就不断得到提高。语
感力的提高,又使词汇积累更加容易,就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注意意象积累
  每一语言符号,都指向特定的事物,代表特定的意义。古人对言和意的关系论述颇 多。张裕钊说:“曰意、曰词、曰气、曰法,之数者,非判断自为一事,常乘乎其机而 混同以凝于一,惟其妙之一出于自然而已。”(《与吴函父书》)他认为“意”“词” “气”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意”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词”是客观存在的语 言符号,而“气”就是作者在创作时饱含情感色彩的意象活动。韩愈则特别强调“气” 对“言”的作用:“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答李翊 书》)
  气(即意象活动)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一直伴随作者创作的全过程,并驾驭着作者。 巴金说:“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 下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福楼拜在写到包法利夫 人服毒自杀时,自己也感到“嘴里有砒霜的味道”。作者的这种全身心投入意象,正是 他们情感的契合和感觉的移入。读者凭自己的语感“入境”,情形也往往如此。 既然意象活动也始终伴随着创作过程和解读过程,我们就有必要认识意象的性质、 特征。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这是化用了庄子 “运斤成风”的寓言,他在这里指的是作家头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与主观情趣的有机融 合,即蕴涵着情和理的形象,具有瞬息性和随意性。形诸语言,体现为“气势”。而读 者头脑中的意象则是被语词唤起的表象。
从阅读角度来说,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意象形成的快与慢、完整与否,标志着语 言感受力的高下。语言符号是阅读的客体,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 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起,组合成相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 对中学生来说,这一点正是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这大大限制了他们 想象力的有效发挥,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即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 要提高学生语感力,丰富学生头脑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 读。另外,养成学生勤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多欣赏有益的影视也是一种途径。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提倡先“入”后“出”。高明的教师,总是以精采的开 课,引导学生一头扎入;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学生完全沉浸于作品的境界,学生头脑中的 相似经验被充分唤起,迅速形成新的意象。然后再带“出”,逐一琢磨,细细咀嚼,难 词、难句便会迎刃而解。
  有些老师也重视中学生的概括、分析(思维力)能力的培养,但一开课便是分段、 图解文章,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了解也只是老师“水到渠成”的结 果,成了无本之木。皮亚杰把儿童的认识结构分为认知——感知——表象——思维四个 阶段,前三阶段则是思维的基础。意象是表象,是进一步分析研究作品的基础。所以, 这种低估学生语感力,忽视学生语感培养的做法,贻害无穷。
综上所述,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意象积累,并在课堂教学中,得法地利用课文内容有 效地激活学生认识结构中的“相似块”信息,使两者耦合、同化、尽力缩小学生认识结 构与课文之间的“结构差”,以便迅速形成相应的意象,使语感活动畅通无阻。学生的 语感水平也会从中得到提高。
  (三)强调诵读
  古今学者十分强调“因声求气”。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 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 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 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周 先生又将诵读与默读相比较,“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虽然可以得到启益,但跟因声 求气达到的“心凝形释,冥合于言议之表”的境界还有区别。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对 现代的“美文”,应重视“美读”。
  显然,诵读能促使良好语感的形成,但原因何在?
  清朝的桐城派,竭力提倡诵读。刘大槐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读古人书,) 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 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则用心理学、生理学原理对该现象作出解释:“朗读也是一种模 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活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 肉上留下痕迹。”(《文艺心理学》)
  高中阶段,学生不大可能再像初中时那样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语感力发展常呈 停滞趋势。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强调诵读,无疑是一条有效地提高语感水平的捷径。 速读,采用的是意群注视法,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高中阶段是最佳训练期, 这里不再赘述。
  敏感的语言感受力是阅读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当语感顺利完成向写作迁移时, 才算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语感迁移
  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介绍过自己的读写体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 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 ,滔滔不竭。文成之后,自以为辞意皆己出,他人视之,则认为句句皆从他文脱胎也。 ”又说:“读之(古人文章)自然有以浑其气、苍其格、高其调、秀其色、脱胎换骨于 其中而不自觉,是获益古文者无穷矣。”这里的辞句脱胎于他文,格调肖似古文“而不 自学”的情状,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语感迁移”。
  中学生的作文中也随处可见这种迁移。读完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让学生写《 一件不该发生的小事》,《一件难忘的小事》时,习作中总有懊悔不已、沉思反省的笔 调。对中学生,我们并不勉强他们在语言表述上独树一帜。每读完语言大师们风格各异 的文章,及时地让学生有效地“迁移”一番,“脱胎换骨于其中”,博取众家之长,可 以大大丰富他们的表达形式。语感上的这种有益的迁移,称之为“正迁移”。也有语感 的“负迁移”情形,读完文言文单元,作文中会掺杂一些文言格式的句子。这种不伦不 类的“古味”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相悖,应及时纠正。
如何正确认识语感迁移?语感迁移,是学习迁移(或称训练迁移)中的一种。它指 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将学得的语言经验有变化地运用到另一语言情 境中去的活动。语感的迁移过程,就是将从阅读中得来的语感,运用到作文时的语言表 达之中。
  要实现语感向写作的迁移需要一定的条件。根据学习迁移原则,共同因素越多,迁 移就越容易。上文已述及,在阅读和写作中都伴随着丰富多彩的意象活动。因此,语感 的迁移,首先应是意象的“同化”。如清风明月常是作家用来衬托幽雅的心境的事物, 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有过类似的心境体验,这个意象仍然鲜明地留在脑际,每当学生作文 时,重新出现这种心境,这个原有的意象会被提取出来。在意象的驱使下,调遣词句, 传情达意。但这只能是脱胎换骨而绝不是抄袭,因为此时学生头脑中的意象已被重新组 合、涂染上本人的感情色彩,与原有作品中的意象绝不相同。在教学实践中,还会遇到 这样的矛盾:由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迅速,作文时,意象极其鲜明,但他们的遣词 造句能力不高,会出现“茶壶里倒饺子,有货倒不出”的情形。这时,有些老师要求学 生摘录一些名句,以备不时之用,但这只能是远水救不得近火。要解决这对矛盾的途径 只有一条,就是加强语感迁移训练。只有这样,才会达到“吾意所欲言……应笔而出” 的境界。
  要顺利完成语感的迁移,教师还要注意对语感定势的引导。语感定势有积极、消极 之分。积极的定势可以达到语感迁移上的“不自觉”、把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消极的 迁移,往往使表达落入俗套,辞不达意,或语体不分,这种情形的发生也常常是“不自 觉”的。
  总之,语感象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也有必要导 引它流向既定目标,而不致使其随处漫流,从而影响它的冲激力。



摘自:《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1996年第1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7 11:36 , Processed in 0.1742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