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王传涛 来源: 广州日报 2011-12-12 : r* E9 a7 A8 k) k B: T" g
2 E0 \ o: p9 ]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对博士生学籍进行清理,2006年及以前入校的博士生尚有857名未毕业。其中,入学至今已有10年但未毕业的博士生达到253名。还有两名博士生于1990年入学,就读已有21年之久。据了解,超期者多为公职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成都商报》12月6日)
' M* p+ i( @* S1 C' R- v* t) a) s' O- E; Y1 b
“超期博士”不是只有我国才有,在西方年满5年不能毕业的博士生也不乏其人;“超期博士”也不是西南交大独有,在此之前,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已经完成了对“超期博士”的清理工作。问题是,是谁纵容了“超期博士”的存在?是学校,还是导师?是教育体制,还是教育环境?我想,这是一个连大学校长都很难说清楚的问题。而站在博士教育的角度讲,我国博士的招考、准入与准出制度,似乎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Q8 S* e, L$ v% h1 ] |; |/ ^8 i
8 z5 X, H; L- `9 t4 X
“超期博士”泛滥的根源,其实是博士的泛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夏,我国博士毕业生累计达到35万人左右。这个数字成就了“世界第一博士大国”的光环,同时也给我国高校博士教育增加了难以承受的负重。
) s* \7 X$ v5 F" f' r- J, z0 F3 c5 c$ n$ ]7 `* W
博士群体泛滥式扩大,难免会导致博士生源质量下降。一方面,许多官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想戴着博士帽管理他人;另一方面,博士的准入制度降低,使得博士群体内部鱼龙混杂。
; [0 h2 p6 H" d I9 }9 P! p/ z9 ~! n) q! j9 ~
博士是我国的最高学位,博士群体的质量,代表着我国未来的学术能力甚至生产力。一些大学已开始停招在职博士生,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除此之外,推行严格的准入与准出制度,强化对博士生甚至博士生导师的管理,是摆在诸多大学面前的当务之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