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34|回复: 1

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6届年会暨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目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2 23: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秘书处)

第16届会议收到的论文题目如下(按作者姓名音序排列。作者姓名前加星号者为大会发言)。
 白静茹 山西大学文学院 山西吕梁方言韵母一二等的分立
★鲍厚星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湘西乡话二题
 卞志源 韩国放送通信大学 韩语庆尚道方言点声调类型比较的方法及其意义
 蔡国妹 闽江学院 闽语莆仙话“厄”“乞”的两种特殊用法
 蔡丽华 福建师大文学院 《韵要粗释》和《荆音韵汇》所反映的吴语音韵特征之比较
 陈宝贤 北京大学中文系 漳平(溪南)方言数量宾语的连读变调
 陈 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福清话“嵌L语”研究
 陈 鸿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传世秦汉文献秦方言词语辑证
 陈 晖 湖南师大文学院 湘方言研究概述
 陈丽冰 福建宁德师院 福建宁德方言小称后缀和小称变调
 陈明娥 厦门大学中文系 从词汇的角度看《朱子语类》的方言特色
 陈荣泽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中地区山东方言岛的语音特点
★陈淑娟 (台湾)国立新竹教育大学中国语文学系 台湾宜兰溪北、溪南方言的语音变异与变化
 陈淑梅 黄冈师范学院 鄂东方言的程度量范畴
 陈伟达 福建师范大学 《汇音妙悟》校注札记
 陈 瑶 福建师大文学院 徽语次浊上声字的演变
★陈泽平 福建师大文学院 福安话韵母的两类历史音变
 邓享璋 三明学院中文系 内陆闽语语音演变的例外分析
 邓永红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方言中的“AX”式状态形容词
 丁崇明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昆明方言中的特殊程度表达形式
 董印其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疆汉语方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杜晓萍 华侨大学文学院 从《厦英大辞典》语料看泉州方言100多年来的演变
 冯爱珍 商务印书馆 福州话名量词的范畴化认识
 高晓虹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 古止摄开口三等日母字在官话方言中的演变
 郭春香 烟台大学 蓬黄长方言中的“奚”字句
 郭 辉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淮北方言的反复问句
 郭利霞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现代汉语“着”类词的语义地图研究
 郭沈青 澳门大学中文系、陕西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 汉中中原官话入声字的归派与历史层次
 胡 方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赣西北方言的浊音演变与声调问题
 胡 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湘桂边界苗瑶“平话”古精知庄章组的今读
 胡松柏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徽语婺源篁村话的音系及其特点
 黄聪聪 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 闽南诗山方言“不”的特殊用法
 黄启良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 广西灌阳话的系属
 黄 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切韵》元魂痕同用之语音依据
 黄晓雪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汉语方言处置标记的来源——兼论汉语处置标记与被动标记同形的原因
 惠红军 贵州民族学院 蒲城方言中的助词“底”
 贾 媛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中国方言区英语学习者语音库构建
 江 燕 江西师大文学院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南昌话语音演变
 蒋协众 湖南师大文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文学院 湘语邵阳话中的重叠式反复问句及其类型学意义
 李春晓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海峡两岸闽南方言合音词研究
 李建校 晋中学院 娄烦方言蟹摄开合口的读音类型和演变层次
 李 军 南昌大学中文系 明代湖北罗田方言的若干特征
★李 蓝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方言调查软件与音标输入法
 李立林 惠州学院中文系 东莞粤方言浊上归阴去探讨
 李频华 宁德师院 福建福鼎方言音系
★李如龙 厦门大学中文系 论汉语方言特征的研究
★李小凡 北京大学中文系 也谈平话的归属和汉语方言分类
 李小平 河北师大文学院 河北部分方言中“AA”式重叠的特殊用法
 李星辉 中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厂矿型方言岛的方言接触与演变个案研究
 栗华益 安徽大学中文系 汉语方言入声韵尾边音化分析
 梁忠东 玉林师范学院 博白地佬话形容词重叠式及其音变
 林齐倩 苏州大学中文系、凌 锋上海大学中文系 苏州车坊方言音系的描写与比较研究
 林 晴 北京大学中文系 闽南方言的鼻辅音韵母[-ŋ̍]——兼论汉语方言作韵母的鼻音
 林颂育 漳州师院中文系 试论北京话文白异读音类分布特点及成因
 林文芳、洪 英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 福清方言被动和「NP+pha/+VP」格式
 凌 锋 南开大学文学院 苏州方言人名的连调模式
 刘俐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汉语方言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刘祥柏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模子与模范:遇摄一等字的特殊音变
 刘泽民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闽方言的层次对应及文读层性质问题
 刘宗艳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靖州藕团酸话与西南官话的变调趋同现象
 龙安隆 井冈山大学 江西泰和闽方言岛的语音现状
 卢小群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从《语言自迩集》看清末北京口语中的重叠式副词
 吕晓玲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南安方言的结构助词“其”
 罗昕如 湖南师大文学院 湖南方言古阴声韵、入声韵字今读鼻尾或鼻化现象考察
 罗自群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古籍研究所 吴语“勒海”与“著(着)+L”的关系
 马重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明代中叶闽北方言手抄本《六音字典》声调系统研究
★麦 耘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从“阶曲线”观察方言词汇的亲缘和接触关系
 莫 超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甘肃境内的西南官话
 欧洁琼 福建师大文学院 郴州话助词“去来”考察
 彭 嬿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di 
★乔全生 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 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三)——见组细音字的超前演变
★秋谷裕幸 日本爱媛大学 福建浦城临江方言音系
 阮咏梅 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温岭方言的连读变调
 桑宇红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再论古入声今调类在官话方言分区中的作用——以中原、兰银官话为例
 山口要 日本熊本学园大学 从卫三畏的《汉英韵府》看19世纪的北京官话
 史素芬 山西长治学院 山西晋东南方言的“子尾”研究
 史艳锋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字变韵及孟州方言中子变韵的形成构拟
 苏晓青 徐州师范大学 从语音例外看方言的过渡性
 孙红举 西南大学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论合音
 孙俊涛 福建师大研究生处 《五声反切正均》与清初下江官话
 孙益民 湖南大众传媒学院 湖南东北部曾祖父母称谓的地理语言学研究
 覃远雄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桂南平话古遇摄字的今读
 唐健雄 河北师大文学院 石家庄市区西片话入声研究
 涂光禄 贵州大学中文系 方言文化学视角下的安顺屯堡文化
 汪化云 浙江财经学院中文系 团风方言的“轻声读阴去”现象
★汪 平 苏州大学文学院 试论书面语
 汪如东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泰如话声调连读“变上”与吴语的关系
★王洪君、王福堂 北京大学中文系 也谈闽北的弱化声母——兼论原始语构拟的排除借用原则与原始语可容允的借用
 王 健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 从言说动词到意外范畴标记
 王进安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方言“称赞词”的美恶同辞现象
 王 丽 三明学院中文系 闽语莆仙话的已然体
 王 利 长治学院中文系 晋东南晋语的尖团音
 王临惠 天津师大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关于晋豫方言Z变音相关问题的讨论
 王 琴、叶太青 阜阳师范学院 皖北方言阜阳话和凤台话古入声字今读比较
 王 琼 北京大学中文系 太原柴村入声韵研究
 王树瑛 福建师范大学 湖北恩施方言中的同一性话题结构
 王为民 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 介休方言高元音i的裂化
 王 曦 安徽大学中文系 “楚黄音”考
 王小敏 兰州城市学院 略论“河州花儿”的方言词语及修辞特征
 王媛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方言中“着”类词的共时表现与语法化等级
 翁砺锋 暨南大学中文系 论i介音后低元音后高化的不确定性
 吴继章 河北师大文学院 汉语中不定量词“些(儿)”、“点(儿)”的关系
 吴姗姗 福建师大文学院 福安方言韵书《戚林八音福安地方方言版》与《安腔八音》手抄本韵母系统比较
 吴 松 长江大学 湖北江陵方言中的词缀
 伍 巍 暨南大学中文系 对粤语唇音三等“非敷奉明”现象的解释
 项 菊 湖北黄冈师院 湖北英山方言的重叠形式“X得儿X”
 肖 萍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鄞州姜山方言的历史音韵特点
 谢奇勇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新田南乡土话中的介词“安”及其特点
 辛永芬 河南大学国际汉语学院、施其生中山大学中文系 豫北浚县方言“V嘞[•le]有(NP)”结构
 徐睿渊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厦门方言的合音现象
 薛才德 上海大学文学院 三十多年来上海方言词汇演变的量化分析
 杨 凯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湖北楚语区蕲春方言的短时体
 杨正超 厦门大学中文系 与“样”和“劲”相关的两种句法格式
 叶太青 阜阳师院文学院 皖北方言阜阳话和凤台话古入声字今读比较
 叶玉英 厦门大学中文系 《朱子语类》方言词语选释
 叶祖贵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论汉语方言的进行体和持续体
 余 鹏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 鄂州(泽林)方言古全浊声母的今读
 曾南逸 北京大学中文系 也谈《荔镜记》的方言归属
 张安生 河北大学文学院 甘青河湟方言名词的格范畴及其来源
 张芳萍 山西长治学院 儿系字在晋东南晋语中的读音及其演变
 张慧丽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 亲密、高调与长调——以郾城方言的两种小称变调为例
 张金发 福建师大文学院 闽南方言古日母字读音[dz]-[l]的演变
 张静芬 北京大学中文系 云澳方言鼻化韵初探
 张明仙 云南曲靖师院 交融创新——珠江源头十二生肖地名的另一种解读
 张 宁 云南民族大学 昆明方言“VV+掉”式语用功能考察
 张邱林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现代汉语里的语气助词“哦”
 张秀彦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阳江话小称的声学研究
 张勇生 江西师大文学院 鄂东南赣语[V]声母的来源及其分布
★张振兴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摆事实,讲道理
 赵 杰 北方民族大学 论汉语方言中的颤音现象
 赵 敏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沂水方言的重叠
 赵日新、尹金堂 北京语言大学 山西阳曲(西凌井)方言简记
 赵梓汛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广州木鱼书音韵研究
 郑敏惠 福建师范大学 方言句式“有+VP”在普通话中的蔓延
 郑伟娜 北京大学中文系 广东省饶平县动词变形重叠式考察
 周冬梅 井冈山大学 峡江方言的指示代词
 周 磊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扁食”的演变与语言接触

(供稿人:马重奇、林志强、李 蓝)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0: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strich 于 2013-12-13 00:06 编辑

汉语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6届年会在福州召开
来源:http://wxy.fjnu.edu.cn/s/44/t/252/6f/4a/info28490.htm

     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6届年会于2011年11月11-14日在福州召开。本次会议由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及法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地的160多位学者参加会议,共提交论文170余篇。

会议于11日上午开幕。开幕式由福建师大语言研究所所长马重奇教授主持。全国方言学会会长熊正辉教授致开幕词,他深情回顾了学会30年来的发展历程,对方言研究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发展寄予厚望。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文顶教授致欢迎词,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对福建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的大力支持。福建师大社科处处长张华荣教授、文学院院长郑家建教授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有:方言语音研究、方言词汇研究、方言语法研究、方言比较研究、方言研究方法问题等。会议分大会报告和分组讨论两种方式,鲍厚星、李蓝、李如龙、李小凡、陈泽平、秋谷裕幸、王福堂、王洪君、麦耘、乔全生、汪平、陈淑娟、张振兴等先生先后作了大会报告。其他学者在四个小组里共进行了八场报告和讨论。


与会理事分别于11日晚和12日晚举行了两场理事会,讨论了学会章程和理事会换届等重要问题,通过了以下各项决定和决议:


一、经全体与会理事认真讨论,理事会全票通过了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的新章程和会员入会标准。


二、理事会接受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原会长熊正辉教授辞去会长的申请,全票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主任周磊教授担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长职务。


三、经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长周磊教授提议,与会理事全票通过授予熊正辉教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名誉会长职务。


四、理事会接受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原秘书长周磊教授辞去秘书长的申请,与会理事全票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副主任李蓝教授担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秘书长职务。


五、第十七届学术年会有两所大学竞办,经全体与会理事投票,决定由广东省暨南大学承办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六、理事改选情况:理事会接受北京大学王福堂教授、山东大学钱曾怡教授辞去全国汉语学会理事的申请,与会理事全票通过北京大学李小凡教授接任北京市理事,山东大学岳立静教授接任山东省理事。与会理事全票通过增补北方民族大学赵杰教授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理事,青海民族学院谷晓恒教授担任青海省理事,天津师范大学王临惠教授担任天津市理事。根据惯例,第十五届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学术年会主办地三名理事中,陈祥徽教授和邵朝阳教授不再担任理事,由邓景滨教授留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澳门特别行政区理事。广东省接办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增加暨南大学甘于恩教授、邵宜教授为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广东省理事。


七、经理事会审核同意,接受白静茹、蔡国妹、陈鸿、陈丽冰、陈明娥、陈荣泽、陈伟达、陈燕玲、范丽荣、郭利霞、蒋协众、李滨、李春晓、栗华益、林齐倩、林颂育、刘宗艳、龙安隆、吕晓玲、阮咏梅、孙红举、谭治琪、王进安、王琳、王为民、王曦、翁砺锋、黄启良、杨凯、叶玉英、叶祖贵、尹雯、张慧丽、张勇生、周冬梅(按音序)等35位同志为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


会议于13日下午顺利闭幕。马重奇教授简要总结了本次会议取得的学术成果,学会新任会长周磊教授致闭幕词。


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于1981年在厦门大学成立,在随后的30年中,汉语方言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丰富厚重。30年后再次回到福建召开方言学术研讨会,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本次会议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方言学各领域的研究状况,会议提交的论文宏观微观兼备,理论方法俱全,精彩纷呈,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浓厚,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本次会议对汉语方言的学术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务组供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0 20:53 , Processed in 0.0720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