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疯狂滴石头

[影评专辑]《三峡好人》:社会变迁中的底层情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7: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峡好人》--中国导演的良心之作

http://www.movku.com/2006/12/19/1148.html十二月 19th, 2006

《三峡好人》给我最深的感触是真实和震撼。
  
  昨天在网上逛,看了些影评,发现有很多“小众”的影评人对《三峡好人》评价非常好。我本身对贾樟柯不太了解,但是冲着贾樟柯草根意识和人文关怀的口碑和他泪撒北大首映式的率真,于是今天决定去看一看。找地方还颇费了些周折,岗顶那家天河电影院我是没去过的,去查了飞扬和中华影城的档期,居然没有《三峡好人》。难怪别人说贾导在这个时候公映他的片子是在自杀。满城的影院全是《满城尽带黄金甲》,只有中大梁球琚堂和天河电影院放《三峡好人》。对张某人陈某人现在的片子不怎么感冒。有时候钱多了,离生活离民心却更远了。
  
  影片让人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真实的一面。烈日下的拆迁工地、狭促的阳台走道、仿佛可以闻到机油味的车间、霉迹斑斑的旅馆、阴霾欲雨的天气、泥泞的街道、朴实的脸庞,这种感觉是震撼的,远不是那些巨资打造的人造景点、摄影棚灯光、片酬拿到几千万的施脂黛粉的职业演员能表现出来的。
  
  如果要为这部电影定一个基调,我觉得是平淡的悲凉。
  
  但是让人感动的是,一个个平凡的人物,却在这悲凉的人生里,淡定而坚韧的坚持着他们的选择。
  
  有两段对话让人深深的感到了这股悲凉。一段是“小马哥”在被韩三明解救后在酒桌上和韩三明的那段对话:
  “(你的手机铃声)这是什么歌?”
  “好人一生平安。”
  “奉节县现在哪还有好人?… 我们不适合这个江湖了,因我们太恋旧了”。
  小马哥也是恋旧的,但社会残酷的现实和氛围逼迫着这个小青年一步步走向罪恶。或许我不该用“罪恶”这个词,或许他太年轻还不懂得“罪恶”的含义。
  
  另一段是韩三明和与他分别16年的麻幺妹的对话:
  “你早不来晚不来,现在过了十六年你才来。”
  “你过得好吗?”
  “不好。”
  “你现在有丈夫吗?”
  “不算有,跟着他跑船,混口饭吃。”
  “我对你那么好,你怎么还要跑?你坐完月子我妈都不让你干活。”
  “我那时候太年轻,不懂得。”。
  幺妹是不幸的,16年前被拐卖到山西汾阳当农民的老婆,更不幸的是解救行动帮她离开了一个还算幸福的地方,在逃出后的16年里她过得更加的凄苦。年轻的懵懂又怎能背负起这十六年悲苦的命运,幺妹的人生又有几个十六年呢?
  
  “小马哥”在一次“任务”中丧生,年轻的生命为什么付出了这么惨痛的代价?社会的教育?社会的氛围? 我们要不要多反省一下,多问几个为什么?
  
  就是在这样的悲凉和无奈中,这些微不足道无权无势的普通人,却仍然去做着艰难的选择,淡定的坚持着他们追求生存的本能。赚钱-谋生-解救-自由。
  
  影片结尾的一幕让人潸然泪下。拆房子的短工活快要做完了,韩三明在拆迁工地的工友们,跟韩三明讨论起将来的生计。他们先是对韩三明老家山西煤矿的工钱数目(一天两百块)兴奋不已,但听韩三明说完煤矿经常出事死人后又集体陷入了抽烟沉默。在缭绕的烟雾中,在一片静默中,农民工们艰难的考虑着这个艰难的决定。
  
  去?还是不去? 要赚更多的工钱养活家人?还是要保证自己的生命?
  
  银幕前的我,也在揣度着他们的犹豫,他们的彷徨。这是怎样的一个决定啊,让你在生存和生命之间取舍?你会选哪样?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掉泪了。这些漂泊的农民工,在最恶劣的工作条件下打着短工,过着吃了上顿想下顿的的日子,他们的生活景况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越来越恶劣。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是否忽略漠视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福祉乃至生命?
  
  为了拿到更多的工钱,最后工友们还是跟着韩三明带着简单的行装上路了。韩三明回望这片废墟,一个人正在一根独索上高空行走,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稍有松懈,就会摔得粉身碎骨。这不正是部分社会底层人们生活景况的印象么?
  
  只希望,这位有良知的导演的杰作,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唤醒更多人的共鸣,真正去做些实事改善他们的生活景况,让社会底层的民众,不用再生活的如此凄凉辛苦,让他们更多的品尝到人间的温暖,让这个世界充满公平和慈爱。
  
  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对待工人农民的态度,则可考验这个民族的良心。 ——一位下岗工人的话 (《读者》2005年第17期“言论”栏目)
  
  据说中山大学首映式的现场有人说,中国有两个人的眼睛最善良,一个是季羡林季老的眼睛,因为他眼带很大,可能是装满了泪水的缘故,另一个就是贾导的眼睛,象温顺的绵羊的眼睛…

  我也深有同感。中国现在最缺的是有良心又有影响力的名人。 温总理,吴敬琏,朗咸平,季羡林,是屈指可数的几个榜样。 今天,我又知道了一个,贾樟柯。
   
  向贾樟柯致敬。我会继续关注你。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7: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游走于现实和梦幻之间——《三峡好人》

我的光影不老歌   http://www.mtime.com/my/115051/blog/297477/ 2006-12-07 13:00

1940年,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发表了三易其稿的“史诗形式的戏剧”《四川好人》,他用近似荒诞的手法表现了对人性的终极追问,即一个人(沈黛)怎么可能是善和恶的混合体呢?也许连那三个救世主般的神仙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得说道:“世上只要还有一个好人,这世界就有救。”布莱希特在为他的剧本命名的时候,“四川”、“沈黛”等名词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神秘和陌生的符号,要知道该剧原来的名字叫《商品与爱情》。2006年,中国导演贾樟柯的新作《三峡好人》很容易让人把它与《四川好人》联系起来。有趣的是,影片原来的名字也叫作《四川好人》,但是一经从 “四川”改为“三峡”,其中的许多意义也就凸显了出来,甚至不言自喻。
面对《三峡好人》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夺得金狮大奖的风光,有人讽刺贾樟柯“耍了小聪明”、“满足西方观众”等。这真是一种可笑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这些批评者无非还是以旧的眼光来审视贾樟柯和第六代,还未看到作品先把它贴上“地下电影”之类的标签。2004年初,贾樟柯、王小帅等导演已经被解除禁令,浮出地面,从他们在不同场合的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向国内观众和市场回归的愿望。如果说《三峡好人》反映的仍是边缘人物和“落后的中国”,我更愿意将这看作是导演一种可贵的坚守,即对底层人物一贯的注视,不同于以往的是,在《三峡好人》中,我们看到了人物行动的力量。
故事的地点设置在拆迁中的三峡,既有破坏,又有建设,其实它是急剧变迁中的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影片中,每个人物的命运也都处在变化之中。一个煤矿工人、一个护士从山西来到四川奉节寻找他们多年未曾谋面的爱人,时间的流逝已经将人变得物是人非,现实逼迫他们都必须作出选择。结果是原本非法的夫妻又走到了一起,韩三明情愿以替别人还账的方式带走了“妻子”;而原本属于合法婚姻的沈红夫妇在江边跳完了最后一支舞曲后,分道扬镳。这种设置有一种戏剧性的趣味:法律是爱情和婚姻的保障吗?
然而导演的意旨并不局限于此,对他来说,这两个关于寻找的故事只是将影片丰富内涵包裹起来的包袱皮,使电影更具有可看性。这是贾樟柯的一种转变。在《小武》、《站台》、《世界》等以前的作品当中,人物的行为并不是清晰可见的前因后果,也就是说戏剧性并不十分强烈,而是靠一种疏离散淡的情绪贯穿其间。在《三峡好人》中,除了有一个看似闭合的完整故事之外,影片还加入了许多幽默的喜剧性成分,这明显地体现在那个怀旧的“小马哥”身上。他长得有点像周润发,穿着白色的衬衫,整日的生活就是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典电视剧《上海滩》,模仿小马哥的言行,在码头上逞江湖义气。起初他处处欺负刚来到三峡的韩三明,让韩帮他点烟的一场戏让人忍俊不禁,后来韩三明救了他之后,他豪爽地说道:“放心!这儿有我罩着你!”当他的手机铃声传出经典的《上海滩》插曲时,他幽幽地说道:“谁让我们都是怀旧的人呢。”意指韩三明对妻子的念念不忘。这个充满了喜剧和感伤色彩的人物最后在一场械斗中死去,韩三明为他的遗像敬烟,让我们看到了贾樟柯作品中难得一见的温情。
在《三峡好人》中,除了这位略显夸张的小马哥之外,其他人物的表演都可以使称得上是不动声色,这延续了贾樟柯电影的一贯的疏离的风格。这次甚至走的更远。韩三明常常是一言不发,矮小的他在破烂欲摧的建筑物中缓缓地走着,他木讷的表情让人想起了章明导演的《巫山云雨》中的麦强,一样的面无表情,在面对别人时,只有令人振颤的沉默,听着时间强大的洪流从头顶碾过。赵涛饰演的沈红自始至终也是如此,甚至在第一次见到抛弃自己的丈夫时,她也没有大悲大喜,两个人在江边分手时,她也是轻轻地拥抱了丈夫便转身离去。然而愈是静默便愈有力量。沈红的经常性动作就是不停地喝水,每到一个地方,她先找到饮水机取水,但是水的温度也平息不了她心中的热燥与不安。也许这样的表演才能更加准确的传达出人物的生存状态,进而整个影片的氛围和状态也就出来了。布莱希特在《关于革新》中区别“史诗形式的戏剧”与“戏剧形式的戏剧”的时提到了若干条准则,诸如“把观众变为观察家”、“让观众面对剧情”、“表现人必须怎样”、“强调人的动机”等,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竟然与之不谋而合。
在故事层面之外,才真正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三峡好人》既关乎好人,又关乎三峡,他(它)们才是影片真正的主角。它与导演先期拍摄的纪录片《东》形成了完美的互文关系,而《三峡好人》的创作构思正是来源于《东》的拍摄过程。影片开头那个缓缓移动的镜头就像是一幅活动着的油画,将码头上的各色人等悉数收入其中,80多个赤裸着上身的工人有的在说闲话、有的在打牌、有的在看手机短信、有的在算卦,这是一个“会呼吸”的镜头,它能激起作为“观察家”的观众的各种情感,用导演自己的话说:“众生相看上去没有什么痛苦,但是镜头一收,其实那是一条很孤独的小船,在长江上漂流着。”因此影片灌注了一种深沉的悲悯气质,在谈到影片创作的初衷和自己的表弟韩三明时,贾樟柯曾经几度落泪。我想他不是在作秀,而是作为精英的他对于曾经生活过的底层的一种眷恋和悲悯,然而,他的悲悯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或者说他的电影对于他们又有何益呢?一个作为群众演员的工人拍完一场戏后,回身时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灼伤了贾樟柯,这令他感到尴尬和痛心。但是艺术家的责任感又使他不能放弃对于真实和边缘的表达。影片的四个部分“烟、酒、糖、茶”暗合了片名的英译名称“静物”,也许在许多物质丰裕的人的世界里它们被忽略了,但是在三峡人的生活中,它们是令人刺目的存在,电影帮助我们重新捕捉到了这些“静物”。
既然导演在现实世界里感到了一种无能为力的尴尬,那么何不借助电影这个“造梦”的载体来制造一些梦想呢?于是我们在《三峡好人》中看到了一些超自然的现象,比如飞碟,正是这个从天空隆隆驶过的不明飞行物将韩三明仰望天空的视线与沈红连接到了一起,或许那一刻他们的心都已飞到了云霄之外。贾樟柯说:“或许有外星人来将他们接走呢。”另一个令人称奇的超自然现象是未完工的三峡纪念碑突然飞升向天空。在如晦的晨色中,经过一夜煎熬的沈红站在阳台上,她背后宛若马王堆出土的人面像的巨型纪念碑突然像发射的火箭一样升向天空,让许多观众啧啧称奇之余又惶惑不解。或许此时的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多云多雨的巫山为什么不能是超现实事件的发生地呢?单调绝望的生活为什么不能来点突然的惊奇呢?
除了这些超自然的事件,《三峡好人》中的一些镜头也充满了超现实的味道,比如反复出现的几个工人用锤子打击地面的场面,富于节奏感,又像一幅幅剪影,很明显,作为现实一部分的它们又是游离于现实之外的,充满了象征的意味。还有小马哥去世后,镜头从韩三明摆放的遗像左移到四个穿着传统戏装却围坐在桌前发短信的人,十分诡异。沈红和丈夫在江边分手时,远处的桥上一对一对的人在随着音乐起舞;结尾处的画面背景出现了一个高空走钢丝的人,初看上去就像是走在半空中。这些镜头在以前以纪实见长的贾樟柯电影中是不多见的,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导演对于现实生活诗意的想象和让步。随着时间的流逝,挥斥方遒的岁月已经过去,贾樟柯说:“坐在车内,看着路灯下匆匆行走的人群,我的心中充满了潮湿的感觉。”他的电影既有难能可贵的坚守,又隐隐透露出某种转变,但是这种介于现实和梦幻之间的表达也同样充满了张力,引发观众无尽的思考。
发表于 2007-10-14 22: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峡好人》后感

昨天我们全班人去了电影院看《三峡好人》,很多同学都说不怎么懂,可是,我看完之后鼻子总是酸酸的。老实说,我也不可以说我懂了,我只是想起了一句话:“关心弱势群体!”《三峡好人》里的人,很真实,好像就在我们的旁边,其实他们也真的是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看不到。我们的眼睛放得太高了,发现不到我们底层的人,老以为自己是最不幸的那一位,其实我们已经很幸运很幸运了。有些人老是看不起底层的人,可总没想到万丈高楼从地起,地基不好,在上面的人随时都有倒的危险。所以还是那句话:“关心弱势群体!”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1: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电影《三峡好人》:两大质疑抛向贾樟柯

作者:周黎明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18:23

  编者按:去年岁末,贾樟柯用近乎自杀的方式与张艺谋进行了一场关乎艺术片与商业片的PK,在这场较量中,舆论和媒体都站在“弱者”贾樟柯的一边,为《三峡好人》叫好。究竟《三峡好人》好不好看,它的质量如何?今天,我们刊发了一组观点不同的文章,希望能从另一个角度解构这部电影。刊发的目的不是为了挑刺,而是希望影坛少点浮躁,多点思考,大家一起来把中国的艺术片做好。

  看《三峡好人》是对耐心的极大考验。看这个电影,我忍不住想到吾国好汉鲁智深禅师的口头禅,“淡出一个鸟来”。

  我可以发誓,如果一个不知道贾樟柯的观众,能坚持着在电影院里坐完看毕《三峡好人》,我相信他除了在电影院里打盹闭目养神之外,就没有其他可能的解释了。

  看完电影后,我要向贾导演提出两个质疑。

  质疑一

  为什么影片中所有的人物故事与情节根本与三峡搭不上边,却偏偏要称它反映了三峡拆迁的现实?

  这当然有人会反驳了,《三峡好人》中不是到处出现三峡拆迁带来的影响吗?看看吧,拆迁居民群集的吵闹、拆迁过程中的野蛮拆房、镜头里随处可见的断壁残垣,无一不是三峡拆迁的真实记录。但是,这些拆迁的画面,并没有与两个主人公发生任何因果的联系。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把电影中的三峡拆迁的背景重新置换一下,换成上海的一个建筑工地,会不会改变电影故事的情节构造?可以说,一点不影响。韩三明照样可以在上海的工地上,寻找棚户区里打工的妻子,沈红也照样在上海的屋檐下,找到自己两年没有回家、另有新欢的丈夫。最后,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沈红与电影中的她背道而驰,回到了三峡,而韩三明也可以离开上海,回到了山西。这样的地理位置一变换之后,毫不影响电影的故事本质。这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电影中人物情节主线与三峡拆迁根本是两张皮,互不搭界。

  对《三峡好人》来说,这未免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尴尬,贾樟柯把一个与三峡无关的故事,放到了三峡拆迁的大背景上,能反映出什么问题呢?而实际上,一部构思巧妙的电影,是必然要将背景紧密地联系人物的命运的。像今年奥斯卡热门影片《通天塔》中,我们看到里面发生的摩洛哥的一些当地土著偶然杀伤美国游客的事件,只能发生在那一个独特的地域里,你换成其它的地方,就难以成立。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故事发生的地域决定着人们的命运,而决不是《三峡好人》中这样的地域特点与人物命运没有必然关系的井水不犯河水的状况。

  《三峡好人》是两个情节线的拼盘,这种结构在电影界是相当流行的。几个看似毫不关联的事件通过一种近似“蝴蝶效应”的因果关系,具备了丝丝入扣的联系。但《三峡好人》中的两个故事线却是并列的,没有交叉的。可以看出,编导在这种情节的营造上,省却了许多脑细胞,人工化地拉扯出两条寻找的主线,但却不屑为这两条线索设置“碰撞”的交点,随便地让这两条线索随波逐流,自生自灭。

  或许意识到两条主线相剥离的尴尬,贾樟柯在电影中作了一些弥补,比如,在影片里加进了一个形似飞碟的飞行器,从韩三明所在的时空,飞到了沈红所在的时空,这种蛮不讲理的荒诞手法,硬性地让两个故事发生了一点薄如蝉翼的联系,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无为而治的编导方式。

  质疑二

  电影通篇就是表现一个木讷的农民找到了自己的妻子,一个婀娜的护士找到了自己的丈夫并跟他说分手,这种木偶式的人物行为里包含了什么深刻的思想?

  沈红从山西来寻找丈夫郭斌,从她的片言只语中,我们知道,其夫两年未回家,不知道他的电话号码。那么,沈红丈夫不打电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你总不能怪到三峡拆迁上吧。是因为拆迁带来的巨大油水,让郭斌放弃了亲情?是他在拆迁过程中接触到一个女老板,让他移情别恋?所有的这一切因为分居两地而造成的感情淡薄,与三峡拆迁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你说沈红来找丈夫,向他宣布自己心中另有所属,而丈夫也不置可否,两人和平分手,就这么一个“淡出鸟来”的故事,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在里面?

  再看韩三明,他的老婆16年前被公安解救,从而一个“美满”的婚姻结束了。这个是贾樟柯设定的前提。通过影片片言只语的台词,我们知道韩三明对妻子是相当好的,导演特别用了一个坐月子不让她下地的细节,说明了这种关爱之情。但是,妻子却执意地走了。既然这么好,妻子当年为什么不回到山西韩三明处?韩三明明明知道妻子的地址,却等了16年后再相见。可以说,韩三明的妻离子散的真正源头,是两个人的无知、“年轻不懂事”(韩前妻的话,简直是贾樟柯在代言),但这一切,与三峡拆迁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贾樟柯精心设置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一对有情有义的夫妻被拆散了,16年后的相见,虽然平淡,却充满着浓郁的感情。但是,这种对买卖人口的逆向的美好想象,有多少合理与真实的成份?16年的隔离,就可以凭着韩三明的上门寻找而烟消云散?生活被贾樟柯一手包办地给简单化了,理想化了,书生气化了,那么,在这样的故事情节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简单与幼稚,一种对生活复杂性的一厢情愿,你所说的深刻的思想究竟在哪里?

  从贾樟柯对张艺谋的讥讽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导演是自信他的电影中有深刻的思想的。但是,沈红寻夫事件的平淡无奇、韩三明寻妻事件的人工幼稚化处理,这里面哪一个反映了一个深刻的发人深省的思想?如果说张艺谋没有思想,是因为张艺谋拍摄大片的时候,用不着像艺术片那样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从而被置身于世界性的商业片的游戏规则里,烛照出多如牛毛的破绽与唾手可得的浮浅,那么,贾樟柯的思想,更多的是用艺术片的幌子,掩盖着他在叙述上的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的朦胧性。(葛维屏)

  [边看边说]

  主题:《三峡好人》好在哪里?

  作者:比宠物还天真

  我的一个朋友凡是得奖的电影一个不落都要看,《三峡好人》就是跟她一起看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电影开演20分钟以后我偷看她的时候她已经在微
微打鼾了。

  在大银幕上看这个电影,有些场景和镜头还是不错的,作为一个到过三峡的人,我看到很多熟悉的风物。故事,真的很平淡,讲得也不怎么动人,似乎等着大家自己去回味。

  贾的电影几乎都看过,不是有人说吗?没看过他的电影就不够小资,不够品位吗。《小武》、《任逍遥》、《站台》都是不错的,可是《三峡好人》虽然得到的电影奖项最高,却没有以上三部好。结构不合理,演员的表演也没有惊喜,有些地方感觉莫名其妙的。

  电影完了,朋友已经醒了,说:比《黄金甲》好多了,是不是?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冒死说一句:还真没《黄金甲》好看呢。作者:抽着烟看电影

  像你朋友这样喜欢装的人还真不少。我以前没看过贾的电影,看过这部认为他很棒。《黄金甲》是不一样的电影,不好比较。

  作者:leafraincao

  这两部电影根本没有可比性,这个问题就好比“哈根达斯和宫爆鸡丁哪个好吃”一样,个人口味不同,最关键在于:有多种可能而不是一种可能让你选择,这就是《三峡好人》最可贵的意义。

  作者:仇鬼

  整部电影都很真实,作为一个从小在三峡长大的人,可以说电影绝大部分的东西,都是确实存在的,里面的角色就好像是生活在周围的人一样。整部电影体现出来的人文主义关怀也是中国电影少有的,看后能够让人思考,回味。作者:跟了也白跟

  说实话,我也说不出《三峡好人》到底好在哪里。这么一部极端沉闷,剧情又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电影,我愣是安安静静地从头看到尾看了三遍,到现在,每个情节还记忆犹新。

  作者:O犬夜叉O

  我也看不懂《三峡好人》,耐着性子看了10分钟就坚持不住了,闷片一部。虽然我还发过帖子指出《黄金甲》的不好,可比起《三峡好人》,我狠狠赞同楼主:冒死说一句:还真没《黄金甲》好看呢。

  作者:迷离麦田

  这样的电影,在中国是绝对不会叫座的。最起码,我看过以后不会推荐给亲友或同事,因为在我看的时候,我总想它能早点结束。

  烟酒茶糖,是中国普遍的生活琐碎之事,表现手法也很简单,外国人看了会觉得新奇,我看了只觉得无聊。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是给外国人拍的。 (摘自《天涯论坛》)

  【一种说法】

  矫情的《三峡好人》

  有一种电影专门为开幕式而拍,《三峡好人》就是这样一种电影,它们开幕完了基本上就闭幕了,但导演还要说这是一种“行为艺术”。其实他不妨真诚一点,就说估计压根儿没有票房好了。可以相信 ,《三峡好人》还会不断地赶往各种开幕式,当然,与其说在宣传影片,不如说是借此宣传导演本人。

  我们看过许多实验电影,也看过很多“先锋电影”,但没有看过像中国现在这批先锋导演这样脆弱地把握艺术技巧的。作为电影,光影在哪?声音在哪?场面调度在哪?表演的捕捉又在哪?许多这样的电影不过是卖弄小聪明玩弄几个细节博人叫好罢了。《三峡好人》感觉有点儿追求“象征”意义,比较像电影学院学生的习作。经典的艺术追求典型,而典型和非典型常常因流派不同而阐述不同的东西。但如果一部影片没有典型的追求,那肯定不是成熟的作品。《三峡好人》就算把镜头对准三峡人的原生态了,也仅仅是拍拍而已,没有精神的提炼,也提炼不出所谓的“每个人都要选择”的深度来,因为片中并没有突出人们选择的痛苦。何况这样的话题、这样的原生态已经有过多少摄影师、多少记者、多少通讯员描述过了!倒是作为电影,《三峡好人》为电影本身又贡献了什么?

  外国人送给我们一件“皇帝的新衣”,我们就“穿”起来还以为有多棒呢!如果贾樟柯真相信自己是为影片好就不要把它放在自杀性的档期上,像珍惜镜头下的人民一样,珍惜影片,才是真正的电影好人!(赵军)

  [反对声音]

  在我看来你可以说它低成本,粗劣,沉闷……但似乎永远和“矫情”沾不上边。

  也许你更偏好那些我认为“做作”的真诚。当然,其实每人口味不一样,没有必要强求。喜欢吃包子的就没有必要说吃汉堡的“矫情”。只是赵军老师理解的电影和我的有所不同。老师所追求的“光影在哪?声音在哪?场面调度在哪?表演的捕捉又在哪?”也许永远不可能在惯用DV拍摄,坚持起用非职业演员,关注人本的贾樟柯身上实现。不过倒是能在另外一些导演身上得到实现。(218.93.240)

  [另一种说法]

  一部饱含人文精神的杰作

  《三峡好人》是去年我看过的最精彩的华语影片。用“精彩”一词其实并不精确,应该用“伟大”这字眼。在我心目中,“精彩”是诉诸感官,而“伟大”则是打动灵魂。《三峡好人》深深打动了我,不是因为炫目的技巧或引人入胜的情节,而是它那真诚质朴的人文情怀。

  影片的两位主角跟导演一样,由山西来到重庆三峡库区,他们代表了观众的视角,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壮观自然风光下的巨变图。这里没有敲锣打鼓的欢送场面,没有虚假的口号和豪情,有的只是真真切切的百姓生活。100万人在十三亿当中或许不算是个大数字,然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绝非局外人所能感同身受。

  这些是你在电视新闻中看不到的场景,是变迁浪尖的众生相。贾樟柯以其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给了这100万没有话语权的人一个声音。光凭这一点,贾樟柯已经做了一件功德无量、名垂千古的事,金狮的分量相对于题材本身的分量,可谓小巫见大巫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1: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晋赞叹贾樟柯《三峡好人》 评价电影现状

来源:http://enjoy.eastday.com/ 2006年12月7日 06:37

  出席《三峡好人》上海大学特别活动的谢晋导演,拒绝了媒体的三邀四请,稳坐《三峡好人》的放映厅先睹为快。看片之后,他仍三缄其口,再三确认贾樟柯本人已经接受过访问,自己不会“喧宾夺主”之后,才肯坐下来向本报记者道出观影感言。被《三峡好人》所震撼的谢晋激动地认为,电影将在国内引起轰动,他更不客气地评价说,中国很多大导演都在瞎编滥造。
  
      《三峡好人》将引起大轰动  

  “最近几年都没有看过这样的电影,真正能使我激动的电影不是很多,看到贾樟柯的这部片子让我感到很震撼,拍这样的题材就很难得,而且谁都没有想到三峡的主题可以这样处理,从我作为导演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年轻导演是非常可贵的。”谢导在谈到贾樟柯获奖时说:“贾樟柯在著名的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大奖是很了不起的大事,我曾经担任过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还参与评选出了当时中国一位最优秀的导演侯孝贤的《悲情城市》,我非常清楚这个奖项的分量,是相当重的。”谢导充满信心地说:“这部片子在中国放映将会引起大轰动,在专业人士、导演、大学教授中都会引起广泛的议论和轰动。”

  中国很多大导演瞎编滥造

  谢导十分激动地说:“中国当前的电影在走下坡路,处于低潮时期,很多老百姓都不看电影了,这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因为在这个时代,中国的很多导演,包括一些老导演都瞎编滥造,没有生活基础,也不注意把文学的基础打好。很多导演起码的文史知识都还很欠缺,连自己的历史都不知道,凭空编造的东西、人为的感觉很重,导致我们国家现在大的电影作品很少。贾樟柯的电影应该作为跟虚假的对比,我希望能引起争议,引起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他肯定说:“贾樟柯是一个很有水平的导演,他从生活出发,用敏锐的目光写出了很好的剧本,自己编剧自己导演,跟人家编剧照着拍是截然不同的层次,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像这样写生活的、大的作品才能为挑剔的观众所接受。”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1: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次香港上映 《三峡好人》开艺术片先河

http://enjoy.eastday.com/ 2006年11月16日 15:38

  11月16日香港公映内地初定12月

  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将于16日起在香港公映,记者昨日从贾樟柯助手周强处获悉,《三峡好人》将在香港IFC和百老汇电影中心两条院线放映,打破了过去艺术电影在香港只有逢电影节才能见  
到的局面。周强同时表示,对《三峡好人》在香港能取得多少票房并不介意,重要的是由此能打开贾樟柯在香港的认同度,为他接下来的两部商业电影吸引融资渠道。

  《三峡好人》是贾樟柯首部在香港上映的作品,也开创了艺术电影在香港上映的先河。周强本身就是香港人,他向记者介绍说,过去的国际大影展上获奖的艺术电影都不会在香港上映。“像今年戛纳影展上得大奖的英国影片《风吹麦浪》,在香港根本就没有发行人去联系上映。这些艺术影片,因为在香港缺乏市场,所以通常只是在电影节或者艺术片观摩会上才能看到。”

  周强表示,《三峡好人》在香港上映,可以说是一次极有意义的行为。“至于票房方面我们没有过多的期待,因为更重要的是希望贾樟柯能由此得到香港的认同度,为他接下来的两部片子吸引到更多的融资渠道,因为他这两部片子将会跟香港方面有很紧密的联系。”

  与此同时,12日《三峡好人》首映礼之后,香港的媒体对此片也一致称赞,认为贾樟柯保持独特的草根实感作风,是他最有情有趣之作。《明报》就撰文写道:“《三峡好人》成绩可喜,逼真得像纪录片,又有巧妙的剧情发展,做到有笑有泪,令人感叹。”

  《三峡好人》在内地公映的日期已经进入议程,初步有消息称应该会在12月与观众见面,具体情况将在近期公布。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1: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周刊:《三峡好人》超现实色彩呼应时代

作者:林沛理 来源:《亚洲周刊》 2006年11月14日 12:59

  最新一期《亚洲周刊》以整版篇幅评价刚刚在香港举行首映礼的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影评者认为:

  《三峡好人》给予平凡人以英雄的注目礼,成为这个大片横行的焦虑年代最美的亮点。

  中国导演贾樟柯在威尼斯夺魁的《三峡好人》像很多真正的杰作一样,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的杰作。杰作的原意是一个系列或类型之中的出类拔错之作,像《教父》之于犯罪片,《驱魔人》之于恐怖片或者《情书》之  
于爱情片。有时,我们称某部电影为杰作,因为它使某些艺术价值得到最极致、最高境界的表现。比如意大利导演第昔加的《单车窃贼》堪称杰作,因为它将新写实主义那种以冷静写实手法呈现社会中下层生活的主张贯彻的义无反顾。

  踏入二十一世纪,称得上杰作的电影往往不是与古典杰作传统一脉相承的作品,而是对传统最否定、最有破坏力的作品。早年以《独行侠》的角色而为全球观众认识的伊斯特·伍德由动作明星蜕变为电影作者,其执导的作品价值几乎全然建立在一个“反”字上面——反类型、反建制与反英雄:《未被饶恕》挑战西部牛仔片的英雄传说,《神秘河》批判美国人恃强凌弱的民作劣根性,《百万美元宝贝》写美国社会的麻木不仁,以及金钱的价值怎样取代宗教与家庭的价值。

  《三峡好人》既不是以上任何一种意义上的杰作,也可以说是结合了以上各种意义一部杰作。它令人想到的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对杰作的定义:神秘、捉摸不定;既不符合标准,又难以名之。

  《三峡好人》敢于冒的最大风险是在写实主义框架中抹上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在形式上,影片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选用非职业演员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然而这种对写实性的最大限度追求,没有妨碍贾樟柯在影片中给予意象特异的、不合逻辑的安排,例如一座建筑物忽然像火箭一样冲上云霄,或者以个人在天空中漫步。

  这些超现实的笔触并不为表现人类的潜意识状态,也不是要反抗写实主义。相反,《三峡好人》呈现的恰是一个传统道法纲常以失去的新世界。在这种新秩序下,一切的旧东西,从长江三峡到婚姻关系,都被个人无法抗拒的社会进步砸得稀巴烂。的确,拆毁的景象在整部电影里以主题一再出现的方式呈现,可以说是影片的“引导动机”。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老县城以被淹没,新县城还未盖好。老百姓无法适应,也逐渐将荒谬视为生活的必然。从这个角度看,影片的超现实色彩呼应的,是观众对新世界的焦虑。

  这也是贾樟柯的一次自我超越。贾樟柯的大部分作品,皆以一种真实电影式的直接纪录手法拍摄。他作为导演,几乎选择了置身事外,不干涉事件进行。这个当然是假象,但却致命的压抑了贾樟柯作为其作品的主要作者的个性和独创性;也是贾樟柯拍片多年,却始终无法建立张艺谋或陈凯歌的作者权威的最重要原因。可是《三峡好人》那种来自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张力和矛盾的原创性,却不仅表现出贾樟柯对电影形式与美学的高度自觉,还体现了“作者论”的风格主张。

  《三峡好人》另一令人刮目相看的地方,是彻底颠覆了中国电影的英雄想像。从《红高粱》的抗日勇士《可可西里》中巡山队队长的舍生取义,中国电影的英雄,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更多是创作人闭门造车的发明,而并非取材自生活的发现。中国导演中不乏有勇气正视平凡人、失败者的生活和存在者,却绝少有导演像贾樟柯那样,有想像力将平凡人和失败者描绘成英雄。

  环顾今日的中国影坛,除了贾樟柯,还有谁愿意用摇摄(pan)的方式,三番四次给予煤矿工人韩三明一种英雄式的注目礼?又还有谁有胆量在一套以平凡人、失败者当主角的电影里,一次又一次对港产英雄片的典范《英雄本色》进行指涉?当张艺谋、王家卫和陈凯歌这些导演越来越迷信明星制度,当观众的英雄想象越来越贫乏,《三峡好人》的韩三明的确令人眼前一亮。这会使中国电影一个新的文化英雄主义时代的开始吗?厂肯定不会,但幻想总是美丽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01: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峡好人》内地上映遥遥无期 虽擒金狮难发行

http://enjoy.eastday.com/ 2006年10月7日 08:39

  尽管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在水城威尼斯勇擒金狮大奖,赢得众多欧美片商的青睐,但记者了解,影片的内地发行方至今未定,这就意味着该片何时在内地公映尚是未知数。而影片已经定下11月在香港上映。

  内地公映的遥遥无期,对贾樟柯来说却无影响。他表示,内地市场的回收对《三峡好人》而言并不是太重要,因为该片在海外版权交易上,已经完全能够盈利。“但我当然希望内地观众都能够去看这部电影。”贾樟柯客观地表示,金狮奖只是承认了影片的艺术成就,对市场而言,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的观众大部分进影院还是消费心态,觉得我掏了钱,你就得让我爽。只有比较少的观众是欣赏的心态。”

  贾樟柯的下部电影《刺青时代》已经筹备多时,他透露:“下一部要开打,只不过我们不飞,不穿古装,只是拍板砖。”贾樟柯不承认自己不会拍古装武侠片,“那是个兴趣问题,目前还没想让人也去飞。”捧回一座“金狮”的贾樟柯最近风光无限,常有不少明星主动表示要出演他的影片。当记者问起他的《刺青时代》是否有可能请明星演员时,贾导表示,自己会坚持《小武》和《三峡好人》的风格,起用非专业演员,但此举还要考虑到投资方的想法。对于之前盛传的让周杰伦出演的消息,贾樟柯肯定地表示,如果真的定下周杰伦,他也只可能是剧中主角小男孩的哥哥。“主角还是那个小男孩。”
发表于 2007-10-17 20: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的沦陷和诗人的死亡——贾樟柯电影论

作者::拿起笔做刀枪  来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35224/
  
  [内容摘要]:贾樟柯作为中国大陆新生代导演的代表,近几年异军突起,2006更以《三峡好人》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这一事件而进入大众的视野。本文分别从故乡的沦陷、诗人的死亡以及传统的断裂和延续三方面论述贾樟柯电影。故乡的沦陷是作者对贾樟柯电影母题的定义,诗人的死亡是作者对贾樟柯电影的艺术本质和文化身份的解释,传统的断裂和延续则是从电影史的角度对贾樟柯电影在电影史的位置以及对各电影流派的学习和借鉴加以分析。
  
     关键词: 贾樟柯电影 故乡的沦陷  诗人的死亡  个人主义  断裂  延续
  
  从某种意义来说,电影是一种具有艺术、商品和意识形态三重性质的艺术形式,任何类型的电影都具有这三重属性。当然,在不同类型风格的电影中这三重属性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艺术电影作为电影世界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注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表现,以及对人类文化社会生活的记录。因此,艺术电影中的艺术和意识形态元素历来被人们当作解读艺术电影的关键所在。贾樟柯作为中国大陆新生代导演的代表,近几年异军突起,2006更以《三峡好人》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这一事件而进入大众的视野。然而无论作为以前地下时期的贾樟柯电影,还是作为当今风头正劲的贾樟柯现象,仍然如一团迷雾摆在人们面前。为此, 作者尝试用本篇文章对贾樟柯电影,以及贾樟柯电影在当下中国文化格局中的意义做一点探究,以求能够在迷雾中看见未来的一点曙光。

  故乡的沦陷

  目前对于贾樟柯电影的研究,大多是作为对具体作品的文本解读。在众多研究观点中,贾樟柯电影对底层的表现和关怀,对西部城镇生活体验的描述, 以及写实主义的风格成为人们的主流结论。在作者看来,如果纵观贾樟柯电影,把其作为有连续意义的作者电影来看待,那么贾樟柯在他所有作品里表达的一条没有中断的线索就是:故乡的沦陷。

  《小山回家》是贾樟柯学生时期拍摄的短片,也可以算作是他的处女作。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年轻人小山想回家过年,可最终既没有找到一同回家的老乡,也没有买到回家的车票。故乡成了难以回到的彼岸,小山只有在肮脏畸形的城市里孤独的生活下去。

  《小武》、《站台》、《任逍遥》是贾樟柯在独立制片时期(所谓地下时期)的三部作品,也是贾樟柯的成名作品,它们被称为《故乡三部曲》。这三部电影主要是在贾樟柯的家乡山西汾阳拍摄的,讲述的也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故事。《小武》讲述的是一个在县城里无所适从的小偷因为他的身份而被朋友、情人、家人以及更强大的社会无情抛弃的故事。小武最终走到了社会的边缘,沦为街头看客的观看对象。通过小武的行动和交往,我们看到了贾樟柯给我们描述的故乡:灰色、粗糙、歌舞升平又寂寞压抑。《站台》是一部有史诗气质的作品,通过四个青年的生命经历和情感纠葛记录了中国自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长达十年的历史。如果说在《小武》里故乡的沦陷是静态的,那么《站台》则描述了故乡沦陷的过程:从计划经济的文工团到商业社会的歌舞团,从革命歌曲到流行歌曲,从劳动装到西装,从革命标语到商业广告。从满怀朝气的青年到疲惫平庸的中年。在这部电影里,故乡动荡不安,故乡的人们也在动荡不安中流逝着青春和理想。《任逍遥》是《故乡三部曲》的结束,也是距离当下时间最近的,它描述了2000年生活在大同的两个失业青年的故事。片中的彬彬和小济象小武一样无所适从的生活在喧哗骚动的县城里,美国大片充斥着他们的视野,黑社会的想象让他们激动不已,而周围却是冷酷压抑的荒凉城市,任逍遥成了只能在歌里才有的体验, 故乡成了他们急于逃离的地方,更远的北京和美国仿佛是他们真正的故乡。

  2005年的《世界》是贾樟柯从地下走向地上的转型作品,即由原来的独立制片而进入中国电影体制。在电影公演之前,人们猜测被”招安”的贾樟柯会不会失去原来的立场,向主流和商业妥协?今天看来,贾樟柯依然在坚持自己独立的创作,继续书写他心中的世界。《世界》在北京和深圳拍摄,走出山西县城的贾樟柯进入了城市,可是县城的人依然是他的电影所描写的对象,小桃、太生、二姑娘等人在城市里是无根的漂流者,故乡成了他们寻找的对象。如果说在以前的电影里,贾樟柯还只立足于小地方的经验,把具体的汾阳作为故乡存在的可感化身,故乡的人仅仅在概念上有倾向去外界的意愿,例如片中人物提到的北朝鲜、广州、北京、美国等地名,那么在《世界》以及《世界》之后,故乡的人走了出来,从概念的意愿到了行动的实施,故乡的外延和内涵都变大了,中国成了贾樟柯电影里故乡的新界线。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了更多不同的人,他们有的要离开,有的要进来。返观《小山回家》里那个具体的回不去的故乡,《世界》里的人失去的还有精神的家园。片尾,小桃追问:我们这是在哪里?我们死了吗?

  2006年的《三峡好人》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金狮奖,为贾樟柯再夺殊荣。这部电影讲述了两个人从山西来到重庆奉节千里寻亲的故事,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于新闻报道中三峡的另一面,在宏伟工程的建设神话中很多人被迫离开故乡,他们泪流满面地作别亲人和土地,去往未知的地方。而前来寻找亲人的两个人也有不同的命运:一个结束了旧情感,开始新生活的旅程,一个暂时找回了失去的亲人,但要用金钱把她赎回。故乡在这部电影里已经失去了颜色和温度,蜕变成钱币上的风景,人们也放弃了小桃式的关于意义的追问,只剩下好人一生平安的无力祝福。

  以上是贾樟柯电影中关于故乡的描述,它以县城(封闭的区域)为本体,却以中国乃至更广意义上人类的生存(无限的空间)为归宿。从细部来看, 这些关于故乡形象的描述又有以下共同之处:

      1  家庭的残缺或冷漠,《小武》里小武始终融不进父兄的谈话,他处在客人的位置上观看自己的亲人,又因为金钱(金戒指)而与父母发生冲突,在父亲的棍棒和斥责声中离家出走;《站台》里父亲的外遇和离家,母亲的忍辱负重,父亲与儿子的代沟,结尾儿子组成了新的家庭,但毫无生气,远没有背景音响中香港电影男女对话的温馨;《任逍遥》里彬彬、小济、赵巧巧都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彬彬有一个下岗的母亲,整天练功,小济的父亲和儿子形同陌路,用美元去买巧巧的身体;《世界》里更没有完整的家庭,失去儿子的父母从老家来北京给儿子处理后事,父亲把几万元钱装进怀里,表情麻木,单身女人与出国的丈夫分隔两地,太生背叛小桃,婚约只在口头上实现;《三峡好人》本来就是一个寻亲的故事,三明找到了成为人质的妻子,沈红宣布了离婚的决定, 旅馆女人离开残疾的丈夫去更南的南方谋生。

      2 场景的暗淡粗糙,贾樟柯电影在形式上具有明显的写实风格,追求真实感是贾樟柯创作的原则。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只是对物质本来面目的复原,不求华丽但求真实,这与其电影的内容需要也是一致的。贾樟柯说,我不喜欢我的电影里会出现洁白的墙壁,端着红酒的法国女人。因此我们看到了《小武》里水泥裸露的浴室,胡梅梅杂乱拥挤的住处,《站台》里迥然不同与《黄土地》里关于黄土高原的表现,在这里它失去了陈凯歌所营造的伟大文明的象征寓意,成为一个小人物去上班时必须翻越的土坡,《任逍遥》里的废墟荒原,小济父子两人居住的斗室,《世界》里辉煌音乐声中的地下化装室,潮湿的地下室旅馆,重工业区里烟雾笼罩下的家,《三峡好人》里拆迁中的废墟,阴冷的工厂车间,生锈的水管。即使在贾樟柯的电影里偶尔出现一两笔好看的画面,也会被导演马上导入虚假或讽刺的意义,如《世界》中电影开场不久,我们看到了一个华丽辉煌的舞台,镜头在舞台上停留很短,在同一音乐声中马上切换为一个地下室的空镜头,这种巧妙的剪辑手法是导演意图的体现,舞台上的美丽被指向为虚假,赵小桃们的真实身份如同这个狭窄杂乱的地下室;《三峡好人》里沈红在朋友的陪伴下去舞会寻找她的丈夫,通过沈红的在场我们看到一个干部以指点江山的派头点亮了一座彩虹班的桥,可是观众在为这种两个亿的杰作所堆出的美丽惊叹之余,应该不会忘了,在这同一个城市还有三明,断臂男人,以及在拆迁办索要赔偿的人们。

      3 故乡的拆迁与建设。贾樟柯电影里的故乡总是处在乱轰轰的施工建设中。这种场面的表现既是对真实环境的客观表现,又是对中国转型社会的时代隐喻。在这里面故乡的表征在变化,故乡生活的人们也在变化,从穿着打扮到精神面貌,从人际关系到价值观念。《小武》里,更生的诊所要拆迁,他说,旧的是去了,新的在哪呢?这句简单的台词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对我们这个转型时代的发问。《站台》里那个县城的街道总在施工。《任逍遥》里有一条高速公路把故乡与外面接通。《世界》里太生开着车经过一片工地。《三峡好人》里的三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还有奉节这个马上被淹没的城市在紧张的拆迁。4人的出走与回来。在关于故乡沦陷的表现中,故乡的人是贾樟柯电影关注的直接对象。在《三峡好人》之前,贾樟柯电影里的主人公都是青年人,他们生活在出生的城镇里,待长大时,被理想和激情的驱使,以及广告刺激而膨胀的欲望所诱惑,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向往,在心理上或行动上离别故乡,走向城市。这时的故乡就如同鲁迅先生的铁屋子,成为年青人急于打破和冲出去的围城。故乡不再是温暖的襁褓,而是一个灰头土脸,落后单调,压抑青年理想和欲望的反面形象。而他们出走后的遭遇却如同鲁迅对娜拉出走的分析一样,或者堕落,或者回来。在贾樟柯的电影里,这些选择出走的人有三种结局:流浪之后回来,如《站台》里的崔明亮;在城市里委曲求全的活着,如《世界》里的赵小桃、成太生;永远走在路上,如《站台》里的钟萍。对于《站台》里的钟萍,导演是有所偏爱的,贾樟柯说希望她永远走在路上,其实也只是寄予了导演的一点希望而已。二姑娘是一个向往城市的青年,通过三赖之口我们知道他渴望出来晒晒太阳。同时,他又是一个出走的牺牲品,在突围的路上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故乡沦陷作为贾樟柯电影的书写主题,贯穿了每一个人物,每一部电影。从《三峡好人》中我们看到同以前的电影相比,这一次的故乡淹没在了时代的洪流里。两个中年人已经失去了对外面世界的兴趣,他们只求安安稳稳的生活。失去故乡的人们只有挥泪作别,象三明和沈红一样踏上寻找故乡的路。那么故乡为什么会沦陷,故乡沦陷在哪里?贾樟柯电影没有直接回答。不过,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贾樟柯的痛心和遗憾,因为他只有记录的能力。

  “故乡沦陷”是青年学人王怡先生在文章《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中提出来的。故乡在文学作品里一直被作为情感的寄存站,被美化和夸大。与沦陷放在一起的故乡,描写的多是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乱世情怀,作者把贾樟柯电影母题命名为故乡的沦陷也是此意。作为1970年代生人的贾樟柯虽然没有经历安史之乱那种战乱岁月,但敏感的他依然嗅到了中国自文革结束至现在的“乱世味道”。故乡在贾樟柯电影中的界线并不十分明确,而且一直在变化之中,从最近的《三峡好人》来看,贾樟柯的故乡就是整个当下的中国(贾樟柯:这次拍的是变化即将完成的中国)。作为作者的贾樟柯象一个走在中国大地上的行吟诗人,记录看到的点滴变化和生命体验。在他的电影里,故乡是荒诞、黑色、无秩序的,人们在时代的剧变中无所适从。这便是“故乡的沦陷”。

  诗人的死亡

  关于导演贾樟柯,人们有种种称呼,德国的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这是对贾樟柯一改中国电影常规的褒奖;有人称他为“电影民工”,或者是“中国电影导演里唯一的知识分子”,这是对他在电影中关注底层生存和暴露批判立场的肯定;而作者却认为贾樟柯是一个电影诗人,就如李长之在《鲁迅批判》中分析说鲁迅在本质更是一个绝望的诗人,贾樟柯也是这样。

  莫言在小说《欢乐》里,有一段描写母亲的文字。这里的母亲,已不再是以前文学里那个慈爱,善良,博大,值得我们永远爱戴的美丽伟大的母亲形象,而是被写成了一个肮脏,麻木,肚皮上爬满了虱虫的昏老的母亲形象。这段文字让所有读者心惊肉跳,被颠覆的母亲形象不再让我们爱戴,不再让我们抒情。于是,很多评论家指责莫言的这段文字侮辱了我们的母亲,是对母亲的不敬。余华在《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这篇文章里反驳道:让我们害怕的不是莫言创造的这个母亲,而是我们已经只能在文学的抒情里歌颂母亲,而失去了面对生活中的真实的母亲的勇气。引述上面这个文学事件,是为了说明贾樟柯作品也遇到了同样的质疑。在他记录下的真实的影像面前,我们感到陌生,拒绝承认,逃避银幕上的自我,将故乡指认为他乡,而只有虚构的电影梦,才能满足我们失去辨别能力的胃口。

  王晓明在《半张脸的神话》中分析说,在当下已经没有一个词语可以把握整个中国的现实,西部和东部,城市和农村,已经有了很大差距,甚至在同一地域内的不同人群之间,人们也在急剧的分化,人与人之间几乎失去对话的能力。在中国的思想格局中,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多元思想交错丛生。贾樟柯电影就处于这样一种文化语境之下,因此,贾樟柯电影在与外界的对话交流中也产生了不同的侧面。

  国家广电局的张宏森日前在媒体上批评电影《苹果》时,认为新生代导演的作品对人的情感很冷漠,态度很悲观,尤其点名贾樟柯的新作《三峡好人》。这一事件引起不小的争论。作者认为张宏森对《三峡好人》不足之处的批评,正是贾樟柯作品最个人化的特征,也是贾樟柯作品的魅力所在。根据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说,电影就是一面镜子,不同的人会从中看到不同的倒影,产生不同的态度,或认同,或陌生,或喜欢,或排斥,或肯定,或否定,这也就是所谓的镜象理论。张宏森对于贾樟柯电影的否定态度,只是他个人的看法,而其背后则是不同的审美观念在起作用。贾樟柯电影在对待外界事物时,有一种冷峻的从容,只求客观记录,即“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对拍摄对象不美化,不丑化,不抬高,不贬低,导演自觉地“放弃了价值判断的权利”,使电影呈现一种开放的结构形式。这也就是张宏森对贾樟柯电影作出感情冷漠,态度悲观判断的原因。因为张宏森对美的判断,依然是在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下的,人物只有好与坏的分别,没有中间人物, 作者的态度明确,爱憎分明,主题积极等。而贾樟柯电影在创作上早就摆脱了这些陈旧观念的束缚,用所谓“零度写作”的态度,创造人物,描写社会,表达情感。在贾樟柯的电影中,情感是不被拒绝的。导演不再制造“虚构的热情”,将对待人物的态度隐藏起来,在冷静客观的记录中依然有着态度和情感的流露。比如在《站台》中,有一段拍摄矿工三明爬土坡去上工的长镜头,贾樟柯自己在解释这段长得令人窒息单调乏味的长镜头为何这样处理时说,当他自己看着三明的背影是被他感动了,觉得三明很可爱,于是让摄影机注视着他爬上土坡。由此可见,在贾樟柯冷峻的镜头后面,并不是如张宏森所说的感情冷漠,而是充满了导演内敛的爱和宽广的悲悯。

  在流行时尚的话语中,贾樟柯电影成为文化时尚,连贾樟柯本人也被大众传媒塑造成一个关于成功的明星神话,如贾樟柯在获奖之后,给全球通代言,成为得到主流话语肯定和推崇的“艺术英雄”。而当贾樟柯电影面对更强大的话语力量时,则显示出了它的弱小。2006年末,《三峡好人》pk《满城尽戴黄金甲》,是当年一个很有意味的文化事件。网络上有人撰文称其为: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的对峙。在作者看来,这一事件的背后,有两个问题值得思索。

      1 拿 1987年张艺谋《红高粱》的获奖与2006年贾樟柯《三峡好人》的获奖相比较,我们看到,20年后艺术电影在国际的获奖事件已经不如当年那么风光,中国已经由单一性质的计划经济社会而变成了多元化的商业社会。一部艺术电影的获奖再也不能引起万人空巷的盛况。集体主义精神的热潮退去,个人化的选择空间已经存在。

     2  两部电影同时上映,却有巨大落差的票房反馈,表明观众对商业电影口味的青睐,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商业文化娱乐致死的力量。张艺谋电影自《英雄》开始,得到大众选择的青睐,它更能在官方话语与流行话语之间找到平衡,而贾樟柯电影却沦落为艺术青年和文化小资的身份证。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故乡的沦陷不仅存在于贾樟柯电影里,其电影本身也成为商业战争的殉葬品。

  在对贾樟柯的种种称呼中,有人不无偏爱的说:“贾樟柯是中国导演里唯一的知识分子”。这种称谓大约是新左派知识分子的赠予。贾樟柯的电影确实将镜头长久而且坚定地对准了这个社会中的底层,他们是一群小人物。没有话语权,处于“被损害与被侮辱的”弱势位置上,远离社会中心,被主流话语和人们的视线所忽视。然而,作者看来,贾樟柯电影固然有其关怀弱小者的人道主义的一面,但这只是其表面现象。深入进去会发现,贾樟柯在电影中坚定表达的是个人主义的立场。人道主义姿态的体现,源于贾樟柯作为一个坚定的个人主义者对于个人价值的肯定。小武,小桃,小济,三明,这些电影中的人物被导演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尊重人物的独立性和真实性,肯定每个个人的人生自由和价值选择。在导演的观念中,个人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贾樟柯曾说“我会选择一个私人的角度去观察社会”。 “个人生活变得不重要了,世俗生活变得不重要了,甚至家庭生活都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去开发北大荒,重要的是开发大油田,重要的是去革命,一个普通人、正常人的日常生活被整个银幕忽略掉了。”所以贾樟柯电影里的人物,都具有独立的人格意义和生命价值,每一个人都是真实中的人,“ 我只对真人感兴趣,所谓真人很简单,说人话,做人事。”,而不同于第五代电影里那些在虚构历史里活着的抽象的人物符号。

  贾樟柯又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追求者,这一点在《站台》里最为明显。签了生死合同的矿工三明,把一个女人的照片珍藏在自己的安全帽里。一个如此卑微的小人物在贾樟柯那里都怀有爱情理想的浪漫追求,纵然看似沉重,却也见导演内心世界深处的情感。

  从艺术风格来讲,我们大多会将贾樟柯电影划为现实主义的作品,但这还不全面。这些电影在有着表现客观事实,暴露批判黑暗一面的特征之外,还有着自然主义的,浪漫主义的,现代主义的内理。当然,这要从电影内容去把握,尤其是作者在情感和理性两方面的态度。所以贾樟柯在本质上是一个推崇个人主义的浪漫诗人。现实的沉重使的他的诗歌书写的更多的是苦难和悲观。而在我们对其作品的解读当中,我们却让他扮演了一个知识分子,因此有了诗人在我们想象中和银幕上的死亡。

  作为银幕诗人的贾樟柯要表达人的困境,而不仅仅是现实的沉重和社会的失衡。在贾樟柯电影的接受中,现实中国的复杂和混乱也显示出来。无论作为作者的贾樟柯,还是作为作品的贾樟柯电影都在中国当代文化语境中身份尴尬,处境微妙。相对于知识分子的“悬置”和“失语”而言,作为电影作者的贾樟柯似乎对社会和正义有着更多的承担和表达。也许二十年后,贾樟柯电影会在时间的沉淀中,被人们重新发现,正如《小城之春》的命运一般。诗人的死亡则会成为人们重新解读贾樟柯电影的理由。

  传统的断裂和延续

  对于贾樟柯电影在电影史上对各电影流派的继承和学习的研究中,人们更多的会看到他对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日本小津安二郎电影的学习。确实是这样的,甚至电影《小武》在很多方面类似于戈达尔的《筋疲力尽》。但是作者认为,贾樟柯电影对中国本土电影,尤其是193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中国电影, 以及港台电影的学习是不可忽视的,也是影响其创作最深的。

  郝建在文章《“第六代”:命名式中的死亡与夹缝中的话语生命》谈第六代导演的艺术营养时写到: “可以简略列举的对第六代有重要影响的作品有:《筋疲力尽》、《四百下》、《美国往事》、《邦尼和克莱德》、《教父》、《午夜牛郎》、《美国风情画》、《逍遥骑士》、《现代启示录》、《名誉》、《迷墙》、《晕眩》、《绳索》、《西北偏北》、《失去平衡的生活》、《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和它的模仿之作《双面情人》[英国]《情书》[日本]。这其中有些影片是第五代在校时根本没接触到的,例如《迷墙》这类跨越电影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形态的作品和《美国往事》这类有巴赞所论述的巴洛克风格的类型电影。至于《低俗小说》这样的后现代主义形态的影片,则是第六代中更年轻的作者才会在上学期间就看到的”。从这个目录中我们看到除了好莱坞电影之外,大部分电影是欧洲艺术片,尤其是法国新浪潮电影。贾樟柯自己在谈对西方电影的学习是,也特别推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偷自行车的人》以及新浪潮的《筋疲力尽》。对于日本小津安二郎电影,贾樟柯也很喜欢,在《世界》里他就引用了一段《东京物语》的插曲,以向这位电影大师致敬。然而作者认为,贾樟柯电影对于国外电影的学习,只是形式和电影观念的学习,他真正自足的还是中国的土地,和中国电影创作的实际。

  从电影语言结构来看,我们可以在贾樟柯电影里找出很多上述电影流派的影子,诸如长镜头的使用,真实场景的拍摄,开放性的剧情结构,缓慢而有张力的节奏,非职业演员的使用等。然而,这种学习更多的是技术手段的,贾樟柯电影在内容方面,在精神表达上却是中国式的。戈达尔的电影要表达的是欧洲在二战之后的信仰荒原,小津安二郎一直书写的是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日本传统家庭的解体和对传统文明的无限留恋。这都不是贾樟柯电影所关注的问题。

  丁亚平在《电影的踪迹》这本书中,重新梳理了中国电影的传统,着重强调了民间通俗文学对早期中国电影的直接影响。这种民间立场影响电影创作,甚至互相促进的传统在中国1930到1940年代的电影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直接供给电影所需要的文学故事,也影响导演在创作时的表达策略。然而,这种民间的立场和世俗的传统在1949年后中断了,被革命的宏大叙事所取代,“那么活泼的市井生活描绘,在日后的中国电影中没有了”(贾樟柯语)。

  在谈到早期中国电影时,贾樟柯特别提出了《马路天使》,他说:”在《马路天使》身上,我发现中国电影非常重要的源头,非常珍贵的经验。当然,它周边和之前还有很多好影片,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做得非常完整,它的场面调度非常熟练,非常完整地将市井生活的喜剧元素跟背景的社会动荡、悲惨,简单朴素的阶级感情,融入到熟练的人际关系的描述、邻里街坊的描述里面,包括很多神来之笔,比如赵丹和周璇窗对窗的交流,这种东西非常可惜地中断掉了。由这个你再回来观察港产电影、台湾电影,你会发现有些文脉是被它们传承下来了。直到今天,我们的潜意识里总觉得大陆文化是华语文化的正统,实际上,要考察一个完整的华语文化,你还必须要去了解台湾文化、香港文化,甚至东南亚华人的文化,才可能是比较完整的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从上述文字中我们看出,在大陆断裂的传统之后,港台文化依然在延续。对于贾樟柯而言,他早年间看的港台录像正是修补传统,由革命话语到民间生活的过渡。关于港台电影对他的影响,他说: “可能就是因为有大量观看港产片的经验,到了我拍电影时有意无意地有所运用。比如《小武》,他其实就是一个江湖人士。所谓江湖人士就是跟体制有一定距离,包括我刚刚新拍的《三峡好人》,整个框架模型就是武侠片的。”

  除了对中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和香港电影的学习之外,台湾电影中的侯孝贤电影对贾樟柯的电影创作也有很深影响。“乡土与城市的话题以及历史和个人成长的纠缠关系是候孝贤电影的母题。侯孝贤的前期作品充满了小镇情结,在城市工业文明向乡镇蔓延的过程中,小镇文化成了记忆的温床。侯孝贤把他的人物和情感的背景放在了小镇,寻找在工业化进程之前的原始生态环境,寻找现代电影即将遗失的质朴气韵”(郭小橹《东方影像:小津安二郎和侯孝贤电影特征比较》)。在郭小橹对侯孝贤电影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了侯孝贤对台湾文化生态变化的记录和影像表达。在大陆的贾樟柯则完成了对中国变化的记录。
  
  贾樟柯电影一向被认为是民间的,也因其前期的被禁身份,而被当作与主流话语和官方意识形态独立的作品。现在看来,我们对它的解读”过分的政治化”了。在贾樟柯电影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条民间世俗生活的传统的延续,不管这个传统是从港台电影中嫁接过来的,还是在政治话语改写之,被掩盖的民间世俗传统在新语境下的复活。所以我们在欣赏了无数英雄形象之后的银幕上,又看到了自己久违的脸,背后是沦陷的故乡。这是电影诗人贾樟柯发现的,最后的抒情的诗歌。
  
  参考文章:
  王怡《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王颖《个人的史诗-----论贾樟柯电影对于时代的记录》
  王樽 贾樟柯 贾樟柯:电影改变人生《收获》2006年第02期  
  王艳云 《历史的犹疑与抉择——论贾樟柯小城电影的文化意义》
发表于 2007-10-17 21: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评论:

来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35224/

2007-05-28 13:39:48 馨小厨

  上周末刚刚看了<三峡好人>,
  记录片味道很重,开放式的结构给人印象很深。
  其实,我们大家并不惧怕真实。我们同样也是小人物,只是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层面。
  真实,苦难,情感都是相通的。
  支持贾樟柯电影!

--------------------
2007-06-03 14:18:38 我走了  (广州)

   如果说 荒诞、黑色、无秩序,人们在时代的剧变中无所适从,就是所
    
    谓的“故乡的沦陷”。
    那么,"从计划经济的文工团到商业社会的歌舞团,从革命歌曲到流行歌曲,从劳动装到西装,从革命标语到商业广告。从满怀朝气的青年到疲惫平庸的中年。故乡动荡不安,故乡的人们也在动荡不安中流逝着青春和理想。"
    难道不是遵循着----市场经济秩序-----在向前挪动着吗?
    
    本人认为,故乡并没有沦陷,而是故乡的人被---现代化---这只看不见的手所左右着、迷茫着、理性着。
    
    如果非要说沦陷,那也只能说沦陷的是故乡改革开放之前的传统互动模式或者说价值评价标准。
    
    而现代化冲击本身是中性的、是不可抵抗的。

老贾电影,我总体感觉就是:
  
  价值中立,冷冰冰地,
  
  现实情节加上时代歌曲
  
  小人物,大背景
  
  当然,这都是感觉,是不全面的,希望有高人能全面\客观概括和总结一下,最好是让人有点启示的

----------------------
2007-07-21 23:52:28 小莽:李幼蒸私淑弟子  (北京)

  尊重真实,关注底层,人道主义立场,在冷峻的镜头前真实捕捉他们的遭际就是对体制的讽刺,这种讽刺是建立在切实的事实上的,但是你看了却坚实的感觉到了对国家忽略个人的批判,现实的荒谬比荒谬更荒谬!这就是为什么新左派要给他导演里唯一的知识分子这个桂冠的原因。

------------------
2007-07-23 14:03:00 bluecatjing

  3峡好人节奏太慢
  像一部奉节版<重庆森林>
  虽然它没有旁白
  但有很多地方相似
  UFO,烂尾房的升空可以说明导演还是有幽默感的
  只不过是黑色的罢了
  踩钢丝那段的比喻最好理解
  所以一直喜欢结尾
  开头的运镜8错
  像798某个门门里的画
  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生老病死
  
  其他就没有了.
  
  大叔,你真是电影学系的吗,我爸让我明年春来考考,
  可惜北电不能报3个系....所以我决定放弃

-------------------
2007-10-15 23:37:04 那年秋天

  高墙厚土对人性的压抑。高音喇叭下,人类生存的荒诞状态。看到光明却找不到出路。以及密集化工业生产背后的人类情感的凋敝。

---------------------------
2007-10-17 16:09:50 kangta

  同意楼上的,高墙厚土下的人性压抑,高音喇叭下吼出来的强权政治,我们就像一只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却总也找不到出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00:12 , Processed in 0.06832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