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22|回复: 7

[请教]词汇和语义的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6 13: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上的一切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那么在语言和词汇以及语义上一定也是如此。
  
  新的环境(社会发展变化,人的心理以及接收、思考能力、理解的变化)中,有一些新的词汇被创造出来,也有的词汇的意义和概念被延展和丰满,我想问的是,在一些专业领域的专有的词汇,它们是否也在发展和变化,它们的变化是什么样的。
  
  心理学上的,法律,医学,哲学,政治,历史......等等,它们这些领域现存在的专有术语,是怎样变化的,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在现有的概念语义上进而丰满和延展,还是被重新定义,或者有没有偏离现有语义的可能......  
  
     这些专有术语和生活领域的词汇在发展和变化上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谢谢解答........:)
发表于 2007-8-6 19: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的一切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那么在语言和词汇以及语义上一定也是如此。
這個概念是完全正確的。您的問題很像傳播理論的問題,只是範圍太大了,是不是能舉個例子?
发表于 2007-8-6 19: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词汇的发展变化    

       从一定的意义上讲,词语就是对外部事物的命名。词汇的变化可以从旧名和新名两个方面的变化观察。从旧名方面说是考察继承或消亡,从新名方面说是考察生成。新名的生成有新语素的生成、旧语素的演化和旧语素的组合等不同情况。在考察新名的时候,以语素作为语义单位可以使我们对新名的生成有更清楚地认识。
   

    词汇是一个系统,可以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这个系统进行观察。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主要是对单个词语的考释,我们今天要把词汇作为一个系统考察它的共时状态和历时变化。应当注意本章的基本观点,初步了解语义场的概念,注意结合对具体例证的分析。
 
                       
                         ※学习提示
  
     前几章分别从词汇与文字的关系、词义的发展变化、词与词的意义关系考察古汉语词汇系统。
  

   本章为词汇部分的最后一章,从名称的角度看古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

1、名称:

对事物的称呼。同样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古人重死,生前死后同一个对象的名称不同:“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bi3),曰嫔(pin2)。”

2、古今名称的变化:

如:木-树、艺-种、与-给、面-脸、题-额头、足-脚、股-大腿、目-眼睛、文学-文献典籍

3、名称变化的几种情况:

1、事物或观念不存在了,表示它们的名称也随之消亡。
2、事物或观念还在,但名称变了。这种变化包括:
1)指称同样的事物,旧的名称减少了;
2)指称同样的事物,增加了新的名称;
3)指称同样的事物,换了新的名称:或单音词、或双音词、或词组。
3、事物或观念是新出现的,要用一个新名城去表示它。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旧名的继承与消亡   

 一、旧名的继承:

词汇系统中属于基本词汇的词古今变化不大。大量新出现的双音词,都是由原有的语素构成的。

二、旧名的消亡:

1、事物或观念不存在了,表示它们的名称也随之消亡。
注意:教材所举之例中,有些字仍在使用,但所表示的词变了。如“祠、尝、祖、禅、塾、阁、豆、登、彝”等。
2、事物或观念还在,但指称它们的名称没有了。


                        
                          第二节 新名的生成    


* 新名生成的情况:

一、从名称与指称对象的关系看有两种情况:

  1、事物或观念还在,但名称变了。例如(前古后今):舟-船;履-鞋;惧-怕;洟(ti4)-涕;坚-硬;食-吃
  2、事物或观念是新出现的,要用一个新名称去表示它。例如;炮、
 
二、从新名的构成看有三种情况:

1、新语素的生成;2、旧语素的演化;3、旧有语素的组合。
(一) 新语素的生成:
如“脖”作颈讲是后起的意义。
又如(P200):“喝”相对于“饮”、“晒”相对于“暴pu4”、“跑”相对于“走”都是新语素。
喝:《说文》释为声音嘶哑,“喝”的本义,后消失。“喝”成为“欱”的假借字。
欱:啜也。由吸纳各种事物缩小为饮取液质。“喝”的本字,后消失。
哈、呵:亦曾作为“欱”的假借字。
新语素的不断生成,直接反映了古白话受口语变化而产生的变化。
(二) 旧语素的演化:
有些旧语素的意义改变后,对于它所表示的事物就成了一个新名称。即一个语素几个名称。
现代汉语例:廊(走廊、发廊)、脑(头脑、首脑、电脑)、网(渔网、公路网、英特网)

古汉例








名称
指称对象(实际事物)
语素
意义(义位)
(胫)
膝盖到踝骨:羊起而触之,折其脚。
膝盖到踝骨

足(词义范围转移)

本节所讨论的内容,与第九章词义的发展变化(P140)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名称的改变在词义的转移(P156)和易位(P158)表现得最明显。
注意有些语素的意义或词性变化后,读音也随之变化。

语素

本义及本音或如字

名称及破读或读破

指称对象

原名称

例句


把持(动词,ba2)
(名词,ba4)
握持的部分

金作扫帚玉作


注意教材例(P202):“把、管、官、术、艺、权”;“好、度、难、胜、分”。联系古汉语例句加以理解。


(三) 旧有语素的组合:构成新的复音词。

1、汉语复音词的类型:

从结构看,分为三大类:

1)叠音词(见P89):即同字同音节(形式特征)的双音词。
例如:汶水滔滔习习谷风、忧心忡忡、春日迟迟、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娇娇滴滴

2)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构成。
例如:老人、父子、小击、幼儿、带头、府第、……

3)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形式特征)构成。
常见词缀:
前缀:阿(阿爷)、老(老爷)、小(小姐)、第(第一)
后缀:子(娘子)、儿(画儿)、头(日头)、者(老者)

2、复合词的分析讨论:

1)很多双音词都是由上古单音节成词语素的长期组合发展而来的(参见第六章第一节P84)。
例如下列各句中的词组“相信、伤心、当时、由于”后来发展成为双音词:
(1)“始而相,久而相信(指互相信任),卒而相亲。”
(2)“故祸莫惨于利,悲莫大于(指精神受伤害)。”
(3)“三尺(指法令)安出哉?前主所是为律,后主所是著为令;当时(指适应时代)为是,何古之法乎?”
(4)“是子由于(依赖于、凭借于)公;不,亦由于公。”

2)注意辨析古文中单音词的意义(P206)::国家、国都;:袭击、沿袭
  全面理解古文中复合词的意义:近便(近且方便)、废弛(荒废松懈)、完美(完备美好)、精壮(精悍强壮)

3)复音词的判断:考察一个词在某一共时平面中所处的状态。

最基本的标准:a.结构的稳定性;b.意义的单一化。

(1) 结构的稳定性:复音形式结构上不稳定表现为 a.前后两项可以倒置而意义基本不变;b.双音结构的临时组合。(见教材P208)

(2) 意义的单一化:

第一,两个词根语素结合后,词义偏指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参见第六章第二节“偏义复词”)
第二,构成双音词的两个语素意义界限消失,合成一个单一的意义。
例如:规矩
原双音结构意义:画圆的工具+画方的工具。
今复合词意义:一定的标准、法规或习惯。

比较:词组表现为意义的离散性,即整个词组的意义是各个语素意义的加合。
第三,有些分、合理解都有意义的双音结构,若其组合形式已稳定,其中一个语素很少单用,整体意义单一,则应视为双音词。
例如:园圃:逸游之地。 衣食:生活的依靠。 饥寒:生活困顿。 田畴:田地。  禽兽:与人像对,指野兽。


               
                       第三节  古汉语词汇的系统问题     


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比较:

意义范围

肢           体








(上臂)
(下臂)
(大腿)
(小腿)
(与肱相对的腋下部分)
(与臂相对的腋下部分)

胳膊






小结:对词汇系统的认识:

1、外部对象(上表中的“肢体”和“上肢”等)和与其有关的内容构成一个个意义范围,即一个个语义场。
2、同一个意义范围,古今格局不同。
3、不同的原因:包含的语义单位数量不同,即每个语义单位占有的意义区域(义域)不同。
4、义域间存在着对立互补的关系,即一个义域的大小取决于另一个义域的大小。
 
二、古汉语的词汇系统:

第一,对语义场的认识:

1、语义场:一个语义场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语义单位构成。

2、语义场的类型:

一类着眼于语义单位之间的聚合关系。例如第十章讨论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
一类着眼于语义单位之间的组合关系。

3、这两类语义场相互联系、制约。组合的变化影响聚合的变化。例如“”:
 


现代汉语





同义词

同义词





杀、

1、轮人为轮,三材必以其时。
2、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



4、语义场是有层次的。见上表所示。

第二,语义场中的语义单位:可以是词或义位。

意义相差很远的义位不能归入同一个语义场。例如:
1、徒:1)本义徒步;2)学徒义;3)范围副词“家徒四壁”的“徒”
2、信:1)本义说话信实;2)书信
以上各个义位的指称义素和区别性义素都不同,不能归入同一个语义场。

第三,要考察某个语义单位,必须放在语义场中,考虑各语义单位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考虑词义变化时,也应放在一个系统中去考虑。见教材P213例:
1、:易位,指称义素的小类变化。
2、:词义范围变化引起组合关系变化。
3、:义位层次变化,由词义变为语素义。




动词书写

名词写下的文字

名称

书(单音词)
书(单音词)

写(口语)、写(书面语、成语素)
信、

 

考前辅导

简答题

1名称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名称的变化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事物或观念不存在了,表示它们的名称也随之在语言中消亡。?
  2?事物或观念还在,但表示它们的名称有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1)指称同样的事物,名称减少了;?
  (2)指称同样的事物,名称增加了;?
  (3)指称同样的事物,或者用的是单音词,或者换成了一个双音词,或者在称说时要用一个词组。
  
2从名称与指称对象的关系看,新名的生成大致有几种情况?

  :从名称与指称对象的关系看,新名的生成大致有两种情况:
  第一,指称的对象或概念没有变,用以表示的是一个新的名称。
  第二,指称的对象是新出现的,要用一个新的名称去表示它。
  
3新名的构成大致有几种情况?

  :从新名的构成看,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新语素的生成。
  第二,旧语素的演化。
  第三,旧有语素的组合。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总趋势。
  
4从结构上看,汉语的复音词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从结构上看,汉语的复音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叠音词。这在第一章中已经作过介绍。2?复合词。一个词由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构成,就是说一个词包含的几个语素都有实在意义。3?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构成。就是说一个语素有实在意义,另一个语素的意义不那么实在,一般称为词缀。
  
5确定双音词的两个最基本的标准是什么?

  :就一个词所处的状态而言,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单一化是确定双音词的两个最基本的标准。
  
6怎样判断复音形式结构是否稳定?

  :复音形式结构的稳定性可以从两方面判断:?
  第一,一种结构形式在某一时期已经比较稳定地在语言中使用。这里说的稳定有两层含义:1?一种结构形式在语言中是经常地普遍地而不是偶然地个别地使用;2?如果原来有两种结构形式,其中的一种形式被经常地使用,复音结构中前后两项倒置的情况已经基本消失。?
第二,双音结构中的两个语素或其中一个语素在自然交际中已不怎么单用;或者虽然可以单用但与在复合结构中的意义有所不同。符合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承认其结构的稳定性。古汉语中的一些复音形式在结构上不够稳定,主要表现为前后两项可以倒置而意义基本不变。

7怎样判断词义的单一化?

  :判断词义的单一化可以考虑下面三个因素。?
  第一,两个词根语素结合以后,整个词的意义偏指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
  第二,两个词根语素结合以后,原有的两个语素意义界限消失,合成一个单一的意义。界限消失是指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没有意识到或者说并不去理会两个语素的原有意义,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所谓日常交际是一种自然状态的交际,而不是有意识地咬文嚼字。
  第三,有一些双音结构,合起来是一个整体的意义,分开来似乎也有意义。比如古书中见到的“园囿、衣食、饥寒、放辟、邪侈、田畴、禽兽”,分开来讲好像也无不可。不过从结构上看,它们的组合形式已经十分稳定,还没有发现倒置的情况,而且有一些语素如“囿、辟、畴”单用的情况也很少。从意义上看,“园囿”指逸游之地,“衣食”指生活的依靠,“饥寒”指生活困顿,“田畴”指田地,“禽兽”与人相对,指野兽,不再区分禽和兽。这些结构意义单一,应当看作是一个双音词。
  
8什么是义域?
 

 :义域是指词的语义单位的语义区域。
  
9什么是语义场?语义场有几类?

  :语义场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语义单位构成语义群。语义场有两类,一类是着眼于语义单位之间的聚合关系,前面讨论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就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类着眼于语义单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前面也做过简单的说明。这两类语义场又是互相联系的,组合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到词的聚合关系。

来源:http://online.njtvu.edu.cn/kfftp/jiao/11-right.htm
 楼主| 发表于 2007-8-11 00: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rtvine 于 2007-8-6 19:08 发表
這個概念是完全正確的。您的問題很像傳播理論的問題,只是範圍太大了,是不是能舉個例子?


有一些专业领域的词,像心理学上的抑郁症、强迫症、神经官能症、斯德哥尔摩症等类似这样的,在一些专业领域里概念性的词汇,它的发展变化~~
发表于 2007-8-11 09: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专业领域里的词汇主要跟随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

人们最初给出某个词的时候,对这个词的内部可能并没有很清晰的定义,或者在某些方面研究得还很不够。但是为了区别其他的事物,所以给出一个新名词。但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化,这些词的内涵和外延才被逐渐地认识和丰富。楼上举的那些例子应该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这实际上反映的也是科学研究逐渐深入的过程。(其实不管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里,词汇都会经历一个类似的过程)
可能是我们不是这些自然科学研究工作者,体会不深,所以才没能察觉这些词的内涵和外延的变化而已。
发表于 2007-8-11 10: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前面的引言是"同意在動態的情況下研究"的態度;也就是說,在每個"時間切面"我們面對的課題都不一樣。我對語文學我是外行的,頂多就是唸過大眾傳播學位,在其中對語意和與語用學的部份。

或許是隔行如隔山吧,就比如我跟站長坦誠,我不會寫國際音標,那要不要我寫些物理公式?如果我們都能放開心胸,無有恐懼;問問你的錯還是您的對,可能可以把誤差△(Delta,我們在實驗室的熱力學術語)降到最低?

在傳播理論中,重視的是Message這些術語。

有關上文所問一些心理學名詞,都要唸的(必修)
发表于 2007-8-11 16: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举几个例子吧:
(1)“感冒”,医学术语,演变成“感兴趣”——“我对他不感冒!”
(2)“过热”,热力学术语,指对蒸汽继续加热升温使之超越蒸发温度(譬如水在一个大气压下,100摄氏度就开始蒸发成为水蒸汽,在密封下继续对水蒸汽加热,就得到高于100度的过热蒸汽——
overheat steam),现用于经济学。
(3)“兑现”,金融术语,指把票据兑换成现金,现演变成“实现诺言”——“他只会许愿,从来不兑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10:12 , Processed in 0.10141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