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7年08月24日 07:48:59 9 K7 \$ I8 P( P# ~3 |1 ?; w$ A
- w" n$ Z& \3 [( l7 {1 b9 q
4 G) I7 L5 l3 G) K! q- O$ Q7 ?" K* x4 s
; C) d6 |) R+ b, Q- x/ \
北京某高校的告示牌。实习生朱孝春摄
2 e' n1 n! {3 U |
& \* \) n* [+ R2 @9 W% |; r( V! l$ k$ j2 m: [* T2 G& X3 H4 H6 {; N3 N
在清华、北大、人大这样的北京知名高校里打听,几乎所有的人对那些“混迹”于此的外校、外地考研学生都不陌生,老师、学生、管理人员对北漂考研族早已“见怪不怪”。7 p( t' o6 }; z+ j# I4 O- @
# W6 ^$ B7 t1 g
“有时候上自习会找不到位子,你一打听有些就是外校的。”一名清华大学的同学告诉笔者。在一些网络BBS上,外地考研生常常给人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他们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占用了高校原本有限的资源,给高校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7 A6 D! \9 i1 ^7 R
( g2 w- i# d+ {4 d* S “其实也算不上冲击吧,但确实会有一些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某学院教务秘书张老师说,“这群外地考研学生在学校学习、吃饭,让原来就不宽裕的学校资源变得更加紧张,按照学校政策我原则上不允许外校考研的同学来学校听课,如果需要听课应该缴费办理听课证,每门课300元~500元吧。”笔者了解到,在高校都有类似有关旁听的相关规定,清华大学的官方网站公布,“合法”旁听一门该校的课程需要办理听课证,每学分100元~200元不等。 ! W& f1 {* s! h- i& G
( K6 z+ w6 [4 `, O; i9 L
然而,在走访中几乎没有考研的学生交钱办理过这样的听课证,“我们一个月不到1000元的生活费,都是伸手跟家里要的,租房、吃饭、买资料,哪还有钱办这个啊?”正在准备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的郝尘说。就这样,“蹭课”,在北漂考研族中成为一种听课的普遍方式。 l; t \ q: g5 }3 c% X# n/ q
1 u- }0 Q" C' j( ~
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专业历来是考研的热门。人大的法学专业课也因此常常出现“爆满”的场面,有时甚至需要教务秘书出面管理上课秩序。对此,人大法学院的时延安副教授这样看待:“我一般采取比较包容的态度,除非影响到正常教学的情况,比如本校学生无法上课的情况下,我会请他们出去。说实话,我比较矛盾,如果从正常的教学秩序看,非在校生是不得在大学里旁听或者占用自习教室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些人的上进心确实值得鼓励,他们学习甚至比一些在校生还要刻苦,因而对他们也是同情心居多,也希望能够给他们一些机会。” d8 Q* n p/ o6 K
. G5 E2 z- M8 P3 g* }+ C
管理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让高校头疼,也让外地的考研生头疼,“学校的教学楼一般都会有门卫,北大的教学楼需要刷卡才能进,我们想进去学习,一般要钻北大学生进门的空,跟着混进去。”准备考北大的王梅说。
5 T/ d# j/ a& ?) ^$ \6 C/ o0 r! e/ P: e# g A
对此,一位高校后勤的负责同志是这样解释的,“假期和平时我们一般都会查学生的证件,尤其是假期,我希望那些外地考研的同学能够理解,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需要首先保证本校同学的学习需求,但主要是出于学校安全的考虑,教学楼人来人往,要是社会上的人混进来闹事或者行窃会给学校造成很大影响,查证也主要是为了这个目的。” 4 u2 W( Z. D5 [
: i+ ]3 j- g, p 郝尘就从来没有进不去楼的麻烦,他每天进教学楼,都会主动和门口的保安打招呼,“你总来,他知道你不是坏人,也就不会拦你了。”
8 l5 ]+ ]1 H1 S
) q- ~4 t6 S; U' Z6 l7 f1 a 此外,作为高校的学生,除了偶尔会感觉外校人“抢”了自己的座位以外,笔者采访的多数人也对外地考研生抱支持的态度。“跟本校的学生比,他们真的很用功。我们文科生其实平时上自习不是很多,学校的教室除了考试期间平时也挺宽裕,谁要是觉得占了你的座,你就别睡懒觉,也像人家似的,起早去抢啊。看他们那么不容易,我觉得我愿意和他们‘挤一挤’。”人大文学院的一名同学说。5 P3 X4 Z, n! z2 a' F) r. w, t
1 q- W- I& Z' J T) X5 H
& _+ X4 \5 N/ D& g
每天听讲七个小时 体育馆里“考研大军”上大课 妙趣横生的午睡图(资料图片 来源:扬子晚报)
0 J9 q6 Q7 e" [# ^* _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