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15 01: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莫里哀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25935.htm
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敢模仿他。
——歌德
他的荣誉什么也不缺少,我们的光荣却缺少了他。
——法兰西戏剧院
莫里哀(Moliere),1622~1673年,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Jean Baptiste Poquelin),莫里哀是他的艺名。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他在欧洲戏剧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曾享受贵族教育,但不久就宣布放弃世袭权力,从事戏剧事业。他创立“光耀剧团”,惨淡经营,曾因负债而被指控入狱。后来,他不顾当时蔑视演戏的社会风气和家庭的反对,毅然离家出走,在外飘流了十多年。由于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编写演出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喜剧。最后,莫里哀作为剧团的领导人重返巴黎,此后,他一直在巴黎进行创作演出。
莫里哀生活在资产阶级勃兴、封建统治日趋衰亡的文艺复兴时期。他同情劳动人民,笔锋所向,揭露的是昏庸腐朽的贵族,坑蒙拐骗的僧侣,无病呻吟的地主,冒充博学的“才子”,还有靠剥削起家而力图“风雅”的资产者,利欲熏心、一毛不拔的高利贷者……他从各个侧面勾画出了剥削阶级的丑恶形象。但他还没有注意到正在形成的工人队伍,因此他笔下的正面人物,常常是那些被嘲讽者的仆人、佃户、工匠,这些人总是以高妙的手段使对方当场现形,让剥削者在观众的哭声中受到批判。
1659年,莫里哀创作《可哭的女才子》,辛辣地讽刺了资产者的附庸风雅,抨击了贵族社会所谓“典雅”生活的腐朽无聊,因而触怒了贵族势力,遭到禁演。但莫里哀并未被吓倒,连续编演了《丈夫学堂》和《太太学堂》。《太太学堂》因宣扬新思想,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而被指责为“淫秽”、“诋毁宗教”,又遭到禁演。莫里哀奋起还击,写了《〈太太学堂〉的批评》和《凡尔赛宫即兴》两出论战性短剧。1664年,莫里哀写成杰作《伪君子》,1668年,他又创作了另一部力作《吝啬鬼》。
莫里哀是位喜剧大师,但是他的死却是一场悲剧。为了维持剧团开支,他不得不带病参加演出。1673年,在演完《没病找病》最后一幕以后,莫里哀咯血倒下,当晚就逝世了,终年51岁。由于教会的阻挠,他的葬礼冷冷清清。
莫里哀给后人留下了近三十部喜剧,我国曾翻译出版的作品有二十多种。莫里哀不仅是位杰出的剧作家、出色的导演,还是一位造诣极高的演员,他以整个生命推动了戏剧的前进,以滑稽的形式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是法国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文学,以及欧洲文艺复兴(La Renaissance)运动的杰出代表。
生平
1622年1月15日 生于巴黎一个具有"王室侍从"身份的宫廷室内陈设商家庭。
1643年 放弃世袭权利,与贝雅尔兄妹等朋友组成"盛名剧团"在巴黎演出。
1644年 取艺名为莫里哀。
1645-1658年 带领剧团在法国外省各地巡回演出
1659年起,由于剧目受到国王路易十四的赏识,剧团开始长期在巴黎演出,此后的时期也是他创作的高潮期。 但由于长期劳累,莫里哀换上了严重的肺病
1662年 与比他小20岁的妻子结婚。
1673年2月17日 他在身体非常不适的情况下,带病坚持表演自编剧目《无病呻吟》。他在舞台上的种种虚弱表现被观众认为是切合剧目内容非常真实的表演,因而赢得了热烈的喝彩。演出完毕后几个小时后,莫里哀与世长辞。
死后,由于生前的创作中和个人的行为得罪了不少权贵,特别是教会,教会拒绝给他坟地。由于路易十四出面,才勉强允许将他埋在墓地的菜园后面,葬礼非常冷清。这位喜剧大师的死可以说是一个悲剧。
创作
他的喜剧在种类和样式上都比较多样化。他的喜剧含有闹剧成分,在风趣、粗犷之中表现出严肃的态度。他主张作品要自然、合理,强调以社会效果进行评价。他的作品开古典主义喜剧之先河,极大影响了喜剧乃至整个戏剧界的发展。在法国,他代表着“法兰西精神”。其作品已译成几乎所有的重要语言,是世界各国舞台上经常演出的剧目。
主要作品
《可笑的女才子》,Les Precieuses ridicules,(1659年)
《伪君子》,Le Tartuffe,(1664年)
《唐璜》,Don Juan,(1665年)
《太太学堂》,l'Ecole des femmes,(1662年)
《愤世嫉俗》,Le Misanthrope(1666年)
《吝啬鬼》,L'Avare,(1668年)
《浦尔叟雅克先生》,Monsieur de Pourceaugnac,(1669年)
《贵人迷》,Le Bourgeois gentilhomme(1670年)
《无病呻吟》,Le Malade imaginaire,(1673年)
莫里哀(1622——1673年),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最著名的喜剧作家,也是世界戏剧史上与莎士比亚共同彪炳千秋的伟大戏剧家。他出生在宫廷裱糊师家庭,从小酷爱戏剧。一生共完成喜剧37部。《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太太学堂》等早期作品,着重讽刺贵族阶级,提出妇女社会地位等问题,初露创作才华;中期的《伪君子》、《唐磺》、《吝啬鬼》等剧作,对贵族、僧侣和资产阶级的吝啬、自私、伪善等丑恶本性,作了辛辣的讽刺,代表其创作的主要成就;晚年的主要剧作有《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等。代表作《伪君子》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恭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锒镗入狱。剧作深刻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丑恶,答尔丢夫也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其剧作在许多方面突破古典主义的陈规旧套,结构严谨,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鲜明突出,语言机智生动,手法夸张滑稽,风格泼辣尖利,对世界喜剧艺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莫里哀的故事
1673年2月17日的晚上,法国巴黎剧院上演一部喜剧〈心病者〉,担任主角的是作者本人───莫里哀。开演前,他妻子恳切地劝他说:「你病得这样重,就不要登场了吧!」他回答说:「这有甚麼办法呢?假如一天不演出,那五十个可怜的兄弟又如何生活呢?」他忍著病痛参加了演出。剧场里座无虚席。莫里哀登场了,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剧中人「心病者」是一个挂著医生招牌的江湖骗子,没病装病,而扮演的人却真正有病,经常痛苦地皱眉咳嗽,观众还以为是莫里哀表演得逼真,就热烈地鼓掌喝采。最後,莫里哀支持不住了,大笑一声就昏倒在台上。三四个小时之後,这位喜剧家就离开了人间。
传说莫里哀每写成一个剧本,喜欢先念给他的女仆听。女仆听後总是说好。莫里哀最初认为女仆文化水平低,不过是讨主人喜欢而已。有一次,莫里哀故意把一个写失败了的剧本念给她听,女仆立刻瞪大眼睛说:「这不是先生写的!」莫里哀恍然大悟,原来女仆已经熟知了他作品的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