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89|回复: 0

“七七级”大学生的反思中缺少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 00: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李公明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

   近来不少媒体连续发表了当年“七七级”大学生回忆高考三十年的文章,我发现几乎尽是谈高考如何改变了自己命运,谈自己如何从农民、知青、工人等成为了今天的厅长、教授、企业家,看多了之后便想到一个问题:“七七级”的反思中是不是还缺少了对自己的批判性反思?

  早在1988年,我发表过一篇《我们的墓志铭与通行证——致“七七级”同学的信》。

   我在文章中说,“大学校园对我们来说与其说是伏案的战场,不如说是反思的长廊。在这里,我们的初衷和远志得到确立:我们必须同时是社会良心与文化精英,才不至于辱没了‘知识分子’这个称号……而在我们的许多同学中间,连价值理想的本身也快被淡忘了。假如我们真的把一切高贵的理想精神和热情都丧失殆尽,那么这一代人所曾付出过的沉重的代价将是真正的白白付出了”。今天读那些高考三十年回忆文章,我发现很少谈到“高贵的理想精神与热情”了,更多是庆幸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是对什么什么人的感恩,却没有人谈到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对改变国家的命运肩负着什么责任!

  在当年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七七级”的许多同学以坎坷的生活经历、对马克思关于“异化”的人道主义思想的热切讨论、对从“五四”到“四五”运动的思想梳理等途径而严肃地思考中国的问题,积极探求以民主、法制、社会公正等理念改变中国、发展中国的道路。当年我们如饥似渴地阅读,彻夜不眠地讨论,传阅着大学生自己编印的思想刊物、文学刊物,不少同学冉冉成了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当时流行一首歌:“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那时的祖国,该有多么美”,我们相信二十年以后的中国会更美好。

  今天,不少“七七级”毕业生已在各个领域中成为栋梁,当官从政者不少。但是当年“七七级”的理想精神与思想理念似乎并没有成为改变中国的源泉;原以为这一代人会令中国的社会管理层和公共领域起码发生精神与气质上的改观,现在看来都是太天真了。在1988年的那篇文章中,我说,“在今天的许多同学中间,表面上的升降荣辱已经成了横亘在人们心上的一根无形的价值杠杆”。当时也只是毕业刚几年啊,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升降荣辱才基本成了定局。我想,恐怕今天“七七级”的同学聚会中,已很少人谈最近读过什么书、关注什么知识分子的话题,更多谈论的可能是官位、赚钱、关系网等等。当然,不能说“七七级”就像古代史上犹太教的“特选子民”,一定要肩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更不是说当年“七七级”同学中都变成了思想保守、精神平庸的人,而是想说,“七七级”同学实在应该对自己有一些批判性的反思了。

  另外,我觉得媒体也应该思考一下,选择访谈对象的时候,除了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以外,能否也采访一下那些“七七级”中至今仍在思考与批判中国问题的人,他们可能只是普通的编辑、街头评论家甚至是流浪者。

  (作者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9-13 19:24 , Processed in 0.0783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