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37|回复: 1

北师大文学考研经验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 13: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阳光总在风雨后& r" I% V9 s2 \2 h% U) ^
——我的考研之路

5 e+ A, T6 _  z* c$ E3 X1 {; V . u2 o$ k2 ~$ f1 D& `( K
来源:宇宙孤星泪BLOG
$ Y# a0 |. l" W& f' a/ R; E& V$ [( I/ X& X' W* e; u, W0 Q
0 u$ n0 x  l! W4 o4 J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种子要发芽,草木要开花,万物在这里开始了新一轮的生命之旅;春天也是收获的季节,对考研一族而言,将在这个时节收获最沉甸甸的希望。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我幸运地成了所有收获者中的一员。回首过去走过的一年,交织着绚丽与晦暗,温暖与孤单,精彩与艰难,在所有的风风雨雨过后,我终于迎来了四月最明媚的阳光。我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喜悦,也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我考研路上的点点滴滴。6 F/ i% l9 u6 C  `* u

0 j# B6 n/ n8 }$ x( \  一、时间安排
, U5 K' ?) d. u  a8 y, r# B. B- a- y, w! R' c. P/ x: D% u
  我是从2003级考研结束的那天开始准备考研的,那时候是寒假,我主要做的是心态上的调整,看了看我最喜欢的作家的作品,并大致制定了一整年的复习计划。我的时间是大致是这样分配的:
1 y5 j/ C5 Y) L% \$ n2 a2 v: u8 U. `: T
  第一轮复习:2月——8月
, n$ M. C' ]3 n1 l& v3 t. {' c9 c7 A; D) C1 D5 s$ ?" O: f
  因为我是跨专业,第一轮复习我重点放在专业课上,熟悉文学史,对着文学史看作品,。现在想起来,当时能把作品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是很正确的,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 l6 V) F6 E. H! T5 T' o
1 Y- M0 s5 c- ^# s
  综合我是6月份听邹老师的课才知道我们这一年要考综合的,在此之前我一直做的是文学理论与西方文论的复习,所以在暑假我的重点就放在古代文学史与外国文学史上了,主要是看教材,扩大知识量。. j! |  q, l& N3 h4 w; u! {* }  |

- Z# ?; ^# T6 q! n  这一阶段英语也应该带着,我主要是背单词,看新概念3,有时间的话做一些基础性训练的阅读,听力也可以在这一阶段就开始。/ B, Z1 v7 h( `$ I0 R

" _7 t7 Z) v0 x  第二轮复习:9月——12月20日左右& E: G& |) v# H6 N( f9 \
# b. P; K; U1 i8 }% p
  专业课:看近年的《人大复印资料》《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专著,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并整理以前的听课笔记。4 D5 F" n& ^/ O" D) ~
# P1 A& ]. p+ q* c( E- d
  综合:分科目归纳整理知识重点,做作品分析的训练。2 \/ u& g( @9 G( B% k4 l4 i

3 @( a) _! q- ^" U/ P7 L7 r  公共课:英语大量做阅读,11月下旬开始做模拟题;9月份开始复习政治
+ X& c7 v" R& F. Q  J
; Q: C3 y; j0 E+ K* k  b( @' I9 X  第三轮复习:12月20日——1月5日- v# ]7 f  ]6 \# F! F& i% c* L5 }

0 k$ i0 K+ ]# _0 y* ~" k5 Z% x  专业课:认真看第一、第二轮复习做的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加深印象,试着自己给自己出题,想想该怎么答,训练一下解题思路。
9 T5 i/ y2 @1 C" T/ L3 t% Q+ O% J5 n6 z
  综合焊聪暗诙轮整理的知识重点,像作家作品,该记的现在一定要记下来了?/P>+ ]3 W# G4 c, E0 f) ?
7 I2 o; C- Y* b% n% k
  公共课:重点是政治,该背的一定要背了,英语可以看一看以前做过的题中的错题,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真正理解消化,有时间的话再看看单词。
/ ]! I( B7 N. f3 j2 o' k. e7 s: C
2 d0 L0 H+ I" ~% r. j  第四轮复习:1月6日——考试% g6 Q$ P$ R2 M+ z/ ^

' I# ^3 `* ]6 l; \2 ^0 u. a% D1 a  L  调整心态,准备应考。政治英语可以再试着做一套模拟题,时间上与考试时间一致,主要是模拟一下氛围,训练一下进入考试的状态。5 d( N9 j7 V9 K8 f) ?2 B4 X; |
% u8 f. p; ?$ }; ^% a; N
  二、专业课——现当代文学的复习:& J, z. T6 J7 j$ z, |) E
9 w& I2 q9 Y8 d0 m4 u/ W+ c
  1、关于文学史
$ g& B% D+ b8 I3 i% V0 h4 Z/ H. n
7 K/ C! H4 B& C5 f, x8 [; H  我们上课的时候用的是郭志刚、孙中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我觉得可以做参考的还有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人大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这两本书当时老师肯定也作为参考书目给大家提过。这三套书是各有特色,综合起来用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郭老师的书史料非常详实,在史的方面是做得很出色的,容量很大,像文学社团方面的介绍就非常全面。钱老师的书则线索非常明晰,他将三个十年分别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来介绍,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文学史发展的脉络,对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现代文学是不无裨益的。人大版的差不多是最新的文学史,就像书中序言所说的,编写的老师都是在90年代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所以这本文学史更切近当下的学术界的一些认识评价。; ^' M  V! `, b. v* H
, G! z- a6 V: x! X3 S4 U% o, Q
  2、 重视文学作品# I$ E0 @5 Z2 }6 A' B+ M0 r

% f/ r" V, q4 u  I* x+ `1 u, H  上课的时候我们肯定都读过一部分作品,所以第一个阶段读作品,主要就是补。我当时是参照文学史,对着谢冕、钱理群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一篇一篇看的,一套八本,我都读下来了。《经典》的覆盖面是相当大的,把这些作品看一遍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其中有一些长篇小说只是存目,对于复习而言,长篇小说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看,我的方法是看看开头结尾看看文学史中介绍的比较精彩的章节,主要感受一下作家的写作特色。1 _- e3 u1 i% P) @
2 ?1 H8 d, E6 B# o5 c3 Y- N/ }
  3、 好好利用课堂资源
8 L' m; e: W7 n1 H5 F+ G8 }5 [2 ?, ?1 Z5 G( K4 H' L. K, r+ ^! i
  文学史我们都是大一的时候学的,那个时候还小,我们可能并没有想到两年以后会考研,但是肯定听过课的,肯定有听课笔记的,笔记是非常有用的,一方面可以帮我们理清复习的线索与重点——老师讲课的重点当然是重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帮我们回忆起最初学习的场景,有利于我们的强化记忆。
. r9 J" ]/ B% J0 C9 p* n0 K% M* k4 }; N" ]3 H
  到了大三大四现当代文学专业会相应地会有一些选修课,这些选修课是在文学史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带有一些研究的性质,建议大家有时间都去听一听,当时我是所有老师的课都有上过。这些选修课可以很好地补充我们文学史学习上的欠缺。我学文学史的时候,戏剧是最糟糕的一块,后来选了邹老师的现当代戏剧研究,补到了很多关于戏剧的知识,像戏剧理论方面的知识,平时看文学史上文学史都是很难遇到的;邹老师的课上还会放一些话剧的片子,给平时接触戏剧不多的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感受话剧的机会。除了扩充知识,选修课上我们还应该学学老师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杨老师在现代小说研究课上讲林纾时,她就给我们讲了最初林纾是怎样引起她的兴趣的;黄老师在讲周作人的时候也参照鲁迅讲了他做周作人研究的机缘。老师的这些经验,其实是以一种非常感性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进入我们将来的研究领域,这种思维方式无论是对我们考研还是以后作研究都是很有好处的。
6 h/ _* M# L$ B8 i( J4 T9 Y+ J1 x( Y- Z" _4 l
  另外,现当代的老师上课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知识量非常大,经常会在讲课的时候迁移到相关的研究情况,可能有些研究情况老师并没有时间在课堂上讲得很详细,但老师一般会告诉我们在那些地方可以查到这些资料,既然我们有机会知道这些信息,我们就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些信息,对于老师提到的研究者提到的文章与著作,课余时间我们可以自己找来看一看。把课堂用好用足,绝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本身。而学会听课,正是我们本系本校学生的优势所在。3 w# Y1 m1 h3 t$ d

+ ?4 [7 O* Z4 t" g/ y6 d/ K7 ?  4、 多看看与专业相关的期刊6 f* {* Z" a; c2 b7 o9 X+ P6 M! g* C

  m" |' l5 }% [+ p! P  面对考研,仅仅是文学史和文学作品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看看别人是怎么分析怎样评价的。而且既然选择了上研究生,我们对自己所选择的领域的学术现状也应该有相应的了解。我常看的有《人大复印资料》和《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基本上从2003——2000年都翻过一遍,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说到做读书笔记,学了三年中文,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经验与技巧,我想说的是记读书笔记切忌大段大段地抄别人的东西,我一般是找关键句与关键词,通过这些能够很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思路,论述问题的角度,另外,文章用的史料也是我比较关注的,比较新鲜的史料我一般会记清楚来源。做读书笔记最好还注明文章的出处,这样以后查起原文来也比较方便,这样的积累对写毕业论文也是很有好处的。除了这两种刊物,还有《文学评论》、《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新文学史料》等都是很不错的,有时间大家可以随便翻一翻,找找自己感兴趣的看看都是会很有收获的。看论文看得比较累的时候可以换换口味,看看当下的创作,我总觉得这是跟看论文一样重要的。看文学史看评论总是有历史感,而看当下的创作则比较有参与感,与时代切近与自己的生活切近总能更好地调动起我们的激情,活跃我们的思维,一方面是调节一方面也是训练。在四种文体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小说,而且从高中就养成的习惯,我比较爱看《小说月报》。总觉得我们的图书馆是非常好的资源宝库,能拥有这样的资源我们就一定要用好用足。
( x) F: H1 r9 \' x8 H$ o8 e0 M( d# o
  除了期刊,学术著作我们也要留意一下,这方面的书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我推荐一些在我的复习中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的书:6 {% t+ a& z5 n, Y

0 L+ i+ O" q) X4 W& H: c  陈白尘、董健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对着这本书结合邹老师的课做梳理,戏剧这一块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C2 Z0 w& X0 U
2 t. f' ^, I8 k% a6 K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里面的文章真的是很不错,思路好结构好语言也好。( w* t9 S. G# F  [, w, s: q
9 s" q  A/ v! _  D: c+ W; d5 l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对当代文学上的很多问题都有很好的见解。
6 @  h( A0 T0 O' U
7 T4 h7 ~6 r, w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现在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把所有整个新文学大系都读完,可以先看一看它的导言,看看前人都做了那些研究和评价。我重点看了第一个十年的,那个年代的大师们真的是有很独到的见解。
3 y7 v4 `1 t4 z- ~4 r& y, t, F9 x  w9 O. F! D9 D/ o; t4 t2 A
  温儒敏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这两本当然算不上专著,也比较浅,适合刚开始复习的时候用。
0 M) i: n6 X, x
" L) R3 B! L1 M6 P9 Z  5、 关于答题5 {6 g3 l- j6 N. I& j

" b# u/ N) U/ H/ m( ^7 s& N  首先思维要尽量开阔,多选取一些角度,但绝不能为了多些角度就从1列举到11,那也是烦人的,在考虑广度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深度,尽量把我们的想法论述清楚。然后论述的时候史料的引用也很重要,虽然考试不像写论文我们不可能记得那么准确,但是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c  D: e9 ^( @4 ?! a9 H' e* O

: [0 {6 w: I+ p0 r9 ]3 d4 k6 Q  R( e" P  注意答题的条理性,哪些该放在前面哪些该放在后面应该有一个整体的安排,我觉得论述题应该以写论文的态度来对待它,该做梳理的地方一定要认真做梳理,注意现当代文学打通,体现整体意识。
: C% \  |* @" |  r3 ?6 y1 H% N7 q0 x5 t( K! h
  体现听课的特色,体现师大的特色,特别是在遇到难题不太好分析的时候多想想我们上课讲了些什么,这样能帮助我们获得思路。
" D, c4 v6 W* ?) ?
# C1 {+ b, M0 O: @# `2 R# B3 G  三、综合课的复习
( G9 ]- p- ^4 D( ~6 O0 m
$ ~6 E+ @/ g# I1 f! o  H; u5 S# }  综合课看起来很多很庞杂,其实没有那么难,如果说专业课在深的话综合就在广,所以它不可能很难。我们都学过了所有的课程,在看看文学史,前面100分的基础基本上可以很好地应付了。我的感觉是名词解释与简答考的都是重点,只要是学过中文的人就不可能不知道,填空题涉及的量比较大,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所以要做好填空还要靠平时多积累。# s# j9 |. t/ `. Z8 P# `
: F. O4 N- g5 w1 U6 C
  说一说作品分析。作品分析还是可以做一做准备的,平时多看看《名作欣赏》上的文章,有些其实就是我们已经上研究生的学长写的,可以学一学他们的分析方法,结构,语言都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另外自己也可以做一做作品分析的训练,我分析过两篇,一篇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另一篇是汪曾祺的《戴车匠》,都是我喜欢的作品。大家可以各种文类都试一试。在考场上做作品分析,至少得留出80分钟的时间,平时训练的时候就要注意控制时间。很多人都觉得现在做作品分析理论性强会好一些,我的感觉是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理论性,深度也并不表现在理论性上,而且在那么有限的时间又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没有深厚的积累上升到很高的理论性也很难。我还是比较尊重我读作品的第一感受,尽量把这一感受捕捉好表述好。作品分析还要有切入点有中心点,这与平时的论文一样。适当留心一下结构,一篇短小的文章结构上很有特色也会让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的。语言要尽量流畅些,最好能有几处很精彩很能显示个人语言风格的句子,当写作进入状态的时候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5 U5 R3 ~: C1 v7 m5 ?

6 D0 Y0 r- k8 J/ Y0 q1 K  四、公共课的复习
; U8 |$ B* }4 z+ B8 h
9 z& _; b% L8 t4 F' `- @' D  英语是一大难题,是应该放在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地位的。
# T3 ]+ H- q, f3 s9 }7 e, v% c8 d, T* z# M; g; G/ ^/ @: U4 F/ F& l
  单词:第一轮复习要好好记单词,可以对着考纲,先把不认得的单词找出来,以后复习就看这些单词就可以了。我不太习惯用考纲记单词,我喜欢在文章中记单词,我主要是靠新概念3新概念4来扩充单词量的,这样可能达不到考纲要求的量,但是所记的单词都比较牢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训练了猜词的能力。
6 C5 D1 Y5 ^" {, L# q- j( `
# T, M5 ^8 b- R6 i# \$ R2 w  f  阅读:从一开始复习阅读就是重中之重,第一轮做得比较简单,我用的是朱泰祺阅读中的passage部分,第二轮复习主要做历年真题中的阅读理解与毕金献模拟题中的阅读理解。做阅读不在多而在精,每一篇的题都要真正弄懂,还可以挑出一些比较好的文章来做精读。
4 @' l$ r+ f# L: E! M5 S
. A+ H* a5 U7 y- F  听力:我从十月份才开始做专门的训练,用的是新东方的听力,感觉有一点晚。听力除了听,还可以读一读那些听力材料,发音准了,听力也就随之进步了。说到读,我觉得在第一轮复习中时间很充裕的条件下可以多读一读,培养一下语感,这对做完型是有很大帮助的。在读这一方面我主要是用新概念3,暑假里每天抽 40分钟读一读,比较喜欢的文字可以尝试背下来。; H& z- Y5 B$ U# W
0 y5 S0 |6 P' T! C, i2 W
  完型、翻译与作文我都没有做特别的复习,主要是做真题与模拟题。真题很重要,应该好好做也应该都弄清楚。毕金献的模拟题难度稍大,做的时候成绩不理想也不要太灰心,我觉得它与真题的思路还是比较接近的。, m& z4 ~% {; }) q" L
! o* @* N( d/ L# M
  政治是小case,对于学中文的人而言政治绝对不是难题,一方面高考的时候学过底子是很牢的,另一方面政治的答题技巧与专业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譬如说条理性,答题的深度与广度,这些都是相通的。政治我是从9份才开始复习的,第一轮主要看材料,不要强求记得多少,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就可以了,但是对它的知识结构一定要清晰。第一轮看完以后可以做一些选择题,巩固一下也是进一步的复习。到12月中旬差不多各种考研班还有相关的资料都开始划出重点了,这时候可以根据这些重点记一些必要的东西。关于考研班,我觉得也没有必要说一定要报,从今年的考题就可以看出题是越来越活,要想再像以前那样压到题基本上不可能。如果一定想报的话,我建议报串讲班,主要听听老师怎样审题怎样分析题目的,同时知识结构也能够更清晰。
+ a. \$ }/ r* h& A- j$ g
0 H' \5 o  f- f3 V/ x% g; |  公共课是大家都要考的,所以也可以更好地共享资源,大家平时多交流一些彼此的想法是很有好处的,多上上考研网(www.kaoyan.com),可以获得很多信息。8 \  R+ H2 L1 ]- c6 s  @1 t9 E3 d/ G

9 ]# ^4 W" e" ?/ ~. Z7 j  回首看看我在考研路上留下的脚印,有深有浅有笔直有歪斜。去年的这个时候,是我最糟糕的时候,考研的目标已经确定,而最初的新鲜与好奇也已经过去,需要复习的东西却还是一团散沙,星星点点,让我找不到头绪什么也抓不住。我是在兄长与朋友的鼓励下走过了那最艰难的日子。万事开头难,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当最初的迷惘与不顺走过之后,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所有的汗水与泪水,都会获得最完美的回报的。在后来复习备考的日子里,随着我对专业课的熟悉,我也开始学着从现代文学中寻求精神之源,鲁迅反抗绝望的精神,沈从文独立支撑的审美理想,都曾经给了我很多启发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能感觉得到我所选择的专业是怎样一点一滴渗透到我的生命中的,我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渗透中逐渐坦然逐渐自信的。6 p1 G) M% `/ D

) i) y/ U% I4 Q  这些都是我在复习过程中最真实的感受,可能有些做法为了考试过于功利了一些,从做学问的角度来讲还是需要矫正的。我想说的是我们必须通过考研获得这块敲门砖我们才能进入现当代文学研究这一领域,才能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中文其实是与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的,特别是现当代文学,对生活有着更强的渗透力,复习与生活有时候就是融为一体的,看一场话剧,去现代文学馆听一次讲座,参观鲁迅博物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都既是丰富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在为我们的考试做积累。
; i4 e2 T0 Q& m0 {. R/ [" _1 M. ]) M) _
  最后我想说的是,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经过一番辛勤的耕耘,这个春天的播种必将在下一个这样的季节收获沉甸甸的希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3: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考到北师大研究生

作者:何兆展 来源:http://blog.sina.com.cn/buzhaozhou
. P8 ?, Z1 X  d8 i
: G9 x$ a7 u7 v, J* ~    朋友评价27岁的何兆展——“老何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从中师毕业,工作,自考,到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生,老何的考研路比一般人都要艰辛。谈起这个,他说:“考研有点难,就像一块骨头;考研很有味,就像一块骨头。我就是啃骨头的蚂蚁,需要决心和毅力。”% W" O, t" e: M/ ^7 D" X

3 ^$ X8 e: a5 p5 @; m3 ?7 M2 h  “因为没有路,所以我选择飞翔”,老何的开场白很富有诗意。1997年毕业于日照师范学校的他,被分配到离村子40里远的小学去教书。2003年,老何开始了复习考研历程,2005年一举成功。
7 ~' o. M) `& j( P( _
2 [7 G/ ]' K; R4 D1 y  老何没有上过辅导班,在之前他对考研也没有什么研究,甚至在开始只是从朋友那里听到这个说法。但是在慢慢的摸索中,对于考研,老何有自己的一套“战术”。
. D& H, {! Y. ?" i6 b6 W/ ]6 D8 u3 P8 o+ @
  “计划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老何一副战略家的模样。首先,要从复习之日起,制订一个大计划,下边再细细划分,不过计划不能太死板,要随时根据自己的进度来调整。“我们的水平都是在不断提高的,但是都会和预期的有些差别,做适当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懒惰或者其他原因而无故调整计划”。
' y8 h' }- G! N6 ^) w: \2 k# m% u# h0 k+ h$ M% \! ], U. u3 Z
  与一般的考生相比,在职考生面临更多压力。忐忑不安、患得患失和前途未卜的心态都会出现。“我觉得忐忑不安的心态偶尔有一下是有帮助的,可以给你压力,提醒你有不足,还需要努力”。老何深有感触。但是这不能始终伴随着你,这样也会分散精力,影响复习的效果。正确的疏导才能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做运动、听音乐,都是不错的方法。  n  s$ r8 `: Y+ z

$ w1 @7 \* L* y7 X% b  c  “我从2004年2月至2005年6月坚持在论坛上写考研日记,有大家的鼓励,就不会是孤军奋战了。”很多时候,在考研的关键阶段,考生缺的不是考试资料,而是考研的激情和毅力,考研同盟军的互相鼓励,将是心底最甘甜的雨露。考研中,老何和其他两名网友组成考研“三剑客”,白天起床打开网络,上论坛报到,深夜了,准备睡觉,来到论坛,留下几个字,告个别。他们仨最终分别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 o: n# W# b6 Y$ @
/ P* B; ~3 z" {' O4 d4 D  “白日梦”也是老何重点推荐的“招数”。构想一下自己在新学校新环境的生活,回忆自己没有实现的那些愿望,这些都是一种心理暗示,也是一种刺激。尤其是当目前的处境和打算实现的目标相差比较远时,做一做白日梦将是鼓舞信心的很好选择,“我就是靠梦来飞翔”。他说。在考研过程中,始终陪伴老何的还有一种电脑游戏——红色警戒。心情不好时,他就在网上用自己的高级别装备去对抗低级别的装备,这样可以彻底发泄。4 Y  y* k; E+ a
% ~3 L: _" ~) {& g
  对于中师生和在职人员来说,由于原有基础的限制,以及工作的牵绊,英语是最难跨过的门槛。“我的英语是从初中第三册开始复习的。”老何笑着说。讲起英语,老何就有说不完的话。他认为,英语最基础的仍然是单词,一定的词汇量是能够更好地复习的基础,而联想词根词缀的方法来记忆单词非常有效。去年回家,在整理东西时,老何发现,当时这方面笔记,堆起来就不低于半米。“只有把词汇补上去,加上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才会和大多数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 \! Y7 I5 }. p% G! Q" H+ S
  h$ U9 M/ ]/ G% {. p/ R  I  他还建议注重真题的阅读和理解。“我当时复习了7遍真题。反复地做,反复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太在意平时的成绩,但也不能太不在意做题的态度。在做了很多题目有些沾沾自喜的时候,做完真题,自己才发现还有很大差距,“心里真的很难过”。痛定思痛之后,他通过网络,找了很多别人留下的方法,关于怎样解答真题,看了整整一个晚上。“以后的日子关键是怎样用心去落实,一定要结合本人的实际从中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老何这样强调。
) F. v  `. B' J5 @; ~/ z; y
8 n% A9 N( h' ~$ U( [  英语很重要,政治和专业课也不能丢。老何认为,在踏实学习的同时,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关信息是最重要的。对于专业课,他建议多去翻看报考院校的专业书籍,弄清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导师的主攻内容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很有效的信心。“我们要在公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去获取更多的信息,网络是很好的获得信息的途径。”他尤其感谢这一途径,老何的信息99%来自于网上资源。5 L6 Q0 j- z3 \; ], ^

" _5 b% I; d# j! y% O: S1 n: G8 M  踏入百年高校大门的老何,更添了一份阳光和活力。他的学术研究潜能也得到了充分挖掘。
- u7 v2 o! Y( p# w
, n4 i; I" Z" S: j, C  “思路比较活,视野比较广。当时觉得这个男生有出息,果然没错。”导师的评价让老何更充满信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8-3 12:03 , Processed in 0.0793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