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522|回复: 18

“军语”叫你了解军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9 16: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uasp.net/Content_2592.aspx

英国作家尼古拉斯•埃文斯的长篇小说《马语者》风靡世界。埃文斯听得懂马的语言,马也能听得懂埃文斯的语言


风有语言,鸟有语言,花有语言,雪有语言,雷有语言,虎有语言,鱼有语言……洪水有语言,沙袋有语言……球王贝利用脚说话,拳王阿里用双拳对话……哑巴说话用手势表达,“鸡毛信”信封上的三根鸡毛,就像毛泽东当年签署电报时用的“AAA”是表明特急,一棵“消息树”放倒,那是说日本鬼子来了……计算机的语言像轻音乐一般……所有生灵和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语言表达方式。人类的语言,尤其是军人的语言,更丰富更复杂,更简洁更直率,更美妙动听,更惊天地泣鬼神……

军人的术语叫作军语,军人的语言也可叫作军语。

战争使军语简练、准确、坚决,来不得冗长、模棱两可和半点含糊——它关系到战斗战役甚至战争的胜负。

军语是一种密码,一般人破译不了。军语是一种方言,是军队中的标准普通话。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简称《军语》)共有5227条。如果你能读懂它,你就差不多是一名真正的军人。这5千多条军语,每一条都有特定的含意。看似简单的几个字,有些仅两个字,它的内涵深,外延也广。比如“出发线”、“扫荡”、“向敌前进”、“胶着”、“行军长径”、“换乘”、“假阵地”……
读懂一砖多厚的《军语)的5千多条,只能说差不多是一名真正的军人。军人的语言都是军语,只有读懂军人的语言才算真正的军人。

如今,军语已走出军营,跃出战壕。比如“保卫战”,《军语》中的解释是:“保卫重要城市、要塞等战略要地和根据地的防御作战。”有新闻记者和作家就把它用于’98抗洪之中——“九江保卫战”、“哈尔滨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大庆保卫战”……

看那连队战士叠的军被、打的背包--那是无言的标准的军语。你听那美妙的军语——军号声,在告诉你“熄灯了”。“起床了”,“出操了”,“集合了”,“冲锋了”……

被子,技巧固然重要,体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对付面包一样膨松的新被子。因此,男性比女性有相对的优势。刚入军校的时候,因为手上活儿好,常被请去女学员宿舍辅导。在异性崇拜的目光里,使出浑身解数“整”出一个来,被伊们小心地供奉在桌上,晚上睡觉钻进褥子里不敢去碰。当然,这是最初的情形了。到后来,邀请者与被邀请者均感到,相聚聊天嗑瓜子煮方便面原是第一目的,探讨整内务技术倒在其次了。这一点班长们倒忘了提醒:在特定的条件下,整内务还能整出爱情。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6: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眼力见儿

   北方方言词汇,但流行范围并不局限于北方。因为《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收入了该词条,注释是:“<方>见机行事的能力:这孩子真有-,看见我扫地,就把簸箕拿过来了。”

   从例句可以看出,这个词在使用时有两个特点:一,有话语权的限制。只有在高位者评价低位者时才能使用,反过来用就大为不敬。比如,就不能这样说:“我们领导真有-,看见我坐下,就把茶杯喘过来了。”在这里,形成说话双方位置高下的因素可以是辈份、资历、官职、财富或者拳头的硬度,等等。二,是个褒义词。但是这种褒义完全是说话人的主观看法,并不具有客观性。比如,对说话人而言,“这孩子”的“见机行事”显得机敏而善解人意,但在第三者眼里,此举也许是投机取巧地拍马屁呢。因此,当你在生活中听到有人使用这个词时,不妨先假定该词涵义暧昧而有待鉴别。

   在每年新兵下连的时候,这个词在终于熬出资格来的老兵中使用频率较高,被广泛用来鉴定当年新兵的素质状况。如,老兵的脏衣服不动声色地呆在床下的盆中,新兵小张看到了,旋风般地端到水房里去了。不久,小张就得到了老兵们的评价:“有眼力见儿。”这件事的妙处在于,老兵不能吭声,也不能作任何暗示,完全基于当事双方的默契,否则,就无趣得很。
当然,在一个小张冒出来之后,老兵们就可以在公众场合对小张的行为予以大张旗鼓的肯定,并以此对他日后的进步速度作出乐观的预测,以鼓励更多的小张成长起来,使“有眼力见儿”的行为蔚然成风。

   但,也有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

   一盒“金丝猴”香烟一元七角,这在新兵连无人不晓。班长模出五角钱暗中塞给新兵小李,说:“去给我买包猴儿。”小李接过钱,眼珠子一转,拔腿向军人服务社奔去。不一会,又气喘吁吁地跑回,手里仍按着原先的五角,纯洁无辜地望着班长,道:“钱不够。”

   班长怔怔地翻着白眼,却终于没有吭声。

   显然,这是一桩极其没有眼力见儿的事。但是,当事双方达成了另一种默契,也有趣。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6: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务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集体生活室内的日常事务,如整理床铺、按规定放置衣物、做清洁卫生等。”显然,内务不仅仅指叠被子。但为什么在军营里大家都这么看呢?这恐怕是因为:一,叠被子是内务活动中惟一的“技术工种”,其目标是将软塌塌的被子塑造成四棱见角、方方正正的“豆腐块”,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二,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豆腐块”成了我军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对解放军战士而言,会叠被子跟会打枪一样重要。因此,叠被子这件事就从内务诸事中脱颖而出,干脆以偏概全地成了内务的代名词。

   老百姓头一回看见“豆腐块”,往往会惊讶不已:“被子怎么会搞成这样子?”疑心重的还要上手捏一捏,以确信它也是由布包着棉花构成的。这时候,他们一般想不到去问:“被子为什么要搞成这样子?”但新兵们会问。当初习整内务的新兵被那条面目可惜的被子整得失掉了新鲜感时,往往会乍着胆子问一句。这时,便是班长们显示口才的时候。口若悬河唾沫乱溅,说的是:叠被子,能养成军人追求整齐划一的良好习惯;叠被子,能培养军人一丝不苟的战斗作风。就是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叠被子之意不在叠,而在探索一种形而上的境界。听班长如此一说,新兵们重新打量操练已久的被子,便有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当然,也有个别班长缺乏耐心,不爱答理新兵的提问,只是木着脸一遍遍将人家叠不成形的被子扯散。

   整内务,要害在一个“整”字。据一代代军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水喷、板夹、脚踏、手掐诸法。叠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6: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刺刀见红

   目下,世界多数国家军队装备的步枪仍然保留着刺刀,因此“刺刀见红”这个词并未完全失去现实感。尤其在特种作战部队,刺杀技术仍然实用而有效。

   在陆军时代,刺杀曾被列为步兵“三大技术”之一,另两项分别是射击和投弹。可以做个比较:射击不准、投弹欠远,无非少杀几个敌人而已;刺杀水平稀松,关键时刻却要自身难保。

   刺刀见红的距离为1.5米左右。

   在这个距离,被刺中者的血可以沿着刺刀的血槽喷射到持枪者身上。

   因此,刺杀不仅仅需要技术。

   我军在战争年代的口号是:“要敢于刺刀见红!”一个“敢”字,切中要害。正应了那句老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胆量和勇气也。

   于是,刺刀见红被上升为一种精神。

   在方军所著《我认识的鬼子兵》一书中,老鬼子山田回忆:“……八路军是不到150米不开枪,在这突发的枪声中如果不迅速作出反应,那么几分钟后,八路军就会端着刺刀冲到你眼前。”

   但是,他又指出:“八路军在白刃战时开枪,这有损于一个正规军队的形象。”

   很多鬼子提及这一点都挺不服气。

   其实,敢于率先端起刺刀冲到你面前,勇气上并不输你;百忙中抽冷子一枪把你撂倒,智谋上又高你一筹。中国的兵圣孙武早就教导我们:“兵不厌诈。”愚蠢不等于勇敢,虽然有时候蛮像。

   另,一个以虐杀平民、强奸妇女而著称的军队,居然敢提“形象”二字,真是笑话。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6: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兵的表妹多

   新战士到部队最先忙得的恐怕莫过于保守秘密了,这秘密不是别的,正是自己的。他们大都刚出校门,刚刚受到我军传统和纪律的约束,这使得他们心中那原本再普通不过的男女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他们不能像做学生时那样整天与女孩子在一起。况且在“战士不准与驻地女青年谈恋爱”这一铁的规定下,即使不是恋爱,连队干部也不大会放心这些爱感情用事的新战士。万一会发展到恋爱关系呢?那可怎么向上级交待?于是新兵平生第一次学会了“骗”干部,说是亲妹妹肯定不行,首先姓氏、档案里的记载都对不上号,便说“表妹”,反正这个“表妹”范围广着呢,你也不好查。另一方面,既然是表妹便一定不会是恋爱关系。这首先为自己与女孩儿进一步交往铺好了路,新兵在其中自得其乐。

   事实上,连队干部都是过来人,没有识不破的,只是作为一种理解接受了这种被“欺骗”,尽管新兵并没有欺骗上级的意思。于此,他们便达成了一种默契。不过,干部总还是在暗中观察着情节的发展,生怕会生出什么枝节。

   兵当得老了,便学会了忍受寂寞,“表妹”现象随着训练和学习的加紧也渐渐地淡漠了许多;即使不是这样,他们也不会再用“表妹”去搪塞干部,因为他们已经明白那是骗不了人的。更主要的是,他们已经成熟了,即使有了女朋友,实话实说,干部也会信任的。他们已经走过了一段军旅岁月,知道怎样去对待一个女孩子,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他们都会处理得恰到好处。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6: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迷糊

   迷糊的解释有多种,在军营中的意思也较笼统。

   曾经,我就很迷糊。

   有一次,在班里下象棋,兴致颇高的排长也来与我们下,转眼间,排长已连赢五六个人了。此时,我凑上来,在众目睽睽之下连赢了排长四盘棋,排长闹了个大红脸,大家都说我“迷糊”。有一日,连里放录像,我坐着椅子离电视最近,而连长刚站在我身旁。班长说:这个兵真迷糊。还有一次,全团正顶着烈日进行施工,团长过来看我们,团长拿出他随身带的水壶,大声说:谁渴,我这儿有水!大家全都说:不渴,不渴。只有我大步上前,接过壶,仰脖就喝。团长拍着我的肩,连说:辛苦了,辛苦了。我却只顾喝水,没有答话。站在一旁的连长瞪着眼:这个兵,真迷糊。

   我还挺迷糊:我没迷糊呀,他们都说我迷糊,什么叫迷糊?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成为一名老兵,办事不再迷糊了。再后来,我当上了班长,面对班里一张张稚嫩的脸,也开始说:这个兵真迷糊!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7: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靠上去

  战士小张郁郁寡欢地坐在操场一隅吸闷烟。指导员看到了,想:他的对象可能吹了。于是悄悄向小张走近,准备和他谈谈心——描述上述动作的词,叫做“靠上去”。战争年代,我军用手榴弹炸敌碉堡也常用这个词,不知是不是其出处?不过,把思想疙瘩和顽固的碉堡相类比,似乎也说得过去。现在,在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式文牍中,这个词已不仅表示动作,还引申出放下架子、从感情上贴近的意思。

   70年代,有解放军“三大怪”的说法:“帽子吹起来晒,被子不分里和外,两个男人谈恋爱。”最后一怪,说的便是这一情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指导员和小张促膝长谈温情脉脉,最后双双喜悦地依偎着走向营房的灯光:这是我军所有官兵都曾经历并感到温馨的镜头。

  但它无法像雷锋故事那样跨越国界走进西点军校。在美军,这个镜头还有别的说道。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7: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兵下连,老兵过年

  过年通常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新兵分到连队,老兵高兴得过年似的,因为有了新的力量来接替劳动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在什么地方,都有一种好逸恶劳的心理,虽然是劳动创造了一切。

  我们部队的传统里有一个衡量新兵的标准,就是以工作勤快的程度把新兵划为好与不好两类。这个最简单的标准其实也最具有现实性:不爱劳动的人,思想中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如果新兵不想让别人认为他有思想问题,就必须勤快起来,见老兵打水,你要抢着去打;见老兵扫地,你要抢着去扫;见老兵擦玻璃,你要抢着去擦。总之,无论干什么活,都是一个抢字。什么都抢过来,老兵没活干,相当于过年了。

  对老兵、新兵该如何过年,有人曾分四种情形作过分析:一,新兵下连,老兵过年。活都让新兵干了,会让新兵感到不平等。二,新兵下连,一起过年。一到连队就与老兵平起平坐,绝对会演变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的局面。三,新兵下连,都不过年。大家都抢着干,不停地抢下去,等于谁都没有过年的机会。四,新兵下连,新兵过年。一下连就过年,容易被温柔富贵所迷惑,从此失去斗志。

  几种情形,均是利弊各存。我们不如换个角度,以我们自己的从军经历来说。当过新兵都有体会:下连后,无论感情多复杂,但都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好好干,当个好兵。为了当个好兵,就不停地工作,再懒,再不想干,也要干。无形中,便培养出一种勤劳的习惯,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反正,干活时脏、累、苦都不怕了,这一点,怕是当兵的人最明显的优点。所以,“新兵下连,老兵过年”除了本身的现实意义之外,又有了哲学上的意义:人在没有形成勤劳美德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对立面,这如同动物世界中的情形,动物的进化是随着对立面的强大而加速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7: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冒泡

  冒泡,按常人理解无非是指水中的气体浮出水面的动态过程而已,在实际运用中绝非这么简单:试想,一个水泡从水中不知不觉地浮出,自然要打破水面的平静。因此在军营,这个词常常被赋予“出了点儿小情况”、“捅了个小娄子”之类的贬义,属于善意的讥讽吧。

  可能,每个兵刚入伍时都有“冒泡”的经历:新兵连紧急集合穿反了裤子蹬错了鞋,队列会操转错了方向,打靶剃了“光头”之类,都属于“冒泡”范畴。我第一次听到“冒泡”一词是在新兵刚下连时,连队组织队列会操,全班人员个个摩拳擦掌,都想让“队列标兵班”的流动红旗常驻我们班。当时全班就我一个新兵,大家都围着给我“打气”。老兵何高兴地说:“只要你小子不‘冒泡’,这流动红旗就稳挂我们班了。”副班长也自豪地说:“我们班可一直是队列标兵班。”……我的心“怦怦”地直跳。轮到我们在上场了,只见班长口令清晰、声音洪亮地带着全班走向了示范场地,整队报告干脆利落。“第一个内容,立正稍息。”全班配合动作整齐协调。我有些欣欣然,心想这次会操拿第一不会有问题了。“第二个内容,停止间转法。向左——转!”我习惯性地向右转去,卡壳了!明明自己——咳,竟和老兵何来了个“面对面”!

   “冒泡!”老兵何忿忿地小声嘟哝。我顿时觉得脸红脖子粗,本能地大声喊了句“报告”,班长让我恢复了正常的姿态。也邪门,之后的动作一气呵成,班长的每一句口令我都听得清清楚楚……会操一结束,我便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抹“金豆豆”:是呀,关键时候谁让自己“冒泡”,把“队列标兵班”的牌子都砸了……正啜泣间,忽然感觉一只温暖的手搭在了我的肩上,是班长!我无地自容,做好了迎接“暴风骤雨”的准备。不承想班长反倒劝起我来:“没什么,今后会报时不要太紧张了,刚才连队干部还表扬你队列纪律严肃呢……”

  流动红旗最终还是“流”走了,听说因此班长还批评老兵何不该关键时候“冒泡”伤新战士的自尊心云云。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惭愧之余更体会到了关键时候“冒泡”的危害,从那以后无论干什么工作我都告诫自己要头脑特别清醒、特别冷静,“冒泡”的事也很少发生。论心里话,我也很感激我那位山东籍的老班长,是他让我从“冒泡”事件中振作起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始了自己的从军之路。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7: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兵信多,老兵病多

  刚入伍时就是爱写信,主要是想家,其次是初入军营觉得啥都新鲜,总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家人,讲给亲朋好友听,什么饭前要唱歌,进门要报告,上厕所还要请假等等,事无巨细,无所不谈。当然,挨批、哭鼻子的事绝对不会提,训练艰苦、生活条件差,也很少说,那不是军营男子汉所为。在新兵连,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从训练场上回来,这时若能收到一封家信,比吃兴奋剂还管用,绝对是大呼小叫,激动无比。按照惯例,谁发的信多,收到的信也就多,战友之间经常比,多者荣光,少者沮丧。甚至还有纪录,诸如某某一天最多收到几封信,一周共收到几封信等等。幸亏义务兵享受免费邮寄信件的待遇,否则,几十元的津贴费一定会出现“赤字”。也有写得多,收得少的。我当新兵时,同班一位战友,山东人,经常写信,却很少收到信。原来,他是在追一女同学,可那一位不怎么喜欢我战友。但我战友有韧劲,采取“信海”战术,发挥文字特长。嘿!你还别说,经过近一年的“信”火燎原,那女同学硬是让我战友给“俘虏”了。第二年,形势急转直下,我战友很少写信了,却隔三差五收到粉红色的信笺。后者来,班里的同志都说这小子既可爱,又可耐(有耐心)。

  新兵信多,原因简单;老兵病多,情况可就复杂了,得具体分析。当过兵的都有体验,头两年训练场上嗷嗷叫不觉得,随着兵龄增加,身上这样或那样的病症就自觉不自觉地“露”了出来。例如,汽车兵千里奔袭,风餐露宿,大多有胃炎;坑道兵常年在阴暗潮湿的地下作业,几乎都有关节炎;那些驻守在雪域高原、边防海岛的官兵就更不用说了。可是,下面两种老兵“病”多的缘由,值得注意:有些老兵入伍期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便开始闹情绪,小病大养,无病呻吟,不是压床板,就是泡病号;还有一些老兵退伍前,摆老资格,自认为要走的人了,该休养休养,于是总以身体不适为由,借故不出勤,不训练,倚老卖老,没病装病。这两种“病”都是毛病。

  这几年的新兵,尤其是城镇兵,大多数家中都安装了电话,写家信往往被打电话取代。许多家长向部队反映,一年半载收不到孩子几封信,真可谓家书抵万金。部队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医疗设备逐步改善,再加上军队训练日趋科学化,老兵病多的现状也得到了有效遏制。现如今,“新兵信多,老兵病多”说的人少了,讲“新兵电话多,老兵想法多”(特别是新的《士兵服役条例》颁布后)渐渐流行了。看来,军营流行语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军队的发展在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6 23:30 , Processed in 0.0680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