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93|回复: 0

"提纲"续---第七章 人类语言第二阶段所对应的文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1 10: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七章

人类语言第二阶段所对应的文字


处在人类语言第二阶段的民族,其文字最先也如第二章所说的,经过“图符文字”-à“象形文字”-à“符号文字”的两次转变。
在文字发展到符号体式后,随着新词的不断增多,记忆和书写难的问题又凸显出来了。此时,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有两条:一是从语言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将语言中的单词音节,从几个削减到一个,即把语言由多音节改为单音节,从而保持文字与原先直接表意间接表音的不带语法的性能不变;二是继续从文字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文字原先直接表意间接表音的不带语法的性能 ,改为只具有直接表音的性能。
大多数的民族,没有发现和自觉运用“语音多载”的规律,来压缩单词音节,改进语言。所以他们的语言一直停止在第二阶段不变,因此,大多数的民族都选择了第二条路经。他们继续从文字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发现,每一个象形字的读音,是由几个音节构成的。把很多字的读音对比来看,很多音节是相同的。那么,凡是相同的音节,都可以用同一个字来表示。那么,每个单词的几个声音不同的音节,就用几个读音不同的字表示出来。这样分析起来,所有的单词的音节,都是由不到一千个不同音型排列构成的。也就是说,无数的单词的读音,只用一千个左右的不同读音的字就可以表示出来了。这样,可以将原来用一个“表意字”表示的一个单词,用几个“表音字”来表示之了。例如,原来用一个“X”“表意”字,来表示“曼彻斯特”这一个地方,现在改为用“曼彻斯特”四个“表音”字,来表示这个地方了。这是文字发展历程上的表示性能的转变,即由“表意”转变为“表音”的转变。在拼音原理没有发现之前,让文字“表音”还是“表意”,只能二者取一,是不能实现意、音兼表的。让文字只表语音不表语意,正是符合了以音节表示语义的语言特性的。这就与第二阶段的语言匹配起来了。这是这类文字发展的第3次转变,即文字由表意到表音的性能变换。
这样一来,今后不论再增加多少新词,只要用这些有限的表示音型的字,作新的排列就可以将新词表示出来了。只要语言的音素不增加,表音文字的数量在总体上也是不会增加的。这就可以跳出那一恶性循环了。这一阶段的表音文字,又叫“音型文字”或“音节文字”。
用这类“音型文字”表示单词,就等于把语音可视化了。使人们能够“看到语音”,然后再“由音晓意”。语言中有多少不同样式的音节,就用几种不同样式的字形表示。因为任何一种语言的语音样式的数量都是不多的,约1000个左右,是一个有限数,这样,就可以用有限的表音字来表示无限的单词的读音了(以少表多)。例如:“约克”、“斯托克”、“威克”。通过表音字这一“桥梁”,就将“意、音分离”改成“形、意、音三者合一”了,从而构成了一个记忆联想闭合回路,只要知道了其中的一个要素,另两个要素就能回忆起来了。因此,只要学会了这1000个左右的有限的表音字,就能读、写所有的文章了。这就极大地减轻了书写和记忆负担。这是音节文字的一个突出优点。
这种音节文字,使表示语言的字数比原来表意文字增多了。因为,在多音节语言里,一个语意(单词)一般是用几个音节表示的,所以把“以字表意”改成“以字表音”以后,假如要表示一个由4个音节构成的单词时,就得使用4个表音字。同样的一句话,表音字数比原来表意字数增加了4倍,出现了“意少字多”的问题。同时“意少字多”的问题还从另一方面加大:就是前面讲过的“新词增加----单词音节增加”组字的方式。这样一来,表示每个单词的文字数量就会随着新词的增加也增加。这个“意少字多”的问题,给书写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从而使记录语言的速度变得很慢。怎么办呢?
音节文字,在结构上已经让它达到最简化的了。除此之外,还有别的省力的办法吗?人们认识到,只有减少记录所需要的音节字的数量,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但是,单词的音节是不能减少的,记录的内容也是不能减少的。怎样做到既保证记录音节和内容都不减,又能减少记录所必需的字数呢?
人们经过对语音的分析研究,发现了语音可以分解成两部分:即元音和辅音。用来表示音节的1000个左右的表音字,其元音和辅音有很多又是相同的。那么,在这1000个左右的表音字里,只能找出几十个不同的元音和辅音。人们把元音和辅音通称为“音素”。如果把所有的不同的音素,分别用形状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只用几十个不同的符号就可以了。反之,人们可以用这几十个不同的音素符号,作为改建音节文字的新的元件,按照“音、意同一”和“读、写一致”的规则,把所有的音节字都重新构建出来了。例如,原先用间接表音的表示四个音节的符号“曼彻斯特”,表示一个地方名的,现在改用直接表音的音素符号“Manchester”来表示之。
人们把用元音符号与辅音符号组成的表音字,叫做“拼音字母文字”,或叫“音素文字”。这样,“音节文字”就发展成“音素文字”了。这是多音节语言所对应的文字发展历程中的第4次转变,即由“音节文字”到“音素文字”的转变。

“音素文字”,用构字元件直接表音,成百倍地减少了表音字的数量。人们只要认识了那几十个音素符号,就可以读、写所有的拼音文字了。这样,原来需要人们死记硬背千多个音节符号的,现在只要记住几十个拼音字母就可以了。从前是见字要回忆字意、字音,现在是见字拼出字音,由音知意,从而使长期困扰人们的“读、写困难”的问题,得到了最好的解决。给读、写带来了极大方便。

从拼音文字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拼音文字的最后出现,不是人们随意偶然臆想出来的。它是在社会发展需要的推动下,从图形逐步发展出来的。而最后为什么发展成拼音文字形式,而不是别的形式,也不是由人们随意决定的,而是由第二阶段的语言的特性导致的。所以可以说,一定阶段的语言,必须一定性质和形式的文字才能与之匹配。不是随便找一些任何符号就可以拿来作为任何语言的文字的。
拼音原理的发现,是人类语言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拼音原理的应用,引起了多音节文字的一次历史性的变革。

“苏美尔文字”楔形文字的发展过程,基本就是以上所讲的多音节语言所对应的文字的发展过程。(见附图)


为了提高书写速度,人们对平面音素符号再进行简化,简化成最简单的线形符号,这就是今天看到的拉丁字母、阿拉伯字母、拉夫字母等。这是多音节语言所对应的文字发展历程中的第5次转变,即“由平面文字到线形文字”的转变。
拉丁字母演变过程:(见附图)

在第二阶段的语言还没有出现“一词多意”、“同音异意”词之前,语言完全是“音、意一一对应”的,语音对语意而言,是“单载”的。在这一时期,与其对应的拼音文字的单词,从机构上看,各个单词的字母成分、字母数量和字母的排列顺序是不同的,所以,字形对语意而言,是“单载”的;因为所拼出的读音,同语音一致,因为此时的语音对语意而言是“单载”的,所以,字形对语音而言也是“单载”的。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字形 à
语音 -> 语意” 三者互相单载的关系。文字与语意,通过语音这个“桥梁”统一了。三者实现了完全的一对一的单载关系。实现了 “音异意异字异”、“读、写一致”的最佳对应关系。所以,这时的拼音文字是与人类语言第二阶段完全匹配的文字。

这时的多音节语言是单载的,拼音文字也是单载的。所以,拼音文字在此时,对语言只具有复制作用,没有支持作用。语言单词的扩展,离开文字,照常进行,不会引起误解现象。
拼音文字的显著特点和优点,就是直接表示出读音来。因为人们“由音可以晓意”,不再需要“由形晓意”了,所以人们一般注重了它的表音功能,忽略了它的表意功能,才称为“表音文字”。其实,它也是同时直接“表意”的。即“音、意双表”的。
拼音文字在多音节语言处在“语音单载”的时期,是“音、意同一”、“读、写一致”的。人们能够“见字知音”,“由音晓意”。因为所有的文字又都由几十个最简单的拼音字母构成的,学会了那几十个字母,就会读、写所有的文字了。如果事先已经知道了某一单词读音的含意了,这时看了这个单词的书面形状(文字),就立即读出它的语音和明白它的语意了。这样,由可视物(文字)----可听物(语音)----事物(语意)三者就立即在头脑里联系在一起了。拼音文字比原先的“以字表音”的文字,“学少知多”性更优良。其书写和记忆都达到了最方便最容易的程度。因此,它可以使本语言族的所有的人,都能看书写字,可以使社会成为“无文盲社会”。基本合乎前述“理想文字”的标准了。
拼音文字是用几十的拼音字母组建的,在构字基元上和构字规则上说,具有简易化、标准化、规范化和规律性的特点,所以在用于机器处理时,显得十分简便。例如在电脑上,它只需要几十个拼音字母的字模就够了,并且达到文字怎么写,键盘就怎么打,会写字就会打字。这是直接表意间接表音的文字所没有的优点。
多音节词语言所对应的文字,由图符发展成拼音文字,到此似乎达到完美的地步了,不会再有问题了。其实,人类社会是永不停止地前进的,新事物是层出不穷的,表示新事物的新单词必然不断增多。随着单词的增多,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在前面的第二节,关于语言发展的问题,讲了多音节语言的“增词局限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反映到多音节词的拼音文字上,就成了“构词局限性”问题了。因为单词的字母是不能无限增多的,一般人在正常对话时,单词音节超过20个就觉得拗口了,音节再加长,一口气就说不出来了。所以,单词的音节是存在一个有限数的。又因为,每种语言的音节的样式(即音型)是由辅音、元音、声调三种音素合成的,而这三种音素的数量都是有限的,一般在很长时期内不会增加的,所以,音型的数量也是一个有限数(一般在1000个左右),增加新词时,只能在这个有限数范围内添加,即只能在已有的单词的基础上,用添加音节的办法来表示新词。

例如:英文:gel
gelatin
gelatinate
gelatiniform
generalissimo .

语言音域的分布又是很不均匀的,而社会的发展,使新事物不断地出现,反映新事物的单词就得不停地增加,所以,有些音域的单词的音节数量(虽然数量很大) 不久就增到极限了,再有新词就没法拼写了。扩词局限性就凸现出来了。
怎样才能克服这个局限性呢?采用“一词多意”的办法行不行?
  在第四章里讲过,对于“同音异意词”,在语言对话环境里,可以用对话现场作参考来区别之。而在文字环境里,没有对话现场作参考,是无法实行“字形多载”的;只能用文字的不同形状来区分之。所以,不能允许“同音同形异意”的单词存在,否则,就会出现误解。
   因此,为了扩展单词,人们只好在构词时附加一些不读音的字母(哑音字母),使一些词即使同音也不同形,这样就可以通过字形来区别之。这些不读音的“哑音字母”,实际上就是“意符”。“意符”可以无限地增加,就可以用有限的“读音字母”和“哑音字母”来表示无限的词汇了,这就可以使文字实现无限地扩展了。
但是,因为“哑音字母”就是当“意符”使用的“读音字母”。由此就造成如下的情况:在这个词中加上一个“哑音字母”后,在构造上可能变得与另一个词的构造一样了,出现了“同形异意”词。再者,在单词中加上“哑音字母”后,打破了原来“音、意同一”和“读、写一致”的规则了。因为这些有哑音字母的单词混在无哑音字母的单词中间,就使人们分不清哪些是不读字母,哪些是应读字母了(例如,今天的夹杂了哑音字母的英文单词,原来是直接表音的,现在就必须用国籍音标注音了),就得对每个单词的读、写都要死记硬背了,从而使“全匹配文字”变成了“半匹配文字”了。
多音节语言的语音,由单载的转化为多载的以后,拼音文字不得不带上“哑音字母”当“意符”标记。这时,拼音文字仍然是单载的。而拼音文字从此时起,从对语言只具有复制作用,没有支持作用的状态,变为既有复制作用又有支持作用的状态了。多音节语言单词的扩展,离开拼音文字的支持,就会引起误解现象。拼音字母文字带上“意符”后,就发生了本质的转变----由表音为主转为表意为主。这是这类文字的第6次转变。
“哑音符号”就像数字编码一样,符号越多,相同率越高,就越容易混淆。在单词中又没有声音提示,只得死记形状的区别。所以,随着带“哑音符号”的单词的增加,记忆难度成倍地增加。因此,用加添“哑音符号”,来扩展单词的方法,给学习带来的困难太大。所以,还得再想别的好办法才行。
人们想了另一种办法,就是采用增加语法规则,使“一词多意,一词多用”的办法。即让每个单词,都附带上语法功能,这种语法功能不是用字母符号标在单词上的,而是虚拟的:
首先将所有的单词根据其功能,分成不同的性质。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等等。
然后规定某一单词,在某种动词的前边,是什么词性,在其后边,又变为什么词性;在名词前又变为什么词性等等。用这种办法,实现了“文字多载”。例如英语, pip
表示1。种子;2。射击;3。小病;4。纸牌点;5。报时信号;6。啄破;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的字数范围内,使语言的新词增加,而字数不增加,对于抑制新字增加起了较大的作用,但仍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这种办法,只是在有限的单词数量范围内增加词意,提高使用率,并不能改变扩词局限性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逼着人们不断将多音节词,向三音节、双音节甚至单音节的方向缩减。同语言音节缩减相对应的,也出现了拼音文字的单词或词组,缩减字母的现象。但是由此会出现很多 “同形异意”单词,出现了“一词多意”的现象,彻底毁坏了原来“音、意统一”、“读、写一致”的优点。对于“多意词”,又必须通过语法来区分它在不同的文字环境里的不同的含意。这就出现了“文字多载”的现象。但是,随着“多意词”的增加,语法也变得越来越繁杂难学。
同时,随着单词的大量增多,另一种缺点也凸现了:几十万个单词,仅用几十个字母符号反复排列组合,跟数字编码似的,重复率特别高,如果不加上读音的提示,单纯地记忆文字形状,那是很难记住的。所以,学一种拼音文字,如果不同时学会其对应的语言,那是绝对学不会的。在单词中附加了“哑音字母”后,失去了语音提示,如同编码一样。这种“编码似的文字”,就是神人也记不住许多。因此,附加了“哑音字母”的拼音文字虽然在形体上可以表示词意,但是使人们感到“由形晓意”比“由音晓意”困难得多。这类文字“以形表意”的能力太弱。所以,人们在初期主要还是利用了这种文字的表音功能。后来用这种文字来主要表示词意,就成了“以牛代马”的劣等做法了。但是,这是历史形成的,短期内是改变不了的。这时,拼音文字走向了它的反面,由十分易学的文字变为十分难学的文字了。目前,英、法、德、俄等文字,都是这这种情况。
社会的发展,逼着人们必须解决这一问题。怎么解决呢?
拼音文字走向了它的反面,归根到底是由多音节语言、拼音文字的特性和单词的无限增加导致的。社会不停的发展,新事物就会不停地出现,那么,表示新事物的单词也必须不停地增加,这是不可改变的。所以,要解决问题,只有从改变语音或文字方面着手了。
从字形识别率和字数扩张极限数的方面看,应当把现在这种线性字母排列的文字,改为“平面符号字母”平面摆布文字;从用线性字母当“意符”不如平面符号当“意符”号好识别的方面看,应当将“线性字母意符”改为“平面符号意符”。这样,现在的带有“线性字母意符”的拼音字母文字,就应当改为“平面意符”与“平面字母”组成的新体文字。这种新体文字,就是一个个互相独立的方块文字。几乎可以无限地扩展,这样就不需要“一字多意”词了,也就不需要那些繁琐的语法了。用单词组句时,只是把各个单词按说话的吐词顺序排列就行了。但是,这等于又回归到“表意文字”状态了。
要跳出这个回归圈,唯一的途径,就是改变语言了,从第二阶段发展到第三阶段(关于语言的转变,在第四章中已经讲了)。只要将“多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改为“单音节词为基础的语言”,一个词就是一个音节了。那么,每个单词就用一个字来表示就可以了。这就避免了“意少字多”的问题。这时的文字是“音、意双表的新体文字”,由此在“单音节的语言”的基础上,重新实现了语言与文字的全面匹配。这样,文字又成为“理想的文字”了。这是一次文字与语言互相关联的双重性的本质的转变:语言,由多音节转变为单音节;文字,由线性转变为方块。这也是多音节语言所对应的文字的第7次转变。

但是,这种双重转变,是以语言转变为前提条件的。而语言的转变,一般是在解决“意少字多”的问题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人的语言习惯是十分稳固的,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这个第7次转变,将是一个艰难的漫长的过程,但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至此,我们可以将多音节词文字的变化发展的情况总结如下:
字形变化:
平面图符----平面象形---平面符号----线形符号----平面符号。

字义变化:表事情(间接表语音、语意)---表词意(间接表词音)---表词音(间接表词意)---表音素(直接表词音,间接表词意)----- “词音、词意双表”。
结构方式:平面独体字----- 平面音节字排列----- 平面音素符号排列-----线形音素符号排列----线形音素符号加线形意符排列----平面意符加平面音素符号构成方块文字。
文字含意:用字形区别词意、一字一意(文字单载)----用语法区别词意、 一字多意(文字多载)---用字形区别词意、一字一意(文字单载)。

第八章
人类语言第三阶段所对应的文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8 00:04 , Processed in 0.0968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