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泣诉:上了半年学,我的导师还不认识我" j" J. E7 }1 f+ X- \
; r! Y1 V7 {5 \7 u0 i
“上了半年学,我的导师还不认识我,其他学生他就更不认识了。因为我的成绩是最好的……”
, I" b8 m J9 A) e! [+ ?: `& b' v6 ]
郭一平老师,现在我把这一切都说出来,并愿意借新华网这个平台公之于众,绝不想伤害我的学校,更不想伤害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我只是揭示出我们学校研究生教育中的某些缺陷,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它们,这样也许就能够促使我们学校的领导痛下决心,改变现状,使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加完美。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才会有希望,我们这些研究生也才会有希望。
2 T7 T2 f/ v% F' N5 K; G: G" z# O; G, F. V* Y
我从地方某著名大学中文系毕业,今年考上A城市里B大学的研究生。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和许许多多的同学一样都在为考研而拼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终于如愿如偿地考上了这所我一心向往的大学。7 Y( m. J i/ X, b
* L$ x5 |( y/ I5 A7 Z u6 p
一、带着梦想出发
: D* [8 W/ c+ y6 `" e+ r7 l4 {" E3 e1 }
我执意要考B学院的研究生,因为首先,这所大学名声很大,培养了很多名人,尤其是著名的播音员、主持人等,我在中学的时候就是学校电视台的台长,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电视人,所以高考的时候就报考过这所学校,不料因为专业课没过,最终没能如愿,这是我平生最大的遗憾,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发誓一定要考上这所大学的研究生。其次,我后来在大学学的是中文,这专业太虚,学了半天除了耍耍嘴巴皮子啥也不会,就业前景暗淡,而传媒业被喻为朝阳产业,发展机会较多,而且我热爱这个行业。第三、我的男朋友在A城市上研究生,我想跟他在一起。
0 u2 Z0 b7 d5 q3 _! J# ?* Z/ o8 F3 G/ \1 R, v
为了考上这所大学,我可谓废尽了心机。早在大二的时候,我就托男友找到了一位在这所大学任教的老师,向它了解了有关的信息,并买了一套研究生试题回去研究。在两年的时候里我会经常把试题拿出来看一看,然后想自己在专业方面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以后我差不多每年都会借到A城市与男友相聚的机会到这所大学看看,顺便也认识了一些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并与他们保持长期的联系。到了四年级,我干脆到了A城市,在男友的帮助下在这所学校的附近租了所房子住下来,边在学校听专业课,边复习外语和政治。
6 R* C2 H% v4 |; Z: E) G/ ]; w1 S: M# |- Y; W: e4 }# a4 v
过了没多久,我发现在学校附近其实已经住了很多我这样的考研族,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来这里的目的一是为了找老师拉关系,二是为了探听各种信息。其中第二点是很重要的,据说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考研辅导班,讲课的多是出题的老师。对于考生来说,除了外语和政治以外,最难的莫过于综合课了,因为这门课牵涉的内容实在太多,汉语、文学、历史什么都有,很难复习得到。我做过历年的试题,每次都很难及格。到了学校以后,认识很多考研的人,经常听他们议论今年某门功课的出题人是谁,就有托各种关系找上门去的,据说每年都有题目透露出来。在这里我有幸认识了几位神通广大的人,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资料,尤其是综合考试的习题,据说都是从出题那里来的。我开始还不相信,后来考试的时候才发现试卷里的题目有80%是那些资料里有的,后来我的综合课考了141分,也是多亏了那些资料。
" P; U; B8 y, ^, e9 J5 l r: q/ O. q$ e' |- _+ ?4 O# z: J
应该说在那半年多的时间里我还是很努力的,那时我对这所学校印象还算不错,校园虽说不大,但很精致,而且经常可以在校园里看到扛着摄像机拍节目的人,还可以听到很多名人的讲座,这是我所在的学校很难有的。所以这因为这一切对我很神秘,也更增加了我对这所学校的向往,我怀着这样的努力着,心里暗暗下决心,无论如何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此我要不惜代价。
" p/ k" I% C& p: k5 r5 u9 i8 _- \
二、第一道阴影
/ P& a0 U. F6 L! y) n' A# y5 x0 e; U0 ?
走出考场,我很兴奋,因为我自以为考得不错。
0 Z3 U; g5 D8 D2 \- V" n; l! D
5 q" E* F8 h! R: t今年三月份,我打着找工作的名义,向学校请了假,再次来到A城市,在清华附近找了间房子,与男友住在一起,同时紧张地等着成绩出来。4月份,各校的成绩陆续出来了,我也终于在网上查到了我的成绩。总分达到了431分,考的又是艺术类,往年这所大学艺术类研究生的分数线一般在300分左右,所以我觉得自己肯定可以高枕无忧了,而且相信这个成绩在整个考生也应该算是很高的。
' W* p. s1 b3 }9 r8 S$ k% {7 v; \+ r+ A! [5 }/ f+ ?0 e" x# V0 U
那天我特意到了学校,找研究生处想多打听些信息,路上偶然碰到了小杨,她是我去年住在学校时认识的考生,她告诉她考了370分,只是外语考了41分,而去年的艺术类的外语分数线是43分,她担心上不了线,想来找找人。6 T5 I+ l' f7 a9 d5 E/ I6 Z
, Y' i+ C" N# D. [8 f( d) m! L
我如愿拿到了复试通知书,复试的那天我早早来到了学校,在校门口竟又意外地遇见了小杨,原来她也是来复试的,我很震惊。因为我知道,今年艺术类的外语分数线是43分,也就是说,小杨的外语根本就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分数线,可是她为什么就能参加复试。
3 }) M8 `9 I a1 t. C
, K5 z* O$ T+ {% |. i& w( [我看过招生简章,我们这个专业总共也就招80余人,分到每个方向最多也就10余人,可如今光我们这个方向上线的就有200余人,而且还都参加了复试,即便淘汰20%,也还有100余人,将来怎么办呢?我男友在上研究生,他说他的导师每年最多带两个研究生,按照这样的比例,这100多人最少需要50个导师,而据我所知,这个系总共也就只有10几个老师,其中能带研究生的最多也就四五个人,假如真要招这么多人进来,怎么带呢?
" _% d0 g3 Z7 V! j, f# l: N2 q6 n( r
我的心头蒙上了第一层阴影。8 X/ L/ d- T6 r- T, l+ |" y" z
5 r8 [9 E- `; s/ }! R( a- V
三、高兴得太早了
1 h3 R7 x; k9 X( e2 p& t! c- j
m v$ ?. V1 |, Y N3 m2 ?, p接到录取通知书,我还是很高兴,毕竟是在A城市读书,还可以跟男友在一起。这一高兴起来,心里的那些阴影也就消除了许多。$ s0 F. @* y3 M% B" J
4 w. P; f. w4 ?/ _8 r
我按时来到学校,报了名,办完所有该办的手续,然后来到寝室。同寝室共有四个女生,其中我和对面那位叫小Z的女生都是外校考来的,另外两个则是本校的,都是电影学专业的,那个叫W的女生学的是制片,而另一个叫X的则学的是导演。7 ]" u9 x' c8 ]1 i+ t
4 w2 {; L; F( N晚上,我与几位室友聊了起来,才知道这次学校共录取了一千一百多研究生,连有些没上线的最后也都被录取了。我听着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因为我知道很多只考了300分左右的人竟然也跟我在一起学习,似乎觉得自己考那么高的分很是吃亏!这研究生本身似乎也是贬过值的,原先的喜悦似乎也变得有些愚蠢,不过当着室友们的面,我可不敢把这种心态表露出来。* h% B5 o- ^" n9 C! t+ V
4 [! k' W# ]( E6 o: |. O2 r) y
四、无从选择的导师
6 @+ c# s4 Q$ B" A, v# W& P! _) ?! o8 @) E1 f& y" n% S
那天系里安排我们与导师见了面,这才知道我们这个专业果然有80多人,而坐在台上的导师只有5、6人,通过系领导介绍才知道,这几个导师当中有两个是学音乐的,主要研究音乐晚会,还有一个是研究诗歌的,据说也是著名的诗人,还有就是系主任自己,似乎既搞晚会也搞专题,其他几位都是搞戏曲的,既带戏曲专业,又兼带我们这个专业。 B( {( [/ m( q; S. F
, x5 R5 q6 I! v; u7 X# \我在台下听着,心里凉了半截。原来我是对栏目和专题感兴趣,将来想到电视台去做一名栏目编导或记者,当初报考的时候,我原本想这广播电视文艺专业应该可以把我想学的包括进去,没想到竟会是这个样子。在这几位老师中,我真不知道该选谁做自己的导师,首先我没法选择那位诗人做导师,因为我对诗歌实在不敢兴趣,再说这年头谁还写诗呀,写诗的人自己都要沦为乞丐了!我也没法跟那两位学音乐的老师,因为我是学中文的,对音乐一点感觉都没有,而且五音不全,惟一的选择就是系主任了,好歹她也是搞过专题和栏目的。可是一问别人,因为多数也跟我一样,原来都是学中文和历史、哲学的,所以也跟我有同样的想法,而且我听说她带的学生已经够多的了,她会要我吗?) s" H5 F6 u9 `
6 d9 R9 H5 E5 a7 O; d) D: r回到寝室,学生们议论纷纷,都觉得很失望,也很担心。只有W和Y有些不以为然,她们都是本校毕业的,想法跟我们也不一样。W颇有成府地说,本校的导师可以分三类,一类是当官的,譬如校长或二级学院的院长,这些人可能学问并不怎么样,但在那个位置上有权力有关系,找他们做导师,没准将来能留校或者帮忙找个好的工作;第二类是做学问的,跟着他们或许学到些本事,但找工作的事就指望不上了;第三类则是既没学问也不当官的,这种人最不能选的,跟着他们既学不到本事,找工作也指望不上。我听着心里很舒服,觉得这想法难免有些俗气,但一想也有道理,心里还暗中把本专业的几位导师对了号,系主任显然是属于第一类,两位学音乐的算得上第二类,那位写诗则只能算第三类了。衡量再三,我决定选系主任做我的导师。# f# ^, e0 t; z# x( z
( \ K7 D* j% e1 L! }" _. n( q2 a8 i
我给系主任打了电话,开始系主任很为难,说每年跟她的学生实在太多,在我以前就已经有四十多位报了她的,加上原来带的已经有40多学生,所以今年想少带一点。我很失望,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系主任后来说让我还是报上,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导师是双向选择的,我也可以再选别的导师。+ ?" a' p, A; B3 s
" R/ x. j7 r: u# |! s' p我又给搞音乐晚会的那位导师打了电话,他的话跟系主任的话没有什么区别,说他这些年每年都带了20多个研究生,不算我们这一届现在带的也是40多人,很多研究生见了面连名字都叫不出来。还抱怨说自己现在不是给研究生当导师,而是当一个大班的班主任。不过最后他也让我先把名报上,他看看情况再说。
8 i+ q. o. Z2 |: r" F% R/ k; U+ ~
六、我的导师不认识我
: w6 C2 L4 u2 o2 n5 N# A T; b
# X& `8 m0 Y/ c7 X$ c( B回去和同学们一交流,发现每个专业的情况都差不太多。毕业于本校的W说这也难怪,这几年研究生扩招太厉害了,她表姐原是大前年从本校毕业的,那一届毕业的研究生只有50余人,可到了去年,却已经招了800人,而到了我们这一届则招了1100多人,据说还要扩招,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本校本科生要达到15000人,作为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在校人数要达到7000人,而博士生要达到2000人,也就是说以后我们学校每年招收的研究至少要2000多人,这种发展速度实在令人害怕!我特意上学校网站查了一下,如今本校的教师人数不足800余人,而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仅有400余人,而真正能够带硕士研究生的不会超过300人,倘若每年招1000余人,那么每个老师每年平均带3-4人,三年共11人,如果招2000余人,则每个老师平均带20余人。$ ~2 G7 n; L% w; O; X
* d8 b: m2 h/ c8 H我无法选择,只得两个导师都报了,过了没多久,事情便有了结果,可能因为我入学考试成绩太好,总算如愿以偿。那天导师让学生们去见面,发现今年跟导师的竟有40余人,而且他还同时带了音乐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见了我们,似乎也很无奈,说自己本没想带这么多,但没有别的办法。不过当我介绍自己的时候,他似乎对我还有印象,说我考得很不错。夹在那么多师兄弟妹之间我很担心,这么多的学生,怎么带呀?没有半年一年的时间,恐怕导师都没法认全我们。果然过了没几天,我见了导师,跟他打招呼,看他茫然的神情,我就知道他根本就没认出我来。 e$ e4 s5 a8 S5 h4 h% T
2 S: Y3 ?& Y& w5 l. e% E4 |
就这样,上了半年学,导师还不认识我。本来见面少,半个月还不见一面,见面后又这么多人,凭啥认得我?唉,真不想再说了。
3 ?9 I( A8 P7 a3 C
8 }# X, J" M; ^& m, A5 e% N郭一平老师,现在我把这一切都说出来,并愿意借新华网这个平台公之于众,绝不想伤害我的学校,更不想伤害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我只是揭示出我们学校研究生教育中的某些缺陷,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它们,这样也许就能够促使我们学校的领导痛下决心,改变现状,使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加完美。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才会有希望,我们这些研究生也才会有希望。6 N; z/ g, A; S. U
* R3 V3 q- I! T9 L: I+ Y
因为某种缘故,我没法公开我的真实身份,但我始终在用目光注视着我们的学校,默默地等待应该到来的改革和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