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51|回复: 4

“吃食堂”表示在食堂吃饭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5 09: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吃食堂”一词曾经难倒了中国的语言界,连语言界的最权威学者吕叔湘先生也为之困惑。“吃食堂”用传统语法是解释不通的,于是就转而用语义解释,现在流行的看法是:认为“吃食堂”表示在食堂吃饭。然而这种解释却引发了另外的疑向,既然在食堂吃饭可以表述为“吃食堂”,于是外国留学生就把去馆子和饭店吃饭也称之为“吃馆子”和“吃饭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乱套,中国学生是不会犯这个错误的,就是中国的普通百姓也不会这样说,何况“吃食堂”一词本来就出自普通百姓之口。
如果用统一论来理解,就会认为“吃食堂”表示了“吃”对“食堂”的依存关系。因此在语义上就可理解为“吃”对“食堂”的依赖。依赖的时间可以确指,可以说“他吃了一辈子食堂”或“他吃了三年食堂”,“一辈子”和“三年”都是说明“了”的持续时间。前一句表示他的“吃”依赖了食堂一辈子;后一句表示依赖了食堂三年。
“吃食堂”的“吃”不表示嘴的动作,而应当理解为进食的概称,事实上没有哪个中国人会认为“吃了三年食堂”是表示嘴的动作持续了三年。然而“吃了半小时食堂”却又不能表示“吃”对食堂只依赖了半小时,因而其中的“吃”只能理解为“嘴”的动作持续了半小时,但“食堂”却又不能成为“吃”的受事,因此“吃了半小时食堂”不合逻辑而不能成立,“吃了半小时饭”才能成立。没有确指时间的“吃了食堂”自然更不能成立,因为其中的“了”是表示动作的自然持续,所以其中的“吃”表示嘴的动作无疑。由此可见,对汉语的理解必须考虑语境,也就是要看上下文,是不能硬套语法的。
发表于 2008-10-5 13: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弄花香满衣

作者:北京大学 陈平原  来源: http://herald.seu.edu.cn/new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201

春山夜月

唐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十年前,我去上海讲学,归来时转道南京,目的是拜访南京大学的程千帆先生。先生那天情绪极佳,他把弟子召集起来和我聊天。程先生对我的南京之行非常重视,取出精心写就的条幅,边听我和弟子的点评,边仔细提款并用章。其后不久,我给《文汇读书周报》开了一个专栏,题目叫《掬水集》,因为程先生给我写的那幅对联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于良史之手。两年以后,程先生去世时我又把我的一本随笔集命名为《掬水集》出版,算是对程先生的纪念。这次来南京讲学,之前正题一直想不到。那天晚上抬头看到我书斋里挂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我当场就打电话给陆老师告诉他题目就定作《弄花香满衣》。“掬水”,就是捧一捧清澈的泉水,因为是春山月夜,所以月亮投射在手中的那一捧清水上面,好像捧着一轮明月。弄花归来,香气不散,一屋里面,满是香气。

“吃食堂”与“读大学”

现在我们进入正题,首先我们谈第一个问题“关于‘吃食堂’和‘读大学’”。留学生往往觉得一些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难以理解。他们经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吃食堂’行不行”,食堂那么大,怎么吃的下去?老师们对学生解释说“吃食堂”可以,它表示在食堂吃饭的意思。然后学生们造句“我吃北京”,老师们告诉他们说不行。他们又会问到:那为什么“吃食堂”可以,“吃北京”就不行?一般人认为“上大学”就是“读大学”,就是说在大学读书的意思。事实上,“读大学”不仅指在大学读书,还可以指把大学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一种知识共同体、一种传播精神文化的桥梁来阅读、欣赏、反省和批评。这样来说,“上大学”就是读书,在大学校园里读书、考试、嬉戏、娱乐。与之不同,“读大学”还指把大学作为一种教义形式、一种社会组织、一种文化精神来阅读、欣赏和品味。你不只理解在大学所接受的一系列知识,而且还要把这种知识的生产途径作为你的思考对象。上大学不只要读具体专业知识,还要研究生产这种专业知识的那种机制,这样你所接受的知识才是活的、有源头的。

作为“话题”的大学

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的历史、现状、功用、精神等等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这是一个在中外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我们看到各种各样关于大学的新闻。理由如下:首先,百年来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术发展、经济法律等等的形成和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由于大学从1999年开始扩招,到现在为止大学教育已经大众化了。因此,大学的是是非非牵涉到千家万户。第三,所有传媒人都受过大学教育,因此对大学的事很感兴趣。最后,现在很多大学教授成了学术明星,他们使得大学问题延伸到整个社会。至于内在原因,第一,中国大学的体制、范式、精神、宗旨都有问题;第二,中国大学和中国社会一样正面临着转型。

大概一个月前,我在中山大学演讲的时候顺便接受了报纸的采访,我说现在大学被娱乐化了。以前关于大学的新闻只在教育版、科技版、时政版出现,现在则会在娱乐版出现。从杨振宁教授开始,一大批大学教授在娱乐版中成为重头戏。这对大学的品格是一种损害。我们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大学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对象。现在的大学校长往往忙于具体的日常事务,基本上是“见木不见林”。他们没有办法抽身出来,像民国的蔡元培等老一辈校长那样思考什么是大学,大学应该往哪里走。他们忙于应付日常事务,而没有时间真正领会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一些不当大学校长的像我这样的人倒是可以谈大学,我们谈的不具备可行性,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理想性可以让我们知道大学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者,我的定位是介于理想性和可行性之间。不是一般的教育学专家,也不是到处骂街的愤青,不是很专业,但是别有忧怀。

作为“文本”的大学

我认为,真正对大学传统起作用的,不是校长、院长的训话,也不是校史馆里成列的图片,而是一些可以对人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东西。在北大,本科生11点熄灯,熄灯以后大家就躺在床上聊天,聊我们的老师,聊我们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聊那些有意思的、流传在大学里的真真假假的故事。这种聊天没人强制、纯属自发,带有自娱性质,但是褒贬之间大有学问,我们称之为“神聊”,这是大学传统得以延续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假如一所大学没有故事可以流传,假如一所大学没有鼓励这些故事的流传,那么光靠硬梆梆的条款和校史照片不起任何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文本的大学也就是关于大学的书籍、图像和文字材料、口头传说等等可能是研究大学的关键。十年前,我闯进大学的研究领域里来的时候,给自己定的策略是“不避雅俗、兼及文史,在叙事和论述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我关注了很多大学,像清华大学、中央大学(这里的前身)、中山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联大等等。我谈这些大学不涉及办学规模、经费预算、综合实力的评估,关注的是这些大学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所隐含的大学精神。基于我对中国大学的基本评判,我认为目前中国大学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理解和尊重。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逐步跟国际接轨,我们的大学校长、我们的院长、我们的教授都出国。我记得五四时期蔡元培校长说:“北京大学的理想是把孔孟的教育精神、英法大学培养人的趣味、德国大学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美国大学服务社会的精神结合在一起”。今天所有的大学校长都说我们要跟世界接轨,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没有传统中国渊源的、对百年大学经验茫然无知的、只是想靠移植斯坦福、牛津、耶鲁、哈佛经验的办学思路都是行不通的。我曾对北大校长说过,建设北京大学,我们不是在白纸上画图,我们有一大堆草图,我们只能在草图上修改。我们有两三千年的高等教育,我们有一百多年的现代大学经验,我们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做修改。

作为“象征”的大学

讨论大学,就要说到理想的大学,人们最喜欢说的是西南联合大学。原因有二:首先,西南联大确实了不起;其次,西南联大不牵涉今天的某一所具体的大学。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竟然有那么多年轻的学生和饱学的教授在大后方潜心著述研究。曾经有很多人希望西南联大服务于战场,培养当时急需的人才,比如说紧缺的翻译和爆炸人才。但幸运的是,西南联大没有走上那条路子。五六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播撒的科学的种子。

所以,西南联大成为一个神话。西南联大有各种各样的书,有关于校史资料的,有教授的著作,有学生的追忆,也有研究者的思考。除此之外,我想说文学家的贡献。汪曾祺先生对西南联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描述非常传神。昆明有大大小小很多茶馆,尤以小茶馆居多。小茶馆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做功课、聊天以及侃大山、谈学问的好地方,汪先生用非常诙谐的语言描写西南联大的学生在茶馆里面如何读书。当然大学不仅仅是茶馆,课堂更重要。下面几篇文章请大家回去以后读:《西南联大中文系》、《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当然还有《跑警报》,这三篇文章连同上面说到的《泡茶馆》基本上呈现出西南联大学校的风格以及学生的生活、战争的状态等等不同的侧面。

作为“箭垛”的大学

最近有一个新闻,《文汇报》4月22号发表了一个《文汇时评》,说的是北大的科技园区现在又盖一个五星级酒店。这里面有很多误解,但是背后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传媒对北京大学的批评,现在越来越多,我曾经试图辩解,后来发现效果不好。我有一点担心,现在的批评不分青红皂白。对于北京大学的批评,北大可能觉得有点委屈,因为有很多批评是不实的。那位评论员说:“北大无小事”,北大确实是一个很容易引起非议的地方,我建议北大成立违纪处理办公室,不要等到大家把话题吵热了,你再出来不痛不痒地辩解,那样不行,要第一时间解释为什么这么做。张爱玲说过:“香港是一个夸张的地方,在那个地方摔一跤会比在别的地方摔得疼。”我说,北大也是一个夸张的地方,在北大得名很容易,失名也很容易,好名坏名都容易获得。记得20年代胡适曾经说:“因为新文化运动抱得大名的北京大学,抱得大名不祥”。直到今天很多人对北京大学的想法都过于理想化。很多人把北大当成精神乐土、文化圣地,我们实在不敢当。其实很多人骂北大的人都是深爱着北大的,爱之深,恨之切。所以,北京大学在现实生活中会有一些妥协,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我开玩笑说,北京大学已经到了“只恐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或者“只恐蚱蜢舟,载不动许多爱”的地步了。也许有的批评对北大来说是不对的、夸张的、失实的,但是全国人民都盯着你,当事人不得不有所忌惮。这样虽然发展速度会受到影响,但是步子会走的稳一点。很多事情北大有,别的学校也有,可是别的学校没事,大家都骂北大。比如说酒店的事,很多大学都有五星级的酒店,包括近在咫尺的清华大学,但是只有北京大学挨骂。北京大学成为箭垛,它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北京大学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借助北京大学这个话题来反省中国大学的命运,北京大学作出了贡献,即使受点委屈,也是值得的。

作为“景观”的大学

很高兴,我领略过剑桥大学。我把剑桥大学作为旅游景观来论述,不是蔑视它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学术,而是因为徐志摩先生。剑桥在中国的名气这么大,是因为《再别康桥》进了中学课本。诗人的风神俊朗、风流儒雅,甚至在70年代的香港中文大学都广受关注。香港中文大学的前任校长金耀基先生曾经去剑桥访问,他写了一本书《剑桥语丝》,在这本书中,金先生写到当年喜欢剑桥的原因就是《再别康桥》。1904年7月21号到24号,康有为到英国访问了牛津、剑桥,并写下了游记。他在游记里提到在剑桥和牛津两所大学访问的所见所闻。手稿中特别介绍了剑桥的女学,1904年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女子大学和女子中学,所以他特别关注女子大学的发展。他认为中国也该发展女学,当时的剑桥大学,女子可以上学但是不授予学位。他从美国访问回来,他说各国不一样,美国也有女子大学,而且美国的女子大学同样颁发学位。他说,将来如果他能够回到中国办学的话,希望可以给女子颁发学位。

20年后,一个诗人到剑桥大学去留学,他就是徐志摩。许多中国人喜欢访问剑桥是受徐志摩的影响。《再别康桥》不知道迷倒了多少有浪漫情怀的读书人,但是请大家注意,作为旅行指南,诗文里面只是说“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对于这所大学的建筑、环境、图书馆、教学制度没有任何描述。换句话说,徐志摩只是躺在剑桥的草地上写诗。他1928年写了《再别康桥》,之前写过《我所知道的康桥》。他能感到康桥的自然美,但是忽视了大学主要是获取知识的地方。他想象中的剑桥大学简直是一个特别舒服的、富于诗情画意的大草坪。萧乾也曾在剑桥念书,他写过一篇长文,叫《负笈剑桥》。在这本书中,他夹叙夹议,追忆自己的留学生涯,同时介绍这所大学的历史、建制、风景、学术特点,它会帮助你理解这所大学。这本书写了剑桥大学浪漫的一面,也写了剑桥大学严肃的、刻苦的、认真的、很不浪漫的一面。几年前,我说过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有没有一个好的旅游指南很重要。同样对于一个大学来说,也是如此。一所大学有像徐志摩、萧乾、金耀基这样的学者给它写旅游手册,实在是太幸运了,很多人会因为这个旅游手册去投考或者去旅行。

作为“文物”的大学

我关注大学里的建筑,一半是因为好玩。那些开口哈佛、耶鲁,闭口牛津、剑桥的人很多不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他们不知道宋元明清中国的书院传统,不理解晚清以后中国的大学经验。大概是从十几年前开始,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一下当地的书院遗址,以此来触摸书院的历史,在里面拍照、读书、抄碑文,希望有一天我能写出一本游记体的有理趣、有闲情的关于中国书院的书。

晚清以后的大学建筑,国立大学尽量的洋化,教会大学尽量的中国化。比如说:北京大学的校园,其次是燕京大学校园。中山大学校园其实是岭南大学校园,今天的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其实是金陵女子大学校园。二十年代以后,教会大学为了减少中国人对教会大学的反感,尽量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所以他们的建设普遍中国化,中国国立大学的建筑普遍西洋化。八十年过去了,今天大学校园里面好看的建筑基本上是当年教会大学建设的,这是很可悲的心酸!

最近几年因为经济的原因,我们的大学校园开始出现大的变化,一是有了遍布全国的大学城,随着大学扩招、校园置换,我们的大学生只能生活在整齐划一、焕然一新的大学城,再也体会不到往日校园里的那种新旧并置、异彩纷呈的感觉,再也无法找到那种浸润校园的历史感和书卷气。我相信,以今天的科技水平,大学校园里面的新建筑,不难做到技术和舒适的统一,但是所谓的“草色入帘青”,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恐怕就是奢望了。

好,回到标题“弄花香满衣”。我们谈论了五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大学。谈到了大学的理想、大学的生活和大学的现状。如果我的演讲能够带给大家“弄花香满衣”的感觉,对我来说就是一件非常非常幸福的事情。

(根据陈平原教授在我校第三届华英文化系列讲座中的录音整理。整理人:唐瑭)

[ 本帖最后由 柴禾妞 于 2008-10-5 13:13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6 06: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食堂"和"读大学"的理解

这是修辞学上的借代."食堂"代表食堂里的饭.,"大学"代表大学的知识文化.借代这种修辞也带有一定的约定俗成的性质,因此不有套用.
 楼主| 发表于 2008-10-7 08: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吃高利贷"中的"高利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中的"山"和"水"又是借代了什么呢?现在又出现了"吃父母"之说,其中的"父母"又是什么的借代?
发表于 2014-11-11 19: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李华倬
“于是外国留学生就把去馆子和饭店吃饭也称之为‘吃馆子’和‘吃饭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乱套,中国学生是不会犯这个错误的,就是中国的普通百姓也不会这样说。”
事实上“吃馆子”是可以说的,请看《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3-29 20:30 , Processed in 0.0626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