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91|回复: 13

中国知青文学史(1953―20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 15: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杨健 来源: http://www.lotus-eater.net/ 2009-1-2 13:31:50     

[编者按]

      历史,是人类精神生命与文化生命的行迹。

    一片失去本真行迹既久而又讳莫如深的古大地,会有独立、自由和富有民间识见的历史行迹记述吗?一个产生过太多愚忠文学、健忘文学、卑怯文学、麻木文学的知青群体,会有不再漠视自己血泪体验的真正的史记和文学吗?会有纵深深入自身混沌的烛火吗?道有险夷,颠沛者知,作者以亲历者的深省,拒绝趋奉,秉烛远行,探入知青文学的原始基质、原始孕育和原生血脉、原生形态深处,探入渊渊浩浩的史料中有思想含量的活质,探入“杀!向一切反毛泽东思想的混蛋,杀”、“白宫红场捣贼穴”、“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再次点燃”、“踏着国际歌的鼓点,驰骋在欧罗巴的每一个城镇、乡村、港湾”、“投身最后消灭剥削制度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上山下乡干革命,红卫兵斗志还是那样旺”的文学旷史荒诞及种种衍变。作者说过“与其等待后人批判,不如由我们自己来严正地审判自己。”这是一种怎样的忧思、承担与胆力!朋友,读一读这部书吧,因为心灵最高贵的善良就是正视历史,因为最卑鄙的德行就是凌迟历史,因为中国终于有了第一部独特于太多圆通、卑怯、浮躁文字的知青文学史,因为该作也是一枚聚蕴了诚实品性的化石,从此将去承迎风剥雨蚀,刀霜剑寒,以给后人留下辨别、考证和思索的原质,更因为字里行间还有一种民间精神不息而生生。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具有自由思索和民间立场的知青文学史。

    作者以坚卓的努力与敏锐识见,从将近半个世纪浩瀚的知青文学资料中,穷本溯源,剥伪存真,精炼出独特于太多流行的、统一的、通俗的言说的真知,形成了这部具有思想含量的中国知青文学史志,缜密、生动、翔实而又富有真相、真况容量。尤为可贵的是作为文化、生命、精神浩劫年代的亲历者,其作其文拒绝讳言知青文学衍生中的自愚、自阉、自锢、自庸、自恋,直逼其深远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文化背景,直取其血脉、细胞、基因乃至溃疡与脓痈,精剖细析。内中有关奠定知青文学基础的红卫兵文学的卷章,原始资料丰富,系多年的收集、积累,不为多见。全书字里行间,奔涌着冷凛的批判意识和拒绝趋奉的执拗的诚实,读来或汗颜或精警或不悦,百感莫辨。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2年1月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5: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的轻波 于 2009-1-22 15:45 编辑

中国知青文学史(1953―2000)
杨 健

                  目  录

[第一卷]50年代初、60年代中期的
         知青文学(1953-1966)


第一章  50年代初、60年代中期的知青文学

     一、城乡分治与前14年的上山下乡运动
     二、50年代的回乡知青文学
         1.50年代,国家对回乡知青运动的政策与宣传
         2.回乡知青的真实状况
         3.建国初,农村知青的文学形象──在城乡
           之间徘徊
          (1)王汶石:《沙滩上》、《夏夜》
          (2)马烽:《结婚》、《韩梅梅》
          (3)柳青:《创业史》
          (4)康濯:《春种秋收》
         4.大跃进年代,回乡知青的文学形象──建
           设家乡的骨干力量
     三、60年代的回乡知青文学
         1.60年代初,对回乡知青模范的宣传
         2.豫剧《朝阳沟》──描写城市知青上山下乡的第一
            部重要作品
           (1)推动银环上山下乡的政治压力
           (2) 知青接受再教育的必要性
           (3) 对下乡知青的阶级斗争、革命传统教育
         3.1960-1963年,回乡知青的文学形象──有科学
            技术的农村新人
         4.1962-1964年,回乡知青的文学形象──阶级斗
            争教育的重要对象
         5.1964-1966年,回乡知青的文学形象──阶级斗
            争、路线斗争的先锋
           (1)建设新农村,移风移俗的新生力量
           (2)积极参加农村阶级斗争、路线斗争
         6.50-60年代,农村知青形象的变迁
    四、 60年代的城市知青文学
         1.知青文学中的“社会青年”形象
         2.城市知青文学的兴起──“到广阔的天地里去”
           (1)扬剧《耕耘记》与京剧《耕耘初记》
           (2)话剧《年青一代》
           (3)电影《军垦战歌》
           (4)长篇小说《边疆晓歌》
         3.“共产主义道德文学”对城市知青文学的影响
           (1)长篇小说《军队的女儿》
           (2)短篇小说《彩色的田野》         
           (3)电影《草原雄鹰》、《青山恋》
           (4)歌剧《向阳川》
         4.工农兵业余文艺创作中的知青文学

第二章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新生代文学沙龙
     一、三年“调整”时期的意识形态斗争
     二、八届十中全会后的意识形态
         1.“念念不忘阶级斗争”口号的提出
         2.共产主义道德文学
     三、文艺沙龙和新生代文艺复兴的梦想
         1.郭世英和X小组
         2.张郎郎和太阳纵队
         3.贵阳、成都的文学聚会与文学沙龙
         4.叶三午、陈明远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5: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卷] 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文学
           (1966-1968)


第三章  红卫兵文学

    一、红卫兵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权力艺术的崩溃与权威艺术的崛起
         2.文革运动的爆发及红卫兵组织的产生
    二、中学红卫兵群体的构成
         1.中学红卫兵派系的三个阶层基础
         2.中学红卫兵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大派系
         3.红卫兵的三大派系理论
           (1)全面变革国家制度的“新思潮”
           (2)“河归旧道”的“四一四思潮”
           (3)反抗“中央文革”的“联动”思潮
     三、权威主义对红卫兵文学的影响
         1.“中央文革”指挥下的红卫兵文艺控制
          (1)保守派红卫兵的文艺大批判(1966年夏-1966年冬)
          (2)造反派红卫兵的文艺大批判(1966年冬-1968年秋)
         2.“中央文革”对红卫兵文艺的组织、使用
    四、红卫兵的文艺宣传
         1.红卫兵文艺的兴起
         2.红卫兵文艺宣传节目
    五、中学红卫兵的话剧
         1.《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2.《在列宁的故乡》
    六、红卫兵诗歌
         1.大批判时期的诗作:革命造反
         2.夺权风暴时期的诗作:“文攻武卫”
         3.“红太阳颂”和“输出革命”
         4.红卫兵诗歌的多元化格局
           (1)《写在火红的战旗上——红卫兵诗选》——
                 造反派红卫兵诗歌总结集
           (2)老红卫兵的诗作
           (3)红卫兵派系间的诗歌作战
     七、红卫兵小说
         1.章回小说
         2.短篇小说

第四章  红卫兵群体向知青群体的历史性过渡
          (1968-1969)

     一、红卫兵运动的结束和浪漫主义之风的兴起
         1.红卫兵运动的结束
         2.浪漫主义之风——逍遥派和“输出革命”
     二、红卫兵群体向知青群体的历史性过渡
         1.红卫兵派系的思想冲突──围绕“出身论”的论战
           (1)“出身论”思想体系的形成
           (2)干部子弟红卫兵对“出身论”的态度
           (3)工农子弟红卫兵对“出身论”的批判
           (4)造反派红卫兵对“出身论”的态度
       (5)对“血统论”的共同批判
           (6)遇罗克和“出身论”的历史局限
         2.中学红卫兵派系的消解--跨校际、城区的红卫兵串联
         3.最初的读书活动
         4.最初的沙龙活动
           (1)徐浩渊沙龙
           (2)北上南下的文化串联──孙恒志
           (3)张郎郎沙龙
           (4)从政治向艺术的转向
     三、红卫兵运动终结时期的红卫兵文学
         1.红卫兵运动终结时期的三个诗人:郭路生、孙恒
            志、史保嘉
         2.红卫兵运动终结时期的浪漫主义诗歌:《献给第
            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鱼儿三部曲》
         3.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出现:《九级浪》、《当芙
            蓉花盛开的时候》、《疮痍》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5: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卷] 文革时期的知青文学
         (1969-1978)


第五章  文革上山下乡运动初期的知青文学
           (1969.4-1971.9.13)

     一、知青文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
         1.文革社会的建立
           (1)国家制度的创新
           (2)文革艺术体系的建立
         2.上山下乡运动的展开
         3.上山下乡运动的初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二、知青群体的形成——大冲突、大走串、大融合
         1.大冲突、大走串、大融合
         2.“扎根派”与“不相信派”的冲突
         3.知青亚社会的出现
     三、知青文学的两种文化形态——组织文学与非组织文学
         1.内蒙古牧区插队知青的文学活动
           (1)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知青的文学活动
           (2)内蒙古牧区的小说、散文创作
           (3)内蒙古知青诗歌群落的诗歌
         2.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的文艺活动
           (1)基层连队的文艺活动
           (2)师、团一级的文艺活动
           (3)兵团的文艺演出活动
           (4)“三结合”的知青文学创作
         3.各地组织化的知青文学活动
           (1)厦门知青的组织化文学
           (2)一个插队文学知青走过的道路
           (3)部分知青作家的自述
     四、城市沙龙中的知青文学
         1.沙龙中的知青诗歌?
           (1)北京沙龙中的知青诗歌《决裂,前进》
           (2)上海沙龙中的知青诗歌《生活三步曲》
         2.沙龙中的知青散文、小说
         3.徐浩渊沙龙与现代主义诗歌的开端

第六章  文革上山下乡运动中期的知青文学
           (1971.9-1974.1)

     一、上山下乡运动中期知青文学的历史背景
          1.重新开放的新文艺政策
          2.权力文学的回潮
          3.权威文学向后权威文学的蜕变
          4.上山下乡运动的中期──走向低谷
     二、知青文艺沙龙和民间诗歌群落
          1.北京的文学沙龙
            (1)鲁燕生沙龙
                 A 沙龙的诗歌
                 B 牟敦白的小说
                 C 张寥寥的剧本
            (2)史康成沙龙
                 A 北岛的童话诗
            (3)其他沙龙
                 A 甘铁生的中篇小说《第二次慰问》
                 B 王江的长篇小说《梦》
          2.成都文学沙龙
          3.白洋淀诗歌群落
          4.厦门知青文学群落

第七章  文革上山下乡运动后期的知青文学
            (1973.8-1976.10)

     一、上山下乡运动后期知青文学的历史背景
         1.上山下乡运动的后期──进入绝境
         2.后权威集团的崛起
         3.阴谋文学
     二、后权威主义的知青文学
         1.知青群体的分裂
         2.知青文学的后权威化
           (1)短篇小说集《峥嵘岁月》、《山里红梅》
           (2)长篇小说《分界线》、《剑河浪》、《征途》、
               《铁旋风》,短篇小说集《农场的春天》
           (3)话剧《山村新人》
           (4)戏曲、电影:《人老心红》、《雁鸣湖畔》、
               《寄托》
         3.“工农兵学员”的创作──短篇小说集《翠绿的秧苗》、
            诗歌《理想之歌》
     三、后权威主义的红卫兵文艺
         1.配合“反右倾”编造红卫兵史
         2.“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中的红卫兵文艺
     四、对知青沙龙的围剿与反围剿
         1.对地下文学的围剿
           (1)“第四国际反革命案”
           (2)“反动小说”《第二次握手》案
         2.反围剿中的沙龙文学
           (1)刘自立的短篇小说《圆号》、《仇恨》
           (2)赵振开的中篇小说《波动》
           (3)现代主义诗歌创作

第八章  过渡时期的知青文学
        (1976.10-1978.12)

     一、知青群体的解体与知青文化群落的转型
         1.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束
         2.知青作家队伍的转型
         3.知青沙龙的转型──民刊的兴起
           (1978.12-1980.12)
     二、民间写作向主流位置的进军与退潮
         1.现代艺术和反特权文学的出现
         2.民间写作的退潮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5: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卷] 新时期的知青文学
         (1978-1989)


第九章  新时期前期的知青文学
       (1978-1984)

     一、新时期知青文学的形成和发展
     二、“改革文学”中的知青文学
          1.“归来者”文学的“权力―知识分子”话语
          2.知青文学的“权力―知青”话语
     三、"伤痕文学"主题下的知青文学
          1.《伤痕》、《蹉跎岁月》──批判血统论
          2.《普通女工》──伤痕的平复
     四、农村知青文学
          1.“人生大讨论”与长篇小说《人生》
          2.长篇小说《人生》
          3.同时期的农村知青文学作品
     五、“悲壮的青春”──对知青运动的命名
     六、乡村之恋──价值体系的失落与寻求
          1.想像中的乡村──农村,精神的锚泊地
          2.价值体系的修复──农村,精神的彼岸
          3.乡恋诗歌
     七、文革“地下文学”的公开化
          1.沙龙诗歌的公开化和被主流化
            (1)有关"朦胧诗"的论争
            (2)现代诗歌的胜利与危机
          2.对沙龙小说的争论与批评

第十章  新时期后期的知青文学
       (1985-1989)

     一、 新时期后期知青文学的历史背景
          1.经济、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
          2.“权力-知识分子”话语的变革
          3.知青文学多元化的发展
     二、“寻根文学”中的知青小说
          1.阿城:《棋王》(1984)
          2.孔捷生:《大林莽》(1985)
     三、“改革文学”中的知青小说
          1.柯云路:《新星》(1985)
          2.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1986)
     四、“悲壮的青春”──宏大叙事的形成
          1.梁晓声:《雪城》(1988)
          2.张承志:草原系列(1978-1989)
     五、“新现实主义”的知青文学──从批判现实主义
          到新写实主义
          1.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人道主义的关怀
            (1)朱晓平: 桑树坪系列(1985-1990)
            (2)马波:《血色黄昏》(1987)
          2.新写实小说──日常生活的呈现
            (1)李晓:《继续操练》(1986)
            (2)池莉:《烦恼人生》(1987)
            (3)王安忆:《69届毕业生》、《流水三十章》(198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5: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卷] 后新时期的知青文学
          (1990-2000)

第十一章  思想重建与文艺论争

      一、 后新时期的文学界与理论界
           1.后新时期的文学界
             (1)“权力-商业”话语体系的建立
             (2)“痞子文学”与“生存文学”
           2.后新时期的理论界
             (1)知识分子话语的重建
             (2)文艺论争
      二、知青学人与知青作家
          1.知青学人
             (1)从广场到书斋
             (2)从发掘到重建
             (3)新人文学
          2.知青作家
              (1)从理想主义到生存主义
             (2)宗教题材的写作
                  A 张承志:《心灵史》(1990)
                  B 史铁生:《我与地坛》(1993)
             (3)社会科学和自然哲学的写作
                  A 梁晓生:《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1997)
                  B 柯云路:《发现黄帝内经》(1998)

第十二章  后新时期的知青文学

      一、对知青运动的再命名
         1.命名,再命名──从“青春无悔”到“劫后辉煌”
         2.知青群体内部的话语分歧──“私人叙事”与
            “宏大叙事”
           (1)主流社会对知青话语权利的控制
           (2)知青群体内部的话语分歧
      二、知青回忆录的出版
        1.90年代前期的回忆录
            (1) 基本面貌
            (2) 文学特色
            (3) 生存主义与人道主义
                 A 生存主义与古代叙事
                 B 生存主义与人道主义
        2.90年代后期的回忆录
            (1) 写作规模与角度的变化
            (2) 浓重的自恋情绪
            (3)古代的叙事立场
      三、知青文学的影视化与商业化
         1.电视连续剧《年轮》、《雪城》
         2.长篇小说《孽债》的发表与拍摄
      四、“悲壮的青春”叙事的发展
         1.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知青梦》──“悲壮的青春”叙事的历史化
         2.长篇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悲壮的青春”叙事的发展:“劫后辉煌”
      五、生存主义的“宏大叙事”
         1.官能的生存──“中国知青部落”系列小说
           (1)《中国知青部落》(1990)
                A 宏大叙事和神格人
                B 官能主义与文学
           (2)《青年流放者》(1994)
                A 知青群体的形象
                B 陈旧的性道德
         2.蒙昧的生存──《中国知青秘闻录》1993
      六、知青文学“私人叙事”的产生
         1.长篇小说《黄金时代》、短篇小说《马但丁》──自由主义的声音
         2.散文集《老知青聊斋》──回到常识
         3.短篇小说《谁为我们祝福》、《归去来》──“乡恋文学”的续篇
      七、晚生代与知青文学
         1.晚生代对知青文学的批评
         2. 晚生代创作的知青文学

后记

资料索引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5: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  明

    文学史不仅是文本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文学家创造活动的历史。本书不仅关注知青文学内容、形式的发展,也非常重视作者思想的发展,把知青文学的发展历史,同时看成一代人文化、思想的成长史。

    知青文学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它是上山下乡运动的产物。文革政治运动对它的创作任务和艺术形态也有直接影响。只有全面研究文革运动和上山下乡运动,熟悉知青一代成长的社会环境,才能深入了解知青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鉴于历史环境对知青文学的影响,本书在各卷之间专设一章,对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及知青群体的状态进行介绍。

    红卫兵文学对于文革知青文学具有重要影响,本书全面介绍了红卫兵文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学红卫兵是后来上山下乡的主体,本书有侧重地介绍了中学红卫兵的政治运动和文学活动。
    本书对民间知青写作和官方知青文学进行纵向的历史追踪,以展示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写作传统。这一意图贯穿在一至五卷的各章之中。

    由于文革时期特殊的历史原因,知青的民间写作只能以手抄本的形式存在,经过历次政治运动的查抄、焚毁,遗存下来的不多。所以本书侧重民间资料的搜集、整理,不是仅仅用审美的眼光进行度量,也考虑到它们的文化价值。本书引用的手抄作品都曾在当时传阅、传抄,它们拥有自己的流通渠道和读者群体,有的作品曾产生广泛的影响。

    知青沙龙文学的发展与知青歌曲、沙龙美术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个知青诗人有时身兼作曲、画家几种身份,沙龙美术还影响到文革官方美术的发展。由于本书的题目所限,对这方面的内容只好省略了。
知青沙龙与非知青沙龙,两者很难截然区分。本书选择的方法是依照沙龙主持人的身份,一些重要的文学沙龙(如上海钱玉林、程应铸沙龙、贵阳黄翔、哑默的野鸭沙龙),虽然与知青文学有密切关系,由于主持人不是知青,而舍弃了;一些文学沙龙,主持人和中坚分子均为知青,一旦写入本书,沙龙中的其它人员和作品,就不再仔细加以区分。

    知青沙龙中有不少非知青出入,在其中产生影响。本书中介绍的个别作家、作品,并不是知青和知青文学,但是它们都与知青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回避和省略这些描述(如省略北岛),知青文学的面貌就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真实的。

    由于本书涉及的历史背景较为复杂,征引资料较多,为了避免叙述上的繁琐,将相关资料、论证转入注释,供有兴趣深入阅读的读者查阅。

    本书将知青文学的发展分为五个历史阶段:文革前上山下乡时期(1953—1966)、红卫兵时期(1966-1968)、文革中上山下乡时期(1969-1978)、新时期(1978-1989)、后新时期(1990-1998)。

    知青文学的第一阶段(1953-1966)是形成时期。知青文学是在“城乡分治”政策下产生的,直接受到当时经济、政治的影响。第一阶段分为前后两个部分:50-60年代的回乡知青文学和60年代初兴起的支边知青文学。前者以权力话语为背景,后者以权威话语为背景。支边知青文学表现出的革命浪漫主义对新生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青文学发展的第二阶段(1966-1968)是过渡时期。红卫兵文学是在文革当局的直接领导和控制下发展起来的,但是到了红卫兵运动的后期,新生代挣脱了权威意识形态的束缚,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红卫兵文学为知青的民间写作奠定了基础。

    知青文学的第三阶段(1969-1978)上山下乡时期的知青学,是知青文学史的主干部分。这一时可划分为初期(1968-1971)、中期(1971-1973)、后期(1974-1976)、转型期(19761978)。两大知青群体──兵团知青和插队知青,分别处于社会化与亚社会化两种状态;相映的知青文也呈现组织化与非组织化两种文学形态。前者发展成为后权威阴谋文学的一部分,后者则进入民间写的广阔天地。文革知青文学为后知青文学提供了不同的写作传统。

    知青文学的第四阶段(1978-1989)是新时期的知青文学。新时期知青文学可以分成两个时期,80年代前期和后期。后知青文学是知青为在城市生存而创造的一种话语表述。80年代前期,在权力话语沿革的历史机遇中,知青文学作为权力话语的一部分得以重建。80年代后期,权力话语尝试变革,为知青文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条件。

    知青文学的第五阶段(1990-1998),是后新时期的知青文学。在主流话语衰变和知识分子话语成长的背景下,知青群体内部形成“知青学人”和“知青作家”两个文化群体,“私人叙事”与“宏大叙事”的话语分歧日渐突出。随着理想主义的幻灭,生存文学进入知青文学的主流叙事。在世纪末,知青文学全面衰落。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5: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的轻波 于 2009-1-22 15:59 编辑

第一卷  50年代初、60年代中期的
        知青文学 (1953—1966)

第一章 50年代初期、60年代中期的
        知青文学(1953-1966)

一、 城乡分治与上山下乡运动的形成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是从50年代政府动员农村中小学生回乡务农开始的,随后在大跃进造成的经济灾难推动下,在6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动员城镇知青大规模上山下乡。“城乡分治”不仅扭转了乡村劳动力向城市汇集的趋势,而且造成了城市“多余”人口向乡村的输出。[1]

建国初期到文革前是知青运动形成的时期,前后经历了14年。运动形成的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2年,城市对乡村开放的时期。

    建国之初,工矿企业在农村成规模的招收青年,调动了农村知识青年进城的热情。同时,农业合作化运动需要大批的管理人才,政府号召农村知青回乡参加合作化运动。国家向青年呼吁:“今后建设农村需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农业合作社的主任、生产队长、会计和技术人员,需要千千万万的拖拉机手和联合收割机手。”合作化运动唤起了农村知青对未来农村的美好向往,他们中的许多人愿意留在农村发展自己的人生道路。农村知识青年一方面对城市文明有着强烈的向往,同时对广大乡村进行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也充满了憧憬。

第二阶段:1953-1955年,开始压缩教育规模,初步制定城市招工制度。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城乡间的危机第一次出现。随着农民流入城市的增加,国家开始注意农村青年的招工政策问题,连续下文件、发社论组织动员农村青年回乡参加劳动。 国家调整教育发展规模,各省不能升学的农村初中生约达70%,他们绝大多数当了农民。这是城乡分治的国策逐渐形成的时期。

第三阶段:1956-1957-1958年,经济冒进与反冒进,城乡分治局面形成。

    1956 年经济冒进,工矿开始大量吸收农村知青,大批农村知青丢下锄把重新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是1957年的反冒进,使各种就业门路对城乡青年人关闭,沉浸在迎接社会主义高潮热情之中的城乡青年,对于这一切都没有思想准备。57年各地出现学生罢课、游行、冲击机关,中共中央开始关注重视知青的升学和就业问题。

    1958 年毛泽东批评党内的"反冒进",建设规模再度扩大,投资急剧增加,导致劳动力不足,各地区又开始从农村大量招工,农民重新从乡村涌向城市,又出现新一轮的全国性人口大迁移。国家为制止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人大常委会于1958年通过《户口登记条例》。城乡间的界限从此被严格固定下来,国民被划成了两类人,这一划分产生了数量最大的两个等级群体。

第四阶段:1960-1963年,动员城市知青上山下乡的开始。

    大跃进造成经济困难,城市中出现粮荒,为了精简吃商品粮的人口,国家关闭工矿企业,裁并机关,并动员城镇人口下乡。精简城镇人口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顶替,以弱代强,以女代男,以老代壮,顶替出青壮年劳动力,加强农业第一线,城镇人口素质严重下降。1961-1963年,全国职工减少1889万人,城镇人口减少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口减少2800万人。1962年精简工作开始转向城镇青年。1962年春至1963年8月,有10多万城镇知青下到国营农、林、牧、渔场。

第五阶段:1963-1966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制度化。

    1963 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一份纲领性文件,将城市知青上山下乡作为一项长远的、正式的政策提出来。中共中央计划15年内,在全国540万生产队平均安插2人,共安置1000多万城市知青。随着1962年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都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上山下乡运动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运动产生的经济原因被政治掩盖。

    1962-1966 年8月,全国城镇知青129.28万人上山下乡,插队人数逐年上升,1962年仅为6%,1966年达到70%。经过积极探索,上山下乡到1966年已形成了一整套方针政策,知青上山下乡作为国家的一项正式制度,已经基本奠定。它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健全的常设领导机构(安置办公室,专职负责干部),国家每年固定拨付的安置经费,一整套成熟的宣传模式,与安置工作相配套的“社来社去”的半工半读教育制度,街道、学校、农村一条龙的管理措施等等。

    50、 6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停滞和倒退,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形成的最初动因。定宜庄指出:50、60年代教育、经济形成周期性的大起落,每一个周期过后就会有一次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政治上的动荡,经济决策上的失误,每次都以大量青年的不能升学和被送往农村为代价。

    国家“重工轻农”、重城市轻农村,是出于国家管理的需要。“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本质是全能的国家主义,在不能完全实施制度化、组织化管理的历史条件下,将城市孤立的、封闭的管理起来,将农村作为国家化的牺牲品。知青正是这种“城乡分治”政策的牺牲品之一。

    中国由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国家体制内部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冲突──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冲突,城乡间的冲突,生产关系与就业的冲突,党内政治路线的冲突──知青一代无形中成为这些矛盾的集合点。国家将知识青年简单地迁移到农村,移到国家体制之外,使所有复杂矛盾,在农村经济体制下都化解为简单问题。这种大规模的涉及一个群体、一代人的行为,是以国家名义做出的。

    将城市中受过教育的、年轻有活力的劳动力下放到农村,牺牲了整整一代有知识的青年,这不仅影响到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影响到整个民族的进步,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悲剧。

二、50年代的回乡知青文学

    知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所有未能继续升学而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的青年,其中包括农村的回乡青年;狭义则特指城镇下乡知青(1962年以后由国家正式发放安置费的大中城市下乡中学生)。“回乡知青”与“下乡知青”在宣传上,一般并不做特殊的区分,但在政策与待遇上,却有着严格的不同。城市知青无论是在下乡和回城后都受到国家相应的政策照顾,而回乡知青基本上被作为农民对待。

    知识青年是随着“城乡分治”国策的治定而产生的。国家在1953年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党和国家动员农村知识青年回乡务农,城乡矛盾首次被突现出来,可以说1953年是知青运动的启始年。

    在共和国建立之初的1951年,已经有一些反映农村互助组的小说,涉及到农村知识青年的形象(他们大多只有高小文化),人物在城乡之间徘徊,可以说他们是准知青的形象。随着1953年团中央组织高小、初中生回乡务农文件的下发,一些描写回乡知青建设新农村的作品开始出现,可以说1953年是知青文学产生的起点。1955年中共中央对农村知识青年回乡务农十分重视,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并发表了社论,回乡知青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一些回乡知青模范在报刊、广播上占有显著位置。知青正式成为一种社会角色,知青文学作为一种题材被确定下来。

    依照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阶段性发展,可将50、60年代的知青文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头一个十年中,以农村回乡知青为知青文学的代表;第二个十年,以城市下乡知青为知青文学代表。在50年代被国家、社会广泛关注的回乡知青,到了60年代逐渐被下乡知青所取代,这是由国家经济政策所决定的。为了配合不同阶段的工作重心,文学艺术的宣传也相应转移歌颂和表现的对象。由于政策不断发生变化,知青文学平均三五年发生一次主题和命名的重大变更。

1.50年代,国家对回乡知青运动的政策与宣传[2]

    1953年国家“城乡分治”政策初步形成之后,对农村回乡知青的宣传教育工作也随之展开。
    1953 年5月,《人民日报》开始连续发表动员农村知青回乡的社论、文章。1954年1月,教育部召开中学教育会议,提出要向中小学毕业生宣传“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的道理”。同年4-5月,《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团中央发出《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生产劳动的指示》,要求各级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运用范例教育毕业生准备回乡参加劳动生产。

    1955年上半年,中共中央批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报告》,《人民日报》根据文件精神发表社论《继续动员初中和高小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要求各地党组织大力推行实施,至此国家动员农村知青回乡的运动达到了高峰。

    宣传动员采取了如下形式:第一是大造社会舆论。由各地党委、政府按照中央指示布置工作,督促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青年团和其他有关部门,组织中小学教师、基层干部和报告员、宣传员等广大的社会力量,运用报刊、广播等宣传工具,对社会各阶层、学生家长、已经就业和在校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张旗鼓地造成声势;同时,让全国、各省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以写公开信、与学生开座谈会等方式,动员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其宣传要点:1,中小学教育要培养青年一代成为新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要克服轻视体力劳动的剥削思想,劳动是最崇高的荣誉。2,新社会的劳动事业没有贵贱之分,农业劳动同样重要。3,社会主义农村有美好前景,批判当农民学知识没有用的错误思想。

    第二是通过各级党、团和行政组织,层层下文件,进行动员和落实。责成各地党政部门,尤其是团组织,大力抓好思想教育和安置工作,并总结推广一些地方的先进经验。

    各地政府开始有意识地树立回乡知青模范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广大回乡青年。这些活的榜样,也有过苦恼、失落,但他们奋斗了,成功了。国家通过这些榜样告诉青年,向他们学习吧,你也会得到他们得到的这一切的。在整个50年代党报、团报上处于显著位置的知青模范和先进人物,基本上都是出身乡村的"回乡知青",如山东的徐建春、延边自治州的吕根泽、广东的杨明汉等。显然,先进知识青年典型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组织按照当时政治上的需要来发现和培养,而一个普通青年一旦成了典型,他也要根据组织的需要来成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6: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2.回乡知青的状况[3]

    城市与乡村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文化(如社会开放性、人际关系等方面)上存在巨大差异。城镇已经生活在工业社会中,而乡村依然生活在传统(古代)社会生活中,城市愈是现代化,其含金(现代性)成分越高;城市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传统环境的压迫,扩大了个人生活空间;城乡之间是两个世界,意味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城乡分治固化了经济上的不平等,导致了等级的普遍存在。

    在解放初期,工业化和教育的大发展,使农村青年对读书后的前途抱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对工业化社会,对城市文明抱有强烈的向往。他们渴望离开贫困、封闭的乡村,不再重复父辈的落后生活方式,他们要求对生活有更多的选择。城乡差别使农村数百万计的知青自发地拥入城镇。

    农村科技生产力的落后,也是农村知青要离开农村的原因。我国农村个体小农经济一锹一锄的生产方式,使先进的科学技术找不到用武之地。农村虽然缺乏科技和管理人才,同时也缺乏吸收科学、管理人才的基础,从而使农村知青的知识和能力被荒废。

    1953-1954 年政府压缩农村中小学教育,使千百万农村青年面临着回乡务农的命运。农村青年把升学与进城、当干部联系在一起,把能否继续升学看成是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和前途。升学考试之前已经有人声明:“考不上学校,就去投海军──投水,投空军──上吊,或是投陆军──流浪”。[4]一旦落榜,许多农村青年痛不欲生,一个青年在给他哥哥的信中这样写道:“8月5日晚上,一个沉痛的不幸的消息无情地来到了──我没有考上学校。我用了极大的耐力,才制止了眼泪的涌出,可是眼眶已经潮湿了。到现在写信时我的手还在发抖。我无法安定下来,因为它关系着我的青春,甚至我的一生.....我宁愿在城市里拾垃圾,也要走出农村!”[5]

     这种痛楚正是当时千百万农村青年所经历的真实体验。国家压缩教育,限定中、高等教育名额,意味着进入城市的道路变得更窄,它使农村青年改变社会地位的梦想普遍破灭。

    许多考不上学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都曾到城市寻找过工作,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城市政策逐步完备,"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方针已经建立,他们进入现代生活的期望都成为泡影。许多回乡知青模范,在被树立为先进典型之前,都曾有过四处托人找工作的痛苦经历。

    回乡知青的这种痛苦的呻吟,没有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因为这种痛苦和渴望,不能得到被社会接受的某种命名。我们现在所能读到的只是官方对这一群体的描述,听到所谓“回乡先进典型”发出的声音。这一时期的知青文学显然不可能传达广大回乡知青苦闷的心声。在主流强势话语的背后,有更广泛的沉默。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6: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3.建国初,农村知青的文学形象──在城乡之间徘徊

    农村有知识的青年,积极追求进步,是乡村中最便于组织动员的一部分力量。在政府看来,知识青年是便于组织的,而农民则是不便于组织的,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所以,在建国之初,党和国家对回乡知青寄予高度的信任,将他们视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在建国初的文学作品中,回乡知青大多被描写成少共布尔什维克,是党在农村的先锋力量。随着城乡分治政策的出台,回乡知青的地位急剧下降,开始被描写成受教育的对象。

(1)王汶石:《沙滩上》、《夏夜》[6]

    建国之初,在著名作家王汶石的笔下,农村优秀青年大多是回乡知青,他们是来自革命家庭的团员干部或是青年党员。王汶石在小说中将他们描写成党在农村的领导力量,在他们的身上焕发着青春的光彩,代表着中国农村光明伟大的未来。

    短篇小说《沙滩上》塑造了两个回乡知识青年,一个是生产大队长陈大年,一个是副队长陈囤儿。陈大年的后脖颈“像钢炮似的闪着铮铮的光辉”,陈囤儿“被太阳烤焦的脊背”,“闪着油黑油黑的亮光”。两个人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们初中毕业后,抱着建设家乡的理想回到家乡,使原先的穷队变成了富队,他们也光荣的加入了共产党。

    在整风整社中,群众对他们提出了批评。陈囤儿一肚子怨气,索性丢开工作不管,用拼命劳动发泄心头怨气,还赌气说:“心事就是干活!白天干活,晚上抱着老婆睡,假日嘛,腰里别着人民币去看戏.....”而陈大年没有改变开发家乡千亩沙滩的志愿,在整风期间,坚持学习驾驶大型拖拉机,每晚开过批判会之后,一个人到村外千亩沙滩刨坑探查沙层下的土质。当陈大年把陈囤儿领到沙滩,让他看铁犁翻出来的沃土。陈囤儿又喜又悔,他责骂自己,要求陈大年向他“开炮”,“结结实实揍我一顿”。陈大年批评他,“你可真不像话,不像个无产阶级战士的样子”,陈大年的话使陈囤儿受到震动。

    短篇小说《夏夜》描写了乡村的第一代男女拖拉机手的爱情,他们的父亲都是革命烈士,小时曾是亲密的伙伴,是“两个新生杨柳一般的青年”。女拖拉机手马芸芸望着一片新耕的土地在她脚下铺展开来,她情不自禁的“嗨,嗨,嗨!.....”地呼喊。小说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表达了开国之初,回乡知青对农村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些小说明显地带有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倾向,把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等同于一场革命运动,回乡知青等同于革命战士。回乡知青的形象,还没有脱尽国内革命战争的印迹,带有战争文学的某种气息。

(2)马烽:《结婚》、《韩梅梅》[7]

    马烽是著名的山西乡土作家,他在农村发展的各个时期──土地改革、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一直到人民公社,创作了一批反映农民生活的乡村小说,树立了许多新农民的形象。在他的笔下也塑造了一批回乡知青的形象,这些形象在不同时期发生了微妙变化。

    在建国初期,马烽笔下的农村优秀青年,往往都是回乡知识青年,他们是党领导下的一代农村新人。

    1951 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结婚》,赞颂农村新人的新思想、新风貌。小说讲述,清水庄青年团支部书记田春生与“妇婴卫生训练班”的学员、柳林村劳动英雄的女儿杨小青,俩人自由恋爱长期通信。一天他们约好一同到区上领结婚证,在领证路上,春生参加抓特务,小青遇上难产妇女,去给人家接生,两个人都迟到了,闹了一场喜剧。

    到了1954年,马烽笔下的回乡知识青年开始扮演新角色。他们成为农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需要在劳动中接受农民的再教育。1953年中共中央开展动员农村知青回乡务农的宣传工作,是促使作家改变回乡知青新形象的重要政策依据。

    短篇小说《韩梅梅》描述,韩梅梅在县中学读书,考试落了榜,当中农的爹妈不给她好脸色,说供她念书,盼她将来能做阔事赚大钱,结果把钱白扔了。合作社缺少有文化的人,社里十分欢迎韩梅梅回乡务农。社长想让梅梅当管理员,可是她主动承担了喂猪的工作。她不怕脏臭,科学养猪,猪养的又肥又壮。秋后农业社结算,梅梅挣了70多个劳动日,分到一千多斤粮食,还被选为社生产模范,派到县国营农场去受训。梅梅的爹在事实面前也转变了思想。

    张伟是韩梅梅同村的同学,他落榜后不愿出门见人,整天躲在家里哭哭啼啼。韩梅梅劝他参加农业生产,他却说:“我丢不起这份人!”他跑到太原工厂做工,又嫌当工人脏累,只好回村,结果一事无成。马烽通过正反两种形象,为回乡知青指出正确的人生道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反面人物的道德品格加以贬低,将思想批判转为道德批判。这种道德人格批判,在此后的知青文学中逐渐成为滥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5 17:45 , Processed in 0.0800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