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16|回复: 6

描述婚恋第三者的语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5 22: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要请教各位一个问题:我们在描述婚恋中“第三者”现象时,除了用称谓语“小三”“二奶”“狐狸精”等之外,还有哪些词汇或句子呢?比如“脚踏两条船”“劈腿”。请大家帮忙想想其他语汇、回回帖,呵呵,感激ing!
发表于 2009-5-25 23: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婚恋大事记
来源:http://www.2525925.com/xxview.asp?ThreadID=331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施行。

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这部法律完成了反封建的伟大使命,比如纳妾等封建制度被严令禁止等。一种新的婚姻时尚开始流行,即朴素、革命同志式的夫妻关系,意味着妇女的家庭地位和夫妻关系的深刻变化。这次婚姻法的颁布带来第一次离婚高潮,据统计1953年当年的离婚案件多达100万件。

1966年,中国发起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

这场“大革命”对于人民的恋爱、婚姻是一场浩劫,从此中国人的婚姻生活走入了一个“禁欲”时代。在整个“文革”十年,婚姻中男欢女爱的感情成分完全被阶级斗争所淹没。“亲不亲,线上分”——阶级不合、观点、路线有异,夫妻便会反目,便会互相斗争,互相揭发。在婚姻中没有温情和爱恋,只有革命,只有斗争。

1968年,中国掀起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山运动。

至1973 年12月8日,全国有800多万城镇青年上山下乡。知青”成为特定的历史产物。这些城镇中学生告别父母、亲人和家乡,奔赴农村和边疆,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这一政策一直执行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此后,大批知识青年返回城市。大动荡、大迁徙,以及后来的大返城,使得这一代人的经历前所未有地复杂、曲折,许多人的生活具有大起大落和各种悲欢离合的情节,相互之间的命运、前途形成巨大落差。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号角。

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人的思想逐渐解放,人们的传统婚姻观念发生改变。

1980年,新《婚姻法》颁布。

同此前的婚姻法相比,法律中修改了法定结婚年龄,并对离婚的法定理由做了实体性的规定:如果夫妻感情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新婚姻法的出台,带来了一场婚姻革命,引发了离婚高潮。更多人为追求爱情而重新寻觅伴侣。其主体是“上山下乡”后纷纷返城工作的知识青年。其中,“遇罗锦离婚案”轰动一时:1980年5月,作家遇罗锦以“没有感情”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与丈夫离婚。这条离婚理由在当时引起了一场离婚标准究竟应该是“理由论”还是“感情论”的社会大讨论。

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跨国婚姻。

那个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清纯默然的“荒妹”沈丹萍,于1984年突然从中国荧屏消失,并成为第一个嫁给老外的中国知名影星。沈丹萍与乌韦的这桩婚姻,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不停地有走红的女影星嫁给了老外。这股风气在上海尤其风行,其中1981年至1985年、1989年至1992年是上海涉外婚姻增长最快的两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涉外婚姻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上海人发现与世隔绝多年后上海落后了,有些女性就想通过外嫁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当时的涉外婚姻几乎是清一色的“沪女外男”型,“老夫少妻”在其中占了很高比例。由于年龄和知识层次存在较大差异,加上语言不畅通、缺乏感情基础,导致以后出现了许多婚姻危机。

1983年,“秦香莲上访团”引出新词汇:第三者插足

1983年,由36名妇女组成的“秦香莲上访团”联合到全国妇联上访,状告她们的丈夫是“陈世美”。这些女性都是知识分子,她们在过去的岁月里自觉地支持了丈夫的事业,可这些丈夫们翻身后竟纷纷借助新《婚姻法》中的“感情破裂”一条,提出离婚,不要糟糠之妻了。在这一轰动事件里,中国人第一次听到一个新词汇:“第三者插足”。与此同时,人们还创造了两个新名词:“傍大款”和“包二奶”。

1984年,《中国妇女》杂志在第6期上刊登了两条征婚启事,成为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

1984年,河南焦作矿务局矿工朱俊芳在当年第5期的《中国妇女》杂志上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当时,朱俊芳是焦作矿务局冯营煤矿的农民轮换工,28岁了还单身一人,他在好友的帮助下写了一则启事,然后拿到工会盖了公章,寄给《中国妇女》杂志,随信还寄去了100元征婚费用。很快,启事就在杂志上登了出来。两个月后,一位容貌俏丽名叫李萍的东北姑娘来到了冯营矿,最终成了朱俊芳的新娘。

8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性启蒙运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的各种思潮蜂拥而入,最典型的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也正是从弗洛伊德开始,中国人第一次敢于公开谈性。自由、性解放之风兴起,婚外恋、第三者插足、未婚同居相继成为都市青年的时尚。

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

80年代,西方性革命,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性堕落与道德的沦丧,并导致艾滋病蔓延欧美,引起心理上的极大恐惧。1985年,中国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

20世纪90年代初,“婚外恋情”和“家庭暴力”等现象浮现。

改革开放后,社会发生巨大转型,各种文化思潮兴起,出国留学热兴起,“婚外恋情”和“家庭暴力”等现象浮现,国人的婚姻再次面临冲击。在中国每年数十万件离婚案中,知识分子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以留学人员的离婚率最高。由“第三者”、婚外恋引起的离婚占离婚总数的比例:1982年为14%,1983年为30%,1984~1985年为40%。由生活压力、婚外情引发的家庭暴力占据多数,也包括中国封建残余思想、人格障碍等因素。

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公布施行。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适应婚姻家庭的发展,在夫妻财产制、家庭暴力和夫妻间的忠实义务等方面做了适当的调整,婚姻法修改中反映出的社会变革给婚姻家庭领域带来的变化与价值观念的冲突,也预示着婚姻家庭在向更加文明、和谐与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出现新的问题与矛盾。

新的婚姻革命正在来临。

21世纪以来,新的婚姻关系正在形成,它不愿意再承载过去的婚姻所承载的繁重义务,更排斥外力的影响,而强调婚姻中个人的感受和感情的结合,它追求更高的婚姻质量,因而变得更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在新一辈的婚姻中,传统婚姻固有的内涵正在消减,婚姻变成一种更纯粹的东西,但它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单一,而是变得更不可预知和不稳定,我们称它为“第四次婚姻革命”。

现代人对婚姻期望值越来越高,剩男剩女逐渐增多。

现代人对婚姻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就会变得挑剔。曾经是男人的择偶标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现在也成为一些女人的择偶要求。现在离婚率那么高,动不动就不满,因为它达不到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一种水平,很多人结婚之前都做着一个春秋大梦希望通过结婚来找到真命天子,并且春秋大梦多半是在感情上,特别是城市有文化的人,在感情上,心理上,文化上,性的满足上都有极高的要求。择偶的高要求,再加上工作忙率,无暇顾及自己的婚姻大事,导致这些都市白领成为“剩男剩女”。如今的“剩男剩女”不再是自身条件差的困难户,反而很多是三高人群(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剩男剩女的增多作为一种日趋严重的社会现象,亟需具备高度诚信、拥有高素质专业工作人员和科学化服务流程的专业婚恋机构出现。

2006年,第一严肃、高端婚恋平台——钻石王老五征婚网成立。

在整个婚恋行业面临诚信危机的大环境下,婚恋市场潜力巨大,但是普遍缺乏有效的营运模式,此时,钻石王老五征婚网(www.915915.com.cn)横空出世,在独特的市场定位下,具备规范的管理模式、专业高效的服务模式、高素质的博士服务团队、强大的市场推广力量、强大的策划整合力量,成为中国第一个高端征婚网站,并发展成为今天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婚恋机构之一。

钻石王老五征婚网以“中国第一高端严肃婚恋平台”为目标,定位高端市场,为成功的单身富翁、个人素质极为优秀的美女和青年才俊等社会精英提供高质量的婚恋服务。钻石王老五征婚网在婚恋行业内率先启用博士顾问团队,成立心理研究中心,首创“爱情定制”服务模式和国内第一条婚恋服务流水线,以高文化素质和高职业道德素质为会员提供高质量婚恋服务。

钻石婚恋网倡导正确的婚恋观念。

在中国婚姻充满不可预知和不稳定性的形势下,人们对待婚姻的思想更加复杂化,很多人由于惧怕婚姻而选择试婚,很多人的择偶条件越来越挑剔。
钻石婚恋网认为价值观的趋同或相斥影响爱情和婚姻的幸福程度,因此倡导以价值观为导向进行婚恋选择。同时强调,婚姻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一个人的婚姻将影响三分之二人生的幸福,在人生中至关重要,中国人必须对婚恋选择充分地重视,不能消极地等待缘分,那些“缘分论”者,或者以“太忙,没有时间恋爱”为理由忽略婚恋的人,常常在年轻时错过了最佳选择机会。

中国婚恋将回归传统

中国在开放以后,婚恋的开放观念在走过一条西方社会曾走过的道路之后,最终回归于传统是大势所趋。2007年,上海半数以上的女大学生在接受调查时认为美满的婚姻和家庭是人生的首要追求。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5.9%的人呼吁人们坚守夫妻之间忠贞不渝的传统观念;28.9%的人认为出轨是对家庭伦理的背叛,理应受到社会谴责;35.4%的人认为应该加强社会伦理建设和道德约束。

婚礼追求高档化、个性化

90年代之后,新婚夫妇越来越追求没有约束的个性化婚礼。他们不再拘泥于世俗的传统婚礼,他们全凭自我想像去追求精神享受的婚礼,目的只是让自己的感情得到尽情的放纵。他们渴望个人的价值(如赚钱的能力、社会地位等)在与众不同的婚礼上得到体现。调查数据显示,90年代前期一对城市新婚夫妇的结婚花费相当于80年代的4倍,相当于三四十年代的135倍。****一项调查还表明,1999年一对城市新人的结婚支出介乎5万到20万元之间,结婚费用呈高速增长的势头已是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顺应婚庆市场的需求,2005年,第一届中国婚博会在北京举办;2008年,中国第一个高端婚典品牌——钻石王老五婚典成立。

WTO对婚恋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以后,伴随着外国廉价粮食的大规模入侵,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同时,城市国有企业中出现的庞大的“下岗”农民,使城市涌入了大量失业人口。而严重滞后的户籍制度致使很多家庭长期分居两地,也影响了家庭的稳定性。

老年人婚姻

日渐变老的父母辈正在面临婚姻困境,许多婚姻方面的专家都特地提到他们,“70岁以上的老人是我们这个时代被干涉婚姻自由最多的一代人,只是一般人不知道”。

许多老人再婚的目的在于养老,而中国子女普遍对此会进行干预,这一方面是出于财产继承问题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另一种独特的文化,如果是母亲再婚,许多人会觉得没有面子。第三个原因,则是养老的考虑,唯恐增加负担成为许多人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婚姻不淑而出现的“新名词”

一夜情:简称ONS(one night stand)或e夜情。本是外来语,但近几年在内地急速蹿红。据统计,中国人发生一夜情的认识途径,有34.6%是通过网络,其中24.4%是通过聊天室。因为并不是人人都经常上网,通过网络可能更容易找到与自己层次接近的人。

二奶”和“包二奶”:解放前指夫所纳之妾,后被借用来称呼“傍大款”的年轻女性。“二奶”现象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港台商人来大陆投资而兴起,深圳、东莞、中山、福建沿海等地是二奶最初的发源地。

小蜜”:由“小秘”演变而来。小秘,秘书之谓也;小蜜,则是秘书兼情人。相对于“二奶”的养在深闺,小蜜则是公私兼顾。

“MBA”:即married but available(已婚却随处风流)该词在白领上流行广泛,是“红旗不倒,彩旗飘飘”的都市白领版。

红颜”:字典上的解释是“美丽的女子”。自古以来,男人把如解语花般美丽而又善解人意的女子称为“红颜知己”。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因而派生出“蓝颜知己”这一称谓。

小三”和“史上最牛小三事件”:小三即第三者的蔑称。2007岁尾,“史上最牛小三事件”轰动网络。一名叫“糖果儿”的“小三”在自己博客上谩骂丈夫前妻,激起公愤。网友发挥人肉引擎的强大威力,把“糖果儿”夫妇的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和工作单位都一同曝了光,掀起了2007年最为激烈的“讨伐第三者行动”。

离婚村”:中国重庆市人和村可能是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地方,根据官方数据,离婚率超过了95%。原来,当地政府在“房屋拆迁补助办法”里规定,离婚夫妻可以用优惠的价格多买一套房子。结果村民一窝蜂赶办离婚,甚至九十多岁的老太婆都被孙女婿背到民政部门假结婚又假离婚。
民政部门假结婚又假离婚。
发表于 2009-5-25 23: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傍大款”、“小蜜”
发表于 2009-5-25 23: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婚恋观调查:婚外情成头号婚姻杀手   
2008-1-19 9:46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的第一场“火”来自一个意外发布的“绯闻事件”,胡紫薇“揭”张斌第三者的事件,瞬间点燃全民的“八卦”热情。在大家津津乐道种种绯闻是非时,却越来越少人提及“婚姻”之于家庭双方的界限。“家里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成为中国现代都市中的一种“流行”。当“流行”慢慢成为“正常”时,我们发现,这一代人的婚姻已经到了一个该反思的节点。

  我们的焦点集中在35~45岁、受过良好教育、收入颇丰的“中产”家庭。当车子、房子、孩子、位子,一切的奋斗目标有了眉目,随之而来的却是迷失和无所适从。面对日渐平淡的感情和新的诱惑,“婚姻”在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挣扎。

  婚风暴:离了后忘不了

  她始终怀念那段好时光。上个世纪80年代初,王仪(化名)和李健(化名)在西部一所大学校园的一次聚会上相遇。两个人是老乡,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就走到了一起。毕业后,两个人费尽周折,最终双双留在了北京,顺利地结婚、生子,过着清贫而安乐的时光。变化是从李健换工作开始的。

  1990年年底,李健跳槽到了一家知名外企,事业自此上了快车道。李健飞快晋升进百万年薪阶层。他们成了同学中最早买房、买车的那一拨,一家人很快搬进了大房子。生活一直算圆满,直到王仪无意中发现了李健手机上的一条暧昧短信,另一个“她”浮出水面——一个更年轻温柔的女孩儿。她提出了离婚,李健试图挽回,但王仪很坚决。

  王仪提出考虑详尽甚至苛刻的离婚财产分割方案。李健付清了全部房贷,在留下了车子、房子,承诺每个月给女儿支付上万块钱的抚养费后,几乎是净身出户。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李健事业成功,但是至今没有再婚;王仪虽然见了若干个对象,但是总不满意,她忘不了那段纯真的时光,也很难找到与李健条件相当的人。

  婚外情:头号婚姻杀手

  王仪、李健和方滨都属于这样一代人,大部分的“60后”和小部分的“70后”构成的一代。近年来,中国离婚率逐年上升,自1995年以后,每年离婚人数都在100万对以上。

  《当代中国家庭巨变》一书中,作者丁文、徐泰玲记述,“就全国而言,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婚外情所造成的离婚案,约占离婚案总数的25%~35%,90年代中期至今,据一些地方法院统计,这类离婚案件占离婚总数的40%~50%,在经济发达地区甚至达到60%以上。” “2007年,婚姻家庭法专业律师杨晓林一共承接了80桩案件,涉及离婚的案子达到60桩,35岁至45岁上下的人几乎占了四分之三。而且当事人层次较高,杨晓林所在的律师所收费门槛为6500元,客户包括上市公司老总、外企高级白领,也有大学教授及主持人。其中,婚外情成为重要的离婚诱因,杨晓林表示,除了少数捕风捉影,大部分婚外情都确有其事。

  “60后”:婚姻的两轨制

  著名作家柯云路这样评论“这一代”人与“80后”的差别:当“80后”说他爱上第三者,“第一,他可能比较利索;第二,他可能内心冲突比较少;第三,他甚至可能比较坦率,‘60后’和‘70后’这两张皮就扯得比较厉害。”柯云路说,“他们也想当好丈夫、好妻子,但是也不妨碍他们在外面花一把,只是他们乱搞的时候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不愿意让父母、子女知道,也不愿意让社会知道。”柯云路将之形容为“婚姻的两轨制”。

  婚姻家庭法专业律师杨晓林介绍,在他经手的离婚案件中,这一代当事人大都经过了长期痛苦的考虑,尽量做到完满。比如有人2004年就向他咨询了,2007年才正式委托他办理离婚手续。在对待孩子方面,不少客户都慷慨地尽到了抚育的责任,比如每月支付上万元抚养费。而“80后”的委托人,则常常为很小的事离婚。且说离就离,没有任何余地,到法院只是走个程序。

  婚姻观调查

  多数人不相信爱情永恒

  这是一份网上的问卷调查,由《中国新闻周刊》与某网联合举办。调查分为男人卷与女人卷,截至2008年1月14日上午11时,共有9021人参加了男人卷的调查,5002人参加了女人卷的调查。

  从参加调查者的年龄和婚龄来看,分别为30岁到40岁(分别为48.02%和49.96%)、婚龄七年以上者(分别为52.4%和50.57%)。调查分为男人卷与女人卷,从结果来看,得到了一些颇有意味的结果。

  如,对于“你是否相信存在永恒的爱情”,男女中的多数人都选择了“否”;但在回答“你认为是否能做到忠于婚姻”时,男性中的多数人选择了“否”,女性中的多数人却选择了“是”,她们虽然也不相信有永恒爱情,但却更愿忠于婚姻。

  在回答“面对诱惑,你的心理状态是……”时,更多的女性选择了“这有悖社会的道德观”,而更多的男性选择了“有那么多人都这样,我也可以”;在回答“如果发生婚外情,你会怎样选择”时,更多的女性选择“因早晚会暴露,还是会选择退出,而更多的男性选择“我可以在家庭和情人间维持平衡”。

  这份调查的一个亮点,是无论男女,在婚姻发生问题时,大多数都选择了“及时沟通”。

  婚姻冲击

  从包二奶到性自由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离婚潮和性启蒙

  1980年,新《婚姻法》颁布,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第一,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第二,经调解无效。这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奉行自由离婚的领先国家。新《婚姻法》颁布引发了离婚潮,其主体是“上山下乡”后纷纷返城工作的知识青年。其中,“遇罗锦离婚案”轰动一时。

  作家遇罗锦在最倒霉的时候与工人蔡钟培结婚,平反回原单位后即以“没有感情”为由提出离婚,引起了一场关于婚姻是以政治、物质条件还是以爱情为基础,以及离婚标准究竟应该是“理由论”还是“感情论”的社会大讨论。

  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性启蒙运动,西方的各种思潮蜂拥而入,最典型的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也正是从弗洛伊德开始,中国人第一次敢于公开谈性。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傍大款和包二奶

  到80年代后期,中国人离婚情况开始逆转,结婚5~15年的中年夫妻开始成为离婚的主流。

  1983年,由36名妇女组成的“秦香莲上访团”联合到全国妇联上访,状告她们的丈夫是“陈世美”。这些女性都是知识分子,她们在过去的岁月里自觉地支持了丈夫的事业,可这些丈夫们翻身后竟纷纷借助新《婚姻法》中的“感情破裂”一条,提出离婚,不要糟糠之妻了。

  在这一轰动事件里,中国人第一次听到一个新词汇:“第三者插足”。官司最终打到中央,在中央领导人的过问下,36个“陈世美”没有一个离成婚的。但在10年之内,他们全部都离婚了。

  资料显示,当时40%~50%的离婚案,是由第三者插足引起的。与此同时,人们还创造了两个新名词:“傍大款”和“包二奶”。

  90年代后期至今:新型婚姻和性自由

  当下在广大青年群体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婚姻形式。据报道,公众对它们的接受度分别为:网婚为48.8%;隐婚(假性单身)为52.5%;“闪婚”为34.1%;不婚为62.7%。

  网络推动了中国的性解放。网络大大降低了性行为的成本,某些网站的同城约会栏目已经变成著名的一夜情聚点。换妻游戏等交换性伴侣的活动开始隐秘地出现。

  “闪婚”开始在都市年轻人中流行。从相识到第一个晚上到结婚,双方相处可能不超过13个小时。这种新兴的性自由的后果是:在2004年,流产女性中有65%是单身,而这个比例在1999年是25%。

  据民政部统计,2004年,中国有160万对夫妇离婚,比2003年增加21%。一位性学者指出:“以前,在踏入社会前,我们都有是非观念。而现在人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几乎没有什么道德标准。”

  婚姻存档

  因婚姻不淑而出现的“新名词”

  一夜情:简称ONS(one night stand)或e夜情。本是外来语,但近几年在内地急速蹿红。

  “二奶”和“包二奶”:解放前指夫所纳之妾,后被借用来称呼“傍大款”的年轻女性。“二奶”现象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港台商人来大陆投资而兴起,深圳、东莞、中山、福建沿海等地是二奶最初的发源地。

  “小蜜”:由“小秘”演变而来。小秘,秘书之谓也;小蜜,则是秘书兼情人。相对于“二奶”养在深闺,小蜜则是公私兼顾。

  “MBA”:即married but available(已婚却随处风流),该词在白领上流行广泛,是“红旗不倒,彩旗飘飘”的都市白领版。

  “红颜”:字典上的解释是“美丽的女子”。自古以来,男人把如解语花般美丽而又善解人意的女子称为“红颜知己”。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因而派生出“蓝颜知己”这一称谓。

  “小三”:小三即第三者的蔑称。

  这8类男人最易发生婚外情

  1.有钱、有权的男人:他们的金钱和地位特别会受到年轻貌美女性的青睐。

  2.对妻子不满的男人:如果对夫妻关系或妻子的外貌、个性、性生活等不满,他们很可能会到家庭外寻求补偿。

  3.四五十岁的男人:这个时候,男人一般事业有成,囊中不菲,社会阅历丰富,因此成为很多年轻女性的幻想目标。

  4.妻子处于怀孕及生育期间的男性。

  5.受失业或降职等不幸遭遇的男人:在男人失意时,通常是爱情和婚姻的危机时刻。

  6.经常或长期出差在外的男性:男人出差,也是属于外遇高发期。

  7.婚前性经验丰富的男性:这类男人一般都是婚外性、一夜情多发者。  

  8.父母亲中有过外遇的男性:有外国学者研究发现,大凡有婚外情的人,其父母辈或祖辈十之八九也都经历过婚外情,因此,得出了外遇具有遗传性的结论。这里不是指生理上的遗传,而是心理上的遗传。

(据《中国新闻周刊》)
发表于 2009-5-25 23: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婚恋变迁:曾经不管爱不爱如今不管结不结

婚恋交往方式半世纪几多变迁

  昔“组织介入” 今“同楼觅爱”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个人婚姻“组织介入”是一大特色,先结婚后恋爱成了这一时期许多夫妻的共同经历。

  六七十年代,“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很多人误了“终身大事”,不少人在农村找个“小芳”草草成婚,花

  前月下的甜蜜记忆凤毛麟角,更多是不堪回首的酸楚。

  80年代,大龄青年结婚问题成了市长厂长们操心的大事,集体结婚风起一时;通过婚介所或登征婚广告找“另一半”成为新现象。

  进入90年代后,爱怎么爱就怎么爱,互联网让一根网线牵起了屏幕后的陌生男女;胡瓜的《非常男女》让电视速配在全国各大电视台落地开花。到现在,觅爱早已不是“胆大心细脸皮厚”的阶段,没时间不怕、一样有花样来觅爱:8分钟约会、同楼大扫荡、上交友网站……(郑华如)

  有人养宠物不养小孩有人天亮后互不相识

  什么是婚?什么是恋?没了标准答案

  曾几何时,恋爱结婚生子过日子还是人们对婚恋的期望;可现在,什么是婚?什么是恋?没了标准答案。婚恋方式如今“百花齐放”得让人眼花缭乱,有了网络手段的飞跃,有了观念思维的开放,有了社会容忍的增加,五花八门的婚恋层出不穷。当然,既有人

  实践着,也有人批评之。

  断背

  随着李安导演的同性恋题材电影《断背山》火遍全球,“断背”一词也成了同性恋者的别称,而同性恋者也更多地走进公众视野,大家也没将其当洪水猛兽。

  丁克

  他们是绝对的新潮夫妻,在他们眼中,养孩子还不如养宠物:不要小孩,只要生活及经济自由。

  闪婚

  互相了解建立一定感情基础再谈婚论嫁对他们来说太费时费力,“闪婚”一族追求的是效率,恋爱、交往时间能短就短,尽早结婚成家才是最重要的。

  网恋

  虚拟的网络给“网恋”一族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尽管是“望梅止渴”式恋爱,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不过,这种恋爱往往和“见光死”联系在一起。

  网婚

  互联网让许多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变成了现实,“网婚”就是其一。虽然是虚拟婚姻,但许多人还是操办得有滋有味。

  一夜情

  1000种相识有1000种故事,但1000种一夜情只有一种结局———天亮后,我们不相识。

  婚外恋

  俗气点说,就是“通奸”。也有人认为是由激情产生的性爱,但往往它与不负责任与见异思迁联系在一起。

  非婚同居

  顾名思义,就是只同居不结婚,有婚姻的事实、没婚姻的束缚。 (郑华如)

  语录

  “有人说,婚姻是最现实的爱情,那么爱情是否需要公证呢?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领结婚证先办财产公证,《羊城晚报》1999年7月23日报道了深圳这种新现象,标题即是:现实的爱情变得越来越现实。

  “人们最难以容忍的行为类型列前三位的是纳妾、婚内强制性行为和找三陪小姐,而最后三位依次是:婚前性行为、离婚和未婚同居。”

  ——1998年10月17日,《羊城晚报》报道了一次当代人婚恋观网上调查。调查表示,六成人认为“对第三者不应有什么惩罚”,女性较男性的态度更为严厉。针对当时的婚外恋违不违法的讨论,82%被调查者赞同“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即使当初最慎重考虑的婚姻,也不能保证不发生变异,因此,不应将其归为非法之列”。

  “13岁幼女八次一夜情令鞍山法官左右为难,一宗奇案催生一项新法。”

  ——2003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一项新的司法解释,称“行为人确实不知对方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羊城晚报》2003年3月11日报道,这个司法解释源于发生在鞍山一个案例:一位网名“疯女人”的13岁女孩发生了八次一夜情,但对方均不知道她的真实年龄。

  杨翁白发红颜配曾掀国人冲击波

  轰轰烈烈大大方方久而久之理解多了

  记者:您不担心翁小姐那么年轻,她把您给骗了?

  杨振宁:我想还有更多的人是不是觉得我做了不道德的事情,骗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大家可能觉得年龄差距这么大,毕竟是少有的。不过我们觉得,这是我们自己

  的事情,虽然有压力,但也可以承受。不管现在别人怎么讲,过了30年以后、40年以后,大家一定会认为我们的结合是一段美丽的浪漫史。

  ……

  两年多前的这段对话,由身处漩涡中心的当事人,为中国当代经典忘年恋作了一个经典的诠释。82岁的著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迎娶28岁潮汕女硕士翁帆,惊世骇俗的白发红颜配,掀起一场对国人婚恋意识的冲击波。

  对于杨翁配,反应大致有三:一曰震撼派,认为忘年恋显示了超越世俗的力量,洋溢着知性之美;二曰是道德派,认为老夫少妻有违传统观念,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三曰自由派,认为“翁杨恋”的结合是个人选择,应当尊重。

  对杨翁二人来说,最强有力的理由就是———爱情!因为如果不是爱情,他们完全可以像其他的忘年恋那样,对外以爷孙、师生相称,而不必冒天下之大不韪轰轰烈烈注册登记;如果不是爱情,他们没有战胜世俗眼光的勇气,欣然享受“上帝恩赐最后的礼物”。

  杨翁不理嘲讽,携手四处云游,互赠情诗,大方亮相。久而之久,非议少了,理解多了。

  见证、记录杨翁恋,《羊城晚报》可说是最早的,甚至两人1995年时的第一张合影,都是本报记者蔡惠中的“无心插柳”之作;《羊城晚报》更率先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呼吁宽容对待这段忘年情。

  这类“真爱无敌”的故事,在《羊城晚报》50年的历程中,记录过太多太多。

  阳江市普通民警李宗权与病妻关冰心一生“牵手”,闯过三次生死劫;“泌阳奇案”,河南老师王麦芝千里奔走历时九年为亡夫洗冤;南海青年谭锦源结婚三月妻子截瘫,一往情深照顾12年……

  天意情意

  天意!

  1995年,当羊城晚报记者蔡惠中不经意地把杨振宁与翁帆聚焦在一个镜头里时,他心里想的可能是捕捉大师的精彩片刻;过了10年,当杨振宁接过这张当事人都没想到的照片时,旁侧的“邻家女孩”已经成了“上帝恩赐最后的礼物”。不经意间,上天的创意,让片刻“咔嚓”成了珍贵的永恒。

  当时只道是寻常。邂逅一个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谁料得还有死生契阔?阳江民警李宗权对病妻关冰心“一生不放你的手”,成就了新世纪的动人旋律。

  假如爱有天意,一切已注定。 (记者 曾璇)

  婚恋篇:三次离婚浪潮冲垮旧体系

  曾经爱不爱不重要,如今结不结不重要,婚恋变奏曲50年弹出人性和包容

  曾经,爱与不爱不重要,关键是娶或不娶;如今,结不结婚不重要,关键是爱或不爱。

  想从恋爱中寻找快乐,有人却只得到苦涩;想从婚姻中收获幸福,有人却只得到折磨。有的婚姻磨合之后是契合,有的却

  只是凑合。

  婚姻爱情,也许是世上最难解之物。五十年太短,我们读不懂,只能奉上一出出悲喜恋情;五十年太短,我们参不透,只能记下一段段啼笑姻缘。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故事——

  爷爷奶奶经组织介绍,先结婚后恋爱,相濡以沫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几十年磨合发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最美境界;爸爸妈妈上山下乡,大龄回城,自由恋爱,改革大潮中分分合合;兄弟姐妹寻寻觅觅,有人找到真爱,有人同居试婚,有人奉子成婚,有人跨国网恋,有人独身,有人“断背”,有人“丁克”……

  温暖与荒谬

  婚恋性稍微出格是异端

  包二奶傍大款沉渣泛起

  几代人不同的婚恋经历,仿如不同的婚恋变奏曲。梳理《羊城晚报》半个世纪来报道的婚恋故事,不同时代的温暖、幸福、荒谬和辛酸,流淌于纸间。

  上世纪50年代婚恋家庭新闻凤毛麟角,主题多为鼓励妇女冲出旧家庭的樊篱;六七十年代阶级斗争为纲,小家庭的冷暖不堪一提;80年代“贪慕虚荣”失身于港客或是偷尝禁果生下弃婴的事情,屡成新闻。在婚、恋、性方面稍显“异端”便成为法律惩戒或是社会谴责的对象,因“耍流氓”被枪决,或因“看黄色图片”被开除学籍的新闻,触目惊心地现诸报端。

  上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全面复苏,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物欲横流却精神空虚,被误读的西方性开放交织着传统“三妻四妾”,在少数珠三角洗脚上田者心中骚动,“包二奶”、“傍大款”沉渣泛起。著名的重婚案例——包工头江记明一妻六妾的报道,曾令《羊城晚报》一时洛阳纸贵。“当代韦小宝”最终付出两年徒刑的代价,但层出不穷的“大婆”与“二奶”们的斗智斗勇,竟成为这一时期扎眼的符号。

  尊重与包容

  简化结离婚不用单位批

  夫妻看黄被抓已成笑谈

  与此同时,尊重人性选择、包容多元生活方式渐为时代主流。

  曾经,爱与不爱不重要,关键是娶或不娶;如今,结不结婚不重要,关键是爱或不爱。曾经,恋爱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经人介绍,结婚要查三代;如今,只要有缘,地位金钱年纪地域都不成为障碍,恋爱可以网恋,婚姻可以速配……《羊城晚报》作为一份走进家庭的报纸,对婚恋变化的潮流也格外敏锐,总是第一时间传递。

  进入新世纪,既有杨振宁与翁帆挑战世俗的老少恋,也有李宗权与关冰心跨越生死的两地情,既有懒得结婚懒得离的现实无奈,也有简化结离婚手续、不再通过单位批的政策宽松。当夫妻在家看黄碟被抓成为执法者滥用权力的违法案例时,人们赫然发现,中国已完成了一次从剥夺隐私到尊重人权的大转身。

  契合与凑合

  婚恋如鞋合脚否自己知

  追求幸福稳定是主旋律

  想从恋爱中寻找快乐,有人却只得到苦涩;想从婚姻中收获幸福,有人却只得到折磨。有的婚姻磨合之后是契合,有的却只是凑合。

  现代社会,人们已认识到,婚恋是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与他人无涉。在不触犯法律、不伤害他人情况下的种种婚恋行为,即使现在得不到理解,也许终将得到人们的尊重。

  有社会学家认为,中国几十年间经历了三次离婚浪潮:解放初、“文革”和改革开放中,每次离婚浪潮都是旧有价值体系土崩瓦解与新建价值体系将兴未荣之际。婚姻如何嬗变难以定义,但追求幸福与稳定,将是社会永恒的旋律。而捕捉、书写这样的旋律,也是《羊城晚报》不变的承诺。 (记者曾璇 )

  婚恋篇:如今消失的词汇

  被面

  大红大绿,越多越喜庆

  过去结婚,床上必定得有簇新一套,鲜亮的床单,鲜亮的被子,垒得喜气洋洋的。对一般人而言,床上的细软是家庭主要财产,值得浓墨重彩。

  那时还不时兴被套。标准的被子分为三部分,被里、被芯、被面

  。人都是讲面子的,所以被面比被里值钱。喜事多以被面送礼,堆在新人床上,大红大绿,被面越多,越显隆重。

  手绢

  那时还没有“一次性”

  现在还随身带着手绢的,要么是3岁以下的幼童,要么是40岁以上的老土。并非现在的人不流鼻涕眼泪了,而是擦拭用品换成了纸巾。

  那时还没有“一次性”的概念。间或想起曾经被人珍爱,甚至被绣上鸳鸯蝴蝶,在月上柳梢的时候,悄悄送到情人手里,而后被收藏至儿孙成群的年龄———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棒针

  为谁编织,她才有归属

  织毛衣,在多年前,几乎是一个女人的成年仪式。当她开始为谁编织了,她才有了自己的归属。而这编织一旦开始,就将伴随一生,为情人、为丈夫、为儿女、为自己,女人的一生,就是毛线织就的一幅图案,一件件衣服,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

  男人和孩子,心甘情愿这样被温暖着,因为那时商店里还没有几千元一件的羊绒衫可买,像现在一样只要花钱,什么都轻而易举。 (选摘自《正在消失的物品》一书)
发表于 2009-5-25 23: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婚恋交往方式半世纪几多变迁
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731/16/7579_645464.html

  昔“组织介入” 今“同楼觅爱”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个人婚姻“组织介入”是一大特色,先结婚后恋爱成了这一时期许多夫妻的共同经历。

  六七十年代,“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很多人误了“终身大事”,不少人在农村找个“小芳”草草成婚,花

  前月下的甜蜜记忆凤毛麟角,更多是不堪回首的酸楚。

  80年代,大龄青年结婚问题成了市长厂长们操心的大事,集体结婚风起一时;通过婚介所或登征婚广告找“另一半”成为新现象。

  进入90年代后,爱怎么爱就怎么爱,互联网让一根网线牵起了屏幕后的陌生男女;胡瓜的《非常男女》让电视速配在全国各大电视台落地开花。到现在,觅爱早已不是“胆大心细脸皮厚”的阶段,没时间不怕、一样有花样来觅爱:8分钟约会、同楼大扫荡、上交友网站……(郑华如)

  有人养宠物不养小孩有人天亮后互不相识

  什么是婚?什么是恋?没了标准答案

  曾几何时,恋爱结婚生子过日子还是人们对婚恋的期望;可现在,什么是婚?什么是恋?没了标准答案。婚恋方式如今“百花齐放”得让人眼花缭乱,有了网络手段的飞跃,有了观念思维的开放,有了社会容忍的增加,五花八门的婚恋层出不穷。当然,既有人

  实践着,也有人批评之。

  断背

  随着李安导演的同性恋题材电影《断背山》火遍全球,“断背”一词也成了同性恋者的别称,而同性恋者也更多地走进公众视野,大家也没将其当洪水猛兽。

  丁克

  他们是绝对的新潮夫妻,在他们眼中,养孩子还不如养宠物:不要小孩,只要生活及经济自由。

  闪婚

  互相了解建立一定感情基础再谈婚论嫁对他们来说太费时费力,“闪婚”一族追求的是效率,恋爱、交往时间能短就短,尽早结婚成家才是最重要的。

  网恋

  虚拟的网络给“网恋”一族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尽管是“望梅止渴”式恋爱,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不过,这种恋爱往往和“见光死”联系在一起。

  网婚

  互联网让许多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变成了现实,“网婚”就是其一。虽然是虚拟婚姻,但许多人还是操办得有滋有味。

  一夜情

  1000种相识有1000种故事,但1000种一夜情只有一种结局———天亮后,我们不相识。

  婚外恋

  俗气点说,就是“通奸”。也有人认为是由激情产生的性爱,但往往它与不负责任与见异思迁联系在一起。

  非婚同居

  顾名思义,就是只同居不结婚,有婚姻的事实、没婚姻的束缚。 (郑华如)

  语录

  “有人说,婚姻是最现实的爱情,那么爱情是否需要公证呢?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领结婚证先办财产公证,《羊城晚报》1999年7月23日报道了深圳这种新现象,标题即是:现实的爱情变得越来越现实。

  “人们最难以容忍的行为类型列前三位的是纳妾、婚内强制性行为和找三陪小姐,而最后三位依次是:婚前性行为、离婚和未婚同居。”

  ——1998年10月17日,《羊城晚报》报道了一次当代人婚恋观网上调查。调查表示,六成人认为“对第三者不应有什么惩罚”,女性较男性的态度更为严厉。针对当时的婚外恋违不违法的讨论,82%被调查者赞同“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即使当初最慎重考虑的婚姻,也不能保证不发生变异,因此,不应将其归为非法之列”。

  “13岁幼女八次一夜情令鞍山法官左右为难,一宗奇案催生一项新法。”

  ——2003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一项新的司法解释,称“行为人确实不知对方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羊城晚报》2003年3月11日报道,这个司法解释源于发生在鞍山一个案例:一位网名“疯女人”的13岁女孩发生了八次一夜情,但对方均不知道她的真实年龄。

  杨翁白发红颜配曾掀国人冲击波

  轰轰烈烈大大方方久而久之理解多了

  记者:您不担心翁小姐那么年轻,她把您给骗了?

  杨振宁:我想还有更多的人是不是觉得我做了不道德的事情,骗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大家可能觉得年龄差距这么大,毕竟是少有的。不过我们觉得,这是我们自己

  的事情,虽然有压力,但也可以承受。不管现在别人怎么讲,过了30年以后、40年以后,大家一定会认为我们的结合是一段美丽的浪漫史。

  ……

  两年多前的这段对话,由身处漩涡中心的当事人,为中国当代经典忘年恋作了一个经典的诠释。82岁的著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迎娶28岁潮汕女硕士翁帆,惊世骇俗的白发红颜配,掀起一场对国人婚恋意识的冲击波。

  对于杨翁配,反应大致有三:一曰震撼派,认为忘年恋显示了超越世俗的力量,洋溢着知性之美;二曰是道德派,认为老夫少妻有违传统观念,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三曰自由派,认为“翁杨恋”的结合是个人选择,应当尊重。

  对杨翁二人来说,最强有力的理由就是———爱情!因为如果不是爱情,他们完全可以像其他的忘年恋那样,对外以爷孙、师生相称,而不必冒天下之大不韪轰轰烈烈注册登记;如果不是爱情,他们没有战胜世俗眼光的勇气,欣然享受“上帝恩赐最后的礼物”。

  杨翁不理嘲讽,携手四处云游,互赠情诗,大方亮相。久而之久,非议少了,理解多了。

  见证、记录杨翁恋,《羊城晚报》可说是最早的,甚至两人1995年时的第一张合影,都是本报记者蔡惠中的“无心插柳”之作;《羊城晚报》更率先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呼吁宽容对待这段忘年情。

  这类“真爱无敌”的故事,在《羊城晚报》50年的历程中,记录过太多太多。

  阳江市普通民警李宗权与病妻关冰心一生“牵手”,闯过三次生死劫;“泌阳奇案”,河南老师王麦芝千里奔走历时九年为亡夫洗冤;南海青年谭锦源结婚三月妻子截瘫,一往情深照顾12年……

  天意情意

  天意!

  1995年,当羊城晚报记者蔡惠中不经意地把杨振宁与翁帆聚焦在一个镜头里时,他心里想的可能是捕捉大师的精彩片刻;过了10年,当杨振宁接过这张当事人都没想到的照片时,旁侧的“邻家女孩”已经成了“上帝恩赐最后的礼物”。不经意间,上天的创意,让片刻“咔嚓”成了珍贵的永恒。

  当时只道是寻常。邂逅一个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谁料得还有死生契阔?阳江民警李宗权对病妻关冰心“一生不放你的手”,成就了新世纪的动人旋律。

  假如爱有天意,一切已注定。 (记者 曾璇)

  婚恋篇:三次离婚浪潮冲垮旧体系

  曾经爱不爱不重要,如今结不结不重要,婚恋变奏曲50年弹出人性和包容

  曾经,爱与不爱不重要,关键是娶或不娶;如今,结不结婚不重要,关键是爱或不爱。

  想从恋爱中寻找快乐,有人却只得到苦涩;想从婚姻中收获幸福,有人却只得到折磨。有的婚姻磨合之后是契合,有的却

  只是凑合。

  婚姻爱情,也许是世上最难解之物。五十年太短,我们读不懂,只能奉上一出出悲喜恋情;五十年太短,我们参不透,只能记下一段段啼笑姻缘。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故事——

  爷爷奶奶经组织介绍,先结婚后恋爱,相濡以沫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几十年磨合发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最美境界;爸爸妈妈上山下乡,大龄回城,自由恋爱,改革大潮中分分合合;兄弟姐妹寻寻觅觅,有人找到真爱,有人同居试婚,有人奉子成婚,有人跨国网恋,有人独身,有人“断背”,有人“丁克”……

  温暖与荒谬

  婚恋性稍微出格是异端

  包二奶傍大款沉渣泛起

  几代人不同的婚恋经历,仿如不同的婚恋变奏曲。梳理《羊城晚报》半个世纪来报道的婚恋故事,不同时代的温暖、幸福、荒谬和辛酸,流淌于纸间。

  上世纪50年代婚恋家庭新闻凤毛麟角,主题多为鼓励妇女冲出旧家庭的樊篱;六七十年代阶级斗争为纲,小家庭的冷暖不堪一提;80年代“贪慕虚荣”失身于港客或是偷尝禁果生下弃婴的事情,屡成新闻。在婚、恋、性方面稍显“异端”便成为法律惩戒或是社会谴责的对象,因“耍流氓”被枪决,或因“看黄色图片”被开除学籍的新闻,触目惊心地现诸报端。

  上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全面复苏,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物欲横流却精神空虚,被误读的西方性开放交织着传统“三妻四妾”,在少数珠三角洗脚上田者心中骚动,“包二奶”、“傍大款”沉渣泛起。著名的重婚案例——包工头江记明一妻六妾的报道,曾令《羊城晚报》一时洛阳纸贵。“当代韦小宝”最终付出两年徒刑的代价,但层出不穷的“大婆”与“二奶”们的斗智斗勇,竟成为这一时期扎眼的符号。

  尊重与包容

  简化结离婚不用单位批

  夫妻看黄被抓已成笑谈

  与此同时,尊重人性选择、包容多元生活方式渐为时代主流。

  曾经,爱与不爱不重要,关键是娶或不娶;如今,结不结婚不重要,关键是爱或不爱。曾经,恋爱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经人介绍,结婚要查三代;如今,只要有缘,地位金钱年纪地域都不成为障碍,恋爱可以网恋,婚姻可以速配……《羊城晚报》作为一份走进家庭的报纸,对婚恋变化的潮流也格外敏锐,总是第一时间传递。

  进入新世纪,既有杨振宁与翁帆挑战世俗的老少恋,也有李宗权与关冰心跨越生死的两地情,既有懒得结婚懒得离的现实无奈,也有简化结离婚手续、不再通过单位批的政策宽松。当夫妻在家看黄碟被抓成为执法者滥用权力的违法案例时,人们赫然发现,中国已完成了一次从剥夺隐私到尊重人权的大转身。

  契合与凑合

  婚恋如鞋合脚否自己知

  追求幸福稳定是主旋律

  想从恋爱中寻找快乐,有人却只得到苦涩;想从婚姻中收获幸福,有人却只得到折磨。有的婚姻磨合之后是契合,有的却只是凑合。

  现代社会,人们已认识到,婚恋是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与他人无涉。在不触犯法律、不伤害他人情况下的种种婚恋行为,即使现在得不到理解,也许终将得到人们的尊重。

  有社会学家认为,中国几十年间经历了三次离婚浪潮:解放初、“文革”和改革开放中,每次离婚浪潮都是旧有价值体系土崩瓦解与新建价值体系将兴未荣之际。婚姻如何嬗变难以定义,但追求幸福与稳定,将是社会永恒的旋律。而捕捉、书写这样的旋律,也是《羊城晚报》不变的承诺。 (记者曾璇 )

  婚恋篇:如今消失的词汇

  被面

  大红大绿,越多越喜庆

  过去结婚,床上必定得有簇新一套,鲜亮的床单,鲜亮的被子,垒得喜气洋洋的。对一般人而言,床上的细软是家庭主要财产,值得浓墨重彩。

  那时还不时兴被套。标准的被子分为三部分,被里、被芯、被面

  。人都是讲面子的,所以被面比被里值钱。喜事多以被面送礼,堆在新人床上,大红大绿,被面越多,越显隆重。

  手绢

  那时还没有“一次性”

  现在还随身带着手绢的,要么是3岁以下的幼童,要么是40岁以上的老土。并非现在的人不流鼻涕眼泪了,而是擦拭用品换成了纸巾。

  那时还没有“一次性”的概念。间或想起曾经被人珍爱,甚至被绣上鸳鸯蝴蝶,在月上柳梢的时候,悄悄送到情人手里,而后被收藏至儿孙成群的年龄———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棒针

  为谁编织,她才有归属

  织毛衣,在多年前,几乎是一个女人的成年仪式。当她开始为谁编织了,她才有了自己的归属。而这编织一旦开始,就将伴随一生,为情人、为丈夫、为儿女、为自己,女人的一生,就是毛线织就的一幅图案,一件件衣服,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

  男人和孩子,心甘情愿这样被温暖着,因为那时商店里还没有几千元一件的羊绒衫可买,像现在一样只要花钱,什么都轻而易举。 (选摘自《正在消失的物品》一书)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3: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太感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 16:09 , Processed in 0.0653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