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82|回复: 23

国学大师季羡林病逝 享年98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1 21: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07-11 17:06:21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核心提示:2009年7月11日上午8时50分左右,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西院2号楼因突发心脏病辞世。据悉,去年10月发生的“藏画被盗”事件后,他阔别十三年的独生子季承也来医院陪伴他,让他享受到天伦之乐。

视频说明: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于今晨八时五十分左右在北京301医院病逝。
http://news.163.com/09/0711/17/5DV5DJ3C000120GU.html


国学大师季羡林(2002年)。 中新社发 赖祖铭 摄



2002年6月17日,《大公报》在北京举行活动纪念创刊一百周年,季羡林、周南、经叔平、何鲁丽等出席纪念活动。季羡林教授生于1911年8月,山东省清平县(今临清市)人。著名东方学家、梵文学家,中国东方学的奠基人。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中新社发 满会乔 摄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于今晨在北京301医院病逝。在其生在所在的北京大学发布该消息后,季羡林之子季承也证实:季老于2009年7月11日上午8时50分左右,在北京301医院西院2号楼因突发心脏病辞世。

2003年2月21日,季羡林先生开始在解放军301医院住院,至今已有6年有余。期间,他曾笑言要活到150岁。去年10月发生的“藏画被盗”事件后,他阔别十三年的独生子季承也来医院陪伴他,让他享受到天伦之乐。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透露,季羡林最后两个月过得很幸福,一直有儿子陪在他身边。

季承表示,“我每天都去看望父亲,他每次见到我都很高兴,脸上笑呵呵的。昨天我去看他的时候,他的状况还不错,还坐在床上写毛笔字。今天早上,他突发了心脏病,我很快赶到了医院,当时他已经昏迷,医生没有抢救过来。”季承还告诉记者,自己的姐姐已经过世,因此父亲去世的时候只有自己唯一一个亲人。

目前,北京大学已成立治丧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季承表示,目前正在季老病房收拾遗物,季老的追悼会将由北京大学统一安排,今天不会有其他安排。北京301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季老于301医院住院期间一直住在西院,中午12时许,已由一辆专车转移到东院太平间。赶赴而至家属在告别室内进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工作人员表示,医院将不再进行专门的告别仪式。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仁珪认为,“季老的过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季老是目前中国难得的几位国学大师之一,像季老这样有着很高深的学术造诣的老师越来越少了。季老的去世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结束,更是一个学术时代的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1: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季羡林北大灵堂今起接受公众吊唁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3H4B/jixianlin.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1: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季羡林学术历程
>>>年谱
求学:1923---1941
1923年:考取济南正谊中学。
  1928—1929年:创作《文明人的公理》、《医学士》、《观剧》等小说,笔名希道,在天津《益世报》发表。
  1930年: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等,先后发表;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四年中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
  1935年-1941年:赴德国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留学,主修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教授、西克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详细
回国:1946---1976
1946年: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系主任职任至1983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除外)
  1951年:译自德文的卡尔·马克思著《论印度》出版。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译自梵文的印度迦梨陀婆(Kalidasa)的著名剧本《沙恭达罗》中译本出版。
  1957年:《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印度简史》出版。
  1966—197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自1973年起,着手偷译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 。[详细]
复出:1978---1997
1978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和北京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
  1980年:被任命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散文集《季羡林选集》由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
  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罗摩衍那》七卷出版完毕。这是印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2万余颂,译成汉语9万余行,经过1O年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1985年:主持的《大唐西域记校注》出版;组织翻译并亲自校译的《〈大唐西域记〉今译》出版。该著作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1991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详细]

青年季羡林

中年季羡林

晚年季羡林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季羡林生平往事
>>>年谱

出生:穷乡僻壤的野小子
出生贫苦 十年寒窗
季老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据其自述:“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也包括北方其他省份)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
  他6岁进私塾读书,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岁考入正谊中学,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翻译家董秋芳。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习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1935年9月赴德国留学。[详细]

家庭:重情讲孝的文人
极重感情 决不忘恩
季羡林是一个格外重情讲孝的文人。季羡林说过:自己家庭生活的黄金时期是夫人彭德华1962年从济南来到北京,一直到1994年她永远离开。我们家和睦相处,你尊我让,从没吵过嘴。
  季羡林说:“夫人彭德华年长我4岁,她一辈子没有看过任何一部小说,也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她对我一辈子搞的这套玩意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意义。她似乎从来也没想知道过。在这方面我们俩毫无共同语言。然而在道德方面,她却是超一流的。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德华应当榜上有名。”[详细]

成就:一代国学大师
学贯中西 建树卓著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精通包括梵文、巴利文在内的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几十年来,季羡林辛勤从事英文、德文、梵文等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发表、出版的译作将近四百万字,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2006年9月26日,95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成为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并被评为“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 [详细]

品格:真诚恻怛的知识分子
牛棚挨整 信仰不弃
一生经历坎坷,被劳改批斗,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耄耋之年以自省之笔纪录经历的一切。
  “文革”十年,他从拥护、迷惑到醒悟,从旁观到挨批斗,遭毒打,内心充满复杂的矛盾与痛苦,最终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关进“牛棚”。他“自我感觉是:非人非鬼,亦人亦鬼”。他不堪忍受残暴的批斗与羞辱,在生死抉择中决意自杀。正当他要自杀时,突然被揪去批斗,狠打暴踢,鲜血流淌,他的思想却发生变化,决意忍辱偷生,坚持信念。季老说:“我的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二十世纪长达九十年的真实情况。”>>>作品《牛棚杂忆》节选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1: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1: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1: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5: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5: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6: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36年 赴德留学,与瓦尔德施密特在一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9 03:16 , Processed in 0.0974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