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27|回复: 0

机器是怎样理解自然语言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28 22: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机器是怎样理解自然语言的
Rainyss兄问道:
“目前无法让机器理解表述行为的动词,如"离开""走"等.于是,"我要走了""明天去你家"无法用描述.而"枯子比苹果好吃"可以被描述.不知有何高见?”(原文如此)。
“离开”和“走”是移位动词。我们可以用“去”的义项Vms:
(N, 施事)Fr(Ad)Vms[(Ad)]=(N,施事)Fr(Ad)→[目的地(Ade)]
Re:(N,)ЭAde(结果:(N,)在目的地)来解释。
前边的表达式是句法语义关系表达式(分词、标注和分析结果)。后边这个表达式(集合逻辑表达式)的意思是:某人(N,)从某地(原地)移动到某目的地。结果:某人在某地。所有移位动词都可以用一个条目解释,以节省空间。只需要用句法语义关系表达式区别它们的句法语义差别:
“离开”:知道原地(前面的文字应该指出或者在“离开”后边指出),目的地未知,可以用?号表示。例如:
(1)(N,施事)Fr(Ad)Vms[?(Ad)]
“走”:如果后边有处所词Ad,则Ad是目的地,例如“走西口”就是“去西口”。这时可以用下式表示:
(2)(N,施事)Fr(?Ad)Vms[(Ad)]
“走了”和“离开”的意思一样,其后边不能有处所词,但是可以有施事(例如:走了一个人)。这时,可以用下式表示:
(3)Fr(?Ad)Vms[(N,施事)]
行为动词属于时空逻辑谓词。可以利用时空逻辑进行推理,这种逻辑可以用于刑事侦破。该逻辑的公理之一是:
                        ─
(N)┓ЭAd(A)=>ЭAd(A);Else:=> (N) ┓ЭAnyAd
某人不在A地,必在A以外的地方,否则不在任何地方)(意味着消失)(上加横线表示逻辑非)。我没法直接在字上边加横线,抱歉!。我的字库也很小,很多科学符号都没有,所以没有使用标准的逻辑符,遗憾!
需要说明的是,集合逻辑表达式就是一种程序语言。根据指令计算机对集合逻辑表达式做不同操作。例如,在解人工智能问题时,计算机碰到(N,施事),就给出以N命名的地址,碰到ЭAd(A),就分配以处所A命名的地址,把前边的N,拷贝一个存入该地址。同样地,碰到移位动词符号,就进行N原存处所地址的变换。通过推理规则,知道N未来的种种变化。
行为动词有很多类,我已经分类进行描写,只须变换为集合逻辑表达式,这可以由机器自己来完成。其实逻辑谓词数目大概只有动词的十分之一,全部描写占用的空间估计不超过4M。动词的部分描写内容可以指向相应的逻辑谓词地址,只是匹配域(集合)占的空间相当大,比动词本身的描写内容还多,但是也不可能超过40M。搞一个可以在个人机上可以应用和运行的系统估计也就G数量级。搞小型对话系统也就10M左右吧,不然还不累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4 09:43 , Processed in 0.0967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