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6|回复: 0

高高的白杨——王洛宾改编的维吾尔民歌《高高的白杨》产生的经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 0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刘书环
来源:革命数字论坛

-------------------------------------------------------------------------------------
      日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围绕维吾尔族民歌《高高的白杨》的著作权归属问题,争论的纷纷扬扬,莫衷一是,甚至诉诸法庭。那么,王洛宾改编的这首歌曲是怎样流变的呢?
一九八六年初冬,祖国西北边城乌鲁木齐艳阳高照,没有一丝寒意,大街上车辆穿梭,人流熙攘,一派祥和景象。细心的人们发现,位于市中心的北门树立起一块巨大的音乐会广告牌:“人民音乐家王洛宾作品音乐会将于十一月十日在八一剧场举行”。于是乎,热爱王洛宾的歌迷们奔走相告,争相购票,欲睹刚平反不久的老音乐家和他的作品的风采。[注1]
音乐会如期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新疆军区司令员刘海清、政委唐广才等自治区党政军主要领导,军区司政后机关机及直属部队官兵千余人出席。军区政治部张明儒主任代表军区领导讲话,他说:“这场音乐会酝酿了很长时间,是军区党委确定的,是军区第一次为个人举办作品音乐会,也视为对王洛宾从政治上、思想上、作品上的一次全面平反音乐会,”大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音乐会结束后,新疆各主要媒体迅速给予了报道。[注2]
音乐会用独唱、表演唱、合唱、齐奏等不同形式演唱了王洛宾不同时期的代表作27首。其中在狱中的代表作《高高的白杨》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这是王洛宾在冤狱中改编的,也是这首歌诞生17年来第一次在公开演唱会上亮相。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这首歌只是王洛宾在教授学生、友人聚餐、民间宴会上自娱自乐,在民间流传,还没有登上大雅之堂。
1975年5月22日,在狱中改造了整整15年的王洛宾即将出狱。为迎接1975年春节,监狱领导指示监狱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唱了王洛宾在狱中创作、改编的《高高的白杨》、《哈来龙》、《玛尔江》、《撒阿黛》、《一封家信传边防》等五首歌曲,《高高的白杨》等作品开始在监狱里传唱。王洛宾说“这是里边(指监狱)领导对我的关照”。[注3]
1978年,兰州军区政委肖华得知王洛宾出狱,通过组织渠道,将还带着“反革命帽子”、“剥夺政治权力”的王洛宾接到兰州,为战斗歌舞团大型歌剧《带血的项链》谱曲。在此期间,结识了甘肃人民出版社编辑马林楠,就开始策划出版一本《洛宾歌曲集》。[注4]
王洛宾从兰州返回乌鲁木齐后,就开始了长达数年的为平反奔走呼号。直到1981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干预下才得到解决。与此同时,经过几年的努力,《洛宾歌曲集》于1983年出版发行,《高高的白杨》第一次铅印在出版物上。新疆军区文工团领导十分重视,一次订购200册,全团业务人员人手一册。[注5]
人们为何对王洛宾改编的《高高的白杨》情有独钟,溺爱有加呢?《高高的白杨》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1960年4月,正处于创作巅峰的王洛宾,被人诬陷,打成历史反革命和现行反革命,两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关进了位于乌鲁木齐八家户的新疆第一监狱。[注6]
王洛宾百思不得其解,他在申诉书中写道:“我为党为人民写歌怎么会成为反革命呢?当初马寒冰约我参军时,马寒冰知道我曾任马家军的政工处长,他不但不追究,反而大加赞扬,王震司令员亲自任命我为进疆部队的文艺科长,我深感人民军队的伟大,***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肯定会无敌于天下。……解放前国民党说我是***,关了三年监狱,现在又说我是国民党,我现在属于哪个社会的人呢?”王洛宾的申诉被大喊阶级斗争的叫嚣淹没了。[注7]
严峻的政治斗争使王洛宾不得不低头。他被分配到监狱砖厂劳动,每天和年轻犯人一样,背着几十公斤重的青砖,装窑出窑,日出日落,周而复始。由于王洛宾年大体弱,腰部扭伤,左脚大拇指骨折,干活迟缓,被狱犯欧打,左耳失聪。这时,王洛宾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寻机自尽,以此抗议。[注8]
在一次劳动休息时,王洛宾听到远处一名犯人在唱一首伊犁民歌,十几个节拍的歌声粗旷低沉,庄严肃穆,旋律中凝聚着奔放的激情,这是一首赞美生命与力量,追求自由与真理的赞歌。作为音乐家的本能,王洛宾记下了这个犯人的名字,利用放风的时间,记译、改编了这首维吾尔族民歌《苏莱曼与伊拉洪》,又名《哈莱龙》。一首歌曲使他又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心,认为这里也是一个音乐世界的富矿,他要成为这个富矿的开采者。因此也出现了在狱中用窝窝头换民歌的动人故事。[注9]
很快到了一九六九年。一天夜里,牢门突然打开,狱警押进来一个维吾尔族青年,那青年愁眉不展,狱警把他安置在王洛宾身旁就寝之后,立刻关闭了牢门。那青年听到狱警的脚步渐渐远去,象受了委屈的孩子,失声痛哭。原来这个维族青年是新疆某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叫吾甫尔江,布置新房时不经意撞碎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石膏塑像,当场被群众批斗,还坐了“喷气式飞机”,新郎成了“现行反革命”,未入洞房却先入了牢房。[注10]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吾甫尔江不言不语,拼命干活,争取提前出狱,早日完婚时。前来探监的姑姑带来了不幸的消息,新娘阿依古丽不堪忍受抄家、批斗、谩骂和侮辱蹂躏,跳河自尽!吾甫尔江犹如天空霹雳,被无情的击倒在地。等恢复理智,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留起了长须,以怀念无辜死去的未婚妻阿依古丽。监狱规定囚犯除穿囚服外,还必须剃光头,更不准留胡须。管教干部采用了各种手段,吾甫尔江全然不顾,他心里只有一句话:谁来剃他的胡子,就死在谁的剃刀下,使得手握剃刀的理发员无法靠近。从此,在监狱中多了一个大胡子囚徒。吾甫尔江任何苦累都不计较,除了嘴里哼哼民歌,就是一言不发,泪流满面,可胡子越蓄越长,性格越来越古怪。他常常面对窗外高高的白杨,凝望长叹,祈祷胡大保佑阿依古丽冤魂平安。
王洛宾触景生情,也联想到了白杨。1950年初,时任新疆军区政治部文艺科长的王洛宾带领文艺工作者土改工作组在伊犁地区的吐鲁番于孜、克伯克于孜搞土改时,那里的钻天杨高耸入云,矗立在静静的小河旁,青年男女在树下嬉戏,望着蓝天白云,充满无限的暇想;1953年到1956年,王洛宾在南疆军区文工团下农村采风,农村小山庄一排排翠绿的钻天杨如士兵矗立在山庄的四周,每当晚霞映照之际,山庄、白杨、丁香都似镀上了一层迷人的金色;现在监狱里成行的白杨,也是他们入狱时栽下的,微风吹拂,沙沙作响,仿佛倾诉着自己无限的衷肠。[注11]
一对情人真挚的爱,自己的如此遭遇,浮想联翩,一腔同情之心在胸中激荡,给王洛宾注入了波澜壮阔的音乐语言。他使用了用吾甫尔江教他的一首哈密民歌的旋律。这首古老的民歌,是清朝末年哈密民工被押解去伊犁修皇渠时路上唱的,后来演变成伊犁民歌。王洛宾奋笔疾书,以物咏志,一首交织着悲愤与挚爱、感情真切动人、舒畅优美的抒情歌曲《高高的白杨》诞生了:“高高的白杨排成行,美丽的浮云在飞翔,一座孤坟铺满丁香,孤独依靠在小河旁,一座孤坟铺满丁香,坟中睡着一位美丽的姑娘,枯萎的丁香引起我遥远的回想,姑娘的衷情永难忘;高高的白杨排成行,美丽的浮云在飞翔,美好的姑娘吻着丁香,曾把知心的话儿对我讲,美好的姑娘吻着丁香,曾把知心的话儿对我轻轻唱,我却辜负了姑娘的衷情歌唱,悄悄的躲进了牢房;高高的白杨排成行,美丽的浮云在飞翔,孤坟上铺满丁香,我的胡须铺满胸膛,美丽的浮云高高白杨,我将永远抱紧枯萎的丁香,抱紧枯萎的丁香走向远方,沿着高高的白杨。”[注12]
随着时局的变化,党为王洛宾平反昭雪,又活跃在乐坛上,吾甫尔江成为新疆科学界的一位研究员。一次在大街上相遇,两人抱头痛哭。吾甫尔江把这首歌用维文抄写工整,让王洛宾写了一段话,悬挂在自己的书房中央,以志纪念。[注13]
这首歌曲一经发表,立即在中国音乐界引起关注,音乐教育家们把它列入中国音乐最高学府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材;歌唱家们把它作为优秀歌曲在国家级音乐会上也频频出现;王洛宾还把它带到了联合国,为150多个国家的大使们演唱。[注14]
“高高的白杨排成行,美丽的浮云在飞翔……”


本文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此文为作者供《革命数字》网专稿,转载敬请注明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 13:39 , Processed in 0.2589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