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23|回复: 0

什么是“纪录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9 09: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柴禾妞 于 2013-12-19 09:37 编辑

来源: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7i7Jls6FjIDgos55TbIx2cUudGV1FPws4Umk3vudURTBhX7XO42kef8XsovrgpMY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目录

1

英文释义
文化特征相关流派区别

2

发展历程

3

分类方式

政论时事报导片历史传记生活人文地理片
舞台专题系列

4

相关特质

5

著名作品

6

中国纪录片

90年代之前90年代以后

7

解说词

8

生态片




1

英文释义

名词:
纪录片
英文:documentary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包括一些拍摄自然的纪录片,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文化特征1.纪录影像:人类认识和发现世界的手段。
2.纪录影像: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纪录片

(20张)






3.纪录影像:对“真.善.美”的追求
中国纪录影像的文化特征:
1.主旋律纪录影片的“大众化”
2.大众式纪录片的“娱乐化”
3.精英式纪录片的精神坚守
相关流派纪录片一词是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最早称呼出来的,他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弟子。然而他并没有给予纪录片一个完美的定义,究竟什么样的作品能算是纪录片,围绕这个问题,众多名家都产生过分歧。
纪录片美学观的奠基者:维尔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提倡镜头如同人眼一样“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对人为的扮演,甚至反对带有表演的影片(故事片)。而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却是由纳努克“真实”扮演而成,最后由现代文明重返原始生活的纳努克甚至因为缺乏过冬食物而死。同为纪录片的先驱,他们的风格却迥异,这也成为日后纪录片流派纷争的源头。
50年代的纪录电影运动五十年代末开始的纪录电影创作潮流实际上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组成,他们分别是法国导演让·卢什(《夏日纪事》 1961年)为代表的“真实电影”运动以及由美国梅索斯兄弟(《推销员》 1969年)代表的“直接电影”运动。真实电影为参与式电影,允许导演介入到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煽动其中一些剧情的发展。直接电影为观察式电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过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的客观立场,以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
区别记和纪是有分工的,两者在不同的场合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相同的特性是记和纪都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
“纪录”一般只做名词用,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如打破纪录,创造新纪录等。“纪录”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某方面的最好成绩。另一个意思是指对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的记载。



纪录片

(13张)






“记录”在做动词时,指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例如记录在案。记录在做名词时,指当场记下来的材料,如做会议记录,也指做记录的人,如推举他当记录。
记录片一般是指一些写实的影片,年代比较近的,纪录片与记录片在通常下意思是一样的,没必要区分得太开。
世界纪录电影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吉加·维尔托夫、约翰·格里尔逊、尤里斯·伊文思

2

发展历程
电影一出现就显示了它的纪录功能。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影片是纪录片。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大道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内正式公映的由L.卢米埃尔摄制的《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12部实验性的影片,都是纪录真实生活景象的。从19世纪的最后几年起,电影开始用于新闻题材的报导;俄国的沙皇加冕、英国的英王亲临奥林匹克开幕式、西班牙的斗牛、澳大利亚的竞走等新闻事件,都搬上了银幕,成为初期纪录电影的主要题材。

纪录片


1923年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的公映,标志着纪录电影在艺术创作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部影片纪录了一个爱斯基摩人和他的家庭在冰冻的北方为谋求生存的一天的斗争生活。与观众见面的影片是第二次拍摄的。1913年弗拉哈迪随一个探险队到加拿大北方去探矿。他用摄影机客观地纪录了居住在那里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活。这一次所拍的3万英尺底片后来全部在火灾中烧毁了。后来他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再去进行拍摄。这次他吸收了当地的一些爱斯基摩人参加拍摄工作。有些镜头是用故事片的方法拍摄的。如爱斯基摩人居住的冰房子是根据拍电影的需要建造的、猎取海豹的活动也是组织拍摄的,但影片反映的人物和生活场景都是真实的。由于这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纪录像片,弗拉哈迪被称作为“纪录电影之父”。

苏联十月革命后,列宁十分重视新闻片和纪录片的宣传鼓励和新闻传播的作用。由维尔托夫主编的系列影片《电影真理报》广泛发行。影片的素材是由摄影师分别在战争前线和后方各地拍摄的,然后由导演集中起来,进行编辑,加上字幕,成为新闻主题。有些新闻主题以后又根据新的构思汇编成篇幅较长的纪录像片,如《国内战争》、《前进吧,苏维埃》、《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等。摄影师们把摄影机的镜头看作电影的“眼睛”,认为“电影的眼睛”比人眼更完善,更具有分析力。被称作“电影眼睛派”的这些纪录电影艺术家认为:为了达到现实意义的效果,搜集到的现实的片断,必须有真实的基础。他们经常带着摄影机到市场、工厂、学校、小酒馆或是街道上,遇到合适的素材就拍下来。事先也不征得被拍者的同意,也不要求被拍者的表演,找一个可以隐蔽摄影机的地方,就进行拍摄。然后再经过剪辑,把混乱的视觉现象变得条理分明。
1920~1930年代,美国电影进入全盛时期,好莱坞在摄影棚里制造出来的脱离现实的梦幻似的电影风靡一时,为了抵制这种影响,在英国出现了以约翰·格里尔逊为代表的纪录电影运动。他们极力摆脱电影商业化的影响,强调电影的社会意义。不回避不掩饰广泛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面对现实,积极发挥纪录电影直接反映生活的潜力。在艺术上通过画面造型以及音乐、解说的配合,实现对于美和诗意的追求。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纪录电影艺术家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约翰·格里尔逊的《飘网渔船》,P.罗沙的《交接点》、《船坞》、H.E.安斯戴与A.艾尔顿的《住房问题》,W.鲁特曼的《柏林──大城市交响乐》,伊文思的《博里纳日》,B.瑞特的《锡兰之歌》等。他们不掩饰这些作品是为了宣传。约翰·格里尔逊公开宣称:“我把电影院看成一个讲坛,并以一个宣传家的身份来利用它。”

《北方的纳努克》海报


荷兰的伊文思深入比利时的矿区去拍摄支持工人运动的影片,到苏联去拍摄该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他和许多电影工作者一起,拿参加了战斗。起初伊文思到达了西班牙战争前线,在那里拍摄了《西班牙的土地》;以后又到了中国,在抗战中拍摄了《四万万人民》。

在这个时期,女导演里芬施塔尔1934年在希特勒直接指使下,拍摄了反映在纽伦堡举行的纳粹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片名为《意志的胜利》,这部影片把法西斯的上台当作德国复兴的形像加以宣扬。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始了大众化转型。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和蔓延,消费主义观念渗透到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快乐”和“游戏”成为影视节目流行的标识。在这种宏观语境下,纪录片也向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接近和移植。注意力经济、娱乐经济的升温使得纪录片的制作理念也悄然发生了转变。有些题材本身很有特性,或适合画面表现,或事件发展一波三折,又或者人物个性张扬,有自我表现欲。例如:《阮奶奶征婚》,表现82岁老人征婚的故事。在面向海外受众时,除具备市场意识外还要注意各国的文化差异,用易于被对方观众接受的方法进行拍摄。[1]

3

分类方式
纪录电影的分类,没有固定的统一标准,依照题材与表现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政论运用真实形象进行论证的纪录片。它充分发挥电影的技术优势和艺术优势,运用可视材料进行论证,显示出形象性与思辨性相辅相成的特点。运用的素材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历史的,不受时间的限制;以《中印边界问题真相》为例,其素材来源可以是中方的、印方的、英方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因此,也不受事件本身序列的限制。除了材料的真实性、论证的严密性、观点的鲜明性这样一些基本要求外,政论纪录片尤其注重形象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时事报导片指报导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纪录像片,它的性质与新闻片相同。但报导的范围不限于一时一事,结构也比较完整。如报导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的《历史的纪念》、报导女排比赛的《拼搏》等。
历史指再现过去时代的历史事件的纪录像片。它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须准确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违反历史的真实,不能用演员扮演。可以运用历史影片数据、历史照片、文物、遗迹或美术作品进行拍摄。影片应具有文献价值。如《辛亥风云》、《两种命运的决战》、《淮海千秋》等。
传记指纪录人物生平或某一时期经历的纪录像片。它与一般时事报导片或历史纪录片的区别在于以特定的人物为中心,不允许用演员扮演,也不可有虚构的情节和人物。如《诗人杜甫》、《伟大的孙中山》、《革命老人何香凝》、《毛泽东》、《叶剑英》等。仅表现某一人物的某一侧面的人物肖像片、人物速写片等也属于此类。
生活指记录人们现实生活的各种情况及状态的记录像片。这是有别于其它纪录片的,因为内容完全是不需要演员参加演出的,而是反映了活生生的真人与真事。
人文地理片指探索一定地区的自然状况,或介绍社会风习、城乡风貌的纪录片。如《黄山奇观》、《漫游柴达木》、《土林探奇》等。
舞台指纪录舞台演出实况的纪录像片。对舞台演出的歌舞戏剧曲艺等进行现场拍摄,可以根据需要对演出节目进行剪裁、删节,但对演出内容不能改编、增添,以区别于根据舞台节目改编的舞台艺术片。如《民间歌舞》、《友谊舞台》等。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专题系列指在统一的总题下分别出片或连续出片的纪录像片。其中各部影片都可以连续放映,也可以各自独立,如《漫游世界》、《紫禁城》,《近代春秋》等。
还可分为:宣传纪录片、商业纪录片、独立纪录片(当然,根据分类标准不同,还有其他分类方法)

4

相关特质
“对于我来说一部电影使用什么手段,它是一部表演出来的故事片还是一部纪录片,不重要。一部好电影要表现真理,而不是事实。”──谢尔盖·爱森斯坦,1925年
上面这句引言,体现出纪录片与故事片之间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一般来说,观众对一部纪录片的期待是它写实,但实际上仅仅镜头和拍摄人的在场这个事实,就可以影响被记录的情况。严谨的纪录片同时也记录下拍摄过程对被记录的情况的影响,来让观众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印象。被记录的情况的代表性也影响到一部纪录片是否写实。比如许多描写动物的纪录片在裁剪时往往更加愿意选择带有戏剧性的镜头,而这些镜头并不一定是这些动物典型的生活习惯。纪录片的拍摄者的个人观点和他的评论也可能影响一部纪录片的写实性。比如许多描写动物的纪录片中评论者喜欢用拟人的语句来描写一个动物的行为,而实际上动物的行为与拟人的描写可能毫不相关。
正因为观众往往认为纪录片中表达的是事实,因此纪录片可以由于不谨慎或者蓄意造成非常大的误解,纪录片也因此往往被用作政治宣传工具。一个反面的例子是1958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迪士尼动物纪录片《白色旷野》,在这部片子中观众看到旅鼠落下悬崖的景象,因此至今为止依然有许多人以为旅鼠会集体自杀。实际上这个镜头是在工作室内一个布置为冰天雪地的桌子上拍的,而电影里的旅鼠也不是落入海中,而是落到桌子下。而真正的旅鼠虽然偶尔会集体迁徙,但实际上并不进行集体自杀。

5

著名作品
华氏911
帝企鹅日记
微观世界
南京大屠杀
《带摄影机的人1~3》
迁徙的鸟
神经病人
深海探奇》IMAX出品纪录片
《普通法西斯1~17》
希特勒纪录片《意志的胜利
大急救》美国影评最佳纪录片 1~15
彩色第三帝国1~15》
白色星球
颍州的孩子
幼儿园
《龙脊》
英和白
沙与海
《最后的山神》
贾樟柯电影展播之气——《东》(上)(中)(下)
疯狂英语(上)疯狂英语(下)
《裸遍世界1~3》
《摄氏零度 春光再现1~2》
《老徐的影像日记1~2 》
《国球沧桑》
回家的路有多长》(上)(下)
《牺牲》集结号纪录片
圆明园
《永恒的敌人-狮子和鬣狗01~10》
大国崛起—1 海洋时代(葡萄牙、西班牙)
大国崛起—2小国大业(荷兰)
大国崛起—3走向现代(英国)
大国崛起—4工业先声(英国)
大国崛起—5激情岁月(法国)
大国崛起—6帝国春秋(德国)
大国崛起—7百年维新(日本)
大国崛起—8寻道图强(俄国)
大国崛起—9风云新途(苏联)
大国崛起—10新国新梦(美国)
大国崛起—11危局新政(美国)
大国崛起—12大道行思(结束篇)
难以忽视的真相
故宫
台北故宫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鬼斧神工巴厘岛》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狗儿真奇妙》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钢铁鲨鱼》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澳洲动物探秘》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非洲大陆
美国国家地理纪录片《犯罪实验》
Discover探索节目:
《花豹家族》 《大堡礁》《 龙在中国 》《卑斯迈战舰》《登陆火星》《 暴龙》《 特种部队》《 尼罗河 》《 战舰指挥》《 武装潜伏》《 与狼共舞》 《太空飞行器》 《认识两性》《丛林海战》《权力的诱惑》《地震》《非洲历险》《西班牙之魂》《基因遗传》《龙卷风》《埃及艳后》《冰河纪动物》《南极冰原》《奇峰动物》《时空大冒险》《世纪宝藏》 《熊之家族》《 找亚特兰提斯》《讯雷直升机》《 真假摩西》《寻找日本舰队》 《拿破仑》 《恐龙猎人》《梦幻帝国》(拜占庭)《 隐形战机》 《烟火》《圣经女神》《木乃伊之谜》《 时空大冒险》《活佛转世》《灵修少年》
再说长江》1~33
北极传说
[缘起]拍摄四年的张艺谋《英雄》纪录片
河之南》第一集:大河之源
《河之南》第二集:大河之民
《河之南》第三集:大河之都
《河之南》第四集:大河之魂
《河之南》第五集:大河之光
《河之南》第六集:大河之歌
《河之南》第七集:大河之艺
《河之南》第八集:大河之学
《河之南》第九集:大河之风
《河之南》第十集:大河之南
探索频道精彩纪录片:
《巨人之迷》1~5
《玉文化》第一集 美丽的石头 第二集 神奇的技艺 第三集 神秘的巫术 第四集 神圣的王权第五集 庄严的礼仪第六集 不朽的祈愿 第七集 世俗的趣味
《前世今生》
央视大型记录片:《唐之韵
第1集 千古唐诗 第2集 独振新风 第3集 吴中四士 第4集 边塞诗人(上) 第5集 边塞诗人(下)第6集 山水诗人 第7集一代诗仙(上) 第8集 一代诗仙(下) 第9集 千秋诗圣(上) 第10集 千秋诗圣(下)第11集 大历诗人 第12集韩孟诗派第13集新乐府派(上)第14集 新乐府派(中) 第15集 新乐府派(下) 第16集 别调独弹 第17集 一代诗豪 第18集 风流才子 第19集 朦胧诗人 第20集唐末余音
文革十年1966 文革十年1967 文革十年1968 文革十年1969 文革十年1970 文革十年1971文革十年1972 文革十年1973 文革十年1974 文革十年1975 文革十年1976
话说长江-01:源远流长 02:巨川之源 03:金沙的江 04:四川盆地05:岷江秀色 06:成都漫步 07:峨眉凌云08:宜宾到重庆 09:大足石刻10:川江两岸 11:壮丽的三峡 12:长江第一坝13:荆江览苦 14:洞庭水 岳阳楼 15:文武赤壁16:庐山独秀 17:瓷都景德镇18:九华山19:飞红滴翠 20:古城南京 21:扬州漫话 22:镇江三山23:太湖平原24:黄浦江畔 25:走向大海
加蓬:最后的伊甸园1~2
我们的留学生活の我的太阳
著名电影纪录片
商务印书馆放工》(1917年)。摄影师叶向荣
著名电视纪录片
《沙与海》
《故宫》
微观世界
大国崛起
《鸟与梦飞行》获得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守护敦煌》
《汉口老房子》在中国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2008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上荣膺十佳纪录片奖
舌尖上的中国
大明宫
《流浪北京》 中国新记录片运动的开山之作,影响了一批早期的民间记录片创作者
《货币》
《哈勃望远镜20年》

6

中国纪录片
90年代之前中国纪录片的历史是从西方国家的摄影师来中国拍新闻片开始的。19世纪末,外国摄影师拍摄了义和团八国联军,同时又拍摄了纪录当时中国社会生活风貌的影片。以后在20世纪初拍摄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大出丧等新闻片。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除日本摄影师拍摄了《辛亥鳞爪录》外,中国摄影师朱连奎等也拍摄了反映武昌起义的《武汉战争》,稍后一些,又拍摄了反映二次革命的《上海战争》。1918年前后,商务印书馆拍摄了一些以时事和风景为内容的纪录短片:《欧战祝胜游行》、《第五次远东运动会》以及《南京名胜》、《西湖风景》等。1924年前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十分重视纪录片的拍摄。他以大元帅的名义下令有关方面给予电影摄影师黎民伟工作上的方便。黎民伟这个时期拍摄了《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等新闻片和纪录片,并在孙中山逝世后,利用已拍的材料汇编为《勋业千秋》。在这个时期,苏联摄影师布留姆等人也在中国拍摄了《伟大的飞行与中国国内战争》、《1927年的上海》等。

有关中国纪录片的信息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工作者走出摄影棚,用手提摄影机拍摄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新闻纪录片,并从实际工作中培养起一批专业的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所属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所属的中央电影摄影场以及西北影业公司等先后摄制了《抗战特辑》、《抗战实录》等新闻杂志片,纪录片则有《芦沟桥事变》、《空军战绩》、《松沪前线》、《湘北大捷》、《民族万岁》和《华北是我们的》等,也给中国新闻纪录电影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

1953年7月,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摄制新闻片和纪录片的专业机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其它电影厂也拍摄一定数量的纪录像片。新闻纪录电影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有很大提高,并在少数民族中培养了创作人员,摄制了大量新闻片和长短纪录片。如《百万雄师下江南》、《新中国的诞生》、《红旗漫卷西风》、《抗美援朝》、《中国民族大团结》、《伟大的土地改革》、《早春》、《百万农奴站起来》、《黄河巨变》、《非洲之角》、《在激流中》、《征服世界最高峰》、《先驱者之歌》、《莫让年华付水流》、《我们看到的日本》等,其中有些曾在国内外获奖。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70年代以后,电视在全国迅速发展和普及,为新闻纪录电影的播映提供了更及时的手段,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新闻纪录电影除继续在影院放映外,也大量进入了电视屏幕。
在此期间,台湾国民党系统的“中制”、“台制”和民营的公司等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纪录像片。较有影响的有《传统小镇──美浓》、《国剧艺术》和《龙的传人》等。香港的某些电影企业也拍摄过一些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纪录片如《惨痛的战争》等。
90年代以后新纪录电影是1990年代存在于体制之外的“边缘纪录片”(不包括通过国家电视台体制内运作,以栏目的形式存在,代表着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和视角的电视纪录片),是建立在对传统 政 论 风格纪录片的一种反动而产生的新运动。
新纪录电影运动开始是以“地 下”、民间的形式和往国外电影节送展的方式推动,是通过VCD、DVD、酒吧放映等“自动、自由”的传播方式在民间广为开展的。
新纪录电影运动产生于1980年代末期,以散兵游勇的状态兴起或者说它的萌发完全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曾在昆明电视台工作过的吴文光凭着朦胧的感觉拿起 了摄影机,对准他周围的“盲流艺术家”,便有了《流浪北京》的诞生。尤其片子的拍摄横跨了80年代末的政 治事 件 ,而格外引人注意。同时吴文光的行为也暗示 了这种独 立 制 作 人存在的可能。
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康健宁的《阴阳》,杨天乙的《老头》,朱传明的《北京弹匠》,雎安奇的《北京的风 很大》,杜海滨的《铁路沿线》,王芬的《不快乐的不止一个》,赵亮的《纸飞机》等等,这些纪录片在短短几年内不断涌现并在国内外名目繁多的纪录片奖项中得 奖。其中有好多制作人都是第一次拍纪录片,而且不是专门的纪录片工作者。这些新纪录片人的出现,似乎标志着一个“业余影像时代”的到来。和1990年代早 期的“新纪录片运动”不同的是,当时的纪录片工作者,无论是吴文光、段锦川还是蒋樾等人,大都有在电视台工作的背景,他们是苦于不能在传统体制内进行真实 的表达,才选择了独立制片的道路。而当下年轻的纪录片创作者们则多半不在专业影视从业人员之列,他们或者是还在电影学院读书的学生(如朱传明与杜海滨,拍 片那时尚未毕业),或者是流浪北京的青年,甚至是像杨天乙那样原本对影视制作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他们用来创作的器材,除了雎安奇使用了16毫米摄影机和总 共20分钟的过期黑白胶片,显得稍微“职业化”一点,其他人则是靠数码DV甚至超8家用摄像机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虽然从专业的角度而言,他们的作品都不同 程度地存在着视听方面的缺陷,但这些新纪录片人却以影片内容的真实性与原创力震动了国际影坛。这些奖项不仅仅是对这几位纪录片导演的褒奖,更重要的是,它 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一个普通人可以通过他的才华、毅力、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简陋的摄影器材,成为一位“真正”的纪录片导演。而且他们关注的对象大多都是日 常生活中的个体,像王芬把摄影机对准了自己的父母(暂且不管这样做带来的某些伦理问题),“新纪录片运动”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壮大,仿佛出现了一种类似 于全民健身运动似的“业余影像时代”的狂欢。

7

解说词
在声画兼容的纪录片视听空间里,画面的主体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声音语言,特别是解说词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它对纪录片画面中上下的穿缀、历史的阐释、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叙述、主题的升华、情感的抒发、意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形象生动,画龙点睛
形象生动的解说词简洁凝练、优美流畅,能给观众带来无穷的韵味和美的享受。
二、幽默诙谐,情趣盎然
富有幽默感的纪录片解说词不仅能表达创作者的情致和感悟,传递画面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信息与感情,还能让观众在另一种“审美空间”中获得“审美期待”的满足。
三、抒情写意,落笔生辉
纪录片的解说词在风格上接近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更注重情感的抒发和诗情的注入,我国传统艺术创作十分注重写意,讲究 意境。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有了“意”的加入,会很有韵味。
四、饱含哲理,意味深长
纪录片通过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对社会深度的洞察、对人生理性的思考,揭示出一种超乎现实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

8

生态片
时光网特稿国内大银幕一直鲜有自然纪录片的踪迹,今日,姗姗来迟的《海洋》终于在内地上映,总算填补了华语院线的最后一处空白。纪录片绝不是观众印象里枯燥压抑的影像,而可能集唯美和深刻一体,化为瑰丽的艺术品。进入新世纪,随着航拍技术和微观摄影的长足进步,生态纪录片已经越来越成为世人了解世界的窗口,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不但能带你领略自然的呼吸,并且能在一番沉醉中感受到天地的博大、生命的不朽。
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告诉我们,写实和唯美并不矛盾,没有剧情,没有言语,只消客观的记录,便有震撼人心的连绵力量。自然是伟大的布景,生灵是最好的演员,执着是最好的态度,呵护是最好的沟通。他们跟着鸟儿飞行了十万公里,拍出《迁徙的鸟》,跟鱼儿遨游了12个月,带来了《海洋》,这些电影所以动人,除了唯美的镜头和雄浑的配乐,还有摄制组在拍摄过程中对万千生命那种小心翼翼的疼爱。
现今观众最熟悉的生态纪录片,恐怕是来自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和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这类影片投资不菲、技术高端、制作精良,在众人间有口皆碑。无论是技术的完美,还是寓意的深沉,BBC的纪录片都有着不输于电影的质量。而BBC的戴维·爱丁保罗夫(David Attenborough),则是大家最熟悉的解说员,他是有史以来旅行路程最长的人,并在旅途中成为一名杰出的自然博物学家。
挑选21世纪最美的纪录片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最美的概念,绝不仅是画面对视网膜的高效轰炸,也包罗了摄制组人员对自然的热忱、对生命的呵护以及对世界的爱。文中所有被涉及的电影,或多或少都牵涉了环保的议题,无论是外在的说教还是内蕴的暗示,皆体察着主创们对现实的担忧、以及未来的期望。若只论镜头的华丽,也许任何一部都赶不上《天地玄黄》,但要比现实意义,每一部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行星地球》(2006)
导演:艾雷斯泰·法瑟吉尔 英国BBC
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从一朵云中看天气,《地球》就是这么微观地展示着这个世界难以被觉察的美丽,浩瀚的峡谷瀑流奔腾而下,未曾断绝,白雪缚裹的远山,蓑羽鹤极尽最后一口气翻越顶峰,去寻找过冬的世界。缓慢的镜头包罗了花的绽放、菌的生长,令你感到生命的匆匆和地球的绵长。三个家庭无独有偶地进行着长途迁徙,无论是北极熊、大象还是驼背鲸,它们的命运,已经越来越不由自然选择来注定。
《家园》(2009)
导演:雅安·阿瑟斯-伯特兰 法国
进化是伟大的,也是悲怆的,《家园》再现地球进化的过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植物到动物,从茹毛饮血到现代工业,地球在繁荣过后趋于凋敝,徒留一群不思长远的人。电影里航拍的镜头有种撼人的气魄,纵横的运河、升腾的火山、葱翠的雨林、高耸的大楼、连绵的冰川……皆让人慨叹大自然及人类的杰作。《家园》的美则是一种另类的美,美到流泪和惊悚,美到令人窒息和哑然无声。
《迁徙的鸟》(2001)
导演:雅克·贝汉雅克·克鲁奥德法国
随便一个定格,都是绝美的摄影作品,大地的色彩,日暮的余晖,北极到南极的地理风貌,空旷的草原、繁茂的森林,鸟儿悉数飞越,振臂长空俯瞰大地,人类都成了侏儒。无论燕鸥、天鹅、斑头雁、丹顶鹤……这些翩翩的生物以美好的姿态伴着乐声飞翔,此起彼伏,诸多的广角镜头证明了摄影机就搁在鸟儿的附近,我们能感受到鸟儿的呼吸,听得到风的质感,90分钟之间,我们和鸟儿一起徜徉在光影里环游地球。
《深蓝》(2003)
导演:艾雷斯泰·法瑟吉尔 法国
每个关于海的镜头都裹着一种蓝色,像德里克·贾曼的电影,散着碧波荡漾的荧光。撼人的镜头伴着澎湃的海浪和千奇百怪的生物,犹如一曲交响乐,令人心情激昂。跳跃穿行的海豚、浅滩觅食的虎鲸、俯冲入海的海鸟、痴痴等待的企鹅都是这个领域的众生,更奇特的则是海底神秘的世界,除了瑰丽的水母与珊瑚,暗无天日的“黑烟筒”附近还有各种异样到离奇的生物,它们形状奇特,泛着光芒,让人恍若到了《阿凡达》中的外星球
《白色星球》(2006)
导演:让·雷米尔 法国
四季轮回,北极的广袤大地上循环地冻结和冰封,动物繁衍生长,引你进入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电影告诉你北极大地绝不是一片白茫茫的孤寂,而是炫目的生物圈,狐狸在悬崖上偷蛋,鲸群在大海上嬉戏,驯鹿在不断地迁徙,风雪席卷、云开雾散,极昼与极夜,灿烂的北极光,都书写着镜头里的诗情画意。电影的白色基调,衬托出影片主人公——北极熊一家的生活,虽是极地霸主,却并不一定能饱食终日。
《帝企鹅日记》(2005)
导演:吕克·雅克 法国
南极大地的守望者,举止从容,黑背白肚,犹如穿着燕尾服和白衬衫的翩翩君子。《帝企鹅日记》用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这个族群的生活,无论生命的顽强,还是爱情的坚贞都,让人为之潸然泪下。电影除了拍出7000多只帝企鹅结成方针对抗暴风雪的壮阔场景,也抓住了那些细腻地感人桥段,企鹅望着配偶远去的画面载着无尽的诗意,失去子女的企鹅妈妈丧心病狂的抢了别家的孩子,甚至不惜为之大打出手。
《生命》(2009)
导演:Simon Blakeney Stephen Lyle 英国BBC
BBC公司这套10集的纪录片产于达尔文诞辰200年的时刻,自然世界缤纷物种的多样性和它们为适应生存做出的种种进化都让人称奇,本片和《行星地球》有不少重复之处,前者是以动物生存居所而分类,本片则是以物种分类,如卷帙浩繁的教科书,将漫长的生命压缩在短短600分钟之间。美丽的风光和精致的色彩,和着恰到好处的配乐,把生命的种种浓缩在内,摄影机还拍摄了许多鲜见的场景:100只火烈鸟的狂舞、密麻的苍蝇、百万只蝴蝶的飞行,巨蜥捕捉水牛,带给你最强烈的视觉观感。
《加拉帕戈斯》(2007)
导演:Patrick Morris 英国BBC
达尔文考察完加拉帕戈斯之后写下了《进化论》,这是一座具备各种复杂进化环境的自然博物馆,坐落于四大洋的汇合点,遥望厄瓜多尔,是这个星球上举世无双的岛屿。BBC的电视胶片为我们保留了这个岛屿最稀有的样本,鬣蜥、达尔文雀、燕尾鸥、企鹅、鹈鹕共处一隅,加拉帕戈斯龟更是在这里生活了几百年,这部系列纪录片的唯美性不亚于任何一部观光电影,除了数不完的动物照片,火山源也是片中最雄浑的风景。
《美丽中国》(2008)
(野性中国、锦绣中华)英国BBC、中国[2]
BBC似乎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他们用六集纪录片完成了对锦绣中华的全方位窥探,从微观入手,既唯美又细腻,同样也没有遗忘那些标志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建筑,《美丽中国》取景横跨大半个国土,涉及50多个保护区,30多个民族,各种中华独有的,国人尚不曾识的景观都被收录在内。六个部分,从香格里拉西藏佛寺,从万里长城到南海碧波,即使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完了本片后都会慨叹自己不了解祖国。
《海洋》(2009)
导演:雅克·贝汉 雅克·克鲁奥德 法国
用摄影机书写过天、地、人的壮丽景观后,雅克·贝汉又把目光投向了生命最初的摇篮——海洋,湛蓝的幕布揭开一角,扑面而来的就是五彩斑斓的鱼群、荧光熠熠的水母、盘旋敝空的海鸟、结队巡游的海豚……蓝鲸在海面上惬意地遨游,硕大的鳍如船桨般扑打着海面,是极端诗意的表达方式,雅克·贝汉吝惜每一句言语,却精雕细琢于每一寸胶片的唯美,自然态的碧海蓝天之间,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有非凡的美感。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纪录片(20张)







纪录片(13张)







关于卡斯特罗的...(10张)







《大迁徙》纪录...(14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9-18 18:53 , Processed in 0.0807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