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29|回复: 3

张传禄:优化你的才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9 12: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Ostrich 于 2014-6-19 12:18 编辑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3b4e30100zp3w.html

     【编者按】:2010821日,《机关的机关》作者张传禄大校应邀到东北农业大学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做了《优化你的才能》的演讲,受到广泛好评。参训人员称赞这篇演讲对如何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作了深入阐述,内涵深邃而不晦涩,简约而不简单,通俗而不庸俗,使人非常受益,学习了新方法构建了新思维现摘要编发,以飨[xiǎng]读者。

    马克思说过:人的价值蕴藏在才能里这可谓至理名言。就人的躯体比较,相互之间在价值上并没有多大差异。一个人不管多大的个头,身上所蕴藏的元素和物质,不过是7块肥皂(脂肪),22盒火柴(磷),一根钉子(铁),20磅焦碳,一小匙硫磺,一英两有色金属和可刷一间房子的石灰……加在一块儿大约值几十元钱,还不如一只羊值钱。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才能上的差异。同窗四年的大学生,刚一出校门,就分出了差异,有的找不到工作成为啃老族,有的只能找到每月二三百元的工作,有的每月拿到七八百元,有的则被人用每月五六千元甚至更高的薪金聘请。这还仅仅是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研究表明,人的能力是能计算的。在中科院的一份报告中,专家们用人力资源能力来表述人们所说的能力。他们将人力资源能力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人的体能——生理和心理健全程度;二是人的技能——掌握基本技术和生产流程的熟练程度;三是人的智能——创造性开发及创新程度。专家认为,这三个层面的能力对社会财富的贡献分别为:110100。也就是说,只具有体力的文盲,其贡献只及一个有技术工人的十分之一,只相当于一个科学家的百分之一。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中国的人力资源能力只得7分左右,而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能力得分在25—40分之间。我们与发达国家人的能力上的差距主要在技能和智能方面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讲,优化才能,就是开发和提升我们的技能与智能。

  下面就如何优化才能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一、永葆学习热忱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中的这两句话,是最早阐明学习与做官辩证关系的不朽名言。意思是说要当一个好官必须学习,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当一个好官。学习在现代社会更显出它的重大意义。正因为如此,中央发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号召。当前学习型建设已蔚成风气。

  人不是生来就有一切,而是通过学习获得一切。人在才能的上的差异,都是学习上的差异造成的。我非常赞同这种说法,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要衡量一个人是否可靠,不是看他眼前职位高低,收入多少,而是看他是否随时在进修。一离开学校就停止进修的人,不会有光明的未来。我觉得,学习是才能之源,优化自己的才能,就要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忱。

  一要做到工作学习化。在传统的思维定势中,一直是把学习和工作相分离,认为学习是学习,工作是工作;学习是充电过程,工作是放电过程。更有甚者把学习和工作对立起来看待,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这显然是过时的传统观念。有的人说,不是不想学习,实在是忙得没有时间学习。对此,温家宝总理曾经语重心长地说:也许有人会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一个人一天总可以抽出半个小时读三四页书,一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一年就可以读几部书。大家要记住一个真理: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

总理说的真好啊!实践证明,学习不是有无时间的问题,关键是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问题。我们可以确信,只要有了学习的紧迫感,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学习的时间总会挤出来的。李瑞环同志的传奇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李瑞环同志介绍过,自己没有专门上学的经历,不像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哪年中学,哪年大学,哪个国家留学。说是上了6年小学,实际上由于家境贫寒、要干很多农活,那6年学也是断断续续。但他很小就喜欢读书,到处找书看,亲戚、邻居的书,总能想方设法借来看。有一年春节,他才十几岁,母亲让他担两捆楂子去城里卖,然后买几根油条回家包饺子过年。他在街上看到一个老头儿在卖书,书的名字叫《巧合奇缘》,一问价钱不贵,就用卖楂子的钱买了这套书,很高兴地回家了。到家之后,母亲见没有买到油条,非常生气,说过年没有油条,怎么包饺子,拿起笤帚就打他,李瑞环光着脚就往外跑。腊月三十晚上,屋子外面很冷,他有个当家的大嫂把他叫到家里,用被子给他暖脚。夜里,母亲还是把他找了回去,掉着眼泪说,妈妈知道你喜欢书,喜欢书是好事,可是咱家哪有钱给你买书啊。50多年工作过程中,他没有赶上真正脱产学习的机会,靠的都是自学。由于学习底子太差,李瑞环同志几十年来一直在补课,有时简直是恶补。他为学习所付出的艰辛,在学习中所碰到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很早就当了劳模,劳模就是干得多、干得快、吃苦多、吃亏多、奉献多。他是个劳模,还是个突击队长,不脱产,还得多干活,学习的时间只能从比别人更少的休息中去挤,那时的工棚是通铺,要在工棚里点灯看书,别人就没法睡觉。夏天比较好办,冬天只好穿上棉袄、大头鞋,戴上口罩,到路灯底下去学习。他的初中、高中和大学的课程,他的文化知识、建筑专业知识和社会科学理论知识,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的。由此可见,学习关键是个自觉性紧迫感的问题。在学习任务更加紧迫的今天,我们理应把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化工作。

  二要做到休闲学习化。对闲暇时间怎样支配,看起来好像是件小事,但它实际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风格。建国初期,毛泽东对有的同志进城后,浪费时日,把宝贵的时光用在打牌,搓麻上,十分痛心,也十分着急。他苦口婆心地说: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不下苦功,有些同志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打纸牌、打麻将、跳舞这些方面,我看不好。应当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我理解,毛泽东在这里就提出了休闲学习化的思想。现在我们每年的礼拜天、节假日110多个,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是闲暇时间,真正做到休闲学习化,收益将是巨大的。请记住这样一笔帐,每天自学1小时,能读18000字,一周7天读126000字,一个月可读5400000字,一年的阅读量可达650多万字,相当于30万字的书20多本。还有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分多钟便可记忆一个信息,有人把这种信息称之为。一门学问所包含的信息量大约在5万簇左右,如果每天抽出二小时左右的时间学习,那么两年左右就可以掌握5万簇信息,即可以掌握一门学问。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休闲学习化,是要求人们不要把闲暇的时间白白荒废了,应该主要用在学习上。许多人都羡慕哈佛毕业生流行于世界,却不知道哈佛给学生的告诫是:如果你想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人和人的差别潜伏在8小时以外)

  三要做到生活学习化。西方一位哲人说过,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增加更多知识。所谓生活学习化,就是把学习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把学习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学习既是志趣,又是兴趣和乐趣。在这方面,毛泽东可谓是前无古人的。许多资料都介绍,他外出视察工作,人未登车,书箱已先上车。他登车后,或躺或坐,抓起书就看,一路书不释手。就连吃饭、开会、游泳前后,甚至上厕所的片刻时间也在读书。一部重刻宋淳熙本《昭明文选》就是他利用上厕所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的。在延安的一次演说中他说:我如果再过十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零359天。他确实说到做到。毛泽东是 197699日零时10分逝世的,根据当时的记录,98日那天,他全身都插满了管子,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过来就看书、看文件,11,2小时50分钟。当时,他已病得说不出话。有一次,他敲了三下木制床头,工作人员刚开始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后来,一个工作人员突然想到,当时日本正在大选,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叫三木武夫,敲三下木头,说不定是要看三木武夫的资料,于是就用手托着三木的材料给他看,毛泽东点了点头。他最后一次看文件是下午437,此后再也没有醒过来,7个多小时后便逝世了。生活学习化就是需要毛泽东这种我决心学习,至死方休的精神。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那首勉励后人勤勉读书的诗很有名: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时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知读书迟。毛泽东结合自身实践,反其道而用之,揭示出学习的真谛——持之以恒。他用一副对联勉励自己: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记得好像是陈毅说的,待论证)。我觉得, 学习就像吃饭一样,要每天持续不断的,不要期待一次见效,是不断地一点点累积而产生来的效果。这道理不难理解,吃饭暴饮暴食不行,学习搞突击式也不行,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仅有一天两天学习热情不行,仅有一年两年学习热情也不行,必须做到终生学习从不间断。最近看到这样几句话:世上有的人喜欢储蓄金钱,有的人喜欢收藏古董,有的人喜欢搜集邮票,也有人喜欢把书上的嘉言名句储存在脑中。我认为最后这种储存是最富经济价值且又最安全的储存。因为它一不怕盗窃,二不怕丢失,而且携带方便,取用简单。如果我们的知识储存丰盈了,优化才能就有了基础和前提。

二、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宋朝著名诗人陆游这首诗大家比较熟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以前做学问的人,都是尽了自己全部精力的。他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努力下功夫,到了老年才能取得一些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要想真正掌握知识,还得靠躬身实践。实践是优化才能的最佳平台。

  首先,平时多抢重担挑。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尽快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平时一定要做到不怕多干事。有许多成功的人,都是因为除派定的工作之外,还要做许多别的事情,并因此得到不少经验;他们做同事的工作,甘心情愿,不要报酬,所花的时间在办公之外,又常常是别人或领导不知道的。当然,这样做额外的工作,必须是以一种热忱而有趣的精神去做,尔后才会有成效的。这里讲一个外国人的实例:说的是阿穆耳肥料工厂厂长马克道厄尔的升迁经历。他最初是在一个懒惰的书记官手下做事,那个书记总是把自己应该干的事推到手下职员的身上。他觉得马克道厄尔是一个任意驱使的人,某次便叫他替自己编一本阿穆耳先生往欧洲时用的密码电报书。那个书记的懒惰使马克道厄尔拥有了做事的机会。他做事极为认真,不像一般人编电码那样,随意简单地编几张纸了事,而是编成一本小小的书,用打字机很清楚地打出来,然后整整齐齐地用胶装订好。谁知,那书记把这一成果交给阿穆耳先生时,阿穆耳先生却问道:这大概不是你做的吧?”“…………”那书记官颤栗地回答。你叫他到我这里来。就这样,马克道厄尔到办公室来了,阿穆耳说:小伙子,你怎么把我的电报做成这个样子的呢?”“我想,这样你用起来方便一些。过了几天后,马克道厄尔便坐在前面办公室的一张写字台前;再过些时候,他便取代了那个书记的职位。这就启发人们,要想尽快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平时一定要做到不怕多干事。一般人做工作拈轻怕重,自以为占了便宜,其实这只是小便宜,学到本领才是大便宜(警醒:干活是福、吃亏是福)。很多人做工作总是特别计较报酬,计较报酬没有错,但一定不要忘了比眼前报酬更宝贵的是提高本领。本领是自己的,是终生受益的,本领越大,越有发展前途。

  多挑重担也要从细微之处做起。现在开始请你比别人晚睡一个小时来阅读,早起一个小时来思考。当别人下班,请你继续加班,留下来多做一些事情;当别人出去玩的时候,请你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阅读,甚至上课;当别人想放弃的时候,你多坚持一点;当别人走累了,你多走几步路。这是自古以来成功的秘诀。

  其次,善于总结反省。法国牧师纳德?兰塞姆去世以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若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能够把反省提前几十年,便有50%的人可以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曾经问过毛泽东:你没有当过兵,又不是军事科班出身,怎么就能指挥红军打了那么多胜仗,还搞出了游击战的十六字诀?毛泽东回答说:我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

  总结的方法确实是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的有效方法。世界上有一些知识是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的,而有一些知识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或者从书本上只能学到相反的东西。比如说,在为人处事方面,怎样才能给人留下好印象?就需要慢慢体验总结。同样聪明,有的给人以油滑、刻薄、炫耀自身的印象,有的则使人感到机智、犀利、聪敏,却不失仁厚大度。同样文雅,有的给人以酸溜溜的印象,有人则很自然。同样满腹经纶,有人更像是囤积居奇或二道贩子,是卖弄学问的奸商,有人则很诚恳,很仁厚,不失本色。还有的人虽然捶胸顿足,仍然无人相信。有的步步为营,却依然破绽百出。有的正言厉色,却仍然让人觉得滑稽可笑。

  有一些事情,看起来很平常,但处理起来却很复杂,有时越是看来简单的事情,越不容易办好,如果不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很可能永远找不到感觉。比如,机关工作大量的是靠协调,如何处理好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很重要,也很复杂,而有的人对此总是不屑一顾,处理起来往往总是自以为是,简单从事,得罪了人还不知道怎么得罪的,不论走到哪里,都是与上级搞不好关系,与同级搞不好关系,与下级搞不好关系(注警记:上等人,人捧人,下等人,人踩人)。

  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最近有人提出,检讨才是成功之母看来,这话也许更确切一些,因为失败不检讨就不是成功之母。所以,我们干完一项工作,办完一想事情,完成一项任务,都要回过头来看一看,想一想,理一理,看看自己任务完成的好坏,认真分析一下得失的原因,好在哪里,错在哪里,经验是什么,教训有哪些,心里要有一本帐。这样以后再做同样的事情,处理类似的问题,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参见李瑞环《学哲学 用哲学》。

  再次,向一等人学习。有两个关于一、二、三等人的说法,我觉得很有意思。一个是说:“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有脾气。(警记另一个是说:“一等人创造环境,二等人跟随环境,三等人抱怨环境。一个人要优化自己的能力,当然少不了学习别人的经验,使用别人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这是学习提高的一条有效捷径。一等人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际上指的是行业内最成功的优秀人物。如果把他们的经验学到手,转化成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你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自然就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善于跟领导者做事,也是优化自己的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微软公司的一位高级主管说,我常常把自己仿真成比尔盖茨,每一次与他一同去开会时,我都先在心理上把自己比喻为他,然后再以其他人的身份尽量向提出些刁钻尖锐、令无法招架的问题,最后再以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与比尔真正的回答(这些问题一定会被别人提出)相互印证,以确定自己够不够资格作个公司的主管。与领导者接触,要仔细观察:如何学习他的风范与仪态?他们如何带领部属?他们如何处理的问题?他们如何运用时间?他们如何处理压力?他们如何充实自己?他们看什么书、什么杂志、什么报纸版面、什么电视节目?等等。当然,也有个别领导是靠不正当手段和关系上来的,没有什么本事和能耐,虽然不值得你学习什么,但你也很有必要和他接触,发现他身上的缺点和问题,作为一种警惕,防止他身上存在的毛病,在你身上重复出现,这也是一大收获(每个人都值得学习!)。

三、培养任劳任怨的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优化才能就需要优化自己的性格。至于什么样的性格好,什么样的性格不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应该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机关工作是无名的事业,需要埋头苦干的无名英雄,因此,机关干部应具备任劳任怨的性格。

  机关的职责可概括为三办”——办文、办会、办事。我们就从字说起。这个字,中间是个力,意思要下力气。力字两边还有两个点,一个点代表的是汗水,一个点代表的是泪水。也就是说,办文也好,办会也好,办事也好,既要付出辛劳的汗水,又要付出辛酸的泪水。

  推敲一词来自唐朝诗人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开始,他写的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写成之后一直犹豫不决,到底是确切呢,还是确切?一连三年时间,他时常在琢磨、斟酌,最后才决定用字,自此也就有了推敲来历的文坛佳话。谈起这首诗的修改经历,贾岛酸楚良多: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曹雪芹在回顾《红楼梦》创作的艰辛历程时也曾感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见,办文自古就不易。实际上,办好任何一件事,都是不易的。

  在机关工作,没有甘愿付出汗水泪水的心理准备是不行的。机关工作确实非常辛苦。不仅有大量程序性、事务性的工作需要完成,那些临时性、突击性的事情也很多,常常这件事情还没了结,另一件事情又来了;今天下达了任务,明天就向你要东西。可以说,有些同志常年都处于紧张忙碌之中,处于加班加点之中,忙得昏天黑地。同时,办文、办会、办事也很难出政绩。你写了很多材料,但报上、书上未必能见到自己的名字;你办了很多具体事情,但年终总结时未必能列出多少项目;你在机关干了很长的时间,搞了很多服务性、保障性工作,但大家未必能了解,等等。所以,作为机关干部,一要任劳,二要任怨。

  任劳,就是不怕吃苦受,加班熬夜。不吃苦上苦,难以成大器。工作要出质量,不加班不行;完成突击性任务,不熬夜不行;就是完成事务性的工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不行。要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甘愿吃苦,主动吃苦。工作有了激情,人生就有了乐趣。

  任怨,就是要受得了委屈,经得起误会,耐得住寂寞。不怕批评,不怕吃亏,不怕吃气。要有这样的认识,不加班不成才,不批评不进步,不磨砺不成熟。虽苦虽累乐此不疲,酸甜苦辣无怨无悔,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四、用脑工作才会优秀


  用力工作能够合格,用脑工作才能优秀。用力能够将可能变为可能,用脑能够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陈志武命题: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奈斯比特在最近出版的《中国大趋势》一书中,特别推崇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个杰出范例:赤壁大战前夕,周瑜让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来,而且不给他工匠、设备和原料。这在常人看来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办成的事。诸葛亮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借着大雾作掩护,命士兵们把20艘装满稻草人的船只向曹军方向驶去,又是擂鼓,又是放鞭炮,曹军以为受到攻击,万箭齐发,以作阻拦。就这样,诸葛亮从曹军那里借到十万支箭,圆满完成了任务。

  南韩现代集团董事长郑周永亲历的这件事,更是耐人寻味。年轻时的郑周永也是个打工仔,出的是苦力,睡的是窝棚,床铺的卫生条件非常差,晚上睡觉时,常有臭虫爬到他的床上吸血,奇痒难耐。为躲避臭虫袭扰,他干脆不睡床了,睡到了桌子上。没想到,臭虫还是顺着桌子腿爬上来。郑周永又想了一招,把桌子的四条腿放在搪瓷盆里,又在盆里放上水,以为这样臭虫就会望盆兴叹了,谁知臭虫并未因此放弃,而是顺墙爬到天花板上,然后对准人体空降下来,照样吸血。郑周永当时想,一只臭虫为了达到目的,能够如此绞尽脑汁,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只要善于动脑,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

  我们讲用脑,不是指一般的思考、想问题,而是要绞尽脑汁,思考到绝境(博士论文的经历:对自己的大脑要竭泽而渔)。也就是遇事不停地思考,思考到不能再思考的时候。有些事情,看起来到绝境了,其实不然。有个父亲为教育儿子,有一天把他带到院子里一块大石头跟前说:孩子,不管你想什么办法,把这块石头搬起来。这个孩子搬啊,撬啊,挖啊,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还是没有搬起来。最后,孩子泄气了,对父亲说:我实在没有办法搬起它来,我所有的办法都用尽了。父亲说:不,你还没有用尽。孩子说:我还有什么办法没有用?父亲说:我就在你身边,你没有让我帮忙。听了父亲的话,孩子茅塞顿开,自己确实还没有思考到绝境。(引导孩子的经典)所以,我们在办事情、想问题的时候,要发扬思考到绝境的精神,思考到最后时刻,才会豁然开朗。

  譬如协调,这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有的同志在协调中碰钉子后或怨天尤人,或束手无策,下面这个故事,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在美国的一个农村,有一个老头和一个儿子相依为命。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儿子带出去工作,可以吗?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这个人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你快走吧!这个人又说:如果他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这时老头动心了。过了几天,这个人又找到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女儿找个对象,可以吗?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他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同意了。又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说:不可能!这个人说:如果他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总裁先生同意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办不到的事;只有不想办的事,没有办不成的事。办法总比困难多。(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跨越式发展,武汉光谷,重庆亿台笔记本,都是无中生有的典型)只要能够想尽千方百计,再难办的事也是可以办成的。

五、提高你的四商


  所谓四商,就是情商、智商、胆商和逆商。优化自己的才能,这四商缺一不可。

  重点讲一下情商。情商是对情绪、情感、意志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点,要有自知之明。首先是对自己的职责要清楚。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担负的使命是什么。其次是对自己的优势要清楚。成功的人都是拿自己的优势为社会做贡献并与别人竞争的。三是对自己的致命缺陷要清楚。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你有没有缺陷,要心中有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二点,要会自我管理。主要是三个管好:一是管好自己的心态。心态要积极,要有阳光心态,要自信。二是管好自己的情绪。当情绪太激动时,要冷静冷静,理智一下;当情绪太低落时,要振作振作。三是管好自己的道德规范。情商的核心是个德,是道德,要守住道德底线。(俞敏洪:对一千件事说不,才能做大一件事)

  第三点,人际关系要好。人脉广,可看做是情商高。伯恩?希斯是位社会学家,主要研究人脉学。他有一套著名的理论——125裂变定律:即你如果认识一个人,那么通过他,你就可以再认识25个人。这套理论曾被西方商业界广泛采用。他们在营销过程中,推行微笑服务,让服务人员不要得罪任何一名顾客,因为在每一位顾客背后,潜藏着25个客户。后来,这一理论又被引入成功学领域,一时被捧得极其伟大——你想获得好心情吗?那就请你尽力拓展你的人脉吧,人脉是你寂寞无助的后花园;你想左右逢源吗?那就请你尽力拓展你的人脉吧,人脉是你事业腾飞的情报站;你想财源滚滚吗?那就请你尽力拓展你的人脉吧,人脉即财脉。更有人推波助澜,打出这样的公式:成功=20%的知识+80%的人脉。总之,一些人把人脉当成了事业成功的黄金律。这些观点是否妥当,可以商榷。但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必须的。怎么处理好人际关系?关键是要尊敬别人。有位老首长说过这样三句话:拿着同级当上级,拿着下级当同级,拿着群众当兄弟(同感)。

  什么是智商?就是要精通业务,胜任本职。要科学的理性的判断形势,擅长理论思维,特别是战略思维。越是善于学习的人,越智商高。智商越高的人,越喜欢学习。

  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光有情商和智商还不够,还需要有胆商。什么是胆商?就是要敢于承担风险,承担责任,有胆略、有意志、有勇气。

  最后说说逆商。就是对逆境的适应能力,忍耐能力。人生在世,不可能总行顺风船,对逆境的驾驭,是必不可少的素质。邓小平曾经有三起三落的传奇般的经历,被外国舆论界誉为打不倒的小个子。邓小平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就是得益于他具有忍辱负重的高逆商。1979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在卡特总统为他举行的宴会上,当美国著名影星雪莉﹒麦克莱恩对邓小平个人的经历表示兴趣时,邓小平风趣地对她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他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曾经向他请教:我现在不当总理了,但我还想重返政坛,请问您有什么秘诀?邓小平回答说:我们有什么秘诀,只是能够忍耐而已。面对逆境,从容对待,坚忍不拔,待机而动,(创造机遇,相时而动)本身就是与众不同的素质和能力。

六、把做人与做事统一好

  人的一生,说到底就是两个课题,一是做人,二是做事。怎么做人,决定着怎么做事;怎么做事,反映着做 人的品格。我们应当把做人与做事有机统一起来。

  (一)为人诚实厚道。在某种意义上说,诚实比能力还重要。英19世纪著名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人生的职责》一书中,专门写了一章正直和诚实乃安身立命之道认为,诚实是坚持原则、人品正直、独立自主的核心要素,是每个人的第一需要。大家都知道,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他聪明过人,7岁即有文名,14岁时被一位官员推荐于朝廷,正赶上真宗皇帝御试进士。真宗听说他很聪明,就让他把考试的题目做一遍。小晏殊看了看试题,对真宗说:我十天前做过这个题目,草稿还在,请陛下另外出个题目吧。真宗见他这样诚实,感到晏殊可信,便赐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在史馆供职期间,正值天下太平无事,每逢假日,京城的大小官员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因为家贫,没有钱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书写文章。有一天,真宗皇帝点名要晏殊担任辅佐太子的东宫官,大臣们十分惊讶,不明白真宗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解释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和兄弟们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合适的人选。晏殊向真宗谢恩后说:我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里穷而已,如果我有钱,也早就参与了。真宗听了,对他的诚实非常赞赏,从此对他更加信任。像晏殊这种诚实的品格,至今也是非常需要的。对组织忠诚,对领导厚道,什么时候也不吃亏。

  (二)把工作做出成绩来。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有踏实的作风。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工作不负责,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领导不负责。任何领导都不会喜欢没有事业心、责任感的下属。不少人都知道拿破仑那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拿破仑也深知,元帅明也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因而他还有一句名言:即使让我挖厕所,也要挖出天下最好的厕所来。高标准工作才是关键才。每个干部要有这样的追求:做同一件事情,你要比别人做得好;别人也做得同样好时,你要比别人做得快;别人也做得同样快时,你要比别人成本低;别人成本也一样低时,你要比别人附加值高。总之,让人感到你是最棒的:完成重大任务体现高质量,完成应急任务体现高效率,完成交叉任务体现高风格,完成日常事务体现高标准。把非凡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把平凡的工作干得不平凡。

  (三)要有群众口碑。在更加注重群众公论的今天,一个人能否得到信任重用,群众公论与领导意见同样重要,所以,每个干部要看重群众口碑。只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群众关系,才能够顺理成章地得到领导的重视和组织的重用。这奖杯那奖杯,不如群众口碑,这话不仅适用于领导,而且同样适用于一般干部。

  (四)广泛团结人。单位是一个团队,团队需要团结。谁团结的人多,谁的力量就大。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朋友。要尊重老朋友,结交新朋友,不忘好朋友。人的成长还离不开对手,有个对手不落后。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要善待对手,学习对手,感激对手。有时朋友是对手,有时对手是朋友。有了对手和朋友,人生才有不竭的动力。所以,既要团结朋友,又要团结对手。什么时候也不能产生这样的错觉:自己的岗位重要,别人的岗位不重要;自己忙的不得了,别人闲的不得了;自己的工作难做,别人的工作容易;少了自己不行,少了别人可以;自己吃了亏,别人占了便宜。能被任何人领导,能领导任何人,能和任何人合作共事。做人当如篮球,谁都争,谁都抢。谁都喜欢你。而不能做排球,你打过来,我推过去,谁也不要你。更不要做足球,你踢过来,我踢过去,飞到网口还被守门员一拳打出来。

  (五)提高亲和力。领导就是服务。建设服务型领导机关是现代社会之必需,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倾向。凡早也是要办,晚也是要办的事,一定要早办;凡主动也是办,被动也是办的事,力争主动办;凡也可以去办,也可以不办的事,尽可能地办;凡冷淡也是办,热情也是办的事,要热情地办。

  (六)虚心接受忠告。人性有个弱点,通常乐意接受有形的帮助,却不愿意接受无形的忠告。实际上,对人生真正起长远作用的,还是无形的忠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对于他人的忠告,要正确理解,能听出弦外之音。尤其要记住如下忠告:刺耳的话,要冷静地听;奉承的话,要警惕地听;反对的话,要分析地听;批评的话,要虚心地听;正确的话,要诚恳地听;错误的话,要参考地听;长辈的话,要尊重地听;晚辈的话,要耐心地听;讽刺的话,要忍受地听;组织的话,要坚决地听。

  最后,对优化能力问题再做一归纳。我在《机关的机关》(升级版)中把它具体化为九让:让领导喜欢你,让众人支持你,让谋略展现你,让笔杆支撑你,让办事证明你,让舌头帮助你,让创新成就你,让习惯保佑你,让高尚伴随你。我觉得,有了这九让的灿烂之花,就会结出第十个的丰硕之果:让成功迎接你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2: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strich 于 2014-6-19 12:49 编辑

专访《机关的机关》升级版作者张传禄大校

2010年07月19日13:58
来源:人民网—人民电视

全文实录http://live.people.com.cn/note.php?id=835100716140859_ctdzb_001

《机关的机关》是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机关工作学的力作,上市不久便受到了广大机关工作者的热捧。作者在书中提炼出了机关干部安身立命的“九大支柱”,归纳出“机关工作学”和“建设智慧型机关”两大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无论是从学术研究角度还是机关工作实践操作角度,该书都是一本值得关注和阅读的成功宝典。

  7月19日下午16时,人民网军事频道特别邀请该书的作者张传禄大校做客视频演播室,与网友在线交流,敬请关注!

访谈嘉宾:张传禄大校

访谈主题:《机关的机关》升级版面世

主 持 人:黄子娟

摄像:戴谦(实习)  导播:赵铮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军事访谈。先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我手里的这本书是《机关的机关》升级版在无数读者的呼吁下又和大家面世了,被誉为机关生存宝典的畅销书一直都是网友非常关注的热门图书,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这本书的作者,防化学院政治部主任张传禄大校做客演播室就书中一些比较关心的问题,欢迎您。[16:11]



[张传禄]:各位网友,大家好。很荣幸再次做客人民网,与大家在线交流汇报。非常感谢人民网,又为我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机关的机关》升级版的关注和偏爱。但愿今天的交流,不会令大家失望。[16:15]



[主持人]:我们也非常感谢张主任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做客我们的演播室。《机关的机关》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机关工作学的书籍,填补了机关工作学这一领域的空白,这本书的书名很多网友都说非常有意思,不少网友询问我们,您当初为什么给这本书定这个书名呢?[16:15]



[张传禄]:我在各级机关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近20年的时间,养成了研究标题的习惯。因为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题好文一半。标题醒目与否,对稿件的成败关系极大。同样的道理,书名是书籍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作者的思想与旨趣。我觉得,一个好的书名,犹如给书籍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不仅能吸引读者,更能让读者品味其中的真谛,所要反映的思想。纵观古今中外,给书起名字方法很多,有的是以人名命名的,有的是以官名命名的,有的是以地名命名的,还有的是以事件、内容命名的,等等。我觉得,最主要的有两点:[16:16]



[张传禄]:一是要有吸引力。据资料介绍,目前我国每年出图书22万多种,其中新书13万种,每年在市场可供应的图书达40多万种,可说是书海茫茫,一本书就如同沧海一粟。如果书名引不起读者的注意,因为书名放在那里,内容写得尽管很好,有的时候也可能无人问津。实践证明,《机关的机关》这个书名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不少读者买了书以后给我打电话,当初买这本书主要是看你这个书名比较有意思。当代著名作家、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先生读完这本书,写了一个书评,“拿到张传禄的新作《机关的机关》,一看书名,就觉得颇有意思。这个书名不但让我想到了复杂的机关,而且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连环记》第三折中的句子:‘王家设筵莫猜疑,就里机关我自知。’机关是社会机器中最为复杂的枢纽部位,虽然看上去平静单调,事实上却存在着深奥的‘机关’。所以一看到这个书名,我便有一种读下去的冲动,有一种去了解和窥探作者笔下的‘机关’的欲望”。[16:16]



[张传禄]:二是要有内涵。一个好的书名,不仅让读者有形式的美感,还要有内涵的美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少词语内涵丰富,不能简单地用正与邪、褒与贬去划分。举一个例子,“关系”这个词,本身是中性词,如果说乱搞关系,搞庸俗关系学等,在这里这个“关系”就是贬义了,但搞好各方面的关系,如搞好外交关系、军民关系、人际关系、邻里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等等,这个关系就是褒义的,这些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同样的道理,“机关”这个词,也是个中性词。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它有四层涵义:1、办事的单位或机构;2、周密而巧妙的计谋;3、指机械发动的部分;4、用机器开动的。在这四层意思中,前两层属社会科学领域的,后两层属自然科学领域的。《机关的机关》取的是前两层的涵义,即社会科学领域的含义。而且后一个“机关”在这本书里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如技巧、方法、规律、经验、策略、智慧等等,归根结底一句话,它的内涵是指机关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这里我要顺便说一句,因为有的网友曾经提出来,看到这本书,说是不是揭露官场权谋的,实际上这类书是社科类的读物,是知识类的读物,不是文学作品,就是写机关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就是这类读物。这次“升级版”仍然沿用《机关的机关》这个书名,是因为它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力挺。[16:19]



[主持人]:您是一名机关领导干部,平时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很多网友就会说,您怎么会有时间自己做学问?而且五年时间里就出版了两部质量这么高,读者反映这么强烈的专著?[16:20]



[张传禄]:机关干部工作比较繁忙,但是机关领导干部实际上也是机关干部,他的职业也是干好机关工作。工作繁忙是显而易见的。不可能有专门的时间来做学问。有的学者把人生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俗务,二是事务,三是审美。俗务是衣食住行,为生计谋;事务是本职工作,为事业谋;审美,是步入更高的境地,在知识领域、哲学领域有所作为,也就是古人所倡导的立德、立功之后的“立言”。[16:21]



[张传禄]:有这样一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人看见三位忙碌的泥瓦匠,便分别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位回答说,你没看见吗,我在彻砖垒墙;第二位回答说,我在为他人建房子;第三位回答说,我在搞建筑艺术。最后,这三个人的结局非常有意思,说彻砖垒墙的那个人,当了一辈子泥瓦匠;说为他人盖房的那个人,成了建筑公司的总经理;说搞建筑艺术的那个人,成为著名的建筑大师。这说明,对同一件事情,人生态度不同,思维方式不一样,最后的结局是截然不同的。我认为,机关工作不仅仅是一般工作,而且是一门学问,应该把工作当学问来做。也就是要做到“工作学问化”,这样既完成了工作,又做了学问,是一举两得的事情。[16:21]



[张传禄]:有网友问我,“在机关里待了多少年,想出来吗?”说句心里话,从1975年高中毕业以后在地方乡镇机关算起,我在各级机关工作已有35个春秋,到目前为止,我对机关工作的热爱程度丝毫不减,温度丝毫没有降。不仅如此,用做学问的标准干工作,始终是我的追求。几十年如一日,每干完一项工作,不仅把它干成、干好,还要把内在规律挖掘出来,把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干工作是上篇文章,做学问是下篇文章,两篇文章一起做,两种成果一起出。这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而且也是这样做的。[16:24]



[张传禄]:《机关的机关》升级版是我在两个多月的业余时间里完成的,虽然时间短,但是书中所涉及的内容,早就有了基础,我平时的公文起草、会议发言、辅导讲课、大会讲话以及在报刊、网络、杂志上发表的体会文章等,都是有意识按写书的标准来做,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零散到系统,最后统稿时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时间就比较快。当然,我们也实事求是地讲,如果把工作当学问做的这个标准,就不能用八小时的时间来计算,正常时间干好工作,业余时间做好学问,节假日,他人外出游玩的时候,深夜里,他人安然入睡的时候,就是自己坐在笔记本前冥思苦索的时候。我体会乐此不疲,长期坚持,必有所获。[16:25]



[主持人]:现在网上流行着您的十大经典语录,诸如“办”字中间是个力,意思要下力气。力字两边还有两个点,一个点代表的是汗水,一个点代表的是泪水,意为既要付出辛劳的汗水,又要付出辛酸的泪水。再比如,做人当如篮球,谁都争,谁都抢。谁都喜欢你。而不能似排球,你打过来,我推过去,谁也不要你。这些观点生动形象,充满人生智慧,读后使人深受启迪,请问您是怎么凝练出这些富有哲理的观点来的?[16:25]



[张传禄]:网上流传的所谓我的“十大经典语录”,源自全军政工网。这些观点,是热心的网友从我公开发表的文章中采撷而来的。非常感谢网友,对我的文章读得这么认真、这么仔细,还给予了概括和提炼。除了你上面讲的两条外还有:用力工作能够合格,用脑工作才能优秀;只要能够想尽千方百计,再难办的事也是可以办成的;把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努力做到工作学习化,生活学习化,休闲学习化;“领导喜欢用”是机关干部素质全面的一个重要标志;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不推,不是职责范围内的事不揽;非办不可的事速办,可办可不办的事早办;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干好了,干精了,别人取代不了,自己就有地位了等等。以上这些观点,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6:26]



[张传禄]:一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实践出真知,这些观点多数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实践感悟。二是处处留心得来的。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注意做有心人。有的是从我的老领导、老首长那里听来的,学来的。比如“进了班子,不进圈子”;“拿着同级当上级,拿着下级当同级,拿着群众当兄弟”,等等。从同事那里听来的也不少,比如,“机关干部之间要做到,有事没事常来往,大事小事多商量,急事难事互相帮,好事坏事共担当,喜事美事要谦让”;有的甚至是我从家属子女那里听来的,比如“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办不到的事;只有不想办的事,没有办不成的事”,“你可能改变不了别人,但你能够改变自己”,等等。三是从专家学者那里学来的。总之,这些所谓的“经典语录”,都是来自于实践,来自于思考,来自于学习和借鉴。[16:28]



[主持人]:现在写官场的书很多,我们平时去图书大厦转一转,很多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很多网友很感兴趣,您的书里全部是虚构的还是有一些现实基础的?[16:28]



[张传禄]:按照词典解释,所谓官场,一是指政界,二是指政界人物活动的范围。如果转换一下说,就是领导机关所工作的领域。这些年,写官场谋略的书确实不少,但许多书籍隐含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卖官鬻爵等厚黑术之类的消极灰暗的东西。我觉得,这些文学作品大都是虚构的,有创作的成分,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讲,可能是艺术的一种需要,我作为外行,对文学作品没有资格评论。《机关的机关》是社科类读物、励志类作品,因而我极力推崇冈察洛夫这句名言:“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或感觉过的东西,我爱的东西”。我写这本书,是经过了三十多年的积淀,提炼出从基层到总部各级机关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为人处事的心得体会,可以坦诚地告诉读者,书中所涉及的思想,是从事实中提炼出来的,经验做法是从事实中总结出来的,不是闭门造车,凭空臆想出来的,即使鞭挞的各种消极现象和消极因素,背后也都有事实和事例为佐证。总之,一切都以事实做支撑。[16:31]



[主持人]:通读完《机关的机关》这整本书就会觉得这是一本非常脚踏实地的书,和张主任在机关工作中脚踏实地一路走来是非常有关系的,刚刚也说这本书都是张主任的所感所悟所想,平实中彰显了一种大胆的智慧,也有人说,《机关的机关》就是军队版的《杜拉拉升职记》,一个作者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16:33]



[张传禄]:《杜拉拉升职记》是当前一本畅销书,网友以此类比,只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我的书与其不是一个领域,无法相提并论。至于作者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我认为,老师是教书育人的,作者是写书育人的,“育人”是根本的社会责任。书有好坏之分。好书是精神食粮,是最贵重的珍宝,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而坏书则是精神鸦片,是让人坠落的加速器,是使人变质的腐蚀剂。写书,就要写那些能够给人以感染和力量的书,特别是那些震撼人的灵魂的书,激发人的斗志、给人以智慧的书。总而言之,一个作者要承担起传播高尚思想、传播高尚文化、传播高尚文明的重大责任。[16:34]



[主持人]:您在书中提出了“建设智慧型机关”的理念,很多网友想问您,什么是智慧型机关?智慧型机关干部的标准是什么?[16:34]



[张传禄]:智慧是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当今时代是智慧致胜的时代。三十多年的机关工作经历使我感到,在机关工作,光有热情和干劲不行,还需要有智慧。机关人员已由过去的辅佐型、办事型、服务型、谋略型向智慧型转变。这可以看作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做智慧型机关干部是职业所需,事业所需,也是时代所需。当然,要提高智慧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智慧是意志与品质,智商与情商,智商与胆商,方法与策略,动机与效果,做人与做事的高度集成统一。做智慧型机关干部,既需要有知识,又需要有经验,还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什么是智慧型机关干部,机关干部有哪些智慧呢?我具体把它概括为“九个支柱”,实属个人浅见,一家之言,是否妥当,还请广大网友多提宝贵意见。[16:35]



[主持人]:张主任很谦虚。毛主席以前跟我们说,要做一个纯粹的人,这里面也有一个形容词就是做一名品行纯正的机关干部,如何才能做一名品行纯正的机关干部呢?[16:36]



[张传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对仕人(学子、当官的)的要求。修身是第一位的,品行纯正,实际是修身的范畴。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好官必须是好人。好人应当是品行纯正的人。对机关干部而言,起码要做到如下三点,也可以叫“三要三不”。[16:37]



[张传禄]:一要做贤臣,不做小人。“贤臣”是古人的叫法,现在是一个形象说法,是指德才兼备、忠实可靠的机关干部或在领导身边的人员。对于“小人”,孔子的定性是“小人喻于利”,也就是小人只知道追求个人私利。这一本质决定了小人必然长着势利眼,见利忘义,为达到个人的目的,不讲道德,不择手段,费尽心机,投机钻营,这是为人所不齿的。做“贤臣”,就是要做到诚信从政、诚实做人、诚心助人。[16:37]



[张传禄]:二要做清官,不做贪官。从我国文化层面来看,崇尚的是清廉为官,企盼的是清明政治。现在,国家已将清明节定为法定的节日。清明节的本意——实际上是“清正廉明”。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往国外避祸,生活非常艰苦,不仅见不到荤腥,还常常处饥饿状态。一次,他的随从介之推不得不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十几年之后,重耳作了晋国的国君,也就是晋文公。即位后,他重赏所有跟随过他的有功之臣,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却毫不介意,带着母亲去绵山隐居。晋文公知道后,羞愧莫及,亲自带着人去请介之推。介之推拒收封赏,不肯出山。晋文公无计可施,便下令放火烧山,他想介之推是一个孝子,一定会带着母亲跑出来,却不想这场大火把介之推母子都烧死了。传说介之推死前把食指咬破,用血写下一首遗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此后,晋文公以“清明节”来纪念介之推。从这里可以看出,对忠贞傲骨的推崇,对清明政治的期盼,才是清明节的本意。机关干部一定要以当清官为荣,当贪官为耻,把勤政、优政、廉政作为自己的座佑名。[16:41]



[张传禄]:三要做人才,不做奴才。有人说“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我觉得机关干部一定要做人才,不要做奴才。因为,一个人活着是要看价值的,而没有价值的人生根本不叫人生。无论怎么说,人才总是事业的中坚和骨干,一个单位兴旺发达主要靠人才,而不是靠奴才。人才虽然有时候不被人喜爱,但受人尊敬;奴才虽然有时靠拍马溜须、奉迎讨好捞个一官半职,人家也不服气,背地里戳他的脊梁骨。愿广大网友都成为单位顶尖的人才。[16:42]



[主持人]:您认为《机关的机关》升级版较之前的《机关的机关》最大的亮点是什么?[16:43]



[张传禄]:对于什么是亮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不好说这个书有什么亮点,但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读者和网友总结了如下“三性”,我觉得还是比较客观的。[16:48]



[张传禄]:一是实用性。有的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是:“重实践、说实话、求实效,均以‘有用没用’、‘能不能用’为标准,力求实现学以致用。书中内容紧贴机关工作的实际,道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切身感受,阐释了机关工作的特点及奥秘,传授了做好机关工作的方法及技巧,系统,准确,透彻,明晰,既有可操作性,又有较强的理性。它既能指导‘新机关’尽快入门,又能帮助‘老机关’全面提高。对于想了解机关或进入机关的人,将是一把灵便的开门钥匙;而对于正置身其中的人,则堪称是一部机关生存技术手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网友提到“这本书既然是写官场的,那么,对于我们这些不当官的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借鉴意义呢?”这本书表面上是写机关工作方法,实际上更多的是写做人的方法。应该说,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书中涉及的做人的方法,对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人都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而且买这本书很多是老年人,有的是学生,还有不是干机关工作的,他觉得中间讲的一些人生的哲理对他们有一些启发作用,这是一个实用性。[16:48]



[张传禄]:第二,开创性。有的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机关的机关》出版,填补了‘机关工作学’这一领域的空白。过去机关干部的培养,都是师傅带徒弟,口口相传,没有系统的教科书。有了这本书,首先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使机关干部有了参考、遵循和借鉴,它可使机关工作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率。”[16:48]



[张传禄]:第三,可读性。有的读者评价道:“《机关的机关》不是小说,胜似小说,是一部机关干部做人做事的励志之作,在小故事中得大智慧,在小细节中获大精彩,它以‘小说’立‘大言’。读此书,就像与一位长者相对,听一位智者谈心,得一位名师指导。” “本书语言朴实精炼,论述系统规范,文字却活泼生动,极具可读性。书中运用了大量的艺术手法,像在讲故事,像在写散文,有的段落甚至像报告文学,不但读起来很有意思,还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通俗易懂,又不落俗套。正如一些专家所说,它虽是一本知识读物,却联缀了100多个鲜为人知的故事,绝大部分章节可以一口气读完而不会感觉疲倦。”[16:48]



[主持人]:也有很多网友说,在所有管理机构中,军队机关是效率最高和最具代表性的,军队的机关和普通机关有哪些不同呢?[16:49]



[张传禄]:机关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机关都是党委和领导的办事机构,这是机关的性质。其主要职责就是体现在“办”字上,就是办文、办会、办事。都是由于部队是一个作战集团,是要打仗的,它面对的是战场,面临的是生死,它特别讲究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胜利。咱们其他的普通机关,也讲究时间和效率,但是作为生与死来讲,部队机关更紧迫。而且还可以说一下,我们国家的机关基本上都是从军队机关延伸过来的,原来我们国家共产党领导的没有政权,都是靠军队运转,以前通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后来我们建国,有了地方机关,包括企事业机关,很多机关的传统也在部队机关发扬光大。[16:50]



[张传禄]:机关面对生与死,危险这么大,要求这么高,所以比一般机关要求更高一些。机关干部要胆大如天,心细如发,事不过夜,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要求们军队机关做到快、准、细、严。所以军队机关管理更严格,标准更高,效率也更高。[16:50]



[主持人]:说了军队机关和普通机关的一些区别,还有一位网友很有意思,他问《士兵突击》当中描写军队的生活,现实生活当中到底是不是存在?有没有许三多这样的人?[16:51]



[张传禄]: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文学作品的基本创作理念和它的方法。《士兵突击》中所描写的军队生活应该说是有现实生活基础的。而且描写的人物也非常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也是有生活原形的,但是这个人物不是一个人,他是由好多人物凑起来的,但是通过这一个人来体现军队军人的一种气质、精神和形象。我在部队从连队干起,一直干到总部机关,我也带过兵,我也当过指导员,像许三多这样的战士确实不少,但是你要说和他一模一样的,应该说还不是,他有他身上散发出的精神。[16:51]



[主持人]:咱们再回到这本书,最后问张主任一个问题,您写的这本书最初的初衷是什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16:52]



[张传禄]:凡是读过这本书的读者都知道,我把机关工作的学问概括为“九个让”:让领导喜欢你、让众人支持你、让谋略展现你、让笔杆支撑你、让办事证明你、让舌头帮助你、让创新成就你、让习惯保佑你、让高尚伴随你。实际上还有一个“让”埋在我的心里,这就是“让成功迎接你”,这也是我对广大网友的良好祝愿和最大心愿![16:55]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张主任做客我们的演播室,和大家聊了这么多,也希望大家在看完这本书以后能够领会到其中的精髓,都能够做到像刚刚张主任说的九大支柱,成为一名智慧型的机关干部,谢谢张主任今天的光临,也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16:55]



[张传禄]:再次对人民网表示感谢,再次对广大网友表示感谢。[16:56]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2: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首长欣赏,中层干部喜欢,基层人员需要! 点击查看《机关的机关:升级版》


   《机关的机关:高端讲座(一)》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机关工作学的书籍,填补了机关工作学这一领域的空白。 

  张传禄是投身机关30年、阅尽无数高官的机关高参。现身讲授实实在在的机关工作技巧,学习堂堂正正的为人处事之道。
  拒绝厚黑,拒绝扭曲。“新机关”的成长必读,“老机关”的进步指南,企业管理层的提升宝鉴。打算、即将或已经进入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国企的你,一定要读这本“机关生存技术手册”!
  总结归纳出了成长进步的“九大支柱”:让领导喜欢你、让众人支持你、让谋略展现你、让笔杆支撑你、让办事证明你、让舌头帮助你、让创新成就你、让习惯保佑你、让高尚伴随你。尤其适合党政军群各级各类机关公务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即将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等学习、借鉴、阅读!




内容推荐

  《机关的机关:高端讲座(一)》选取了张传禄在总参某部机关、总政办公厅、总后机关、空军机关、二炮某部机关、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清华大学、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等单位的讲座实录,阐释做人、做事、办文、办会、协调、说服等的方法技巧。

  本书以30年从基层到总部各级机关的亲身经历,紧贴机关工作实际,阐释机关工作的特点和奥秘,传授做好机关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全面、系统、准确、透彻,兼具理论性与指导性。不仅帮助“新机关”尽快入门,也帮助“老机关”全面提高,更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士提升管理能力和技巧,堪称“机关生存技术手册”。



作者简介

  张传禄,山东临朐县人。1975年初涉机关工作,1976年投笔从戎,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野战师、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干事,总参某部政治部组织处处长,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防化学院政治部主任等职。获“全军优秀党务工作者”殊荣。发表理论文章、新闻稿件、报告文学近千篇,多次在省级以上单位获奖。出版《机关的机关》、《机关的机关》(升级版)等专著。应邀为国家(省、市)党政军机关、院校和企事业单位授课,广受好评。2010年4月,被清华大学聘为“荣誉班主任”。



目录
序言1:“机关”释尽皆学问
——读张传禄的《机关的机关》
序言2:一本难得的好书
——《机关的机关》(升级版)研讨会纪实
序言3:答《人民网》网友问
总论 把机关工作当学问做
——答《军营文化天地》杂志记者问
第一讲 向"四有"目标迈进(上)
 第一个问题:有思想
  (一)打开思维空间
  (二)提高预见能力
  (三)丰富实践经历
 第二个问题: 有文采
  (一)不怕吃苦
  (二)不怕返工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该书是张传禄《机关的机关》系列的新作,以图文并茂、声像相伴的形式,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在国家机关、军队总部机关、各军兵种机关、北京市和大军区机关、清华大学、国防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电视台等地机关干部培训时的精彩讲座实录。
  ——人民网、新华网
  张主任向大家推荐"工学和合法",也就是工作与学习和谐、合一,既要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又要在工作之中进行学习。 相媲美的还有个"三万工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这是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具体化,是丰富知识、增长见识、提高素质的重要方式,值得所有机关干部学习和借鉴。
  ——网友边防线
  报告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它不仅是机关工作方法的指南,还是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难得佳作。
  ——网友一朵鲜花
  听了张主任的报告,感到每次都有新收获,每次都有新感悟,每次都有新启发,感谢总参绿网大讲堂为我们奉献了这么好的精神食粮!
  ——网友直言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三讲首先要把人做好(上)

  ——在总政治部办公厅秘书局培训时的讲座

  提要:世上学问千万种,有的学问可以不用学,但有一种学问是一定要学会的,这门学问就是怎么做人。这个"人"字,笔画很简单,一撇一捺就两笔,但是真正把人做好了、做正了,还确实不容易。决定人生成败,七分在做人,三分在做事。不少人做事失败,归根结底是做人失败。许多官员中途落马,问题不是出在做事上,而是出在做人上。要想善始善终地成为一个合格的机关干部,最首要的、最根本的还是先把人做好。人做好了,就为做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引言:到我军政治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讲课,我首先想到的是政治工作的对象——人。我认为,世上学问千万种,有的学问可以不用学,但有一种学问是一定要学会的,这门学问就是怎么做人。

  这个"人"字,笔画很简单,一撇一捺就两笔,但是真正把人做好了、做正了,还确实不容易。因而,不少人感叹: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

  我觉得,这可能应了那句话:"凡是重要的事情都是简单的,凡是简单的事情都是难办的。"这是美军作战原则里的话。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看似简单的事情,它并不简单。它越是看起来简单,就越难办。有些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简单、不容易。

  从"人"字的构成,我想到了人的一生需要回答的两个现实课题:一个是如何做人,再一个是如何做事。这大概是仓颉造字时有意所为,暗藏的玄机。当然,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首先是做人,人做不好,就很难把事做好;而人做得怎么样,又要体现在做事上。

  那么,做人与做事的比例怎么界定?比较权威的说法,确定为三七开:决定人生成败,七分在做人,三分在做事。这是很有道理的。不少人做事失败,归根结底是做人失败。看看现实世界的典型案例就会明了,许多官员中途落马,问题不是出在做事上,而是出在做人上。

  所以我认为,要想善始善终地成为一个合格的机关干部,最首要的、最根本的还是先把人做好。人做好了,就为做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把人做好?根据机关工作的特点,我想提出"四要四不要"的观点,下面,先讲前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要做贤臣,不要做小人

  说起这个观点的形成,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拉回到1999年。那年,《半月谈》(内部版)第4期"高层吹风"专栏刊登权威人士的话:

  要亲贤臣远小人——所谓贤臣,是指好的干部,他们应该是好传统好作风的积极示范者;所谓小人,是指不好的干部,他们往往是歪风邪气的传播者

  作为知情者,我对这一消息的来源至今记忆犹新。

  1999年初,我在总参兵种部政治部工作,担任组织处副处长兼部党委秘书。处在这个位置上,接触高层领导的重要指示、批示的机会比较多。1月18日晚,部党委常委召开紧急会议,学习传达军委首长在一个报告上的重要批示。这个报告是我参与起草的,反映我部党委班子对军委首长十分关注的一件事情的查处情况。军委首长看了我们上报的报告后很满意,夜不能寐,欣然命笔,作了一段重要批示。

  军委首长的批示一到,部党委常委便及时组织传达学习讨论,深刻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作为会议的记录者,我体会到,部党委常委们对军委首长的重要批示学习认真,思考深入,理解透彻。学习结束后,党委书记田永清将军责成我连夜起草《关于认真学习传达军委首长重要批示的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这个《报告》的内容,当然涉及学习理解军委首长批示的几个方面,最令我难忘的,是常委们对军委首长在批示中那句"自古以来我国即有近贤臣远小人的教训"的深刻理解。我在《报告》中是这样归纳的:

  大家在讨论中深切感到,军委首长引用古训,古为今用,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各级领导,要近"贤臣",远"小人";要做"贤臣",不做"小人";要用"贤臣",不用"小人";要把部属培养成"贤臣",不要培养成"小人"。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坚持公道正派,搞五湖四海。要坚持党管干部,注重德才表现,注重工作实际,注重群众公论。要立党为公,破除私心,善于听取逆耳之言,对干部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以敏锐的洞察力识破"小人"的伎俩。

  起草《报告》的过程,也是深入思考的过程。在当时,我就形成了这一观点:机关干部"要做贤臣,不要做小人",今天来到总政机关讲课,我想更深入地谈谈我的观点。

  "贤臣"是古人的叫法,现在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指德才兼备、忠实可靠的机关干部或在领导身边的人员。这些人正直忠实、勤勉敬业,见利思义、心口如一,不搞伪装、不耍心机,不投机取巧、不骗人害人,为人光明磊落,处世光明正大,干事脚踏实地。

  我觉得,贤臣越多,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军队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就越兴旺发达。关于小人,有人给他们画了个像,大致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媚上。媚上是小人的基本特征。凡小人皆喜欢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伺察领导的爱憎,大献殷勤,讨好领导。

  二是善谗。进谗是小人的本性,历史上没有一个奸佞小人不谄害忠良。他们不学无术,却专挑别人的毛病。别人勤勤恳恳做事,他们投机取巧,还在领导面前品头论足、说东道西,贬低他人、抬高自己。

  "高明"一点的小人进谗颇通技法,滴水不漏。他们深知否定他人就是间接地肯定自己,所以他们在领导面前一味地说别人的坏话,甚至颠倒黑白、挑拨离间,犹如历史上的秦桧和潘仁美一样嫉能害贤,却很少在领导面前明目张胆夸耀自己,往往还会留个"谦虚"的好印象,这便是小人得宠的高招之一。他们在领导面前进谗很注重火候,在领导犹豫不决时,当领导对某人有点误解时,当领导还没有弄清事情真相时,他们便捷足先"谗",先发制人,来个恶人先告状,搅乱领导的思维,使领导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

  三是重利。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的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注重的是利益。小人明显表现出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秉性,在关键时刻贪生怕死、出卖他人。这种人无情无义,为了讨得领导的宠爱,甚至出卖患难与共的朋友或恩人。

  四是朋比。小人喜欢在单位拉帮结派,朋比为奸。哲人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话就深刻揭示了小人讲勾结而不讲团结、搞小集团而不顾大局的卑鄙行为。这种人很会利用矛盾冲突来笼络人心,利用矛盾的互斥心理,见此责彼、见彼责此,甚至在领导与下属之间也两面三刀,在双方面前当"好人",才使得单位内部的人际关系紧张,派别斗争加剧,领导班子四分五裂,干群人心涣散。

  小人的这些鬼把戏,有时被识破,有时也确实把个别领导给蒙骗了。然而,小人的卑鄙行径、龌龊行为,能够蒙骗个别人,不能蒙骗多数人;能够骗人于一时,不能骗人于一世。实践也证明,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小人一时得志之后,看似耀武扬威、颐指气使,实则外强中干、心怀鬼胎,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在某种程度上说,做小人是非常可怜的,小人鲜有善终,小人的下场大都好不了。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无法判断别人是坏人还是好人,但我们自己可以做一个好人。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一下怎样做"贤臣"。具体说,就是做到"三诚"。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strich 于 2014-6-19 13:20 编辑

《机关的机关

目录

1

图书信息
▪ 内容▪ 作者▪ 目录

2

基本信息

3

内容简介

4

作者简介

5

媒体推荐

6

编辑推荐

7

目录


1

图书信息
机关的机关
作 者: 张传禄 著

出 版 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字 数: 340000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802513631
定价:¥36.00







本书以30年从基层到总部各级机关的亲身经历,紧贴机关工作实际,阐释机关工作的特点和奥秘,传授做好机关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全面、系统、准确、透彻,兼具理论性与指导性。不仅帮助“新机关”尽快入门,也帮助“老机关”全面提高,更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士提升管理能力和技巧,堪称“机关生存技术手册”。
作者张传禄,男,山东临朐县人。1975年初涉机关工作。1976年携笔从戎,主要经历:连队战士、文书、排长、指导员,团机关组织股股长、政治处副主任,师机关、军机关新闻干事,军区机关某局宣传干事,总部机关某部政治部组织副处长兼党委秘书、组织处处长,炮兵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政治部主任。发表理论文章、新闻稿件、报告文学近千篇,诸多作品在省级以上单位参评获奖。出版《军事训练心理学》、《机关的机关》等专著。应邀为中央电视台、党政军机关、军地院校、企事业单位等讲课,受到广泛好评。2010年4月起被清华大学聘为荣誉班主任。目录献上我的新感悟——升级版序言
“机关”释尽皆学问(周大新)
新浪网友读《机关的机关》评论辑录

我把实用献给你—— 第一版序言

第一编 让领导喜欢你
第一章 密切联系领导
第二章 坚决服从领导
第三章 科学与首长相处
第四章 准确理解领导意图
第五章 妥善处置领导间分歧
第六章 要为领导分忧
第七章 敢向领导进忠言
第八章 直接领导要敬
第九章 精于约束领导
第二编 让众人支持你
第十章 与人搞好关系
第十一章 掌握协调主动权
第十二章 正确化解矛盾
第三编 让谋略展现你
第十三章 胸怀全局想问题
第十四章 遇事拿出办法来
第十五章 着眼实效搞谋划
第十六章 保持思维的灵活性
第四编 让笔杆支撑你
第十七章 笔杆子里面出奇迹
第十八章 提起笔来要“五会”
第十九章 文章出手要“四有”
第二十章 材料起草要“八戒”
第五编 让办事证明你
第二十一章 按法规办事
第二十二章 按程序办事
第二十三章 按规则办事
第二十四章 按职责办事
第二十五章 坚持服务 第一
第二十六章 急事稳办
第二十七章 大事细办
第二十八章 轻事重办
第二十九章 熟事生办
第三十章 生事慎办
第三十一章 特事特办
第三十二章 有事快办
第三十三章 私事兼办
第六编 让舌头帮助你
第三十四章 有理走遍天下
第三十五章 利益就是支点
第三十六章 事实胜于雄辩
第三十七章 做到通俗易懂
第三十八章 寻求心理共鸣
第三十九章 汇报简洁明快
第七编 让创新成就你
第四十章 观察问题要有新视角
第四十一章 调查研究要有新思路
第四十二章 督促检查要有新方法
第八编 让习惯保佑你
第四十三章 养成时常思考的习惯
第四十四章 养成乐于学习的习惯
第四十五章 养成讲究礼仪的习惯
第四十六章 养成严守机密的习惯
第九编 让高尚伴随你
第四十七章 做贤臣不做小人
第四十八章 做清官不做贪官
第四十九章 做人才不做奴才
第一版后记
“升级版”后记

2

基本信息编辑·作者:张传禄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页码:341 页码

·出版日:2005年
·ISBN:780084729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市场价:¥36.00

3

内容简介编辑“密切联系领导,精于影响领导,与人搞好关系,办事滴水不漏,做到能参善谋,守住做人底线”
优秀的机关干部通常有两个特点---杰出但是低调,严谨而又从容。本书因其全部文字表现出这样的品质。
机关是社会机器中最为复杂的枢纽部分,也是一个人成为领导者的必经之处,要在这个事业平台上有所作为,就必须洞悉其中的奥秘。

4

作者简介编辑张传禄,男,山东省临朐县人,研究生学历,大校军衔。现为总参某部干部1975年中学毕业后初涉机关工作。1976年投笔从戎,历任战士、文书。排长、指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副主任、师、军政治部新闻干事、总参某部组织干事、组织处副处长兼部党委秘书、组织处处长等职。先后发表报告史学、理论文章、新闻稿件近千篇,诸多作品在省级以上单位参评获奖。--------------------------------------------------------------------------------

5

媒体推荐编辑书评
告诉你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密切联系领导,精于影响领导,与人搞好关系,办事滴水不漏,做到能参善谋,守住做人底线。

6

编辑推荐编辑我国第一部系统阐释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如何从众人中脱颖而出的著作。
作者以30年的亲身体验和观察思考,提炼从基层到总部各级机关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为人处事的珍贵心得。全书虽是一本知识读物,却联缀了100多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它文字精悍、叙述生动、极具可读性,绝大部分章节,可以一口气读完而不知疲倦。本书透彻、准确和明晰,对于想了解机关或进入机关的人,将是一把灵便的开门钥匙。而对于正置身其中的人,则堪称是一部机关生存技术手册。

7

目录编辑献上我的新感悟——升级版序言
“机关”释尽皆学问(周大新)
新浪网友读《机关的机关》评论辑录
我把实用献给你——第一版序言
第一编 让领导喜欢你
第一章 密切联系领导
第二章 坚决服从领导
第三章 科学与首长相处
第四章 准确理解领导意图
第五章 妥善处置领导间分歧
第六章 要为领导分忧
第七章 敢向领导进忠言
第八章 直接领导要敬
第九章 精于约束领导
第二编 让众人支持你
第十章 与人搞好关系
第十一章 掌握协调主动权 51
第十二章 正确化解矛盾
第三编 让谋略展现你
第十三章 胸怀全局想问题
第十四章 遇事拿出办法来
第十五章 着眼实效搞谋划
第十六章 保持思维的灵活性
第四编 让笔杆支撑你
第十七章 笔杆子里面出奇迹
第十八章 提起笔来要“五会”
第十九章 文章出手要“四有”
第二十章 材料起草要“八戒”
第五编 让办事证明你
第二十一章 按法规办事
第二十二章 按程序办事
第二十三章 按规则办事
第二十四章 按职责办事
第二十五章 坚持服务第一
第二十六章 急事稳办
第二十七章 大事细办
第二十八章 轻事重办
第二十九章 熟事生办
第三十章 生事慎办
第三十一章 特事特办
第三十二章 有事快办
第三十三章 私事兼办
第六编 让舌头帮助你
第三十四章 有理走遍天下
第三十五章 利益就是支点
第三十六章 事实胜于雄辩
第三十七章 做到通俗易懂
第三十八章 寻求心理共鸣
第三十九章 汇报简洁明快
第七编 让创新成就你
第四十章 观察问题要有新视角
第四十一章 调查研究要有新思路
第四十二章 督促检查要有新方法
第八编 让习惯保佑你
第四十三章 养成时常思考的习惯
第四十四章 养成乐于学习的习惯
第四十五章 养成讲究礼仪的习惯
第四十六章 养成严守机密的习惯
第九编 让高尚伴随你
第四十七章 做贤臣不做小人
第四十八章 做清官不做贪官
第四十九章 做人才不做奴才
第一版后记
“升级版”后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0 18:55 , Processed in 0.0838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