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59|回复: 16

[专辑]美国之行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5 13: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之行有感 ——美国好吗?
来源:http://www.for68.com/new/2006/7/fe6276193516172760021131-0.htm

本来想传完照片再写这篇感想,但一是上传照片太困难,其次,每天面临这样的问题,“美国好吗?从你传的照片来看,好像你在说美国是天堂。”

  其实美国好不好,要看你是从什么角度来看。其实无外乎是从旅游观光的角度,抑或从生活居住的角度。

  一、旅游观光其实我是个地理盲。从来就没分清过东南西北,连我自己的家乡大连挨着几个海还是在和一个朋友面红耳赤争论之后才搞清楚。

  因为深知这个弱点,早在半年以前,就请了一个美国老师专门给我讲授美国地理。怕自己到美国之后,人生地不熟的,卡在美国,回不了家。后来一个台湾朋友给我吃了定心丸,Alice,这不是你考虑的问题,放心吧,就是你不想回来,保证会有人把你送回来(遣送)。想想也是,心才放回了肚子里。

  看看地图,你就一目了然了。美国位于北美洲的中部,北部与加拿大接壤,南部与墨西哥相连。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与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太平洋,南部是墨西哥湾,北部五大湖。可想而知,水产品非常丰富,佛罗里达州和加州盛产水果和蔬菜,中部地区,畜牧业发达,西部的黄金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国内国际交通异常发达。就连象拉斯韦加斯这样的沙漠地带,都建成了举世瞩目的城市。

  美国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每个州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每天来自全世界的旅游者不计其数。所以旅游设施建设完善。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美国的旅游接待能力,我只能说“惊人”了。在美国干什么都要排队,但你不用担心会等的太久。

  美国人很友善。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站在旧金山的大街上找不到地铁车站,马上一个美国人走上来,询问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当得知我的情况,马上帮我拖起很重的箱子,送我进了地铁口,还帮我买好票,一直看着我顺利通过检票口,才离开。

  美国人很礼貌。一次,在宾馆的大堂里,因为已经很晚了,只剩下我和一个朋友在聊天。这时突然两个打扮非常入时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我们只顾在聊天。 那两个年轻人大声地跟我们打着招呼,让我们觉得自己很尴尬。

  美国人也很热情。因为我认识的第一个美国人的家乡是圣地亚哥,所以印象很深刻。到达美国西海岸后,突然决定去圣地亚哥看一看。我对这个城市一无所知,随便走进了一家宾馆,我正一脸茫然,左顾右盼,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到酒店办事的当地人,马上走过来,拿起一张地图,用了近二十分钟给我讲解当地的旅游和交通情况,并且邀请我参加当晚的一个当地人的聚会。

  在美国境内旅游应该很舒服。如果你的要求不是太高,衣、食、住、行都很便宜(当然是指按美国的人均收入来比较)。在美国旅游的亚洲人大多是日本人和台湾人。中国大陆的比较少。尤其是自由旅行者就更少。主要受签证、语言、金钱、时间等因素的限制。

  二、移民到美国我几乎每到一个城市,一定会去看一下中国城,去了解一下远离故土的同胞生活得好不好。

  其实,美国不是天堂,它是和中国一样的另外的一个国家。它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也存在着自己的问题。我在美国期间,就遇到了在华盛顿白宫前的万人黑人聚会,来自各界的黑人控诉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尤其在新奥尔良飓风灾难中,代表白人利益的政府对待黑人的态度。在美国的贫穷阶层中,很大的比例是黑人,无家可归,沿街乞讨的也大部分是黑人。我在等汽车的时候,跟一个黑人妇女聊天,消除了她的戒备心理之后,也打开了她的话匣子。她告诉我,美国黑人受歧视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主要是工作机会少,美国法律规定,一个企业中至少有2% 的黑人雇员,被雇佣的黑人必须是某一个领域的非常优秀的专业人才,否则,同等条件下,被录用的顺序将是白人、亚洲人、墨西哥人、黑人。因为工作机会少,导致很多黑人不去接受教育,从而更多的黑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黑人问题只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问题,在沿途跟很多美国人交流之后,倒让我一个异乡人为美国的社会问题深深的担忧。(很可能是杞人忧天)

  既然美国不是天堂,那么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也要像我们一样的生活。吃喝拉杂睡样样不能少。这样人们的不同需求也就出现了。刚去的时候可能为吃饱饭,有地方住而奔波,很多在国内做很高尚工作的人们,为了生活也不得不屈尊刷盘子刷碗,端盘子赚小费。生活问题解决了,又解决不了精神上的寂寞。

  美国社会融合了200年,到现在还是油是油,水是水。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城市都有中国城,黑人区、小意大利、小东京。

  有一次,我在洛杉矶的一家墨西哥餐厅吃饭,餐厅的服务员不会讲英语,一个墨西哥裔的客人帮我当翻译。随后,我们就聊起天来。他的英语可以明白,但算不上流利。但他竟然告诉我,他是美国公民,出生在美国,在美国读书到高中毕业。即使在美国学校,也是白人跟白人孩子在一起,黑人和黑人在一起,当然,墨西哥人只能跟他的同胞在一起了。他告诉我,在美国很多美国人不会说英语。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个从济南去的大陆人,全家已经移民到美国有五、六年了。当我们谈及她在美国的生活的时候,一声接一声的叹息。原本来美国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到美国上学,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和清闲的工作,到了美国以后,什么工作都做过了,到现在还没稳定下来。其间也试图回大陆,但回去后又有些不适应,所以也不知道何去何从了。她告诉我,很多中国人为了来美国,倾家荡产,甚至不惜偷渡,来了以后,发现美国不是天堂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回头了。

  但也不乏在美国奋斗成功的华人。我的一个好朋友很多年前只身闯当美国。在她来美国的第二年,也就是在她24岁那年,已经当上了沃尔玛洛杉矶分部八家分店的主管,后来被派来中国深圳主管国内业务。

  一个美国当地人告诉我,如果我想从华盛顿到纽约,最方便、最便宜的办法是去chinatown (中国城)坐华人的巴士。几乎美国所有的城市都有中国城,而几乎所有的中国城都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我所坐的大巴从华盛顿的中国城,经费城的中国城到达纽约的中国城。车内只有1/3到一半是华人。纽约的中国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官方统计数字就有50万华人,如果加之未登记人口,应该在80到100万。沿途看着熟悉的中国牌匾,不仅让我心潮澎湃。我仿佛看到了百多年来,海外华人为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做出的努力和所付出的牺牲。毗邻纽约中国城的小意大利,因为中国城的一扩再扩, 现今只剩下一条窄窄的胡同,很多人都预言,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也会成为中国城的一部分。

  我女儿给我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南洋爪哇有个财产超过千万的华侨富翁。有一天外出访友,忘记带夜间通行证,结果无法返回。因为当地的法令规定,华人夜出如无通行证, 一旦被荷兰巡捕查获,轻则罚款,重则坐牢。出于无奈,他只得花一元钱, 请一个日本妓女送自己回家。因为荷兰巡捕不会干涉日本妓女的客人。

  日本妓女很穷,但她的国家很强盛。这个华侨虽然是千万富翁,但他的祖国不强大,他连走路的自由都没有。地位不如一个日本娼妓。

  在旧金山,我遇到了一个父辈就移民美国的老华侨,听说我是从中国来的,他显得很激动。他告诉我,虽然他没有见过中国,但他经常看到电视中的中国,觉得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是个充满活力的地方。他的很多亲戚都回来过,告诉他,现在的北京和上海很多地方都比美国好, 他相信,世界的未来在中国。看着他激动的表情和久久凝视远方的期待的目光,我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话来安慰他。

  回来已经十来天了,自己内心一直无法平静。我庆幸自己这么多年来虽然事业上风风雨雨,但一直没有放弃英语的学习,让自己有机会亲身感受和了解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近距离地走进美国人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感激那些沿途帮助我的友好善良的美国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因为他们的帮助,让我——一个临行前怀着忐忑不安心情的中国女人,顺利完成了历时一个月的、走了近十个城市的美国之旅。

  以上所写,纯属个人观点。因为在美逗留时间短,观点一定有一些局限性。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3: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之行感受
作者:胡萌雨   

    虽然只有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但这次在美国的旅行却感触颇多,印象深刻。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确实与中国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要算是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这种态度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享受。

    记得在迪士尼乐园里玩过一个过山车游戏,其中有一段近似于自由落体的坡度和轨道,工作人员在那里安装了照像机,以记录下落的一瞬间游客的表情动作。当我们拿到自己的照片时,发现我们中国学生无一例外地抓紧护栏,闭紧双眼,而旁边美国人的照片上,他们全都是开怀大笑,振臂高呼。当我们拍着胸脯心有余悸地庆幸自己逃过一劫时,他们却在一旁大呼过瘾。

    在寄宿家庭中我们算是真正体验了什么叫作“悠闲”,与我们同龄的两个小女孩可以从六点到十点带着我们在居民区里闲逛,什么也不做。一想到还有一大堆的作业和补习班在国内等着我们,便不由得向她们表示疑惑,得到的答案却让人啼笑皆非——“我们在享受我们的暑假呵!”即使是在工作的时候,他们也都像天天都过独立日似的开心。服装店里的店员把每个人都当作常来的老主顾,热情亲切地攀谈;飞机上的乘务员向你打招呼时表现出的发自内心的快乐让你情不自禁地想微笑着回礼。……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纽约游船上的导游,一个长得精干壮实的黑人。他长达半个多小时的解说里一直激情满怀,好像下一秒船上的音响就全部会爆炸似的。下船时,我对他说:“I was impressed. You really did a wonderful job!”他就伸开双臂,拥抱蓝天,充满热忱地说:“Thank you! I love my job!”回想起来我以前碰到的所有导游,大都是像念经似地把导游词背完了完事。

    看来,重要的不是你所做的事情本身,而是享受地做这件事。

    站在旧金山的十字路口上,看着车辆从左边驶来,我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步,没想到司机停下车来挥手示意让我先通过。如此的场景我们数见不鲜,由此,这个国家对“人”本身的尊重可见一斑。

    我们有幸造访了一家爱心缝纫铺。这是一个由几位癌症患者发起的非营利组织,她们将人们捐来的布裁成小块,再按一定规律缝成被子,并在上面写下《圣经》中的格言,最后将成品送给无家可归的人或者其它癌症患者。这样的组织在美国比较普遍的,这些人费这样大的工夫并不为钱,而是希望大家能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做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之梦,其实,放下对他人的警惕与戒备,尊重和信任他人,世界将会更美。

    在这次出发以前,我都一直认为美国是一个能让我们这一代人如鱼得水的天堂。回来之后我不得不感叹,到底是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呵。如果让我在美国定居,我会觉得内心有一段十几年的大空白,而这是一道居住在一起的两国人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并不是国外的东西就是好的。举几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尤金居住区与市中心商业区完全分开,而且相隔甚远,这在居民出行基本靠步行与公交的中国行得通吗?行不通。要让北京像华盛顿一样在市中心留出大片大片的空地,这现实吗?不现实。要让十三亿人都像美国的中产阶级一样每家都有一栋带院子的小别墅,可能吗?那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只剩别墅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国人既然已经为自己设计好了一条发展道路,就应顺着计划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因别人的光鲜亮丽而动摇。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3: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之行的感受
来源:http://hym0418.blog.163.com/blog/static/14050020101161137030/

一、貌视落后的外表,透视着先进的里

刚一踏上美国的土地很少见到崭新的建筑,也没有处处施工的景象。除了纽约曼哈顿地区以外(曼哈顿区的高楼我感觉也不及上海浦东气派),许多地方少见高楼大厦,就连华盛顿,也鲜有10层以上的建筑。贵为美国总统居住的白宫,也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雄伟。

        但是如果单从这些外表就得出“美国落后”的结论,实在是有失偏颇。美国的“落后”,正是来源于它的“先进”。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102层高的帝国“大厦”,1280米长的金门大桥。在六十年代,美国就完成了它的高速公路网络,几乎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公路相通,同时完成了城市地铁网络。早在100多年以前,就有了占地8500英亩的斯坦福大学。如果用上述这个年代,来考察当时的中国、当时的世界,还能得出美国“落后”的结论吗?

美国在“落后”,还因为它绝不轻易改变“落后”,曼哈顿地区高楼林立、道路狭窄,但他们没有用中国人的眼光来搞“宽马路”、“大广场”。许多城市的道路并不宽敞,但他们也没有“拆迁改造”。华盛顿的基本城市格局,还保留着200多年前的设计思路。为什么不向中国学习大搞拆迁、大搞政绩工程、大搞面子工程?我以为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房地产属于私人所有,“神圣不可侵犯”,包括政府也不能随便征用;二是政府的资金来自“纳税人”,动用起来也非常不易。即便出现一位急于“改变城市面貌”的市长,他一不能动地,二不能动钱,只能任由城市面貌“落后”下去,使得美国虽然不算太长的历史建筑和城市格局得以保留;三是美国官员的政绩观和我国官员的政绩观大相径庭。

二、法律高度自治,国民讲法不讲情

美国好多人不承认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只承认是联邦政府的所在地,五十个州都有自己的法律。如加州等几个州,法律规定,只要有人侵犯了你的私人财产,你可以不择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又如佛蒙特州,反对美国出兵打伊拉克,除了不参加征兵,该州还通过法律,认为最大的恐怖分子是时任总统布什,法律规定布什经过该州可依法逮捕。该法律通过后,时任总统布什就再也没去过该州。美国各州、市(郡)长等没有上下级关系,都是选民直选出来,只向选民负责的。

在美国形成了这样一个圈子——市民怕警察、警察怕政府、政府怕议员,议员怕市民(市民直选议员,议员要为选民负责)。

国民讲法不讲理更不讲情。如14岁以下未成年人被邻居发现独自在家,报警后被相关机构收留,父母要想领回孩子,将通过好多法律途径;又如车祸发生你只能报警,不能参与抢救,因为抢救工作只能让专业的人士来做,当然法律也规定救护车必须在接警后三至五分钟到达;再如你在非设摊地点设摊卖物品,不管你家中是否穷得揭不开锅(当然美国基本不会发生此事,它的失业救济很好),都将被抓。他们认为,警察执法、公民守法、理所当然。如果法律有缺陷,可通过议员提议,更改法律。对比我国,近二十年来法律越来越完善,但是有法不依,法律执行起来弹性很大。如规定除春节外城市不能放烟花爆竹,但婚嫁、乔迁等百姓照样放,也没相关机构来执法;占道、无证养狗、不按规定遛狗都有法规限制,但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某区行政执法局还推广了美女温情温柔执法,简直在开法律玩笑。执法就应严肃、严格,不讲情。

在美国,对人的自由,除法律可以明文规定加以限制,并由执法机关及其人员执行限制外,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非法剥夺或限制他人的自由。和美国公民交谈,他们反映,美国虽说是个自由的国家,但其实并不自由,因为美国的法律很细,执法又很严,如公共场所大声讲话就会受到干预;做菜气味跑到邻居家,也会被报警;自已家园子草长高了没有及时除草,警察也会管。
三、教育优势强,适合留学发展

这次在美国,参观了全美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排名第五的斯坦福大学,还在弗基尼亚天主教大学听了课。我认为美国具有较强的教育优势:第一,全美有4000多个学校,1400多个专业。全球十佳的学校美国占了7所,前50的学校美国占了39所,前100的学校美国占了54所。美国的教育师资力量无疑是相对发达和完善的。第二,美国的奖学金类型和金额都很多,有服务型奖学金,还有非服务型奖学金。学生可以在美国打工,赚取生活费同时可以积累工作经历,这些对他们都非常有用。第三,留美毕业含金量以及受认可程度高,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美国学位的认可度还是最高的;在中国来看,留美回来享有高薪高资历的隐性特殊待遇,这一点与其他国家不同。第四,签证方面,金融危机之下签证率有所提高,现在十个人签证差不多八九个通过。现在移民局有新政策,自然科学、数学类的科目的实习期可以从原来的一年延长到29个月。学生留学可以带动家属探亲,还可以拿绿卡,这块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当然我一直反对盲目留学,特别是不能把留学功利化,留学读书不是为了毕业后赚多少钱,做什么职位。我认为留学美国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开阔自身的眼界、发现人生的意义与自身价值。




四、美国人富于冒险开拓精神,强调独立个性,又有很大的包容性,国民素质较高,对人有礼、谦让

美国人的格言是:不冒险就不会有大的成功。从首批英国移民踏上北美大陆,到美国成立这一个半世纪里,北美险恶的自然条件,培育了美国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性格。北美丰富的资源等待着开发利用,培育了美国人开拓进取、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冒险精神一直渗透到美国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硝烟弥漫的商战中,美国人勇敢地开拓创新,从各个方面处处体现了这种民族冒险精神。基于此,美国人特别强调创新精神,他们认为机会到处都有,主要在于主动发现和利用。除法律外,美国人认为一切传统和先例都是创新的障碍,他们乐于向传统和先例挑战。




美国是个移民之国,它的祖先来自于全球各地。人们移民美国时,不仅仅在地理位置上挪动一下,而且还把他们所在国的风俗习惯带到了新的居住地。因为杂,人们各自的差异十分突出;因为差异十分普遍,人们就不特别注重统一性。久而久之,美国人的文化习俗中形成了较高程度的宽容性,对异质文化和不同评议持容忍、可接受的态度。在这一点上,美国社会里可行的习俗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来得宽泛。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在强调独立,张扬个性的同时,他们认为每个民族都必须发挥本民族的长处,尊重并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品质,坚信自我,尊重他人的文化取舍态度,正是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同准则,各国移民找到了共同之处,这就是个性容于团队的价值体系,它深入民心,以各种形式得到充分发展,由此形成了美国民族的特殊性格:对自己深信不疑,对自己的命运深信不疑,把依靠自己作为哲学信条。




这次在美国,凡是我遇到的售货员或服务人员,都会微笑着问你:“你好吗”?临别时都会加上一句“祝你有个美好的一天”。就算走在路边,都会有路人善意的搭讪,耳边听到最最最多的词语是“对不起”,“谢谢”!公共场合很少有人大声喧哗,停车场没人管理,但一定都会自觉缴费。上下飞机只要前排人没走,后排人决不会超上去。这次带我们的导游在给汽车用自助卡加油时,加完油车子也已发动了,突然发现加油器不知何故没扣他卡内的钱,他连忙停车跑去找加油站工作人员要求扣款,如果在国内,好多人也许会认为自己交好运了,早就一走了之。我国是所谓的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和一个从原野里创造出来的只有几百年历史的美国相比,我看到了很多现代文明的差距,在美国在没有酒牌证的饭店里硬要喝酒的肯定是中国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也肯定有中国人(当然还有韩国人)……于细微处见精神,一些琐碎小事,一些生活细节,都可以看出国人的素质高低。




五、重视自然环境和小城镇建设
美国人少地多,经济发达,居住较为分散,形成了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格局。因此,城市基础设施是以中小城市为主体而兴建的。近30年来,美国不是靠无限扩张中心城市管辖范围来实现城市规模,而是靠大批小城镇的集合发展成为城市圈或卫星城城市带。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载体,作为城市的建设者(还有官员称自己是城市的经营者),是不是应该学习发达国家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多思考,提高认识,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我认为城市化不是中心城市无限扩大,要知道为了所谓的政绩、面子、城市无限广大,将带来交通、污染、治安、入学、就业、养老等一系列问题,最后,造成大家都生活不好。

美国人不是住在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里的,而是住在乡下的房子的,在美国,这种普遍的小屋叫House,一般每幢House都有一个后院,个别的是两层,即别墅。还有一种,通常都是学生或者低收入人士所居住的公寓,即Apanrtment,这种建筑就像国内的公寓,一家挨着一家,至于像House那样每家一个的院子,自然是不可能了,不过,价钱便宜是它的最大的吸引力。城里难道没人住吗?其实城里有人住,只不过,多半都是那种无所事事,靠国家补助过日子的人居住。越靠近市中心的居民区,价格就越便宜,所住之人的素质也就越低。至于美国的影星、大亨们,多半都是在山上建房子。因为那里景色宜人,而且也比其他任何地方安静。




美国重视保护优秀建筑,保护文化特色,城市因历史和民族各异,既有欧洲特色,也有墨西哥、中国等风情,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注重对建筑和基础设施采取特殊的方式加以规划与建设。如纽约曼哈顿的金融街、百老汇高楼林立,道路狭窄,交通堵塞。但为了保持古老建筑的历史风貌,纽约在进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时,宁肯牺牲一些个人的便利与舒适,主要发展地铁等公共交通。




自然环境的保护是美国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占据突出位置。大城市的中心地带,都有大片公园、绿地、植物品种多,大树多、花、草、树木和谐搭配,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另外各个单位、有住宅的家庭都有绿色的要求,负有相应的责任。





  我国现在正在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十分希望国人去美国看看资本主义的旧农村、农庄景色真美,百分之七的农民(严格说是农业工人)养活了全美人口还要大量出口农产品,农民都步入了中产阶层,没有我国的城乡的巨大差别。




六、注重金钱,有较强的物质主义,人与人之间关系简单
美国人看重金钱,钱上的事分得很清,哪怕是父子、夫妻之间钱也算得清清楚楚,一般很少互相请客,即使必须在一起吃饭,也绝对是AA制。记得那天我们和纽约安全工程师协会在世贸遗址交流,该协会负责人邀请我们共进午餐,结果过了两点多,该协会接待人员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很简陋的卖汉堡包的店,我们每人吃了一个汉堡一瓶可乐,可结帐时,对方却说,我们的午餐由我们自已买单。大家不可思议,我们饿着肚子,放弃了美味、可口的早已订好的中餐,只吃了一个汉堡和一杯冰可乐,已经很不满意了,竟然还要我们自己买单,觉得太少人情味了。

但导游认为这太正常了,他说他有次受朋友之托,接朋友的从中国过来的父母。朋友的妻子是美国人,接到朋友父母后,已经很晚了,便在机场边饭店吃饭。吃饭时朋友的妻子就对朋友说,他父母的单要他买,导游的单要自己买,理由是请导游帮忙接人没有说请吃饭。朋友的父母见到如此不近人情的儿媳,差点儿马上打道回国。




我认为,美国文化是物质性的,他们认为生活舒适是理所当然的人生追求,并且怀着优越感看待那些生活水准不如他们的人。当美国人谈论一个人的价值时,主要指物质价值,而且除开这个通常标准外,他不管什么别的标准。由于基督新教价值观的影响,美利坚民族至今仍以赚钱多少作为评价一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依据,仍然以赚钱聚财为荣。在美国社会里,人们向上进取的精神是炽热的。许多人都在拼命的工作,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辛苦与智慧来谋求事业上的发展。通过个人奋斗取得成功,从低贱者变成大富翁几乎成了美国式的信条。在这价值观念支配下的美国社会,企业家普遍受到尊敬;人人都想办企业发家致富,人人都想个人创业。




美国人与人之间关系简单,没有中国人的那种请客、送礼的习俗,工作时尽心尽职,工作一结束各自回家。由于美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没有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贵族、平民、等级、王室等欧洲大陆盛行的一套东西,在美国没有或者没有实际意义。人们对家庭、地位、身份不十分看重:更主要的是当事人本身的实际成就。因为大家珍视平等的权利,人们互相交往中就没有必要过份讲究各种各样的繁缛礼节了。上级与下级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老板与工人之间,教授与学生之间,都是如此。
这次也有好多在美的中国人对我说,美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国内是好挤好闹好快活,有的美国人来到这举目无亲的异国,因无交流对象,出现了心理问题,有的博士象书呆子,情商很低,不善沟通交谈。




以上是我美国之行的初步感受,当然还有好多体会。如美国人渴望了解中国,中国人在美国是有地位的;中国的物品在美算是高质量的;在美国除了劳动力,购买任何东西都比国内便宜,大到飞机、汽车、奢侈品,小到衣服、日用品都如此;(导游几年前在华盛顿买了幢二百多平米的别墅,带一个比房子大几倍的花园,当初买50万美元,现在跌到40多万。对比我国房价,不知该说什么好);中国人有钱!买名牌、奢侈品的大都是中国人。(今天看了12月6日环球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中国游客肥了欧洲奢侈品市场”。文章说:今年约有250万中国大陆游客访问西欧,比2009年增加50万。据伦敦的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随着中国人收入持续增多,到2012年这个数字将攀升到300万。专家估计,目前中国购买者占到欧洲奢侈品销售的至少1/4。由于今年人民币对欧元走强,他们的购买力已得到持续加强。“典型的巴黎旺多姆广场的购物者过去都是明星、名流以及乘坐豪华轿车来自中东的王室家族”,巴黎的法国奢侈品策略与营销顾问公司Luxe Corp负责人表示,“如今,大巴车带来的一群消费者是中国旅游者。”贝恩咨询公司11月的报告称,2009年中国大陆人在奢侈品牌手包、鞋子、手表、服装和香水等方面花费了234亿美元,其中一半多是海外购买的。这种趋势令奢侈品产业大受鼓舞,在2009年下降9%后,今年欧洲的奢侈品销售增加了6%。这篇文章再次证明中国人有钱,在为拉动西方经济做大贡献);美国各州各市(郡)真是小政府大社会,纳税人的钱决不敢乱花一分,有的州因为财务紧张,出租一半办公大楼他用,好多州政府所在地的办公大楼远不如我所在的一个小小的区政府的办公大楼气派,有的州长办公室,还不如我这个小吏办公室大。这次到加州,刚好碰到斯瓦辛格州长离任的一天,我得知他当州长的年薪只有一元钱……总之美国之行我感受较多,但由于最近较忙,不想再花时间多写了。




我认为美国和我国有太多的不同,国情不同,土地资源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实力不同,政治体制不同,但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这次在华盛顿,刚好碰到美国的中期选举,我很关心这事,我觉得这虽然是美国内政,但美国对中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2010.12.7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3: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之行的感想
来源:http://www.nfls.com.cn/s/2/t/2/0a/2c/info2604.htm

      到达波特兰,第一个吸引我的是那里灿烂的阳光。柔和,温暖,明亮,这是在南京无法经常感受到的。沐浴在暖阳下,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身在美国。

        作为三十几个学生中唯一一个住两个住家的人,我幸运地体会到了更多样的美国文化,学习到不同年级的课程。
        我们交流的学校是著名私立学校,学生都是经过选拔,学费也很贵,然而他们上课氛围极其轻松,每堂课十到二十人,由于多数课程都是自己选的,所以不存在所谓班级。但整个高中部的人都互相认识,因为每天都有一段时间叫Gathering,所有Upper School的学生和老师都会聚集在一起,大家坐在地上吃点snack,同时宣布今天所有的安排、比赛、球队训练等等,老师宣布一些通知,同学过生日也会被提出祝贺,类似于我们的晨会,但气氛欢乐,每人都可以讲话。
        还有关于我以前一直误解的一点——美国的数学很简单。其实不然,他们的课程将数学分为很多门类,例如Number Theory,但据我所知,都并不简单。也许所学门类差不多,却更加透彻。
       另外一点,也是大家都早有耳闻的一点,美国放学后有大把课余时间,每天3点放学后,几乎所有人都会换上各式装备,热火朝天地去运动。
        印象深刻的还有许多,有一堂课碰巧学《汉谟拉比法典》,然而不像国内老师仅告诉我们它是第一部成文法典,他们对其中每一条法律进行了详细解读,还根据历史故事分析人物触犯了什么法律。这就是两种教育的最大区别吧。
在住家无疑是非常愉快的事情,我与两个住家聊了很多东西,他们也带我去了很多有趣的地方。因为万圣节将至,我们去了南瓜地采南瓜,我亲手做了自己第一个南瓜灯。我们还在深夜去了一个巨大的玉米地迷宫,周围都是比人高两个头的玉米丛,有人扮演《电锯杀人狂》中的Chainsaw Man吓迷路的人们,那在漆黑的夜里被手电筒照耀下是极其惊悚的。

      住家带我尝遍了真正的美国式汉堡、比萨和甜点,比起麦当来必胜客不知好吃多少倍,唯一不满的就是脂肪含量过高,有些hold不住。
        第二周,我们离开波特兰,开始了拉斯维加斯、旧金山、洛杉矶等几个大城市的游览。
        这些城市无疑都很发达,洛杉矶作为“最开放的城市”,有几个同性恋居住区,拉斯维加斯华丽的赌场和室外表演,旧金山琳琅满目的奢侈品,都让我们开了眼界。

        1 6天的美国之旅无疑短暂,但绝对worth it。明年三月那里的交流生过来时,我们绝对会用同样的热情接待,让他们体会到不一样的中国风味。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3: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我在美国访学的感受
来源:http://blog.ifeng.com/article/6507814.html

上周,我和几个朋友参加纽约天马旅行社的旅游团去华盛顿看了看。参加旅游团的大部分是来美国旅游的中国人,也有一小部分外国人,如美国人,印度人,加纳人等。很快,我和我们中国同胞熟悉起来。在大巴上,和我隔着过道相邻的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大姐,她是带她母亲来美国旅游的。她得知我在美国已呆好长时间了,就非让我来谈谈我在美国的感受。说实话,我来美国做访问学者有一段时间了,连续访问了两所大学,一所在美国西部,一所在美国东部,已感受了美国西部的自然风光,也体会了美国东部的纯资主义的发展。但真让我谈谈一些感受,特别是关于中国和美国相比较的话题,我还真不知道如何说起。
     我们中国和美国是在传统、制度、国情、国民性等方面有很大不同的两个国家,或者说是有很大差异的两个集自然与社会特性的群体。在没有相同或相似的基础上去比较两个不同的群体,似乎没道理可言。我没法去比较。美国有美国的特点,中国有中国的特点,各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真得不好说起。在上海那位大姐的强烈要求下,我只好说,中国和美国各有相互学习的地方,需要互相取长补短。美国毕竟有几百年的发展,有些做法还是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我大体总结了几点,和那位大姐说说。
    首先,美国已经经过了牺牲环境去追求经济发展的时期,渡过了急功近利的发展阶段。因此,在自然环境方面做得比较好,蓝天白云到处可见,空气非常干净,森林覆盖面比较广泛,绿化比较不错,有些河流很清澈,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强。这一点需要我们学习。其实,我们国家也早就注意了到这一点,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基本扼制了破坏环境的进一步发展。但好多工作还要加大力度。美国在70年代也经历了环境恶化的痛苦阶段, 一些年纪老的美国人现在也记忆尤新。美国这种痛苦的经历也许会给我们更多启示,好的做法我们要学习。享受好的环境和空气比拥有很多的金钱和所谓的民主与自由更重要。
   第二,美国的法律经历了几百年,显得相对完善,法律的尊严能得到较好的维护,触犯法律的代价较大。在美国的感受,好象处处都是法律,一不注意好象就犯了法。对待小动物不好也犯法,打自己孩子也犯法,没经过允许在河边钓鱼海边挖蛤是犯法的,穿越马路是犯法的,乱扔垃圾是犯法的......。有一天, 我因为天热光着膀子逛大街也被别人警告是犯法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也觉得我那行为不好。有两个黑人妇女穿越马路,不听警察指示,被警察打的新闻,我想大家都看了。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我周围的人说那是在维护法律的尊严。我也觉得是。大家认为呢?好象这一新闻在国内引起了一点轰动,好多人好象并不指责警察。其实,我们国家的法律也挺好的,可能在执行力度上还要加强,要让触犯法律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在执法过程中让人为的因素少一些,权力干涉法律少一点。
   第三,由于法律较完善和人的法律意识较强,平民百姓的利益保护较好一点,老百姓随时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好象比较有效,如拆牵,若是没经过同意,就是奥巴马也没办法。美国人告诉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感觉好象不错,美国的法律对有钱人可能更有利。应该怎么理解呢?对于穷人,他有一万元财产能得到保护,对于富人,他有一亿元得到法律保护。形式上是一样的。美国人理解对有钱人更有利。但不管怎么样,穷人的那小小的一点财产能附带着被保护,也是不错的。我们国家的法律也在保护人民的利益。在涉及到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方面,确实有好多事要做,但最终还是要以法律为准绳,让老百姓劳有所得,持有所护。希望以后,再也看不到关于讨要工资和拆牵冲突等方面的新闻。
   第四,感觉上美国人好象在公开场合显得比较文明一些,显得有素质。一般来讲,不会在公共场所吐痰,抽烟,乱扔东西,乱插队,乱穿马路等,当然个别人也不好。这一点不要提高到素质高不高的层次,只希望我们中国人在公共场合表现出好的行为规范,能自觉地约束一下自己,在做自己事情的同时,能考虑一下周围人的感受,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有时候,我也不自觉地干点不文明的事,但感觉到不好意思,好象好多人在盯着我。另外,美国人好象不大在乎什么名牌不名牌。也许多我接触的都是普通美国人,感觉他们衣食住行好象不在乎名牌效应。有些美国人买二手衣服穿,感觉也挺好的。这一点中国人好象不太接受,其实也没什么。美国人爱把不用的东西放在指定的地方让别人来,我的电脑桌和一个小厨子就是在马路边捡的,我的床是我朋友在我来美国之前帮我捡的。我在路边发现一台旧电视,附有纸条:Free, it works. 我没有车,抱不动就没捡,其实我需要一台电视练习英语听力,有点可惜。更多的美国人在搬家前,将一些物品便宜的卖给别人。我访问的经费很少,只能这样凑合的过吧。
  第五,感觉上在美国生活的压力相对小一些。相对工资水平而言,美国的物价水平相对较低,生活成本小一些。美国每个地方都有最低工资限制。医生、律师等行业收入很高。对于收入低的行业,尽管收入低,但只要有份工作,生活还是很不错的。失业者可以获得一定的政府补贴。有些失业者,可以到一些福利机构解决吃住问题,但好象好多人都愿意到处流浪。我问过美国人,为什么有好多人到处流浪?他们好象对流浪的人不看好,说一部分人不想工作就想吃救助,有些人喝酒吸毒,有些人想自由自在等等。在普通美国人的家里,电器比较全,房子也宽敞,富裕程度比国内一般老百姓要好的多,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有车,没车太不方便,我深有体会。美国的农民实际上是农场主,好象比工薪阶层要富得多。在美国说到农民一詞,好象很荣耀,因为他们有大片的土地。以后,也希望我国的农民能感到很荣耀。日常生活中,肉蛋奶类是比较便宜的。我每个月花费150美元左右,感觉挺好的,也许是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容易满足的缘故吧。我作为一个工作很多年的教师,每月的花销还不及和我租住在一起的几个中国留学生每月花费的三分之一。我沾他们的光,因为他们有车,可以带我去观光和购物。他们经常在外面吃饭,有的喜欢抽烟,有的喜欢喝点美国小酒。他们好有钱,我有点羡慕。有一次聊天,他们这两年,得知有的花了接近50万元人民币,我心里想,上完学,能不能把50万元挣回来还得思考一下。不过,没问题,因为他们家里有基础,有的家里经商,有的家里是官员。也有一些留学生打工挣钱,不管打的是不是黑工,我还是比较欣赏的。几乎所的留学生都希望在美国找工作,然后留下来。唉这样也好,一方面可以帮家里处理有关财富转移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消耗美国的资源吧。这里先不谈为美国做多少贡献的话题。但好些学生的工资水平只是最低限。 美国人怕丢工作,没工作了,好象各方面都受影响。在这里,也对留学生的家长们说一说,让你们的孩子低调点,不要说自家的事。
    谈了好多,觉得好象在谈美国有多么多么的好。其实,美国并不象你想象的那样。美国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吸毒、酗酒、抢劫等事情也是有的。我刚到Newark的时候,我的合作教授就告诉我不要晚上单个人出门,不要随意乱逛,以防不好的事情发生。不过,我还没遇到过。听外卖的留学生讲,他将食品送到一个美国人家门,人家把食品拿到了就关上门,他敲门要钱,门缝里伸出黑洞洞的枪口,他有点错乱,“OK,OK,I needn't money", 随后逃之夭夭。在美国好多地方,有些组织很令人烦,如*轮*等,好讨人厌,到处发不良报纸,到处组织活动。这就是所谓的美国民主吧。美国政府好象是不太喜欢他们了。那个组织到处要人去搞什么三退,说只要你申请什么三退,可以给你开个证明,让你在美国好找工作。这其实是骗人的。一个真实的例子,我认识的一个人想找工作,想走捷径,结果乱编乱造的得到了一个证明。他拿证明去找工作的时候,结果在面视的时候被美国人嘲弄了一番。其实大部分美国人是比较理智的。一个不爱自己国家的人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如果不是出于一些政治因素,那些叛逃美国的所谓民主人士,在自己的祖国长大又骂自己祖国的人,美国人对他们是鄙视的。有一次,我遇到一个中国人,在美国拿了绿卡,在谈到国内的时候,他大骂**党,说什么贪污腐败,还说毛主席就是一个魔鬼。我很气愤,我问他,你是在哪长大的?你以为你是美国人?你就是喝着井里的水又向井里吐口水的人。你知道有句话叫”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吗? 这个人从此不再和我说话,也许道不同吧。有些美国人也是不好的。有一次在西海岸沙滩上,遇到一个长得很丑的女人,带着一只狗,她看到我们后,把狗放开,然后叫道:Come on, come on,  china.  我听了很生气,对她说,I like pet, and my pet is a Swine(猪), its name is America.  这个女人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认识的一个美国人,当然没说Swine的事。他沉默了一会,只说了一个字“Sorry”.
   在美国,我接触到好多台湾人,我发现都很好,并没有什么大的隔阂,感觉上大家都是中国人。有对台湾夫妇,请我到他们家吃过两次饭了,很亲切,很关心大陆的生活,非常赞赏三通,说一定要做从台湾直接坐飞机去北京看看。有位老兄,在美国生活30年了,去年去了国内,对国内的情况非常羡慕,说公共设施比美国好多了,上海的地铁比美国先进的多,信息化程度很高,火车非常快,火车里还有个床让人睡觉,很舒服。在上海吃南翔小笼包又便宜又好吃,说得别人好羡慕,纷纷表示一定要回国内看看。听着他在赞美祖国,我心里又高兴又感激。终于听到有人说好了。我很感激他。他是一个台湾来的华人,我邀请他到沂蒙老区去看看,到时我会好好招待他。有个台湾朋友问我,如何看待台湾问题,我说,台湾大陆是一个整体,台湾现在发展的比大陆好,大陆不要干扰台湾的生活,在现阶段,在管理上和经济上可以保持较高的相对独立性,但在军事领域要与大陆齐心协力,以大陆为主,一致对外。他很赞同我的观点,他说,现在台湾有些老百姓确实害怕统一后,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以往的宣传现在还在老百姓的心中产生负面影响。现在情况不同了,慢慢地一切都会好起来。
  在发展过程中,每个国家都要经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困难或挫折。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祖国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任何国家的公民或多或少对祖国的体制、社会、国民性等有不满意的地方,但这很理所当然。”更多的人往往爱之深,恨之切,都想自己的祖国变得更强大更美好,往往放大了问题和不足。有些人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或现象表现出不理智的抱怨,有些人总认为外国的月亮圆,有些人希望早日移民他国,而更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发展而奋斗着。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能发展到这种程度,连外国人都感到吃惊的。我们国家近14亿人员,光吃饭问题就是个大问题。我们能解决温饱问题,同时又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是了不起的,在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目前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的需求,人们的发展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这也是一大进步,同时对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和执政能力,特别是基层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大的考验,也对每个人的行为提出了考验。我们有问题,那不过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现象,相对于发展的洪流,那不过是一些细技末节,我们会在发展过程中慢慢地一个一个消灭掉每个问题,而不能把这些问题扩大化而造成对发展的不利。更不能象一些人心怀鬼胎,故意制造混乱。我对祖国的发展充满信心,虽然目前遇到 一些问题,如贫富分化问题,物价问题,土地问题,农民工问题,内需问题、教育问题、贪腐问题,人为干涉法治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国家领土安全问题,外国势力干扰问题,天灾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会在国家的领导下逐步的解决或化解,有些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精力,人们的需求也是应当逐步满足的,而不是一口吃个胖子。对于我们每个人,我们应当理性对对待一些社会问题,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如何对解决这一问题而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煽风点火,助纣为孽。现在的网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把一个个问题通过一个个社会现象暴露出来, 我们应通过网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而不能通过网络扩大问题,突出问题,这样会产生反作用。往往好事不留名,坏事传千里 ,网络上把一些不和谐的事情揭露出来,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坏事来否定一切,要理性的看问题,更不能利用网络去造谣生事,制造混乱。我们的社会发展到这个程度,实属不易,我们不能破坏这个发展的局面,我们要在稳定中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在发展逐步解决各个问题。在稳定中谋发展,是当前最符合国情的重大策略。如果不稳定而产生一些乱子,那将严重影响发展的步伐与节奏,会欲速则不达,会得不尝失。国家高层管理者的决策越来越英明,管理越来越上水平,目标越来越明确。下一步,如果强调从严治党,以法治党,长远治党,民心治党,素质治党,会很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中国的问题,外国模式是解决不了的,只有靠我们国家自己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很好的解决。想一想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对国家的发展有利?我们是不是在努力工作创造贡献?是不是在怨天忧人?是不是在荒废时光?是不是在知法犯法?是不是在行贿受贿?是不是在玩乎职守?是不是在坑蒙拐骗?大河涨水小河満,小河不满大河浅。这其中的道理大家会很明白。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说得上海大姐和周围的人个个聚精会神,我好象在做讲演。突然感觉我这不是我的做人风格,我很少说话,因为我觉得言多必失。说了这么多,说得对不对?我想大家不必关心对不对的问题,还是把精力放在自己该做的事情上吧。有个根叔在讲演中,说什么是母校?就是自己一天可以骂8遍,但不允许别人骂的学校。换个主题,什么是祖国?就是自己可以埋怨,但绝不允许别人骂的国家。可是有些人,不但自己骂,还拉拢别人一起骂。按电视台主持人王刚的说法,这还叫人吗?那是畜生。
  那位大姐问我,“如果你有机会移民美国,你愿意吗”我说“我不愿意”。美国是不错,但毕竟是人家的地方,终归不是自己的家。 我们可以来学习,可以来工作,但我不会移民。移民美国来,酸甜苦辣,其中滋味我没尝过,但我也不想尝。移民美国,也不能说是不爱国,我接触到的一些华人或是正在办移民的人,感觉他们时刻在关心的祖国的发展,那毕竟是自己的根啊。祖国也时刻在关注着你们,你们的风吹草动,也牵动着祖国的神经。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在美国学有所成的学子们,祖国正需要你们。
  还有几个月,我就要回国了,心里不由一阵激动。
  想家了。
  鼻子有点酸。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3: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赴美访学感受

作者:初二.一班 高弘毅  时间:[2012-06-04]  来源: http://www.sdfz.edu.cn/content.j ... .NewsContentUrl&;wbtreeid=1180&wbnewsid=3048



作为山大附中的学生,我和另外15名同学经过学校的选拔推荐,有幸参加了为期12天的赴美游学活动。行前,学校老师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包括礼仪、生活、安全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经过长时间准备,我们一行19人终于于4月24日,踏上了本次赴美游学的旅程。


赴美的旅程,短短的12天,我们跨越了美国的东西海岸,足迹遍布纽约、费城、华盛顿等著名城市,至美国康州温斯特德的西北中学。实地游览了各地主要景点,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到了美国发现,原来很多博物馆都是免费的,参观的人也很多。在华盛顿的博物馆区,我们参观了著名的航空博物馆。在经过简单的安检后,我们进入了博物馆,一下子就被头顶上盘旋的各式各样的飞机迷住了。在这所博物馆里,我们了解到了人类飞行器的发展史,并且也被美国建造的各式各样的飞机所震撼。


松鼠在马路边的草坪上上串下跳,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稀奇无比,可渐渐地,我们都习惯小动物们在身边围着转的感觉。

在不知不觉的过了一周的时间时,并没有感觉美国像刚来时那么陌生。相反,对这里的一切总会感到熟悉亲切。见到寄宿家庭周边的绿色树林,觉得这里是那么的自然清新。美国的天气也很晴朗。街上人的穿着也是五花八门,有人清凉T恤,有人两层外套,有人下面穿短裤上面穿外套,现在总算明白欧美人为何穿衣有混搭风格了。天气的需要,只因早晚温差大。


在学校期间一直住在寄宿家庭。既然是游学,就是娱乐与学习相结合,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颇有意义的旅程,在游览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大开了眼界,在我看来,一次游学甚至可以受益终生。


要说此行最大的亮点那就是我们和寄宿家庭共处的五天。我寄住在康州的郊区一个家中。他们对我们十分热情,友好。让我体会到了美国人的好客。我赠送给了他们从中国带来的小礼物。其中有中国的中国结、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小屏风还有潍坊的小沙燕风筝,他们都表现出了对中国礼物的浓厚兴趣,看见他们面带微笑的表情,紧张感顿时消失了,只想为他们多介绍一下中国文化。


与我结对交流的是一个西北中学的女生叫Julia。她长得很漂亮,热情好客,第一次见面,就让我感觉很温暖。Julia因为父母离异,所以有一半时间在妈妈家,另一半时间在爸爸家。我们先去的是她爸爸家,住的房子是三层小楼,我住在了Julia的房间里面,Julia则住在了她姐姐的房间。她还有个弟弟,也上初中了,很可爱,也跟Julia一样大方诚恳。我很喜欢Julia的爸爸,和蔼可亲,而妈妈也让我感到很适意,只是不敢恭维她做的饭菜,嘿嘿。周一,我和我的同学老师们乘坐校车参观游览了温斯特德,我很喜欢那里的蝴蝶馆,到处飞舞着优雅的蝴蝶,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再次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周二,我很开心地跟着Julia去西北中学上课了。美国是世界上最注重教育的国家。赴美之前,对这句话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真正踏入美国的学校时,才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在美国的高中学校,学生所学的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上课的时间和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上午7点40上课,每节课有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但是,他们只要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就可以自由支配大把的时间。中午在食堂吃饭,吃饭的时间只有40分钟。下午3点就放学了。每个孩子都有很多自己支配的时间,下课以后可以在学校里参加选修课,也可以回家。   


他们的课堂是讨论式的,只有十几个人上课。如果学生有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便可以直接说出来,而且,老师上课并不死板,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当想起自己的某些经历或收获,就会讲给学生们听。老师讲完以后,同学们会和几个很要好的同学组成小组,完成老师留下来的作业或课题项目。


他们的中文课,对我们这些中国学生来说尤为亲切。在这里,能听到有人说中文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中文课的教室里,到处张贴着学生的中文作业。中文老师是个中国人,教起中文来轻松而快乐。

他们的数学课对我们来说非常简单轻松。高中二年级数学课的学习内容只相当于我们初中一年级学习的内容。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他们学习的内容跳跃性非常大,同一个知识,在中国可能会分到小学、初中、高中去分开学完,而在美国的中学,相关知识要一口气学完后,再学另一个知识。所以,有时候会觉得在美国会很不适应。美国中学的课程还有木工课、陶艺课等,这些都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


在美国的学校里,老师和学生之间会像朋友一样交谈,甚至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还会教给老师一些东西。这样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学生记住更多的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的确是需要我们中国课堂参考和借鉴的。


短短两个星期的访学交流,让我们体会到了在同一个世界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别。去美国之前,我所了解的美国学校没有考试,没有作业,课程很简单,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压力都会非常小,非常自由。但这些都是错误的,其实他们的压力比我们还大。但是,老师、家长和学生自己对于这方面和我们想法不同。中国是老师家长替学生着急,自己没有危机感,但在西北中学,他们正好与我们相反。学生非常在乎自己的成绩,家长反而不太在意这些。

而美国有序的的城市秩序,也是与人性化的设施、国民的素养密不可分。走在美国的街道上,随处可见齐全的配套设施,自动饮水机、免费公用厕所也很多。而大家熟知的,当一个行人要过马路时,如果刚好有车,司机便会停下来,耐心的让行人先过,其实他们的红绿灯时间很短,但依旧交通秩序井然。这次的美国之行我们也充分体会到了美国国民的素养,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但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城市建设与规划,比如说美国的城市公路,都非常的宽阔,而且基本上都是单向的,这样一来就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期的“死堵车”。因为美国人有很大一部分都住在城郊,白天到城市上班,夜晚回城郊居住,所以电影里出现的夜市在美国基本上不存在。车辆很少,道路两旁都是森林,开车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跑出什么动物来,造成“车祸”。美国的城市规划,不得不说很科学。美国的居住区、工厂区、商业区严格分隔开来,相隔距离较远,保证了城市交通不至于过于堵塞,同时,也确保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此次美国之行,收获颇丰,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英语水平,给我留下了无法忘怀的回忆,也有了很多的收获:


1、在使用中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提高英语能力


通过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游学生活,置身一个真实的英文学习环境,和外国人家庭生活在一起,可以提升英语表达能力。在运用中加深对于词汇、语法的理解,在不断地听、说、读、写中培养起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2、培养独立人格品质

想想当初自己打包行李的时候,生怕这也没带,那也没带,又担心这个带去了就省得买了,不然会很贵,其实来了这里之后才发现不是这样的。

首先,说说自己需要的日常用品吧,我就觉得自己既带多了鞋子又带多了衣服。到了现在我觉得两套衣服和一双鞋子就已经完全够了,这样既省空间,也可以少拎点多余的东西。其次,我就要说说自己的伙食问题了。我一直对美国的食物吃不太习惯。在归国前一天,我对着Julia一家说:我来做次中国菜吃吧,他们都很高兴也很期待。遗憾的是,我在跟随他们去树林里面散步时,碰到了一种树木,上面有令人过敏的东西,所以无法接触其他东西,更没法做饭了,只能放弃。


3、体验美国的魅力


高大的林肯纪念堂、美丽的自由女神、宏伟的航空博物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美国的寄宿家庭里面,温馨的布置、和乐的家人都给人一种像是回到家的感觉。周末,我跟这一家人去钓鱼,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脚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溪,站在小溪边,我放下钓鱼竿,没有鱼缘的我竟然在20分钟内钓上了3条,要是在国内,我钓一天都没有鱼理我。


4、确立人生的目标


通过一次游学活动,让我的梦想实现,我想我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实现我心中的更大的梦想。我曾经以为我不可能到美国去,通过学校这座桥梁,我竟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很感谢学校。很感谢老师,也很感学我的同伴们。

我们游学的目的重在“学”而非“游”,重在感受体验绝非走马观花。感知美国的教育方式、人文环境与素养,规划自己的未来与人生,体验美国的优越之处,感知美国与中国的差别之处。

这段在美国交流的经历,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One world,one dream;这正是我们向往的。我的美国同学,等到明年,我们会在中国再见!


在此,我畅谈去美国的收获,美国的种种优越之处,并非有崇洋媚外之意,只是想取长补短,希望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强盛、美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3: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访美感受
作者:冯佳怡  时间:[2012-06-04]  来源: http://www.sdfz.edu.cn/content.j ... sContentUrl&wbtreeid=1180&wbnewsid=3049


真的很幸运,能在初中时来到美国,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并能与美国学生交流关于学习和两国生活的不同方面。在这一次的访美旅途中,我们制定的课题是“美国学生的一天”,主要是想在这次的旅途中,可以更细致地观察美国学生的生活。我们将我们的课题分成了校内、校外,又把这两方面分成了课上、课下和家里、家外。我主要对学校生活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我将系统的对整个旅途进行总结。

刚到美国,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蔚蓝的天,清澈的颜色让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中国灰蒙蒙的天,无论天气都让人感到压抑。他们的生活环境十分优美,绿化普及很好,城市仿佛是由绿色的森林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是不是会有一个美丽的好心情呢?

在前几天的游玩中,我们充分领略了美国的大国气质与风情。首都华盛顿的庄严肃穆,纽约的时代气息和费城的安详宁静,都成为我本次旅行中绚丽的一笔。华盛顿,作为美国的首都所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见证了美国的成长与强大。在这里,我们来到白宫,从没想过,我可以与美国总统的家离得这么近,甚至我们还看到了总统先生的飞机,这更是让我们兴奋。

纽约,整个美国的金融经济中心、最大城市、港口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在四个传统“全球城市”中位居首位,它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世界,来到这里,马上就被它的时代气息所感染,整个城市高楼林立,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行色匆匆的人群,都在提醒着我们这个城市的节奏。跟着匆忙的人群,走上船,接受微风的洗礼,这时才能放松下来,与这个闻名世界的城市好好的打声招呼。看着岸边的建筑,一切都是那么不同,自由女神,我们终于看见了她。

费城是美国最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他是起草与签署独立宣言的地方,美国宪法草案是在这里起草和签署的,美国国旗也是在这里诞生并升起的。我们参观了历史意义重大的自由钟,freedom not free也镌刻在了我们的心中。


美国人大都信仰基督教,其中不乏有十分虔诚的教徒。在我们入住的酒店中,床头柜的抽屉里甚至都摆放了一本圣经,每天睡前读一读圣经里的故事,我想精神也许会更加圣洁吧,其实发自内心的信仰,,才是真正影响、个人行为品质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来到了温斯特德西北中学,这才开始了我们旅程中最重要的时刻。刚到学校,我们就分别认识了自己的寄宿家庭,开始了寄宿生活。美国学生的家庭生活无疑和我们迥然不同,房子大都建造在草坪上,周围也是种满了树木,仿佛住在森林中,房前屋后都满是各种植物,开窗就可以呼吸到森林里的气息,这才是真正的贴近大自然啊!让我十分震惊的一点就是房子的大小,在我的寄宿家庭,房子是三层带阁楼的别墅,还有私人的草坪和游泳池,最夸张的还算是电梯,相比之下,我家简直就是贫农阶级。

美国学生的假期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因为作业不是很多,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我的寄宿家庭中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孩子只有五岁,在周六我们一起去观看了它的幼儿园组织的棒球赛,家人都十分团结,一直在卖力的加油呐喊,爸爸更是当起了技术指导,可见家庭氛围十分融洽。美国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倒是大都异常平淡,一般吃完晚饭就都回房间了,没有多少活动。


在饮食方面,口味比较甜腻,大都是甜味食品,经常吃巧克力之类的糖果,但总体来说,饮食比较单一。早上仅仅是喝上一杯牛奶,吃一些小面包,再加上几片培根;中午在学校的时候吃的只是一些披萨或薯条,甚至在周末的时候午餐就和早餐合并起来吃。


关于学校,美国学生所需要带的书很少,因为在学校里他们都有自己的柜子,里面用来放一些上课的材料和个人物品。在学校,学生并没有班级之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每学期的课程。比起中国学校,动手能力比成绩要重要许多,在初中部,我们学习了:英语、阅读、科学、数学、音乐、中文、体育、历史这八门课。同样的课程数量,同样的上课时间,课间却只有四分钟,所以每天下午两点便放学了。在阅读课上,学生不仅需要读书,还需要完成相应的作业,例如写读后感、写质疑,作业的要求也与中国的不同,大都是规定一段时间去完成而非是一天的作业。科学课更多的是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老师仅仅在课堂的开始时布置任务以及简单的注意事项,接下来就是学生们自由发挥了。音乐课更是与我们完全不同,整节课都是由学生自己组织,甚至合唱都是同学们自学的,老师仅仅是做最后的评价及指导。

美国生活的特点远不止这些,但我却无法面面俱到,这12天的旅途中,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更多的则是旅途中的点点滴滴带给我们的思考。16位同学的笑脸,也早已镌刻于心,在这一路上,有欢笑也有感动,我们早已像一家人。这段珍贵的回忆,一定会使我永远深藏于心底。

Ps:真心认为杨晨昊这段写的很好。


我个人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概述我们在寄宿家庭中四天半的大体生活过程。也希望这篇课题报告不仅仅只是为了课题而做,而更多的是和所有的其他团队成员的感受一起,尽己所能的记下那段经历,在日后我们重新翻看的时候,能够回想起我们团队十九人——十六位同学和三位老师,一同在整个过程中生活的十二天,甚至是我们在一起培训、一起到北京签证的那些日子,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每个寄宿家庭和西北中学,这些都是我们值得珍视的历程。


这篇课题报告的写成,也就标志着整个访美的历程:从得知到签证,从签证成功的期待到真正登机的兴奋,再到沉浸旅途、享受与寄宿家庭生活的过程,直到回国由失落到平静,最后进行总结善后工作的结束。在美国的阶段不必多提,美妙无言,更享受的是和同行的同学们还有三位平易近人的老师的生活过程——有打牌(我丝毫不后悔背着“三国杀”绕地球一周)、有交心,也有体谅、理解,一切同样难忘。似乎朦胧地记着在整个过程中曾对同伴的做法有不满、有不理解,但都已经记不真切了,因为这样的记忆无足轻重。真正留在脑海中的,还是最为美妙的回忆。


一直说要聚餐,因为时间匆忙等种种原因至今未能成行,但私下里却已经约好暑假一同出去玩,这便是友情建立的证明吧!也愿我们的聚餐计划最终可以实现!


感谢我的同伴们!感谢三位老师!


3月25日签证;4月23日登机离国;4月27日到寄宿家庭;5月3日回国;5月4日回到济南。


杨晨昊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3: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儿从美国回来了

作者:2010级五班倪天昱妈妈  时间:[2012-06-04]  来源: http://www.sdfz.edu.cn/content.j ... 0&wbnewsid=3050

—记一位妈妈的心理感受

5月4日,当在安检口看到女儿时,一颗牵挂的心踏实了。女儿平安回来了,看到她仍兴奋不已的笑容,看到她与同学依依不舍的表情,感到她这次旅行是高兴的、愉快的、难忘的。
女儿是个性情中人,每每说起这次旅行的点点滴滴,女儿都眼含泪水,回来后时不常的提起在这次旅行中的老师、同学、寄宿家庭……..。并且经常与课间找同伴一起回忆在美国的那些日子。女儿在去美国期间,错过了生物、地理的一模考试和复习,还有这期间落下的数学、物理、英语、语文….,这学期女儿成绩忽上忽下,去美国的本意是开阔视野,回来后,心还在整日想着与大家相处的每一天,我着急、担忧,并且找家教给她补课,而女儿好像不领情,照样沉浸在回忆中,我不停唠叨她“眼光看得长远些,抓主要的、抓当前…..”.而女儿却说我不理解她,可是女儿理解妈妈的心吗?山大附中的孩子是非常优秀的,在女儿回来后的总结会上,让我感到这些孩子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气、沉稳、知识渊博、口才、文采真是太棒了。大家的成绩相差1-2分,排名就会落后10-20名,竞争好残酷。可女儿并不在意这,只想快快乐乐的。我有时想只要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就足够了,可回到现实,还要面对,没有好的成绩,哪有好的高中上啊。在这错综复杂的心理中渡过了半个月,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同学们积极地备战生物、地理的二模考试,女儿也学习紧张起来,也感到时间不够用的。我这时感到一丝丝安慰,盼女儿能这样踏下心来好好学习。可是这两天女儿说要写“去美国的游记”我又开始了担忧,因为女儿又要分心来写,尤其是她感兴趣的,好担心啊……,我也只好在焦虑、担忧,又不能过多干涉女儿的事的复杂心情中渡过了。
女儿说也让我写写心理感受,我是又是欢喜又是忧,高兴的是女儿自理能力、口才、组织能力都有了进步,并且她对美国也有比较客观的看法和想法,从她在总结会上的幻灯和讲解,看到她有独特的视角,同时也能感受到她对英语的学习没有了担忧。希望女儿能借助这次平台,能看得更远、走的更远。
今日一觉醒来,听到女儿说,游记写完了,联想到她这几日的“挑灯夜读”,每日计划好时间,认认真真地去做这件事。懵然顿悟,女儿这几日始终挂挂着的“游记”,并不是“不学无术”,而是其担当着一份责任,对事情认真的态度和执着,不也是我的期待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3: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我们在美国

作者:2010级五班 倪天昱 14  时间:[2012-06-04]  来源: http://www.sdfz.edu.cn/content.j ... sContentUrl&wbtreeid=1180&wbnewsid=3051
飞机还在颠簸,突然从梦中惊醒,机舱里的灯已经全亮了。
“你醒了啊?”“嗯?嗯。”旁边的男孩莞尔一笑,接着又低头去看电子书了。
就这样静静的坐在座位上,也不知道该干什么。抬头,视线越过一排排座位,大屏幕上的《蓝精灵》已经换成了,“还有半小时到达纽约”的通告。打开遮阳板,一道刺眼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机舱,把这一片儿都照亮了了。从北京上飞机,到现在,一直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打开遮阳板,总是有一道刺眼的光。大概,这就是日不落的旅行吧,我们一直在追着阳光走,追着幸福走。已经有乘务员在让大家收起小桌板,打开遮阳板。和坐在一起的几个同学,挤在小小的窗口前,看着天空,看着云层,看着渐渐清晰的纽约城。
“那是密西西比河吗?”“我怎么觉得像五大湖呢?”“你就知道这两个地儿吧!”又是一次颠簸,飞机稳稳的着陆了。
  美国,I’m coming!幸福,I’m coming!
The first day
  终于踏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每个人似乎都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激动,同时,心里似乎还有一些小紧张,小茫然。即是对一个未知的国家,不熟悉的语言,同时也是对一群新的伙伴,将要相处的时光。
  尽管已经是4月底,但纽约还是给人阵阵寒意。从肯尼迪机场出来,天空中已经零零星星下起了小雨。上了车,来不及缓解12小时的旅途劳顿。一直在举着相机,欣赏美国的天,美国的人,美国的一切。
  还要坐6个多小时的车去华盛顿。漫长的6小时,在汽车不规律的摇摆中,让我进入了梦乡。睡着了,却被颠醒,醒了和同学说一会儿话,或者静静的发呆,又睡着了。
  后来,车停了,梦戛然而止,是被同学们的一阵欢呼。“别睡了,开饭了!”不知道为什么,来到美国,竟然被安排吃中餐。饭不算很好吃,也许很适合老美的口味,渐渐的没了中国风。也许,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迟到“大米稀饭就咸菜”应该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没有,一点也没有。只觉得,这样的中餐,变味了。餐馆里的服务员全都操着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告诉我们这是纯正的中国米饭。餐馆里只有几个美国人,盘子里却是什么炸鸡、薯条等一系列的western food.如果不是每个汉字上面都有英文标注,也许会有些恍惚,这是美国吗?不愿去体验变了味的中餐,鸡翅、沙拉、扇贝、很没形象的在中餐馆里大口朵颐。
  到了华盛顿已经12点多了。强忍着倦意,洗漱完毕。“早点睡吧,明天早上还要早起呢!晚安!”和陈老师互道晚安后,转身,进入梦乡。
  美国时间,凌晨1:00。晚安,美国!午安,中国!
The second day
  早上,不是被闹钟叫醒的,是被最早的航班叫醒的。
  也许,到达美国的飞机应该都飞的很低吧。飞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在耳边响起。
  这时才来的及好好欣赏一下华盛顿这座城市。昨天到达的时候已是沉浸在夜色中。外面有雾,但还是能清楚地看到外面的景色。酒店大概坐落在城郊。窗外一排排的树木中一条公路,横穿其中。天空是水洗般的蓝,深吸一口来自大西洋的空气,难得的小清新。我醉了,醉倒在华盛顿的清晨。
  餐厅里,老师们已经开始吃早饭了。纯美式自助早餐。就这样,从这顿早餐开始,我们才算真正触摸美国,这个曾经梦中的国家。和同学拿好东西坐下,见到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这才发现,餐厅里的每个人全都静静的坐在那里,或是看报,或是悠闲自得的喝着咖啡。即时是两个人坐在一起,偶尔也只是低声细语。我们不禁低下头,安静的吃掉丰盛的美式早餐。或许,从美国回来,应该会淑女一点吧!
  40分钟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华盛顿市中心。漫步其中,突然有一种跌落梦境的感觉。华盛顿的一切似乎都是白色的。白色的国会大厦、白色的华盛顿纪念碑、白色的林肯纪念堂。给人一种庄严的神圣感。我们去的因该是华盛顿的市中心,但是身旁却没有浓浓的政治气息。尽管,奥巴马就在我们附近,说不定正和哪个国家领导人会谈。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有一种深陷欧美大片的感觉。《博物馆之夜》、《国家宝藏》、那些在屏幕上的景象,全都真真实实的出现在眼前。华盛顿的建筑不高,最高的是华盛顿纪念碑。它高高的矗立在华盛顿市中心,就这样威严的站在那里。
  就这样一路走来。和木木一起在林肯纪念堂前数台阶,一级一级的向上。大概在上到一半的时候,白色的地砖上,烫金的“I have a dream”格外耀眼。导游说,这是当年马丁路德金作举世闻名的《I have a dream 》时站的地方。爬到尽头,林肯就这样正襟危坐的在我们面前。给林肯打大大的招呼。面对林肯,指向华盛顿纪念碑,蓝天白云之下,很唯美的留下笑脸。美国,I LOVE YOU!
  后来,我们到了国会大厦。怎么说呢,在大多数中国孩子眼里,会指着国会大厦说白宫。两者之间,确实有点像,同样都是圆顶的双层蛋糕,上面貌似还插着一根蜡烛。“天哪,这是国会大厦!和画册上印的一样!”也许,这就是美国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吧,只能从画册、从梦中、从一个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触摸到,她距离我们是这么遥远,但当我们真正接触到她的时候,还是觉得,一切都像虚幻的梦境一样。国会大厦前面有一个喷泉,不知道是谁先跨过矮矮的池边,面对着水池,面对着国会大厦坐下。一排人,就这样千姿百态的坐在水边。静静的看着天空,蔚蓝的天空中,只有一朵大大的云,慢慢的缩小,扩大,变化着形状。此刻,无言。我突然觉得,就这样一直坐下去,尽管旁边的游人正喊着chess、尽管水池那边,是一群紧皱眉头、步履匆匆的人、尽管老师开始催我们起来照相。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是无与伦比的沉静、忘记了还留在大洋彼岸没写完的作业、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忘记了一切。好想留在这里,享受这些单纯的小美好。这样就行,真的,很幸福、很美好。
  然后,到了航空博物馆,看到了很多很多架大飞机。然后,艺术馆,梵高、莫奈、达芬奇的画看的我们眼花缭乱。后来问同学,你们在艺术馆里看的什么?答,国画。我无语,好吧,来美国看made in china的东西。一开始,在入口的时候,他们去存包,我和尹永泽去听一个外国人貌似是展馆简介的东西。她拿了张地图,很认真的告诉我们哪里是什么画,二楼是名家、四楼有达芬奇专区,还给我们画出路线。拿着那张地图,在馆里七滋八味的“地道”英语的指引下,我和木木终于把那些比较有名的人的话都看了个遍。艺术馆很大,我们一个小时只逛了五六个展厅,还是以跑800的速度来回穿梭,但还是不及整个展馆的九牛一毛。美国的艺术馆和中国最大的区别就是,每幅画,经过画框的装裱后,就直接挂在墙上,凑近了,可以感受到橡皮摩挲过的痕迹,铅笔留下的线条,包括梵高的《向日葵》。不像中国,每副画前,总要加上厚厚的玻璃橱窗,一种莫名奇妙的畏惧感,就这样,从心底冒出。
  从艺术馆出来,漫步在华盛顿的大街上。身旁是一片片的绿,在绿色的草丛树林中,松鼠、鸽子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突然从眼前冒出,又突然消失在眼前的一片绿色中。红绿灯一个个变换着信号,一辆辆汽车安静的在白线后等待。没有中国司机那种“哎呀,快点,要迟到了。”剩下的,只是一种对生活的享受,一种对生活,对身边一切的爱。
  明天,就要离开华盛顿,去费城。我会记住这里,华盛顿,一个安静、幸福、美好的城市!

The third day
  昨天晚上,是我们的第一个狂欢夜。好不容易脱离了家长的“早睡早起”“十一点之前不管还有什么事必须睡觉”等各种各样的关于睡觉方面的家规,大家似乎都有一种玩通宵的欲望。
  美国的宾馆都很小,或者只能说我们住的宾馆比较小,大概最多只有四层,在房间里只要稍微一用力走动,就会感到地板在微微的颤抖。即便如此,却给我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老师说,明天早上还要早起,别忘的太晚!但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夜晚怎能就这样放弃。一个小小的房间,十多个人聚在一起进行着呼吸作用。就这样,午夜,欢笑声在大洋彼岸的华盛顿,久久回荡。
  也许是晚上玩的太晚了吧,在问了导游还有多久要下车后,得到“大概中午,要到一个免税店,午饭后大概两个小时到达费城。”的肯定答复后。也没人说什么,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补昨天晚上的觉,车里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偶尔,能听到孟爷在和导游交流着什么。
  我是被导游的电话惊醒的。“啊,什么,你们早到了?那….行,在×××(一堆不懂的英文)中餐馆等着我们吧!”往窗外看,大概是一条步行街的样子,有点像济南的“泉乐坊”。旁边三三两两的店铺,有的开,有的关,中间是一条小水沟样子的河。恍惚间,如果不是两边大大的“on sale”我大概会有一种在中国的感觉。男生都聚在瑞士军刀、手表这一类东西的柜台之前徘徊。里边的店员竟然说中文。其实,在美国,china、chinese并不陌生,最常见的“made in china”,还有在某些奢侈品店包括第五大道、纽约肯尼迪机场里的免税店,某些著名的景点包括去看自由女神的邮轮上,华尔街铜牛旁,都能听到中文,见到中国人,甚至,在华尔街,我还听到了中国国歌。尽管,此时此刻因该一种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但我老觉得别别扭扭的样子。这是后话。陪木木在步行街里闲逛了很久。这里的鞋的确很便宜,即使中国打五折,也比不上这里便宜。比如说nike。我也的确看上了一双鞋,但在纠结很久,什么价格太贵啊,或者白色不好擦啊,主要还是觉得自己不缺鞋,还是没买。(到后来,看到他们人手一双耐克鞋,不觉有点后悔。后几天一定要收获一双鞋!)
  下午,在颠簸了快一天后到达费城。印象中的费城,一百美元后的独立宫、是那口破旧的大钟。在走马观花的看过中文版宣传片、在独立钟前喊过“chess”费城就算逛完了。来到室外的草坪上,一群群人在草地上、或是野餐,或是打闹嬉戏、还有,就是我们这种,大声喊着中国的茄子,美国的chess,排出千姿百态的posse。其实,对于费城的欲望,不止独立钟这一点、总觉得为了颠簸一天的车程,光看这些有点可惜,或者,有点小遗憾,也许,下次再来这里,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老是催着走了。突然想到《国家宝藏》里独立宫前的那句话“在特定的时刻将会看到特殊的景象。”还记得什么夏时制什么下午两点二十实际上三点多。猛然抬头,两点二十的地方。突然变的很激动。“借我100美元!”“100美元,你要干嘛!疯了吗?”“待会儿告诉你,你赶紧的,要不然就走了。”“这有什么可走的?我借你一美元,行吗?”“马上还!”他及不情愿的抽出100美元。屏住呼吸,看着100美元的背面,独立宫的钟上,大大的印着2:20。“你看你看,钱上的时间和现在的时间一样啊!”“啊?怎么可能?会不会不走啊?”“没有没有,现在就是2:20.”2:20,幸运的时刻,是导游特地安排的吗?呵呵,他也许不知道吧,不过maybe。幸运的时刻,能看到幸运的景象吗?费城,无憾!
  在吃了n+1顿连锁店式的中餐、终于,在同学们“再吃中餐就绝食”的抗议中,老师大发慈悲,批准我们可以吃一顿麦当劳。美国的麦当劳也许更适合美国人的口味,或者说,麦当劳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更加符合中国人的胃口。就比如说,我给导游说,中国的KFC有油条、粥、米饭。导游露出了一副不屑的眼神。大概是那种根据中国人的口味,为了赚钱,因地制宜的发展饮食业的感觉吧。麦当劳里的汉堡薯条可乐什么的和中国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全球连锁的麦当劳,熟悉的盒子、打包带、还有身旁的同学,怎么吃怎么感觉是某个午休,和同学们一起到洪楼麦当劳吃“15元超值午餐”。但是,这里的物价要比中国贵很多。中国卖7rmb的汉堡包,这里也卖7块,不过是dollar罢了。美国麦当劳的售卖方式,是不得不提的。在这里买可乐,给你一个杯子,旁边会有一个饮料机、各种各样的七喜、芬达、可乐、大概都是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各种饮料,无限供应。Maybe在中国如果有这样的售卖方式、那大概会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买一杯可乐,无限续杯,然后在这里写一下午作业。美国麦当劳的番茄酱和中国也有很大差异,不是味道,而是提供方式。可以尝试一下,如果在中国麦当劳里要番茄酱,会遭到店员类似“吃一包薯条放这么多番茄酱”般鄙夷的目光,然后很吝啬很吝啬的扔给你一包。而在美国,不用纠结番茄酱这个单词怎么说,在饮料机的旁边,有一个番茄酱机。将机器上面的手柄往下摁,就像挤冰激凌一样,番茄酱被挤出来,用一个白色的mini纸碗盛着,很可爱。
  也许是白天大家没玩够吧,从麦当劳出来,都有点意兴阑珊的样子。朱哥哥还吵着嚷着问晚上睡陪他放风筝。在大家一个个白眼中,朱哥哥默默的从包里掏出风筝(这是日后要送给寄宿家庭的礼物),在回宾馆的路上,奔跑。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朱哥哥一个人在后面跑,我们不停的回头,然后,狂笑不止。这时,后面出现了一辆车,慢慢的开着,也不知道是停还是走。林老师看不下去了,回头说:“你赶紧的行吧,没看那辆车等着你吗?”啊,他在等着要过马路的朱哥?好吧,在朱哥飞速跑过马路后,那辆车才疾驰而去。不禁感叹,这就是美国人的素质啊!如果在中国,司机没放下车窗把你骂一顿那就算好的。莫非,这是美国人的性格?不急不躁,不温不火。Maybe。
  又是一个不眠夜,凌晨2:00。晚安,纽约!期待明天…
The forth day
  早安,纽约!
  还记得孟爷昨天晚上的电话“奉天承运,孟爷诏曰,明晨早起,八点开会。”今天要去纽约,导游说远观自由女神要坐船,貌似有点小冷。回屋换好衣服,出发!
  漫步在纽约市区,有一种与华盛顿、费城不一样的感觉。如果说华盛顿是悠闲地、自在的、蓝天白云下可以放松心情、忘记一切的,那么作为美国经济中心的纽约,是忙碌的,是crowded的,隐隐的透出一点压抑的感觉。抬头望向天空,没有了水洗过的蓝天,没有一朵悠悠的白云,高层建筑everywhere,似乎只能看见一线的天空。即使我们在华尔街看到了了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但是在这种现代化的都市里,似乎这一切唯美只是渺茫。
自由女神位于纽约曼哈顿的自由岛上。自由女神的帽子其实是个观光台,上去似乎可以眺望纽约全景。但911以后,自由女神也只能远观了。导游说的没错,在船上不是有点小冷,那是相当的冷。来自美国的风迎面吹来,不仅瑟瑟发抖。手冻得冰凉,还要坚持死死的抓住船上的护栏。没过多久,一个绿色的圆点在迷茫的视线中若隐若现。“啊,自由女神!”轮廓渐渐得清晰起来。我们不能离自由岛太近,所以只能远远的瞻仰一下这个在美国人心目中多么神圣的女神。一手举着火炬,一手捧着《独立宣言》,表情严肃,注视着前方的纽约城。
下午,去的蜡像馆。蜡像馆和中国也没什么区别,各种各样美国、世界明星,商界、政界、体坛、文坛,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摆在面前。除了配合蜡像摆出各种各样的posse,然后摁动快门,此刻,无言!
从蜡像馆出来,天空中已经飘起了雨丝,下一站——time square。在时代广场前,拍了几张照片后,导游留给了我们2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在排除了多种不可能,包括太贵的买不起,太远的赶不回来,太绕的怕迷路。我们决定,就近原则,甩下孟爷,我么十个人浩浩荡荡的去了离集合地最近的星巴克。在雨中,原来有这么多的人和我们一样,不约而同的来星巴克消遣时光,队伍排的很长,但一想到我们也没什么地方可去,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在快节奏的中国,一般人是不会闲的没事到星巴克花二十多块钱买杯咖啡,再那一份《济南时报》看一下午。所以,中国的星巴克waiter总显得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但是,这是美国!3.75美元的咖啡,折合成人民币也是比中国便宜。星巴克的服务员很热情,他们会问你叫什么名字,然后在杯子上写下来,专属你的咖啡,专属你的杯子。星巴克的服务员服务态度也很好。我们车上的某男生在往咖啡里加糖时,也许有点小激动。打开杯盖那一瞬间,咖啡华丽丽的洒了一地。马上,就有服务生来做善后工作,拖地,打上“小心地滑”的告示牌,然后一个服务员一遍遍的说着“sorry”然后,重新给那个男生一杯咖啡,free!
因为下雨,洛克菲勒广场,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日程提到明天。导游问我们说,要不要逛逛第五大道。在一声声“买不起”的抱怨声中,车从第五大道一个个奢侈品橱窗前,缓缓驶过……
明天,我们就要到温斯特德。在期待着寄宿家庭的同时,也有一点点对相处了几天的同学的不舍。好吧,期待明天。
The fifth day
  尽管这不是最后一天,但我却有点莫名其妙的不舍。
  上午的洛克菲勒广场也只是到此一游。哥伦比亚大学不像是一所学校,似乎更像一个景点,但里面确乎是弥漫着浓浓的书卷气。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圈,就算是参观。
  纽约,再见!
  

对于在美国和寄宿家庭生活的这几天。学到的东西似乎要比前面玩的这几天多很多。尽管我们身在美国,在宾馆里房门打不开、淋浴器不会用,叫醒服务全都是用英文。但毕竟,同学们在一起,说的是汉语。平常出去玩,吃的是中餐。但和寄宿家庭就不一样,他们不会因为我是中国人就现学现卖对我说汉语,更何况我的寄宿家庭除了课本上交的那些外其他的汉语一窍不通。汉语课本上的那些,对于我们来说仅仅算是小学一年级的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如常交流的需要。他们也不会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天天带我出去吃饺子面条什么traditional Chinese food。后几天的美国生活才算是原汁原味。
  我们家的妈妈很热情,从来学校到家里的路上,她一直在问着我,一些关于中国、学校、家庭、我自己。我本来以为和美国人交流会很困难,她们前几批来美国的都告诉我,美国人语速很快,而且会用一些方言、俚语什么的。但真正交谈起来,其实并没有什么困难。她说的基本都是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等她叽里呱啦的对我说完一堆话,我一般会听清楚几个关键词,然后再结合情景想象出她在对我说什么,这样的交谈,也许可以八九不离十的能听懂。但似乎,我给她说的不是很清楚,或者还带有一点中国的逻辑思维。她对我说,我明明说的是我同位喜欢LADY GAGA,我貌似也没说我喜欢吃三明治、薯条。但是,回到家,我却听到了一系列的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大概就是什么我喜欢LADY GAGA,喜欢吃三明治、薯条。好吧,谢天谢地,她总算是听懂了“I hate dog.”。
  温斯特德是一个小城市。她比不上纽约的繁华,比不上华盛顿的大气。相比之下,她是温文尔雅的。一个个木质的小房子,三三两两的散落在路边,盘上公路两旁,茂密的大树挥发着强烈的蒸腾作用。美国的房子大多是独门独户,房子也是或大或下。每间房子都至少两层,而且有单独的车库。也许美国地广人稀吧。我们家还有一个帅帅的小弟弟。6岁,很可爱。不知道为什么,美国的家庭里大多可以算是个迷你动物园。我们家养了一只大狗,两只小猫咪,另外,我们家男孩还养了一只蜥蜴。Crazy!相比中国闲不住,美国人或许更懂得如何享受生活。他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在厨房里、bake,做巧克力。甚至,在某一天的晚餐后,他们家的爸爸妈妈还和我们一起玩跳舞机,然后大声笑着谁的分数高,谁的舞姿很funny,当然,我也在被讨论的行列中。
  我们家Sarah高二了。美国的高二和中国有很大差别。美国高二的学生,相比我们似乎要成熟很多。她现在已经有了男朋友,并且被爸爸妈妈默认。周末也会和男朋友出去玩,当着我的面,秀幸福。哎,我就是一十足的电灯泡。周末我们去shopping的时候,她也会拉着我对我说,我觉得这款珍珠的耳钉很好看,但是这个羽毛的耳坠似乎更野性,上学的时候带着个珍珠的就好了。看着我一脸惊诧的表情,Sarah似乎很茫然。我不敢想,如果我初二这样,即使老师愿意,我也不敢啊!美国的学生没有升学、考试压力,课业负担。她们作业很少,一般半小时就可以搞定。当我告诉她们,我们晚上会做作业做的十一点多,她们先是不相信,但在我罗列出一大堆作业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生物等n科,n多时,她们信了
  她们一天只有七节课,除了必修的几门以外,其他几门选修课就显得有趣的很多。听我们团里的同学说,他们有的还上烹饪课。记得在很久以前miss xue 让我们设计一天的课程表,其中我们组就突发奇想设计了一个烹饪课,没想到,也不是不可能!Sarah的妈妈在图书馆工作,爸爸是小学老师。所以Sarah上的课都比较中规中矩。在美国,没有固定的教室,课件就仅仅几分钟,全部都用在照教室上。老师都会在相应的教室等着。有的课来上的人很多,但也有的课,就这么十多个人。上课也很,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乱!他们会在上课说话,随便下位,回答问题不起立,不举手,直接打断老师,甚至,在课堂上公然分东西吃。并且,还对我说“would you want to have something?”。这些,在中国老师、学生眼里,也许都是《中学生规范手则》上扣分、违纪、那一栏里的吧。美国的课堂,因为语速太快,甚至大量的专业术语、专业名词,一直没听懂。难得的一节汉语课,被老师安排参观学校。唯一有点骄傲的数学课,快到下课了才明白讲的原来是判断多项式。突然有种被耍了的感觉,这可是高二啊,高二!老师还在讲多项式里不能有根号,不能有分式……下午上的课,一般是比较轻松的,两节课后,大概两点多钟,学生们就放学了(这时候,我们才刚刚开始上课吧)。她们可以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排练话剧,然后,回家。下午,我们家Sarah 要去照顾她的表妹,她告诉我这是她的一份工作,如果干的好会有一定的报酬。她的表妹很可爱,现在还在上幼稚园。在简单的安排好后,Sarah就把一切都交给我,陪她看《spongebob》,用中国传统“掰手指”方法教她十以内的加减法,教她说汉语。临走时我问她“Would you want to go with me!”“Yes! And……爱你!”蹩脚的中文,但我却,很感动!
Tomorrow ,I will come back to China.爱你,Sarah!爱你,美国!I will remember there,. Forever!
后记:
  从学校回来,突然很想哭。
  下午的总结汇报很精彩,看着一张张照片从眼前浮现,国会大厦、独立宫、林肯纪念堂……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天,我们在美国。
  就像无意间失足跌进了梦里,一切就像发生在昨天。但是现在,我对着冰冷的电脑屏幕,敲打着这些文字时,方才清醒过来,天亮了,梦醒了,我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我是有多想继续把梦做下去,继续待在美国,继续和你们在一起。但是,我还要回来,还要面对生物地理会考,面对一切。
  或许,等多少年后,我再一次来到美国,想起的也许不是什么“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纽约是美国的经济中心”,而是多少年前,我和你们曾经在华尔街中穿梭、在哥伦比亚大学里漫步、在国会大厦前并肩而坐……
  I fell in love with this county——American. Because I enjoy the time with you in there就这样,我被从梦中生拉硬拽的扯了出来。
北京时间: 2012年5月27日23:36
晚安,中国!美国,午安!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3: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的美国之行

作者:孙晓怡  时间:[2012-06-11]  来源:

http://www.sdfz.edu.cn/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180&wbnewsid=3039




那天明初还问我是觉得日本之行比较好,还是美国之行比较好。

我愣了一会,转而答道:日本之行大概因为有迪斯尼乐园的原因,所以玩得比较快乐;但是我更喜欢美国之行,因为在团里交到了很多很好的朋友,并且大家在一起很快乐,聊得很知心。

至少旅途不寂寞。

——写给你们

我还去查了学校网站的对外交流,然后看到当时美国团报名的人员名单,又看了筛选出的人员名单,最后又想了现在的团员名单。

这一切就像是一场梦。

我看着陌生的名字,陌生的班级,陌生的面孔。

我要和这些人一起去美国。

一起去。

路上果然是初一和初一的在一起,初二和初二的在一起。然后大概是相当外向的步雨桐吧,开辟了初一和初二的”丝绸之路”,又也许是冯佳怡,我也记不清了,就知道她们俩是团里数一数二的大活宝。

步雨桐是每天扛着相机照相的,嗓门大,性子豪爽;冯佳怡是初见挺可爱,后来才发现其实是个疯丫头;唐笑薇就比较小家碧玉;赵逸宸是个安安静静的小姑娘,人很好;同班的同学就不说了。然后是杨晨昊和尹永泽,两个团支书,杨晨昊大概也许算是个绅士吧,尹永泽是很可爱;倪天昱就是整天激动于I love NY(倪昱)的姑娘;杨之琳是个大话痨;赵骄阳是个购物狂;赵汝阳和朱乐健是配合相当默契的好兄弟……然后还有孟爷林叔陈大姐……

这个团看着是“五颜六色”,每个人都性格迥异,可是大家就这样成了好朋友,就这样一起去了美国,就这样在美国待了十多天。

团里的男生都负责装行李箱,女生们就显得轻松很多,男生们几乎把所有的活都干了。真好。在餐厅吃饭的时候,端茶倒水的活几乎都是男生干的。大家都欺负朱乐健身强体壮,所以从面签那时候开始,就有人不断地把背包扔给他背。虽然朱乐健表示很无奈,但最后还是帮大家背了包。不错不错很勤劳~

我喜欢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叽叽喳喳地抱怨中国餐厅有多么难吃,然后又突然有人说,哎那个东西其实挺好吃的;哎今天的水果比昨天的好;这里的麦当劳居然免费续杯,还有无线番茄酱呢~我喜欢孟爷超级敬业地给我们拍照,而我们就傻乎乎地摆出自认为超酷的样子,或者拉着那个大条幅,一排蹲下,二排站好,咔嚓!我喜欢陈大姐因为担心我们而训斥我们,大家被吓得不敢说话,但又觉得陈老师其实也是很累吧,每天为我们这样担惊受怕。的、我喜欢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为了抓怕那一个景物,全车的人一起给赫小敏寻找最好的角度;还有我们那样安安静静的站在教堂里听圣歌;完美的录像却在最后录到了赵汝阳淡然地从镜头前走过。到了家庭后,我们见不到面,于是在学校走廊偶尔碰面就变成了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然后大聊特聊。看学校的表演时,因为门口是“花艺温柔美少年”给我们发小册子并且表示他还记得我们,很欢迎我们而激动不已,于是又和赫小敏找英文册子上写的究竟谁是女主角,终于在台上找到了女主角,最后颁奖又在奇怪那个表演的最累的女主角怎么一个奖励都没有呢?在那个“篝火晚会”上,赵汝阳遇见了Pretty girl。车上大家都困了的时候,就做出各种各样的睡姿,杨晨昊还说飞机上我和赫小敏的那个睡姿真是无比高难度。——这些多好,多幸福。都是因为有你们在。

——记我们的旅行观光

上天真是很眷顾我,把我和很有笑点的朱乐健分到一个车上,然后一路上我就一直笑啊笑,好不容易不笑了,却听前面陈老师突然来一句:“后面的怎么不咯咯了?”

……

大家一路上笑得很high。曾经在我看来最无聊的参观国会、美术馆什么的,当时却觉得是那么有意思。我们还在国会前面的水池里找到了鸭蛋,然后是谁谁来着就激动了……还有那个超人动作,为了那个动作大家都煞费苦心,终于等到了最合适的太阳光线照射角度,照片就是这样炼成的。陈老师说在赵汝阳吃着街边买来的热狗时,说那个黄色的酱怎么那么像那个什么,然后大家“扑哧”笑了,虽然大家都发现了这个事实,但是老师你不能这么直接啊,你看赵汝阳那个表情啊……坐在船上眺望了自由女神像,海风大的把头发都吹了起来,猎猎作响。——这些都是因为你们在,所以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所以我们都不会觉得累,觉得无聊。从纽约到华盛顿到费城,有你们的旅途,一点儿也不寂寞。

——记学校和寄宿家庭

学校是个山顶学校,有很大的花圃和很大的“牧场”。花圃里有酸酸甜甜的小西红柿,无公害,我们在第一天到达学校的时候,就有幸跟着身为另一个学校助教的寄宿家庭的妈妈去参观了花圃,刚好碰到了“花艺温柔美少年”,抱着一个小Baby在浇花,还请我们吃了他们自己种的小西红柿,很美味呢。那个小“牧场”不过是些房子而已,养着羊儿、粉嫩嫩的小猪,在学校的那一块小草地上还有两匹小马,还有似鼠非鼠的耳朵很大的小东西,还有小仓鼠,还有那只毛茸茸的兔子。都是很美好很美好的。

学校里的科目很多,课堂都不像我们一样那么严谨,有乐队在训练,还有陶艺课……我最喜欢的是从那个排满柜子的小走廊里穿过,因为那个每个课下都会有很多很多很多的学生,从那里走过去,就能感觉到那种因为天气的微凉而带来的孤寂感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的食堂不算大,但是干净整洁,食物又非常好吃。还有他们的音乐剧,即便全都是英文的,但我们竟然也看明白了这个故事。音乐无国界——陈老师这句话说的真好。

学校的占地面积很大,周围都是一片绿色,有排球场、足球场、棒球场……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在那里练习或者是比赛,那么大的天地,任你驰骋。

寄宿家庭在一个小丘陵上住着,有一片很大的草地,不算很大的湖泊,还有一幢温馨的房子。家里面有两条狗和两只猫,还有似鼠非鼠的那个东西和那个在学校里看到的差不多的一只兔子。是个大家庭呢。寄宿家庭的妈妈脾气很好,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比方说经常会问我们:这些东西好吃吗?你还想吃点别的吗?昨晚睡得怎么样?……


我最喜欢家里的葡萄,其实算是提子吧,很甜很甜的,还有橙子和开心果味的冰激凌。就在我们吃冰激凌的时候,Kitty告诉我们她来中国时是戈文同学接待的她呢。

我们去的那几天几乎都没有很好的天气,好不容易有一天出了灿烂的太阳,坐在窗户边上吃早餐的时候,那样温暖的阳光铺天盖地扑到身上,于是一天的好心情都得以延续了。

Kitty很忙,大概因为她学习优异的原因吧,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比方说她的课题等等。她表面上不说她有多么喜欢你,可是她却默默记着你的事情。我还记得我们和她一起去商店帮她挑选晚礼服,好像是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舞会。Kitty穿上粉色的礼服很漂亮,她还用手机照下来,然后给她的同学看,听到同学说好看的时候,她也笑得很灿烂。

还有那个书店,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于是我买了很多很多的拼图,闲暇时间就用拼图来打发。我还在那个小超市里买了那种有现成的图画和颜料,然后自己上色的小东西。回到家就开始很兴奋地涂啊涂。以至于赫小敏最后竟然说了一句:“我应该把这一幕拍下来,发到微博上去,这样她们就可以知道你玩的究竟是有多欢快……”最后我阻止她了……真的阻止她了……

——最后

以前总会大肆的用笔墨来记录一场旅行。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有微机老师和音乐老师,所以有了那一份非常完美的视频。所有的一切都写不下来了。因为一旦看到那些视频,就仿佛觉得我们似乎还在国会前吵吵闹闹。不用回忆,只要看到,就会立刻想起。

我们这些天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都记着。

在机场的时候那样忐忑却又饱含期待的心情;到了肯尼迪机场后有点失望又激动的心情;走在华尔街的时候有些自豪的感觉;进到蜡像馆的时候被里面那些栩栩如生的蜡像搞得激动不已。让我现在还“心有余悸”的是,正当我在那个昏暗的灯光下盯着爱德华(《暮光之城》男主角)的眼睛时,后面有人突然不小心碰了雕塑一下,然后我突然看到爱德华一边看着我的眼睛,一边朝我的方向俯身,并且脸上还带着亦真亦幻的微笑……我的小小心脏啊,都快蹦出来了……

蜡像馆这种地方,一定要有良好的心脏承受能力才能去啊啊啊……

街头一直下着雨,细微而又温和的雨,商店的落地窗被冲刷的更加透彻明亮,人也不燥了,都沉了下来。在这个高楼林立的第五大道上,仰头望着那窄窄的天空,有着泛黑的深蓝色。

——这样的感觉是我最喜欢的。微冷的天气和冰冷的雨滴让人觉得那么悲凉无助,就像《小时代3.0》的那个封面一样,给人一种无尽的悲伤。可是你的周围又都是满满的散着热气的人们,他们或喜或悲,但可以确定的是,你不会孤单寂寞。那种温暖而又冰冷的交错感,释放的那么完美。

但我更喜欢这个团里的你们,温暖,向上,明朗。简单,快乐,真诚。

所以我说,至少旅途不寂寞。

所以我说,这次旅行很美好。

所以我说,我爱你们每一个人。尤其赫小敏,每天帮我吹头发的时候,我都庆幸那个外教真是好人,把我们都选了上去,然后美国的那个学校又把我们分到了同一个寄宿家庭。然后我们看了《巴黎宝贝》,又满足地开着灯睡去。

——给我的美国之行。

最繁华的相遇。

   

——妈妈的话


走出国门,去增长见识,学习,观摩,自清末民初至今都是莘莘学子们的希翼与向往。


今天我的孩子也有机会随团访美去了,我很兴奋,很感慨!出发前作准备工作时,孩子问我为什么希望她们统一穿国产团服?我说:无论走到哪里都得有中国人团结,统一,整齐的意识,让美国人瞧瞧中国中学生整齐有序,动静一致,神清气爽的状态。


十几天的美国之行让我们挂足了心,期翼孩子能多学点,多增加见识,又希望她们能高兴而去,快乐而归,多玩点,真是累心啊。


终于回来了,睡了一天后才给我们详细地讲了整个过程及她的见知。孩子不崇尚美国。虽然美国好多事物及文化不是我们现在所企及的,孩子能认识到不同之处,并作出正确的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很令我欣慰!


到后来听了老师及同学们的报告,我更是感慨,才多么大的孩子啊,居然都那么有思想,有见地。看到老师们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真的很感动!


此行感谢三位老师,非常周到,活泼,细致。给孩子留下那么多珍贵的留影,让这次访美之行永记心间,回味无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19 09:20 , Processed in 0.0887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