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53|回复: 0

[评论]《中国人》的品格与纪录片的使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9 16: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胡智锋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副主编
  


      5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人》,在1999年的中国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它以磅礴的气势与丰富的内涵,锻铸了特有的历史品格、文化品格与美学品格,也为我们探讨当下及未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责任、使命与趋向,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创作范本。
  

一、《中国人》的历史定位与历史品格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本体构成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从"表现"-"再现"-"纪实"-"综合"这样几个阶段。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工作者在成熟地驾驭了"纪实"理念、方式、方法之后,开始了新的探索。不少创作者认识到,"表现"、"再现"与"纪实",都是一种理念、方式与方法,将其截然分开,未必达到很好的效果,不论是对于创作主体,还是对于传播媒体亦或电视观众,也许最好的理念、方式与方法是"综合"--对"表现"、"再现"与"纪实"的"综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人》不以某一种理念、方式、方法,而是将其融通、"综合",从而在一个新的高起点上,为中国电视纪录片本体构成的探索作出了很有意义的贡献。
  
《中国人》在"纪录"历史的水准上,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力度、高度,显示了足够的分量,从这个意义来看,《中国人》体现出了较高的历史品格。
  
1、感受--进入个体生命的生存空间
  
有人说,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是一部历史。《中国人》在纪念新中国诞生50周年的日子里,选择了几十位在中国社会历史进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个体人物,通过个体生命生存空间的"纪录",折射出更为壮观的社会历史进程、社会历史运动的轨迹。
  
《中国人》将我们带入了这些个体生命的生存空间,让我们去体味、体验 、感觉、感受。在这里,我们感受了张瑞敏、马俊仁、于保法等活生生的人物,如何在艰难困苦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光辉的人生之路,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坚韧不拨、百折不挠的精神气质,感受到我们时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浪中阔步前进的脉搏的跳动。
  
2、认识--翻开生动丰富的历史画卷
  
《中国人》的历史品格,还体现在其展现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广度上。我们从中看到了农民、工人、教师、军人、企业家、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体育明星、医生各行各业的人物,看到了救死扶伤、帮贫济弱、开荒种田,退耕还林与沙漠宣战、向世界挑战,为英雄塑像,为艺术献身等感人至深的情节故事,认识到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真相。其生动与丰富,其广阔而繁复,宛如一本厚重的当代中国历史教科书,相信《中国人》将以其深刻的认识价值而传世。
  
3、理解--洞察社会历史生活的本质
  
《中国人》更帮助人们进入对社会历史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与理解。
  
第一,社会历史进程中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的揭示。《中国人》在许多部集中,主人公面临共同的处境,即较为先进的思想、行为与保守、落后乃至麻木不仁的无形力量之间的冲突与对峙。《农民潘根大》中,勤勤恳恳、拼了老命保护鱼塘的农民潘根大,却被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烧砖瓦的人们、讨价还价的民工们、缺德的小偷们所包围,真有寸步难行之感;《心灵的肖像》中的张建设,为了给科学家们做肖像,一再被别有用心的小人们所欺骗,不得不投入巨资负债运作;《张瑞敏和海尔龙》中的张瑞敏,一次次被各种压力压出"心里流血的感觉"……《中国人》敢于直面和揭示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并获得了相当的深度。
  
第二,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于先进的进步的思想、行为予以充分肯定。《中国人》没有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暴露、展示社会矛盾、问题的层面,而是从历史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入手,对于目前也许尚未成为主流的、也许较为超前的一些先进、进步的思想、行为予以讴歌和褒赞。于是我们从片中理解了主人公们为什么愈挫愈奋、屡败屡战,绝不向保守、落后的社会势力低头的品德境界。《中国人》向我们昭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历史的潮流将向着更加进步、文明的境地迈进。
  

二、《中国人》的文化品格
  
《中国人》在文化品格上,追求的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结合。
  
1、"倾向性"--主流文化的导向
  
在《中国人》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这种体现主流文化导向特征的"倾向性"不仅贯穿于那些英雄模范人物的生活中,也贯穿于不少普通人的生活。如《阿春赶海》纪录的是一个普通渔民阿春的生活,但在阿春身上,主创者却挖掘出了他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发家致富的同时不忘造福一方乡亲等可贵品质。
  
与同类西方电视纪录片相比,《中国人》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倾向性",即主流文化所需要的导向特征,更具有独特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品质和品格。
  
2、"个性"--精英文化的视角
  
《中国人》整体的"个性化"风格追求,集中在或鲜明或委婉的反思与批判意识的建立之上。如《乌蒙赤子赵春翰》,就老赵个人的壮举、义举来看,似乎应置放于"豪放篇"(《中国人》被分为"豪放篇"与"婉约篇"两大类)之中,但这里却将其归于"婉约篇",换句话说,《乌蒙赤子赵春翰》中的主人公老赵,与其说是个顶天立地,令人敬畏的英雄好汉,还不如说是个令人为之感喟、悲叹的老实人。试想,这样一个并无多少权势和财产的普通干部,为什么却做了自己力所不及的那么多事情,承受了这么多的沉重负担呢?为什么这么一个好人却未必得到周围舆论的支持与肯定呢?《中国人》提出的许多问题值得人们深思。很显然,纪录片的创作者们事实上已在片中以精英文化的视角,将一种深刻而富于个性的、富于反思与批判意识的、富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情感,渗透在他们的作品中。正是有了这样一种视角,才使这些纪录片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与分量。
  
3、"可视性"--大众文化的落点
  
《中国人》的创作也在追求大众文化的落点,或者说更多地追求大众的观赏习惯和趣味,大众化的"可视性"。
  
首先,对于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几乎每一部纪录片都选择在故事化、情节化的生活过程中展开,完成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有意思、有趣味、新奇特殊的情节故事,吸引观众关注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其次,在总体情感基调上,《中国人》中许多纪录片采用了"悲情"或"煽情"的创作方式与叙事策略。在生动而有意味的情节故事基础上,发掘可以满足大众情感欲望,情感共鸣的那些部分,以达到"煽情"、"悲情"的效果。
  

三、《中国人》的美学品格
  

《中国人》在电视纪录片美学品格的追求中,也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探索。这体现在其"真实"水平的提升、美学境界的提升以及叙事艺术水平的提升几个方面。
  
1、从"外在真实"到"内在真实"
  
要实现电视纪录片的"真实",必须要从"外在真实"进入到"内在真实",即从外在生活原生态的事实、事相层面,进入到内在的心灵真实、情感真实方面。而要达到"内在真实",必须依靠"真诚"的保障,即来自于创作主体和被拍摄者双方的情感的、心灵的"真诚"。在《中国人》的许多片集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创作主体与被拍摄者在"真诚"的交流与沟通中,所达到"外在真实"--"内在真实"的情形。
  
2、从"描述生活"到"发现生活"
  
电视纪录美学关注的是电视纪录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审美关系。我认为这种审美关系可以表述为"描述生活"--"发现生活"--"创造生活"等美学境界。①《中国人》从整体上看,达到了从"描述生活"到"发现生活"的境界。相比较而言,"描述生活"的境界,可以通过创作主体客观的观察与表述来达到;而"发现生活"的境界,则更多依赖于创作主体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学养、才情、见识渗透于纪录片创作中,用独到的、深刻的、别致的理解、把握与思考,将一般观众(甚至创作者们)不易体察到的、潜藏于被拍摄对象背后的、深层的某些内涵开掘出来、"发现"出来。
  
《中国人》中不少纪录片的确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仅举一例,在《姥姥》一片中,如果仅仅停留在"描述生活"层面,那么完整地纪录林洁如何创办福利院,如何为孩子们的成长奔波、操心的生活流程就可以完成任务了。而主创者却将林洁的女儿也带入片中,这实际上传达了林洁精神代代相传的巨大感染力。最难得的是主创者领着我们跟随林洁回山东养母家里,使我们理解了林洁思想行为的深层根源。恰恰是山东养母当年一片爱心,救助了孤苦伶仃的林洁,才使林洁不仅全心全意回报着养母的养育之恩,而且将养母的精神继承下来,发扬光大。这一"发现"是深入采访的结果,是主创者努力超越"描述生活"境界的结果。正是由于这一"发现",使本片境界得以提升。
  
3、《中国人》的叙事艺术
  
①《中国人》在结构上寻求完整性与统一风格
  
《中国人》的每一部片子都以完整的纪实段落,即相对完整的生活流程的纪录,作为其开场、发展、高潮、结局每一个部分的主打内容。尤其是高潮段落的设计,更是倾尽全力去为之铺垫,使其真正体现"高潮"段落的冲击力、感染力与震撼力。如《母亲河的孝子》里主人公于保法怎样从黄河边的乡村一步步走出国门,又怎样返回祖国,返回黄河边为父老乡亲效力,这些铺垫缓缓展开,创作者并不急于告诉观众后面的"为什么",而当镜头对准于保法办公室墙上他母亲的照片时,我们看到他热泪喷涌,把埋藏在心里的秘密全倾吐出来,我们才得知是母亲被癌症夺去生命,成为他攻读医学、报效乡亲的最大动机,镜头出现落日余晖中黄河滩涂一个玩着泥沙的孩子,在壮美的音乐背景中,全片情节、情感、情绪达到高潮。
  
为在叙事结构上体现统一的风格,《中国人》显然下了很大功夫。首先,在段落的划分上,基本上以情节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纪实"段落)为核心,将正面跟踪拍摄、描述与背景铺叙穿插在"纪实"段落中,形成了一个个较为饱满的叙事段落单位。
  
其次,在段落之间的串联、衔接上,基本采用了"黑场"形式。我认为一是可以保持整个《中国人》统一的叙事结构风格。二是可以体现出庄重、严肃的情感思想基调。
  
②节奏的张弛相间
  
对于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来说,节奏的把握和表现水平,是检验其叙事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中国人》中不少纪录片做了有益的摸索。
  
首先,将可以形成对比、对照乃至对立的素材内容拼接在一起,从而形成鲜明的节奏。如《母亲河的孝子》中,将主人公于保法为一老妇患者看病,及于保法办公室墙上他母亲的遗照两组镜头拼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对照、类比,使本片自然形成一种拨人心弦的节奏。《阿春赶海》中,攒钱买回大船(旧船)的阿春兴高采烈、兴奋不已,而父亲在一旁却沉默寡言,充满忧虑。这些题材内容本身即存在对比、对照乃至对立、反差,拼接在一起,自然形成了鲜明的节奏。
  
其次,从形式上将动与静、快与慢、大与小相对立的电视声画、视听语言拼接在一起,形成具有视听冲击力和表现力的叙事节奏。在《心灵的肖像》中,张建设为完成科学家肖像的拍摄、制作四处奔走时,常常是大汗淋漓,忙个不停,给人以"快"的印象,而当他面对摄像机,讲述他自己的故事时,往往娓娓道来,不急不躁,给人以"慢"的感觉,片子多处将"快"与"慢"拼接组合在一起,形成自然流畅的节奏。
  
再次,将不同来源方式的素材拼接、组合在一起,形成纪录片的叙事节奏。就《中国人》而言,素材来源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现在进行时态的"纪实"拍摄素材;二是在"纪实"拍摄过程中摄入的或通过其它渠道获取的与本片相关的具有"表现"意味的素材;三是依靠过去已经拍摄的主人公自身或与其相关、与本片相关的"再现"类素材。将这三种不同来源方式的素材拼接、组合起来,既能有效地拓展、挖掘纪录片的背景与深度,又能形成多变的、可以减轻视听疲惫的叙事节奏,以收到良好的视听效果。
  
不论是从内容上,从形式上,还是从不同来源素材的组合方式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张弛相间的叙事节奏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叙事艺术水平的提升有多么重要。高水平叙事节奏的把握与体现,是增强电视纪录片外在与内在艺术张力至为关键的一个部分和环节。
  
③悬念的设置与细节的捕捉
  
在《中国人》的叙事表现中,悬念的设置与细节的捕捉做得比较成功。 "悬念"的设置意味着打破常规的叙事逻辑,将可以正面、直接铺叙的内容、情节、人物等用暗示、隐喻、烘托等方式或暂时搁置,或"引而不发",造成完整叙事中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悬念"的设置,往往在常规叙事被阻断后,可以引发观众强烈的期待欲望,从而达到极佳的叙事艺术效果。《李香香》一开篇就是"寻找李香香";《寻踪》中用了很大篇幅寻找那个不留姓名、自愿为抗洪救灾捐款的"共产党员";《回家》关于唐宁的身世一直淹没在扑朔迷离的情节故事中;《叫声妈妈泪花流》中吴宇娟替小女孩找亲妈的寻访,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女人·岁月》中的鲁桂花到底能不能找到她的日本亲人……这些"悬念"的设置使纪录片的"可视性"大大提高,使平常的情节故事增添了艺术的色彩。
  
细节的捕捉,意味着在情节发展进程中,抓住那些看似琐碎、平常,却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人物行为,话语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器物,物象等。细节的捕捉有赖于创作者深入生活的细腻观察、体现,以及"发现"生活的敏感、敏锐和能力。《心灵的肖像》中创作者把镜头对准了张建设手中、桌上时时出现的与周围现代化环境似乎很不协调的一只过时的、早已不再被人使用的旧式"大瓷缸","大瓷缸"这一细节的发现,使我们可以联想到至少二十多年前的生活情景,让我们体味隐藏于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某种与那个年代不可分割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情结。
  
"悬念"的设置与"细节"的捕捉,表面看来似乎是一种叙事技巧、手段、手法,但用心去构建,用心去"发现",将对纪录片美学品格的高下产生很大影响。《中国人》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还有不少潜力可以挖掘。
  


四、从《中国人》看电视纪录片的使命  
 
  《中国人》成功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其纪录片本身,还在于它为我们探索、思考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未来的使命、责任和趋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创作范本。从《中国人》的制作,我们看到了未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文化使命、历史使命、时代使命与美学使命。
  
1、文化使命:为民族影视文化建设提供素材资源
  
中华民族建设现代化的道路正在迅速拓展中,十几亿中国人(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数千万海外华人)正在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着一个个非凡的业绩,这是建设民族影视文化最重要的现实基础、社会基础。中国影视文化自身在近百年的发展路程中,已积淀、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气派、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的特质,这是建设民族影视文化最直接的素材资源。中国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影视形态,理当承担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为中国民族影视文化建设提供更好、更多的素材资源。
  
2、历史使命:为中国社会、历史留下永久的活的记忆
  
纪录片最为独特而可贵的价值在于其忠实地"纪录"活的历史、正在发生的历史。今天我们从电视荧屏上看到的百年来世界风云人物、重大历史场景和丰富生动的社会历史事相,多是老电影纪录片保存下来的。电视纪录片以其技术上的相对便利,承载量上的相对阔大,传播渠道上的相对丰富,而比电影纪录片容纳更丰富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信息内涵。如果说上一世纪20年代--80年代电影纪录片为纪录、保存活的社会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90年代迅疾壮大起来的电视纪录片,则理当在未来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纪录"中大显身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3、时代使命:为时代谱写理想之歌
  
《中国人》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那些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积极乐观的人物形象,那些真实感人、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那些深刻透辟、视角独特、充满智慧的思想观点,汇成时代的"理想之歌",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中国电视纪录片在未来的日子里,理当更加自觉地承担起这样的时代使命,与广大观众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
  
4、美学使命:为电视纪录片创作提供新的美学理念
  
电视纪录片的素材来源主要是现实生活的原生态非虚构的信息,而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则是对这些现实生活原态非虚构信息的有机组织、创造性地整理、加工、提炼、概括、升华。因此,对于电视纪录片创作来说,至少有两大难题:一是对生活原生态非虚构信息的获取、捕捉与选择;二是对已捕捉、获取信息的整理、加工、提炼、概括与升华。在第一个难题中,主要需做的工作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第二个难题中,主要需做的工作是"删繁就简"、"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即美学品格的提升。本文所谈的《中国人》在美学境界的实现、叙事艺术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努力,都是电视纪录片创作中提升美学品格的关键。实际上,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理念在长期的积累中,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库存,不断地总结已有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具体创作实际,探索新的美学理念,为整体提高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水平,找到新的路径,是未来电视纪录片义不容辞的美学使命。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的成就是就其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其规模,其气势,其内涵,其探索,从整体上应当给以高度评价,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中所有的纪录片都达到了这样的水平。由于选题、前期准备、拍摄过程后期制作多个环节中难免出现的疏漏或不充分,加上创作人员来源复杂,水平也不整齐,使得各部纪录片之间并未达到同一的水平线。即使是那些非常优秀,为人称道的片子,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或问题,这是如此庞大规模的大型电视节目所难以避免的。
  
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尤其是纪录片工作者自身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才能不断进步。我们需要《中国人》这样有组织、有规划、大气势、大规模的主流电视纪录片,我们同样需要思想新锐、视角独特、内容别致、样式新颖、有先锋意识、先锋理念的精英电视纪录片,我们还需要情感炽热、内容形式通俗、观赏性强、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电视纪录片。总之,多种文化形态共生共荣,共同前进,才能形成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良好的文化格局,才能形成中国电视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
  
  

      注释:
  ③参见胡智锋《电视美的探寻》第74-76页,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
  ①参见钟大年《纪实不是真实》,《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②参见胡智锋《论电视纪录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3年第1、2期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3 13:34 , Processed in 0.0731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