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00|回复: 2

趣谈“老外”学汉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3 0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崔希亮
来源:光明日报

-------------------------------------------------------------------------------------


  当老师需要有想象力。教外国人学汉语,常常会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老师目瞪口呆,等你明白过来以后哭笑不得。这是语言教学中常有的事,也是语言老师艰苦劳动中一种乐趣。我在这里把自己教学中遇到一些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也算是“奇文共欣赏”的意思吧。
  有一个毛里求斯的学生到我家来,敲开门以后小心翼翼地问我:“老师,你媳妇不在家?”我媳妇的确不在家,不过他作为学生这样称呼我的媳妇,心里总有些不舒服,心想“媳妇”是你的吗?又一想,不知者不怪,也就坦然了。不过后来我发现这汉语的称谓还真是外国学生学习的难点,于是在这个题目上做了好几篇学究气十足的论文,也算是对社会语言学的一点贡献吧。汉语的“妻子”有那么多变体,什么“太太”、“夫人”、“老婆”、“内人”、“贱内”、“拙荆”,甚至还有“婆姨”、“家里的”、“孩子他妈”等等,还有一个“爱人”,这里有自称,有他称,有尊称,有贱称,有专称,有通称,称谓依人而变,也难怪老外一时摸不着头脑。
  语言中最难把握的是词汇的意义。因为不同的语言在词汇上往往很难完全一一对应。一位巴西学生上课时给大家解释为什么自己很瘦。她说:“我出生的时候我妈妈没有牛奶,我是吃母牛的牛奶长大的。”《英汉词典》里对milk的解释是:牛奶。这位巴西同学不认得“乳”,只认得“牛奶”,于是她妈妈的乳汁也就成了牛奶。
  有一位日本同学问我什么是“Y头”,这次该轮到我摸不着头脑了。后来她把书拿出来指给我看,嗨!原来是“丫头”!她紧逼不舍:“丫头是什么意思?”要解释“丫头”也不容易,首先得说汉字是方块字,但是也有例外,“丫”跟“0”就是例外;其次得说“丫”是象形字,于是在纸上画了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女孩儿;第三,这里的“丫头”还不仅仅说的是女孩子,在书里说的是伺候人的丫头,虽然“这丫头不是那丫头”,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是要说,说到“丫头”连带地还要说“丫鬟”,还要说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女佣现象,一发不可收拾。
  有些词对我们从小就说汉语的人来说从来不是问题,但是对老外来说就不一定了。我们都知道“口”和“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不会把“亲口”说成“亲嘴”;我们还知道“房”和“屋”也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不能把“同屋”说成“同房”;我们还知道“开心”不是把心打开(那是做开胸手术),“关心”也不是把心关起来,不能望文生义。但是老外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有时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说不清楚在我们看来极其简单的问题。比如“能说会道”说的是一个人很会说话,这不是赞美之辞吗?可是当学生这样夸我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相敬如宾”说的是夫妻之间彼此尊重,像对待宾客一样,当学生说“我和我的同屋相敬如宾”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他这个成语只用于夫妻之间。可是问题又来了,“不吵架的夫妻不是真正的夫妻”,夫妻之间为什么要像对待客人一样?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了。老师在课堂上表扬学生,学生害羞地说:“老师不要拍马屁。”老师留作业太多,学生想说负担太重,就说“老师给我们背黑锅”,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发表于 2004-2-3 01: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外学汉语-----一起下流

来源: chinauser.com 
中国用户爆笑场

--------------------------------------------------------------------------------

  有一个老外,初到中国,跟一位中国朋友学了几句应急汉语。有一天,他碰到一位中国小姐,于是主动上前跟她打招呼:“你耗(好),小姐,恨歌星(很高兴)扔死你(认识你)。”他们边走边谈,这位老外很珍惜和中国人交谈的机会,又说:“早上,我把媳妇(西服)装在皮包里了。”两人走到楼梯口,他说:“请小心裸体(楼梯),下流(楼),下流(楼),一起下流(楼)。
发表于 2004-2-3 02: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外学汉语笑话多

作者: 郭莹
来源:《现代女报》5月19日

----------------------------------------------------------------------------------------

如今中华文明向西方文明进军的势头越来越猛,老外对古老的东方魅力越来越欣赏,想学中文的洋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若阁下在西方国家的街头散步,奉劝您用中国话聊天时得留神“隔墙有耳”。话说几位同胞正走在纽约街头,忽有一美国壮汉闯进眼帘,于是顺口发了句感慨:“这老美简直胖得没边了。”话音才落,那老美扭头回敬了一句汉语,差点没把几位国人震晕过去:“爹妈给的,有什么法子。”

我曾教过一位即将赴华工作的英国工程师约翰,他决定临行前先补习一下汉语口语,他指定要学的教材是BBC广播公司出版的汉语课本,该书声称是特别适合旅游者和商人的速成初级汉语,完全无汉语基础者也能“一看就会说”,翻遍全书都找不着一个汉字,通篇皆是英文和汉语拼音,整个一本文盲汉语教科书。由于完全不看汉字单纯读拼音,老外学起这种文盲汉语来常常闹出令人捧腹的笑话。这位约翰一见我的面,就自豪地卖弄起自己的汉语学问来:“你嚎(好)小姐郭,我恨歌星(很高兴)扔死你(认识你)。”约翰很珍惜与中国人的对话机会,笑话便层出不穷,比如他告诉我:“我的媳妇(西服)在皮包里。”“今天早上担心马路太忙,我七点就‘出家了’。”他的中国好友回国了,于是约翰经常念叨的是:“一个火人(好人),飞去了(回去了)。”每次走到楼梯口,约翰就会略微躬着身,一派典型的英国绅士风度,口中念念有词:“请小心裸体(楼梯),下流、下流,一起下流(下楼)吧。”

眼下汉语在英国颇时髦,一些与华人有合作项目的大公司皆开始重视员工的汉语培训。一位英国女士每周轮流去好几个公司教授汉语,生意火爆。她颇洋洋得意地感慨,60年代末她初学汉语那会儿,别人都说她简直是发疯了,居然要学那难得令人咋舌又没什么用处的玩意儿。如今借中国改革开放的光她终于得以
扬眉吐气了。

我在国外教了几年汉语,见识也广了。的确,普通话里的四声妈、麻、马、骂是每个初学汉语洋人的绕口令,每每练得他们晕头转向舌头打不过弯来,于是“天上下雨”就变为“天上下鱼”了。我的英国老公特地请中国友人为他起了一中文名郝腾,可惜没一会儿他就闹出洋相,当他自我介绍时,在场的中国人立即哄堂大笑起来,原来由于他的四声问题令人家听上去变成为“好疼”了。

四声真可谓洋人的天敌,一位初到北京的英国留学生踏进饭馆开口就将包子说成为“报纸”,想吃饺子,冲口而出的却是“轿子”,听得侍者如坠云雾之中。他居然要求“红烧屁股”,并声称这是他最喜爱的一道中国名菜。女侍者的脸色不悦甚至恼怒起来,洋学生急忙将菜单指给她看,这才明白原来他是想吃“红烧排骨”。

美国人马克时常爱炫耀他的汉语学问,此人的爱好是整天抱着一本厚厚的《英汉词典》,遇人便“现炒现卖”。一天,我在林荫路上遇见他,便打招呼:“你好!马克,散步呢。”他笑嘻嘻地来了句:“对,我正在这里徘徊。”我忍住笑追问:“你明白徘徊的意思吗?”他一本正经地答曰:“当然知道,徘徊就是在一个地方来回来去地走着。”马克逢人喜欢自我介绍:“我是个土里土气的人。”每每都令人忍俊不禁,因他在词典里读到“乡下人”译为中文就是“土里土气的人”,他只不过想告诉中国人自己出身农民,不明白为何会导致如此喜剧效果。

马克这种运用汉语的习惯,有次着实令他尴尬万分。不知他从哪本词典中查找到“废话”一词的英文翻译含有双重意思,一为没用的废话,另外还有客气的含义,于是马克大着胆子运用起他的新名词。一位来英国商务访问的中方处长,与英方谈判之后夸奖马克的汉语水准高,马克赶忙学着中国人的谦虚劲回答:“你真的太过奖了,全是废话、废话。”那位处长先生当即一脸惨白地走开了。

西方人对中国的十二生肖也极感兴趣,每个人都想查清楚自己是属什么动物的。不幸的是,“属”和“属于”洋人们常常混淆,于是一位姑娘兴奋地报出:“我是属于猪的。”猫和狗乃是西方大为流行的宠物,我们中文里用“雌性”或“雄性”来形容动物性别,而英文中无论形容人或动物都可通用male(男性)或female(女性)。一天下午在街上一位小姐牵着她的爱犬得意地向我介绍:“这是我的女狗。”

至于中文里的量词,也是令老外们大为头痛的难题。一次考试让学生解释何谓“一条好汉”,一个学生写道:“一条好汉,意思就是一个瘦而高、相貌好看的男人。”还有一位学生告诉我昨晚他在山间公路上看到“一张兔子”,我立即纠正应该是一只兔子,他却表情认真地反驳说,千真万确是一张兔子,因为野兔
已经被汽车轧死了,压扁了的兔子理所当然变成为一张兔子,就如同一张纸、一张相片一样。除此之外,诸如什么“一对裤子”,洋学生振振有辞地辩解,因为裤子都有两条裤腿,两条即一对,因此没错。甚至有洋人到处找中国人辩论,坚持称应当是“一套屁股”这才符合逻辑。

虽然有这么多忍俊不禁的笑话,但看到这些金发碧眼的洋人们努力学习我们民族的文化语言,倒也令我欣慰。于是鼓励道:“你们的汉语水准都进步得很快。”他们异口同声地回敬我中国式的客套:“果酱、果酱(过奖、过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5-2 02:58 , Processed in 0.0774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