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08日 10:52

历时一年拍摄的十集纪录片《房子》,将于2004年3月10日起在央视一套23时25分《见证•影像志》栏目播出。房子是中国人生存状况的最好标志。它与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历程血肉相关,本片全方位地关注和纪录中国城镇居民有关房子的历史与现实、记忆与梦想。
我们曾经经历过一个“挤”的时代:筒子楼里的锅碗瓢盆交响曲,雨天平房里的水漫金山,石库门弄堂的掘地三尺,分房子年代的明争暗斗……上海市民徐立秋曾经住在著名的棚户区――“两湾一宅”,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生活空间,是一个只有一米二高的小阁楼,在这样的空间里,他生活了整整四十年,因为住房过于拥挤,他直到四十五岁仍然独身一人…… 大杂院、危棚简屋、筒子楼里的生活成为许许多多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人均只有四五个平方米的逼仄空间里,又有多少人走过了人生的大半岁月。
生活就像《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那颗发人深思的树,“我们曾经怎么住”的故事依然如此打动我们这些平凡的普通人。《房子》通过大量的当事人故事,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住房制度和百姓住房状况及梦想的变迁。
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里,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单位”划分为基本的单元,人在单位,要改善居住条件,只能进入漫长的排队等待过程,多少人从刚刚新婚的青年,一直等到儿女成家立业,才能得到单位的关照,享受到福利分房的好处。
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几乎与经济改革同步启动,但多年来进展缓慢。因为住房制度所涉及的层面:收入分配体制、金融体制、财政体制、企业制度、投资体制、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制度与房地产开发等无一不是改革中备感艰难的领域。住房问题还要求对困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性难题――社会福利制度――做出困难的选择。
纪录片《房子》无意寻求这些难题的解决之道,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了围绕房子而生发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中国屋檐下的凡人梦想。
《房子》将于3月10日-3月31日(每周一至周三)在CCTV-1《见证•影像志》栏目陆续播出。该栏目致力于“建立变革中国的影像志”,是中央一套唯一专门播出纪录片的窗口,迄今已播出过深具影响的《百年中国》、《时间的重量》、《一个作家和一座城市》、《守望三峡》等大型系列纪录片,该栏目曾被评为“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候选电视节目”。(详情请登陆栏目网址www.cctv.com/program/witness)
(编辑:东子?来源:CCTV.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