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76|回复: 1

古埃及与中国文字的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4 16: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埃及与中国文字的比较
  古埃及与中国文字,起源都很早,所包含的象形成分也都比较多。在欧洲,曾有不少论作试以古埃及文字与中国汉字相比较。最早这样做的,大约是17世纪德国的耶稣会士祈尔歇。他的有关看法,是在1654年于罗马出版的作品中首次披露的。1667年,他所著《中国图说》出版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这一问题。他认为,《圣经》所载闪的子孙率埃及人来到中国,传授了古埃及文字,中国人学的并不完全,自己又加上一些创造,结果成为另一种文字系统,就是汉字。
  1716年,法国学者尤埃在其《古代商业与航海史》一书里,也提出类似的见解。他主张古埃及与印度互有交通,埃及文明即通过印度传入中国。他从好多方面论证中国和埃及风俗习惯的相似,对两国都使用象形文字尤为强调。另一位法国学者德梅兰的见解也差不多,他自1732年起,写信给在北就的朋友法国耶稣会士巴莱南,其中讲述了他关于古埃及文明传入中国的看法。和尤埃一样,他也强调中、埃古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德梅兰的这些信件,1759年汇辑成书,在巴黎出版。
  影响最大的是法国研究中国的著名学者德经(Joseph de Guignes)。德经是著《中国文典》的傅尔蒙(Etienne Fourmont)的弟子,以《匈奴突厥起源论》、《北狄通史》等著作闻名于世。1758年11月,他作了题为《中国人为埃及殖民说》的讲演,不仅以汉字的象形和古埃及文字对比,而且提出汉字笔划中包含有字母结构。例如他认为汉字的“父”是由I和D构成的,应当读为Jad或Jod,这就和保存古埃及语成分的哥普特语的Jod(父)一致了。他的结诊费 ,中国文明同希腊文明一样,是由古埃及人启发的。德经的这种说法,曾受到钱德明(Jean Joseph Amiot)等熟悉中国文化的传教士的反对,但由于他极负盛名,观点还是传播开来,以致有些后来的人把祈尔歇到德梅兰的著作都忘记了。
  德经以后,作类似的对比尝试的人又有许多。如有读者愿知其详,可看日本后藤末友所著《中国思想西渐法国史》一书的第六篇。
  实际上,在德经的时候,古埃及的文字尚未得到解读。直到1822年,法国学者商波梁(Francois Champollion)才找到解读的钥匙。中国商代的甲骨文,则是在1898年末发现,1899年才鉴定的。仅从这一点看,在十七、十八世纪正确认识这两中古文字的起源,以及其间有没有关系,就是不可能的。
  直到很晚的年代,仍有人主张中国的汉字源于埃及,日本的板津七三郎是一个例子。他在19333年出版了一本《埃汉文字同源考》,两年后又出版其《重订及补遗》,对两种古文字作了大量的比附,甚至讲中国传说中的河出图,洛出书,载负图书的龙马、灵龟都是船,是埃及文明由黄河登陆的证据。其实他不但于古埃及文字所知有限,对中国古文字也没有多少知识,著书时依靠的不过是高田忠周《古籀篇》和《朝阳阁字鉴》、《汉字详解》这样几部书。看板津氏书的绪言,他在1911年初“偶得古铜瓶,朱紫碧绿可掬,而缘边蚀损,锈块硬着。经辛苦剥除底部青锈,见有如同绘画的阴刻原始文字,右转左回,犹难判读。对照《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渐知为商代父辛尊彝铭。因如此动机,感觉考究原始文字的兴味,遂驰思于探索其起源,想到世界文字的同祖一元说”。这件“古铜瓶”见书中图版,其实是汉代的铜钫(方壶),铭文是伪刻。图版“河南发掘兽骨板”,也不是真的甲骨文。由此可知,作者是缺乏研究文字起源问题的条件的。
发表于 2004-4-14 22: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统一论坛的整体编排效果
不必在标题前或后标注“转帖”字样

转帖请在文章正文下注明文章作者及来源
以便朋友们进一步查找和核对相关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 13:39 , Processed in 0.0674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