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15|回复: 0

《广义修辞学》:开拓修辞学研究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7 23: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光明日报》
2002年8月6日   

---------------------------------------------------------------------------------------------

      大学时代,在现代汉语课程中,曾学到一些修辞知识,时隔40多年,能够记得的已经不多了。可是,最近看到谭学纯、朱玲合著的《广义修辞学》,一下子就被书中崭新的理论天地和知识体系强烈地吸引了。

      作者在《自序》中比较具体地介绍了《广义修辞学》写作前的思考、探索、积累过程。其中,他们特别点明,这本书写作的“理论切入点”是“语言学、文艺美学和文化哲学的结合部”。通观全书,可以说,作者比较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意图。他们不仅建构了一个突破狭义修辞学局限,融贯表达与接受的阐释体系,而且提升了修辞研究的理论层位。正因为如此,从事修辞学研究的学人固然会关注它,不以修辞学研究为业的学人、读者也会对它抱有浓厚的兴趣。

    修辞,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论是语词符号,还是表达方式、接受方式,都是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生成、演化的,修辞活动关联着丰富的人文蕴涵。因此,修辞研究,既要在语言现象本身的审视上用力,又要透过语言材料,在历史文化和民族生存方式的大背景中,作多方位的透视,这就会广泛涉及到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美学、文艺学等等,只有从多学科交融渗透的角度,才能使修辞研究上升到修辞方式得以生成的深层原因的探求。书中处处都可以看到作者对融会多学科理论资源的自觉坚持、对日常习见的语言现象背后的人文蕴涵的深入发掘。例如,在阐释“修辞原型”时,作者举“家”作为个案之一,首先说明其形音义系统和原型意味,接着分别从伦理、审美、政治三个层面揭示其修辞意义:从伦理方面,作者分析了“家”与血缘群体的关系,指出它是中国人亲情关怀的文化场,由此生成的有关修辞表达,体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亲情的心理;从审美方面,作者揭示了“家”作为世俗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复杂性能,对于追求避世自洁的精神主体而言,它是一个自安自足的心灵王国;从政治方面,书中对于“家”与“国”的关系的分析,触及到中国封建社会组织的某些特征。在这些阐释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文献材料的引述,既说明了“家”的形音义及其相关的种种修辞表达和接受何以发生,又展开了关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讨论。这样的修辞学著作,不仅可以帮助广大读者理解丰富的修辞现象及其认知心理,而且有助于认识民族历史文化乃至当前生存状态的某些方面的特征。修辞学著作也会由同行阅读,走向社会,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我感到,《广义修辞学》的尝试,也许会开拓修辞学的一个新方向、新空间;循着这条路向前走,人们也许会看到一门新学科的崛起。 (严云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9-8 03:37 , Processed in 0.0945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