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往复论坛 象牙塔
4 R' R: V7 q+ L6 O. v, u+ {# W2003-06-11 18:30:45
I$ {( q+ O) ^. G4 g# {' _6 U---------------------------------------------------------------------------------------------------------* \; c* g5 k- ^0 n. F' @& x
首发往复论坛,下载办法由“晴空一鹤”网友提供,论文篇目由“图书集成”网友提供
6 [$ ~: T$ n ^" M* a J2 [
8 \0 s3 X) f( v 【资料简介】. b2 x( R- b- F/ `/ B. @
台湾“全国博士论文博硕士资讯网”为台湾“国家图书馆”和台湾“教育部高教司”共建的大型网络资料库,从1999年起,开始提供由著作人授权的全文电子文档下载,文档用PDF格式制作,ZIP格式压缩。下载需输入台湾身份证号码。
0 L4 l. u$ ]* M$ B9 v
, O; s" j: V* h: t, d【下载办法】
$ y& E# o) z4 x0 l/ q 第一步:' `' K% }- N7 I' {
地址:http://datas.ncl.edu.tw/theabs/00/index.html! b6 X; t& S3 k
8 E% T1 _1 y5 d 第二步:检索, I2 V0 s. D3 G$ T0 T" k8 }+ |; C% u
输入检索词,注意一定要繁体
p |' v0 e7 i8 D# n' r 选择检索方式5 ?6 O5 |3 r2 v4 p* u- b
全文上打勾# I) \2 d" j, {6 E+ {. r! @ h
6 r, ~8 H. g5 O2 E7 d+ @+ O8 o 第三步:
( Z) _* u' m1 e& Q% J/ S4 H! C 在结果中选择所要的论文
' S8 _5 r2 Z7 s, {. y/ i 进入后点击全文下载9 r7 N0 ]# z# H( w! T: C) @
: t# r0 @1 C& I/ l4 g
第四步:6 c* L( n& d* g9 \: s3 A! Y
输入用户名和身份证号
* ]5 U+ m- i) H 可以自己注册一个虚假的,只要身份证号符合格式就行,其他的一概不究0 B9 _5 }2 r {6 M' u, C
台湾身份证号生成器:http://www.yaguo.com/~thresh/taiwan.zip
; t% G) [" p7 }" G 已注册成功的:楊景堯A164687306,可直接用。
1 \8 d1 H* o) F9 I: e; \8 K- E- _! w- D
第五步:( J) A% ]- Z: D4 e% O; j" q
下载Acrobat reader和繁体中文支持包
1 q6 r4 ^2 |0 F" X# m; b3 | Acrobat reader:在www.skycn.com里找
0 R# J5 d$ E% J6 w: c2 k 繁体中文支持包:http://www.caa.sjtu.edu.cn/Download...t/ar5kitcht.exe- E: N2 c; J: r; \- V4 U
* X9 @; N4 c( ]7 H* S! O
第六步:
& k8 U$ J, Q6 S. i. s. o 若需复制、编辑,还需将pdf文件破解
) L& N. x2 d$ e. [; l 破解工具:http://www.yaguo.com/~thresh/pdf.exe
% v# `' b6 f+ x! l& z: B4 O
: ^; Q5 _& a: n3 \
; O: v6 u8 b1 ]8 _4 b& u# l【资料库内容篇目】1 U* Y/ W6 e7 n4 K
校院名称 系所 学年度 学位别 指导教授 研究生 论文名称 系统号: f8 D8 P" Z. e8 _3 b! @1 m0 z1 d
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林保淳 吴佳真 晚明清初拟话本之娼妓形象研究 88TKU00045004
7 z* K4 [6 z, }! k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高柏园 潘南霏 周濂溪「天人关系」研究 88TKU00045003
0 E) L9 C7 s% I3 h+ y; @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萧振邦 许尤娜 魏晋隐逸的内涵──道德与审美侧面之探究 88TKU00045001
! B# {) a+ m* ?% j9 N# R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黄复山先生 欧修梅 《春秋公羊传》解经方法研究 89TKU000450024 D E, }: r3 n' B' N7 D0 u
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傅锡壬 彭昱萱 建安诗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 89TKU000450057 g% O3 M7 C# n1 S- ^/ Y5 z
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周彦文 郭玲妦 元代诗学之「宗唐」「宗宋」问题研究 89TKU00045006
: A. T/ M' i% Y3 Z' M& |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范铭如 江衍宜 「细述」衷情——朱西宁小说研究 89TKU00045008
1 v( V# Z m* S3 ]5 v6 L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傅锡壬 张明冠 汉赋中的神话研究 89TKU000450095 V4 q( ?% S9 i+ Z8 Y! e+ U: @
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左松超 吕静雯 《乐章集》修辞艺术之探究 89TKU00045010' S6 V+ x' F# h+ @( w! u8 V
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袁保新 罗雅纯 戴东原孟子学之研究一一项从诠释学的观点所展开的批判与重建 89TKU00045011
?: r) _) X5 d/ x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高柏园;林茂贤 游淑珺 基隆地区俗语研究 90TKU00045001- M& N& K+ q9 N+ j
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罗丽容 柯香君 明代宗教杂剧之研究 90TKU00045002! Z- K7 \! X$ T# ?. s' K
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范铭如 刘乃慈 第二/现代性:五四女性小说研究 90TKU00045003
: G5 H6 d5 R6 U" S1 N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范铭如 侯丽贞 香港.政治.媚行者─黄碧云小说研究 90TKU000450054 F' r, [6 y6 \: q, K# `3 c
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何金兰 谢嘉薇 原乡的召唤-杜潘芳格诗作研究 90TKU00045016+ a. }9 v! x$ w
淡江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施淑女 吕明纯 徘徊于私语与秩序之间: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女性创作研究 90TKU000450046 F: s- l- ?1 f( O
东海大学 历史学系 88 硕士 李孝悌 林作嘉 清末民初庙产兴学之研究 88THU00493006& Y* ` s0 S s. P
东海大学 历史学系 90 硕士 陈哲三 蒋淑如 清代台湾的槟榔文化 90THU00493004* N# b% K s: D6 i
东海大学 历史学系 90 硕士 孔令晟老师;吕士朋老师 李菁豪 春秋战国主要会战之研究----试以国共内战之共军军事作战战略为比较架构 90THU00493007
6 {2 C9 @5 e9 g& k东海大学 社会学系 88 硕士 赵彦宁 曾熏慧 台湾五O年代国族想象中「共匪/匪谍」的建构 88THU00099004' H- T: q3 i# X/ ?' d& t' u4 Z
东海大学 社会学系 90 硕士 高承恕教授;杨开云副教授;翟本瑞教授 张芝怡 新兴宗教奥修在台湾的发展--以门徒之奥修经验及消费特性为考察 90THU00099004
/ C6 @' O! H; B8 n东海大学 社会学系 90 硕士 王振寰 沉佩仪 当代观光凝视的建构─以鹿港古迹旅游为例 90THU00099005
! s& @; a/ T6 ?( Z) G5 ^5 `" N东海大学 社会学系 90 硕士 陈介玄 陈景扬 从「社会资源可移转性」观点探讨台湾工艺产业转型──以苗栗陶瓷业为例 90THU00099014
0 c0 f" h* p0 V! k7 I. s, G: c东海大学 哲学系 89 博士 邝锦伦 游惠瑜 从友爱到幸福--对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一个诠释 89THU00259001
; K1 R5 W1 l, E/ Q东海大学 哲学系 89 博士 陈荣波 陈水渊 南传上座部<<摄阿毗达摩义论>>的哲学思想研究 89THU00259002! R6 g# U" s# l# \' [
东海大学 哲学系 90 硕士 俞懿娴 黄韵真 卢梭「自由」思想研究 90THU002590038 C/ Y, g1 W) G# \; Q D C
东海大学 哲学系 90 硕士 谢仲明教授 简端良 藏传佛教唐卡艺术的美学观—以中观思想为中心 90THU00259008
+ Y# u [& S+ m; m9 J( _& E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吕兴昌 陈晓娟 杨青矗小说中的抗争主题研究 88THU00045006& t2 t* D9 x9 d V% j& `- a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李立信 陈钟琇 唐代和诗研究 89THU00045002
/ c# _+ {% {# j4 `, i7 a7 c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胡万川教授 洪白蓉 幸福的祈思──中国龙女故事类型研究 89THU00045003' x* @7 a# L# u( n! n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蔡仁厚 魏明政 吴澄理学思想研究--附台湾地区公藏图书馆现收(元)吴澄著作目录 89THU000450046 {; Y! F$ \6 J- g/ ?7 |' b: Q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李立信 洪如薇 从唐人诗文别集认识唐人律诗观 89THU00045007& Z* f+ D2 G- J. t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唐翼明 林志伟 东晋南朝陈郡阳夏谢氏的兴衰──一个门阀士族的个案研究 89THU000450087 c" B$ {4 k7 I( E, [1 U. q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魏仲佑先生 郑淑娟 晚清小说反映的清末政治文化 89THU00045009
, O: R% T) l8 s2 Q+ p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倪再沁 陈立超 文明曙光----中国上古时期民族交融与王权文化探赜 89THU00045012- m. n7 ?4 n9 X9 F/ h. i1 {- h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张端穗 陈一弘 吕氏春秋名实观之研究 89THU00045014
3 ~9 m' N# I/ r% \6 Y5 B) M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博士 胡万川先生 孙秀君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研究 89THU00045017
& N0 @, S, o3 I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博士 胡楚生 刘福田 钱曾《牧斋诗注》之史事考察 89THU00045020' @/ ^+ l5 g& ^9 A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赖芳伶 何佳烨 冰心小说研究 90THU00045011- z4 q U9 m. l- ]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博士 陈鸿森 廖云仙 元代论语学研究 90THU00045003
) ?: C6 t; g5 \4 M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吴福助 杨永智 明清台南刻书研究 90THU00045010* U' J7 k T/ U1 V J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许建昆 林雅芬 「西湖小说」之研究 90THU000450133 I: d6 ^; Q, h9 H8 f! g/ Q# S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彭锦堂 吴娟萍 陆机诗歌中的时间推移意识 90THU00045015+ ~" ~( f2 Q8 Y! }! Y3 Q H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吴福助 李陆梅 郑坤五《鲲岛逸史》研究 90THU00045016
+ I, X% A8 w( t% v1 D2 {: a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许建昆 林文玉 《玉麟梦》研究 90THU000450211 t; y4 g; F+ W3 J4 Z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博士 李立信先生;蔡荣婷先生 罗文玲 六朝僧侣诗研究 90THU000450021 ^0 E$ C( W* o: G& g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许建昆;彭锦堂 邱宝惠 徐渭文艺理论:气的观点 90THU00045018
! G# C/ p, u: `0 R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许建昆 王姵棻 《西游记》宇宙建构及人物探源 90THU00045020( n/ z. j4 L7 W+ |; ]$ k! |" W( x
东海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龙宇纯 叶秋兰 李孝定先生的六书理论及其文字归类研究 90THU00045022$ l4 x) t$ t, R
东吴大学 社会学系 89 硕士 石计生 陈韦硕 政治社会化与国家认同态度--以八十九学年度宜兰地区高中三年级学生为例 89SCU00208003
) W- e* R9 m2 a: X- H2 o$ b东吴大学 社会学系 90 硕士 石计生博士 梁晖昌 大学社团活动场域之探究----以东吴大学社团为例 90SCU00208001
. G8 d. Y+ F5 R# B东吴大学 哲学系 90 硕士 叶海烟 林淑文 《庄子》美学原理初探 90SCU002590016 _4 [5 C; ?; R9 W/ {5 ^% X
东吴大学 哲学系 90 硕士 黄筱慧博士;廖仁义博士 李佳馨 罗兰˙巴特符号学「方法论向度」之研究 90SCU00259002% S( l1 ~. e( E$ A1 z
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博士 傅佩荣 林正三 从胡适与基督教的互动关系谈胡适的宗教情操 88SCU000450058 s2 b* V1 u- s( d: L
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林庆彰 博士 张稳苹 啖、赵、陆三家之《春秋》学研究 88SCU00045022
8 H8 p: C) Q2 g. }6 Q. G% P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沈谦 刘早琴 原乡、北进、回溯--黄春明小说研究 88SCU000450118 L1 z/ k6 C* }8 T% E6 [8 N2 P4 |' K
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林庆彰 萧开元 晚明学者的《诗序》观 88SCU00045013# h* O6 L/ ~1 f* w9 O0 v: h
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林炯阳先生;李添富先生 李淑婷 世说新语联绵词研究 88SCU00045014
, e: Y* V n; v6 L1 _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曾永义 杨朝渊 《长生殿》与《桃花扇》剧本文学研究 - 从戏曲主题、结构、情节、人物、语言分析 88SCU00045015
9 U: L' O/ L- x4 o, |: C' R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博士 王伟勇 杜静鹤 陈霆词学研究 88SCU00045021 W2 `: h) s W2 G: p* U
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许锬辉 翁敏修 唐五代韵书引说文考 88SCU00045018
. c9 I, e: W3 v) j1 I7 n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王开府 王鼎兴 牛头法融禅学思想研究 88SCU000450241 a, m/ W/ |* o, t" c: c
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博士 林庆彰 冯晓庭 宋人刘敞的经学述论 88SCU00045007
. b+ s1 Z# E8 s: m/ M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许锬辉 柯雅?#123; 刘师培文字学研究 89SCU00045010* J$ d7 f1 E4 W
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林庆彰 张博成 姚际恒《春秋通论》研究 89SCU00045014
! }7 p1 I- ]$ B$ h7 K7 x# O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博士 林庆彰 许维萍 宋元易学的复古运动 89SCU00045031
/ N" ~" u7 u* y4 T% A5 a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沈谦先生 林玉薇 建构一座壮丽星系──简媜散文研究 89SCU00045008
! r# r8 l2 R5 ?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黄锦鋐 卓伯翰 老子政治思想研究 90SCU00045010
2 v5 }7 Y0 M; t东吴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陈芳明教授 陈韵如 郭秋生文学历程研究(1929~1937) 90SCU00045011- B, m. @3 Q& F) b4 h* t; q
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所 90 硕士 林聪明 刘静宜 敦煌本《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研究 90FCU05045001
* l4 J+ ]3 u( B) p- c: U3 J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所 90 硕士 宋建华 王丽雅 钮树玉《说文解字校录》研究 90FCU05045003
' H$ b* h) [( i% X2 [: o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所 90 硕士 朱歧祥 姚志豪 商金文族氏徽号研究 90FCU05045004
; V% H4 @' u9 K+ n- J ^7 }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所 90 硕士 宋建华 林颖雀 徐灏《说文段注?#123;》研究 90FCU050450059 X) e1 A$ y) H( u
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所 90 硕士 陈兆南 林仪庄 晚清留学生小说之主题研究(1894-1911) 90FCU05045006# u- P [0 ?/ u9 K* q2 `* S2 I& g2 `
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所 90 硕士 李时铭 陈雅真 六朝诗歌中所呈现《庄子》思想之考察 90FCU05045007
6 |5 @$ E4 n( U$ B! Z! u; v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所 90 硕士 余美玲 赖晓萍 丘逢甲潮州诗研究 90FCU050450089 N7 T; U+ g. r) k0 ^/ c
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所 91 硕士 宋建华 马伟成 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声符兼义」探析 91FCU05045001
' `: s9 e+ L" u( j8 a! [. I7 Q" S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所 91 硕士 戴瑞坤 许修嘉 陈亮与吕祖谦学术思想异同-思想合流契机 91FCU05045002. @7 W) O7 i& i" d( X
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余美玲 洪然升 书法与政治关系之研究─以两汉、魏晋南北朝为研究范围 88FCU00045006/ r( k2 Z. Z- O1 _" Q3 g* S G
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李时铭 陈志修 仪征刘氏《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研究 88FCU00045005
P8 K, k4 w7 \* g% q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宋建华 陈清仙 王绍兰《说文段注订补》研究 88FCU00045004
7 `. ]* y w# \+ v m+ w6 Y8 n5 U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李立信 陈枚秀 词体起源与唐声诗关系之研究 88FCU00045007
) P. w4 v+ v4 B$ x5 t% j- t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宋建华 张智惟 戴侗《六书故》研究 88FCU00045002
! K* V$ Q1 {" l/ q7 p& q& @8 {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陈兆南 邓如婷 包天笑及其通俗小说研究 89FCU00045001
7 X3 [1 Q4 M# E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张才兴 黄文彦 荀子礼治思想研究 89FCU00045003
! ~/ A' j9 n1 {' f& d% H G+ E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李时铭 博士 郝至祥 两《唐书》书法暨笔法比较研究―兼论《新唐书》辟佛删史 89FCU00045004
" A3 `; r7 {# Y l' {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黄敬钦 黄明峰 屏东县布袋戏班之研究(1949-1999)─以〈全乐阁〉、〈复兴社〉、〈祝安〉、〈联兴阁〉为例 89FCU00045005
$ g3 v3 p$ b3 l& I+ W% C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李时铭老师 林恬慧 唐代诗歌之乐器音响研究 89FCU00045008! J" `/ x$ ]) s3 v n
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余美玲 洪英雪 宋泽莱小说中原乡题材的研究 89FCU00045009& @, `3 s) O0 Z% N' R
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黄敬钦 黎滔泉 元杂剧死亡题材研究 89FCU00045010) I0 a: B5 F8 |- N* T. s
逢甲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李立信 吴星瑾 宋代说理诗研究 89FCU00045012
4 J- k" z1 D. q7 z" N辅仁大学 历史研究所 88 硕士 邓世安 郭明瓒 休谟的宗教思想 88FJU00493001. Q7 a0 U9 F8 {& o( m% f8 i3 y% Z
辅仁大学 历史研究所 88 硕士 张淑勤 廖秋满 凡尔赛--路易十四专制王权之象征 88FJU00493005( x" C* E/ e8 j/ A+ ~5 @& L
辅仁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王芝芝 张怡菁 福克兰问题研究 89FJU00493001
+ o% Z; i8 y* Z: L3 T+ z1 _3 o辅仁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张淑勤老师 王士文 当咖啡的香气弥漫在巴黎的街头—论法兰西咖啡馆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89FJU00493004
) J3 v* I4 _! D" f辅仁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林立树 黄耀董 二次大战后美国历史学会会长演讲之研究(1945-2000) 89FJU00493006
! [7 ?, k! d1 y8 e1 z7 p9 y辅仁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江金太 洪静宜 齐克果对爱的诠释 89FJU00493007! r7 { D E( J5 R# c
辅仁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周惠民 苏逸平 隆美尔与诺曼底战役 89FJU00493009
/ f z' E6 `3 P' P3 y: k) U辅仁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张淑勤 老师 陈威志 Robert Darnton 的书中书─论十八世纪法国的作者、读者及书籍 89FJU00493010
2 n" d# ]/ y l' Y2 |( L* j辅仁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周惠民 郭家华 德意志中国学的在诠释─以歌德研究为例 89FJU004930114 K+ W1 U2 _ U* g$ S
辅仁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丁原植 林子贵 蒯因的整体论与其数字化的实用性 89FJU002590103 A- P0 Q9 n6 f4 s6 J5 }
辅仁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博士 李振英博士 宫高德 马里旦人文主义思想研究 89FJU00259013, ~ ~& X0 C7 A' D' \! G9 p
辅仁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博士 李振英 黄秋韵 先秦儒家道德基础之研究──兼论「恶」的问题 89FJU002590155 T* g! |: T, F8 l) V Q
辅仁大学 哲学研究所 90 博士 释惠敏 吕凯文 初期佛教「缘起」概念析论:缘起与《杂阿含》「杂因诵」诸相应概念之交涉 90FJU002590012 F$ t! ?$ T% O9 D% m
辅仁大学 中文系 88 硕士 叶国良 陈念先 从《新五代史》看欧阳修的学术思想 88FJU000450035 i& B7 n2 ?4 l2 q! q
辅仁大学 中文系 88 硕士 康来新 先生 谭传永 至味与知味-赵令畤及其〔侯鲭录〕研究 88FJU000450101 p. J: \% R/ v: \' |* V* M
辅仁大学 中文系 88 硕士 包根弟 教授 周虹怜 唐代古琴诗研究 88FJU00045011) W) {7 P& b. o( `
辅仁大学 中文系 88 硕士 左松超 陈裕鑫 细致与奇巧——「三言」的细节、情节与心理描写 88FJU00045012$ D* l3 i2 Y& `& e( {1 k
辅仁大学 中文系 88 硕士 王金凌 教授 纪懿民 苏轼记游文研究 88FJU00045014% l$ Q u( R: T1 ?! G) E5 d ~
辅仁大学 中文系 88 硕士 龚显宗 林柏宏 文心雕龙的文学心理学 88FJU00045015% j5 S2 K/ |- A
辅仁大学 中文系 88 硕士 李增 卢文信 王充批判方法运用例析 88FJU00045005
) C- r P6 w; s辅仁大学 中文系 88 硕士 包根弟 蔡雅霓 黄山谷赠物诗研究 88FJU00045009
- U! V6 p: X6 L辅仁大学 中文系 88 硕士 李增 邓桂秋 董仲舒「法制」思想之研究 88FJU00045013) c4 a1 R, m5 _& [
辅仁大学 中文系 89 硕士 曾永义 梁惠敏 中国戏曲私奔程序研究 89FJU00045002' h: G* `& d- T" P1 @/ U
辅仁大学 中文系 89 博士 王初庆 巫俊勋 《字汇》编纂理论研究 89FJU00045012" q5 c( H5 r6 O8 G8 w8 d! L
辅仁大学 中文系 90 硕士 黄湘阳 黄忆佳 由养生主看庄子的养生观 90FJU00045003# r5 \7 e( ^% ~
辅仁大学 中文系 90 硕士 王初庆教授 连金峰 《管子》思想初探 90FJU00045009( Z& V* s& j% b4 R% e* A8 I
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88 硕士 李丰楙 黄坤农 《真文赤书》研究--以《赤书玉篇》与《赤书玉诀》为主的考察 88FJU00183005. D1 U5 B& T9 ^ T8 p- U* b& {
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88 硕士 武金正;田默迪;墨朗 萧慧瑛 维科历史理论中神学的曙光 88FJU00183004* ~* n- [9 F: E" s4 N
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88 硕士 游 谦 陈信成 一 贯 道 的 末 劫 救 赎 观 初 探 88FJU001830015 ?$ A, |% m+ D" c) r, y+ |# L7 l' f/ t
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88 硕士 李丰楙博士 郑琪玉 六朝灵宝经天书观念之研究 88FJU00183006
9 d! E. v5 N! s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88 硕士 谷寒松 许郡珊 宗教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介绍及研究彼得.贝耶尔的《宗教与全球化》 88FJU001830076 o8 L1 I$ x7 y) y5 G
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89 硕士 丁煌 林威妏 《云笈七签》文献学研究 89FJU001830010 w: [5 y3 g* w* c+ Z: r
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89 硕士 庄宏谊 黄镇国 宗教医疗术仪初探-以《千金翼方.禁经》之禁术为例 89FJU00183005
8 H o7 c' [! n, M/ P8 ~5 _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89 硕士 瞿海源 张琳 日本新宗教在台湾发展之研究--以「世界真光文明教团」为例-- 89FJU00183008
2 z- v4 A" M' T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89 硕士 胡国桢;武金正 曾文斌 差遣、圣事与基督徒的生活 89FJU001830105 J" i$ \, u O: o
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89 硕士 郑志明 林原亿 高雄文化院的扶鸾仪式研究 89FJU00183013
$ d5 V4 F+ r# s1 }, I: }, g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89 硕士 周联华 戴伶珊 丁光训与三自运动 89FJU00183009
5 ^2 h' ?) C9 I. Z. S7 z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90 硕士 穆宏志 王文芳 由依?#123;爵”神操”的克修与神秘基础发展论平信徒灵修 90FJU00183001
0 \6 J: d) E D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91 硕士 陈英善 文洛钧 十念往生之研究 91FJU00183001
% T1 x1 K2 x0 U! g" ]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91 硕士 郑志明 李坤寅 释迦牟尼佛传记的神话性初探──以八相成道为例── 91FJU00183002
. |! J! |( i; j, m: p辅仁大学 宗教学系 91 硕士 黄怀秋教授 黄汉畴 符号学理论的应用----以耶稣五则比喻的文学象征诠释为例 91FJU00183003, ^! e1 K+ Z7 u. o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 88 硕士 梁华璜 陈玟瑾 日据初期台湾糖业与交通运输关系探究(1896-1918年) 88NCKU0493006- A& O* O* m, q* L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 88 硕士 梁华璜 吴奇娜 17~19世纪北台湾硫磺贸易政策转变之研究 88NCKU0493007# }. }8 _- A: f; Z& _5 ?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 88 硕士 石万寿 潘孟铃 屏东万峦开发的研究 88NCKU0493010
6 I$ W- i3 Q4 C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 89 硕士 王健文老师 唐慈恩 钟鼓苍茫—晚周中央与边陲宗教文化的消长推移 89NCKU0493003
3 B: ?8 _, \! F: T1 l: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 89 硕士 王健文 戴丽桑 罪与罚-试探中国古代法罪刑的发展与政治社会递变之关系 89NCKU0493004
9 S% U( G( e! b7 z9 p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 89 硕士 陈梅卿 谢喻华 台湾圣教会之成立与发展 89NCKU04930106 i& |4 Y7 C+ r' y3 T$ m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 89 硕士 林瑞明 林女程 台湾农村的见证者——钟铁民及其小说研究 89NCKU0493009
# X9 J {. U. q9 @. H: v2 q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 90 硕士 张四德先生 黄少君 "布尔斯丁史学思想--""赋予性""研究" 90NCKU0493001
# O6 @% ]& k/ v, w) P4 H% F, n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郑永常 郭姿吟 明代书籍出版研究 90NCKU5493001& ~, \& }% O* J, x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顾盼 施义沧 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淮南盐课之研究 90NCKU54930020 k. e6 B! ?% _1 E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苏梅芳 林玉如 清季总理衙门设置及其政治地位之研究 90NCKU54930038 E$ w( D* ^2 Z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苏梅芳 苏舜卿 从买办商人到实业家--徐润(1838--1911)研究 90NCKU5493004. J" G0 \% w, Z+ S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苏梅芳 梁文德 四川地方士绅与晚清铁路事业--以川汉铁路公司为中心(1903--1912) 90NCKU5493005 q; f, O/ J. H" O9 s7 Z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郑永常 吴龙云 14-19世纪暹罗华人的经贸发展研究 90NCKU5493006% w. m& m6 t" c8 B5 p7 l. T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林瑞明 陈明成 陈芳明现象及其国族认同研究 90NCKU5493007! @9 m7 c; }: a9 i2 b7 j" ]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王健文 郭秋馨 先秦到两汉之际女性特质的建构与事实 90NCKU54930087 ~/ n8 |. b3 n. T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林瑞明 黄建铭 日治时期杨炽昌及其文学研究 90NCKU5493009
7 P' r+ z2 C5 \. o2 ^3 l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硕博士班 91 硕士 王健文 梅政清 中国上古天文学之社会文化意涵 91NCKU5493001
0 j: L3 @' f# `8 w- b9 W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硕博士班 91 硕士 萧琼瑞 林惠源 嘉义艺文发展的历史观察 91NCKU54930022 z2 m, p) ]# V+ p- ?! y
国立成功大学 历史学系硕博士班 91 硕士 黄耀能 郑雅方 台湾南部农田水利事业经营之研究 91NCKU5493003$ Y1 m8 Q7 c B. [' O) L; f+ f' f) [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林朝成 张嘉慧 罗祖《五部六册》与佛教禅学 88NCKU0045001
( U( I2 Z- r2 [6 [& S q7 A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陈昌明 林莉翎 六朝物色观念研究 88NCKU0045003
3 u7 X: f9 x% a; f0 L* P" }. w: w" o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林朝成 翁慧宏 王船山诗学理论新探 88NCKU00450067 @) d1 S4 M/ M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廖美玉 陈莞菁 晚唐讽刺小品文研究 88NCKU0045012
7 B1 n0 \6 J0 v7 A; q/ s% E. ~& E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张高评 陈致宏 语用学与《左传》外交辞令 88NCKU0045004
* `4 J3 G7 h5 L; r! A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宋鼎宗 黄东珍 张深切《孔子哲学评论》研究 88NCKU0045005
5 @/ k. @2 i" s+ l) i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吕兴昌 吴达芸 刘维瑛 八0年代以降台湾女诗人的书写策略 88NCKU00450077 A: U f8 V) v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吕兴昌 廖慧萍 林宗源及其诗作研究 88NCKU00450148 F2 @& X7 n# ~0 K4 z; J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马森 蔡宜真 赖声川剧场集体即兴创作的来源与实践 88NCKU0045015
5 W. r2 s2 p5 W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王三庆 陈秀香 谐铎 88NCKU0045018. b8 T/ ?' G2 j8 }2 w6 ^2 |5 B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吴达芸 叶昊谨 七等生书信体小说研究 88NCKU0045017
5 r- }. Z0 X; D( B# Z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陈昌明 徐文娟 严歌苓小说主题研究 88NCKU0045013
7 e1 y6 u* C! F' P4 t0 l8 [( T# p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谢一民;沈宝春 晏士信 《说文解字》指事象形考辨 89NCKU0045006% D+ p, s1 T4 O5 c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江建俊 李虹莹 魏晋尚达之风研究 89NCKU0045008 K# G* b6 D) R0 ?2 j7 d" B9 Y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施炳华 吉田文子 《诗经》叠咏体研究——字词改换与意义变化的关系 89NCKU00450128 I/ a$ F. ^6 k' o3 u4 b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李添富 郭忠贤 圆音正考研究 89NCKU0045014
% K% O2 p# v* i: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祝平次先生 黄美珍 张载读书论 89NCKU0045015
& V" `3 j' A4 a" {/ K; [7 E,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廖美玉 黄继立 「神韵」诗学谱系研究—以王渔洋为基点的后设考察 90NCKU0045001
" v2 z" {: z0 o6 G) y' R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博士 宋鼎宗 庄进宗 陆世仪对道学工夫的体悟 90NCKU0045002. y; ]3 H: R" X; N: g) V6 G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吴达芸 吴亭蓉 萧飒及其小说的三种主题研究 90NCKU5045001 [6 T' N( ]# P% Q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林朝成 李雅雯 云栖祩宏护生思想普化与实践的呈现脉络 90NCKU5045003
W" n# H7 W, n2 H/ v*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硕博士班 90 博士 宋鼎宗 川路祥代 殖民地台湾文化统合与台湾传统儒学社会(1895-1919) 90NCKU5045004
% p2 L9 ^9 |; g0 Z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施懿琳 李贞瑶 陈逢源之汉诗研究 90NCKU5045006
/ S' u6 T- n7 y/ S& O4 x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廖美玉 徐千雯 魏晋南北朝五言诗拟作现象研究 90NCKU50450070 n5 a' E: w) o+ ~5 a) R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硕博士班 90 硕士 陈昌明 杨淑玲 翁方纲肌理说研究 90NCKU50450089 _) U$ j$ @! T8 w4 ~& }* `. C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硕博士班 90 博士 梁冰□ 吴荣富 李商隐诗用典析疑 90NCKU5045009# j8 o6 c: {; D4 Z7 X% i9 g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硕博士班 90 博士 吕兴昌 赖松辉 日据时期台湾小说思想与书写模式之研究(1920-1937) 90NCKU5045010$ f$ j: d5 n7 }9 d' E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文学系硕博士班 91 硕士 林朝成 许玉敏 北山学派文道合一发展脉络之研究 91NCKU50450011 A% w! G2 I3 c+ L& Q% t2 V0 J
国立东华大学 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 89 硕士 赵彦宁;余德慧 吴明季 失落的话语--花莲外省老兵的流亡处境及其论述 89NDHU0577001! q9 k# {8 f) ^. S5 O8 R+ y
国立东华大学 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 90 硕士 乔健 张金生 新化:一个排湾族部落的历史 90NDHU55770014 q, l9 ~6 K2 N! O6 {* c+ ]' I
国立东华大学 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 90 硕士 乔健 林建成 族群融合与陶瓮制作:以台东县正兴村为例 90NDHU5577002& ^% e3 p6 z$ a% t. e+ z
国立东华大学 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 90 硕士 游美惠;吴天泰 王兰君 责任与家庭--东部地区原住民妇女婚姻维系过程探讨 90NDHU5577005
- ~. o. s' S: ?* W国立东华大学 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 90 硕士 林文玲 林靖修 唱我们的歌--truku(太鲁阁)族雪碧社区卡拉ok文化研究 90NDHU5577006
3 w+ L/ G' f5 o, j0 O国立东华大学 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 90 硕士 余德慧 许雅婷 母娘与祂的儿女--慈惠石壁部堂宗教人的经验世界 90NDHU55770082 o7 O& l; d4 h6 u
国立东华大学 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 90 硕士 李松根 何子安 以伊里亚斯组构(Figuration)理论看城乡移民社区之形成策略:以花莲县海西村.台北市田尾社区为例 90NDHU5577010
: H1 x$ s" s V5 x, l国立东华大学 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 91 硕士 童春发 叶神保 排湾族caqovoqovolj(内文)社群迁徙与族群关系的探讨 91NDHU5577001
2 w, B j) j I9 k4 z国立高雄师范大学 国文教学硕士班 91 硕士 陈宏铭教授 秦素娥 现代诗教学研究 91NKNU10450172 U1 e8 u0 M% o3 X, t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 国文学系 89 博士 何淑贞教授 蔡玲婉 盛唐送别诗研究 89NKNU0045016
5 v/ B5 ~3 Y1 a" F7 Z% T' R国立高雄师范大学 国文学系 91 博士 江聪平教授 董淑玲 白先勇、欧阳子、王文兴小说观念之形成与实践 91NKNU0045002
/ N7 D; r* R7 C# {国立花莲师范学院 民间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林嵩山 林修平 文艺与政策--毛泽东〈延安文艺讲话〉与大陆民间文学发展之关系 89NHLTC644001% b& p" ]) Q& ?, Z2 X; O
国立花莲师范学院 民间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金荣华 刘育玲 台湾赛德克族口传故事研究 89NHLTC6440037 d; i6 m! E5 {7 O
国立花莲师范学院 民间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林文宝 宋健行 我国传统启蒙教材研究--以台湾地区为观察重心 89NHLTC644005
/ k: T4 ^5 [5 p: {& m. b- c国立花莲师范学院 民间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曾子良 官宥秀 台湾闽南语移民歌?#123;研究 89NHLTC644006; P8 h3 t% ^* g& j2 W& X
国立花莲师范学院 民间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杨振良 刘增锴 大陆曲艺近五十年在台湾之发展 89NHLTC644002* S$ k+ b9 p5 @
国立花莲师范学院 民间文学研究所 90 硕士 宋光宇 方邹怡 明清宝卷中的观音故事研究 90NHLTC644005
. n8 {! z) F. J% m国立花莲师范学院 民间文学研究所 90 硕士 张堂锜 戴嘉辰 鲁迅、周作人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90NHLTC6440093 M: C) k' N4 U6 {/ v( ~ l
国立清华大学 历史研究所 88 博士 黄一农 黄嘉琳 网际网络于科技史应用的可能性──以中国时间制度为例 88NTHU0493010- @6 O- F! p( Y. K' l
国立清华大学 历史研究所 88 硕士 张永堂教授 张琼分 干嘉士人鬼神观试探---以纪昀、袁枚为中心 88NTHU0493011& f, z5 B5 I8 V c
国立清华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黄敏枝 戴华芬 西湖的美丽与哀愁南宋时期西湖旅游的各式风貌 89NTHU04930038 V. H9 q& f. \: y- z! I
国立清华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萧启庆 林欣慧 蒙元时代关中士人的仕宦与社会生活 89NTHU04930075 |; S: e# q( c
国立清华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傅大为 陈威彬 近代台湾的癞病与疗养—以乐生疗养院为主轴 89NTHU0493005
! z/ ^, B/ P. y3 \+ H1 w0 h6 K! f1 z8 f" P国立清华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黄一农 徐志豪 毛文龙生平研究 89NTHU0493010
7 O$ H( c; H6 t. `$ d: k. i国立清华大学 历史研究所 90 硕士 傅大为 许宏彬 台湾的阿片想象:从旧惯的阿片君子,到更生院的矫正样本 90NTHU0493004
. U8 w& O9 P7 M; P$ F国立清华大学 人类学研究所 89 硕士 蒋斌 黄国超 「神圣」的瓦解与重建—镇西堡泰雅人的宗教变迁 89NTHU0010009
|( x3 n; G* T8 s8 e国立清华大学 人类学研究所 89 硕士 林淑蓉 陈惠敏 「疯狂」的剧场:精神病人的互动与表演初探 89NTHU0010010! f7 m2 O w" H1 R2 |: o5 N0 V
国立清华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 89 硕士 李丁赞 唐瑛蔓 「我把我的灵魂卖给了工作」--竹科半导体产业工程师生活风格探讨 89NTHU0208008
) }# o- P( U. |( U: b- b* x国立清华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廖仁义;郭博文 卢彦中 时间与统整自我的探寻:以吕格尔之「人的时间」响应奥古斯丁之「心灵的延伸╱分裂」 89NTHU0259005
" g2 g: O U8 n* j. g' ^3 |国立清华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王安祈 林世芬 戏剧中曹操形象的嬗变—以现、当代的剧作为核心 88NTHU0045005
, v/ ?! ^+ l6 u国立台北大学 社会学系 89 硕士 黄树仁 洪人杰 地方政府发展策略的选择与效果:宜兰的「反发展」模式研究 89NTPU0208005; C; G5 k3 k; R8 p! p1 `3 v
国立台北大学 社会学系 89 硕士 沈幼荪 张志尧 双薪家庭中阶级与夫妻权力关系之探讨 89NTPU0208007
1 I& Z5 ]" @5 ?2 F8 f国立台北大学 社会学系 91 硕士 沈幼荪 许洁雯 夫妻权力分析:以夫妻冲突处理模式与家庭决策模式为?91NTPU0208001
' f1 M! }# n6 w! }/ J. n' ^国立台湾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8 硕士 黄进兴先生 朱茂欣 建构民国–从政党内阁到农村立国:章士钊政论研究(1912~1927) 88NTU004930111 }7 [# b; T1 S1 N
国立台湾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8 硕士 陈弱水 赵立新 西晋末年至东晋时期的「分陜」政治-分权化现象下的朝廷与州镇 88NTU00493006: f" t# [& s2 e) c
国立台湾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8 硕士 周婉窈 蔡蕙光 日治时期台湾公学校的历史教育--历史教科书之分析 88NTU004930078 ^1 M6 G( [5 A6 y" Y
国立台湾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8 硕士 李贞德 郑雅如 情感与制度:魏晋时代的母子关系 88NTU00493019
8 e! x$ v. X, L" g7 e3 m% G国立台湾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9 硕士 高明士 古怡青 唐代役法中卫士负担的探讨 89NTU00493005
( x8 Q( G. E( ?* z; V* I4 d国立台湾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9 硕士 吴密察 陈怡宏 忠诚和反逆之间—1895~1901年间台北、宜兰地区「土匪」集团研究 89NTU00493009. C7 U( b. O+ \# M1 ~1 L, Y
国立台湾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9 硕士 周梁楷 陈致宏 德国史家朵伊森的历史思想与现实意识--以《希腊化时代史》为研究对象 89NTU00493010
1 s9 s" q) T5 h6 R- X( @2 @国立台湾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9 硕士 周梁楷 刘建伶 从贫穷救助到国民保险:以卫布夫妇(Sidney and Beatrice Webb)及英国济贫法皇家委员会报告书(The Minority Report of the Poor Law Commission)为讨论对象(1905-1912) 89NTU00493011* r4 s4 B' l9 q
国立台湾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9 硕士 梁庚尧 陈祈安 宋代社会的命份观念 89NTU00493012
& N8 b: ?: J+ b9 O$ ~& J国立台湾大学 人类学研究所 88 硕士 谢继昌 罗永清 天神与基督之间的抉择 : 阿里山来吉村邹人皈依基督宗教因素之探讨 88NTU00145003
1 _ c+ I5 |1 }: g国立台湾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 90 硕士 郑丽珍博士 谢敏铃 台湾偏远地区教育发展—从基层教师的观点谈起 90NTU00208004; J, }- T/ q9 }( n) Y; @" `% r8 x
国立台湾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 90 硕士 曾嬿芬 简妤儒 宠物商品化与价值变迁:分析1950年代后犬市场的形成与变迁 90NTU00208005
) i( j% f+ F2 L8 d( Y8 U国立台湾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 90 硕士 陈毓文 林晓芸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中辍少年学习经验研究 90NTU00208013/ Q/ q/ g) F* M* e
国立台湾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 90 博士 章英华;叶启政 苏硕斌 台北近代都市空间之出现:清代至日治时期权力运作模式的变迁 90NTU00208015
8 r6 j5 `* A* M: Z4 R4 C R国立台湾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 90 硕士 郑丽珍 许靖敏 发展迟缓儿母职经验与体制之探讨:以女性主义观点分析 90NTU00208020( x Q |8 ?) p3 l
国立台湾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 90 硕士 林万亿 黄毓芬 探讨贫穷青少年生活经验及因应知道 90NTU002080211 L2 A- Q0 y3 D I0 {+ B
国立台湾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 90 硕士 吕宝静 博士 曹毓珊 老人家庭照顾者雇用外籍家庭监护工对照顾关系影响之研究 90NTU00208022" b$ T. M: F% V: L, f3 `
国立台湾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 90 硕士 冯燕 李宏文 社会工作者服务九二一震灾失依儿童少年及其家庭之经验探究 90NTU00208023
( i- ?" F' [/ u' e2 _国立台湾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 90 硕士 叶启政 苏熏璇 殉教的社会学意义—涂尔干《自杀论》未尽之处 90NTU00208009
9 } W% O. t7 [1 B( y9 @+ ~# V国立台湾大学 哲学研究所 88 博士 关永中;陈文团 王镜玲 神圣的显现:重构艾良德宗教学方法论 88NTU00259002* P" R$ ~4 g# y" E5 b. t# ^
国立台湾大学 哲学研究所 88 硕士 陈鼓应 林明照 庄子「真」的思想析探 88NTU002590045 S1 M7 R7 |7 Q2 P. E5 B0 }4 A) ^
国立台湾大学 哲学研究所 88 硕士 张柯圳;戴华 陈斐婷 康德范畴超验推证中的统觉原则是分析命题还是综合命题? 88NTU002590067 J& S, f( D( n$ E: y
国立台湾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陈鼓应;刘福增 魏家豪 庄子的语言思想析探 89NTU00259001
& ~- x8 z8 P2 ^! K3 t+ v) P6 U9 h国立台湾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何保中 黄裕宜 《老子》自然思想的考察 89NTU002590023 d4 I% Z$ J8 q# E0 @ F. ~
国立台湾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杨金穆 古秀铃 理解,解释与意义理论 89NTU002590037 f* f6 ` J3 ]: I$ G
国立台湾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林火旺 吕仁华 公民教育与族群容忍--少数族群可否拒绝自由民主的公民教育 89NTU002590044 T* J2 Y# g# O9 @1 ~1 o# |0 G
国立台湾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关永中教授;高怀民教授 金德僖 从《周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探索古人对「生死」的理解 89NTU00259005 K3 w3 @# D6 J5 i/ I
国立台湾大学 哲学研究所 90 硕士 陈文团 林雅萍 意识的辩证运动 — 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主客对立的和解 90NTU00259003# j* S. g* t8 a2 D3 o+ l& a+ @
国立台湾大学 哲学研究所 90 硕士 关永中 张正杰 圣多玛斯对世界延续问题的讨论 90NTU00259004) ]! o% Z( X0 P
国立台湾大学 哲学研究所 90 博士 林火旺 张培伦 族群差异权利之道德证成-秦力克自由主义多元文化论之可能性 90NTU00259006
8 W( ]$ i; a8 m3 k: o国立台湾大学 哲学研究所 90 硕士 杨惠男 赵东明 天台智顗《摩诃止观》「一念三千」说研究 90NTU00259011* ]% F4 y9 F' h. ~) f/ x
国立台湾大学 哲学研究所 90 硕士 关永中 钟彦杰 形上的伦理学:列维?#123;斯《整体与无限》初探 90NTU002590124 x$ W5 l7 K" Y- H* ], F' i; \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8 硕士 周富美 先生 白峥勇 先秦儒墨法家军事思想探究 88NTU00045008
0 n [+ y7 Q4 C9 R. W) n8 Q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8 硕士 黄启方 李淑芬 温庭筠及其诗歌研究 88NTU000450094 x) ]: ?: E* I1 J/ P$ w7 m5 I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8 硕士 梅广 陈佩珊 词序理论与汉语词序研究 88NTU000450194 y, f9 s9 T7 b4 ]6 M* n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8 硕士 梅广 陈汉飘 「夫」和「也」──《国语》书中虚词研究 88NTU00045007
{" w/ g, |6 D$ g( T+ u1 X0 I% L; N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8 博士 夏长朴;何泽恒;洪国梁 蔡长林 常州庄氏学术新论 88NTU00045014
8 t) H7 ~# ^9 F8 n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8 博士 龚煌城 教授;何大安 教授;杨秀芳 教授 黄金文 方言接触与闽北方言演变 88NTU00045011
: h1 }! y' r; m8 y G' w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何寄澎 何雅雯 创作实践与主体追寻的融摄:杨牧诗文研究 89NTU00045009" O; v P$ _& u/ {1 i2 m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柯庆明先生 刘丽敏 朱光潜诗论研究 89NTU00045012; W& U- W7 r- _8 ~* K" p0 Y3 E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古清美 赖美君 陆象山的为学思想与教法──象山思想教育面向之观察 89NTU00045013. a7 m# Z+ j3 K5 y. \" b/ g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王国璎 沉凡玉 萧纲诗歌研究 89NTU00045020
6 Q* r3 p$ K* [! g0 B3 E$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90 硕士 夏长朴 李滢婷 颜元学术思想研究 90NTU000450046 K4 s1 l7 ]" ^! d: G$ a p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90 硕士 曾永义 赖滢玉 朱元璋民间造型之研究 90NTU00045011% s8 H: d' u2 b3 @+ x9 |& M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90 硕士 张蓓蓓 张亿平 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 90NTU00045021
- p2 D5 G0 R! S-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90 硕士 何泽恒 葛世萱 程明道思想与道家思想之交涉 90NTU00045010
7 o/ _ S! A! x; u/ k" Y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90 硕士 夏长朴 崔泰勋 论康有为思想发展与廖平的关系-以康、廖两人相关著作为例 90NTU000450149 X9 d) a) {- B; Y' T8 r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90 博士 叶国良;林素清 文炳淳 先秦楚玺文字研究 90NTU00045019
. G. C8 V8 c9 ^3 ]9 X/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91 硕士 许进雄教授 赵容俊 先秦巫俗之研究 91NTU00045001
/ T& }% d! Y9 t! h0 X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系在职进修硕士学位班 91 硕士 陈满铭先生 黄淑贞 主旨(纲领)安置于篇腹的结构类型析论 91NTNU1045008
, E9 Z! a3 u5 h& s8 I) E% V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系在职进修硕士学位班 91 硕士 汪娟 白金铣 慈悲水忏法研究 91NTNU1045009
9 I$ t' w% {: Z1 [% T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系在职进修硕士学位班 91 硕士 林安梧 王淑雍 汉代纬书中感生神话之研究 91NTNU1045012$ ~$ N% w2 u4 Z- f0 m( v" w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7 硕士 陈满铭 谢奇峰 <<稼轩词>>口语风格研究 87NTNU6045100# q. Q2 k. y. c$ ~; U3 s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8 博士 李丰楙博士 郑灿山 迈向圣典之路——东晋唐初道教道德经学 88NTNU0045003
3 p0 z- \5 T4 s* {+ z0 ^( q) r)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8 硕士 庄万寿 林淑慧 黄叔璥及其<<台海使槎录>>研究 88NTNU0045008
: [4 p: C; @* Z+ W0 V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8 硕士 陈满铭 夏薇薇 文章宾主法析论 88NTNU0045009; Q) t6 M( l+ n# H& v8 \+ @; o2 Z: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8 硕士 赖贵三 唐玉珍 《左传》、《国语》引《易》考释 88NTNU0045010$ G& U' l' D( C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8 硕士 黄丽贞 叶慧玲 元杂剧中「梦」的探析 88NTNU0045014
- H9 j# D* B6 @) w7 }* L5 B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8 硕士 陈郁夫 陈启文 刘蕺山之道德主体理论分析 88NTNU0045016# D' Q# i9 R8 J! b( N6 E4 v3 u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8 博士 陈鹏翔 钟怡雯 亚洲现代散文的中国图象 (1949-1999) 88NTNU00450201 v5 W2 v$ R- q0 @-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8 博士 陈鹏翔 陈大为 亚洲中文现代诗的都市书写(1980-1999) 88NTNU0045021
" F: e8 q$ C5 J2 {# z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8 博士 王开府 黄连忠 禅宗公案体相用思想之研究──以《景德传灯录》为中心 88NTNU0045017
2 k) N: B+ [1 E; h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8 硕士 庄万寿 陈虹如 郁永河《裨海纪游》研究 88NTNU0045023
; g- d# n: U1 k( I! @) w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8 博士 李威熊 刘国平 《汉书》历史哲学 88NTNU0045032
/ j+ ?, Q* j+ E7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博士 杨昌年 具景谟 鲁迅小说主题意识之研究 89NTNU0045004
+ o- K7 d$ l/ `! ]8 x0 n% P: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蔡宗阳 林文淑 「庄子」内篇修辞探赜 89NTNU0045012! T, J0 U8 c. ?5 c5 f0 l5 h0 a4 I) v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季旭升 苏建洲 战国燕系文字研究 89NTNU0045013. |- W. _4 i% l1 T/ }% O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陈满铭 陈佳君 虚实章法析论 89NTNU00450146 ~( ~* r! ^8 n* ~ m7 A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博士 陈鹏翔 李癸云 朦胧、清明与流动--论台湾现代女诗人作品中的女性主体 89NTNU00450150 i) M0 Y4 O( e! Q% F+ c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博士 邱燮友;杨昌年 曾进丰 晚唐社会诗、风人体之研究 89NTNU0045017$ R$ j; B$ {, i) b& _; W' O! G6 M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许俊雅教授 徐宗洁 台湾鲸豚写作研究 89NTNU0045019
2 q3 c- m/ d5 w$ B s0 `, {4 p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黄明理 戴华萱 昆山归有光研究—明代地方型文人的初步考察 89NTNU0045020# p7 h2 `7 ~6 L+ g+ {: L! t7 E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傅锡壬 许秀美 巴蜀神话研究 89NTNU00450237 M, O: I/ F6 P1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博士 王关仕 田启文 晚唐讽刺小品文探析-以罗隐.皮日休.陆龟蒙三家为论 89NTNU0045024
" {( R" e/ W- D) _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陈满铭 江锦珏 古典诗词义旨教学之研究──以高中一纲多本国文教材为例 89NTNU0045030
6 z! n# T: i, X* _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黄庆萱 陈秉贞 余秋雨散文研究 89NTNU0045031
h' i# K+ s1 D5 ?" y f- ?- h-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杨昌年 谢云青 张晓风戏剧研究 89NTNU0045033. M4 S0 w; w& O( @: m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陈满铭 吕瑞萍 宋代咏茶词研究 89NTNU0045034
+ K0 b. d- g: L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庄万寿 罗彩凤 元儒苏天爵治世思想研究 89NTNU0045037
7 ^) F; X g! [ }( s, r4 e8 K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黄庆萱 黄培青 岁寒堂诗话研究 89NTNU0045039" A3 N1 A' ~1 P" P& v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陈丽桂 王 璟 黄老思想治身治国一体之理论研究-以《淮南子》为中心 89NTNU0045040
! g8 A s: e# r0 {2 |( W* q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庄耀郎 郑顺聪 傅玄思想研究 89NTNU0045041
5 V7 s7 W5 t; L2 X0 R% k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硕士 潘丽珠 廖秀霞 戏曲虚实论研究 ---以王安祈剧作为例 89NTNU00450462 ?. E' o9 C4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博士 胡楚生 张锡辉 文化危机与诠释传统——论梁启超、胡适对清代学术思想的诠释与意义 89NTNU0045050
! B) z% f; T+ n. S/ a+ B/ J* o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89 博士 张高评 吕立德 林琴南古文理论研究 89NTNU0045052
: Z! r' C$ y+ Y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90 硕士 陈新雄 吴家宜 古音对转说研究 90NTNU0045002
7 }" E. O6 a4 u5 y" q- M$ H- U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90 硕士 陈文华 林淑贞 刘辰翁遗民词研究 90NTNU00450057 l6 s- X: s3 x; |1 X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90 博士 陈文华 黄雅莉 两宋「词人词」雅化的发展与嬗变研究--以柳、周、姜、吴为探究中心 90NTNU0045001 }3 u4 s8 X% I" t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90 博士 王开府 郑真熙 默照禅与看话禅比较研究 90NTNU0045008
4 o& g3 j& n: m$ i4 }* `6 S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90 硕士 庄万寿 徐千惠 日治时期台人旅外游记析论----以李春生、连横、林献堂、吴浊流游记为分析场域 90NTNU0045010+ V! z1 }2 D$ n( ]; D0 t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90 博士 张素贞 金明求 虚实空间的移转与流动——宋元话本小说的空间探讨 90NTNU0045012
( ?8 h o* V, P7 P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90 硕士 陈新雄 潘柏年 《切韵》性质研究 90NTNU0045017
1 G: Q2 a0 k2 t' n0 x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90 硕士 姚荣松 陈雍穆 孟姜女歌仔册之语言研究—以押韵与用字为例 90NTNU0045018# B# g7 j/ ^7 I# u( N! r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90 硕士 姚荣松 刘定颐 《论语》中的否定与疑问 90NTNU0045022
1 u! t4 p% E' m: a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90 硕士 黄庆萱;王财贵 陈明彪 王龙溪心学<易>研究 90NTNU0045023" t+ l$ A+ F% _5 u9 E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国文研究所 91 硕士 季旭升 金信周 两周祝嘏铭文研究 91NTNU0045001" _+ y3 t `7 G. E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历史研究所 88 硕士 庄吉发 彭嘉桢 清代热河地区之巡幸活动与区域发展关系之研究 88NTNU0493015$ _ H( m0 Z h5 @3 q3 P5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历史研究所 88 硕士 吕芳上 郑炯儿 从‘扫荡’到‘和平’:《扫荡报》研究(1931-1950) 88NTNU0493011% d! i( L# Q2 v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历史研究所 88 博士 王德毅 沈宗宪 国家祀典与左道妖异--宋代信仰与政治关系之研究 88NTNU0493017. L5 s+ F: g) f0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历史研究所 90 硕士 吕芳上 李雅芬 从翰林革命家到激进左派:徐谦的重要政治生涯(1903-1927) 90NTNU0493008 C$ k6 ~0 n% `. J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历史研究所 90 硕士 吕芳上教授 张慧莹 党权与军权之间:胡汉民与蒋中正关系的讨论(1923-1936) 90NTNU0493013+ n3 m/ Z* U% k5 u0 H: `' u/ n& m
国立政治大学 历史学系 88 硕士 周惠民 应俊豪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以巴黎和会山东问题为中心的研究 88NCCU0493001
' M) f8 G# v: Y9 T! g }: W; @国立政治大学 历史学系 88 硕士 周惠民 江广元 德国军事顾问与国民政府的陆军教育改革(1927-1938) 88NCCU0493004
/ @1 p1 [) F; X# ?9 p; f0 g/ v. @国立政治大学 历史学系 88 博士 胡春惠 陈晓慧 由上而下的革命:中国国民党改造之研究(1950-1952) 88NCCU0493014
8 A. F# W3 A# s0 i2 _国立政治大学 历史学系 89 硕士 吕实强 刘忠 两江总督与洋务(1862-1894) 89NCCU0493005
( h' l; i; ?1 o4 H国立政治大学 历史学系 89 博士 吕芳上 许慧琦 「娜拉」在中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变(1900s~1930s) 89NCCU0493009
0 n+ C- E, v$ n; B. z5 p0 ~+ D4 N国立政治大学 历史学系 89 硕士 薛化元 林果显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之研究(1966-1975) 89NCCU04930129 G0 S% _2 x' m* T. C( M" d
国立政治大学 历史学系 89 硕士 赖惠敏 李清瑞 干隆年间四川拐卖妇人案件的社会分析─以巴县档案为中心的研究(1752-1795) 89NCCU0493013
+ n3 k( k: s- x. J' {国立政治大学 历史学系 89 博士 杜维运 刘龙心 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 89NCCU0493003/ Z; l& K5 Q! O/ d; D. c0 _8 Q
国立政治大学 历史学系 90 硕士 陈鸿瑜 鹫津京子 泰国政府对华文教育政策之研究(1911-1949) 90NCCU0493001' @* z0 v) a9 b7 r' a
国立政治大学 历史学系 90 博士 逯耀东 陈以爱 学术与时代: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发展与流衍 90NCCU0493003$ C* i/ g: u* {& u' w S5 u
国立政治大学 历史学系 90 硕士 林能士 徐 保达 王世杰与民国政治 90NCCU0493014& V4 A& M1 B/ b! T+ ]5 T8 ^" f2 f
国立政治大学 历史学系 90 硕士 林能士 刘春兰 荣禄与晚清军事 90NCCU0493011
6 V {) h6 s. G, c, n$ O3 j国立政治大学 历史学系 90 硕士 黄福庆 萧李居 日本的战争体制--以兴亚院为例的探讨(1938-1942) 90NCCU0493002" x" G8 Y6 m; F4 {5 G7 a# B3 S+ q. O
国立政治大学 民族学系 89 硕士 许雪姬 郑安睎 布农族丹社群迁移史之研究(1930-1940年) 89NCCU0100001/ T; ?& A& y, M+ n5 d% q
国立政治大学 民族学系 90 硕士 林修澈 王钰婷 拜公妈--邵族家庭的通婚与继嗣的民族学意义 90NCCU0100008
3 ^: o. u1 N: k5 X$ B. K/ y5 e2 ?国立政治大学 民族学系 90 硕士 陈茂泰 陈胜荣 原住民族语言教学成效与推展模式之相关研究-以乌来乡泰雅语教学为例 90NCCU0100010
9 N( G3 z9 k$ I, B8 G' R% ^$ L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89 硕士 蔡铮云 燕珍宜 运作模式之意涵 89NCCU0208007# z8 K0 n' q$ }) `8 j# I
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89 硕士 傅立叶 郭文正 由生存权保障论我国年金保障制度之建构 89NCCU0208009
7 r# R* a, @- h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89 硕士 吕宝静 辜慧莹 退休?#123;适性别差异之研究 89NCCU0208010
! ?/ @8 S- p7 t1 k' e8 L5 `+ f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89 硕士 顾忠华;孙中兴;薛化元 郑维中 荷兰时代台湾的社会秩序:自然法的难题与文明化的历程 89NCCU02080033 v; I! e" x# f
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89 硕士 顾忠华 韩意勤 信息时代之非营利组织 89NCCU0208008
6 @+ |$ x; m" }* t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90 硕士 陈信木 林孙弘 居住地的死亡风险:一九九七年台湾地区乡镇市区平均余命的统计地图 90NCCU0208001
/ L3 v9 a0 {- c. G! O0 y. Q/ l1 R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90 硕士 林佳莹 蔡毓智 学习资产对学业成绩之影响─以台北市国三学生基本学力测验成绩为例 90NCCU0208002
( |1 q5 Y$ d. q7 v. {& H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90 硕士 顾忠华 蔡佳雯 非营利组织中的女性志工--以励馨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为例 90NCCU0208003* N0 W" I+ v, A
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90 硕士 张晋芬 叶盈兰 妇运团体挑战国家机器与市场的例证:以妇女新知推动「两性工作平法」为例 90NCCU0208005
$ d, k/ y1 }8 k ?, H6 s( H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90 硕士 刘梅君 黄逸卿 解构女性职场「优势」的迷思---父权与资本的共谋及斗争 90NCCU0208006* f* o0 n0 S F: s* d
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90 硕士 黄维宪 袁亦霆 新兴宗教中知识分子参与静坐修炼的宗教经验—以天帝教为例 90NCCU0208008
" F3 a' K; b2 d6 h' Q% ?0 R1 z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90 硕士 欧崇敬 陈妤嘉 现代医疗对临终关怀的冲击与省思 90NCCU0208013
7 p' P; G4 W4 G) C国立政治大学 社会学系 91 硕士 林佳莹 吴毓淳 谁在八卦?一个社会网络的分析 91NCCU0208002
" f* `! }& l9 w. }% ?2 E国立政治大学 哲学学系 89 硕士 杨世雄 卢懋萍 动物的道德地位──论辛格的动物伦理 89NCCU0259009
. ]/ u: a, J* h$ [* R! H国立政治大学 哲学学系 90 硕士 杨世雄 周伟航 解放之神与解放之人-解放神学对<出埃及记>之诠释与马克思对共产革命之看法比较研究 90NCCU0259004( t2 ~8 d* X# Q; b" S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吕凯 郑宜青 张湛《列子注》与《列子》思想关系之研究 88NCCU00450018 m5 x1 `1 k0 V6 |1 ? e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张双英 萧静怡 胡震亨《唐音癸签》诗学体系研究 88NCCU0045010
" V. _- y+ _. }5 E9 C7 I& x6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李振兴 李云龙 苏轼《东坡书传》研究 88NCCU0045005/ z& S( {; \! c; I7 F% {: X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罗宗涛 李心怡 唐诗中的扬州形象 88NCCU0045004
( ~8 e. \, {* g0 Q( j& o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吕凯 陈伯适 韩非之学归本于黄老析探 88NCCU0045009
- s% F% A6 y& T$ d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陈锦钊 张金兰 金瓶梅女性服饰文化研究 88NCCU0045008
6 C h% f+ s$ a2 t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吕凯 姜赞洙 《孔子家语》研究 88NCCU0045003+ I& F J7 {8 M% l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王志楣 许丽美 唯识学之「识」与六朝神不灭论之「神」的比较 88NCCU0045020; t4 J* h* Q/ I* }3 A! B7 }. ^7 r5 n6 y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博士 简宗梧 游适宏 由拒唐到学唐──元明清赋论趋向之考察 89NCCU0045002
+ X& x! w3 t6 ^5 F( G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罗宗涛 温美惠 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文学特质研究 89NCCU0045006
( a3 [3 N0 O2 ~& e" H, u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博士 简宗梧;蔡哲茂 魏慈德 殷墟YH127坑甲骨卜辞研究 89NCCU00450080 o5 L; {! ]* ~( }$ B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尉天骢 邱一玄 苏曼殊与清末民初的浪漫主义 89NCCU00450058 Q6 `6 u5 H9 Y3 m7 O( c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蔡哲茂先生 李善贞 甲骨文同文例研究 89NCCU00450033 r( a+ n; i$ z9 \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黄志民 蔡宝琴 海音诗俗语典故之分析 89NCCU00450165 k, z* L( t5 R' y& T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李殿魁 教授 林佳仪 元杂剧情节结构与音乐关系之研究—以现存【中吕宫】全套乐谱之剧本为对象 89NCCU0045007
. |& o' `" `$ |( C! G9 O* g4 }5 e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张双英先生 辛明芳 晚清狭邪小说研究 89NCCU0045013) ?6 b, Y: e3 k; q# ]: P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陈锦钊 徐千惠 「倩女离魂」型故事研究 89NCCU00450116 ]8 V* ?. Y' K* K7 Z' o+ X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博士 刘兆佑教授;简宗梧教授 王书辉 两晋南北朝《尔雅》著述佚籍辑考 90NCCU00450018 M$ n8 ]. Y4 T8 j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唐翼明 黄美滋 中国与日本近代文学中小说改良运动之比较研究 90NCCU0045002
5 w+ n+ K0 b/ p/ @$ b5 ], f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吕凯 萧丽芬 成玄英 《庄子疏》思想研究 90NCCU0045004
( L. p _1 G$ s" Y( r9 V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高桂惠 黄子婷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之仿拟作品研究 90NCCU0045010
6 R8 G( M! L8 y: d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唐翼明 苏怡如 韩少功小说创作论 90NCCU0045011
9 n& z7 u+ V0 O0 a \! _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陈芳明 胡金伦 政治、历史与谎言──张大春小说初探(1976-2000) 90NCCU0045012" l2 \+ a. ^ L% b1 k1 R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郑文惠 徐世珍 张岱《夜航船》研究 90NCCU0045021
9 m7 \3 s! j6 h; O6 g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李丰楙 杨 明 《吕祖全传》研究 90NCCU0045019
9 ~* z' N' @: k* U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高桂惠 陈俊宏 《西游记》主题接受史研究 90NCCU0045014' Q: g. }3 a% m, O+ q5 g& r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简宗梧 陈欣仪 切韵枢纽研究 90NCCU0045022% a3 C. p) h& E! A! y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91 硕士 沈清松 洪嘉琳 唐玄宗《道德真经》注疏研究 91NCCU0045001; g `0 G# S# q( t1 V4 o0 y5 x
国立政治大学 中国文学系 91 硕士 罗宗涛 潘慧燕 《观音玄义》思想研究--以「性」、「修」善恶为中心 91NCCU0045002: F! p& Y3 R3 U. h
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88 硕士 鲍国顺 谢贵文 谭嗣同《仁学》思想研究 88NSYS50450042 O8 S9 b" G9 A; `
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88 硕士 简锦松 李宜学 李商隐诗与花间集词关系之研究 88NSYS5045005+ ?# k! I. b# E9 b
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88 硕士 徐汉昌 谢慧芬 先秦养生思想 88NSYS5045006
$ C; ~; v' u1 m5 f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88 硕士 徐信义 李玮娟 文心雕龙修辞理论研究 88NSYS50450090 E% m3 A) |: n# L; C
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88 硕士 徐信义 林秀玲 《沧浪诗话》「兴趣」研究 88NSYS5045010
[! R: g+ Y8 R4 H; |7 x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88 博士 徐汉昌 施忠贤 中国历代「变革」之研究--经典、变革者与变革范例之综合探讨 88NSYS5045011! p: w5 P; F: m' K, A1 b
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88 硕士 龚显宗 温毓诗 张爱玲文本中的人物心理与殖民文化研究 88NSYS5045012
$ L$ P4 R7 _$ F6 a1 X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90 硕士 徐汉昌 苏慧萍 《老》《庄》生死观研究 90NSYS5045002
. ?4 _+ Z& j& ^* ~5 Z4 W8 S7 V8 S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90 硕士 蔡振念 刘纯杏 李乔长篇小说研究 90NSYS5045006
$ D! N3 Z% U! S9 ~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90 硕士 竺家宁 丘彦遂 喻四的上古来源、声值及其演变 90NSYS5045008
; o% |6 }$ v, s9 y7 t0 m! C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90 博士 林庆勋 杨素姿 大广益会玉篇音系研究 90NSYS5045011: M6 C* t( @" {" {$ W1 C
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90 硕士 林庆勋 陈君慧 《订正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音系研究 90NSYS5045012: \' ~9 ]$ H; R& W) a. m0 {9 l
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90 硕士 林庆勋 何昆益 五代诗用韵研究 90NSYS5045013/ e3 @! i' m6 L3 `- a1 w& \
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90 硕士 廖宏昌 杨桂芬 纪昀诗学理论研究 90NSYS5045014
$ V& U- N8 q7 j7 `8 ]8 e3 Z' Y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 90 硕士 蔡振念 杨雅琄 吴趼人与鲁迅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观点运用 90NSYS5045004
! Z! |! P* c& [; J5 [8 [3 t国立中兴大学 历史学系 89 硕士 黄秀政 林慧贞 刘真研究─以办学与从政为中心 89NCHU0493004
+ D. o. O: i9 M/ a5 a国立中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吴福助 王惠铃 赖惠川《闷红墨屑》研究 88NCHU0045025
2 G% W6 T/ c2 o0 F; a. s国立中兴大学 中国文学系 88 硕士 陈英善 林明莉 智者大师之一佛乘思想与实践 88NCHU00450287 \# z, [* P4 \1 v( V/ A; k8 {' ]
国立中兴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赖芳伶先生 林欣仪 台湾战后通俗言情小说之研究──以琼瑶60-90年代作品为例 90NCHU0045007
" @% h7 l# d0 M% P/ v国立中兴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赖芳伶 先生 江慧琪 先秦至唐狐狸精怪故事研究 90NCHU0045014- W( K, [' t6 F# Z
国立中兴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陈器文 张育甄 陈靖姑信仰与传说研究 90NCHU0045013
' z4 J: U7 \* d z& o* }3 q5 j+ \9 m国立中兴大学 中国文学系 91 硕士 胡楚生 李莹瑜 荀子内圣外王思想研究 91NCHU00450135 H+ C& ~2 t1 k+ I3 v
国立中兴大学 中国文学系 91 硕士 胡楚生 张静雯 韩非法治思想研究 91NCHU0045014
* K: M# b' \' |' l i; v* X6 o国立中兴大学 中国文学系硕士在职专班 89 硕士 赖芳伶 王幼华 日治时期苗栗县传统诗社研究----以栗社为中心 89NCHU1045001+ j4 n9 p8 {8 t, q
国立中央大学 历史研究所 88 硕士 戴宝村教授;颜绿芬教授 黄裕元 战后台语流行歌曲的发展(1945~1971) 88NCU00493005" M$ ^% V" P+ ]2 G
国立中央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戴宝村 张君豪 朴子--一个近海街市的历史变迁 89NCU00493002
8 b; A9 T4 p' S8 ?) P; q9 e; K0 C国立中央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张炎宪 陈景峰 国府对台湾电影产业的处理策略(1945年-1949年) 89NCU00493006
0 E- V8 t2 A- ]/ c8 q5 F5 f国立中央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张胜彦博士 孙寅瑞 牛肉成为台湾汉人副食品的历史观察 89NCU00493007. {7 q4 Q* g; e& u) B, |& ]7 `
国立中央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吴文星 郑玩香 战后台湾电影管理体系之研究(1950-1970) 89NCU00493008
0 Z7 ?* Y6 n5 r& T& o3 B# _; ~国立中央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刘素芬 颜昌晶 近代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之研究(1932-1949) 89NCU00493009
. T* S) r: t: w, E国立中央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吴文星 游振明 当客家遇到福佬--中坜地区的社会变迁研究(1684--1920) 89NCU00493011
1 }& o. d+ C4 p: E8 ^/ G6 u国立中央大学 历史研究所 89 硕士 张胜彦 杨境任 日治时期台湾青年团之研究 89NCU00493012
" ~4 P0 f) _' b7 o! ~国立中央大学 哲学研究所 88 硕士 杨祖汉教授 陈佳铭 刘蕺山的诚意慎独之学与阳明致良知教之比论 88NCU00259003
6 E8 ], y4 k L2 d- Z国立中央大学 哲学研究所 88 博士 蔡铮云 周掌宇 盲人的问题与梅洛庞蒂的解决方案 88NCU00259004 M0 v9 [$ r' R, I: |
国立中央大学 哲学研究所 88 硕士 杨祖汉 蔡家和 王龙溪思想的衡定 88NCU00259007
6 E' h) t) d3 K4 g国立中央大学 哲学研究所 88 硕士 李瑞全 黄汉忠 判断底逻辑形式与范畴-康德「范畴之形上推证」研究 88NCU00259009! Z/ ]- l0 i* D+ h
国立中央大学 哲学研究所 88 硕士 朱建民 刘谨铭 怀德海对实体概念之批判 88NCU002590102 P+ v. r$ w* \# C5 @9 f- [7 V
国立中央大学 哲学研究所 88 硕士 朱建民 谢文祥 "由安宁照顾,安乐死与自然死探讨临终病人的医疗困境" 88NCU00259011
5 D( }6 y" Z1 {/ y, D% n7 r国立中央大学 哲学研究所 88 硕士 宁应斌 卢玲文 对佛洛依德之自我发展历程的剖析 88NCU002590123 S7 B" A% T6 t) I
国立中央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王邦雄 彭馨慧 老子法自然的美学 89NCU00259002, ~- S% _0 N3 Z2 g$ ?' D7 \* J
国立中央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李瑞全 陈玉芳 梁漱溟文化哲学研究 89NCU00259003" Z# X5 U5 p0 ?! z7 u; p
国立中央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8 硕士 张梦机先生 郑佳伦 沉德潜《唐诗别裁集》之诗观研究 88NCU00045002+ \+ u* g' E8 d4 Z3 C6 }
国立中央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8 博士 林安梧 杨自平 吴澄之《易经》解释与《易》学观 88NCU000450050 C! h# i. x$ { Y4 {8 B O/ e
国立中央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8 硕士 林安梧 张静婷 王船山《尚书引义》政治实践问题之研究 88NCU00045011" W) \1 ~+ M- t0 M4 o
国立中央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博士 岑溢成 赵明媛 姚际恒《诗经通论》研究 89NCU00045002
& N3 |3 x' F3 R( @/ p# W9 b国立中央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洪惟助 刘慧青 钵中莲传奇研究 89NCU00045007$ f/ s8 C3 G4 ^2 s
国立中正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邓育仁 蒋建智 儿童故事中的隐喻框架和概念整合:哲学与认知的关系 89CCU00259001
8 l* _& v2 \3 o3 L- H- @; b国立中正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传道伟 王仁俊 第三条件 89CCU00259008
% \: c4 Q6 K! r国立中正大学 哲学研究所 90 硕士 邓育仁 杨晨辉 隐喻之哲学内涵 90CCU00259001
1 u3 ^4 Q8 _. j, V" v. `# r国立中正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庄雅州 刘雅惠 战国策策士研究 89CCU00045002 e. J8 \: Q H, B k5 K; h& w
国立中正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李立信 教授 蔡梅枝 唐代古文家赋研究 89CCU00045006* K9 I1 I9 q( {% Q
国立中正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竺家宁 王文杰 《六祖坛经》虚词研究 89CCU00045001- q+ p+ q5 w. M3 z
国立中正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竺家宁 颜静馨 《太律》之音学研究 90CCU00045001
/ n7 I& {1 r, a# Z+ W* \( K国立中正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黄静吟 高婉瑜 先秦布币研究 90CCU00045002! m7 r N) E. @" f. c
国立中正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博士 林安梧;刘文起 李宗定 老子「道」的诠释与反思──从韩非、王弼注老之溯源考察 90CCU00045005
0 z% \3 g! ~7 P M! N" L国立中正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陈益源博士 陈丽雅 从「碧竹」到「林双不」---论黄燕德的文学作品及其创作意识 90CCU000450098 _7 a( G2 d( k y- M
国立中正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谢海平 陈津萍 吕温生平及其作品研究 90CCU00045015
4 O9 U6 v9 J: g: F. a4 S/ a; o$ i5 z国立中正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谢海平 凌性杰 台湾地区极短篇研究 90CCU00045021' F& V% S+ e3 I O. ^
国立中正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谢海平 许恬怡 权德舆生平及其诗歌研究 90CCU00045010
, R8 s$ d% W9 H V0 x国立中正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陈明柔先生 王惠萱 台湾现代女诗人作品主题研究 90CCU000450208 m" e2 E+ L: s+ d: L' X$ @9 a& g
国立中正大学 中国文学系 90 硕士 许东海先生 蒋净玉 白居易诗歌中的陶渊明风范 90CCU00045013
# Z8 c/ r- p1 Z& ]2 z国立中正大学 中国文学系 91 硕士 江宝钗 沉丽香 萧丽红小说中的人物与乡俗─以《桂花巷》、《千江有水千江月》、《白水湖春梦》为例 91CCU000450041 ^; U; Q6 m1 X$ H
暨南国际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8 硕士 许紫芬 林青妹 光复后台湾的纺织业--以东丰纤维公司为例 88NCNU0493003
7 a' ~/ e/ U, P% I0 p暨南国际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8 硕士 李盈慧 陈士源 分歧的「爱国」华侨——民初华侨对祖国政治之态度(1912-1916) 88NCNU04930070 y, h$ e4 O* d% N" H4 Y
暨南国际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8 硕士 徐泓 黄有禄 推力与吸力:明清闽南的海外移民(1567-1840) 88NCNU0493005" Y2 Q( x- W; P! Z+ v% D) U
暨南国际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8 硕士 刘石吉 萧道明 清代台湾凤山县城的营建 88NCNU0493002
7 Y5 _& C0 H1 G1 ^暨南国际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8 硕士 徐泓 王伯祺 清代福建盐业运销制度的改革-从商专卖到自由贩卖 88NCNU0493008! b; `. H$ T( g/ ~
暨南国际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9 硕士 谢国兴 毛玉华 大溪的开发与产业变迁 89NCNU0493001
4 W. g# C# J# P5 \% ^' K暨南国际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9 硕士 张存武 陆建胜 菲律宾华校的华文教育 89NCNU0493004
: y7 N' N# h* ]% [暨南国际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9 硕士 陈国栋 张胜勋 由首三任海关总税务司的施政风格论近代中国海关的精神(约1850至1927) 89NCNU0493005% S+ N6 N5 _! i' {/ ?
暨南国际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9 硕士 古鸿廷 蔡佩蓉 清季驻新嘉坡领事之探讨(1877-1911) 89NCNU0493007+ I: M8 Y* _# M; d+ Z3 q( J) p& C
暨南国际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9 硕士 谢国兴 丁姝嫣 光复以来的埔里产业 89NCNU0493009" f: R3 o; T1 x0 n9 H
暨南国际大学 历史学研究所 89 硕士 古鸿廷 李志贤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历史课本之分析(1975-1999) 89NCNU04930030 e3 G; `, a4 k- Y8 y7 s
暨南国际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 88 硕士 高大威 江右瑜 朱熹对道家评论之研究 88NCNU0045015
, q% g1 C% t* p$ R8 O% b& O暨南国际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 89 硕士 林清源 林翠年 西周青铜甬钟铭文研究 89NCNU0045003
1 S5 Y! [) A( b0 w0 G暨南国际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 89 硕士 杨玉成 程志媛 宋代词学批评研究——批评形式与文化诠释 89NCNU0045005* O7 F9 u+ M. f% J
暨南国际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 89 硕士 黄忠慎 张政伟 戴震、段玉裁、陈奂〈周南〉、〈召南〉论述辨异 89NCNU0045010
+ A2 B/ j: W$ K( _暨南国际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 89 硕士 陈芳明 李文卿 殖民地作家书写策略研究——以皇民化运动时期《决战台湾小说集》为中心 89NCNU0045013
/ N4 e2 I }% @ @ U暨南国际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 89 硕士 杨玉成 张灿堂 《聊斋志异》诸家评点研究 89NCNU0045014
. q$ p! K# b' a2 b$ Q _暨南国际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 89 硕士 周昌龙先生 蔡嘉惠 徐志摩抒情散文研究 89NCNU0045002; W* i2 T6 z3 Q2 b) H9 L0 W% z% `
暨南国际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 89 硕士 林庆彰 缪敦闵 刘师培《礼经旧说》研究 89NCNU0045004
! V3 F+ F5 c* k4 }5 |# ^暨南国际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 89 硕士 林庆彰 林耀椿 钱钟书学术思想研究──以《管锥编?老子王弼注》为主 89NCNU0045006% W: u; F, S+ q7 d1 T$ l/ Y5 c+ @, E
暨南国际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 89 硕士 黄尚信 熊嘉瑜 唐传奇女性传记研究 89NCNU0045007
6 e: c0 j2 n6 n9 H& s6 M2 X静宜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胡森永 蔡佩汝 东晋名教与自然思想之发展--以张湛.袁宏为例 89PU0000450117 o0 V W! J; ^3 Z; S3 c
静宜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赵天仪 谢惠芳 论陈千武小说《活着回来》-- 一部台湾特别志愿兵纪录《猎女犯》的综合考察 89PU0000450071 Q7 L- i9 ]1 O) ]7 d7 X2 g6 W
静宜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李日章;胡森永 陈淑云 孔子仁的思想形成与应用 89PU000045013) g9 F' J" P( U: U- p$ F4 G
静宜大学 中国文学系 89 硕士 胡万川 邱淑惠 唐代五岳神及其家族之故事研究 89PU000045009# x0 e: a" ?8 u, ^ \
南华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 89 硕士 翟本瑞 廖镱鈤 网络入侵---虚拟社区对真实世界的渗透 89NHU002080015 f/ ?1 X& Z- D8 R0 s- a
南华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 90 硕士 邹川雄 张娟华 社会、文化与自我:家庭托育的个案分析 90NHU00208001) X4 V5 e" J" t f( n
南华大学 社会学研究所 91 硕士 许雅斐博士 陈慈莉 中兴新村个案研究:一个外省人的共同体 91NHU00208002+ y. q+ f7 a- o l' g+ i
南华大学 文学系硕士班 91 硕士 沈谦 许育嘉 赖和汉诗修辞美学研究 91NHU00076001
# {# K) Q- A8 k1 u. T$ }南华大学 文学系硕士班 91 硕士 陈启佑先生 杨全瑛 六○年代台湾小说死亡主题研究 91NHU00076003, D$ @6 k Q1 R1 W+ L( ]
南华大学 文学系硕士班 91 硕士 张锡辉 赖致仰 梁羽生《女帝奇英传》研究 91NHU000760059 l" K. B1 s( c: j
南华大学 文学系硕士班 91 硕士 郑志明 林舜英 梦在唐传奇情节结构中的作用与意义 91NHU00076007( J; A6 G/ n- H- y
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吴秀瑾 张佩珍 台湾当代女性文学中的母女关系探讨 89NHU000760177 J) u$ k' ], R0 Y+ U
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李正治 颜淑华 汉代诗教理论之重新探讨 89NHU000760029 k+ h3 n% g' P, @( B4 v; T
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许端容博士 黄瑞旗 孟姜女故事研究 89NHU000760097 s! q# y4 G9 ]2 a& T
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颜国明 郭国泰 六朝美学中形神关系之研究 89NHU00076001
# P! e* l! S6 L3 q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李正治 教授 曾绚煜 栗 社 研 究 89NHU00076003
9 Q" m8 E! Q" z, d) g& Z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郑志明 郑清玉 林清玄创作的心路历程研究 89NHU00076004" v$ i$ i9 f3 g! U8 i. u* s3 Z
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李正治 江爱忠 包世臣书法学习论探究 89NHU00076011; R. }* i8 h' X z9 H
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陈信元;李世伟 洪乔平 大陆新时期小说美学思潮研究(1977-1986) 89NHU00076014
8 C: Y' I" C8 t3 J+ L8 x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曹淑娟 林汉彬 [关键意象]在小说结构中的地位研究--以〔三言〕为观察文本的探讨 89NHU000760153 i3 L, r8 |- H0 ]8 P5 h- t" `: K# R9 ~
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李正治 黄?莹 严沧浪其人及其诗歌研究 89NHU00076005
, x* p9 ~ y5 E0 D, M: J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李正治 张作珍 北港地区传统诗社研究 89NHU000760066 ?& Y$ u2 W* z+ ?! @* o
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郑志明 陈昌闵 台湾闽南谚语之社会教化功能研究 89NHU00076008
( |* r$ w0 z3 i, v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耿庆梅 卢诗青 诗经婚恋诗研究 89NHU00076010/ c7 Q8 Z Y; D9 |
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曹淑娟 蔡祝青 明末清初小说中男女扮装之性别与文化意义 89NHU000760168 j& E& x( l( o- E
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吴秀瑾副教授 何慧芳 由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荣格之分析心理学探索维吉尼亚?吴尔芙的小说《灯塔行》 89NHU00076018
' @& t2 T6 {' z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颜国明 韩大勇 《孙子》战略战术思想研究 89NHU00076012: ?& m; {$ x9 b% |/ W6 a
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90 硕士 陈玉玲 庄淑玲 廖 辉 英 女 性 小 说 研 究 90NHU00076001
4 ?3 O- K+ C- e1 s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90 硕士 胡仲权 黄飞龙 台湾闽南谚语修辞美学研究 90NHU00076003. k" D7 x6 z& n- F
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 90 硕士 胡仲权教授 朱义全 文化、社会与心境的投射---黄春明小说《放生》研究 90NHU00076004
+ f# a; m. f+ g% Z2 \南华大学 哲学系硕士班 91 硕士 尤惠贞 陈相仲 天台圆教观心哲学之义理与实践 91NHU00259002
5 ?/ e# z: s3 Y2 j* N( m南华大学 哲学系硕士班 91 硕士 林维杰 李健良 董仲舒天人哲学之研究 91NHU00259003
/ Q, k0 m8 j! ~; v# e南华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蔡昌雄 刘文职 《六祖坛经》的超人文精神──自性觉醒 89NHU00259004
! ? d6 x( e+ D" D0 Q* H1 B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89 硕士 张建葆 周美华 赵撝谦《六书本义》研究 89HCU00045004
3 C0 l/ O+ E$ d" m' U' Z! F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89 硕士 邱燮友 教授 陈锡游 《全唐诗》中“射”之研究 89HCU00045010
q: l" `$ `6 D2 J- }- S8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89 硕士 邱燮友 彭政德 王维禅诗创作技巧与艺术风格之研究 89HCU00045011
/ b) k1 Q5 N/ K,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89 硕士 陈英善 林建强 天台观不可思议境之探讨 89HCU00045013
( ]7 {# K) T&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89 硕士 邱燮友 张慧骅 《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形象研究 89HCU00045001- \: L& T: @7 i1 B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89 硕士 邱燮友 张瑞兴 北宋山水小品文研究 89HCU00045012
, Y$ N1 u6 c# s( h3 x- x; y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90 硕士 陈郁夫 邱菊梅 中文计算机缺字研究 90HCU000450017 Y, c3 _( M. n; o. {9 x3 ]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90 硕士 邱燮友 吴贤陵 《风月救风尘》研究 90HCU00045003) e: G1 j. K! m& n; ?# J7 F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90 硕士 邱燮友 简永宗 《战国策》寓言研究 90HCU00045004, ~ h* J+ X- `$ J& n. s7 C; j$ ?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90 硕士 张建葆 周世钦 孔子仁学研究 90HCU00045005+ \5 a( T) @/ e4 Y: D0 H" O/ r9 F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90 硕士 罗肇锦 博士 张锦英 美浓地区客语音变研究--以张家祖孙三代为?#123;查对象 90HCU00045007; I+ I8 Q- ]3 h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90 硕士 邱燮友 张晏蓉 高行健小说语言艺术之研究 90HCU00045008 e. Z3 x) K, e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90 硕士 李德超 张凤兰 苏东坡的贬谪生涯 90HCU00045009
, `# t# |$ p' H- i" l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中国语文研究所 91 硕士 邱燮友 陈美足 谢灵运山水诗之研究 91HCU00045001
! U: h) B- N6 D3 s! Z* S9 w. b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 89 硕士 李嗣涔 张兰石 ψpsi : 身心灵科学与宗教的整合研究---以“神圣记号灵效应”的科学、唯识学研究为例 89HCU00183002" m8 S f' {! I7 X# ]8 v s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 89 硕士 黄运喜 傅楠梓 中古时期的药师信仰 89HCU00183003/ f% [+ z, X' X8 }5 R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 89 硕士 萧振邦 王志宏 梁.《高僧传》福慧观之分析与省思──【兴福篇】「论」之研究 89HCU00183004
; ?( P6 }7 F, w! V7 R3 l+ x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 89 硕士 黄运喜 陈金凤 明末清初律宗千华派之兴起----兼论当时诸师之律学思想 89HCU00183005
8 i) y% z) }' k# q4 U7 N6 d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 89 硕士 李丰楙 奚成祺 《黄帝阴符经》的道教诠释研究--对道的信仰所建构圣典诠释策略的省察 89HCU001830090 C1 S: \$ u; Y3 L" {) f: L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 89 硕士 黎建球 王秀英 《俱舍论?定品》与《清净道论》定学诸品之比较研究 89HCU001830103 G2 U. U9 T; T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 89 硕士 曹志成 郑梅珍 僧肇与吉藏的般若中观思想比较研究 89HCU001830119 ^7 i9 S4 v l) N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 89 硕士 黎建球 卢沛均 从台湾民间宗教信仰探讨大学宗教教育之研究 89HCU00183012' _" X0 c. y7 {! N) G( W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 90 硕士 黄运喜 余秀敏 台湾佛教大斋天法会之研究─田野?#123;查和伊理亚德式的诠释 90HCU00183001
: [% E% U0 u b1 w: j6 I0 H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 90 硕士 黄运喜 廖淑珍 当代台湾佛教的佛陀观及其宗教实践 90HCU001830035 @# c8 R U/ ~! _1 r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 90 硕士 黄运喜 杨荣原 台湾地区寺庙管理与建筑问题之探讨 90HCU001830023 n+ b4 J6 X& d2 M" D$ y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 90 硕士 黄运喜 陈清龙 来果禅师的生命进路与生死思想 90HCU00183005
+ w+ Z: u% ~! {5 j5 a! J3 [ i% d玄奘人文社会学院 宗教学研究所 91 硕士 彭竹娇 博士 钟智龙 宗 教 对 忧 郁 症 患 者 影 响 之 研 究 91HCU00183001
; c( W3 h" Y# b: n2 j0 k彰化师范大学 国文学系 89 硕士 张清泉 谢智明 宋代居士佛教研究 89NCUE0045012
4 ]: s2 x9 ?0 ~彰化师范大学 国文学系 90 硕士 陈金木教授;赖芳伶教授 王正良 新旧文学视野的重整-以《学衡》与《新青年》为焦点的探索与延伸 90NCUE0045003
6 u0 r% Z. @8 X! B! r, k中国文化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姜允明 许铭义 朱熹政治思想研究 89PCCU0259008
" K: B6 ^" f# b' U中国文化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黎惟东 蒋淑珍 成玄英与郭象对《庄子.逍遥游》诠释之比较研究 89PCCU0259009" v' V, r. R$ x& |' [, [( Y8 o+ u* h
中国文化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硕士 孙长祥 王亿仁 〈乐记〉的美学思想 89PCCU02590104 W6 O' u- M: `7 R7 I" B! c0 K. ^. b6 o
中国文化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博士 曾昭旭 陈章锡 王船山礼学研究--以两端一致论为研究进路 89PCCU02590054 c9 [0 Y( |% a6 [
中国文化大学 哲学研究所 89 博士 林正弘 林景铭 真理语意论与实在论 89PCCU0259007( r" Y! O8 W3 D6 i5 g; g
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博士 金荣华 姜佩君 澎湖民间故事研究 89PCCU0045007# h( D: I8 c' T2 y
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博士 罗敬之 高祯霙 《史》《汉》论赞之研究 89PCCU0045008
. i; \) n% x K1 \& B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博士 皮述民 陈薏如 高阳清代历史小说研究 89PCCU0045009
# `; M8 c/ A, `# B8 b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博士 金荣华 李宜涯 晚唐咏史诗研究 89PCCU0045013. M7 {; @3 C0 u# i% V D* s. x
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赵林 崔在浚 甲骨文会意字研究 89PCCU0045020
- m' B/ g' {$ A- v# V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金荣华 陈慧珣 泰雅族民间故事研究 89PCCU00450227 H: @+ u0 \4 H9 ^6 o
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应裕康 赖俊成 《礼记.学记》研究 89PCCU0045023
2 ?3 t, ]1 R4 Y4 D* W6 x3 c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柯淑龄 赖金旺 《字学元元》音系研究 89PCCU0045024
# {: z3 A3 y+ K: G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金荣华 吴姝嫱 赛夏族民间故事研究 89PCCU0045025! \* |) | Q' Y8 J# C
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应裕康 郭庭豪 汉代尊老制度研究 89PCCU00450288 T! X" m4 W9 W K+ q8 ?# t
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金荣华 曾琼仪 兰屿雅美族民间故事研究 89PCCU0045031
- ?' r+ t) D; y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 89 硕士 金荣华先生 李传芳 朱元璋的故事研究 89PCCU0045021
2 s" \5 [: [- {$ m7 t5 ?( U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 89 硕士 黄水云 吕雅雯 《世说新语》所呈现之魏晋神童群象研究 89PCCU1045001- `5 s% L! _4 i! B+ c+ I" x
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 89 硕士 李德超 徐月芳 苏轼奏议书牍研究 89PCCU1045002: r& @. `4 L0 l. o" S2 R4 d" ~
中国文化大学 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 89 硕士 李进益 周黄美惠 大某山民评点《红楼梦》之研究 89PCCU10450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