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11-22 20: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結語
在本文中,筆者嘗試努力拋開意識型態的問題,而就事實與利害的問題加以分析。吾人認為,最好的語言政策(至少在台灣)就是不要有政策,一切順其自然。如果其他本土語言因為過去語言政策的失當而受到傷害,那麼挽救它的方法不是反過來打壓國語,或者用意識型態來指責那些只會說國語的人,而是包容與體諒。筆者並非主張讓其他本土語言自生自滅,而是希望以文化資產的態度來看待、保護它們。學習所謂的「母語」,不要訴諸什麼道德或「民族大義」,而是要興趣。告訴孩子們,這些不同的語言(當然也包括國語)的趣味在哪裡,讓他們自發地去喜歡它們、學習它們。
語言本身無罪,罪在那些把意識型態加諸語言之上的有心人。任何違反自然的語言政策都容易釀成悲劇,由許多人對過去蠻橫的國語推行政策所表現的痛恨可見一斑。反過來想,如果這些人夠慈悲的話,也該放過國語一馬,不要再窮追猛打了。
獨台人士也不必因為不得不說國語而感到不安。事實上,隨著台灣五十年來的發展,國語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台灣特色,早已早已本土化、台灣化了。這些特色適足以傲視全球,堪稱華人文化的精髓。它的聲調優美,用辭典雅,遠超過普通話。
如果以使用頻率與代表性來定義台語的話,那麼,國語就是台語!
參考資料:
Terralingua, language or dialect?http://www.terralingua.org/Definitions/DlangDialect.html。
上海閒話abc,〈中國方言的分類〉,<http://intermargins.ncu.edu.tw/H ... c/dialect03.htm>。
李勤岸,〈語言政策與台灣獨立〉,<http://www.wufi.org.tw/r01-10.htm>。
施正鋒(2002),〈北愛爾蘭的語言政策〉,收錄於施正鋒編《各國語言政策》,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199-236。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03),〈語言平等法草案〉。
陳錫蕃(2003),〈華人與華語〉,中央日報3月6日第九版。
普通話學習網,〈普通話是什麼〉,<http://linqi.tripod.com/pth/guanyu/putonghua.html>。
蔣為文(2002),〈民主台灣的語言人權在哪裏?〉,收錄於施正鋒編《語言權利法典》,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4-7。
蘇金智,〈普通話語法規範問題面面觀〉,<http://www.hkedcity.net/iclub_fi ... ducation07.html>。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6號
16 Hang Chow South Road, Sec 1,Taipei 100,Taiwan,R.O.C.
Tel:886-2-2343-3399
Fax:886-2-2343-3357
Email:npf@npf.org.tw
Copyright (C) 2000 National Policy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