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85|回复: 0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的中国项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6 23: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www.chinadialect.com/

首批:昆曲。(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的昆曲名列第四。)

第二批:古琴艺术。(2003年11月公布的第2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8个,我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

第三批:“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

据新华社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昨日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我国首次与外国就同一非物质遗产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通过的项目。“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它作为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人群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交融的历史,被誉为“华夏瑰宝”、“丝路明珠”。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金陵/编制)

第四批:22个。

端午节等22个中国项目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0月01日 09: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陈光明

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传来最新消息,三十日在此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南京金陵刻经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京云锦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手工织造历史。其木机妆花是中国四千七百多年丝绸织造史、三百多年的织锦历史中,唯一流传至今尚有不可被机器取代,挖花盘织凭心的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工艺。元、明、清三代,云锦为皇家专享的御用锦缎,中国著名的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琴的祖辈久曾任职江宁织造局,专门负责为皇家制作御用锦缎。南京云锦八年来三次向申遗冲刺,被中国列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项目,直到今年第四次申报获得成功。

南京金陵刻经此次作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领衔单位,与扬州的广陵古籍刻印社以及四川德格印经院一起捆绑申报。金陵刻经处是中国佛典图像刻版的总汇,它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收藏汉文木刻经像版的宝库,又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木版雕刻、水墨印刷汉文佛教经典的唯一机构。是中国仅存的唯一一家刻经处,目前仍完整地保存着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线装函套等传统工艺。

据悉,此次列《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有七十六个,其中二十二个中国项目,它们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责任编辑:王键)

联合国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附介绍)

全球范围19个首批获受保护对象目录如下:

亚洲

中国:2001 昆曲

印度:2001卡提亚达姆梵剧

乌兹别克斯坦:2001博恩逊区的文化空间

日本:2001 能剧和狂言

韩国:2001 宗庙皇家祭祖仪式及神殿音乐

菲律宾:2001伊夫高人的哈德哈德圣歌

欧洲

格鲁吉亚:2001 格鲁吉亚复调唱法

立陶宛:2001 十字架工艺及其在立陶宛的象征

西班牙:2001 埃尔切的神秘剧

意大利:2001 西西里傀儡戏

俄罗斯:2001 塞梅斯基口头文化

南美洲

伯利兹城:2001加利弗那语言、舞蹈和音乐

厄瓜多尔和秘鲁:2001 萨培拉人的口头遗产与文化现象

玻利维亚:2001奥鲁罗狂欢节

非洲

贝宁:2001杰莱德口头传统

多米尼加:2001 维拉?麦拉康果斯圣灵手足之情的文化空间
象牙海岸:2001 塔巴纳人的喇叭音乐

摩洛哥:2001 djamaa el-fna广场的文化空间

几内亚:2001 尼亚加索“苏苏-巴拉”的文化空间

昆曲—中国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剧种。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昆曲的演出。一部戏曲通常包括至少24折,包括独唱、复杂的故事主线和次要情节,题材涉及人或神。昆曲以12个演员通过手势、身段、打斗招式、杂技和一些程式化的舞蹈和歌唱来表现,并由管弦乐和打击乐器伴着吟唱和表演。

昆曲来源于明清时代(1644—1911)的戏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办了传统戏剧和音乐的培训学院和研究机构。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这些措施被压制,80年代初,文化部调动所有幸存的昆曲演员和其他剧种的演员投入演出、创作,重新开始他们的演艺生涯。一代代新人也就得到培养。

威胁:缺少统一固定的表演形式,且自从1990年以来,登台表演只零星地有过。

保护计划:戏曲研究院开始正视收集昆曲剧本的各种版本、照片、录音和录像片。政府计划支持六个现有的昆曲剧院、新学员的培训、稀有剧种的复兴,并组织各种节目。

卡提亚达姆梵剧—印度

卡提亚达姆梵剧是一种神圣的戏剧,来源于12至17世纪期间的寺庙戏剧。梵剧由繁复的仪式、布景、管弦乐队和舞台道具组成。象征神圣的火把、圣洁的舞台、心灵纯净的演员,以及庄严神圣的演出,都显示出梵剧的宗教本源。

卡提亚达姆梵剧表演在喀拉拉邦的chakyar,nambiar 和 nangiar部落代代相传。保护梵剧是如此重要:对于喀拉拉邦,马拉雅拉姆方言亟需保护;对于整个印度南部,德拉威语的梵剧文化万古流芳;对于印度,它是一个国家的财富。

威胁:卡提亚达姆梵剧正面临着因缺少资金支持而逐渐消失的危险。另外,chakyar家族以表演梵剧为生的人越来越少,18个家族中只有5户还在继续这个职业。

保护计划:提议建立卡提亚达姆梵剧档案和资料馆。计划包括组织培训工场、制作道具服装等相关用品、培养表演大使,号召多建两家传统的剧院以供梵剧表演。

博恩逊区的文化空间—乌兹别克斯坦

位于小亚细亚平原到印度的博恩逊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居住区之一,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文化和宗教,如索罗亚斯德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很多与季节和家庭有关的传统仪式仍存在着,人们以歌曲、舞蹈和音乐庆祝节日。他们求雨的方式是将一个布偶放入河中吸满水,这种仪式就来自于索罗亚斯德教。留存下来的习俗还有婚礼、葬礼及治病的驱邪仪式。

威胁:苏联时期的文化政策忽视博恩逊的传统艺术。

保护计划:地方组织正在收集、整理民俗传统。民俗学者、音乐学者和民族学者将致力于研究这些受到威胁的传统文化。音乐和歌曲会以出版物、音乐会和节日的形式再现。

能剧和狂言—日本

能剧和狂言的产生可以追溯到8世纪,随后的发展又融入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杂技、歌曲、舞蹈和滑稽戏。今天,它已经成为了日本最主要的传统戏剧。该剧由传统文学作品、面具、服装、道具和舞蹈组成。

有两种类型:能剧和狂言。“能剧”中超自然的英雄化成人类讲述故事。面具用来表现幽灵、女人、孩子和老人。“狂言”以滑稽的对白来表演,剧本采用的语言为中世纪时的口语。

威胁:青年人对古老戏剧没有兴趣。

保护计划:自1957年被列为无形遗产后,能剧和狂言及其艺术家们得到了应有的保护。日本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培训戏剧演员。一整套记录该古老剧种的计划正在筹备。

JONGMYO宗庙皇家祭祖仪式及神殿音乐—韩国

皇家儒教神殿由于供奉朝鲜王朝的祖先,主持独特的歌舞音乐等表演。每逢五月的第一个周日,皇室后裔就会组织祭祖活动。这种典型的宗庙祭祀以传统的中国经典为基础,通过祭祀祖先和孝行希望祖先的灵魂得到永久的安息。

盛装的宗教祭司头戴王冠代表王族,在圣器里摆放祭祀用的食物和美酒。锣、钟、琵笆、锡塔尔琴、长笛和64种舞蹈分别代表着“阴”和“阳”,其中一种舞蹈,mumnu代表国王间的战斗,也显示了阴阳的力量。

威胁:现代化使得民众对神殿仪式和传统音乐失去兴趣。

保护计划:该仪式和音乐已经被列入了国家无形遗产保护名录,并于1982年立法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家。为增加祭祀仪式表演艺术家的培训课程即将出台。复兴传统仪式委员会的史料调查工作得到支持,而且,韩国国家传统戏剧中心和国家音乐学院也开始联合研究恢复传统服饰、相关用品、曲谱和乐器。

伊夫高人的哈德哈德圣歌—菲律宾

在播种和收获稻谷、守丧日和其他仪式上,伊夫高人就会吟诵和传唱哈德哈德圣歌。据估计圣歌出现于7世纪之间,由40个篇章组成的圣歌通常需要3至4天才能吟诵完毕。圣歌的语言几乎无法形成对应的文字,歌词中充满着反复、象征、明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圣歌以领唱、合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吟诵者多为上年纪的妇女,而且社会地位显赫。所有的圣歌通篇只有一个曲调,但以文字记录的圣歌廖廖无几。

威胁:信奉天主教削弱了伊夫高传统文化的力量。与圣歌息息相关的人工收割稻谷已经被机械化代替,葬礼守丧活动也被电视和收音机取代。虽然梯田已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但是耕种者却越来越少。一小部分了解圣歌的人已经年迈,而年轻人却对这传统毫无兴致。

保护计划:菲律宾法律保护原住民的权利,包括他们的知识产权,有历史文献和人文价值的图片出版物正在计划中。政府在筹备节日和原住民庆典仪式。国家图书馆和国家博物馆在为圣歌建立全套的档案。对青年人的传统教育项目也有望开展。

格鲁吉亚复调唱法—格鲁吉亚

查克路罗一种以暗喻和多种音乐组成的复调歌曲,多在节日上演唱。两位男声独唱演员和男声合唱需要极熟练地掌握歌唱技巧。查克路罗起源于公元8世纪早期这个地区的葡萄酒祭仪和葡萄文化,复调唱法则大约产生于12至14世纪格鲁吉亚文艺复兴时期。

威胁:查克路罗正受到农村迁徒和工业化的威胁,以及西方音乐的影响。

保护计划:重新灌制老唱片,制作录像带,建立资料库和保护系统,记录上年纪的歌唱家的歌唱技巧,收集有关葡萄酒文化的仪式。格鲁吉亚民间歌曲国际中心正在筹备音乐节和民间音乐会。

十字架工艺及其在立陶宛的象征—立陶宛(拉脱维亚支持)

传统的木制十字架手工制作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性、信仰和礼仪。它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15世纪时基督教传入立陶宛。十字架工艺作为一种受欢迎的传统的方式,表达人们的历史、艺术、社会和民族价值观。十字架一般的高度为1.2至2米,雕刻有典型的花纹和几何图形,并刻有基督或圣徒塑像。

十字架有时单独肃立,有时成群林立,树林里,田野上,山泉旁,路口边,随处可见。很多十字架被放在著名的历史遗迹jurgaiciai山上,立陶宛大约有200名十字架工艺师。祈祷和祝福时十字架往往被视为神圣无比的。除了宗教和社会意义外,十字架也有政治象征,比如自由独立。从1920年起,十字架一直被用作纪念国家节假日。

威胁:这种以社会为基础的传统受到现代化和青年移民的威胁。

保护计划:建议通过调查研究、音像文件来保护并发展十字架工艺,举办工艺交流会,为年轻人开办培训班,通过媒体和互联网组织教育促进项目。

埃尔切的神秘剧—西班牙

埃尔切的神秘剧是关于死亡、假想和童贞的神圣的音乐剧。从15世纪开始,该剧就得到罗马教皇的特别许可在圣玛丽大教堂演出。神秘剧是中世纪欧洲宗教剧的生动记录,也表明了受拜占庭文化影响的热爱童贞的中世纪文化。神秘剧完全由歌唱构成,一般在8月14至15日分为两幕演出。从1625年起就有人收藏剧本,剧本中的文字多用巴伦西亚语写成,也有一些部分用拉丁文。歌曲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风格中来回转变。神秘剧舞台布置极有特点,水平代表大地,垂直代表天空。该剧反映了巴伦西亚人的语言和文化特性,每年约有300个志愿者投入神秘剧工作,全城的百姓都被深深吸引。

威胁:很难找到材料和诀窍去保存背景和舞台布置,而且巴伦西亚语绝大部分已经被卡斯蒂利亚语取代了。

保护计划:1931年,神秘剧已经被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宣布为“国家纪念碑”且受法律保护。现在演员和歌唱家的培训机构已经得到重视。1990年,市议会和巴伦西亚文化部已经组织了一个国际性的中世纪剧院和音乐节,及一个研讨会。神秘剧博物馆、国际互联网网站、基督教教堂舞台布置也在计划之中。

西西里傀儡戏—意大利

西西里傀儡戏产生于19世纪早期的意大利西西里岛,一直盛行至20世纪50年代,表现的故事多为宏伟的史诗传奇。傀儡艺人们为自己传统的表演和技艺而骄傲,并以家族的方式代代相传。

根据一些基本的故事情节,艺人们用精雕细刻的偶人和道具进行即席创作,这些故事一般来自诗歌、浪漫传奇或流行的歌剧,但对白都是临时编的。

木偶经过繁复的手工雕刻,而且其面部表情都被高度地夸张。色彩鲜亮的舞台两翼和背景最为赏心悦目。木偶艺人专门请手工精湛的工匠雕刻、着色、设计木偶形象,这些工匠都延用数十年流下来的制作方法。

威胁:随着娱乐方式的增多和电视的出现,西西里傀儡戏已呈衰落趋势,西西里岛城镇社会的变迁也加快了其灭亡的速度。大量木偶艺人被迫放弃了他们的职业。

保护计划:包括为青年木偶艺人开办培训工场,举办西西里木偶节并设奖项,举行国内外的展览,创立木偶戏学校。

塞梅斯基口头文化—俄罗斯联邦

塞梅斯基是俄罗斯一个古老的信徒团体,他们居住在与世隔绝的特兰斯贝卡尔地区的村子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反映了16至17世纪俄罗斯民俗文化,如传统的建筑、服饰、礼仪、音乐、典礼、箴言、谚语及宗教信仰。

他们一直深蒂固地保留着中世纪沿袭下来的传统,并波及到了乌克兰。塞梅斯基最为人称道的是其独特的合唱乐队,这是一种产生于17世纪的古老的俄罗斯教会音乐。1935年以来,数支熟练掌握这种音乐的乡村唱诗班相继建起来。

威胁:今天,塞梅斯基的传统习俗正面临消失的威胁。主要因为数十年来该地区的政治、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变革严重破坏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保护计划:俄罗斯国家杜马正在筹备一个十年计划,包括普查记录塞梅斯基传统文化,召开研讨会。同时相关的节日、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博物馆的筹建,实用艺术的普及推广都在计划之中。

加利弗那语言、舞蹈和音乐—伯利兹城(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支持)

加利弗那人的祖先来自非洲,17世纪时因反抗英法殖民者的统治而被流放到圣文森特(西印度群岛)。现在加利弗那人散居在洪都拉斯的港口城市——伯利兹城、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据估计现有的11500人分为10个社区住在大西洋沿岸,他们仍保持着自己的传统语言,即含有圣森特原住民语言特点和非洲语言特点的“黑加勒比语”。音乐和舞蹈在加利弗那社区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乐器包括鼓、沙球、吉他和海龟壳,用于宗教典礼和日常生活。

威胁:加利弗那作为一种母语,却只在伯利兹一个小村里教授。而且这种语言没有任何文献记录。由于经济不繁荣、都市化、歧视性的土地法规以及学校对语言文化的不重视,幸存下来的加利弗那语受到很大的威胁。另外,也有移民潮、种族歧视、缺乏政府和财政支持的因素存在。

保护计划:1977年颁布了加利弗那民族语言政策,伯利兹、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三国政府联合保护该语言和文化。此政策致力于记录并发展加利弗那语。加利弗那行动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土地、教育、语言文化、健康和其他社会事务等相关活动,寻求对该民族的关注,并支持其社会和经济发展。

萨培拉人的口头遗产与文化现象—厄瓜多尔和秘鲁

萨培拉人居住在这个地球上以物种多样化著称的亚马逊河流域。他们通过语言、宗教仪式、神话、艺术、甚至传统医药表达和雨林的密切关系,这对全球意义非凡。尽管经过四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基督教的强制推行、被迫的劳作、疾病、战争、迫在眉睫的森林滥采滥伐,萨培拉人都没有停止为保护祖先传统和雨林生活的奋斗。在被西班牙占领之前,39个种族这一文化遗产的承载者,使之代代相传。

威胁:据估计,萨培拉人口还不到300人,只有5人可以流利地使用这种语言。其中200人居住在厄瓜多尔,100人居住在秘鲁。

保护计划:厄瓜多尔和秘鲁决定让萨培拉语言得义重生,保护其文化遗产,研究并保护原始宗教和传统医药,巩固萨培拉社区,并鼓励厄瓜多尔和秘鲁的萨培拉人增进交流。

奥鲁罗狂欢节—玻利维亚

被引入到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之间,奥鲁罗狂欢节每年通常持续十天。独特的音乐、舞蹈和工艺品,还有一个最突出的大型游行队伍,需要20000个舞蹈家和10000个音乐家在4公里的路上表演20个小时。该狂欢节有着浓郁的社会特点,吸引着40多万人。

今天的狂欢节起源于哥伦比亚时期尤鲁人最著名的一个伟大的节日。十七世纪西班牙人禁止尤鲁典礼,但他们伪装成天主教圣餐会,继续节日。安第斯山神融入了基督偶像,安第斯神系中的神像天主教圣徒一样被崇拜,ito 的节日通过基督教著名的candelmas典礼(2月2日)的形式被继续表现。

威胁:采矿业和传统农业的衰败,砍伐森林和移民潮威胁着奥鲁罗文化。都市化、日益加深的代沟和对文化遗产的商业方面的开发等原因。

保护计划:制定传统与大众文化方面的国家级遗产和知识产权编码法律。建立狂欢节博物馆项目应引起正视,该馆应收集节日用的面具、服饰及冬至日的物品。狂欢节的展品可以提供给其他感兴趣的城市模范作用。

杰莱德口头传统—贝宁(尼日利亚和多哥支持)

100年来,纽鲁巴人、玛族、玛西族熟谙以传统习俗和舞蹈欢庆丰收,即使大旱之年或疟疾横行。纽鲁巴人歌颂他们的典礼、个性鲜明的面具,追溯历史和独有的神话。人们被分成几个部落,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统领。晚上举行的面具舞会上只有女人可以表演节目,音乐伴奏下的歌者、舞者戴着具有讽刺意味的面具,模仿着人们种种举止。

杰莱德的神秘起源反映了从母系社会到族长制社会的转变过程,目的是安抚祖先的神灵和神话中母亲的愤怒。力量的象征——蛇或“母亲”的使者——鸟,通常被视作动物的代表。

威胁:技术发展和旅游开发危害着杰莱德的未来。

保护计划:提议建立一个专供表演与培训手工艺者和学生的社区中心。编辑一个包括杰莱德最好的关于氏族、面具、工艺品的完整目录。制作视听材料,修订遗产法,国内外的节日活动中出售手工艺品。

维拉?麦拉康果斯圣灵手足之情的文化空间一多米尼加共和国

圣灵手足之情代表祖先杂居的人们相信圣灵的存在,他们以一种打击等乐器相互联系在一起。他们有着西班牙的传统,但是属于殖民时期的奴隶们。家庭、父亲或母亲的关系决定着在兄弟会里的成员资格和位置。成员们传播着圣灵庆典和罗萨里奥圣处女节。在葬礼和祭拜礼仪中,他们呤唱21首传统的曲目,每次有几千人参加圣灵手足之情的庆典仪式。

威胁:戏剧性波动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变革已经危及圣灵手足之情。

保护:把社区和人所持有的传统详列成清单。社区中心设特色工艺品陈列、博物院、档案室和图书馆,并开办教育及发展项目。一些传统将在学校课程里得到介绍,节日将有组织地进行。

阿方卡的Gbofe,塔巴纳人的嗽叭音乐—象牙海岸

侧面吹奏的塔巴纳嗽叭一般用于典礼和传统仪式。“gbofe”大概指乐器、演奏者,音乐或整个演绎过程。塔巴纳人通常将gbofe用于各种典礼和传统仪式上。

喇叭的制作也十分隆重,需要举行一个砍树根仪式。乐队由六人组成,其中第五个人作为主角喇叭演奏,伴以传统的鼓乐和盛装的男性舞蹈。因为塔巴纳方言是一种音调语言,所以“文字”都可以被妇女唱诗班用喇叭“翻译”出来。歌曲的主题包括爱情、悲恸、教育和日常生活。

威胁:工业化及农村迁徙正威胁着gbofe喇叭的继续发展。年轻人对传统艺术没有什么兴趣。

保护计划:gbofe将在学校课程里得到推广,通过调查研究、促进活动、组织节日来增强传统艺术的活力。为年轻音乐家设立奖学金问题也得到重视。

Djamaa el-Fna广场的文化空间—摩洛哥

djamaa el-fna广场位于马拉喀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地人和游客都把这个文化交叉点作为聚会的中心场所,来这里娱乐,做生意,甚至寻医看病。在这儿他们可以看到讲故事的,耍杂技的、唱歌的、演滑稽戏的、矮人、舞蹈、动物表演、耍蛇的、吞玻璃、吞火的、以及算命、占晃、卜卦、简易的高尔夫球和布道的和牙医,传统草药和天然染料纹身都可以在这儿找到生意,还有卖水果、面包、水以及夜晚租灯笼的。自从1070至1071年马拉喀什市建成,djamaa el-fna广场也就出现了,而且成为了该市的显著标志。世界各地的游客们盛赞广场的四海一家味道和人们的热情活跃。1920年广场已得到国家立法的保护。

威胁:马拉喀什的发展和现代化显示了djamaa el-fna广场的弱势,交通、污染、城市扩展和旅游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保护计划:广场的目的是成为城市里一个模范地区,给民众、文化、见面和交流提供一个优良场所,十年计划将会解决主要问题并联合各相关结构加入。保护工作从业者权利会得到有效保护,科学的产品目录将被建立,研究djamaa el-fna广场历史的国家口头遗产研究院即将成立。

尼亚加索拉“苏苏—巴拉”的文化空间—几内亚

从13世纪起,“苏苏—巴拉”就代表着mandingue社会的自由和团结。苏苏-巴拉一般在尼亚加索拉的多卡拉家族中演奏。多卡拉家族的族长就是这种非洲打击乐器苏苏-巴拉的守护人,也只有他才可以在特殊场合,如伊斯兰教的新年或某些葬礼上演奏苏苏-巴拉,同时他也担当着教授当地7岁以上的儿童学习演奏的任务。苏苏—巴拉多用来伴奏中世纪非洲史诗和马里王国建立者的赞歌。

威胁:苏苏-巴拉及其表演地正受到农村移民、生活条件艰苦,不法文物商人和频繁的火灾的威胁。

保护计划:建议举行音乐节和大会,向年轻人介绍乐器的制作工艺。尼亚加索拉正筹建一个收藏苏苏-巴拉的博物馆和专门的图书馆。为族长和其兄弟们建立一所学校以传授他们的传统知识。号召尼亚加索拉及其周围的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系统,控制沙漠入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9-17 03:02 , Processed in 0.0674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