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琴瑟米勒

“曾经 ”怎么可以做定语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 19: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学习》好像是在03年第五期上有一篇是写“曾经”加“的”修饰名词的,觉得分析得很透彻。
发表于 2006-4-23 15: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曾经的日子

电视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煽情的句子:还记得吗?那些曾经的日子?
居然真的可以来修饰名词的。
现代汉语上讲,时间名词和副词的区别在于是一个可以前面加介词,另一个则不可以。例子便是:过去   曾经的区别      因为可以说,在过去,不可以说,在曾经。所以过去是时间名词,曾经是副词。但是曾经出现在名词前,又有点说不过去,怕学生会混乱。这一点我都没敢讲。
曾经的日子   与  很女人,很男人  的情况相同吗?
我觉得似乎不一样。
发表于 2006-5-17 13: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这种感觉呢?
我觉得这里曾经可以修饰名词,可能是“的”给它的权力!
不是它自身发生了什么变化!
望各位有识之士,予以指正!
发表于 2006-5-19 18: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曾经的你”这样一个结构,它存在的合理性在哪?
是“曾经”?
是“曾经的”?
是“的”?
到底哪方面是这个结构能够存在的的合理解释呢?
发表于 2006-5-20 12: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的朋友,曾经的期待,曾经的美好,曾经的你”等结构中,“曾经”的词性问题初探

1.曾经的朋友: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11,000篇,用时0.056秒  
2.曾经的期待: 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9,950篇,用时0.065秒  
3.曾经的你: 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322,000篇,用时0.001秒
4.曾经的美好:百度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142,000篇,用时0.046秒
说明:
    百度的搜索统计只是大致的、粗略的。第1项包括很少部分“曾经是朋友”的用法;第2项包括很少部分“曾经期待”。但我们仍能从中看出以上“曾经”做定语用法的大致情况。

    从以上语料统计看,楼主所列的这类“曾经”用于做定语的用例实在不少。根据语法学界普遍的看法,一种“词类变换”的用法,如果是经常的、普遍的用于两类词的功能,它就是“词的兼类”现象;如果是偶然的、少见的,它就是“词类活用”现象。尽管我们统计的是网络用语情况,但从语源看,大多数是大众媒体(报纸、新闻等)的用法。因而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适用性。也就是说“曾经”可以做定语,意味着它的词性有了某种程度的变化,即在有的场合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词”了(因为做状语是副词的主要功能)。

    现在涉及的第二个问题是:“曾经”在“曾经的朋友,曾经的期待,曾经的美好,曾经的你”等结构中,它所表现出来的词性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一个词,当它“既能做定语,也能做谓语,也能做状语并且不能带宾语时,它肯定是形容词。”我们看“曾经”能否作为形容词来用(前加*号表示不可用):
*朋友曾经
*期待曾经
*你曾经
*美好曾经

    从以上拟例来看,“曾经”并不能做谓语,于是,它就不可能是形容词一类了,因为“做谓语”是形容词最主要的语法功能。因此,可以判定:“‘曾经‘做定语”现象,不能看作副词与形容词的兼类,而是处于从词类活用向兼类的一种过渡状态即“曾经”这一副词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做定语的功能。这种语法现象是值得进一步认真研究的。

    以上看法不一定正确,希望大家指正。

[ 本贴由 孙兰荃 于 2006-5-20  12:34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5-23 14: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是不是将问题的重点放到“曾经”一词的词性转移上了?
如果说“曾经”一词由谓饰有转向体饰的倾向的话,它的理论依据在哪?
我们讨论的不是它的应用程度,是它存在的语言理论依据,不能通过网络调查以确定它存在的依据就是其广泛的网络或媒体应用吧?
到底是一种谓饰向体饰的转化倾向呢?还是处理成一种兼类呢?好像都讲不过去的吧!?它的理论依据在哪儿?对内是否有普遍性,对外是否有排他性呢?是不是所有的时间副词都有这样的倾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5 08:17 , Processed in 0.06334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