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62|回复: 0

军事新闻的语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6 07: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让军事新闻更耐读些——-略论如何增强军事新闻语言的生动性》
作者:陈玉祥
原载:《军事新闻》2004年第3期


  历史的巨轮正在新世纪的航道上劈波斩浪、乘风前行。回首峥嵘岁月,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盛开不衰的军事新闻百花园里,一代代军事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奋斗者们,用热血丹心和聪明才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光辉卓著、彪炳史册的动人华章。流连其间,笔者发现每一篇传世佳作,不仅主题鲜明、时代性强、真实感人,而且还有一个共同特点: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令人读后如饮甘露,透彻心肺,回味无穷。
  当代新闻学理论认为,新闻所反映的是生机勃勃、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又都是具体实在、生动形象的,它们各具形态、情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因此,用鲜灵灵、活脱脱、充满生活气息的新闻语言,反映好这些具体生动的客观事实,是新闻本身理所应当承担的光荣使命。而作为以军队和军事活动为报道对象的军事新闻,由于本身具有雄壮和悲壮的美学特征,故更应该需要我们从事军事报道的记者、通讯员,着力提高驾驭新闻语言的技巧,通过自己的妙笔来反映充满阳刚之气的军营生活,状写波澜壮阔的军事活动,以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力争使每一篇新闻作品努力达到思想性、指导性和贴近性的完美结合。
  那么,军事新闻作品的新闻语言如何在确保具体、精确、鲜明、简洁等特色的基础上,增强其生动性和吸引广大读者的魅力呢?据笔者的愚见,至少应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上下深功夫、细功夫。
深入生活仔细采访 力求展示现场情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军事新闻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就是我们的记者、通讯员要深入多彩的军营生活和火热的军事活动,去发现、挖掘和掌握大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生动的第一手新闻素材。这就要求我们记者、通讯员必须要打破跑机关、泡会议、抄材料和摘简报等采访模式,纠正下部队只跑面、不跑点,只了解事、不采访人,以及"走马观花"式的采访作风,而应努力做到深入基层一线、深入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调动眼、耳、鼻、口、舌、手、脚等身体的各个器官去感知、发现和搜集大量的原汁原味的新闻素材,进而用恰如其分的新闻语言加以表述,融进自己的作品中。
  如1939年春天,著名作家、老新闻工作者黄钢第一次从延安到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总部采访,晚饭后在总部机关的篮球场上,看到许多官兵在进行轮番篮球赛:"因为打球的人太多,一场只能打15分钟,打完就换10个人上场,很不凑巧,有一位年龄大的,排到第11个,有个小鬼想让他先上场,但这位年长的军人拒绝了:'你们来吧,这场不该我。'这个老军人便很自然地蹲到了球场的一角。他,就是八路军最高级的军事指挥员---朱德总司令。"寥寥百余字,八路军总部机关在艰苦岁月中官兵关系十分融洽、业余生活简朴健康的生动场景便跃然纸上,令读者过目不忘。试想,如果作者没有深入篮球比赛现场,没有当有心人,没有留神用眼睛去观察,没有从生活的细小方面主动地去搜集那些生动的第一手材料,那么,他能将朱总司令那种与士兵平等相处的音容笑貌和现场情景,表现得如此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吗?
丰富语汇善用动词 多层次反映事物动态
  众所周知,在人类浩如烟海的语汇中,动词是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法国作家福楼拜在总结写作秘诀时曾说:"不论描写什么,要赋予他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西方新闻学》也认为: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每句话中至少应有一个活跃的动词。
  军事活动是人类社会中因素变化最多、情况变化最快的群体性活动之一。因此,要使军事新闻中的各种形象"动"起来,"活"起来,给读者以一种犹如"身在现场"的动态美感,就应当多用动词,善用动词。
  下面是战地人物通讯《胜利从他的身上通过》中的一段文字:"他像一支锐利的箭,从平地上一跃而起,直射枪眼……在子弹的空隙里穿越,弯着腰,飞奔,向左,向右,再飞奔……忽然间,他身子一栽,左臂失去了知觉……他继续猛力地向前扑。枪眼在继续喷着火蛇,他就朝这火蛇猛扑。当他靠上碉堡时,右手扔下冲锋枪,一侧身,把背包塞到枪眼上。昏了头的敌机枪手,不知塞在前面的是什么,吓呆了,狠命地往外推,几颗子弹又把背包穿透两个小眼。火蛇停住了。"
  这是解放初期新华社战地记者对我军在广东钦廉地区一次剿匪战斗中一个战斗场面的精彩描述。文中的"他"是某部七班班长王玉山。记者运用15个动词,生动描述了在部队进攻受阻的紧急关头,主人公挺身而出去堵枪眼的一连串的组合动作,使读者目不暇接,充分表现了革命战士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塑造了一位"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作品中,文字虽然质朴无华,但动感十分强烈,令读者读后如欣赏一部战争影片中一组反映战斗场景 的"慢镜头"一样,在脑海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工笔刻画注重描写 举其精华塑好形象
  如果说,小说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感染读者,散文靠清新的意境取胜,那么,军事新闻(尤其是通讯作品)则主要靠生动而精彩的细节吸引读者。
  所谓新闻细节,是指新闻作品中描绘人物、事件、环境和自然景物等的最小组成单位,是那些能有效地增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表现力的细枝末节。虽然取材细微,但它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和人物的特征,运用翔实的材料进行工笔刻画和细致描绘,既可体现新闻的主题思想,增强新闻的特殊感染力,也可以刻画人物的性格,丰富人物的形象,还可以烘托环境气氛,增强新闻的时代感、现场感和真实感,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故能给广大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作家魏巍在其著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有一段记述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的场景,其中有这样的细节描写:"……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着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的,有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的。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粘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这些具体而生动的细节,十分形象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志愿军烈士们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令读者久久难以忘却。
  当然,在深化新闻改革、强调适应读者快节奏生活的今天,记者、通讯员还应将生动感人的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客观准确地告诉读者。这就需要记者、通讯员在采写新闻时既要写得精短,又要使新闻语言包含丰富的信息量,即要做到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强调的"文约事丰"的要求。然而要做到"文约事丰",在新闻语言的运用上,记者、通讯员必须要有善于浓缩新闻事实、举精华于作品中的功夫。而要做到这一点,运用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夸、做作,抓住事物和人物的重要特征,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或人物的鲜明形象,使新闻事实或人物生动地、形象地再现于读者面前的白描,又是新闻作品语言描写中最常用的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传统技法,画家不用颜色渲染,只用墨线勾描来展现形象,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借鉴到新闻写作中,就是要做到直接叙述与描写的高度统一。其特点是:能从平凡中见伟大,在沉静中见激烈;自然流畅,不事雕琢。它凝练、质朴,能在较短的篇幅中容纳尽可能多的事实和形象;主观色彩少,客观力量强,反映现实逼真,显示出来的只是生活本身,而无斧凿痕迹。鲁迅先生曾将这种写法归纳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因此,新闻界许多名家有"白描胜于浓抹"的说法。
  且看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在《陕西记行》中一段描写周恩来同志的文字:"他有一双精神而朴素的眼睛,黑而粗的须发,现在虽然剃得很光,但他的皮肤中所藏浓密的发根还清晰地表露在外面。穿的灰布棉衣,士兵式的小皮带,脚缠绑腿。"范长江抓住周恩来同志的外表特征,通过简洁明快的白描,便使一位睿智精干、朴素谦和的红军领袖形象十分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要求军事新闻写得短而精的今天,像这样高超的白描手法,应值得我们大力提倡。
大胆借鉴巧用修辞 不拘一格增强文采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好的文章,如同美的音乐,能于字里行间跳动出动人的音符,透露出一股铿锵有致的韵味来。相传,晋朝孙绰在作《天台山赋》时,写到得意处对朋友说:"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天台山赋》中的文字可作金石声,其精美的程度可想而知。
  文章的这种声韵美,文艺作品可以具备,新闻作品又何尝不能呢?这里,先让我们试读毛泽东同志的新闻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的一段文字:"国民党反动派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读者读着这样的文字,一股气吞山河、挺拔劲秀的气势和美感,自然而然会充膺胸间。
  许多行内人士曾说,新闻是易碎品。然而,常读这样的新闻佳作,谁会说它枯燥无味,只会说读这样的新闻会有常读常新之感,如嚼一枚橄榄越嚼越有味。然而,细细研究这些新闻名篇的语言,我们不难发现,是作者行文中巧妙运用的修辞手法,为作品添了彩、增了色。
  大家都知道,作为新近发生的重要的客观事实的报道,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在政治上、事实上和文字上的准确无误,还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即在上述基础上力求做到言简意赅,生动引人。因此,要增强新闻的生动性和耐读性,应当尽可能使用多种修辞方式来增强新闻语言的效能,使其更加鲜明生动,令人回味。在写作实践中,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仗、对比、排比、反复、双关、设问、反问、联想、映衬、顶真、回环、拈连、摹绘、仿词悬念、含蓄、幽默,以及引用名言警句、谚语、诗词和典故等多种修辞手法,都可以大胆借鉴,用来为增强新闻语言的生动性和可读性服务,为增加新闻作品的文采服务,为进一步吸引读者服务。
  在当代的军事新闻作品中,巧用修辞以增加文采的新闻佳作也是屡见不鲜不胜枚举。如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解放军报副总编辑江永红在其新闻名篇《孙铁锤传奇》一文中,第三自然段有这样一段文字:这两姊妹看上咱铁锤,把他叫进家门,一屁股堵住门说:"我俩任你挑一个,要不同意这门亲事,就找连长。"铁锤正色道:"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不中不中!"说着便夺门而出。……从此,铁锤见了女人就装哑巴。野营到村庄,也是只做好事不说话。
  这段文字中,作者引用了"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的谚语,并让主人公在恰当的场合说出来,既符合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又为文章增色不少。
  总而言之,调动巧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来增加新闻语言的文采,是新闻写作中一种高级的写作手法。当然,修辞不可滥用、乱用,而应根据揭示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和凸现新闻人物的个性特征,恰如其分地加以运用,如此,才能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最佳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4 16:05 , Processed in 0.0948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