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39|回复: 1

清代的文书制度:奏折和谕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29 12: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老马822  
来源:http://www.lotus-eater.net
2005-6-15 20:03:41   

--------------------------------------------------------------------------------

      在封建集权专制制度的国家里,国家庶政事无巨细,均由皇帝作最终决策,一切军政大事全围绕着皇帝运作。当时,臣工的奏报与皇帝的命令类文书,是当时沟通上下的重要手段。

  在清代,奏报文书分两种。一曰“题本”,是高级官员们报告他们所经办的政务的正式文件,是清代主要的奏呈文书之一;二曰“奏折”,是清代高级官员直接进呈皇帝的机要文书,也是清代主要的奏呈文书之一。

  题本和奏折的主要区别在于呈递的环节程序不同。题本一般不是由奏报者直接呈递皇帝,而要由内阁大臣拆封、票拟,然后才转呈皇帝批阅。

  清朝前期的奏报文书以题本为主,而奏折大约是在雍正以后才普遍使用,其重要性逐渐超过了题本,并且到清未时最终取代了题本。

  这是因为在采用题本作为官员们的主要上呈文书,无论是在书写的款式上或是在处理的程序上的手续繁复,容易延误时机,经办人多,容易泄漏机密。而最重要的是题本要由内阁大臣拆封、票拟,这对皇帝集权是一大妨碍。

  雍正之后普遍使用的奏折是由官员派亲近专差直送北京宫廷,入东华门,至景运门交奏事处的奏事官递进.由奏事太监直接送达皇帝,并由皇帝亲自折封批阅。以朱笔批示于折上。经过批示后的奏折交军机处办理,凡已直接奉批之件,均由军机处另录一份.称作“录副奏折”,其原折即发还原奏人按朱批执行。还规定了缴回朱批的制度――凡具奏官员收到经过朱批过的奏折,均应在办完后定期进缴,不得私自收存,违者要治罪。

  有些奏折或因事涉机密,或根据具奏人的请求,皇帝留中不发。日后则交军机处保存。还有一些御史等六官的奏折,常属风闻奏事(就是通报情况,性质类似现在的内参清样吧)之类,皇帝一般不予批示,也不退还原奏人,即以原折交军机处存档。军机处将录副和未经朱批的原奏折,每日箍作一捆,每半月合为—包归档备查。军机处的录副奏折.既是为了存档备查,同时也用于发抄作为在京各有关衙门遵照执行的根据,这表明录副奏折不仅仅是备查之副本,而且在当时进行国家统治活动中直接起执行和办理的作用。所以录副奏折是具有历史凭证作用和法律效用的。

  清朝政府对官员使用奏忻的权限范围有很具体的规定。光绪《大清会典》卷八十二载:“在京宗室王公,文职京堂以上,武职副都统以上,及翰林詹事授日讲起居注官者,皆得递奏折。科、道言事亦得递奏折。在外各省,文职按察使以上,武职总兵以上,驻防总管城守尉以上,新疆北路办事大臣、领队大臣以上皆得递奏折。道员言事亦得递奏折。其言事得递奏折者,遇除授谢恩、老疾请假等事,仍不准自递奏折。凡在京例不准递奏折人员.如特旨派往外省查办事件,及任学政、织造、关监督,并科道及抽查者,亦得递奏折。其派各省正副考官,例得递奏折人员,出京回京皆得递奏折。例不准递奏折人员,惟回京时准递折复命。其外省得递折人员来京时,亦准递折请安。”

  朝廷还规定了对奏折的严格保密制度。早在康熙中叶奏折文书创行之初,康熙帝就一再要求具折官员必须亲写亲封,防止他人假手其间。如具奏人实因年老有病,不能握笔,而请自己的子侄等人代书时,必须在折内申明。雍正皇帝即位之初,更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723年1月5日)对大学士等官下了一道上渝,要求臣僚所上奏折“必须亲写,不可假手于子弟,词但达意,不在文理字面之工拙”。雍正元年(1723)、二年(1724)谕科、道官员,规定“折内之言,不许与人参酌,或同僚知而言之,则同僚即可据以密闻。”,雍正三年二月初八日(1725年3月21日)给内阁上谕说“各省督、抚、提、镇将朕批密谕,有同在一省而彼此互相传看者,有隔越邻省而彼此互相通知者”,所以规定“嗣后若有此等,一经发觉,该部(指刑部)概以泄漏军机律治罪”。由于清朝自雍正以来就极为重视奏折录副制度和回缴朱批奏折制度,所以保存下了相当系统完整的录副奏折和朱批奏折。这两项制度,对保存文书史料具有重大意义,对我们了解和研究清代历史方面具有宝贵的价值。

  皇帝所下达的命令和指示通称谕、旨。凡皇帝特发的命令称之为“谕”;皇帝根据官员们的奏请而批示的意见叫做“旨“。
发表于 2005-11-30 13: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未了 藏有两江总督 陶澍 给 道光皇帝 上的安折,改天上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1 22:08 , Processed in 0.1539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