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82|回复: 0

李如龙:词汇系统在竞争中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31 01: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李如龙
来源:作者惠赐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它总是处在不断变动之中。词汇是多元、复杂的系统,它的变动都会牵动系统的变化。那么,推动词汇及其系统的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是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自然法则。也是词汇发展的动力。
词汇是如何在竞争中发展变化的?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制约?存在着怎样的规律?这都很值得研究。本文就汉语的情形讨论词汇在五个方面所存在的竞争及其所造成的演变。

1.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竞争

     词汇的系统总是包含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是词汇的核心。它标记着日常生活中最必需的事物和概念,在交际过程中使用频繁,意义和用法也比较稳定,并且为创造新词提供了最重要的凭借。正是这些词汇保证了语言的连续性。一般词汇是基本词汇之外的词的总汇。它们随着社会生活的脉动而不断扩充和发展,时而也有一部分会补充到基本词汇里去或者取代原有的基本词汇。二者在使用中相互依存,在发展中相互转化。
基本词汇虽然相对稳定,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基本词汇的变化积累多了,就会发生系统的重大变化,语言便要发生质变。基本词汇的系统是语言的重要的本质特征。考察不同时代的通语和不同地域的方言,都应该从基本词汇入手。
我们从斯瓦迪士的二百个核心词表中就18个常用动词考察了古今汉语的用法,发现其中大部分从上古到现代都有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区分不同时期汉语的根据。见下表。
        “看”          “找”         “睡”        “吃”        “喝”        “知”
上古         视        求\索        寝\寐          食          饮          知
中古         看        寻\觅        卧\眠\睡          食          饮\呷          知
近代        看\瞧\瞅        寻\觅\找        睡         吃(喫)          喝          知道
现代        看\瞧\瞅        找        睡\睡觉          吃          喝        知道\懂得
        “死”        “杀”        “游”        “飞”        “走”        “躺”
上古        卒\死        杀\戮\诛        游\泳         飞\翔          行          卧
中古        死        杀\戮          游\泳          飞          行\走          卧
近代        死        杀          游泳          飞          走          卧\躺
现代        死        杀          游泳          飞          走          躺
        “站”        “打”        “住”        “唱”        “去”        “玩”
上古         立\徛        击\叩\敲\拍          居\止          歌         之\如        戏(嬉)
中古         立        打          住          唱         往\去        玩
近代         立\站        打          住          唱          去        玩\耍
现代         站        打          住         唱\歌唱          去        玩\耍

        从这个抽样调查可以看到,18条基本动词中,上古和中古全同的3条,全异的7条,有同有异(新旧并用的)的8条;中古和现代全同的4条,全异的6条,有同有异的8条。由此可见,上古和中古、中古和现代之间,全同的不及五分之一,相异的则大于三分之一,这三个时期的汉语是发生了质变的,而并用的都接近一半,这是保持语言连续性的需要。

      从现代方言的表现看,除了以上各种不同说法之外,“看”还说 睇(粤),觑(闽东),眏、?(客家)、瞜(官话);“找”还说搵(粤),讨(闽东),?(闽南);“睡”还说睏(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博士生白云同志协助整理了不少材料,特此致谢。

睏觉(吴),目?(闽北),睡目(客家);“知”还说晓得(客家、赣、湘)、八(闽);“游”还说泅(闽);“杀”还说?(闽);“玩”还说嫽(客家),白相(吴),彳陀(闽);“躺”还说倒(闽)。可见从基本词汇的差异也可以看到不同方言之间的重要特征。
那么,基本词与一般词是如何在竞争中互相转化的呢?汪维辉对“视/看”、“求、索/寻、觅”、“寝、寐/卧、眠(瞑)、睡”、“击/打”、“居、止/住”①等几组词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轨迹做了详细的考察,发现上古的常用词“视、求、索、寝、寐、击、居、止”等发展到中古,逐渐边缘化,它们或以文言词的身份或作为词素保留在词汇系统中;而一般词“看、寻、觅、卧(表睡觉)、眠、睡、打、住”则从词汇的边缘向核心位置转移,成为常用词。二者经历了长期共存、互相竞争,其结果或新旧交替,或二者并存。
上表的例词中,寻—找、游—泳、行—走、站—立、玩—耍就都是在某一时期的新旧两种说法的“并存”。并存久了就双音“合成”:寻找、游泳、行走、站立、玩耍,类似这种双音合成词还有很多。例如:打击、欢乐、叫喊、听闻、全都、存在、话说、说话、解放、喜欢、结束、隐藏等。有的合成词用久了之后,也成了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竞争更为常见的方式还是扩展和延伸。
     所谓扩展是运用单音的基本词汇语素合成双音词。正是基本词汇的扩展使一般词汇经常地、大量地增加,使词汇库不断地丰富起来。大量的合成词定型之后又会反过来使一些本来的非基本词汇提升为基本词汇。例如“电”虽然出现很早,早期只用于雷电、闪电、电掣等场合,并不属于基本词汇。现代社会里有了电力、电灯、电话、电机、电筒、电流、电子、电动、电解、电影、电视、电脑、电扇、电炉、电极、电梯、电器、电台、电源、电线、电网、电压等之后,“电”已经进入基本词汇了。同样的道理,电脑进入千家万户后,“电脑”一词的构词能力非常强,其后可带“化、卡、狂、店、房、板、版、盲、城、室、屋、界、科、员、展、库、桌、班、站、纸、迷、商、通、部、单、报、椅、街、费、业、网、厂、热、课、战、馆、营、虫、体”等许多语素。“电脑”也会很快充入基本词汇的。

       所谓延伸是运用已有的“词”组成“语”——仂语、成语、惯用语或成句的谚语、俗语。这类延伸了的语和句从结构说已经不是词了,但是从意义来说还是一个语义单位,一般也认为是词汇中的大成员。单音词合成复音词又组成词组或句子形式,有时意义凝固,使用频繁之后又会紧缩为双音词。不论是延伸或紧缩,都是扩大词汇库的方式。例如,“劳动”原是“劳烦”和“动用”合成的表示“烦劳”的敬辞,后来经日语用来翻译laber,又借回汉语,构成了~力、~节、~布、~日、~者、~生产率、~改造、~模范、~保护、~保险等词语,“劳动”进入了基本词汇,再后来有些四音节词组又紧缩成双音词(如劳改、劳保、劳模)。
由此可见,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竞争的基本方式是由基本词(或语素)合成、派生出大量的一般词汇,再由词合成为语或句,使词汇不断丰富起来。只有少部分基本词汇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会发生更新或替换。这些词汇虽然数量不太大,却是很体现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的,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2. 传承词与变异词的竞争

      词汇系统既是历时传承的连续体,又是不断变异的开放系统。传承是为了维持语言的世代延续、保持语言的稳定性;变异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交际使用的需求。这决定了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必定存在着传承词与变异词的差异,并且形成了另一种竞争。传承词是历代相承、现在仍在使用的词语。前代未有、后来新创或前代虽有、后来有了较大变化的词则是变异词。传承词与变异词在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更革中反复较量。这种竞争从未止息,成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另一个
重要的动力。

      传承和变异在不同时期往往有不同的表现。殷商时期的词汇是最早见于文字的成系统的汉语词汇,它直接承继于史前汉语,反映社会生活的常用词大体上都已具备,奠定了汉语基本词汇的基础。如关于天象、地理的词有:日、月、星、云、风、雨、火、石、土、木、山、水等;关于方位、时间的词有:东、南、西、北、上、下、中、年、岁、春、秋等。早期的词汇传承的多,变异的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使词汇的变异加剧,产生了大批与生产、技术、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有关的新词。如历法方面,表示季节的名称原来只有“春”和“秋”,到西周末期,一年分为“冬、春、夏、秋”四季。战国中期以后,又出现了“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以及十二个月的系列名称。有关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方面的词也大量增加。如《孟子》中就有了“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等成系统的新词。本时期同时形成了汉语文学语言词汇的基础。秦汉是中国封建制度确立时期,农耕文化成为主流,反映到词汇系统中也有很多变异。例如关于牲畜的名称大量增加了,徐朝华统计了《急就篇》和《说文》中关于牛的名称有18种之多②;与封建帝国政治制度相关的一系列词语也在这时出现,并在后代继续使用。总体上看,秦汉时期,传承词远比新创词少。如刑法方面的词前代传承的有“刑、法、律、法令、囹圄、桎、梏、狱讼”等,新造的则有“枭首、腰斩、弃市、腐刑、斩左止(趾)、斩右止、城旦、白粲、鬼薪、隶臣妾、徙边、谪戍、诏狱、槛车、爰书”等等。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许多与人们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的基本词及有关封建政治制度、思想道德的词语世代相承、十分稳定。然而,汉语历来通行地域广,使用的人口多,社会生活曲折复杂,社会变革频繁多样,从历史上看,语言的变异又是绝对的。虽然,词汇的变异总是局部的、零散的、不断发生的,但是经过量变的积累,这种变异也可能形成巨大的规模冲击,造成质变。老一辈的人总在抱怨语言的变异太快太大是很常见的。宋代“打”字扩大化,逐渐上升为“万能动词”,对此,欧阳修就曾经有过严厉的批评:“今世俗言语之讹,而举世君子小人皆同其谬者,惟打字尔。其义本谓考击,故人相殴以物相击,皆谓之打,而工造金银器亦谓之打。可矣,盖有搥挝作击之义也。至于造舟车者曰打船,打车,网鱼曰打鱼,汲水曰打水,役夫饷饭曰打饭,兵士给衣粮曰打衣粮,从者执伞曰打伞,以糊粘纸曰打黏,以丈尺量地曰打量,举手拭眼之昏明曰打拭。至于名儒硕学,语皆如此,触事皆谓之打。”③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近20多年来,冲动、变异、更新成了时代的主旋律。新造词语“洪波涌起”,成为汉语词汇流变的主要态势和基本特色。据于根元、刘一玲主编的《汉语新词语》编年本(1991年起)的记录,新词语以每年数百条乃至上千条的速度递增,不仅口语在变,书面语也在变;不仅一般词汇大量产生,有些还充入了基本词汇。

      传承和变异竞争的基本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创新——约定俗成——定型。创新是从无到有,有的是一次完成的(如离休、下岗、纳米技术、经济特区),有的是经过多种选择而定型的(如镭射—激光、手提电话—大哥大—手机、分期付款—按揭、最高级会议—高峰会议—峰会)。各个时期产生的新词就是经过这个过程在词汇系统中立足的。第二种是利用旧有的语素另造表达新义的复合词,经过广泛运用而定型。例如:从“深”的基本义出发,先后造出了深海、深水、深层、深度、深山、深闺、深夜、深秋、深意、深情;深入、深化、深交、深思、深谈、深望、深信、深省、深造、深知;深邃、深奥、深厚、深切、深重、深刻、深湛等等。这是汉语词汇变异的常见方式,它运用汉字为表义的语素的优势随时根据需要造词,是词汇不断丰富、语义不断精细、语用不断灵活的有效方式。第三种是增加固有词的义项。这种变异有的并未分化为两个词,但使固有词里增加了大量的多义词,大大地拓展了语用空间。如,包袱(~皮儿、思想~)、解放(~生产力、~那年),解剖(~学、~自我),解冻(冰河~、资金~)。有的经过多义并用之后分化为两个词。这样分化出来的词,有的是同音词,如,雨水(由降雨而来的水、二十四节气之一)、生地(一种中药、荒地)、生油(生的油、花生油)、听信(等候消息、听到而相信);有的是不同音的同形词,如,抄道儿(名词、动词)、出处(出仕和退隐、引文或典故的来源)、大人(父亲~、~说话,小孩儿别插嘴)、生意(~盎然、做~)、生息(长~、休养~)。不论是创新、另造或增义,都使词汇系统得到良性发展。当然,在这个主流的背后,也有一些变异是未被社会认可的,在言语实践中陆续被淘汰了,或者退隐不用了。这就是传承和变异竞争中的优胜劣汰。

3.书面语词与口语词的竞争

      有了文字并形成书写体系之后,语言出现了两种并行的表达形式:书面语系统和口语系统。口语词通常只在日常谈话中使用,是生动、活泼、新鲜的,但也有粗糙芜杂的一面;书面语词是口语词的加工形式,是比较严整、稳定、规范的,有时也会走向呆板停滞。它们相互依赖,也在竞争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口语交际是言语活动中最广泛、最积极的因素。为了适应表达和交际的需要,词义在语用中不断地变动和扩展,或者一分为二地裂变,或者合二而一地合成。古时候掌握书面语的只是少数士大夫贵族,而口头语则是亿万平民百姓都参与的。口语历来是语词演变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口语词对书面语词的冲击是经常存在的。开始时口语词在高雅语体中显得格格不入,多数文人总是抵制那些口语中的“俗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它们在人们口中生了根,一些态度宽容的文人们也渐渐接受,给它们一席之地。一个词一旦在有影响的作家的笔下用开了之后,便会在高雅文体中扩展开来,进入书面语系统。汉语常用词的新旧更替生动地表现了口语词与书面语词之间的竞争。如,表示“用嘴咀嚼食物并咽下去”这一意义的词从上古到中古都是“食”。我们抽取了各个时期的几部代表性的典籍,考察“食”在其中的出现次数。结果如下:
        左传        孟子        论语        韩非子        史记        论衡
食        122          91          30          90         403         702
        搜神记        世说新语        颜氏家训        齐民要术        杜甫诗集       
食         95          51          26          382          48       
“吃”表示“用嘴咀嚼食物并咽下去”义最早的例子见于东汉贾谊《新书•耳痹》“越王之穷,至乎吃山草,饮腑水,易子而食。”汉译佛经中也有所记录。如:后汉支娄迦识译《佛说无量清静平等觉经》“串数唐得。自用赈给。不畏防禁。饮食无极。吃酒嗜美。”在中古的口语,“吃”逐渐用开了,但直到唐代还被认为是不入流的俗词,杜甫用它入诗曾被诟病。《?溪诗话•卷七》“数物以个,谓食为吃,甚近鄙俗,独杜屡用。……《送李校书》云‘临歧意颇切,对酒不能吃’,‘楼头吃酒楼下卧’,‘但使残年饱吃饭’,‘梅熟许同朱老吃’。盖篇中大概奇特可以映带者也。东坡云:‘笔工效诸葛散卓,反不如常笔。正如人学作老杜诗,但见其粗俗耳。’”到了五代时期,“吃”与“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下列唐、五代至明、清的几部典籍的用例出现次数就可以看出这个演变过程:
        杜甫诗集        祖堂集        朱子语类        全元散曲        初刻拍案惊奇(前十回)        红楼梦(前十回)
食          48          34          392          44              5              6
吃           6          128          246          85              92             117

     经过五代、宋几百年的竞争,元代之后“吃”就占了上风了,而“食”则多作为词素保留在合成词或成语之中,用于书面语。

     然而口语总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书面语则可以流播四海,传承万代。口语通常比较芜杂,书面语有更多精粹。口语随着社会生活脉动,词汇创新快,但由于汉字是灵便的造词语素,书面语也用它来造词。两种造词方法有时是各行其道的,例如叠音、双声叠韵、切脚词一般是口头创造的,合成词(故旧、深奥、彻底、惜时、厚道)、紧缩词(杞忧、关爱、反腐、彩电、评估)等一般是书面创造的。由于以往的汉字书写繁难,书面语崇好简古,文学传统长期的厚古薄今,言文之别愈演愈烈。直到数十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张“言文一致”,向来被讥为“引车卖浆者流”说的白话,才登上大雅之堂,并逐渐占据了书面语的统治地位。

      口语总是“短兵相接”,一发即逝,难以慢条斯理地推敲;书面语则可以精雕细刻,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加工。因而书面语出现之后逐渐就凌驾在口语之上,在书面语中形成的规范形式往往借助行政、文学和传媒的力量影响着口头语。到了现代社会,人们交往频繁,信息爆炸,出版物泛滥,书面语的普及以及向口语传输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迅速。就在这广泛而剧烈的交流之中,书面语和口语之间也呈现了逐渐靠拢的趋势。
可见,书面语和口头语互相竞争,也互相转化,它们之间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
4.通语词与方言词的竞争
通语是在全民族各地区普遍通行的共同语,方言则只通行于某一地域。汉语的方言分化很早,品种很多,分布又很广,直到现在绝大多数方言在日常口语中还是最通行的,因而通语与方言的竞争贯穿了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至今还在进行。

     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形成的。它的词汇以北方话的一般词汇为基础,始终处在与各地方言竞争的漩涡中。

    汉语常用词在历史上的新旧更替,展现了通语词与方言词相互竞争的语言事实。汪维辉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常用词在历史上的新旧更替,就是方言词跟方言词或方言词跟通语词之间此消彼长的结果。”④。
上古时期,表示“用视线接触人或事物”概念的词是“视”,其义域最宽,构词和组合能力最强。我们考察了“视”在六种上古典籍中出现的次数,结果如下:《左传》67次;《孟子》26次;《论语》8次;《韩非子》46次;《史记》187次。《方言》所列“视”的同义词有  、  、睎、 等,尚无“看”,“看”可能是另一个少见的方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梁车为邺令,其姊往看之。”为“探望、探视”。口语使用情况少有记录。到中古时期,情况则发生了很大变化。“看”的用例大量出现,意义也多样了。“看”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开始出现--→与“视”共存--→二者相互竞争--→逐渐占据上风--→口语中取代“视”这样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下表的数字就是很好的证明:
        论衡          搜神记        颜氏家训        世说新语        齐民要术
视         95            103           8          40          12
看         0            10           4          53          49
根据汪维辉(2000)对汉魏时期佛经以及中土文献的考察,“看”的语法功能已经相当完备,词义不断引申发展,从口语进入了书面文学语言,并侵入了“观、省、察、望、窥、读、照、见”等词的义域。由此我们可以推定这一时期“看”首先在口语中已经取代了“视”,进入了基本词的行列。“视”则多出现在比较典雅的诗文、赋颂、奏疏、诏书等文体中,但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二者在语体上有分工。宋元以后,“视”逐渐降格为词素,多是和别的字组合成词表示各种具体的“观看”义。“看”在《世说新语》和《齐民要术》中剧增,《世说》是中原通语,贾思勰是山东人,说明“看”可能是先流行于中原、山东一带的方言。
“看”由方言词升格为通语词之后,很快在各地方言使用开来,竞争的结果是“看”占了绝对优势。现代汉语十大方言区中除吴语多用“望”和粤语用“睇”以外,其余地区多用“看”,就是有力的明证。

       方言词汇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一股鲜活的源泉。从历史上看,汉语的通语接纳的方言词多半来自人口多的大方言区,来自经济、文化发达,政治影响力大的地区。换言之,方言词进入通语词汇系统往往借助于方言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地位及其影响。北方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早期形成的分布在北方的官话方言词,一直是普通话词汇最重要来源。除此之外,由于六朝以来江南的崛起以及明清南方官话的影响,吴方言对通语词汇的渗透力也相当强⑤。汪维辉考察了41组常用词之后,认为一批新出现的常用词,最初是在吴语区先通行的,或者是由吴方言词变成南方通语词再影响到北方话进而成为汉语全民通用词。据苏新春对《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1437个方言词的计量分析,结果是“南方方言中进入普通话词汇系统最多的是吴方言。”⑥可见,除了官话方言,吴方言对通语的影响是最深的。

     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吸收了大量的粤港澳地区的方言词语,“十年来,大陆大约有六七百个新词新语直接来源于香港社区词;小部分源自台湾社区词……”⑦如“勤政、资深、架构、转口贸易、转型、瓶颈、劳动密集型、展销、精品、连锁店、发屋、快餐店、食品街、写字楼、充电、传媒、物业、发烧(友)、业主、搞定、煲”⑧等等。可见,50年前吴方言的优势已经让位给粤方言,这显然是因为粤港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变化最大。

    有时,在不同地区产生的新词会有不同的说法,也会形成互相竞争。手提移动电话刚出现时,有过多种名称:大哥大、随身机、移动电话、手提电话、行动电话、无绳电话、无线电话等,96年以后又有“手机”的说法。据邹嘉彦、游汝杰根据京、沪、港、澳、台等语料库的比较统计,“手机”在最近6年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直线上升,远高于其他同义词。2001年,“手机”在台湾、新加坡、上海、北京四地已经成为最常用词。这一类的竞争究竟谁胜谁负,则更多地取决于新词的语素组合和音节构成何者更符合汉语的特点。

5.本族词与外来词的竞争

      爱德华•萨皮尔在《语言论》中曾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象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在说邻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务和交际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语言的借贷和交换的外来词和本族语词是词汇系统中的另一种竞争。

      汉族人民在同许多民族长期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语言上也有接触,词汇上也有借贷和交换。据统计,古今汉语中约有一万余条外来词⑨。在汉语词汇史上,汉语较大规模地吸收外语来源的词有三次:一是汉唐时期,主要是来自梵语的佛教词语;二是晚清到五四前后约一百年间,转借日语翻译欧美文化的词语;三是“五四”以来,陆续借用的英语的词汇。纵观汉语外来词与本族词相互竞争的漫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汉语在借用外族语词上是保守的,到了不得已借用之后则表现了强大的整合力,从意义和形式上加以“汉化”,并从而逐步融入原有的词汇系统。

     佛教词语为“汉晋迄唐八百年间诸师所造”,“加入吾国系统中而变为新成分者。”⑩经过两千年的整合,其中的大多数都已经融入汉语的词汇系统,成为地地道道的本族词。如,魔、塔、僧、禅、佛、刹、法、善、空、觉、真理、实际、悲观、自觉、世界、因果、烦恼、平等、吉祥、解脱、方便、忍辱、庄严、甘露、根本、神通、秘密、坚固、智慧、变化、欢喜、思维、自然等。19世纪末期转借的日译词,由于原本就是用汉字语素构成的,更是“一见如故”地纳入词汇系统,活跃于书面和口头。如社会、封建、经济、文化、政治、政府、自由、艺术、思想、意识、具体、悲观、劳动、机关、资本、现象、讲义、服从、交涉、流行、哲学、科学、概念、解放、抽象、批评、历史等,大多已经成了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了。这两类老借词,人们已经很难知道它们的外来身份了。

      20世纪的英语借词中,先出现的音译词后来往往被意译词所代替,脱下洋装穿上汉装,这就是外来词的“汉化”。也是本族词和外来词竞争的一种结果。如telephone一词,早期是译音的“德律风、德利风、爹厘风、独律风”,后来吸收了日译词“电话”,更加符合汉语的习惯,便约定俗成了。又如:士敏土→水泥、烟士皮里纯→灵感、德谟克拉西→民主、赛因思→科学、来复枪→步枪、盘尼西林→青霉素等,也都是音节简短的意译词取得了最终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词语大量“进口”,与本族词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二者谁能从竞争中胜出,还是未知数。如表示“供人临时雇用的汽车,多按时间或里程收费”⑾概念的词语,常见的有“的士”是来自英语的借词;“出租车”、“出租汽车”是普通话按照汉语的习惯新造的,两者竞争至今胜负难分。多年来在不同的华人地区各有不同的使用频度:⑿
序号        词语        香港        澳门        台湾        新加坡        上海        北京        频率        总%
1        的士        57.48①        38.63          0         0.13        2.86        0.9        100        40.24②
2        出租车        1.76        2.4        0.24         0.8        85.35        9.45        100         22.5
3        出租汽车        1.03        1.29          0         3.09        80.93        13.66        100         6.99
说明:①指每一个词在每一地出现的频率占总频率的百分比。②指每一词在六地出现的次数占本组全部词出现频率的百分比。
数据说明:“出租车”、“出租汽车”在吴方言区、官话区最常用,“的士”在粤方言区常用。从总的百分比来看,“的士”的使用频率最高,在台湾还有“计程车”的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外来词有些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还成了常用语素而获得较强的构词能力。如“的士”简称为“的”,又造出了“打的、面的、卧的、货的、摩的、的价、的哥、的姐”等。同样,“酒吧(bar)”的出现则引出了“吧台”、“书吧”、“网吧”、“茶吧”、“氧吧”、“泡吧”等词语相继问世。

    此外,随着英语借词的增加,汉语使用拉丁字母拼音的引进和学习,掌握英语的人数的增加,也由于科技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词汇的迅速膨胀,数十年来逐渐产生了夹用在汉字当中的“字母词”(卡拉OK、VCD、T恤、WTO等),这种现象尤以20年来为甚。它已经触及了汉语文字体系的变化,引起了社会上的关注。前景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语言是个结构系统,词汇是由根词、核心词、基本词与一般词相生相关构成的系统。语言在广袤的地域分布中不可能没有方言的变异,也不可能没有各地共有的通语,词汇里便有通语词系统和各种方言词系统。语言是在复杂多面的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迁。于是,词汇里就有书面语系统和口头语系统、有传承词系统和变异词系统的不同。语言之间不可能没有接触,因而各种语言的词汇也必定会有本族词汇和外来语词汇的不同系统。可见,词汇系统是一个多面的复杂的系统。这几对不同系统之间经常处在竞争之中,正是这些系统的竞争保持了语言的生命力,也推动了词汇的发展。
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总是在向上发展,词汇系统也在向上发展。从总体上看,数千年来汉语词汇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1、词汇量越来越大、表现力也越来越强。词汇的生命力既存在于词汇史的长河中,也存在于创造它、使用它的时代的历史之中。只要还存在着文明的信史,词汇就有存在的空间,至少在叙述历史的时候,许多旧词语也不会被抛弃。可见词汇是增的多减的少。汉字在甲骨文中的数量约为3500个,到清代《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汉语大词典》这部目前最大型的语文工具书,共收词37万余条。这些数字充分说明汉语的词汇量不断地丰富的事实。

    2、义类的划分有的越来越精细,有的越来越概括。人类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从具体到概括,从含糊到精细,词汇的发展可以说是最直接、最迅速地表现了这一规律。如,“水”的本义指“众水并流”,即河流,其所指比较含糊,后来逐渐分出“江、河、海、洋、湖”等词语,这是从粗疏到精细的例子。“好”本指女子美丽,后来抽象化了,成为一切使人满意的、友好、容易、健康、工作、完成、赞同、利便等含义的总称。这是从具体到概括的例子。

      3、表义功能越来越强。在各种领域各种方式的交际过程中,词义的延伸和应用不断地完善,口头交际和书面语都各自得到发展,即不断地走向精密化、科学化,也不断地走向多样化、艺术化。
4、词形越来越多样化。从单音节为主发展到双音节为主,三音以上的多音节词大量出现,后又出现了回归为双音节词的趋势。外来词的形式也趋向于多样化,从音译词到意译词,再到今天的混合词、字母词,甚至直接移植英文原形词。丰富多样的词形也是词汇系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附 注
①  汪维辉认为“上述第二种来源的新词在替换旧词时大体有这样一个过程:侵入旧词的义域——义域扩大并逐步与旧词的义域重合——新词与旧词在某一个或几个义位上完全同义,竞争达到高潮——旧词被新词挤出词汇系统或以文言文的身份保留在词汇系统中(也有的是作为语素保留在合成词或成语中),更替过程完成。”参看《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第401页。
②  徐朝华:《上古汉语词汇史》第142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③  见欧阳修《归田录》。
④  参见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P400-401,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⑤⑥  苏新春《汉语词汇计量研究》第140-141页、147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⑦⑧  引自陈建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词汇变异》(1996年第1期《语言文字应用》)
⑨  参见高名凯、刘正琰等《汉语外来词词典》第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12月
⑩  见梁启超《佛典与翻译文学》,转引自梁晓虹《论佛教词语对汉语词汇宝库的扩充》(载1994年第4期《杭州大学学报》)
⑾  参看《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185页
⑿  引自邹嘉彦、游汝杰《当代汉语新词的多元化趋向和地区竞争》(载2003年第2期《语言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陈光磊 1997《改革开放中汉语词汇的变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陈建民 199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词汇变异》,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葛本仪 2001《现代汉语词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郭伏良 1999《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原因探析》,《河北大学学报》第3期
李如龙 2001《汉语方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如龙 2002《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梁晓虹 1994《论佛教词语对汉语词汇宝库的扩充》,《杭州大学学报》第4期
苏新春 2001《汉语词汇计量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汪维辉 2000《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徐朝华 2003《上古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
徐时仪 2000《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通锵 2001《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
张能甫 1999《汉语基本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张志毅、张庆云 1997《新时期新词语的趋势与选择》,《语文建设》第3期
邹嘉彦、游汝杰 2003《当代汉语新词的多元化趋向和地区竞争》,《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Lexical System Develops in Competition
Li Rulong
Chinese Department of Xiamen Universit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5 22:35 , Processed in 0.0961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