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37|回复: 9

蛋形小屋----2010热门词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14: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湘里妹子学术论坛专辑
探访“蛋形蜗居” 幕下的“蛋形”小屋(组图)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sohu.com/20101203/n278074896.shtml


                                                  探访“蛋形蜗居” 夜幕下的“蛋形”小屋(12月2日摄)

来自湖南益阳的24岁小伙子戴海飞,在海淀区的一家建筑设计公司上班,他用竹子造出一座“蛋形”小屋,已经居住了几十天。毕业半年的他,因难以承受租房的费用,便居住在这个“蛋壳”里。 “蛋壳”位于海淀区成府路的一个大院里,在公司楼下。小屋约两米高,麻袋拼成外皮,“蛋壳”上,被掏出一个椭圆形的小门。小屋的下边,装有轮子,可以挪动。 12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戴海飞的“蛋壳”采访时,他的一位女同事出面,拒绝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晚上十点多,当记者再次来到“蛋壳”小屋时,仍然不见戴海飞的踪影。临近午夜,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来采访的记者们渐渐散去,小屋周围也恢复了平静。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蛋形”小屋的外观(12月2日摄)。新华社发(马馺摄)


在“蛋壳”外拍摄的“蛋形”小屋(12月2日摄)。新华社发(马馺摄)

“蛋形”小屋内一角(12月2日摄)。新华社发(马馺摄)



“蛋形”小屋的内部(1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小屋内的陈设(1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夜幕下的小屋(1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夜幕下的“蛋形”小屋(1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位于海淀区成府路的“蛋形”小屋(1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小屋内的陈设(1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4: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蛋形小屋设计公司否认炒作(组图)
来源:http://news.sina.com.cn/s/p/2010-12-02/025521568169.shtml

戴海飞坐在自己的“蛋形”蜗居中看书。本报记者 潘之望 摄


小屋顶部带天窗。


  最近,北漂男青年戴海飞耗资6400多元钱制作的蛋形小屋在网上引发关注,网友对小屋的创作理念和别致造型表示惊奇。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戴海飞的“蛋屋”进行了探访。

  蛋屋两人可推动

视频:北漂小伙自造蛋形蜗居 来源:新浪播客
  昨天上午,在海淀区成府路戴海飞所在公司的楼下,他制作的蛋形小屋引来众多关注。这个小屋高约2米、长3米、宽2米,表面覆盖有百余个塑料网袋,部分袋子上冒出了绿小草。小屋顶部安有可开关的有机玻璃,侧面安有太阳能板,底部安有轮子。
  戴海飞称,小屋重约800斤,在平地上两人就可推动。掀开“蛋壳”,戴海飞坐到1米多宽的床上。小屋的内部空间由竹条、竹席钉制而成,为了防雨和保暖,小屋夹层还加盖了两个防水层和一个保温层。随后,他按下位于床头的蓄电池转换器按钮,电能转换后,“蛋屋”顶部的藤艺节能灯亮起。从床尾的储物柜里,戴海飞拿起一个打气筒,用力打气后,洗脸池上的水龙头开始有水流出。
  不知还能住多久
  “作为建筑设计师,虽然每天都会给人家做设计,但是没有一个是属于我的,所以我还是想给自己做个屋子。”戴海飞说,萌生制作“蛋屋”的想法,还来自于其工作的建筑设计公司的一个创意,“那是去年公司在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上的作品,当时我在公司实习,参与了设计,觉得很有意思,今年夏天回到母校,想自己也动手做一个。”戴海飞的想法得到了母校老师的支持,戴海飞向家人借了6400多元钱用于购买钢管、竹子、太阳能板等材料,在湖南益阳10多位师弟师妹的帮助下,戴海飞动手创作。
  考虑到北京的高房价,今年10月份,“蛋屋”制作完成后,戴海飞花了3000元运费把小屋运来北京,在公司的支持下,“蛋屋”落户在公司楼下。戴海飞说,他每晚工作到12点,然后回家睡觉,有需要可回公司充电、取水。冬天里,小屋内的取暖全靠一床电热毯。戴海飞说,往后天气再冷了,他会买一床睡袋御寒。
  “蛋屋”的进入曾遭到物业反对,但因为太重,最终物业没有进行驱逐。戴海飞担心,媒体报道后,他不知道还能在小屋住多久。
  公司否认炒作说

  面对网上质疑炒作的声音,作为“城市下的蛋”创意设计方,戴海飞工作的标准营造事务所负责人张弘称,双年展后没做过任何报道,公司项目大部分来自地产业,“如果设计不出东西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这不像卖产品,地产商需要炒作我们不需要。”此外也不会接受订单,“如果是涉及城市发展的一个项目,我们可以做一个课题来具体做,但是单独个人收藏我们不会考虑。”

  ■众说“蛋屋”
  >>胶囊公寓设计者

  “蛋屋”的出现,引发了胶囊公寓设计者黄日新的关注。他认为,“蛋屋”制作者相当有经济头脑,6000多元的制作费,租房只用几个月就会花光,而“蛋屋”很快就能收回成本。但他认为“蛋屋”只能用做展示,不能做产品,“因为它的安全、取暖都保证不了,跟我的胶囊公寓没法比”。黄日新表示,他一直在关注各国“胶囊”形式的公寓,得出的结论是,在高房价情况下会衍生出很多种类的“胶囊”,这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讽刺。

  >>建筑专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燕珉教授表示,“蛋屋”的设计体现了绿色节能的概念。具体到是否具备实用性、保温性、安全性等问题,“都不需要评价,因为它只是一个创新的设计,不能跟混凝土建筑相比,不应该用建筑的标准去检验它,而且它放哪儿都不行,因为是违章建筑”。周教授认为,“蛋屋”创意值得肯定,在住房紧张的情况下,一些年轻人追求住大房,想一次到位,结果负担很重。这样的小蜗居创意十足,年轻人刚开始工作都挺忙,也没时间享受大空间的房子,回到家有个地方可以休息就行。作为创业初期的年轻人,这种艰苦奋斗的心态值得赞美。

  本报记者 史册
  实习记者 刘乃榕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4: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蛋形小屋”的明天在哪里?(图)2010-12-03 12:45:07 来源: 山东商报 

资料片
24岁的戴海飞住在自己用竹子造出的、可以移动的蛋形小屋里,近日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高房价裹挟之下,人们的创意是丰富而精彩的。我们见过集装箱住房,也见过把桥洞改造成住房,还听闻过掘地6米建地下标间,“蛋屋”的出现更是令人大开眼界,延伸了我们的想象。

  只是,不知道戴海飞的蛋屋能住多久?这不是多虑。因买不起房,郑州市退休矿工陈新年用4年时间挖出了50平方米的标间准备“穴居”,但律师称,“这样的房屋权益既得不到保障,也可能危及其他房屋的安全。应被责令改正并恢复原状”;而深圳那位在集装箱内住了7年的女工,更是直称“报道严重失实”,因为“媒体报道了,到时候城管来了,我们住到哪里去呢?”


  戴海飞的“蛋屋”能独善其身吗?恐怕很难。据报道,“蛋屋”曾遭物业驱赶,但因为没地方搬,最终不了了之。不了了之并不等于可以万事大吉,只要物业心血来潮了,“蛋屋”依然前景不妙。最令人担忧的是,一旦媒体报道了,会不会引起有些部门的注意甚而强行取缔?

  戴海飞是有才华的,而且乐观、阳光。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并没有觉得很‘艰苦’”。这样可爱甚至可敬的戴海飞,在现实中一定还有很多。那么,寄托了不少年轻人梦想的城市,能否多给他们一些放飞梦想的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4: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城管将现场查看蛋形小屋后再决定是否拆除(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3日02:09  新京报

   小屋表面长出了青草。昨日,由于观瞻“蜗居小屋”人数众多,戴先生躲进屋里“闭门谢客”。本报记者 赵亢 摄


  本报讯 (记者刘洋)戴海飞和他自造的“蛋形蜗居”一夜成名,“关于建筑物没有审批手续将涉嫌违建”的说法,被传成“城管要将小屋拆除”。昨日,海淀城管大队表示具体情况需等

视频:北漂小伙自造蛋形蜗居 来源:新浪播客 现场查看才能判断。

  一夜之间,“戴海飞”、“蛋形蜗居”成了网络热门搜索词汇,有网友希望能保留小屋,甚至有网友想订购小屋。
  昨天傍晚,戴海飞所在公司楼下,“蛋形”小屋仍立在小草坪上。不同的是,这里有多名记者以及附近员工围在“蛋形”小屋旁拍照。
  戴海飞一直没下楼,公司同事也不允许记者进门。5点半,戴海飞走下楼,立刻被媒体围住,将他推进小屋进行采访。面对镜头,他笑得很腼腆,“抱歉,怠慢大家了,但我没想到这件事这么热,已经影响工作生活。”他希望不要再被关注。
  此前,“蛋形小屋”就曾被物业要求挪开,而“关于建筑物没有审批手续将涉嫌违建”的说法,也被网络炒成“城管要将小屋拆除”。
  海淀城管宣传部门昨日表示,他们将去现场调查,之后再下结论。
  中关村城管分队相关人员表示,他们也是通过网络才了解“蛋形”小屋的,认为这个带轮子的物体非常特殊,“小屋所在大院是科学单位,城管平时是不会去巡查的,而且也不知道建这个物体是什么行为,如果是科研实验,我们不能干涉。”
  这名人员表示,如果认定该小屋占用公共空间,且没有审批手续,才应移走。确定违建也需要经过区法制部门审批。

  ■ 对话
  “小屋不具有推广性”

  “蛋居”建造者称住在里面也很艰苦,不希望大家效仿
  戴海飞昨日凌晨发表日记,在感谢的同时希望不要被打扰。昨晚,在记者“千呼万唤”下,戴海飞现身。每说一句,他都腼腆地笑一下。
  新京报:为什么不再愿意面对媒体?
  戴海飞:现在太火了,已经影响了我的工作、生活。我现在头很大。希望慢慢退出这个热点。
  新京报:据说物业让你搬离,你会坚持下去吗?
  戴海飞:不好说。而且我早上还看到网上说,城管要来搬走小屋。
  新京报:你希望大家帮助你让小屋能够留下吗?
  戴海飞:那倒没有这个必要,我想可以自己解决。
  新京报:你是指通过什么方法解决?
  戴海飞:(迟疑)我想你们不要关注我就好了。
  新京报:你曾经表达的省下房租、用更多钱去休闲的说法,很多年轻人都很向往,这代表一种生活方式。
  戴海飞:(住在蛋形小屋里)跟我的个性有关系,我不希望大家效仿,这并不具有推广性。喜欢并不代表会住进来,这里也很艰苦。
  新京报:艰苦在哪里?
  戴海飞:比如洗衣服。还有你的生活和工作会分不开,虽然说你省了挤公交车的时间,但是你可能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了。
  新京报:有一天你会回到挤公交上下班并租房的生活吗?
  戴海飞:这个……不确定。
  新京报:如果租房,你能承受多少房租?
  戴海飞:如果凭我的工资,应该能租得起一千多的房子。
  声音
  同情和理解戴海飞的这种做法,不过,“蛋居”只是一种对现状的态度,但也折射出一些城市痼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陶然
  “蛋形小屋”不得已的困难也是现实,北京城管能不能面对困难:给北漂小伙找个合适的地方“蜗居”。
  ——网友“江连”
  这哥们有才!小科想起了《哈7》中赫敏的帐篷,现实中有卖的就好了。
  ——网友“CHEVY科鲁兹”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4: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且把“蛋形蜗居”当成“行为艺术”
2010年12月03日 13:1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新闻背景:
     北漂小伙戴海飞在公司楼下,搭建了一个“蛋形小屋”,并于夜间“蜗居”于此。昨天,“蛋形小屋”所在的物业部门希望戴海飞能把这个小屋搬回公司里边。海淀城管大队相关人员表示,小屋涉嫌私搭乱建,应自行拆除。(12月2日《新京报》)

钱江晚报:“拆蛋”容易杀“鸡”难


    对城管来说,拆一个蛋是容易的,不过拆一大窝蛋是有难度的。但是如果只懂得拆蛋而不知道杀了蛋背后的那只母鸡的话,蛋说不定还会源源不断生下来。城管只有拆蛋的武器,却没有杀“鸡”的利刃。连住建部、国土资源部等对口杀“鸡”单位也经常做无用之功。一波一波的调控,换来一波又一波的房价上涨,楼市新政之后,房价又有上涨的趋势,看来新政又要变成旧政了。


中国经济网:难道非要把“蛋形蜗居”拆掉不可?


    据报道,就“蛋形蜗居”之事,海淀城管大队相关人员表示,在路边搭建居住的屋子,只要没有相关部门审批都属于“私搭乱建”,应予拆除。而对方如果搭建在内部大院里,城管部门会直接通报对方管理单位,让其自行拆除。其实,“蛋形蜗居”在媒体曝光后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大家早有预料,不想来的这么快!对此,网友纷纷投了反对票,认为城管此举过于残酷,“怎么就不能给百姓一个栖身之地?!”甚至很多网友为戴海飞出主意让在“蛋形蜗居”下加上轮子,从而摇身变为交通工具,以逃脱城管拆除。


西安晚报:蛋形小屋易拆 潜在舆论难消


    一般来说,具体的舆论事件很容易消失,比如蛋形小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拆除,但是事件所对应的潜在舆论却不会随着个别事件的消失而消除。这就意味着拆除蛋形小屋是容易的,但心理意义上的蛋形小屋却可能一直存在,因为人们内心对住的渴望与现实住的无奈是作为一种潜在舆论持续存在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公众才会对城管拆除的表态不能接受,认为其不近人情。


郑州晚报:我为“蛋形”蜗居的命运担忧


    不管怎么样,戴海飞总算有房子住了——如果说蛋形蜗居算是房子的话,只是,不知道这个蛋形蜗居能有多长寿命——这不是多虑。前段时间,一篇名为《深圳最牛蜗居族:在不到30平方米集装箱内住7年》的新闻在网上蹿红,媒体报道后,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然而,该集装箱的女主人对媒体的同情毫不领情。究其因,原来她怀有担忧:“你们媒体报道了,到时候城管来了,我们住到哪里去呢?”


合肥晚报且把“蛋形蜗居”当成“行为艺术”


    从北京的“胶囊公寓”、深圳的“集装箱”、武汉的“吊脚楼”再到郑州的“挖地室”,这奇奇怪怪的住房解决之道,多少都有些行为艺术,让人不免心生悲凉。为有一席之地,人们已经发挥了最大的智慧,可这样的智慧出于对现实的无奈。如果可以,谁也不愿意产生这样的“艺术灵感”——因为在“蜗居”的可爱之内,是处境的艰难。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在高烧不退的房价之下,生活的逼仄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随着一部《蜗居》的火爆上演,关于房子的话题,也成了每个人挥之不去的阴霾。在“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中,“蛋形蜗居”的出现,当是“蜗居”字典里的又一新例。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5: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必拆除"蛋形蜗居"

选稿:上官贤  来源:东方网  作者:蓼汀  2010年12月3日 10:10


      来自湖南的24岁青年戴海飞,在北京成府路的大院里造了一个“蛋形”小屋,作为自己的蜗居。昨天,海淀城管大队的相关人员表示,在路边搭建居住的屋子,只要没有相关部门审批都属于“私搭乱建”,应予拆除。而对方如果搭建在内部大院里,城管部门会直接通报对方管理单位,让其自行拆除。(12月2日《新京报》)

      这座“蛋形小屋”的出现,一度让许多人啧啧称奇。在房价居高不下的今天,年轻的蜗居一族依然抱着乐观心态、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难能可贵的实践精神,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体现了顽强的生存能力。尤其是这位设计者,在满足自己基本居住的前提下,还不忘发扬一把低碳环保理念。据他介绍,这座小屋的外墙是由撒上草籽的沙袋组成,浇了水能长出草来;墙上附有太阳能光板,可以吸收热能转化成电;屋子底部还装有轮子,方便“蛋形小屋”随时转移。室内陈设简单、齐全,而且还配备了消防设施。可以说,是一件基本符合建筑设计标准的作品。只是这间小屋没有“准生证”,也就是说,戴海飞是“无证蜗居”。

      那么,它到底算不算违章建筑物呢?于是查了一下违章建筑物和建筑物的定义,简单概括来说,前者就是没有许可证的建筑物,后者则强调一个“固定于土地之上”,而“蛋形”小屋是带轮子可移动的!如此一来,它算车还是算房呢?还是个类似“搭帐篷”的行为艺术呢?无论被他人看成什么,小屋本身却是戴海飞现实的避难所。我们说,在一座有活力的城市中,公民有选择如何生活的自由,前提是不影响到他人。“蛋形小屋”既无破坏市容,也无侵犯他人权益,因而我们的执法部门,何不网开一面,保留下这份创意呢?

      毕竟“蛋形蜗居”只是个例,并不具备推广条件。城管部门担忧的“如果人人都这样”也只是如果,而在城市中有千千万万的人买不起房却已是真切的现实,与其对“如果”杞人忧天,还不如多花精力着手解决现实问题。胶囊公寓、下水道蚁族、洞窑穴居……这些草根创意在“蛋形蜗居”之前就早已存在,今后亦将层出不穷。窃以为,与其赶场强拆,不如竭尽全力调控楼市,把房价尽快回降到老百姓可以承受的水平,这才是治本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5: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拆除“蛋形小屋”,难以让人“蛋”定 !
来源:http://dzh.mop.com/topic/main/readSubMain_12921923_0.html










[size=+1]北京居大不易,于是戴海飞利用自身设计能力制造了一个“蛋形”小屋,做蜗居之用。此举,虽说折射着北漂一族的辛酸和无奈,但在当事人看来,很美很适用,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省钱。

戴海飞这种肖申克似的自我救赎似乎也持续没多久。早在“蛋形蜗居”进入的第一天就曾遭到物业驱逐。昨日,海淀城市管理者大队的相关人员也进行了表态。

  在路边搭建居住的屋子,只要没有相关部门审批都属于“私搭乱建”,应予拆除。而对方如果搭建在内部大院里,城市管理者部门会直接通报对方管理单位,让其自行拆除。

其实,戴海飞的蛋形蜗居很简陋很不实用,晚上只有3℃、4℃的室温,与室外相差无几,这与躺在马路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形同于流浪汉和乞丐。但为什么戴海飞感觉很美很幸福呢?我想这主要是源于他有了一个“家”,一个属于自己的“蜗居”所在。人的适应能力很强,睡在一个冰冷的简陋小屋里,并不觉得苦,相反却很受用,甚至连他的父母听了也挺高兴的。我感慨于这种“父母的欣慰”,穷人的理想有多低,就只能说明穷人的境域有多差。

另外,我挺替戴海飞担心的,主要是因为这个蛋形蜗居并不是合法的存在。安放在公用绿地上,被物业赶了几回,无处可搬,就幸运地留了下来。这种幸运,一是物业的仁慈,二是这种违建绝无仅有。假如说这种蜗居到处都是,还会被幸运地留下吗?

联想到处处可见的违建拆除,就不难想见这个蛋形蜗居的命运归宿,终究,戴海飞还得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继续租房子,做“月光族”,这是冰冷的现实,也是他和类似者的归宿。

对于北京,让小猫印象深刻的有“一蛋一巢”,蛋是国家大剧院,巢是北京奥运主场馆鸟巢,这“一蛋一巢”共同孕育孵化了现代城市光鲜的文明。不过,透过北漂青年的“蛋形蜗居”,却让我们洞见城市繁华背后的苍凉民生,让人难以“蛋定”。

尽管国运日渐昌盛,但贫富差距的持续拉大,蚁族、蜗居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反映的正是民生多艰、底层难以向上流动的窘境。作为蚁族文化的符号,唐家岭已在城市拆迁中化为记忆,但是蜗居文化却并未因此消亡。无论是集装箱蜗居还是蛋形蜗居,一方面体现的是底层人群的坚毅;可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会发现,底层的困境依旧不容忽视。

北京的冬天寒意逼人,而“蛋壳”里的生活更是让人倍感苍凉,难有温暖可言。戴海飞乐观地称很享受“蛋壳”里的生活,但是“享受”的背后充满几许无奈、几许挣扎,个中的辛酸恐怕会让不少人感同身受。他们的坚毅和乐观固然令人心生敬意,但背后的挣扎社会却不能视而不见。“蛋形蜗居”里孕育的不是幸福,而是被扼杀的理想和青春。

光鲜的城市,却生下了蜗居的怪蛋;缺乏民生体温的蛋壳里,囚禁的是幸福和理想。面对蛋形蜗居,我们不能继续“蛋定”下去,而应让幸福和理想在民生的“春天里”顺利地孵化。民生的温度才能孵化出百姓的幸福,民生的暖阳才能驱散光鲜背后的晦暗和阴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5: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蛋形蜗居”或被城管拆除 设计者坦言仅为参赛
来源: 北京晨报  



近日,来自湖南的24岁青年戴海飞在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的一个大院里,搭起一个“蛋形”小屋,作为自己的蜗居。小屋两米多高,“蛋壳”上有一个椭圆形的小门,没有锁。小屋的下边装有轮子,可以挪动。小屋引起了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2日深夜有大批的记者来到小屋采访,而戴海飞确不知因何一直没有露面,直到深夜11点多,也没有回到小屋。

 

近日,北漂青年戴海飞为自建“蛋形蜗居”被媒体挖出后迅速引发社会关注,报道称,戴海飞的蜗居是供自己居住使用,但不少网友对戴海飞此举产生质疑,怀疑他是为炒作才建造该房屋。昨天(2日),戴海飞接收了记者采访,他表示自己并非天天居住于此,该屋是为参加比赛才制作出来的作品。  戴海飞在海淀区的一家民营公司工作,他的“蛋形蜗居”就在公司楼下。这个蛋形的屋子外布满了小袋子,袋子里装满了土,虽然北京已入冬,但仍有零星的草从土里钻出来。在约两米高的屋顶一块太阳能板覆盖在此,白天用它来储能,供夜晚屋内照明使用。房屋内,戴海飞将书挂在了墙上支出的U型挂钩上,床则占据了屋子约三分之二的面积。对于该房,小区的工作人员称,屋子运到近两个月了。由于屋子并没有锁,所以前来参观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进屋“研究”。  18时许,戴海飞从公司下班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自己建造该屋与炒作无关。“该房屋是当初我为参加设计比赛建造的,当时的设计主题就是为流动人口设计房屋。”此外他表示,为实验该房屋的居住性能是否达到预期设想,所以在此居住数日以测试效果,但并非此前报道所说的“天天居住”。“天这么冷,屋里没有取暖设备,我晚上住在里面也不实际啊!”他称,目前自己还是在外租房居住。  

由于该房屋涉嫌私搭乱建,记者采访时,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城管科负责人已到该屋实地检查。该名工作人员称,将与戴海飞联系,并了解情况后对该屋进行拆除。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7: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漂"青年6400元造蛋形蜗居(组图)
2010-12-01 02:13:44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核心提示:近日,来自湖南的24岁青年戴海飞在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的一个大院里,打起了一个“蛋形”小屋,作为自己的蜗居。戴海飞介绍,“蛋形”小屋成本约6400元,他已经在小屋里住了快两个月,没有了房租的负担。



昨日,海淀成府路一个大院里,戴海飞坐在自己的“蛋形”蜗居中。本组图片/本报记者 赵亢 摄

小屋的“蛋壳”上,被掏出一个椭圆形的小门,没有锁。

小屋两米来高,外皮用麻袋拼成,看上去有些不起眼。



新京报12月1日报道  昨晚7点半左右,街头,不少人已穿上羽绒服,戴海飞的“蛋形”小屋里,温度表显示4.4℃。
戴海飞,24岁,刚毕业半年。利用公司的设计创意,他用竹子造出一座“蛋形”小屋,作为自己的蜗居。

材料
竹条钉子造出蛋形小屋

戴海飞的公司位于海淀区成府路的一个大院里,在公司楼下,一座小屋像一颗巨大的鸡蛋,立在草坪上。小屋两米来高,麻袋拼成的外皮,看上去有些不起眼。“蛋壳”上,被掏出一个椭圆形的小门,没有锁。小屋的下边,装有轮子,可以挪动。
昨晚,戴海飞轻轻一掀,就钻进了屋。从里边,可以看出小屋由竹条编制而成,上面用一些钉子进行固定。戴海飞介绍,在竹条外,还有竹席、保温膜和防雨膜,最外边,是麻袋拼成的保温层,麻袋里填充着发酵木屑和草籽,“到了春天,里面可以长出草来。”
蛋形小屋里摆设简单,一张约一米宽的床,床头放着几本书。床尾藏有一个水箱,里面有压力系统,可以把水压上来,供洗漱用。“一水箱水大概能用三天,用完了就到公司去接。”戴海飞说。
由于“蛋壳”只有约一拃厚,小屋里并没比室外暖和多少。记者坐了十几分钟,手脚就被冻得冰凉。

创意
项目“城市下的蛋”中获灵感

戴海飞的老家在湖南邵阳的乡下,父亲在建筑工地干活,母亲在一家公司做清洁工。戴海飞在湖南读大学,从网上找到北京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实习,毕业后就留了下来。他说,父母年纪大了,却仍然在奔波,希望给他存钱娶媳妇,“他们不知道以他们的工资水平,在北京买套房需要工作两三百年。”

“即使在北京租房,价格也让我难以接受。”戴海飞介绍,年初,在公司的“双年展”上,展示了一个设计项目,叫做“城市下的蛋”,即可以移动的蛋形小屋。“我希望有自己造的房子,这个设计正好符合我的要求。”戴海飞说,他决定利用公司的设计概念,给自己造一座房子。
随后,戴海飞跟表哥借了6400多块钱,作为买材料的成本,在几名学弟学妹的帮忙下,忙碌了一两个月,造出了这座蛋形小屋。国庆节结束后,戴海飞花了三千多元,把小屋从老家运到了公司楼下。白天,他在公司里工作、学习,晚上12点,从楼上的公司下来,钻进小屋睡一觉,早上8点起床,上楼就是公司。只是进入冬季后,小屋越发冷了,晚上大概只有3、4℃。“我有蓄电池,每个月到公司充一次电,晚上冷了就用电热毯。”

“不租房,我也是‘月光族’,但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戴海飞说,他已经在小屋里住了快两个月,因为没有房租的负担,现在,他偶尔还能去咖啡厅享受“小资生活”。

对话
戴海飞:享受“蛋壳”里的生活

在聊天中,戴海飞透露,自己的小屋曾经遭到物业驱赶,但因为没地方搬,最终不了了之。虽然也想过要有房结婚,但现在,他很享受蜗居“蛋壳”里的生活。
曾经遭物业驱赶
新京报:住进小屋之后,生活得怎么样?
戴海飞:没有房租,我每天吃饭不用再考虑怎么省钱,还在清华附近办了张游泳卡。每天下班后,就去游泳,顺便洗澡、桑拿。周末时,出去逛逛北京城,有时间还能和朋友聚会。
新京报:小屋放置在这,会不会被别人赶走?
戴海飞:(笑)我被赶过啊。小屋放的草坪是人家大院的,也不是我们公司的。前段时间,物业来人让我把家搬走,但我没地方搬,他们也拿我没办法。现在也不管我了。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下楼,突然发现小屋被搬走了,身家财产都没了?
戴海飞:小屋就是睡觉的地方,床下是些衣服,没什么贵重东西。(指指自己的全身)我就只有这些,最贵重的就是笔记本电脑,在公司放着。(笑)
新京报:你的小屋充电在公司,用水在公司,其实完成这个概念,你的公司支持很多的?算是近水楼台了?
戴海飞:不全是公司充电,太阳能板也能给蓄电池充一部分电。公司对于水电部分确实对我挺宽容的,算是一种福利吧。(笑)

自称不觉得艰苦

新京报:北京的冬天这么冷,住在这间小屋里,也可能被冻醒,你来之前想过会这么艰苦吗?
戴海飞:我没有想那么多,其实我并没有觉得很“艰苦”。湖南的冬天比北京难熬,是那种湿冷。所以我在这里还好,也就是睡觉,我的被子很厚,昨晚还被热醒了。父母也知道我的生活,我打电话告诉过他们我住在哪里。他们觉得能省下房租,也挺高兴的。
新京报:但是他们也希望你娶妻生子,有套房子吧?
戴海飞:是啊,他们也说我应该有房子,找个女朋友,结婚。但是他们不知道在北京太难了。我原来租房子,是那种一个大屋被木板隔成很多小间,十几平米的房间每个月的租金就八九百。今年毕业前,我回家做毕业设计需要退房,还被中介以各种理由克扣了押金。真的很无奈。所以我现在很自由,不想那么多了。


小屋材料成本

轮子160元
扎带125元
磨片31元
水箱、气筒95元
钢筋573元
钻孔18元
竹子375元
工具210元
胶水200元
水龙头42元
钢管95元
木板530元


防水布508元
太阳能970元
角钢30元
螺丝115元
油漆284元
焊工260元
喷枪450元
纱布600元
保温层100元
草籽110元
节能灯36元
气撑50元
有机玻璃160元
洗脸盆60元
钢丝网240元
总计6427元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刘洋)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7: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7 16:55 , Processed in 0.0995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