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24|回复: 1

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走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5 17: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 者:励维龙
  日 期:2000年10月25日 13:05


  电视界目前出现不少以普通个体人物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不仅在审美上独树一帜,而且反映的主题较大,在艺术价值上、思想深度上,都值得称道。研究这些纪录片的创作规律,对探讨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走向,是很有帮助的。

镜头抓人

  在纪录片创作中,有个误区:认为气势磅礴就是题材重大,海阔天空就是思想深刻, 于是靠一本解说词,一大堆资料,依着口诀,就搞起了纪录片……。
  去年,不少为纪念国庆五十周年而搞的纪录片,采用的就是这种办法,但效果自然是不好的。
  南京有线电视台的《寻找第一人》,也是为纪念解放五十周年而拍的纪录片,方法就截然不同。这个片子以南京解放时解放军官兵登上国民党总统府的历史照片为由头,以寻找照片里的每一个人为线索,众多的人物、寻找的过程,使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既有大的主题,又具可视性。
  宁波有线电视台拍摄的《小人物王重光》,主人公王重光是个心直口快、脾气又臭的人,反“右”时被打成右派,文化大革命时又被打成反革命,现在退休了还是爱管闲事,脾气还是那么臭,但正由于他的反对,宁波的唐塔、张苍水故居由原先决定拆除、迁移改成了原地保护,人民的民主意识、政府重民意的主题在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
  都是涉及社会问题,这两部纪录片的成功在于把镜头对准了人,以人为主题。因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内心世界才是纪录片探索的重要内容。在这里,人的行为、人的命运,成为特定情绪和环境对个体的人注入社会属性的结果。与此同时,社会属性又作为审美价值的因素融入到个体的行为和命运之中。政治、道德、宗教等社会属性,在纪录片创作中,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只有当它们作为有机的成份进入审美之中,它们才是有意义的。

个体化对象

  纪录片中有了人并不一定是表现了“人”。
  在许多纪录片中,人只是某种概念或观念的模特。在许多纪录片中,人只是一种添加剂,只是演绎某种抽象内容的论据,人只是一个符号。然而,艺术创作的“人”,不应是作为符号的“人”,而应该是个体化的人。
  个体是不可以重复的,此人非彼人,此事非彼事,王重光只能是王重光。这种个体的独特性,正是人们进入审美体验的基础,也是审美活动与理性认识活动最明显的区别。社会科学认识对象,用归纳法或演绎法使具体抽象化,使个性共性化。而艺术创作却要设法保持对象千姿百态的个性形态,并以此唤起人们对具体对象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体验。
  为什么读了鲁迅的《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人们都能感受到当时的社会。
  为什么中央电视台拍的《望长城》把一个具有文化感和历史感的宏大主题渗透到民歌手、业余考古学家、蒙族汉子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生活之中,却使人感到一种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精神。
  ……
  那是因为一个个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时空,有因果的作为个体的人和事。
  因此,纪录片要用个体表现社会,以个人表现千万人,把千万人化为个体,以具体事表现千万事,把具体事延伸,扩展深化到社会生活的万事万物之中去。个体化对象,可以赋于纪录片一种特殊的禀性。

抓情、抓共鸣点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节目报道2分钟后,必须要有兴奋点。
  这兴奋点,就是观众的共鸣点,就是情感化的表现。纪录片常说的选择细节,就是选择引起共鸣的片断、情感内容。
  情感内容可以通过个体行为来表现。
  在失了火的张苍水故居,王重光蹲着摸着台阶:“这是先哲走过的啊!”
  《大学第一课》军训训练后的女大学生在食堂吃饭夹起一块大肥肉,打出字幕:“妈妈!我以后再也不挑食了。”
  情感的内容,就是这样,从个体的行为、具体的过程和特殊的关系中体现出来了。
  作者的情感投入,也是体现情感内容的一种催化剂。
  笔者拍摄《杨氏戒毒法》时,一位河南洛阳的病人经治疗基本康复,去风景点溪口旅游了半天,回到戒毒所时,记者设身处地问他“你玩了半天,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他马上回答:“一瓶啤酒,我有多少年没有喝过酒,现在,我真的好了。”
  借物出情,激发共鸣,也是常用手法。
  纪录片《沙与海》中,采访女青年对婚姻的看法,女青年陷入沉思,此后作者加一个镜头,一个小女孩在茫茫的沙丘上走着,这个镜头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并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福建有线台《水边的家园》,村民们在操场召开重建家园大会,一只鸭子在团团包围的会场中间若无其事地觅食,操场上点的电灯周围密密麻麻都是蚊子,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情节化叙事

  把个体纳入特定的时空时,使一般性的生活场景和无时空概念的抽象内容具有一种可经历的情节意义,已开始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一种新的方法。
  宁波有线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走向市场》是一部反映国有大型企业改革主题的片子,作者把要表现的内容限定在记者二十天采访的特定时空环境中,其中,有工厂开全厂大会,厂长向大家介绍厂里的经营思路……于是,抽象的内容变成了具体的情节,厂长的讲话也有了明确的对象性。另外,这个厂的期货交易、董事会议等那些天天要做或经常要做的一般性生活情景,都有了明确的时空依托,变成了某日、某时发生的一件具体的事情,这种方法是对传统叙事观念的改变,过去,叙事目的就是表现内容意义,而现在,叙事目的是使内容意义成为现在进行时生活的有机成份。
  这种叙事法的特点,是为内容提供现代进行时的时空依据。如《丝绸之路》,记者过沙漠时出现了一场抓沙鸡的情节,或许这个情节并不是当场拍的,但作为具体的个体事件来叙述时,具有现在进行时的意义。如《望长城》,为了表现烽火台的作用,记者掐表让汽车去和烽火赛跑,也是同一道理。
  这种叙事方法,还表现在事件发展的连续性上,即有起因、发展、高潮,还有结果。
  笔者1989年拍摄的《老人何处去》反映了宁波许多退休工人退休后没有活动场所的现状,记者在市房产局门口堆放的木料上发现许多退休工人在那儿晒太阳、下棋,采访中得知昔日的茶馆现在已找不到了,于是按原地址找寻茶馆,发现都改成银行或康乐球馆了,最后总算寻找到了一个街道办的茶馆,老人很多,也很快乐。可是隔壁邻居却来反映,说这些老人在一起搓麻将,还把烟头扔到他们家的院子里,记者又去采访街道主任,主任给记者算了一笔帐,这个房子开茶馆,街道每月要贴付烧水的工人的工钱,而出租为仓库却有一笔可观的收入,而且没有邻里纠纷……整个节目一波三折,观众有类似看故事片的感觉,产生一种期待心理,吸引着去了解未知的发展,直到事情的结局为止,这就是情节化叙事产生的特殊收看效果。自然,纪录片的情节与故事片情节有所不同,故事片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而纪录片的情节是生活矛盾产生和解决的反映,因此,它常常是简单的、局部相对完整的,具有某种冲突因素的生活内容。

以纪实求意境

  纪录片创作强调纪实,这已成定论,纪实的风格,强调自然地表现客观现实,但绝不是无目的的自然主义的表现。创作都是主观活动的产物,必然表现作者的情思。纪实,就应该借实物和实录来体现作者的情思。
  余姚电视台拍的《山里的孩子要当兵》,孩子要当兵了,山里那位常受孩子照顾的阿婆摸黑送来的一团烤番薯……在车站上,孩子与父亲告别说:“阿婆的番薯我放好了,我带到部队去。”这里,作者想表达的是孩子带走的不仅仅是一团番薯,而是老区人民淳朴的感情,这是一种虚的意境,能激发种种联想。
  在纪录片中,只有摆脱单纯的纪实目的而以追求虚的意境为最终结果,才能使节目的意义变得无穷无尽,调动起丰富的想象。只有使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想的品格、思考的品格,才能使节目具有审美的价值和艺术的价值。这是我们运用纪实方法时,尤其应该引起重视的。
  以人为主体,突出个性特色,重视情感表现,情节化时空观念,通过纪实追求意境,这些规律,为电视纪录片创作走向勾勒了大致轮廊,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实践的方向。
  

(作者单位:宁波有线电视台)
发表于 2003-10-26 20: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信息量的问题

我觉得这其中包含着一个信息量的问题。过去的那种人文纪录片虽然在形式上一新,但只能凭借题材上的信息量来获得收视点。但新鲜劲一过,就难以抓住观众了。上海台纪录片工作室就是这样,现在的这种方式基本上是一种美国式的方式。即在纪录片内部找到一种信息量的游戏机制。通过这种故事化的手法来让人喜欢看。你们说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8 14:18 , Processed in 0.1074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