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28|回复: 2

[请教]:近年来我国认知语法研究动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2 17: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方家赐教:近年来我国认知语法的研究动态?可否举例概括说明?谢谢赐教!顺祝:新年快乐!
发表于 2009-3-13 11: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代表学者是沈家煊,另外石毓智也写出了很不错的相关著作。
发表于 2009-3-13 16: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Ⅰ) ( 2005-1-27 00:04 )
http://www.hysk.cn/bbs/thread.php?tid=265

《认知语法基础(Ⅰ)·理论前提》,1987 by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影印版

Langacker认为索绪尔关于符号任意性的观点被夸大了(第12页)。他认为,一些多语素的符号是可分析的,有些语言结构是有理据的,比如staple与-er组合一定表示一个事物。关于任意性和规律性,王力先生在《中国语言学史》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王力先生谈的只是规律性,不是认知规律)。《释名》讲声训,认为字音与意义有自然的联系,用现在的术语来表达就是字音有意义理据,王力先生说:“事物得名之始,固然是任意的;但到了一个词演变为几个词的时候,就不再是任意的,而是在语音上发生关系的了。”(《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51页)也就是说,王力先生和Langacker都认为语言符号从根本上讲是任意的,但这个符号体系内部的很多组成成分的产生是有规则、有理据的。

Langacker认为意义是符号的核心部分,他提出的一个关键命题是:格式(pattern)也是符号。从而,格式也可以分析其意义根据。通过这个命题,意义理据分析进入句法分析领域。

Langacker讲理据但不否认符号的任意性,同样,他并不从根本上反对语言与人的生物性本身有关系,但他认为很多具体的、复杂的细节与经验和认知现象有密切关系(第13页)。生成语法认为语法反映的是人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人的本能的一部分,具有遗传性,也可以说与人的生物性有关。Langacker的观点其实就是说反映人本能的语法规则只是语法现象中的一小部分,很多语法现象是生成语法不能解释的,要用经验因素和认知来解释。一些支持生成语法的语言学家虽然没有说要用认知来解释的话,但他们也承认生成语法只是语法的核心部分,比如Cook(见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罗素在On Denoting中谈了如何将一个我们无法亲知其指称的词组改写为一个命题,从而使我们通过亲知这个词组的组成成分来理解词组的指称,比如“地球的核心”我们可以将之改写为:有一个X,这个X是核心,这个核心是地球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所能亲知的还不是地球核心本身,我们只能从其它核心来理解“核心”的意义,比如切开一个苹果看到苹果的核,以此来比喻地球的核,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的隐喻。

1.1.4小节的标题是Discreteness。
      
Langacker强调语法分析要自然(natural)反对人为(artifactual),在离散性问题上他反对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切分,讲原型模式、连续性、整体性(第14页-第22页)。不过我们迄今看到原型、连续等观念在汉语研究中体现出的主要是打个标记,不对非典型的成员作说一不二的划分、归类了,我见到的运用连续观念的成功例子就是沈家煊先生《不对称和标记论》(第138页)关于运用情态强度的来解释移位的研究。

1.1.5 Substance这一小节(第22页—第27页)里Langacker批评了以往的语法,其中主要是生成语法。
他认为名词、主语、修饰语、从属关系等概念都没经过严格的定义,是模糊的。的确是这样,如果问一下“修饰”是什么意思恐怕很难回答。他继而说要保持警惕(wary),因为很多语法理论都依赖于特定的假设,而且这些假设常常是不清楚的。
   
Langacker批评生成语法只捡听话的例子,比如把句法所不能处理的就推到词库里去(吕叔湘先生也曾批评一些语法研究只找听话的例子,吕先生的这个话好像在李临定先生《汉语动词句型》的序里)。Langacker的这个批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理解,我见到生成语法学派的语法学家说过这个话并认为这是一种方法,比如徐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第7页:“新语法理论把语法运算系统跟扩充的词汇库分离开来之后,把不规则语言现象归入后者。”

1.1.6 Complexity这一小节(第27页—第30页)里Langacker反对过于理想化(理想化idealization)。Langacker在文中提到的是把词素(lexical morpheme)与语素(grammatical morpheme)截然分开的情况,也就是说他认为词汇意义对语法功能有影响:“Linguistic convention might perfectly well adopt a morpheme with limited semantic content for particular grammatical purposes; serving a specifiable grammatical function is not inherently incompatible with being a meaningful element.”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义特征分析和范畴研究跟Langacker的思想一致。

1.2.1 The role of methodology这一小节中Langacker反对过度形式化:“Linguists generally agree, for example, that formalization is a necessary objective in theory and description, but the stage at which formalization becomes possible, useful.or obligatory is subject to ”要达到高度形式化并且能解释很多语法现象就要对语法功能类不断地细化,所以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

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Ⅰ)第48页:
   What this means,roughly,is that a statement pertaining to a certain class must be valid for all and only the members of that class if it is to be accepted as having any predictive value at all.

这句话是用来解释absolute predictablity的,但我搞不清楚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if it is to be accepted as having any predictive value at all。

在1.2.2 Factuality这一小节中Langacker对结构语言学和生成语法提出了很有现实意义的批评(第35页)。他认为强调离散结构的离散成分会鼓励研究者把注意力集中到原型例子上去而无视不那么合乎预先设定框架的语法现象。用原型现象写出的文章很好看,但不关注分析非原型现象会使语法体系贫乏,比如习惯用法,Langacker说:“There are literally thousands of these conventional expressions in a given language, and knowing them is essential to speaking it well.”

学过外语的人都知道,conventional expressions因为没有理据性分析,无法根据原则、原理去理解,是很难掌握的。但考试的时候,对conventional expressions的掌握却又是衡量外语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英语学得是否地道,主要看conventional expressions用得好不好。我们学英语是这样,外国人学汉语也是如此。所以说,对非原型用法的研究对提高第二语言教学水平是很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00:39 , Processed in 0.0944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