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61|回复: 0

电视纪录片在放逐中成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15 16: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点儿
来源:中华传媒网  
8/14/2002

  
     纪录片的流行与升温足以成为近年来的文化热点。仅从时尚类的文化读物中看,“纪录片”一词已呈现出了极高的使用频率,热情些的还要僻出专栏介绍新人新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纪录片都能享受这等殊遇,受宠的往往是出于非专职人士之手的作品,它们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叫做“新纪录片”或“民间纪录片”。
  
  相比之下,作为主流媒体产物的电视纪录片难免尴尬。现时的它似乎失却了曾在荧屏上引领纪实之风的荣耀,一如历尽沧桑的长者,不动声色地注视着“民间纪录片”的舞蹈。偶尔也会受到质疑。其实,沧桑也罢,平淡也罢,电视纪录片的既有成就和发展进步总是不容忽视的。日前,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等4家单位主办的“20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回顾展”落下帷幕,50余部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渐次亮相,给观者以莫大的震动和启发。循着时间的足迹,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脉络明晰可见:从最初的简洁质朴,中期的深厚独特,直至现在的多元善变……创作风格的变迁,显示了电视纪录片不断成熟的成长状态。而成熟不单单来自于厚积薄发,更在于一种求变中的放逐。
  
  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的问世,不仅明确划分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界限,还把一种纪实观念深植荧屏。尽管在今天看来,这部作品已有些陈俗、简单,但它的影响巨大。此后不久,《沙与海》《远在北京的家》等作品的相继出现,以及纪录片栏目的适时建立,促成了电视纪录片黄金时代的到来。电视纪录片特有的文化品质和艺术水准,使它一度拥有电视台“门面”的美誉。而事实上,体制的保障和主流话语的特定要求,使得电视纪录片安然悠哉,颇似孤芳自赏的庭院里的“花朵”。应该说,国际间的交流与对话,多少改变了这一窘况。中国电视纪录片在国际电视节上频频亮相,并有多部作品获奖,这不仅使中国纪录片走向了世界,而且不断引入国外制作纪录片的先进经验,为相对滞后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在理念上提供了营养和补益。并随之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选题较为新颖,创作手法稳健自如,从而使我国电视纪录片逐渐呈现出发展的态势。
  
  在近两年的新作品中,《平衡》和《报复》无疑是值得关注的。《平衡》把视线投向了遥远的可可西里,尽管这又是一个充满着边缘特征的神秘地带,但作者并没有试图提供独特的民俗文化或自然风貌,映入我们眼睛的和我们所能感触到的,只有藏羚羊被猎杀的触目惊心,巡逻队在艰苦环境中的劳顿,还有主人公扎巴多杰的坚毅、无奈和愤慨……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这些已经足够。而冷静的画面与主人公难以平静的内心世界形成的叙述张力,更让人进入一种自觉的审视空间。如果说《平衡》是以它的震撼力征服了观众,那么,《报复》则以女性作者的细腻、缜密赢得了成功。在跟踪拍摄一个被众多新闻媒体聚焦的“被拐少女”时,编导无意中发觉了事情的蹊跷,警方因此再度涉入,真相终如层层剥笋般显露出来。片中,当事人各执一词的陈述颇有些“罗生门”的意味,迭出的悬念和持续的戏剧性使得这部纪录片精彩又好看。这部作品的一个重要意义,应在于貌似真实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本质真实得到了重新确认。作为一次认知性实践,它对纪录片的创作提出了更具说服力的要求。
  
  不可否认,当前仍有相当数量的电视纪录片深陷“模式化”“平庸化”困境。诚然是诸多因素的制约,使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受到了束缚,但这绝不应成为纪录片作品“中规中矩”的理由。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依然有着无穷无尽的素材等待挖掘、提纯,那种原汁原味的鲜活足以抵制廉价的呆板和平庸。


: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2 21:10 , Processed in 0.2006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