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77|回复: 9

《语言学概论》各章疑难问题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2 01: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央电大文法部  胡吉成
( 2003年03月21日) 2004-03-22

-------------------------------------------------------------------------------------------------
[center]《语言学概论》导言疑难问题解析 [/center]

【 前 言 】语言学概论课程,从2001年秋季开始网上教学,至今已经是第六轮了。对于各级教师而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但对刚刚入学的学生而言,这门课程的内容可以说是完全陌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学习。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好这门课程,我们根据前两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师生门的要求,按章节发布教学辅导文章,着重解析自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辅导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不注重理论的系统性。网上辅导所拟出的疑难问题,是我们根据教学要求和往届教学情况反应确定的,但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不一定能满足所有同学个别化学习的需要,如果学习各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欢迎参加我们安排的网上实时答疑活动,获得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导言部分主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没有什么难点问题,但是教学大纲补充了语言学类别和语言学流派两个问题,作为导言部分的教学要点和考核点,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教学难度陡然加大了,学习中要引起充分重视。由于这两个部分只要求了解基本的知识,学生有一个基本的脉络就可以了,所以实际上并不是很难。但是由于主教材没有涉及到这样的内容,学习中容易为大家忽略,这里在提示疑难问题时我们重点给大家介绍语言学类别和语言学流派,供大家参考。有条件上网的同学可以上网,登录中央电大电大在线,通过实名注册进入我们课程的教学平台,点击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中的望远镜查看更加详尽的内容。

  导言部分由于增加了语言学类别和语言学流派,学习中可结合有关材料作一些梳理,这样就更容易把握。

  一、语言学的类别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

  语言学类别是教学大纲增补的内容,学习上要注意几个基本的概念问题。

  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各个学科的总称,它的内部还有很多的分支学科,所以语言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彩的。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的结构非常复杂,语言的种类繁多,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人们研究语言的目的、角度、方法多种多样,于是就形成了语言学的各种类别和流派。

  语言学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类。关于语言学的类别,要注意以下几个分类角度:一是功能角度,二是研究对象,三是从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分类。一般主要是从功能角度给语言学分类。从功能看,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其余角度的分类,我们这里综合在一起介绍。由于分类角度不通,一门语言学科可以划分在不同的类别中。例如现代汉语从功能看属于理论语言学,从对象看是专语语言学,从研究的时间范围看是共时语言学。

  二、什么是理论语言学?包括哪些类别?

  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是所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可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两大类。

  (一)普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它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对专语语言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与运用。普通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起源与发展变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在学科体系的地位等。我们课程的性质,就是普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再细分,可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词汇学、普通语法学、语义学等,我们的课程就属于普通语言学性质。

  (二)专语语言学

  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专语语言学为普通语言学提供丰富目的材料,要吸收应用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接受普通语言学的指导,与普通语言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专语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它可以研究某种具体的语言,如研究汉语,叫汉语语言学,以英语为研究对象,叫英语语言学。它也可以以几种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发展规律特点,如我国的壮语、布衣语、傣语、土语等是来源于侗傣语支的亲属语言,以这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叫侗傣语言学。英语、德语、荷兰语、瑞典语、丹麦语来源于日尔曼语,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叫日尔曼语言学。同学们在专科阶段学过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就是专语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是在专语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发展水平取决于对具体语言进行研究的成果。对具体语言的研究越多,材料越丰富,那么就越有利于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目前对具体语言的研究,还主要局限在世界上一些大的语种,还有很多语言,比如一些边远、落后民族的语言,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甚至可能还有不为人知的语言。所以目前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只综合反应了一部分语言的研究成果,随着语言学家对各种语言研究的范围不断深入,不断扩大,语言学理论还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三、什么是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横向结构的一面,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它纵向发展的一面,历史的一面。研究分析语言,既需要看它在当代的状态,认识它的现状,也要看发展的特点,找出演变的规律。因此,专语语言学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语言,它可以研究一种语言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代的状况,据此可把专语语言学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两大类。

  (1)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涉及到一种语言的,叫做历史语言学,如历史语音学、历史词汇学、历史语法学等;涉及到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又可分为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两类。其中描写语言学是我们最熟悉的,它对语言进行的是断代似的研究,对语言在某一个时代状况作客观的深入细致的描写分析,以期反映出这种语言的基本面貌。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语法等都属于描写语言学。又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对比语言学是在描写几种语言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二者的异同。我们虽然没有系统学习对比语言学,但学习外语,实际上或多或少要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如学习英语比较英汉语音、语法、句子结构的差别等。比如英语单词vine(藤)、wine(酒),是第一个音素的区别使词义区别开来,而汉语中音素v没有w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伟、王、无、文、外”等,其中的w(u)读为v一点也不影响对意义的理解,听话人不计较你这里的发音,细心的人或许会稍微感到有点异样,如此而已。

  当然,共时与历时的划分我们是在专语语言学中重点介绍,但要注意,并非只有专语语言学才能进行这种划分,普通语言学也可以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以上各种语言学,因为是围绕语言结构本身进行研究的,所以又被称为微观语言学,与此相对应的,综合多门学科形成的应用语言学的各个类别,都是宏观语言学。

  综上,理论语言学我们归纳如下:

   普通语言学                                专语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描写语言学  
                                                                                    (方言学)
普通语音学                历史比较语音学      历史语音学                     描写语音学  
普通词汇学                历史比较词汇学      历史词汇学                 描写词汇学  
普通语法学               历史比较语法学       历史语法学                描写语法学  
普通语义学               历史比较词源学        词源学                     修辞学  
语义学方法论                                                                       风格学  
辞典编纂学                                                                          形态学  
风格学理论      
其它理论部分      


  四、什么是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所创立的新的语言学科,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从而建立新的学科。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指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比如研究语言习得心理,对比不同语言的差别等。我们这里的应用语言学是广义的,主要指语言学与其它学科交叉所创立的一些边缘性学科。

  (一)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社会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也吸收运用了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研究学科。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尤其关注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因为语言总是在某个言语社团中使用的,因此社会语言学就特别注意语言变体与社会因素的联系,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差异,具体地说,像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与混合、语言规划等。社会语言学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1952年首次出现这个名称,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大约是在1964年。社会语言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心理语言学

  是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形成的学科。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而就个人来说,语言与心理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个人心理的一种反映,观察一个人的语言,有助于认识他的心理认知活动。所以心理语言学着重观察语言和个人的关系,研究类似于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的过程、语法的心理现实等。比如有的语言学家提出“核心句”问题就是具有简单句、肯定句、主动句和陈述句性质的句子,心理语言学对此进行过实验,结果发现,陈述句转换为否定句比否定句转换为肯定的被动句(被动语态)的时间短,说明核心句是符合心理现实的。

  (三)神经语言学: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问题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人脑重量大约为1450克,黑猩猩头部重量与人类差不多,但大脑只有500克左右。人的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黑猩猩没有语言中枢。人的大脑皮层仅有4毫米厚,但分布的神经细胞却达10的11次方之多。大脑皮层虽然很薄,但消耗氧气的份量却占全身吸入氧气的1/5。大脑对血液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从心脏压出的动脉血,有1/5是供大脑使用的。

  神经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语言活动主要与大脑左半球的某些部位相联系,控制语言活动的大脑左半球主管理性的抽象思维,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通过对大脑的解剖可以看到,大脑左半球控制语言的有关部位比右半球相应部位体积要大,结构更加复杂,连婴儿也不例外。有些十岁以下的儿童,因为患脑瘤而需要切除大脑左半球皮层,但并不影响他们的语言能力,这表明儿童的大脑心理过程可以从左半球转移到右半球。但是对于成年人,若将大脑左半球切除,则将完全丧失语言能力。

  关于语言与大脑的关系,目前主要通过失语症来观察。失语症是大脑机制受到损伤而造成人的言语能力的丧失或言语障碍的病症。神经语言学家正在寻找失语症和大脑某一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目前的研究表明大脑有三个区域与失语症有关:一是布洛卡区,这一部分的损伤引起的失语症是说话十分困难,发音极差,一般失去功能词,如英语中的a.in.for等;二是维尔尼克区,这一部分的损伤造成的失语症表现为病人语言仍然流畅,发音也没有困难,但言语缺少内容,言语重复,包含许多虚词,让人不知所云;三是海希尔区,这个区域受损造成“词聋症”,患者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他能听见声音,但是不能理解,不过通过书面语可以理解。神经语言学家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人的左脑是主管语言的,左脑受损,就丧失或部分丧失语言能力,而右脑受损,则丧失形象思维能力。

  现在语言学家们开始运用“脑血流”和“脑波图”研究语言与大脑的关系。比如塞音p与吹蜡烛时的嘴唇动作十分相似,肌肉动作是一样的,那么在大脑的行为是否也相同呢,萨丕尔猜测(那时不具备研究条件)两者有本质区别。最近的脑波图实验证实了这一猜测,人在吹蜡烛时,大脑左右半球的波形没有区别,而在发p时,大脑左半球的平均电压明显增高,而右半球没有变化。

  实验表明,人在大脑中的语言机制是特有的,其它动物不具备这样的机制。人的语言机制主要是在大脑,大脑和人类的语言的内在联系现在认识研究还很不够。语言的起源问题,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至今难有突破,关键就在于我们对人脑的机制研究不足以回答上述问题。如果真正把语言与人脑的关系研究透彻,破解其间的秘密,可以想见,语言及语言学史都将写下崭新的一页。

  (四)其它应用语言学科

  应用语言学除了前面介绍的一些综合性学科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等。像统计语言学,通过某一作家用词频率的统计研究,可以为探索作家的语言风格提供有力的佐证。如普希金《上尉的女儿》据统计代词“我”出现频率是25个词出现一次。统计成果还可以为编撰辞典提供依据,例如有人统计英语文献用词,结果表明736个最常用的词占全部所调查的文献所用词的75%,掌握这些词可看懂文献的3/4,掌握一千个常用词可以读懂文学作品的80%,听懂口语的90%。统计还可以确定语言中借词的比重,比如,朝鲜语中汉语借词占75%,现代英语中有55-75%的词借自法语、拉丁语或其它罗曼语。汉语常用的前20个词是:的一是我了有国不在他人大十二来们上三这中。又如汉字总数有数万个,如何从中筛选出常用的汉字,就需要对文献进行分析统计。根据有关方面的研究,现在得出的结论是:2000个常用汉字的出现率是90%,3700个汉字占一般文献的99.9%,其它数万个汉字仅占0.1%,这些成果,为编撰字典辞典、编制教科书、计算机存储汉字提供了依据。我国公布的最新的语言规范文件《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在确立338组异形词规范的推荐词形,就是以词频统计作为依据的,可以说是统计语言学成果运用的范例。比如“人才”和“人材”,那种词形更符合使用的实际情况呢?根据词频统计,“人才”是10867次,而“人材”只有35次,社会使用频率悬殊很大,很明显应该以“人才”作为规范形式,这样与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保持一致,符合实际需要。这里词形的选择确定,统计数字就发挥了很大作用,如果单靠专家评定选择词形,那么很可能莫衷一是,争论不休。

  由应用语言学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它与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神经学等学科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过去,语言学是向别的学科学习,学习它们的观点和方法,而现在,语言学成为方法与观点输出的学科,像文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等都充分吸收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为己所用。尤其是现在的计算机科学,完全接受了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最充分地加以利用,比如计算机字库、词库的建立,计算机自动处理自然语言,都需要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计算机学科利用语言学成果,一方面使计算机作为人的大脑的延伸功能更加扩大,效用更加提高,另一方面使语言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即在口语(有声语言)、书面语(文字记录)之外,获得了第三种形式――人机对话(计算机语言)形式。当然,人机对话还有许多具体问题亟待处理,如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人类的大脑有此功能,计算机则是比较机械的,还不能像人脑那样灵活自如。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学的基础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在人文科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言学与其它学科的结合,产生了很多边沿性学科,展示了语言学学科的领先性与极其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可以说,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只有一百来年),而且更是一门领先的科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支先锋力量。所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这样评价语言学:“语言学,无论就其理论结构而言,还是就其任务之确切性而言,都是在人文科学中最先进而且对其它各种学科有重大作用的带头学科。”

  五、古代的语言研究和现代的语言研究有什么不同?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第二,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正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古代的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庸地位,而现代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

  六、为什么说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18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社会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科学,所以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话语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宇宙语言学等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七、语言学流派有哪些?需要了解哪些知识?

  语言学流派我们教材没有介绍,是本课程教学大纲增补的内容,学生要注意通过网上资料了解有关内容要求。介绍语言学流派的目的不在于死记几个概念,这样没有任何意义,而是给大家指出一个学习研究的方向,提供一个深入研究的线索,知道语言学史上还有这样一些观点,还有这样的成就,或者说还有这样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大家如有兴趣,可以深入钻研,我们在课件中还提供了语言学名家名著,介绍给大家,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而在教学要求上,我们定的标准是相当的低的,了解一些基本的就可以了,因为我们不是要在这里给大家系统讲语言学史,只是一个引导。

  现代语言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分别是这三大时期的代表。网络课件介绍了八个流派,我们要求重点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学派)、转换-生成语言学,因此我们主要围绕这三大学派简要介绍有关内容要求,也就是各个学派最基本的基本情况:各学派的贡献、地位、代表人物。更加详细的内容,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本课程课程端参考《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中“望远镜·语言学流派”。

  八、什么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的语言,到了中期施莱歇尔则开始具体“构拟”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之为语文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只是别的学科的附庸。语文学缺乏独立性,缺少科学的研究方法。

  语文学时期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给政治、哲学、宗教、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解释传统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古籍,不准违背古人的说法,忽视语言本身的结构与发展,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研究,主要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不重视口语的研究。

  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考察语言的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作出了谱系分类。所以,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历时比较语言学所采用的比较方法,给其它学科以很大的影响。过去,语言学是向别的学科学习,学习它们的观点和方法,而现在,语言学成为方法与观点输出的学科,像文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音乐学、法学等都充分吸收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为己所用,尤其是历史比较方法对这些学科产生了很大影响,建立起了比较文学、比较法学、比较宗教学等新的学科。这可以说是语言学对社会科学的一大贡献。

  归纳起来,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以后,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语言学具有了独立性,创造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语言学的研究目的是要分析语言的结构,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第三,语言学重视当代口语研究,注重语言的现实分析描写,目的是指导人们更好地运用语言;第四,语言学对别的学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五,语言学和别的学科结合,产生了许多新兴的边沿学科。

  九、什么是结构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包括哪些流派?

  结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兴起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源出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反对对语言现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张系统的研究。结构语言学的主要论点扼要地说有两个方面:第一,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第二,每种语言的个别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跟其它单位的区别、对立中存在的。其鼻祖索绪尔有一个著名的例子:语言结构类似于象棋,每个棋子都有一定的意义和动作范围,以若干个区别特征与其它单位对立,按一定的规则相互作用,离开了象棋的结构关系,这些单位不过是毫无意义的木块或石子。语言中的词或语素,都可比拟为这样的棋子。

  结构主义强调不能孤立地从事物的个别性去认识它,而要同时从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从结构的分层符号系统的整体性去认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结构主义语言学后来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过于追求抽象形式,而忽视语句的具体内容,显得比较片面。

  结构语言学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

  (一)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成员主要有雅科布逊、特鲁贝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1926年10月,由马泰修斯和雅克布逊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该学会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上第一次把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反响。1929年出版了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布拉格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论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论纲》中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特鲁贝茨科依的《音位学原理》是这一学派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

  (二)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又称丹麦学派。代表人物有叶姆斯列夫、布龙达尔、乌尔达尔等。1931年,叶姆斯列夫和布龙达尔共同创建了“哥本哈根语言学会”,该学会成为当时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中心。1938年创办会刊《语言学学报》,1939年的创刊号布龙达尔发表了他的论文《结构语言学》,遂成为这个学派的纲领。

  (三)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共同汇成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区别于美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美国结构语言学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是结构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学派。它是本世纪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对美洲印第安语的调查和研究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先驱者是鲍阿斯和萨丕尔,分别著有《美洲印第安语手册》和《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二人都强调要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这个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是布龙菲尔德,1924年他和鲍阿斯、萨丕尔等人一起创立了“美国语言学会”,1925年出版会刊《语言》。1933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这一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使它进入“布龙菲尔德时期”。5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进入“后布龙菲尔德时期”,哈里斯和霍盖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霍盖特1958年出版的《现代语言学教程》是美国结构语言学集大成的理论著作,对美国结构语言学的发展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总结。1951年,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出版,被人视为后布龙菲尔德时期的象征和转折点。

  结构主义语言学自产生以来,不仅影响到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流派,而且还影响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其严密的分析方法已渗透到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和文艺批评等其它领域。这样,结构主义就由一种语言学理论演变成一股几乎对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产生影响的思潮,因而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十、什么是转换-生成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出现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乔姆斯基为代表,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其活动中心是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的麻省理工学院;另外,在欧洲有一个专门研究转换-生成语法的学术组织,称为“旧大陆生成语言学协会”,它是一个国际性的生成学派的组织,于1975年秋成立于荷兰。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乔姆斯基受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影响,最初曾经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希伯莱语的语法,他发现以分布和替代的原则和方法对语言素材进行切分和分类的“分类主义”的方法,虽然对语言结构的表面现象作了一定分析,但对于语言结构内在的联系却解释不了,比如某些“同形异构”的现象,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关系。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结构主义分析的不足:

  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按结构主义的分析是:Flying || planes | can ||| be || dangerous.而其中的Flying planes 可以有两种结构关系:一是动/宾“驾驶飞机”,一是形/名“正在飞行的飞机”,这在结构主义直接成分分析法的分析中是无法显示出来的,这种意义是在语言的深层而不在表层。也就是说,结构主义只分析了表层结构,而没有分析也无法分析深层结构,实际上上面的句子就含有两个不同的深层结构,是两个深层结构转换来的,其中一个深层结构中的planes是受事,一个深层结构中的planes是施事。

  又如下面两个句子:

  1〕 John is easy to please.

  2〕 John is eager to please.

  这两个句子,按结构主义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其语法结构完全是一样的,不能发现二者的本质区别,而实际上它们的意思根本不同。前一句的意思是“约翰很容易被讨好”(直译是“人们容易使约翰高兴”),后一句的意思是“约翰急于讨好别人”(直译是“约翰急于使别人高兴)。这是因为第一个句子可以转换为:It is easy to please John.第二个句子不能,如果转换为“It is eager to please John”,意思就完全错了。

  这就促使乔姆斯基和其他一些语言学家积极思索,另辟语言分析的蹊径,于是产生了转换生存语言学,这就是该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只有语法才是实际存在的,因此,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法而不是语言。另外,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所以说,转换-生成语法无论是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和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原则的区别。它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使语言学以新的面貌呈现于世。它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转换-生成语言学认为简单、主动、肯定、陈述句是核心句,其它形式,如否定句、疑问句、被动句等等,都是从核心句转换来的。实验证明:这有一定道理,因为给受实验者几十个各种类型的句子,让他们回忆,结果是核心句被正确回忆起来的最多,其它形式的句子,都有被回忆成核心句的倾向。这说明,每经过一次转换,句子就复杂一些,理解和记忆的心理过程也就复杂一些,所以在大脑存储系统的深层,基本结构还是核心句的完形。

  现在这一理论还被用于心理测试研究方面:西方一些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的方法是给出一些材料,让被测试的人员写出句子,这些句子可以是主动句可以是被动句,在表义上没有什么差别,但实际上往往是以使用主动句居多的人被录用的概率要大一些,因为主动句的大量使用反映在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就是具有主动性,具有积极性,进一步分析,这样的人往往都富有进取精神。

  转换-生成学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方面,在其它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以及认知科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乔姆斯基认为,转换生成语法将促进认知科学的发展,并把语言学的研究和神经科学、心理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共同为探索人脑的奥秘作出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04-9-12 01: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学概论》第一、二章学生疑难问题解析

中央电大  胡吉成
( 2003年04月07日)
-----------------------------------------------------------------------------------------------

[center]第一章疑难问题解析[/center]

一、什么是语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部族或者一个社会集团,互相之间的联系需要语言,需要语言表达思想,需要通过语言了解别人的思想。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呢?这是学习语言学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关于语言,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人类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行为的形式,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社会集团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学家认为语言是艺术媒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哲学家认为语言是解释人力经验的工具,语言教师认为语言是一套技能。这些观点,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语言的某些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语言的认识。
不过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我们主要侧重于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来认识考察语言。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看,人类语言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功能都是相同的,即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按照我们的教材给语言下一个定义就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有的语言学著作除了从功能角度给语言下定义外,还包含了语言的构成特征,即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因此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我们的教材认为音义问题是属于语言的结构内容,因此不采纳这样的定义,这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语言是一个非常概括非常抽象的概念,它概括了人类所有语言的共同特征,它是一般的,抽象的,只有通过具体的特殊的语言才能体现出来。我们走遍全球七大洲四大洋,也找不出所谓的语言,而只能找到具体的如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等。这就像我们说“马”,但我们只能找到具体的大马、小马、母马、公马、红马、黑马、白马,我们不可能找出一个什么也不是的“马”来,抽象的马是不存在在,只能存在于具体的个别的马中。关于这一点,可参阅第五章词义中的词义的概括性等有关内容来理解认识。

二、为什么我们能很容易地掌握一种语言?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和认识,一个人从出生到学会说话,好像是非常自然非常容易的事情,根本就不费劲,这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的全体成员天天都说同样的语言,一个人从小到大,耳濡目染,自然就学会了语言。可是当长大后根据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必须学习一种外语时,就没有了耳濡目染的条件,那么我们是怎样学会一种语言的呢?是一句话一句话死记硬背吗?实际上要把一种语言背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神仙,恐怕也难以做到,因为一种语言中的句子的数量是没有穷尽的。
那么我们是怎样学会说话,怎样学会一种语言的呢?其间的奥秘是什么呢?
其实,只要我们对语言中这种无穷无尽的句子进行一些具体的考察,就会发现不同的人所用的语汇材料和造句的规则都是相同的,或者说,是大同小异的。例如说汉语的人,如果离开了“山、水、说、打、走、人、手、头、脚、狗、猫、跑、跳、今天、明天、太阳、月亮、红、黄、蓝、白、黑、在、的、了、吗”等等一些词语,就无法说话。一种语言的语汇材料大致有几十万条,数量尽管庞大,但终有一个限度;而常用的语汇材料,数量还要少得多,如以字数计算,有三、五千个左右就可以造出通用的句子,大致就能满足日常说话的需要。如果说,这种有一定限度的语汇材料还有几千几万的话,那么组织这些材料、造出句子的语法规则的数量就要少得多了。比如“狗在叫”、“猫在跑”、“猴在跳”,这三个句子,内容各不相同,但所使用的结构规则其实都是一样的,只要掌握了这些有限的语言规则,就可以创造出无数的句子来,满足交际的不同需要,如“马在叫、人在吼、鸟在飞、水在流、云在动”等等。
语言实际上就是一套规则系统,每个人说话,都要遵循这个规则系统,说话是对规则系统的运用。比如“我、他、老师、和、看见了”这几个单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需要能造出许许多多的句子来:
我看见了他和老师
他看见了我和老师
我和他看见了老师
他和我看见了老师
老师和我看见了他
老师和他看见了我
老师看见了我和他
我看见了他和他老师
他看见了我和我老师
他和他老师看见了我
我和我老师看见了他
我老师看见了我和他
他老师看见了我和他
¬¬¬¬……
这些句子,这里没有语境,是从理论上推导可以根据这样一些材料组成这样多姿多彩的句子,实际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回答不同的问话,是完全可能出现这样一些句子的。   
这是用同样材料造的句子,用不同的材料,运用同样的规则,依然可以造出不同的句子。例如:
爸爸在阳台上看报
妈妈在厨房里洗碗
哥哥在书房里读书
弟弟在操场上打球
姐姐在苗圃里浇花
妹妹在音乐厅唱歌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
……
上面这一组句子,结构完全相同,从句子成分看,都是“主语-状语-述语-宾语”这种格式,掌握了这种结构格式,弄清楚这种结构格式在各个部位出现的词语的性质特点,就能够造出无数具体的句子来。
同样的材料同样的规则组成的句子,还可以按同样的规则变换:

1.我们打倒了敌人    弟弟打破了盘子    风刮倒了树    乙队打败了甲队  

2.我们把敌人打倒了  弟弟把盘子打破了  风把树刮倒了  乙队把甲队打败了

3.敌人被我们打倒了  盘子被弟弟打破了  树被风刮倒了  甲队被乙队打败了
  
完全不同的几句话使用了完全相同的规则,说明语言中的规则是很有限的。这就是说,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是有限的,语汇材料也是有限的,而说的话却是无限的。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说话,但是不能杜撰语汇,违反规则,所以在自由中又有不自由,说话只能在这种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就是说,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运用有限的语言规则创造无限的句子,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能掌握语言的秘密!

三、怎样认识理解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说话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行为,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所产生的结果。无论有多少人说话,说多少话,他都在这个特定的语言范围之内,都是这种特定的语言的运用结果。所以系统论有一个观点,叫做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对一种语言来说,古今中外人们运用过的所有句子,仍然是语言中句子总数的一小部分,因为句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无穷多的。这就像下棋一样,尽管每个棋手的风格、路数不一样,但他行棋绝对不能违反有关规则,否则,双方各下各的,那就乱了套了。
那么语言和说话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表述呢?
我们可以借助哲学上的观点来认识。哲学认识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间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如对立统一关系、绝对相对关系、运动静止关系、一般特殊关系等等。语言和说话其实就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一般的事物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一般的事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是通过千千万万的特殊事物、个别事物反映出来的,一般是对特殊的概括,特殊是对一般的反映。语言就是一般的事物,说话就是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语言在哪里呢?我们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尽管它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语言就是通过说话反映出它的存在的。就人类语言而言,语言就存在于汉语、英语、俄语、法语等等具体语言之中,没有这些特殊的个别的语言,语言也就不存在。就一种语言而言,语言就存在于无数的说话行为之中,比如汉语,在哪里呢,在我们口头上,在你的说话之中,在我的说话之中,在他的说话之中。离开了说话,语言也就不存在了,或者成为死的语言了。
属于语言的一切都是概括的,一般的,反映共性的东西,属于说话的一切都是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因为说话总是和具体的环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话语中的任何词语反映的任何概念,都是具体有所指的。例如“马、人、书、树、笔”等,这些东西好像很具体,其实是非常抽象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把它拿出来,它们都以具体的形式存在着。以马为例,在具体的话语中,只能是“白马、大马、小马、母马、黑马、骡马……”这样的具体形态存在,不可能在话语中是个抽象的空洞的马。即使是在语法学的抽象的例句中,虽然我们不能肯定句子中的马的形态,但仍然可以肯定它绝对不会是抽象的马。比如“来客人了”中的客人,可以是任何一个客人,“买了一本书”中的书,可以是任何一本书。
总之,单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个体形式存在着,通过许许多多的个体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你我他的说话表现出来。因此,语言是抽象的,说话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语言寓于个体之中。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语言只能从人们的言语行为中去观察”,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说话这种行为去观察认识。
综合上面的论述,我们把语言和说话之间的关系用下面一个比较奇特的公式来表示:

1+1+1+1+1+1………  =    1   

如果对这个公式不明白,那么我们可以在下面注明:

1+1+1+1+1+1………  =    1   

          说 话                语言

上面公式中等号左边的1,表示每个人的说话,等号右面的1,表示语言,也就是说,无论有多少人说话,说多少话,他都在这个特定的语言范围之内,都是这种特定的语言的运用结果。而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通过这样千千万万的说话个体体现出来的。古往今来,我们所使用的许许多多的句子,都包含在这种语言之中,都是语言的一小部分,因为语言中的句子是无穷的。
所以语言和说话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当然,这里的说话,包括口头形式的口语和通过文字形式的书面语,说话的这两种形式也是语言的两种具体表现形式。我们使用语言,或者使用口语,或者使用书面语,不会再有第三种形式。
同样的语言,也就是说,同样的工具,为什么说话却是这样的千差万别呢。这主要是说话者个人风格影响所致。语言是工具,说话是运用工具的行为,那么说话人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工具组成话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像教材上所举打字盘的例子,打字盘提供的字库都是一样的,但不同的人运用,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又比如下象棋,同样的棋子,同样的规则,不同的人下棋有不同的棋风,不同的路数,当然也有不同的结局。说话的环境不同、使用的材料不同、选择的规则不同、使用的方式不同,都有可能形成不同的风格特点,体现出个性差异来。

四、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世界上所有现象,形形色色,错综复杂,按其性质可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两大类。自然现象是人社会以外存在的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与人类社会没有关系,例如宇宙中存在的万事万物,其产生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与人类社会没有关系,例如太阳和月亮、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等,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是有了人类才有这些现象。所谓社会现象就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社会现象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它是依赖于社会而存在的,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法律等,就属于社会现象,与社会密切相连。
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事物,要么是自然现象,要么是社会现象,而语言就是属于社会现象。社会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与此密切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把社会中的个人结成群体的纽带,是人与人互相联系的桥梁,进行沟通的工具,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一个社会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语言就是一定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没有社会,也就没有语言。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因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与人类社会、人的抽象思维同时产生的。语言的发展受社会制约,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总之,语言的一切自始至终都与人类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语言带来影响,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社会性可以说是语言的本质特性。
语言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近一两个世纪,语言学家、社会学家等广泛的调查和研究了美洲、非洲、澳洲等地的落后部落的语言,发现这些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与社会发展的程度相适应。世界上已经查明的语言,大约有5500余种,它们都与自己的社会紧密相连,都有自己的来源和形成的历史。斯大林指出:“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类社会,即令是最落后的,能够没有自己的有声语言。”而且人类之所以有这样多种多样、形形色色的语言,归根结底,是由语言的社会性所决定的。我们在第二章将学习语言符号的构成,要学习语言符号音义结合的任意性特点,其实这里的任意性,从根本上看是因为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没有语言的社会性,也就没有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
语言是社会现象,这是由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语言中的语音表示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来表达,都是与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斯大林指出:“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从有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的存在。”语言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存在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因素。人类或者说一定社会集团中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需要协调,需要沟通,需要联系,就需要有相互联系的工具。而语言就起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作用。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就如同一盘散沙,无法结成团体,无法协调行动,社会就会解体,其实没有了语言,也就无所谓社会了。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还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类社会以外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动物,有的可以利用身体动作、颜色、气味等传递信息,例如西班牙有一种鹿用尾巴的摆动作为信号,尾巴下垂不动表示平安无事,尾巴抬起一半表示提高警惕,尾巴完全竖直表示危险来临。母鸡可用咕咕声召唤小鸡,蜜蜂用飞舞的路线表示蜜源的位置。

动物的所谓语言同人类的语言有着天壤之别。

第一,动物用作传递信息的声音、动作是先天的,是本能的,不是词动物群学来的。
第二,动物用作交际工具的声音是不可分解的,分解不出音节、音素等单位,更没有词汇和语法,而且他们的声音是一成不变的,谈不上社会性。
第三,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所能传递的信息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无法和人的语言相比。
社会以外不但没有语言,即使是人,只要离开了社会,也会失去语言能力。
例一:1921能印度加尔各答发现了两个狼孩子,都是女的,小的1岁半叫阿马拉,不久死去,大的叫卡马拉,约8岁,在保育院住了9年死去。在人们发现她们的时候,她们都不会说话,怕光,咬人,爬行,吃生食,8岁的卡马拉连一句简单的话都不会说,到死也仅学会了六句话。而在人类社会中生长的孩子,都是学说话的专家,1岁半就能说一些简单的话语了,到六七岁时就可以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7岁以前换一个环境,不出两年,小孩就可以学会一种新的语言。
例二:1930年,美国有一对夫妇,将一只刚生下来的小猩猩同自己的孩子放在一起来喂养,在最初的9个月,黑猩猩显得比婴儿聪明,能听懂大人的话比婴儿还多,9个月以后,黑猩猩就不行了,婴儿不但听得懂的话比黑猩猩多得多,而且能够开口说话,而黑猩猩无论怎样训练,始终都说不出一句话来。黑猩猩是动物中最聪明最接近人类的,但美国、苏联等国的科学家做过多次试验,都没有找到动物可以说话的证据。美国的自然科学家海涅尔以毕生精力研究猿类表意方式,著有《猿类语言》一书,结果证明动物是不会说话的。他的结论是:“猿类根本不能进行有联系的谈话,它们的言词仅限于以同样方式重复的单个的声音或叫唤;如果推想它们谈话具有高度的社会性质,中就是未经思虑的断言。”
人类之所以能开口说话,主要是因为人类大脑特有的语言能力是与生具来的,具有一定的先天条件。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社会环境,不在适当的时期同实际的语言相接触,就不能激发出大脑语言能力的内在机制。因此,语言的习得同样具有社会性,离不开社会。

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创造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学说,证明了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即只能对颜色、声音、气味、形状等具体形象(而且必须是现实现象)作出直接反应(人当然也有这种能力),不能离开个别的具体的形象,其反应有点类似于“望梅止渴”,只能对眼前的现实现象作出反应,它们不可能回忆昨天,也不可能预知未来。而人类还具有第二信号系统,即可以抛开具体的形象,利用词语代替现实现象中的色彩、声音、形状、气味等,一样也能作出反应。比如说“凳子”,并不用搬出具体的凳子来,人们就能作出正确反应。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动物并不具有。鹦鹉能对话,能背诗歌。笔者就曾经在电视中看到一则鹦鹉背诵唐诗《登鹳雀楼》的新闻,那只鹦鹉背诵唐诗的“口齿”还非常清楚,活龙活现,但鹦鹉其实只是一种机械的条件反射,它永远也不可能理解诗歌中的哪怕一丁点含义。同样,有些狗能够做算术题,但它永远也无法理解3+2=5的真正意义,稍微变换一下,它可能就一筹莫展,不知所措了。正是人类由于有了第二信号系统,才能够从地球上众多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中的精灵,获得了巨大的进步。试想,如果没有语言,我们说什么都要用具体的事物比划,那人类的思维将是何等的迟钝,人类的发展该是多么迟缓!

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动物没有人类那样发达的大脑,没有抽象思维能力,而且生理上,动物的喉头结构和人类也不一样。以上两例充分说明,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独有的。为什么一个在美国长大的中国人能说英语,一个在中国长大的非洲孩子能说汉语呢?这都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只能从语言的社会性上找到答案。

五、语言的社会性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认识?

语言的社会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在许多情况下,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的标志,不同语言的不同的音义关系只能从社会性角度才能得以圆满解释,不然,我们没法回答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以结合不同语言的词语来认识说明)。

第二,同一个民族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地方色彩。这也只能从语言的社会性角度来解释来认识。比如汉语有七大方言,各个方言的语音差别非常大,这些差异我们无法从人的自然属性方面解释,因为从人的自然属性看,北方人与南方人、北京人与上海人、重庆人与广州人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发音器官的构造也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只能说,这是因为语言是社会现象,是因为不同的社会集团选择确立了不同的音义关系。离开了这一点,就是请一个很高明的专家来,也说不清楚造成语言或方言之间巨大差别的原因。

第三,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语言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例如近年的新词网络、网站、网友、班主、菜鸟、DVD、VCD?CPU等等,都是因为社会上有了这些事物现象,语言中也就相应地产生了记录这些事物现象的词语。如果一个事物没有社会性,就不会对社会的变化发展这样敏感。

第四,离开了人类社会无所谓语言,所以语言并不是人的本能的反映,尽管人具有语言能力,但人不是像动物,不经过学习就不能掌握语言。一个人从出生到会讲话,好像是很自然的,顺理成章的,其实是在一个语言环境中反复学习才掌握的,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说话。即使是一个正常的人,如果离开了社会,也可能丧失语言能力。语言好像是一种工具,需要人去用,不用就会“生锈”、就会“退化”,而说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是为了适应他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如果离开社会,没有了这种需要,人们就会逐渐地丧失说话的语言能力。

六、为什么说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说到语言是社会现象,这里要注意几个容易造成误解的问题,一是把语言看成是个人现象,一是把语言看成自然现象。
前面我们在介绍语言和说话的关系时说到,语言存在于说话之中,是通过一个一个人的说话体现出来的,没有说话,语言就被架空了。而且语言总是通过个人的具体运用才能显示它的存在,语言客观地存在于社会之中,具体的表现在每个社会成员的交际行为上,个人运用语言还可以对语言材料进行不同的选择和取舍,正因为是这样,所以不同的人说话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风格,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语言个性,就是这样产生的。红楼梦120回,据说前80回是曹雪琴写的,后40回是高鹗续写的,对不对呢?有人用计算机对红楼梦的语言风格诸如用词、句子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结论是前80回和后40回风格不一样,应该是两个人写的。这里就涉及到统计语言学和语言学在别的领域的运用,可以看到语言学的作用。这样一来,语言就似乎成为一种纯粹个人的现象了,所以有人就把语言看成是个人现象。

据说,埃及法老为了探明世界上究竟哪种语言最为古老而进行了一项试验,将一个刚出生不会说话的孩子与社会隔离开来,任何人不许与他说话,小孩隔离两年后,说出的第一个词是bekos(别克斯),法老赶快派人调查哪种语言有这个词,结果发现在腓尼基语中有这个词,含义是“粮食”,于是法老断定腓尼基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这是把语言当作是个人现象的典型的例子,把个人言语行为的开始当作是语言的产生,这是很荒谬的。

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从上一辈传到下一辈,怎么能是个人现象呢?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依然使用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七、语言是不是自然现象?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不可否认,语言有其自然属性的一面,一方面,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声音的一种,也是因为物体振动周围空气而发出声音来的,语音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这也是语言的自然属性之一。正因为语言有这些自然属性,所以也有人把语言看成是自然现象,而且历史上受到认识水平的局限,把语言当作自然现象的观点还十分风行。

在19世纪,自然科学十分风行的时候,一些语言学家受此影响,也以自然的观点来研究语言,只看语言的自然属性,忽视语言的社会属性,因而没有从社会本质角度研究语言。比如拉斯克就认为“语言是一种自然的物体”。德国的语言学家施莱歇尔把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的学说运用于语言研究,认为“语言是属于自然界的范围”,认为语言是一种生物现象,是一棵树。每个语系中众多语言都是从这棵树发展来的,即都是从同一种原始语发展来的。语言的产生发展也同如一棵树,有它的生长、茁壮、死亡的过程。施莱歇尔甚至认为人类语言已经走过了生根、茁壮时期,正在走向死亡!他把语言分成孤立语、粘着语、和屈折语三种类型,同时这也代表了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孤立语是最原始的形态,粘着语是中间过渡的状态,屈折语是语言发展的最高阶段,自此以后语言就开始退化了。
施莱歇尔的这个结论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语言是构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社会成员互相联系的纽带,如果语言死亡,人类社会不就要崩溃了吗?而且历史上根本就找不到从孤立语变成粘着语再变为屈折语的事实,有史以前语言的进化是否一定要经过这三个阶段,我们也无法加以考证。它们其实是各自发展的。如果照他的说法,汉语还是原始语言状态呢。以前有人攻击汉语是落后的语言,进而说汉民族是落后的民族,其理论根据就在于此。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如果语言是自然的,其产生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不会给语言造成任何的影响,而实际上恰恰相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同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其产生和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规律,不受人类的约束。自然的东西只能利用,不可能创造,而语言却是人类创造的,同人类一道发展的。比如古代汉语没有电视、电脑、广播等词,而现代汉语有这些词,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了,客观世界有了这些事物,语言中才相应地有了这些词。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其词汇系统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差别。可见,语言是完全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服从社会的需要的。语言与社会的联系是如此密切,对人类社会有如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那么世界上就不应该有这样多的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语言应该是一样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达5千多种,还有许多没有发现,这都只能从社会性方面才能加以解释,从自然现象角度就无法解释清楚,无论有多大学问的专家也无法解释。

归纳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语言不是自然现象的问题:

    第一,语言是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分化统一而分化统一,可见,语言绝不是自然现象。

    第二,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看出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语言就应该是一样的,没有区别,而实际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还有众多的方言。

    第三,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可见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八、怎样理解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

所谓社会现象就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社会现象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它是依赖于社会而存在的,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法律等,就属于社会现象,与社会密切相连。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基本含义归结起来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经济基础就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就是在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等的总和。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具有阶级性的,比如属于上层建筑的法律、政治制度等,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色彩,而语言则不属于那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语言不是那个阶级创造的,而是千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并在劳动中创造并逐步完善的。阶级社会不过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短暂时期,漫长的原始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都没有阶级,更谈不上有阶级性的语言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不属于经济基础又不属于上层建筑,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的,而是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服务的。语言没有阶级性这个特点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不是为某一阶级服务的。因为社会里的人不论属于哪个阶级和阶层,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交际,都要使用语言进行交际,除非是哑巴,可以完全用手比划。即使在阶级社会中,思想交流也不能局限于本阶级的内部,阶级与阶级之间也同样要交流思想,否则,就无法进行社会生产和组织社会生活,也无法进行阶级斗争。可以这样说,一个社会的集体就是依赖统一的语言把全体成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崩溃,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

因此,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如果说语言有阶级性,那就等于说在封建社会,农民有农民的语言,地主有地主的语言,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有工人的语言,资本家有资本家的语言,互相之间根本不可能交际,压迫阶级与剥削阶级进行斗争就更谈不上了,这显然是十分慌谬的。

九、语言没有阶级性,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表述认识?

语言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述:

第一,从语言的服务对象看,语言是不是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的。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在语言面前,完全是人人平等,无论男女老幼,无论贵族贫民,都有自由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权利,这可以是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你可以用来表达思想,表达你的看法,但它本身没有阶级色彩。

第二,从语言自身结构来观察,考察语言到底在哪一方面体现出了阶级色彩还是没有体现。语言的结构本身也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因为构成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也是没有阶级性的。比如语音中的音素、音位、元音、辅音之类,词汇中的词语、语法中的结构单位、结构规则等等,都谈不上有阶级性,地主资产阶级阶级要使用这些单位和结构,农民和工人阶级同样要使用这些单位和结构。

第三,从语言的产生的社会大环境来观察认识。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语言是伴随着人类同时产生的,语言是人类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并在生产劳动中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逐渐地加以完善的。人类的产生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历史,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绝大部分时间是漫长的原始社会,从奴隶社会开始才出现阶级,有阶级的历史不过几千年,充其量不超过一万年,在那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社会都没有阶级性,作为交际的工具语言当然也没有阶级性。同无阶级的社会相比,人类有阶级之分的历史很短很短。
平时我们常说,工人有工人的语言,资本家有资本家的语言,农民要农民的语言,地主一地主的语言,我和他没有共同语言,等等。这里的语言不是指我们日常使用的交际工具,而是指的思想感情,志趣爱好等等,而不是语言本身。
当然,语言没有阶级性,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是有阶级性的。各个阶级都要用语言这个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同时也极力给语言造成影响,把自己特别的词和语强加到语言中去,所以在一定的阶级社会中,阶级的意识、思想、作风和习惯必然要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十、怎样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存在于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中,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不会说话,人就失去了它的本质,与猴、虎、狮、狗、猫之类的动物无异。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纽带,只要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需要语言,人们用它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语言是人们的一种交际工具。

工具,人们想到的一般都是手拿脚踩的物件,如锄、枪、车之类,不会把语言列入工具一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工具是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锄、枪、车等固然是器具,语言何尝不是?只不过它不是手拿脚踩的器具,而是口说的“器具”;不是进行生产劳动的器具,而是协调人们生产劳动的“器具”。它比任何器具都简便有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没有语言,生活在一个共同地域中的人群能不能组织成一个上下有别、长幼有序、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相互协调的社会?人类认识现实的成果能不能代代相传继承?教学有没有可能进行?在发生战争的时候有没有可能调动千军万马、协调各军种的一致行动?等等,等等,都没有可能。所以,语言是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每一个民族就是“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因而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少数没有自己语言的民族,如我国境内的回族、满族等,那是由特殊社会条件造成的,与语言的相互影响有关,需要另做具体的分析。语言是组成民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上所述,语言确是人类的交际工具,现在需要进一步弄清楚的是,它不是一般的交际工具,而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该如何理解这“最重要”三个字?重要还是次要,这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认识。人类的交际工具不止语言一种,其它如文字、音乐、美术、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手势表情等也都能实现交际的任务,自然也都是交际工具,但它们与语言相比,其重要性就要差得多了。旗语、电报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其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它们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在这些辅助性交际工具中,文字和体态语是我们最常使用的。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在现代社会,文字的运用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而且文字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人类传递信息的文化工具,从历史到今天来看,几乎都是围绕文字的处理而发明的,比如纸、笔、墨、砚台、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激光照排、计算机、传真等等,文字简直是无处不在,无处不用。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语言在文字产生以前早已存在,估计已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适应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参加进来。这就是说,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工具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了。其实,我们平常说话,不可能毫无表情或动作。孩子学话也需要依靠大量的非语言手段的帮助。可以说,语言的交际处于身势等各种伴随动作的包围之中。有些时候,离开某些特定的伴随动作,语言的交际还可能发生故障,不如身势等非语言的交际手段。例如,鼓掌欢迎,举手为礼,挥手送别,伸舌表示惊讶,等等。用手指刮着脸皮羞人,是汉族人特有的动作;西方人摊手耸肩,表示不知道,据说源于法国。我们平常“察颜观色”、“眉目传情”、“眉来眼去”、“暗送秋波”、“使眼色”、“打手势”等等都是不用语言的一些特定的交际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语言来表达就显得非常笨拙,甚至难以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而在体育比赛中,裁判的许多信息是通过手势表达的,因为在热闹非凡的运动场上,裁判就是把嗓子喊哑了别人也听不见,手势在这里起来很好的传递信息的作用。
各种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无论它们在特定的场合有多么重要,仍然不能代替语言,因为从根本上说,人类各种各样的辅助性交际工具,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制定的,没有语言基础,这些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使像“察颜观色”这一类特定的交际方式,也必须有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方才能领会。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交际工具当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他交际工具,可以说是语言的补充,是用来辅助语言交际的。

十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类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人类开动脑筋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思维是复杂的,多形态的,一个人同时并存着几种不同形态的高度发达的思维。

一般把思维分为三种类型:

1.直观动作思维:这种思维指思维时能直接感知思维对象,并通过思维者自身的动作去影响思维对象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例如像工程设计师、体育运动员等的思维活动都具有直观动作特点,教练员讲解有关体育战术如足球、篮球、排球等也要用直观思维。

2.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指在思维时用唤起形象并在想象中对形象进行加工改造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人。艺术家和文学家思维时(在进行艺术构思时)就充分地进行着这种形象的加工改造和组合的活动。比如构思一幅画、一座雕塑、一个情节、一个戏剧场景等,都要进行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那样一种思维活动。通常我们所说的思维、思维能力,主要地是指这种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思维类型。这种思维只有人类有,动物没有,所以动物没有语言。

有人曾经做过试验,把小鸡抓住捆扎起来,小鸡挣扎尖叫,母鸡会应声而至,赶来营救;而把小鸡罩在玻璃瓶中,哪怕小鸡挣扎喊破了嗓子,母鸡因为听不倒小鸡的叫声,在一边仍然是无动于衷,若无其事,这说明母鸡只有第一信号系统,只具有直观思维能力,没有逻辑思维能力。

这三种类型的思维活动,语言在其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前两种思维很少语言的活动,一般称为非语言思维,第三种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所以是语言思维。当然,这种划分实际上是相对的,只有从发生学角度看才可以看出非语言思维的存在。比如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婴幼儿,能够对事物进行初步概括归类,其实就是直观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既然语言能力都没有,当然就谈不上有语言思维了。一个人只有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才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哪一种思维,以语言作为工具的抽象思维都起着主导作用,组织和制约着思维的全过程。

人类面对自然界的现实是相同的,大脑的生理构造也一样,因而具有共同的思维能力。任何复杂的现象,不同民族的人都有能力认识它。不同民族有共同的思维能力不等于他们有共同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思维能力指能不能认识现实,这一点不同的民族没有什么差异,即思维能力是全人类相同的,而思维方式是指如何实现这种能力,这一点不同的民族是不一样的,即思维方式具有民族的特点。

不同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这些我们从不同民族给事物命名的依据和词语的构造的内部形式意义上的差别就可以看出来。例如一个团体或国家(无论大小),其最高领导人的命名,汉语叫“主席”,内部形式意义是主要的席位,也即坐主要席位的人就是“主席”,这反映了汉族人喜欢排序、凡事必分先后卑尊的心理;英语叫“chairman”,内部形式意义是椅子上的男人,也即坐椅子的人是主席,这里既反映了当主席的人的待遇和资格,坐椅子,是男人,也包含了重男轻女的信息,无怪乎国外女权运动的人士认为这个词有轻视女性的含义,没有男女平等思想,因此大声疾呼,要求将chairman中的性别意识太突出的man换成中性的没有性别之分的person。又比如遇到生命危险呼救,中国人说“救命”,直言不讳,英国人叫“help”,反映了一种矜持的心态,大有临危不惧之势。拿英汉词典随便找几个词语来对比,就可以看出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上的区别,比如汉语“公鸡”、“母鸡”各用两个词根语素构成,是合成词,英语分别用一个词根语素cock、hen表示,是单纯词。许多词都是这样,如“黄瓜、黄金、绿豆、白字”等,英汉都不同。

人类思维的过程无法用图象显示,您怎么知道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回答是:靠语言。每一个学过外语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实际上就是学习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如果外语没有学习好,不能用外语来思维,需要把想说的话先用母语想好,而后再翻译成外语说出来,那肯定说得一点也不流畅,磕磕巴巴的,时断时续的,别人听起来就像是用外语发音的汉语(假定说他的母语是汉语);只有能用外语来思维的人,他才能自如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另一种思维的方法。这就是说,每一种语言都隐含有一种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说明不同语言的差异对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语言学史上第一位理论语言学家洪堡特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仿佛十分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就比较概括地说明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认知现实之间的辨证关系。

十二、怎样认识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人类不仅在相互交际时需要语言,需要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了解别人的思维即使是在思维的时候,在形成思想的时候,在沉思默想的时候,也需要语言,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是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包装起来,把它固定下来,展示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概念也就无所依托,推理也难以进行,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在思维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既参与形成思想,又参与表达思想。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而思维则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也无法表达。所以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具有思维活动,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语言十分发达,而思维水平却很低;我们同样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二者必须互相适应。一种语言,无论它的结构简单复杂与否,都是能满足一个社会集团交际的需要的,当然也必须能适应思维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人类语言无所谓先进与落后,无所谓优劣,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的。

十三、语言和思维是同一个东西吗?它们有没有区别?

      我们说语言和思维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水乳交融,无法分割开来,但是语言和思维是不同的东西,并不对等,因此不能混为一谈。二者的统一性不等于二者的同一性。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它们是不同的社会现象。

第一、语言是物质的,因为语言的所有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都是以声音为物质外壳的,思维作为大脑的特质是观念的,它没有物质性,没有质量、重量、长度等。

第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就不可能是思维本身。

第三,构成方式不同,思维的组成成分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它运用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不同的判断,并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大小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组成的,语言运用词语和一定的结构规则构成句子。

第四,概念、判断和推理这几种思维形式同语言中的词与句子并非完全对应,这也说明了语言和思维的区别。比如同一概念,一种语言中可以有多个词语表达,也可以用词组表达,词还有感情色彩,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没有色彩。句子中一般只有陈述句表达判断,有些多义的陈述句可以表达几个判断。推理和复句也不对等,人们常以简略形式表达推理,省略一个前提或结论。如:下雨不出操,今天就不出操-下雨不出操,今天下雨。

第五,语言具有民族特点,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的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一样。但是由于思维的方式不同,所有语言具有民族性特点,如汉语“上午”和“下午”,意识中是以“中午”作为分界线的,英语的“下午”(afternoon)在构造上反映的思维方式与汉语相同,但“上午”(morning)就不一样,一是内部构造不同,二是包括的时间范围也不同。又比如印第安人能区分很多种白色,这同他们那里雪多有关,阿拉伯人表示骆驼的名词很多,说明骆驼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才有这样细致的观察,汉民族历史上关于马的词也非常多,有120多个,今天的《新华字典》收了90来个,大部分不是现代汉语使用的,可见历史上马在汉民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考察不同的语言,我们很难找到两个完全对等的词语。社会生活在语言中打上了种种烙印。例如汉族人重视亲属之间的关系,所以汉语中有很多特定的亲属称谓词语,叔叔、伯伯、舅舅、姑姑、姨妈、舅妈、婶子分得十分清楚,如果把汉语各方言这类词统计出来,数量将是惊人的,而英语中这样的含义,男性用一个词,女性用一个词,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中,叔叔伯伯舅舅是没有区别的,而汉族人不但有区别,而且通过这些不同的词语反映了指称对象和说话人之间的特定关系。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正是思维方式不同的反映。正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世界上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语言;正是因为人类有共同的思维基础,人类语言才可能互相翻译,不同民族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

十四、思维和语言的产生有先后之分吗?

有人问,语言和思维谁先产生谁后产生呢?这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看起来是难以回答的,但如果我们结合语言和思维的紧密关系来认识,就不难作出正确的解释。

我们认为事实上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思维活动要借助语言工具,思维成果要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来,而语言的词义的形成、语法规则的形成、词语音义关系的建立,又离不开思维活动,如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等,二者完全是互相促进的,同步发展的。如果非要分出个先后来,实际上是割裂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否定了二者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因为这个两难问题,无论你回答哪一方面先产生,无论是肯定语言先产生还是肯定思维先产生,其结局都是一样的,都等于是承认语言和思维之间没有联系。既然是语言先产生,那就是说语言是不反映人的思想的,可以脱离人的思想,就是说,在没有思维的时候,人类语言就已经产生了;既然说思维先产生,那就是说思维是可以离开语言单独进行的,其结果也不需要语言来表现,因为按照这样的观点,思维产生的时候,语言还没有出现呢。这样一来,不就否定了语言与思维二者之间互相依存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了吗?

这就像不能问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一样,因为如果说先有鸡,那么鸡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说先有蛋,那么蛋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也是一个两难问题,因为你无论肯定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都把鸡和蛋的密切联系割裂了,等于否认了鸡和蛋的关系,等于说鸡不是从蛋来的,蛋不是从鸡来的。而实际上,鸡也好,蛋也好,都是同步进化产生的。

所以,思维和语言没有什么先后的问题,是同步发展的,是互相适应的。
语言和思维形影相随,互相依存:思维是语言通向现实的桥梁,而语言则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我们可以说,语言是观察思维方式的窗口,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唯一的窗口。语言与思维的紧密联系,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已得到了神经生理学的证明。但是,关于大脑的机制,大脑与语言、思维的研究还不是十分彻底,所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还有待于大脑研究的进一步突破。据说科学上还有三大谜团有待于人类揭示,其中之一就是人的大脑(其它两个谜团是宇宙和生命的起源),目前我们对大脑和人类语言的内在联系认识研究还很不够,对人脑的机制的研究还不足以回答解释清楚语言和思维、思维和大脑的联系问题。因此,语言学上的一些疑难问题,还有待于其它学科研究的成果来支持。

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不但语言学家关心,就是哲学家、心理学家等、生物学家、科学家等也关心。对此目前还有种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和思维有各自的发展过程,二者没有多少关系;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发生的,如果要分先后,那么就应该是语言先产生;一种观点认为思维先于语言产生。当然,要真正说清楚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目前关于大脑对于我们还仍然有许多待解之谜。

==============================================

[center]第二章疑难问题解析[/center]

  一、 怎样理解符号的含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那么语言在人类社会中为什么能发挥交际作用,又是怎样来发挥这种联系工具的作用的呢?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要别人拿点什么,并不需要把那个事物般出来比划解释,而是用语言表达就可以了,语言真是神奇。语言的这个功能是怎样实现的呢?语言为什么能成为现实事物的代用品呢?

  “说—听”的过程就是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一般称之为交际。语言为什么能够成为人们思想交流、认识现实的工具?就是由于它是现实的符号。这里涉及到现实、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语言三方面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三方面的关系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说明:

  现实——语言·思维——现实

  公式两端的两个“现实”不是一个东西。第一个“现实”是纯客观的存在,它的性质和规律是通过无穷无尽的表面偶然性表现出来的;第二个“现实”体现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知,已能从无穷无尽的表面偶然性中找出必然性的规律。“语言·思维”是联系两个“现实”的桥梁,这里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实现对现实的认知。语言对第一个“现实”的关系是将客观的现实转化为语言的符号,例如“中国运动员在亚运会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其中的“中国”、“运动员”、“亚运会”等等都是客观的现实现象,在这里的句子中则成了符号,是现实现象的转化,我们只要听见“中国运动员”“亚运会”就知道它们代表的是什么现实现象;对第二个“现实”的关系是体现人们如何使用语言符号去认知现实。

  将现实转化为语言符号、再用符号去认识现实,这些过程都需要有思维能力的主体去实现,这就是人,或者说,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群,其它动物没有这种能力。一般动物的叫喊在同类物种中也能传递一定的信息,表示暴怒、惊恐、警告、觅食、求偶等意思,但不是符号,语言就是现实现象的一种符号。人们可能会对此提出异议:动物的叫喊为什么不是符号?它表示暴怒的叫喊就是暴怒的符号。这是一种误解,是由于人们不理解符号的含义而产生的误解。因此,我们这里先得要弄清楚什么是符号的问题。

  符号,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所谓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这种记号代表什么意义是社会全体成员都知道的,都认可的。现实生活中,用一个事物做另一个事物意义的标记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街上的汽车,开着开着突然停了,因为遇见了红灯,因为红灯是社会成员约定表示停止意义的记号;一会儿绿灯亮了,汽车又继续往前开,因为绿灯是大家共同约定表示可以通行中一意义的标记。古代人打仗,击鼓表示前进进攻,鸣金(敲锣)表示退却收兵;敌人来了,在烽火台上放火发出信号。现代军营还用号声表示起床、休息等意义。交通警察用手势还可以表示各种意义。

  符号是用作传递信息的,符号本身是一种代替的关系,用一定的可以感知的东西代替另一种东西或一定的思想。上面我们所举的各种符号,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代替现实现象,是现实现象的替代品。这些符号,有的是视觉可以感受到的,是视觉符号,如灯光火光,有的是听觉可以感受到的,是听觉符号,如锣声鼓声号声。

  二、符号是怎样构成的呢

  符号是怎样代替现实现象的呢?它是怎样构成的呢?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

  符号代替现实现象,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代替者,一个是被代替者。例如马路上的红灯是代替者,“禁止通行”是被代替者。这种替代和被替代的关系,也就是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事物,是一定的社会集团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

  符号构成的两个方面,语言学上通常用形式和意义来表述。形式是符号的外壳,是可以被人的感觉器官感知的,因而形式具有物质性。比如色彩、线条可以为视觉感知,音响可以为听觉感知,凹凸不平的物体可以为触觉感知,等等。意义是符号形式所代表的内容,也就是现实现象事物。

  任何符号都包括形式和意义中两个方面的要素,二者互相依存,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缺一不可。构成符号的色彩、线条或声响,是符号的外在形式,是我们感知符号的前提,一个符号没有特定的物质形式,就没有存在的物质基础,符号就被架空了,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它的存在,比如我们上街购买了一件衣服,当别人询问我们购买了什么的时候,我们要告诉对方买了什么,但是这个意义不用声音、色彩、手势等等外在的形式,别人就根本不知道我们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符号的意义,只有借助符号形式,依附在一定的形式上,才能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感知。同时符号还要代表一定的意义,它才有存在的价值,如果一个符号没有任何内容和意义,那么它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试想,谁会去创造一个不代表任何事物现象的符号呢。比如黑板上答题,我们可以根据情况打钩或打叉,大家都明白表示对错,如果我们随意画几个线条,它不代表任何内容,这样的线条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或者说,我们什么也不画,只是心里明白对错,那么别人就无法感知,我们就无法把有关的信息传递给别人知道。

  所以符号的形式和符号的内容是统一于一体的,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世界上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也没有不借助物质化的形式而能存在的内容。符号形式和意义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能说形式比内容重要,也不能说内容比形式重要,二者都重要。

  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形式和意义的联系完全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符号中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意义的结合完全是偶然的,由社会习惯决定的。司机开车遇见红灯就停,并非是红灯天生就是表示停止这一活动,司机也不是根据红灯色彩本身就能推导出停止的意义,而是掌握了由社会约定的红灯与停止意义的联系罢了。比如“苹果”,我们之所以叫它我pingguo,而不叫它是别的什么,完全是一种十分偶然的选择,只是选择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形式和意义就固定下来,在任何场合都用这个音表示这个意义罢了。而同样的意义内容,英语中用apple表示,日语、俄语又用其它的语音形式表示,这就充分说明了符号的形式和意义的联系并非是必然的,本质性的。

  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社会约定的,而不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所以莎士比亚借戏剧人物的口说出了这个道理:“玫瑰即使我们不叫它玫瑰,不也一样芬芳吗?”。因为物的名称,对于物的内容来说,完全是外在的,不会因为形式的变化而改变了内容。同理,上和下,生和死,好和坏,假如古人用的是完全与今天相反的语音形式,那么我们也只能这样说,汉语中“生”为什么要说sheng,“死”为什么要说si,这都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完全是社会集体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认可的。据说,古代有个人走路渴了,便到一处山泉喝水,当他听说这处山泉名叫盗泉,就拒绝喝水,因为他怕这泉水玷污了他的名声。这个人就把名和实的关系混为一谈了。

  符号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这种关系,我国学者在两千年前就认识到了。荀子在他的论著《荀子·正名》中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为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约定俗成,换句话说,符号是具有社会性质的,因为符号的意义也好,符号的形式也好,意义和形式结合的方式也好,都是一定的社会集团赋予的。符号的社会性,这可以说是语言符号的本质。领会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语言的特点、语言的规范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正因为符号形式和内容的这种联系不是天生的,不是必然的,所以世界上才有多种多样的表示同样意义的符号,所以符号的形式和意义的联系是可以改变的,符号是可以发展变化的。

  符号一般有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三种。任何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其它符号相对地存在着。比如交通信号灯是以红灯、绿灯、黄灯构成的一个系统,如果只有一个红灯,就难以指挥车辆行驶。

  三、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

  语言就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所以是一种符号,就是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比方说,词就是一种能代表和指称某一种现实现象的符号,我们一听到“人”这个词就知道它指的是会说话、用两条腿走路、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词是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符号,因而成为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离开词,我们就无法造句,自然也就无法指称现实现象,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符号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使用中要受一定规则的支配,装拆自如,可以重复使用。例如“火”字,它是汉语中的一个“码”,可以和其它的“码”相组配,构成如火把、火锅、火花、战火、鬼火、灯火等,也可以从这些组配的构件上拆下来,再和其它的“码”相组配,构成如烟火、烧火、火种等单位以及如“纸是包不住火的”“火的发明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这样的句子。“火”就是汉语中一个装拆自如的“码 ”,可以重复使用,并且所表示的意思也一样。符号的使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语言也是一种符号系统,具有所有符号的一般特点,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语言符号本身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例如“人”这个符号,rén是它的语音形式,“会说话、用两条腿走路、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是和这个音结合在一起的意义,构成符号的内容。音与义是语言符号的两个“面”,彼此依存,犹如一张纸有正反两面,我们不能只要正面而不要反面,也不能只要反面而不要正面,任何人都不可能把纸张的正面和反面分开,割裂二者的关系。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与此一样,只有和特定意义相结合的声音才能叫做语音,由特定语音表达出来的意义才能成为交际所需要的语义。符号的意义是现实现象的反映,如果“人”不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那么“人”的意义中也就不会有这方面的内容。正确理解音、义、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掌握语言符号性质和特点的关键。词是语言的一种符号,人们就是用语言符号进行交际、认识现实的。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也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一定的语音形式代表一定的意义内容,一定的意义内容一定要用一定的语音形式表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依赖的。我们把语言中的句子切分成一个一个的单位,每一个部分也都是音义结合体。语音和意义的这种密切关系,有人作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语言好比一张纸,正面是语音,背面是语义,用剪刀剪也剪不开。”这个比方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形式和意义的关系。

  同其它符号一样,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也是具有社会性的,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的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内容,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共同约定的,比如照明用具,汉族人用deng表示,英国人用lamp表示,又如成本的著作,汉语用shu表示,英语用book表示。这里同样的内容,形式不同,就是因为不同的社会集团选择了不同的语音形式的缘故。

  四、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样的区别?

  语言虽然也是符号,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符号。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认识:

  第一,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语言符号的形式选择的是声音,即语音,而不是色彩、线条一类作为形式。人类之所以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外在形式,这主要是因为语音符号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一方面,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发音器官人人都有,随时可以使用,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使用非常方便,简便;另一方面,语音的容量非常大,一种语言一般只有几十个音,就可以任意排列组合,表达思想;而且,用嘴说话还不影响手脚的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有声的语言不会因为距离和光线而影响交际沟通。所以人类语言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而不是无声的手势之类。

  第二,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语言符号可以说是人类创造的最为复杂的符号体系,符号单位最多,可以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符号层又可分为语素、词、句子三层,每一层次都有相当数量的符号单位。而其它的符号则非常简单,例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只有红绿黄三种色彩的变化,军营的军号通过长短音的组合表示不同的意义,构成也很简单。

  第三,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如红绿灯,其中的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黄灯表示预备。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人类任何复杂的思想,以及思想感情的微妙之处,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汉语中可以用“死亡、逝世、殉职、就义、牺牲、驾崩、坐化、驾鹤西归、完蛋、蹬腿”表示不同身份的人的死亡,用“精细、精巧、精美、精致”表示美好的物品的一些细微差别。这样细腻地表达人类的感情的功能,除了语言符号,别的符号不可能做到。

  第四,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使用者不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灵机一动,来个新的创造。而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无穷无尽的意义内容,可以由较少的单位组合成较多以致无穷的单位,以少驭多可以说是语言符号的核心。比如有限的语素组成有限的词,有限的词组成无限的句子。

  五、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

  同一般符号音义之间的联系一样,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也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我们说汉族人把成本的著作这个意义用shu表示,认为它表达这个意义是最合适的,这个音与意义之间有天然的联系,那么同样的意义,我们如何解释英语用book表示,俄语、法语又用别的音表示呢?这之间的不同联系,我们说不出更多的道理,因为不存在哪种形式更好的问题。如果是本质的,天然的,那么同样的意义,语音形式应该是一样的,而实际上人类语言表达同样意义的语音形式可以说形形色色,根本不是一对一那样简单。可见,语言符号的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所以马克思说:“物的名称,对于物的性质,全然是外在的。”荀子所说的“约定俗成”,说明了物的名称与物的实质的关系,其本质就是任意性,人为规定性。你找任何一个高明的语言学家来,也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不同的语言采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同样的意义,我们只能从语言的社会性角度作出解释,是因为不同的民族在创造语言的时候作了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在同一民族中可以说是共同约定的,而在不同民族之间则没有约定,于是就形成了人类众多的语言。

  语言符号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这种任意性联系,其根源就在于语言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现象,由一定的社会决定的。如果我们把这个特点与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结合起来认识,理解或许会更深刻一些。

  六、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具体体现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如前所述,世界上为什么有多达5500种语言,就是因为人类创造语言时在选择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当然,说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是就语言的主要方面说的,语言中有少部分词语的音义联系是可以解释的,不具有任意性,比如布谷鸟,汉语叫做“布谷”,英语是cuckoo,法语是coucou,匈牙利语是kakuk,古希腊语是kokkuk,这里关于布谷鸟的语音形式,五种语言都十分相似,是根据自然界的布谷鸟鸣叫的声音仿拟的结果,这些词的音义结合就具有一种可以解释的逻辑联系。章太炎在《国故论衡·言语缘起》一文中说,汉语的汉语的马、牛、鹊、雀、雁、鹅、鸠等,都是模拟自然事物的声音构成的。不过,这种模拟词语的存在并不能说明语言的音义联系不具有任意性特点,因为纵观人类的语言,一方面,这种性质的模拟词语只占语言词汇系统中很少一部分,不具有系统性,客观世界中有声音可以模拟的事物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即使具有声音的事物,人类记录这些现象时,其词语并不都采用模拟的方式,有些语言采用模拟方式,有些语言不采用模拟方式。例如“猫”,汉语念mao,与猫的叫声很接近,是模拟性的,但英语是cat,法语是chat,德语是kater,俄语是KOT,没有采用模拟方式记录。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如:人、刀、树、水、路、妻子、太阳、月亮……,汉语的语音形式和英语的语音形式不相同。像上面那些词语,汉语的读音是ren、dao、shu、shui、lu、qizi、taiyang、yueliang,英语的读音是person、knife、tree、water、road、wife、sun、moon。(为便于查看,这里没有使用国际音标符号表示读音)

  第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而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如long,汉语表示“龙”等意义,英语表示“长”;又如英语uncle,等于汉语的叔、伯、舅、姨父、姑父,aunt等于婶婶、舅妈、姑姑、姨妈。

  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汉语有众多的方言,同样的事物在各个方言也有不同的读音。汉语有七大方言,各个方言区根据语音特点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次方言区。不同方言区之间,语言的音义联系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语音差别,也说明了音义联系是具有任意性的,不然,就不会存在什么方言差别了。

  七、怎样正确认识理解任意性特点的含义?

  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的,即音、义的结合是由现实现象的性质决定的,还是由社会约定的?就是说,它们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在一般的看法是: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比方说“人”,汉语说rén,英语说person,或man和woman,相互间的语音差别很大,但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一样,说明不同的音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同样,相同或相似的音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如ai,汉语中表达的是哀、爱、矮……,在英语中表达的是“我”(I);英语的bye-bye(再见)与汉语的拜拜、排排等的语音相似。人们根据诸如此类的现象得出结论,认为什么样的音和什么样的义相结合构成语言符号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简称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或约定性;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用荀子的“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的“约定俗成”四字来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人们都非常推崇荀子“约定俗成”的学说,认为这一认识比西方语言学家还要早二千多年。任意性或约定俗成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指最初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客观事物现象这个意义内容是任意的,不是说人们可以对语义内容作随意解释。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接受它,个人绝不能随意更改,也无权更改,即使是那些“一言九鼎”的权威,如皇帝、总统等等也不例外,都只能接受社会已经约定的符号。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任意性,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强制性。假如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来使用语言,比如把“死”说成“活”,把“高”说成“矮”等等,如果这种任意性没有任何规定性,没有强制性,各人可以自说自话,乱说一套,那么结果是谁也听不董谁的话,语言交际就无法进行,语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了。

  语言属于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制度”,它首先是人类创造的,但在社会实践中,它又要求社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有关制度,这种制度对所有的人具有一种强制性,决没有自由。我们今天来观察语言,思考语言的音义关系,无论你认为它合理还是不合理,都得遵循这种制度。

  在此我们可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制度对人们的影响。据说,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是4英尺又8.5英寸,为什么会定下这样一个奇怪的标准呢?原来这是英国人制定的铁路标准,而美国的铁路最早是由英国人修建的,而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设计的。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他们援用了马车两个轮子之间的宽度。马车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标准,是因为老路上车辙的距离就是4英尺8.5英寸,假如谁不遵循这个尺寸,那么造出来的车就无法行驶,很快就会被撞坏。而英国这些老路又是由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铺设的,正好是罗马人的战车的宽度。而罗马人的战车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宽度作为轮距,那是因为两匹拉战车的马的屁股的宽度正好是这个距离!

  有人还用猴子进行了制度的强制性的试验。猴子是最爱吃香蕉的,试验人员把受试验的猴子关在一个笼子中,随后就放一把香蕉进去,猴子见了香蕉就去拿。试验人员立即拿水枪猛滋猴子,猴子被迫放弃香蕉,躲在一边。水一停止,猴子又扑过去拿香蕉,这样自然又遭到水枪的猛滋,猴子再次躲在一边。这样反复几次后,猴子明白了,只要去拿香蕉,就要被水枪猛滋,于是猴子就不再试图去拿香蕉。这是再放进一只猴子到笼子中,新来的猴子见了香蕉立刻去强,而这是不等试验人员拿水枪滋猴子,第一只猴子已经猛扑过去,对第二只猴子又撕又咬,如此反复几次,第二只猴子也不敢再去拿香蕉了。这时再关进第三只猴子,同样的一幕发生了,只要它试图去拿香蕉,前面两只猴子就撕咬它,直到它彻底放弃拿香蕉的意图为止。这样强制的结果,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制度新的习惯,而且这种习惯得到群体的一致遵循,谁也不得违反,否则就会遭到群体的攻击。

  用这些制度不变或制度形成的例子来说明语言的强制性也许有点勉强,但它的确可以说明:一种制度的形成,对人们的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语言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受某种制度的约束和影响就更大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有谁拿着语言开玩笑,不守规则地乱用一气,让人不明所以,是不是也会遭到类似猴子拿香蕉那样的攻击呢?我想至少不会有人表扬你欣赏你。

  八、什么是语言的线条性特点?

  符号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线条性,就是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语言符号的形式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一个一个的声音,这一连串的声音,是一个挨一个顺次发出来的,我们不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音来,宛如一条联绵不断的线条,这就是语言的线条性。我们说话时,是将词语按一定的语法规则串好发出来的,词语好比是一颗颗的珠子,通过语法这根红线而有条不紊地串在一起,形成了我们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句子。

  比如以“小王打碎了杯子”为例,每一个字只能顺着时间的先后一个跟着一个说出来,绝不能在同一时点中同时嘣出两个字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根据符号的先后出现顺序,我们就可以考察某一个符号经常出现在哪一个位置上,它与前、后符号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样就可以从中总结出语言的结构规则来。

  语言的线条性说明,语言中的各个单位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单位都要受前后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哪个单位先出现,哪个单位后出现,哪些位置哪些单位不能出现,都是有一定规则的,改变了它们的顺序,表达的意思不但变了,而且还可能说出有语病的句子来。如:

  我看他――他看我

  爸爸的妈妈――妈妈的爸爸

  我很不喜欢他――我不很喜欢他

  突然事件――忽然事件

  我看报纸――报纸看我 我吃鸡――鸡吃我

  八、怎样认识语言的层级体系?

  语言符号看起来零零散散,好像是一堆乱糟糟的材料,但实际上它们相互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组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这种系统:一是组成规则,二是运转规则。

  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分层的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到上分出若干个层次,使音、义以及由音义相结合而组成的符号“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但每一种现象又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之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下到上去观察语言系统的结构层次。

  语言符号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因而音与义自然处于最下层。“音”本来是一条混沌、模糊的线性音流,犹如笑声哭声、虎啸狼毫,分不出音的结构成分来;“义”的情况也是如此,混沌、模糊,分不出意义的界限。一种语言的音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三、四十个,但这些有限的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而构成语音,基本上就能满足意义表达的需要,构成语言符号。音位本身没有意义,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意义如果不经语音的包装,也是无法显示和表达的。音位处于语言系统的下层,其特点就是单面性,因为它本身没有意义。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个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的组合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九、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二层性?语言符号二层性的核心是什么?

  语言的层级体系,其音位层和符号层我们合称为语言的二层性。在语言的层级体系中,从音位到语素具有质的飞跃。第一,音位与音位的组合,还只是单纯的声音组合,只是构成了符号的形式部分,而形式是要依托一定的意义内容才有存在的意义,所以音位组合一经同相关的语素结合,代表一定的意义,既具有形式部分,又具有意义部分,这样才真正构成了完整的符号;第二,一种语言里的音位,往往只有几十个,而音位与音位的组合构成表示意义的语素,多达数千,在数量上也是一个飞跃。至于语素构成词,词构成句子,数量就更多了,从低层到上层,每一级的单位在数量上都是成倍地、数倍地往上翻,到句子则是无穷,我们无法把一种语言中所有的句子都列举出来,即使古今中外已经用了的句子,也只能说是一小部分。系统论有一个观点叫做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拳头大于五个指头的力量),语言符号的特点也符合系统论的观点。语言各个层级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犹如一个开放的倒三角形,越往上层,

  数量越多,到句子则完全是开放的,无穷的。



语言符号的二层性

  语言层级结构的奥秘,简单地说,就是以少驭多,以少数结构单位有规则地组成多数;下层与上层,下级与上级,都是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即上一层(或上一级)的结构单位由下一层(或下一级)的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构成。三、四十个音位可以组成五、六千个语素的语音形式,五、六千个语素可以组成几十万个词(大型英语词典大致收词四十余万条),而这几十万条词则可以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句子虽然 无穷,但句子里所用的材料却不会超出这几千个语素的范围,就是说,新句子无非是现成旧材料的新组合,而新组合又有一定的规则可以遵循,这就是说话的人可以纵横驰骋,放手造出符合表达需要的句子来,而在听者的感觉中,新句子都似曾相识,不会发生理解的困难。语言为什么能够成为人们得心应手的交际工具?语言系统的这种灵活的层级装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它为人们以少数驾驭多数奠定了结构的基础。

  层级性和开放性是语言体系中最重要的特点,别的符号没有这些特点,从这个角度看,语言的确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符号的二层性的核心是以少驭多,几十个音位组成数万个、数十万个词,词再组成无穷的句子,层从而满足社会成员之间交际的各种实际需要。

  关于语言的层级,不同的语言学家有不同的划分,例如布龙菲尔德划分为音素音位、语素、词、短语、小句(分句)、句子六层,马尔丁内划分为音位、符素(语素)、话语连续体三层。大家以后有机会可以去深入研究。

  十、什么是组合关系?怎样认识?

  语言结构的二层性是就语言系统的整体结构来说的,而每一层、每一级的结构单位如何运转的呢,二层性的核心以少驭多是怎样实现的呢?这主要是依靠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两条规则是驾驭语言系统运转的“纲”。

  什么是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语言具有线条性特点,也就是符号与符号是依次挨个出现的,不可能同时出现,因而具有时间性,不具有空间性。正因为符号是先后依次出现的,哪些符号先出现,哪些符号后出现,相互之间组合起来是什么样的关系,等等,所以符号的组合顺序是有条件的,有限制的,顺序不同,位置不同,组合起来的关系就不同,意义也不一样。例如“蓝天”和“天蓝”、“菜香”和“香菜”等。可见,我们从语言这个巨大的材料库中抓一把词语出来,不是随便往外一撒就组成了句子,而要把这些词语按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一定顺序,才能构成表达意义的单位。所以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并非是任意两个词就能构成组合关系。例如:

  我吃饭――我饭吃――饭我吃――饭吃我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说第一句,第二三句在一定的场合也能说,但第四句绝对不能说。可见,符号的组合顺序不是任意性的,而是有讲究的,就是结构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续,组成上一层或上一级的一个结构单位,好像一个个连接在一起的链圈,一环扣一环,组成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

  十一、什么是聚合关系,怎样理解认识?

  什么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几个词,一组词,他们性质相同,具有同样的组合功能,在语言结构的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生成不同的句子,这些词之间的这种替换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英语用单词associative表示,本身是联合、联想,所以有人译为联想关系。即在一个语言结构中,看到其中的某个单位,会联想到另一个单位,并用另一个单位来替换,组合成新的句子,以符合交际的需要。比如根据“我吃饭”中的“我”,联想到“他”,可以替换造出“他吃饭”,根据其中的“吃”用“做”、“煮”、“烧”等替换,可以造出“我做饭”,根据其中的“饭”,用具有相同功能的“面”、“饼”、“菜”等词语替换,可以造出“我吃面”。

  如果说,组合关系是指词语(符号)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的话,那么聚合关系就是词语(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语言中的词语就正是这样一种关系,正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功能,具有相同的特性,所以就类聚在一起,形成一种聚合关系。

  从理论上说,某一位置具有相同功能的、可以用来替换的单位几乎是不可完全列举的,因为太多太多了,所以说,聚合的规则实际上是潜在的,潜存于人们的脑子中,随时可以根据需要调用。比如像“爸爸看报纸”这个句子,其中三个词都可以用许多个词语替换,那么造出来的句子也非常非常多。聚合规则与这种组合规则有紧密的联系,这就是每一个结构单位在这一前后相续的线性链条上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而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卸下来,换成另一个结构单位,从而构成上层或上级的一个新的结构单位,犹如环环相扣的链条,某一个环可以被另一个环替换掉而成为一根新链条一样。所以,什么是聚合规则?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同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

  十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怎样互相联系的?

  聚合关系是指语言链条上具有相同作用、互相能够替换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在语言的组合链条上,每一个符号都是可以替换的,有许多具有相同功能的单位可以换用,而且替换后语言结构的关系和功能不变。这些具有相同功能的单位(具体结构中的符号和用来替换的符号)聚合在一起,它们就形成了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其实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之间的关系,由于它们的功能相同,所以在同一结构中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虽然具体内容有所改变,但功能与结构关系没有变化。如果替换后发生了变化,那就说明替换的符号和被替换的符号功能不同,没有聚合关系。

  语言中的每个词语,都不是孤零零的,都要与别的词语发生关系。因此,每个词语,在语言系统中实际上都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交叉点上。词语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的情况我们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说明:



  上面的四个句子,每个句子由三个单位组成,如第一句“李明学习语法”,“学习”同“语法”发生组合关系,“学习语法”同“李明”发生组合关系,“李明”与“语法”之间没有直接的组合关系,它们之间就不能组合。从语句的结构层面来说,这里的三个结构单位的位置,每一个位置上有一个结构单位,彼此前后相续,组成一个句子。这是汉语语法的一条组合规则,一般称之为“主——谓——宾”。每一个位置上的结构单位都可以用别的单位来替换,从而构成一个新的句子,例如句首位置的“李明”换之以“小王、“张三”或其他什么结构单位,句中的“学习”可以换成“研究、讨论”之类的单位,就构成了不同的句子。在同一位置上能进行相互替换的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可以将它们归为一类,例如将句首主语位置和第三个宾语位置上能相互替换的单位归为一类,称为名词,将第二个位置上能相互替换的单位归为一类,称为动词,等等。抓住这样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大体上就能分析语句的语法结构。

   十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对于人类使用语言有什么样的意义?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相互有内在联系的两条规则。组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横向联系,聚合规则着眼于结构单位的纵向替换,所以它们犹如纵、横两轴。每一个结构单位,从理论上说,都可以在纵、横两轴的交叉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如果能把握住这种交叉点,也就不难了解一个结构单位的性质和特点。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语言结构的视角,看哪些语言现象符合这种规则,那些不符合;不符合的就是例外,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找出它的原因,作出解释。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的关系,对于我们运用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词语组合成句子,首先必须符合组合关系,这样才能正确,比如说“吃”,一般可以同“饭、面、糖”等组合,不能同“沙、泥、土、树”之类的词组合。组合关系使符号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有序性,反映了语言系统组织结构的基本法则,是以较小的单位组合成较大的单位必须遵守的。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的具体运用,充分反映了语言规则的概括性,如前面所举的例子那样,它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我们掌握了一种规则,通过替换,就可以造出很多句子来。如果语言中只有组合,没有聚合,没有可替换的同类,每个词语的出现都必须有一条独立的组合规则,那么语言中的组合关系将多得不数不胜数,使用者根本就不可能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所以,聚合关系大大地简化了语言系统,这也是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所要求的。

  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规则。组合规则使得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大大地简化了语言系统。如果语言中只有组合而没有聚合,没有可替换的同类,每一个句子都必须是新的组合关系,那么语法规则将不计其数,难以掌握。

  因此,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正确理解结构的二层性和组合、聚合的运转规则,这是理解语言符号系统的关键。学习中一定要把这两种关系弄清楚,要求能具体分析并能举例加以说明解释。抓住并理解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就抓住了我们课程的纲目,比如我们教材的语音、语法部分,也体现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04-9-12 02: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学生疑难问题解析

中央电大 胡吉成
---------------------------------------------------------------------------------------------

[center]第三章学生疑难问题解析[/center]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音,目前已进入教学辅导阶段,从各地反馈的信息看,学生对这一章反映最多,认为难学,很多具体的细致的问题因为抽象或陌生而难以理解。我个人认为其实这一章并没有那样难,关键是要沉静下来认真学习,仔细琢磨,加强实践。纵观本章,有三个重点内容值得注意,一是国际音标,二是元音和辅音,三是音位问题。这三个内容都是难点问题,而恰恰又是学习的重点,所以平时学习要特别注意。

    一、什么是语音?怎样认识语音?

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我们都知道,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符号,而符号的构成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失去了一方,也就等于失去了另一方。世界上所有的符号,都是由形式和内容构成的,没有任何例外。没有形式,符号就不能被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所感知,符号实际上就等于不存在,而没有内容,单独的孤零零的符号形式的存在就失去了社会意义,没有任何社会价值。试想,一个人随便画一个线条就成了符号,至于有没有意义根本就不考虑,这样的符号有什么作用呢?有什么使用价值呢?而如果一个内容没有任何符号的形式,没有外化、物质化,只是存在于一个人的心里,这样的内容实际上就没有赋予它符号,没有符号化,别人无法感知,那么同样没有社会意义和使用价值。所以,符号的形式和符号的意义在符号系统中是统一于一体的,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相互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构成符号。
语言就是一种符号,语音就是语言符号得以存在的形式,它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通过人的发音体――声带的振动,使周围空气振动,产生音波,再扩散开来,传到别人的耳朵中,再还原成语音,并与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定的意义结合起来,就理解了对方所说的话语的意义。这就是交际表达与接受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人类的交际过程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这样五个阶段,详见主教材导言部分)所以,语音又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它不但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而且必须代表意义,否则,也不是语音。比如咳嗽,人们清嗓子的声音,就不是语音,因为这是属于自然现象之列的,不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机能。

二、语音可以分哪些单位?
要进一步认识人类语音的特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把人类语言的语音系统切分为大大小小不同的单位进行研究。一般把语音单位分成音节和音素来研究。
把语音划分为音节,是要观察它的组合上的一些特点。比如汉语普通话的音节,辅音一般在音节的前面,舌尖前鼻辅音n和舌根(舌面后)鼻辅音“ng”位于音节后面,n在汉语音节中既可以在前面又可以在后面,比如“ba、pa、jia、kang、xiao、nan”;英语中的音节结构又不一样,它的辅音,尤其是轻而短的清塞辅音,不但可以位于音节的前面,还可以位于音节的结尾,甚至可以几个辅音连缀在一起,比如“cap hat speak stand jacks jest”。把语音系统进一步化分成音素,是要研究它发音方面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一种语音系统中全部的音素的发音特点,我们能比较容易地学会语音。
我们说一句话,能明显地感觉到发音器官有关部位的肌肉一下一下地紧张,肌肉随之而一紧一松,在听觉上就形成一个个的语音片断。这样的语音片断就是音节。什么是音节,音节就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例如我们说“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数出这个句子有11个音节。
音节还可以继续往下划分出更小的单位。比如ban,这个音节,是不是最小的呢?不是,它其实是由一些更加小的单位构成的。ban中的b,可以替换为p、g、k、d、t等,an还可以进一步切分为a和n两个单位。B、a和n只是一个发音动作,不能再切分,这样的最小语音单位,就是音素。一种语音系统中的音素,通常只要几十个。我们平时所说的话,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构成的!
通过语音单位的分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结合第二章认识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这一点。动物的思维语言是没有人类语言这样明晰的语音单位的,是不可分析的囫囵整体,它不可能像人类语音这样各个单位可以拆卸组合。

三、什么是国际音标?怎样学习国际音标?
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比如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等。国际音标是国际上通用的记录人类语音的符号系统,国际音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1888年由国际语音协会公布使用,提供了一套记录语音的国际标准方法。后来几经补充修订完善,是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记音符号。国际音标最初由斯威特(H.sweet)设计出草案,1886年帕西(P.Passy)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来的,目前已经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是我们学习语言、研究语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语言学,尤其是学习语音,必须掌握国际音标的相关知识。
     
为了同一般符号相区别,国际音标通常用方括号[ ]表示。国际音标记音有宽式和严式两种。严式记音要求只要一个音素有区别就要使用不同的符号,宽式记音对于没有意义区别的几个音素使用一个符号记录,实际上记录的是音位,是音位标音法。例如英语中基本上没有不送气的清塞音,送气与否并不区别意义,所以英语中的送气音也没有使用附加的送气符号,如person.tool、kind中的p、t、k是送气的,而spring、stand、sky中的p、t、k是不送气的,但它们都用[p]、[t]、[k]来表示,这就属于宽式记音。我们要求掌握严式记音。比如汉语普通话音节dian、ai、ba、gao中的音素a,都是不同的音素,按宽式记音要

    很多同学问为什么汉语拼音不采用国际音标,我们这里也简要分析一下。
国际音标不同于汉语拼音,虽然二者都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但作用并不一样。
汉语拼音是根据汉语语音特点制定的,最主要的是它不是音素化的符号,而是音位化的,比如普通话音节zhi、zi、bi、中的i,是发音特点不同的三个音素,但由于出现环境不同,不会造成发音上的混淆,所以汉语拼音方案就用一个字母表示,音节tian、dai、pa、gang中的a,其实都是发音特点不同的四个音素,由于它们各有出现环境,而且混同也不区别意义,就是说把音节dai中的a发成音节gang中的a,除了听觉上有些别扭以外,不会影响意义的表达,所以就用一个字母代表。汉语音节ao、iao中的o,实际音质接近u,但是由于字母o在汉语拼音方案使用较少,u使用较多,而且手写容易同n混淆,所以就采用了字形上容易区别的o。此外,汉语拼音还有很多变化的规则,如省略韵腹,如i、u转写为y、w等,这样的变化规则涉及到80多个音节。当然,汉语拼音的这些特点需要结合制定背景和制定的目的来认识,在没有很多群众基础的情况下,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形体陌生的国际音标有可能难以推广,更何况上个世纪50年代还特别提出汉字要改革,要走世界拼音文字的共同道路,这样当然就不便采用国际音标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际音标是纯粹的标准的记音符号,汉语拼音虽然也是记音符号,但还不是纯粹的,其间还有某种文字的痕迹,比如其变化规则,就不应该是作为记音符号所具有的特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汉语拼音有其先天不足的一面,应该适当调整。
国际音标看起来和汉语拼音中的符号很接近,实际上差别很大,只有少部分可以互相对应,大部分是各不相同的符号,差别较多,这是我们学习应该注意的。下面是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的辅音对照表,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来:


学习国际音标,最好结合汉语拼音对照学习,看看二者的字母特点上的相似和相异之处,悉心比较,就容易掌握了。学习国际音标的学习是一个难点,但我们课程的要求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低的,元音要求掌握八个标准元音和汉语普通话中所具有的其它一些元音,辅音重点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辅音就可以了。
关于国际音标的学习,可以参考网上专题辅导《国际音标及国际音标的学习》。

四、怎样认识语音的属性?
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三个方面的性质。其中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是语音的自然属性,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具有物理属性或生理属性,但只有语音具有社会属性,只有人类社会才有语音,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声音的发出实际上是一种物理现象,是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颤动,再振动周围的空气,形成音波,音波往外扩散,通过空气传递到我们的耳朵中,我们就听到了声音。语音的发生与传递过程同自然界的一切声音都是一样的,因此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通过人的各个发音器官的协调作用发出来的,具有生理属性。我们说话,哪怕是最简单的话语,都是肺、气管、声带、舌头、双唇、鼻腔、口腔等协调作用的结果。比如我们要说一个简单的[y](鱼),首先要由肺部提供空气动力,通过气管传输到咽腔,撞击声带发出声音,到口腔经过舌的隆起的位置的协调,再经过双唇拢圆,这样才发出来圆唇的[y],一个普通的音素就要经过这一连串的动作协调才能发出来。自然界的动物发声也具有生理属性,如鸟鸣狗吠马嘶狮吼等。
自然界的所有声音都没有社会属性,只有人类发出的语音具有社会属性。语言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的语音,当然也具有社会属性。而且,一种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也是由社会决定的,所以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所谓社会属性,就是指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的不同的作用,在交际中执行不同的功能。
我们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认识语音的社会属性问题。
比如我们汉语普通话中的音素[y],配上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多种多样的意义。例如“于、雨、语、育、鱼、玉、欲、羽、驭、予、盂、愚”等等,儿子英语中,这个音什么也不表示,英语中就没有这个音素,甚至我国一些方言也没有这样的音素,例如四川西南部地区,凡是普通话音节中念[y]的地方,统统都念,于是那里的人说“买鱼”,在外人听来好像是说“买姨”。
又如同样是由两个音素[a]构成的音节[ai],在汉语中表示的意思是“爱、矮、唉、哀、癌”等意思,在英语中是表示第一人称单数的主格形式、工字形物体、英语字母表中的第九个字母、自我、极端自私的人、自我意识等等。
为什么一个音素,一种语音系统中有,另一种语音系统中没有呢?同样的音素在不同的语言中表意功能差别竟然这样大呢?这都是由语音的社会性质决定的,这些差异我们无法从语音的物理性质和生理性质找到答案。我们在后面有学习的音位,就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来研究语音的,为什么给音位下定义一定要强调音位是属于一定的语言或方言的呢?道理在在于语音具有社会属性,离开了具体的语言或方言,我们就无法认识一个音素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语音的社会属性上的特点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语言的社会性的认识理解。

五、什么是语音的的四要素?语音的四要素有什么样的作用?
同自然界的其它任何声响一样,语音也是因为物体振动周围空气而发出来的,具有音高、音重、音长、音质四个要素,一般称之为语音的四要素。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频率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叫做赫兹,每秒钟振动一次就是一赫兹,这是为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而得名的。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在16-2万赫兹之间,每秒钟颤动次数在1500-3000赫兹之间是最好听的。振动频率在20赫兹以下,人耳就听不到了,这就是次声,次声对人体具有相当大的伤害,人们虽然听不见,但它使你感到压抑,感到烦躁不安。据说一艘船在海洋上航行时上面的人莫名其妙都死了,没有任何伤痕,没有外力打击。专家分析可能是海上的次声是凶手。
声音的高低从根本上说是由发音体的形状决定的。长而厚的物体,振动慢,声音就低,短而薄的物体,振动快,声音就高。语音中的声音的高低就是由人的发音体声带的长短厚薄决定的。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比女人的声带大约要长十分之三,所以声音就比较低沉,妇女和儿童的声带短而薄,所以声音就比较高。
音高在语音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的声调,就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如同样的音素构成的音节[po],普通话念高平调,意思是“波”,念高升调,意思是“博”,念降升调,意思是“跛”,念全降调,意思是“簸”。
音重:也叫音强,指声音的轻重或强弱。声音的高低取决于振幅的大小,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强,反之,声音就越弱。振幅大小同发音时用力大小,呼出气流越大,声音就越响亮,反之就轻弱。平时我们说话种的重音,就是由振幅决定的。普通话的重音和轻声就是由音重的变化构成的。同样的音节,有没有重音,重音的位置不一样,词句的意义往往有所差别。例如“我明天要看话剧”,在不同交际场合,应对不同的上下文,其中的“我、明天、看、话剧”都可以处理为重音,表示出细微的意义差别,比如“我”念重音,强调是我不是别人,“明天”念重音强调不是别的什么日子,如果“看”念重音强调不是演话剧,如果“话剧”念重音强调不是看别的演出如电影、晚会等等。
音长:指声音延续时间的久暂,它是由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的。音长在汉语中没有特别的区别意义的作用,但在英语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英语的元音有长音短音之分,就在于这些长短音能区别意义。如feet[fi:t](脚的复数),fit[fit](合适的,恰当的)。
音质:又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特色。不同的音色是由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决定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语音四要素在不同的语言中其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比如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汉语语音非常强调声调的差别,而在西方诸语言中,词义的差别主要是通过音素的组合体现,声调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又如音长,在英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同样的音素,念长音和念短音所表达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而在汉语中则没有这样的差异。语音四要素的在不同的语言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功能差别仍然是由语音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六、怎样认识人类的发音器官?
人体发音器官由动力部分、发音部分、共鸣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作用。
动力部分包括肺和气管,主要是发音时呼出气流,为发音提供动力。
发音部分是喉头和声带,声带是主要的发音体。人类所有的响音,都是由声带振动发出来的。发音时,声带随着气流的冲击,开合振动,发出清音或浊音,人们还可以自如地控制声带,随着声带的长短变化而发出高低不同的音来。
共鸣部分:包括口腔、鼻腔和咽腔,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改变发音器官的形状,人类的各个不同的音素,主要是通过这部分的调节形成的,否则,人类就只能发出清音或浊音两种音,不可能发出现在这样丰富的音来。

   
    七、什么是元音和辅音?和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是什么关系?
元音和辅音是音素的两大类别。它们是根据发音特点的不同而区别出来的。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气流是否受阻。从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看,发元音时,口腔大开,呼出气流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要闭合形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声音来。发音时呼出气流是否受阻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2.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比较:a—p。
3.气流强弱。发元音时,由于口腔打开,没有阻碍气流,气流在发音过程中是均匀呼出,因此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因为气流是在口腔受到阻碍后克服阻碍冲出来,因而明显有一股较强的气流呼出。我们可以拿一张纸放在口腔前面测试,发元音时,纸张只是轻微颤动一下,而发发音时,纸张在突然放出的气流的作用下,颤动十分明显。
4.声带振动与否。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因为元音都是乐音,发音十分响亮,没有声带的参与,元音就不可能发出来;发辅音时,只有少部分浊音声带振动,大部分辅音声带不振动,是清音。
5.持续时间的久暂。发元音持续时间长,发辅音持续时间短。除了浊辅音以外,清辅音的发音都非常短暂,例如双唇塞音[p],发音上,双唇闭塞阻住气流,然后猛然放开,爆破成声,结束发音动作。平时教学,为了便于学生模仿,教师一般使用呼读音,就是辅音加上元音教读,例如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声母[b、p‘、m],读作[bo、p‘o、mo],久而久之,人们就以为普通话[p]的音质就是[po],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元音和辅音不同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
元音和辅音是普通语音学从发音特点的角度给人类语音音素划分出来的单位,是音素在再分类,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人类所有的语音,就是说,任何语音系统都是由元音和辅音构成的。
声母和韵母是汉语语音学根据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不汉语音节前面的辅音叫做声母,不汉语音节声母后面的成分叫做韵母,这种分类只能适用于汉语。声母和韵母同元音和辅音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划分角度不同,二者并不对应。


八、怎样认识掌握元音发音的特点?
一个元音和另一个元音相区别主要是由于口腔形状的不同造成的。影响口腔共鸣器形状的音素很多,如口腔的开合、舌头的前伸或后缩、双唇的圆展等,一个方面发生变化,那么就发出了不同的元音。所以,一个元音的音色特点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决定的。
所谓舌位,是指发音时舌头的隆起点的位置。舌头前部隆起,就是舌位前,舌头后部隆起,就是舌位后。舌位的高低是指舌头隆起点与上腭之间的距离而言的,口腔开口度越小,舌头隆起点离上腭越近,舌位就越高;反之,口腔开口度越大,舌头的隆起点离上腭越远,舌位就越低。嘴唇的圆展是指发元音时双唇是撮成圆形还是自然展开。
下面是几个基本元音的发音情况:
i:舌位前、高、不圆唇元音
e:舌位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o:舌位后、半高、圆唇元音
u:舌位后、高、圆唇元音  
以上是舌面起主要作用发出来的元音,叫舌面元音。汉语普通话中还有舌尖起主要作用发出来的舌尖元音,zhi.zi中的i,其发音特点是:
   
靠前的,不能再高,否则就会产生磨檫,发出辅音或带辅音性质的半元音。a是最低最靠前的元音,口腔开口度已达极限,不可能再低了。人类所有的元音,无论是什么元音,其发音都超不出这个范围。所以掌握了这八个标准元音之间的差别后,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元音出发,移动舌位,变换唇形,试着发出别的音来。如我们要发从i到y的音,开口度和舌位都不变,发i时,双唇自然展开,就发出来了,然后双唇逐渐拢圆,就发出y的音来了。
德国语言学家琼斯以自己为模特儿,拍摄了八个元音的X光透视侧面舌位造影,绘制出了元音舌位图。舌位图见教材60页,利用这个舌位图,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掌握每个元音的发音特点,而不用一个一个去死记硬背发音特点,而且元音与元音之间的差别也一望而知,很容易说清楚。当然,对元音的舌位高低、前后和唇形在舌位图上是如何表示的应该弄清楚,只要静下心来,用20分钟的时间弄清楚了舌位图的情况,每个元音的发音特点就可以非常熟练地描写出来,而且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一个元音和另一个元音在发音上的异同。因此,学习元音,我们要求必须熟练掌握舌位图,认识舌位图的作用。
下面介绍一下元音舌位图的构成情况:

   所以每个元音在舌位图上的前后高低左右的位置,都是有其独特的意义的,不能随意乱标。我们属性了元音发音的三个方面在舌位图上的表示方法,在学习元音是,不必去记哪些是前元音,哪些是后元音,哪些是高元音,哪些是低元音,而要从整体上属性舌位图,知道哪个元音在舌位图上的什么位置上,这样根据舌位图的知识,很自然而然地就把某个元音的发音特点记住了。例如元音i,它在舌位图最上面那条线上,在舌位图左边那条线上,在竖线的左边,所以就是舌位前、高、不圆唇元音,这就是元音i发音的基本特点。元音y和i非常接近,也是在最上面那条线上,也是在左边的竖线上,只是它标在竖线的右边,所以y的发音特点是舌位前、高圆唇元音。这样从位置上,我们很自然就可以看出,元音i和y在舌位前、舌位高两个方面是一致的,只是圆唇与否不同,i是不圆唇元音,y圆唇元音,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学习元音,除了要求能描写每个元音的发音特点外,还要求能比较两个元音的异同,这也不难,只要熟悉每个元音的特点,异同就不难看出来。当然,利用元音舌位图上不同元音的不同位置来说明差别,则是一条捷径,非常直观,简直就不用动脑子想。比如i和y、i和u、y和u、u和o,只要心中想着那个图,差别一下就出来了。

九、辅音有哪些类别?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
任何一个辅音的发音特点,都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辅音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角度来分类,认识其特点。
1.        辅音的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就是口腔中形成阻碍阻挡气流冲出来的部位。汉语普通话辅音的发音部位,从外向里观察,一共有六个发音部位,辅音相应地分为六类:
1〕        双唇音:由上下唇闭合形成阻碍,主要有p、p‘、m、b。
2〕        唇齿音:由上齿和下唇接触构成阻碍,主要有f、v。
   
    六个发音部位可以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依次掌握记住,并不难记,只要注意一下各个部位有哪些辅音就可以了,这也不难。
2.         辅音的发音方法
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让气流冲出来的方式。汉语有5种方法。
檫音1)塞音:构成阻碍的两个部位完全闭合,阻住气流通路,然后猛然放开,让气流冲出,故又叫爆破音,主要有p、p‘、t、t‘、k、k‘。
檫音5)边音:舌尖上抬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的两边流出,汉语主要有一个l。

   
    十、怎样掌握辅音的发音特点,有没有什么捷径、技巧?
关于辅音的学习,在网上讨论板留言和来信询问的非常多,可见大家都学习辅音是非常关心的,这里我们介绍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学习辅音,除了要发准各个辅音外,还必须在理论上掌握每个辅音的发音要素的各个方面,会描写辅音的发音特点,能够根据发音特点的描写写出相应的辅音,能比较两个辅音的异同,也就是能够指出一个辅音同另一个辅音的区别特征。
由于辅音的音色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声带是否振动、气流强弱几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描写一个辅音的发音特点时,就必须把诸方面的因素都考虑到,这样才能把一个辅音同另一个辅音区别开来。比如t,只说是舌尖前、清、塞音是不够的,因为t‘也是舌尖前、清、塞音,这样二者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必须说明是否送气,所以t的发音特点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t‘是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二十二个辅音都这样单独去记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学习时不妨把有关的辅音排列组合起来,比较一下异同,这样分门别类地掌握,就比较容易而不费劲了。
六个塞音和六个个塞檫音可以分别分为三组记忆,一共是六组,十二个辅音,每组辅音只有送气与否的差别,其它方面都是一样的。同样道理,我们也可以把塞音按送气与否分为两个组,送气的一组,不送气的一组,这样来比较差别,也有助于掌握。我们先看第一种分类比较。如:

         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双唇、送 气、清、塞音
         ts――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檫音
         ts‘――舌尖前、送 气、清、塞檫音
以上两组辅音,每组只有送气与否有差别,其余发音条件都一样,所以每组记一个辅音的发音特点就可以了。一个是送气,与之对应的那个就是不送气,这样自然而然记住了。
再看按送气与否分类,我们以六个塞音为例来加以说明。
         p――双  唇、不送气、清、塞音
不送气   t――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k――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这样分类记忆,这三个辅音,只是发音部位不同,其它方面的特点完全是一样的。再看送气的一组:
         p‘――双  唇、送气、清、塞音
送  气   t‘――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k‘――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这三个辅音,也是部位不同,其它方面是一样的。
以上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用,这样通过比较,就解决了十二个个辅音(六个塞音六个塞檫音),加上六个檫音,就去掉了十八个个,其余四个辅音m、n、l、 ,单独重点记忆一下就解决了。
元音和辅音是语音部分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而且元音和辅音与后面的另一个难点――音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掌握了元音与辅音问题,音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学习中要特别注意,给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元音和辅音。元音和辅音数量加起来不少,看起来很难,但只要我们在学习中想办法,思想上重视它们,同时积极实践,这样是不难掌握的。关键是学习不能急躁,一定要冷静,要有学会学好的信心,这样

    十一、什么是音位?怎样认识音位的定义?
音位是具体语言(包括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它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音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并且进而区别词的意义。
一种一种语言中,其语音系统往往是由很多的音素构成的,但是并不是每个音素都具有区   
几个元音音素就没有起到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也不能区别意义,因而就不是独立的音位,它们就是一个音位的不同变体。注意,音位的作用是区别意义,而不是表示意义,例如po和p‘o,分别表示“波”和“坡”,但抽开了元音o,它们无法表示意义,也无法独立表示词的语音形式,它们是构成词的语音形式之一,有了它们,词的语音形式特征才完整。
所以,音位具有区别词形的作用,进而区别词的意义,不能直接表示词的意义。关于这一点,我们教材的提法和一般教材的提法略有不同,一般教材的定义是音位是具有区别词的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我们教材则认为音位是具有区别词的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第二,音位是属于具体的语言或方言的。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我们都知道,语音是具有社会性的,一个语音代表什么意义,起什么作用,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共同决定的。因此,考察音位的作用,是否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功能,是否区别意义,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来分析,否则,音位的分析就没有意义。
一个音素或几个音素,它们在语音系统中的地位如何,作用如何,不能空谈,必须结合具体语言或方言来看,因为同样的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的作用是不完全一样。比如p和p‘,主要区别是送气与否,一个音素送气还是不送气,在汉语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可以区别意义,如ba,意思是爸爸,其中的p如果换成p‘,把这个音节念成p‘a,意思就成了“怕”,可见,这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在英语中,p和p‘这两个音素的作用如何呢?我们可以结合单词看看。英语在大部分情况下只有p‘,没有p,没有汉语中那种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送气与否无关紧要,不送气的双唇清塞音p只出现在s后面,如speak、spring、space、Spain、specia、speech、speed、spend等等,.其它不送气清塞音t、k的出现条件一样,像上述单词中的p,读成送气的清塞音p‘也可以,除了觉得有点异样外,觉得不地道外,不至于影响意义,可见,在英语中,p和p‘就是一个音位,不能分立为两个音位。我们今天看到的英语字典,由于使用的是宽式标音法,没有把p的送气符号注出来,另外也因为不送气的p出现的场合少而且只限于s后面,所以即使不标送气符号,也不会引起误会。这就像我们汉语拼音中跟在“j、q、x”后面的ü不用标出上面的两点一样,因为以u开始的韵母绝对不会和声母“j、q、x”相拼,所以它们后面出现的u,音质就只能是ü,不会把它读作u的音质。
同样,我们说n和l在普通话中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可是在南方方言中,这两个音却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nan、lan不分,nang、lang不分的情况比比皆是,在南方,大部分方言区不能区分舌尖后音和舌尖前音,常常把舌尖后音混读成舌尖前音,这样普通话的六个音位在方言中就变成六个音位。可见,语言不同,音位的内涵不一定相同,所以,考察一个音素是不是音位,不能脱离开具体的语言或方言。比如我们前面举的p和p‘,不结合具体的语言,我们只能说它们是音素,不好说它们肯定是音位,因为像n、l这两个发音差别很大的音素,在我国南方诸方言中都可以混同呢,所以离开了具体的语言,你很难给一个音素下结论说它就是音位。从这里我们可以充分地看到语音的社会性质,看到语音与意义联系的社会性特点。
第三,音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所谓最小的,就是不能再切分。比如汉语音节zhuang,可以切分出声母zh和韵母uang,而韵母还可以切分成u、a、ng三个音素来。所以zh、u、a、ng才是最小的单位。

十二、音位和音素有什么区别?怎样认识音位和音素的关系?
音位和音素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但二者不是一回事,它们既不相同,但又有联系。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说,是从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只要是音色上有差别,就是不同的音素,而不管它是否区别意义。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只有具有社会性特点,具有区别词形和区别词义作用的语音单位才是音位。
    所以它们是一个音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音位实际上概括了好几个近似的音素。因此,音位划分考察的是与意义的区别相对应的语音差别,与意义区别无关紧要的音质上的差别则不加以考虑,
的音素,因为音素a比较典型,所以就选择它来作为这一个音位的代表。一个音位可以是一个音素构成的,也可以是一组音素构成的,这组音素在音质上彼此有区别,但是不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语音感上又比较近似,所以概括在一起。由于划分角度不同,所以同样一个最小的语音单位,从自然属性角度看是音素,从社会属性角度看是音位,比如p和p‘,从自然属性看,是两个不同的音素,从社会属性角度看,则要结合具体的语言来考察,在汉语中,它们是两个音位,在英语中,它们是一个音位。
为了同一般音素相区别,音位音标都用两条左斜线分隔开,如/a/、/p/、/k/、/b/等等。

十三、怎样认识理解划分音位的原则?
怎样划分音位呢?按我们对音位的定义,音位必须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即不能再进一步往下切分。所以划分音位,必须在一系列语音组合(比如音节)中把最小的语音单位区分出来。但是区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不一定就是音位,对这些最小单位,还要从社会功能角度考察它们的作用,是否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是否区别意义。比如我们前面介绍到的一些音素,虽然是最小语音单位,但是它们有的区别意义,有的不能区别意义,有的在一种语言中区别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确立音位还必须与具体的语言结合起来,不能没有目的。
划分归纳音位的原则主要有对立和互补两条原则。
1.对立原则
思也变成了“糠”,可见,在这个音节中,k和k‘是不能互换的,k和k‘就是对立的关系。又如英语bad,意思是“坏的”,如果把其中的b换成d,这个词的语音形式变成了dad,与原来不同,含义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小孩口语说的“爸爸”,可见,b和d是不能互换的,因此b和d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关系。
音形式的作用,进而能够区别意义,而且又是最小的,符合音位的定义特征,因此,它们都是音位。也就是说,具有对立关系,处于对立关系之中的几个音素,就是不同的音位。虽然它们都是以具体的音素形式出现的,但它们具有区别作用,所以是音位,从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音位和音素的差别。
划分音位的对立原则告诉我们,几个音素,即使发音差别很少,只要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就是不同的音位;相反,几个音素的发音特点即使差别很大,但是只要没有区别词形的作用,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就只能是属于一个音位。

要注意的是,运用对立原则划分音位,确立音位,只能在同一语言进行分析比较,不能跨语言进行,那样是永远也确定不了音位的,因为音位只能是属于一定语言的。比如前面我们举的两个音素p和p‘,在汉语中是两个音位,而在英语中只是一个音位,因为在英语中它们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不能构成对立。
2.互补原则

    这种情况在英语中也有,比如p和p‘在汉语中是完全对立的,二者互换了意义就发生了变化,而在英语中它们就不是对立的,p‘一般出现在音节开头或末尾,如plan、plane、paper,等,p只出现在s后面,如spel、speak、spring等,凡是出现p‘的地方绝对不会出现p,凡是出现p的地方绝对不会出现p‘,二者完全是互补的。如果我们互换位置,把p‘lan念成plan,把speak念成sp‘eak,并不影响英国人对这些词的意义的理解,因为英语中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关系。
   
    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位,类似于化学上的同位素,这些同位素就放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格内,音位也是这样,所以互补关系的各个音就归并为一个音位。
十四、什么是音位变体?
是a音位的变异形式,是a音位的变体。一个音位总是通过变体形式存在的,通过具体的变体形式表现出来。所以,音位实际上是根据具体的音素概括出来的语音类别,而音位变体是这个音位在具体语音环境中的表现形式。其实所谓音位变体,就是概括在一个音位中的一组不同的音素,这些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你在甲位置出现,我在乙位置出现,它在柄位置出现,互相不能互换,甲位置出现的音素不能在乙位置出现,当然也不能在丙位置出现,各守一方,共同补充,构成一个音位。
所以音位是对一系列音素的概括,是非常抽象的,心理学者认为它是想象的声音。比如我们说“马”,只能通过具体的、不同形状、不同色彩、不同年龄……等等具体的马反映出来,纯粹的“马”实际上并不存在,它是对具体共同特征的马的总概括,反映的是共性的东西,它的存在,是需要具体的、特殊的、个别的具有个性的马来体现来反映。音位与变体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它和变体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一般总是通过个别来体现的。音位是对各个变体的概括,而实际上音位在具体的语境中总是以一个具体的音素的面貌出现的。所以国际语言学协会给音位下的定义是:某个语言里不加分别的一组相关的声音叫一个音位。

十五、音位变体有哪些类别?
音位变体可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
    1.条件变体
些,别扭一点罢了,因为这三个变体的出现条件各不相同,尤其是与前面的辅音的发音特征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正常情况下谁也不会那样混着念,那样可就是自讨苦吃了。
英语中送气塞音和不送气塞音也是属于条件变体的音位,不送气清塞音的出现条件是前面一定有辅音s。法语中也没有送气塞音与不送气塞音的对立,比如p、t、k与p‘、t‘、k‘,它们也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不送气塞音出现在元音之前,送气塞音只出现在音节末尾,因此它们可以说也是音位的条件变体。
2.自由变体
   

十六、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前面介绍的各种音位,有元音音位也有辅音音位,它们都是通过音质的不同起区别作用的,一般称之为音质音位,音质就是一个音素的发音特色。语音中还有通过音高、音重、音长来区别意义音位,这些音位同音质没有关系,所以称之为非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主要有调位、重位、时位等。汉语的声调也是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要方面,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妈、麻、马、骂四个词,就是音位声调的不同而区别意义的。这种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就是调位。我国粤方言有十个声调类型。通过调位来区别词义,这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特征。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就是重位,有没有重位,重位的位置不同,往往也要影响到意义的表达,例如普通话liants ,其中ts 念轻声,这个词的意思是“帘子”,念上声,这个词的意思是“莲子”。能通过元音的长短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音位叫做时位,如英语feel(觉得、以为)念fi:l,fill(充满、装满、执行)念fil,就是长短元音的不同来区别的意义的。

十七、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
音位的区别特征就是能够把一个音位与另一个区别开来的特点。每一个独立的音位,都有若干个区别特征,是一组区别特征的总和。例如:
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有四个区别特征,以不送气与p‘对立)
p‘:双唇、送气、清、塞音(有四个区别特征,以送气与p构成对立)
这些能够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就是音位的区别特征。
音位的区别特征可以从生理、物理和感知等方面来考察,现代语音学家列出了约三十个区别特征,不过就一种具体的语言来说,大约只用到其中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一种语言中用来区别音位的区别特征是有限的。有些特征是所有语音都有,如舌位的高低前后,双唇、塞音等特征,有些特征则只属于某种语音,如英语、法语、俄语有清音和浊音的对立,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汉语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英语、法语、俄语没有这些对立。汉语有不同音高的调位的对立,印欧语系的语音普遍没有这些对立。所以布拉格学派划分音位指出:区别特征是音位相关的形式要素,具有社会心理性质;而声学特征仅仅是音素的物理实体性质。可见,区别特征的确立是要充分考虑语音的社会属性的,不能离开语言的社会性来讨论音位的区别特征。
学习一种语言的语音,重要的是要把握对方语言中所特有的音位区别特征,而且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比如英语的浊音b、d、g,许多人都把它们清音化了,完全混同于汉语中的p、t、k而不自知,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
汉语辅音的区别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发音部位: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
发音方法:塞音、檫音、塞檫音、鼻音、边音、送气、不送气、清、浊。
每个音位都具有其中的几个区别特征,从而构成词的语音形式上的对立。而且每个音位都通过自己的区别特征和其它有共同特征的音位相互联系着,形成聚合群。例如p,从发音部位看,他与p‘、m聚合成群,都是双唇音;从发音方法看,它与t、k聚合成群,都是塞音。按照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理论,具有属于同一聚合群的音位,在组合功能上往往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的组合功能。比如p可以同开口呼韵母相拼,不同撮口呼韵母相拼,同样,与之具有聚合关系的p‘、m、t、k、x等在组合上也是如此,只同开口呼韵母组合,不同撮口呼韵母组合。这里就体现了音位的系统性特点。

十八、什么是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就是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同化:两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了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英语中表示复数的s,在清辅音后念清音s,如books,在浊辅音后念z,如dogs。同样的音位,就是受到前面的辅音的影响而念不同的音位,就是被前面的辅音同化了。汉语tanke(坦克),其中的n受k影响,有 的特点,就是同化。
异化:两个相同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它不同。普通话中的变调是典型的异化现象。比如上声,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如“老虎、展览、打死、纸马、管理”;而上声在其它声调前一律念半上,即21调,如“马上、理由、揽车”。“不”在去声前念阳平,在其它声调前念本音。可见在普通话中非音质音位中的调位也有变体音位,比如上声实际上有214、35、21三个变体形式。
弱化:语流中,有些音位的发音变弱,不那么清晰,这种现象就是弱化。普通话的轻声就是比较典型的弱化现象。如头在“木头、念头、苦头”中变成了轻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天天、玫瑰、西瓜”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往往也念轻声。

纵观全章的学习,国际音标、元音和辅音、音位这三大要点,这三个重点内容,我们认为应该以元音和辅音学习为中心,因为其它两个问题其实都是以元音和辅音作为基础的,国际音标是元音和辅音的记音符号问题、形式问题,学习国际音标必须结合具体的音素才能掌握住,我们不可能离开音素空背国际音标的书写形式,而音位是元音和辅音的社会功能归类问题,也离不开音素的具体形式,离不开具体的元音和辅音基础。这三大难点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按照教学要求学习,勤于实践,学好这一章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学习中有什么具体问题,欢迎随时到讨论板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楼主| 发表于 2004-9-12 02: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学概论》第四章学生疑难问题解析

中央电大文法部胡吉成
   ( 2002年11月12日)

-----------------------------------------------------------------------------------------------------

[center]第四章
学生疑难问题解析 [/center]

  语法一章是整个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一个学习重点,本章内容很多,而且很多问题是以前所没有接触过,因此学习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同时这一章既涉及到很多的分析问题,又涉及到相关外语知识的结合应用,重点多难点也多,可以说不亚于语音一章。因此,学习语法一章,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平时接到的电子信件,询问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语法一章的学习的,网上讨论板中,也是语法部分的问题最为突出,现将有关问题逐一解答,供大家学习参考。

  还要说明的是,许多同学问为什么我们有英语课程还要在语言学概论课程里面讲英语知识,我想这是一个误会,我们课程涉及到的英语知识可以说非常少,是讲授一些语言现象必须引例解释的,因为我们的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而不是汉语,尽管我们是以汉语为主,但有些现象,是汉语所没有的,比如形态变化问题、单数复数问题、比较级、时态等等,如果没有外语实例,那就无法说清楚,也很空泛,这里就无法回避外语。当然,我们毕竟不是专门的外语课程,有关英语的内容也只是同我们教学问题有关,并不是全面介绍英语知识,因此大家不必担心。

一、什么是语法

  语言是由语音形式、语义内容、结构关系三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互相作用,构成了语言。语音是语言的形式部分,词汇是语言的意义部分,语法是语言单位的关系部分,说的是符号与符号怎样组合的问题。三个部分在语言中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简单来表述:没有语音形式,语言就无法存在,没有词汇的内容意义,语言就是一个毫无作用的空壳,没有语法,语言就是一盘杂乱而毫无章法的散沙。例如:

生中国新在我们――我们生在新中国

明灯的亮天上了――天上的明灯亮了

山上草在吃牛儿――牛儿在山上吃草

小便不可随处 ―― 小处不可随便

  从上面的一些组合的例子可以看出,语法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可是它又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于语言之中的。一种语言,即使是最原始的语言,也得有一套语法规则系统,指导人们按照已有的规则去组织符号,构成表达思想的句子,否则,像上面所举的例子那样,同样的意思同样的词语,不同的人完全自说自话,别人就根本不可能理解你说的什么内容,语言也就不可能成为人类的交际工具了。

  语法是语言结构的三个要素之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要素。

  什么是语法?简单地说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系统,它是词的构成规则、变化规则、组合规则的总和。语言是由音位层和符号层构成的。在音位层,音位与音位组合成音节,是有规则的,比如普通话舌面前音只能同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组合成音节,舌面后音只能同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拼,二者完全不能互换。在符号层,音节与意义联系构成符号,符号与符号组成成序列,同样也有一定的规则。比如语素组合成词,是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桌子、氧化、木头、扒手”不能说“子桌、化氧、头木、手扒”,英语单词“necessary”,可以变化出unnecessary、necessarily、unnecessarily、necessity、necessitate,其中语素un要位于词的前面,ly和ate要位于词的后面,这些都不能随意改变。词与词组合成句子,也是要遵循语法规则的,比如“风吹走了草帽”,不能说“草帽吹走了风”,也不能说“吹风走了草帽”。所以,学习一种语言不是记几个单词就完事,还必须了解有关的语法规则,这样才能把散乱的单词借助语法这根红线串成表达思想的句子。

  我们这一章的内容,就是结合人类语言谈常见的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则,了解这些,对于我们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都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像我们前面举的单词necessary,知道了它的一些基本的变化规则,就可以通过一个词记住一簇词,相关的许多单词就不用去单独记忆了。

二、怎样认识语法规则?

  语素组合成词、词语组合成句子、句子和句子组合成复句,都要遵循语法规则。而这些规则,多种多样,千头万绪,归结起来,不外乎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两个方面。

  组合规则:就是把语法单位组成更大单位所遵循的规则,比如语素组成词、词组成句子,这之间的规则就是组合规则。所以组合规则规定了语法单位怎样组合、组合起来表示什么样的关系等,使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有序性。组合规则是抽象概括的,它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语素或词的组合,而是对一系列同类结构的概括。比如动宾结构,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条组合规则适用于所有动宾结构,如“看电影、读报纸、学文件、下围棋、修房子、买车票”等等。无论你在交际中想通过动宾结构表达什么样的内容,都必须符合这条规则所提出的要求,满足语法规则的基本条件。组合规则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我们说话时现创造的,所以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存在于话语之中,是对现实语句结构的高度抽象概括。

  聚合规则:聚合规则就是语法单位归类的规则,语法单位替换的规则。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有限的,而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不可能一个内容就使用一条组合规则,那样语法中的规则就太多太多了,人们一辈子也学不完。那么怎样使用用有限的规则表达无限的内容呢?这就需要使用聚合规则,按照聚合规则,同类的单位在同一位置可以互相替换,因为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因此,利用聚合规则,我们可以创造出许许多多符合实际需要的句子,以适应不同场合的交际要求。例如利用“主-动-宾”规则,在不同环境可以创造下列句子:

我买衣服

他打篮球

你看杂志

她听音乐

……

  语法规则的抽象概括性通过聚合规则更好地得到了体现。正因为有了聚合规则,使得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性,人们可以使用有限的规则造出无限多的句子来,语法系统也因此变得简明而实用,否则,只有组合规则,没有聚合规则,没有可替换的同类,那么语言中的语法规则将多得数不胜数,人们难以掌握。比如“我吃饭”是一条规则,而吃别的什么大东西又要创造一条规则,那么语法规则完全可能多得不计其数了,人们穷其一生的精力恐怕也掌握不了语言,因为你每天都面临新的东西,都要使用新的规则,那样的话,人们一天到晚除了学习语言,恐怕就不能再干别的什么了。

  聚合规则是潜存在人们的头脑中的,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借助已有的经验,运用聚合规则的替换方法,将新的词语组装在旧有的装置上,构成新的句子,满足交际需要。比如“买什么什么东西”这个格式,在杂货店可以说“买酱油”,在服装店可以说“买衣服”,在车上可以说“买车票”,在粮店可以说“买面条”,等等。这种替换理论上可以说是无限的,可能造出的新的句子完全无法全部列举。

  利用聚合规则创造出切合交际中现实需要的句子所借助的已有经验,实际上就是对组合规则的理解与运用,我们每个人说话,都要遵循组合规则的要求,按照已有格式套路,装入新的内容、与现实相关的内容,打个比方就是旧瓶装新酒。比如说“看××”这个组合格式,其中的“××”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是“电视、电影、戏剧、话剧、学说、报纸、杂志”等等等等。我们说,为什么能够学习一种语言,就在于语言中的语法规则是有限的,而掌握了语法规则,通过聚合规则,我们可以仿造出很多句子。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各有作用的,组合规则的要求使得符号组合呈现出一个社会集团人人可以理解的序列,而聚合规则又使得语法系统大大地简化了,人们可以按照组合要求自由替换,造出既符合组合规则,又是全新的句子,以符合实际的需要。所以,组合的规则要求和聚合的替换要求撑起了语言大厦的框架。

三、怎样认识句子

  句子是交际中最基本的表述单位,是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

  句子其实是从交际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是语言的功能单位,所以句子很难从形式上与别的语法单位截然区分开来,不能说句子就一定比词或词组长,在一定的语境中,一个简单的词组或一个词也能可以构成句子。例如:

他在做什么?

――做作业(作业)。

谁?――我。

嘛?――溜溜。

  句子和其它语言单位不同,它是语言的使用单位,而其它三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句子总是同具体的语言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总是要表达说话人的某种思想感情的。所以,句子中的所有单位所指对象内容都是具体的。比如“今天”、“图书馆”这些词,在词典中是静态单位,无所指称的,但在具体的句子中,它们就具体化了,比如“我们今天在图书馆见面”,“今天”只能指说话的那一天,“图书馆”也只能是说听双方都知道的那个地方,不是泛泛地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更不是词典中那个无所指称的“图书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语法单位虽然有四级,但实际上这四级单位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语素、词和词组属于静态的层面,句子属于动态的层面。

  句子的说出总是带有目的性的,或者述说一件事,或者提出一个问题,或者表示某种请求,或者发出感叹来,所以句子就必然表现出一定的语气,在句子末尾也有一个完整的语调。所以,根据语气用途,一般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类型。我们平时说话,句子是多种多样的,结构也可能非常复杂,但就其说话的用途目的而言,不外乎这几种。

  因此,只要表达了思想,传递了具体的信息,完成了交际任务,那么这个语言单位,无论结构简单与复杂,就都是句子了。比如下面的对话,有简单的有复杂的,但都是句子:

例一:

甲:昨天我在街上看见一个人。

乙:谁?(是谁)

甲:你哥哥。

乙:他干什么?

甲:和一个女人在一起!

乙:那是我嫂子!

例二:

甲:哎呀!

乙:怎么啦?

甲:一条毛毛虫!

乙:吓我一跳!我以为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了呢。你一巴掌打死它不就得了。

甲:我……怕……

乙:让我来!

甲:哦,吓死我了,这下好了!

乙:娇气!

  我们在一些著作中,尤其是议论性的著作或文章中能看到很长的话语,那也是句子。所以句子的长短不是由句子的特征决定的,而是由交际内容的需要决定的。

四、怎样认识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语言的最小单位。语素的主要功能是构词,充当词的构成成分。例如“事故、工业、看见、部分、命令、赠送”等词,都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汉语的语素从书面上看,一个汉字基本上就相当于一个语素,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像“玻璃、蜘蛛、秋千、窈窕、沙发、吉它”等是几个汉字代表一个语素。

  根据在词中的作用的不同,我们把语素分为词根、词缀、词尾三类。

  词根: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是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例如“电线、电视、电影、电话、电灯”等,其中的语素都是词根语素。词根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词根一起构成词。例如“chair、man、earth、quake、人、马、水、山”是词根单独构成的词,“chairman、earthquake、人马、山水、流水、困难、教育”是两个词根组合构成的词,“拖拉机、录音机、播种机”是三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汉语的词大部分是由词根语素构成的。

  词缀: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根据位置的不同,一般把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三种。前缀粘附于词根的前面,如dislike、rebuild、informal、disagree、enlarge、unhappy、老乡、阿爸、第一,等等。中缀:位于词的中间,比较少见,有人认为汉语“胡里糊涂、罗里罗嗦、肮里肮脏”中间的成分是中缀。后缀粘附在词根的后面,例如“记者、读者、西化、年头、鼓手、凳子、really、teacher、widen、happiness”。

  词缀不同于词根,它们只能粘附在词根上,主要作用是构成新词,它们自己不能独立构成词,只能缀挂在词根上才能发挥作用。但词缀的构词能力相当强,同一个词缀,可以同许多词根结合构成新词,英语中许多词都是由词根粘附词缀构成的,这一点与汉语不同。从它们所表示的意义看,词根往往都有比较实在的意义,而词缀往往虚化了,只表示比较抽象的概括的意义,例如汉语单词“老鹰、老虎、老鼠、老师”,其中的“鹰、鼠、虎、师”比较而言,意义就比较实在,而其中的语素“老”的意义就非常虚,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成为汉语词语双音节化的一种手段,这几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就是单音节的,没有词缀。

  词尾:词尾是粘附在词(词根或词缀)后面,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语素,词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比如“reader”加上词尾s变成readers,仍然是“读者”的意思,其中的s表示复数,“working”加上词尾ing变成working,意思仍然是“工作”,其中的词尾ing表示进行体。因此,词尾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是构成不同的词,如works、worked、working,仍然是单词work,没有变成别的词。

  词尾不同于词缀:从位置看,词尾只能出现在整个词的后面,不能出现在其它位置上,这个词可能是词根构成的,也可能有后缀,那么词尾只能在后缀的后面,而词缀有的在词的后面,有的在词的前面,少数还在词的中间;从功能看,词缀可以构成新词,是词的构成部分,是固定在词的结构中的,是构词的语素。词尾不是词的构成成分,不能构成新词,它只是改变词的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属于变词语素。词尾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通过语法单位(例如词或语素)的组合体现出来的,一般只在具体的句子中才出现,单独一个词,没有组合,没有语境,没有与具体的语法意义相联系,也没有相应的语法形式,当然就不可能出现词尾。汉语没有词尾。

  词干:词干是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一个词,除去词尾,剩下的部分就是词干。词干可能是由词根构成的,也可以是词根加上词缀构成的。例如:workers,其中s是词尾,work是词根,er是词缀,这个词除去词尾,剩下的worker就是词干。

  构词语素和变词语素:根据语素的作用,即语素是否能够参与构词,又把语素分为构词语素和变词语素两类,具有构词作用的语素就是构词语素,词根和词缀能参与构词,就是构词语素;没有构词作用,但是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的语素,是变词语素,词尾就是变词语素。词干和构词语素所涉及到的范围是一致的,只是命名的角度不同,词干的含义说明词根和词缀是词的主体部分,构词语素是说词根和词缀具有构词功能。

  语素部分涉及到的概念有十个:语素、词根、词缀、前缀、中缀、后缀、词尾、词干、变词语素、构词语素,它们互相有区别有联系,学习中要注意分清楚,不能混淆。以上有关语素的各个概念,我们举一个词unhappinesses(名词:不幸)来综合说明(不包括中缀):

un  happi  ness  es

前缀 词根  后缀  词尾

   词干     词尾

  构词语素   变词语素

五、怎样认识合成词

  词是由构词语素构成的,没有变词语素的事儿,所以一般只根据构词语素的情况来分析词的结构。根据词中各个构词语素出现的情况,一般把词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两个大类。

  单纯词:是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一般而言单纯词是一个语素,而且只能是词根,词缀是不能单独构词的,词尾则根本就不是构词成分。例如汉语的“人、手、水、河、啊、琵琶、枇杷、哗啦、坦克”等,英语如man、teach、book、moon、sun、long等都是单纯词。

  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根据构词语素的特点,合成词可分两类:

  一类是复合词:完全由几个词根语素按一定规则构成的词就是复合词,词义由两个语素的意义复合构成,所以叫做复合词。例如汉语的“思想、学习、黄瓜、大豆、胆怯”等,英语的如“snowwhite、makeblieve、makegame、earthfall、friendship、motherland”等。

  一类是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结合构成的词就是派生词。派生词的意义是在词根语素意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词缀有的在词的前面,有的在词的后面,有的前后都有词缀,词缀往往表示意义或功能上的类化。例如汉语的派生词“老师、阿妈、作者、读者、路子、石头、盖儿、慢性、客气、深化”,英语的如“friendless、 friendly、 rewrite、 writer、 reset、 impossible、business”等。英语unkindly、汉语的“非霸权主义”、“反革命者”是前后都有词缀构成的派生词。

  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也可分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

  复合词合成词由词根语素按一定方式构成,根据语素之间的关系可分五种。

  并列式:几个构词语素的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如:喜悦、根本、语言、长久、尺寸、岁月、动静、国家、窗户、妻子、睡觉。

  偏正式:前一个语素修饰后一个语素,后一个语素的意义是整个词义的中心。如:白菜、铁路、国债、物色、雪白、瓜分。

  补充式:前一个语素是词义中心,后一个语素作补充说明。如:拆穿、打倒、推翻、改进、人口、花朵、布匹、纸张。

  支配式:前一个语素表示动作行为,后一个表示动作对象。如:干事、中肯、表态、司机、伤心、丢人、照常、围脖。

  陈述式:前一语素表示事物,后一语素表示性质、状态或动作。如:地震、眼尖、心疼、肉麻、肉松、自卫、性急。

  派生合成词根据词缀的位置分为前附式和后附式两种。

  前附式:词缀位于词根的前面。如:老虎、老乡、老大、阿姨、阿飞、可笑、可怜、非法、非常、以后。

  后附式:词缀位于词根的后面。如:患者、兔子、刀子、田头、恶化、歌手、队员、土气、画家、绿油油。

  要注意区别易混的合成词:

  偏正式和支配式:偏正式一定以后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词义中心,支配式没有这种中心。如:围墙、围裙、围脖、围巾、围棋,其中“围脖”是支配式,其它词的中心意义是后一语素,前一语素修饰后一语素,而“围脖”没有这种意义中心,比如“围墙”,说到底是一种墙,“围棋”,说到底是一种棋,“围裙”,说到底是一种裙,而“围脖”,就不能理解为一种脖,“脖”不是词义的中心。我们也可以说“围棋”是棋的一种,但不能说“围脖’是脖的一种。又如“卧铺、拖鞋、卷烟、爱心、伤心、裹腿、管家”,表面上都是“动作语素+名物语素”,看起来结构应该是一样的,要么都是偏正式,要么都是支配式,但实际上它们中的两个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是不相同的,其中“伤心、裹腿、管家”是支配式,道理同前例。

  支配式和补充式:支配式后一个语素一定是表示事物的,是名词性的,补充式后一个语素是动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如:理事、司令、扩大、失色、加强,其中“扩大、加强”是补充式。

  偏正式和陈述式:偏正式合成词一般不会同陈述式合成词混淆,但是偏正式中有一类由古代汉语名词做状语格式节缩形成的词语,很容易同陈述式合成词相混,因此要注意区别。偏正式一定是以后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词义中心,陈述式没有这种中心,后一语素是不是整个词语意义的中心,是判断这个词是不是偏正式合成词的关键,包括同支配式合成词区别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词义中心来把握。如“金黄、龟缩、蚕食、月亮、笔直、雪白、火红、口红、眼红、天蓝、眼热”,其中“月亮、口红、眼红、眼热”是陈述式,大家可以通过比较试试。这些容易同陈述式混淆的偏正式合成词,由于前一个语素在古代汉语中是名词状语,它们还可以通过“像……一样……”格式来扩展,例如“金黄”就是“像金一样黄”,“笔直”就是“像笔一样直”,“雪白”就是“像雪一样白”,这样扩展后,原词中两个语素的修饰语和中心语的地位就看得更加清楚了。而陈述式合成词由于没有这样的词义中心,其结构不是来源于古代汉语的名词状语格式,因此不能这样扩展。“火红”可以扩展为“像火一样红”,不影响意义的理解,近似结构的陈述式合成词“口红”扩展为“像口一样红”,意思就无法理解了。

  如果对于合成词的这种结构关系的理解有困难,建议大家先把它放在一边,等学习了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学习理解合成词的结构,因为复合词的五种结构关系与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关系在性质上完全是一致的,只不过合成词的组合单位是语素,词组中的组合单位是词。这样认识合成词的构造就不难了。

六、怎样认识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是同词汇意义相对而言的,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语法意义只有在相关的语法单位进入某个组合结构以后才会产生,比如一个词,孤零零地是很难说明它具有什么样的语法意义。比如英语单词work,单独看很难说它有什么语法意义,可是它与别的单位组合,进入具体的结构,就产生了相应的语法意义。例如:

He works in a factory.(单数第三人称〕

He worked in a factory.(过去时)

He is working in a factory(进行体)

  又如:“大高楼”和“高楼大”,前者是偏正结构,表示修饰关系,大修饰高楼,说明是什么样的高楼,后者是主谓结构,表示陈述关系,是陈述高楼,说明高楼具有大的属性。这些关系,都是在语法单位的组合中产生的关系意义,像“大”、“高楼”,在独立存在时,无所谓修饰,也无所谓陈述,就说不上有什么样的语法意义。所以,语法意义是和一定的语法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分析句子,说这个词是主语,那个词是谓语,这个词是定语,那个词是状语,等等,这些意义都是在组合结构中产生的语法意义。

  而反过来说,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也要通过词的语法意义表现出来,如果一个词在语句结构种没有相应的语法意义,那么这个词在结构中是站不住脚的。例如“She read a book”中的read,在这里是中性的,没有体现出人称的差异来,因而是不正确的。我们可以用一个兼类词来说明问题。比如“编辑”,在“一个编辑”中,它具有表示人的词汇意义,在“编辑新书”中,它具有表示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加工整理的词汇意义,而这些词汇意义则要通过作为名词、做主语、宾语等语法意义表示出来,当它具有表示某种动作的词汇意义时,则要通过动词、做谓语、受状语修饰、带宾语等一系列语法意义表示出来。如果在一个语句结构中看不出它有什么样的语法意义,那么十有八九是个歧义句。例如“这本书确实需要编辑”。

  任何意义,都需要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构成语法形式的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等。

  选词:选词只在语法结构中的某一个位置上要求使用一定词类的词语,不能随意使用别的词语,例如在两个并列之间,一般要求的虚词是连词,而不能出现介词、方位词等,在述语的位置上,一般只能出现动词,不能出现形容词,而且动词还必须是能够带宾语的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不能充当述宾结构的述语。比如“买东西”,在述语“买”的位置上,在语法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用动词“卖、造、写、看、捡、偷”等替换,但不能用“好、大、多、白、贵、水、泥”等替换,有些虽然可以替换,但替换后关系完全变了。

  词序:词序指词在语法结构中的排列词序。词在语法结构中都有比较固定的位置,并且可以进行有规则的变换,如“我们打垮了敌人-我们把敌人打垮了-敌人被我们打垮了”。词序是语言中极为重要的语法手段,在没有形态变化的汉语中尤其重要。由于汉语的词充当什么成分本身没有外部形式标志,因此只能依靠词序来表示。比如“他们知道”是主谓结构,“知道他们”是述宾结构,词序变了,结构关系也就变了,语法意义也不同,这里主要就是依据词序确定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前面的“高楼大”和“大高楼”的语法意义的区别,就是因为词序的不同产生的。而英语“They know”,“know them”,在后一个结构中,即使把them提到know的前面,由于它在形式上就是宾语的形态,所以从理论上说我们不会把这个结构理解为主谓结构,而只能是述宾结构。同样,由于没有形态标志,汉语的定语一般只能在中心语的前面,而英语有的在前,有的在后。

  虚词:也叫辅助词,是语言中专门用来构成语法形式的词,虚词是汉语的重要的组合手段之一,用不用虚词,用什么样的虚词,含义往往不同,如“爸爸和妈妈”-“爸爸的妈妈”。日语的定语和宾语分别用の、を作为标志,主语的标志是は。虚词主要有:

  冠词:如英语the,可以区分词类,如play是动词,go to the play是名词;可以区别有定和无定的语法意义,如a man 和the man。

  助动词;如 shall will表示将来时,have has 表示现在完成时等。

  前置词:主要是介词,表示时间、空间、工具、对象、方式、目的、原因等。

  后置词:表示方位,如汉语的“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

  连接词:表示并列(连词)或主从关系(结构助词)等语法意义。

  语气词:表达说话者对所说内容的态度。汉语是有着丰富语气词的语言。

  词形变化:指在语法结构中词本身结构上发生的变化。比如英语表示单数第一人称的代词,充当主语时是I,充当宾语时时要变成me。除了第二人称外,英语代词在句子中主宾语位置上都有不同的变化。印欧语言都有这种形态变化,一般称之为综合性语言,汉语没有这种形态变化,主要依据词序和虚词,所以叫做分析性语言。

七、怎样分析句子的结构层次

  前面介绍,词与词之间,根据一定的结构规则,可以互相组合,组合成词组,体现出一定的结构关系。一个复杂词组中的词语,表面上是一个挨一个依次出现,似乎是平列的,但实际上它们是有层次的,并不是每个词之间都有结构上的关系,一个词与哪个词发生结构上的关系,有一定的层次性。例如一道算术题“八加九乘以七减五”,这个口述的题,由于对层次理解的不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结果:

8+9×(7-5)=26

(8+9)×(7-5)=34

8+(9×7)-5=66

(8+9)×7-5=114

  又如“班长认真学习”,其内部结构层次如下:



(其中的“十分”同“班长”和“学习”就没有关系)

  所以,一个复杂的结构,往往是由许许多多的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按照一定的层次逐级构成。从层次看,每一个层次的结构单位,一般是由两个直接成分构成的。所谓直接成分就是每一层次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结构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分析词组的层次,就是要分析这个词组在每个层次上的两个直接成分,如果直接成分仍然是由几个成分构成的,就要依次往下分析其直接成分,直到所有的直接成分都是词为止。

  分析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层次的方法,一般使用直接成分分析法。这是一整套切分语言单位的理论和方法,它按照语言组合的次序,层层切分,逐层分析语言结构的内部层次,把每一层次上的两个直接成分切分出来。现以“我们必须学习好英语”为例说明层次分析法的切分步骤。分析词组,实际上是一个三步循环法:

  第一步:通读整个词组,找出构成整个词组的两个直接成分,确定整个词组的结构关系。从总体看,这个词组是个主谓词组,两个直接成分一个是主语“我们”,一个是谓语“必须学好英语”。

  第二步:用筐式图把两个直接成分标志出来:



  第三步:在筐式图下写出这个结构体的名称,一个成分下一个字,标明两个直接成分。

  

  这样三个步骤以后,一个结构体的直接成分及结构关系就分析完了。如果是一个简单词组,经过这样三步法分析,分析就结束了。但复杂词组的直接成分,有的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还要重复上面的三个步骤,继续往下分析,直到所有的直接成分都是词为止。如上面这个词组,主语部分已经是词了,不用再分析,谓语部分比较复杂,要接着往下分析。每一层次仍然是三步法分析,其余图示如下:

  

  分析层次要注意:第一,切分出来的每个直接成分,都必须是有意义的单位。例如“我们十分/喜欢电影”,其中“我们十分”就没有意义,所以是错误的切分;“打伤了学校的/人”,其中“打伤了学校’”没有意义,“削/苹果的刀”,其中“苹果的刀”没有意义。第二,切分不能跨段,即不能把一个直接成分的一部分和另一个直接成分的一部分切分在一起,这样切分出来虽然有意义,也不正确。例如:“三班战士明天上山采药”,其中,如果把“战士明天上山”划为一个成分,就是跨段分析,是错误的。第三,切分要符合愿意,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组合起来不能改变原来的意思。例如:“绿/豆芽”、“白/菜汤”、“黄/豆苗”就是错误的切分。又如“他去世的/父亲”,其中直接成分“他去世”就不符合原意,因为去世的是他父亲,而不是他。

  层次分析看起来复杂,其实就是在每一层次确定词的基本的组合关系。词与词的组合关系一共就是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结构五种,所以如果把这几种结构关系揉熟了,层次分析不难掌握。当然,要找到正确的切分处还是需要仔细琢磨的,这就需要大家在课后多进行实践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八、什么是形态变化,有哪些形式?

  形态即词形变化,是指词与词组合时,由于表示语法意义的需要而发生的词形上的变化。形态变化是表示语法意义最重要的手段,许多语法范畴,主要是通过形态体现出来的。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形态是划分词类的重要依据,具有相同相同变化的词,功能上往往具有相同的特点,形成一个聚合体,可以划分为一个类别,当然,形态最终要服从功能要求,如果某个形态与功能矛盾,应以功能来决定类别,功能是划分词类的最根本的依据。

  我们这里所说的形态,是狭义的,主要是指构形形态,不包括构词形态,主要是指体现语法意义的形态。比如happy,加上前缀或后缀,变成unhappy、happily、happiness等,是构成新词,不是表示语法意义,因此不是形态变化。形态变化可以表示多方面的语法意义,因此一个词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变化。英语动词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原形、单数第三人称、过去时、进行时、完成体。动词be(是)有八种形态,即be;am、are、is;was、were;been;being,它们的意义分别是:英语“是”的动词原形、现在时第一人称、现在时复数、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过去时单数、过去时复数、完成体、进行体。英语形容词一般有三个形式,即原形、比较级、最高级。

  形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附加词尾:也叫外部屈折,主要是在词干后面附加成分,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名词后面加上s表示复数,动词后面加上ing、ed分别表示进行体和过去时,形容词后面加上er、est分别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英语绝大多数语法意义是通过附加词尾表示的。

  2.内部屈折:也叫语音交替,即通过词的内部的词根中的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英语表示语法范畴的语法形式一般都是十分有规律的,比如名词复数是附加词尾s或es,动词的过去时、完成时是附加词尾ed,等等,但有些词属于强式变化,不遵循大多数词的变化规则,而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变化方式,即改变词的内部语音形式。这种形态变化往往是没有规律性的,不能类推,只能一个一个分别死记。比如英语名词woman的复数形式,按一般规律是附加词尾s,但它则是采取内部屈折的方式,把元音a变成e,整个词的读音变成了[wimin],又如speak-spoke-spoken,give-gave-given,choose-chose-chosen;名词复数如foot-feet(脚),tooth-teeth(齿),goose-geese(鹅)等等。有些动词是过去时和完成时一样,如stand-stood-stood。这些强式变化的单词,由于其内部屈折变化没有规律性,因此就不能类推,只能一个一个死记,学习外语单词,这往往是一个难点,例如英语词汇系统中的不规则动词,就需要一个个单独记忆。

  3.异根: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意义。也就是说,当一个词的语法意义发生了变化,它不是附加词尾或改变内部的某个音,而是完全用另外一个词根来表示,形式上完全是另一个词。这种情况在英语中不是很多。例如I的宾语是me,we的宾语是us,she的宾语和所有格是her,good的比较级是better,最高级是best,bad和ill的比较级是worse,最高级是worst,等等。

  有些动词保持不变,如spread-spread-spread(铺),cut-cut-cut,read-read-read,名词sheep的单数和复数同形,这些我们可以说是零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现象。这些词从形态上考察,划分词类就没有什么依据了,但它最终是要进入句子的,进入组合结构的,因此还是可以通过句法功能来确定它们的词类,一个词不可能没有语法功能,只要有,就能确定词类。

  以上形态变化,有些词只采取其中一种形式表示特定的语法意义,有的词几种方式都有,例如动词be,既有附加词尾的being,也有内部屈折的been,也有异根的am.is.are.was.were。以上三种形态变化,都是使词的内部语音形式发生了屈折变化,所以屈折语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英语就是属于屈折语。

九、怎样理解语法范畴

  每一个词的每一种形态变化,都要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把这种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进行归类,得到的类别就是语法范畴。所以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归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的聚合,也就是说,具有相同范围的语法意义可以概括为一类,比如英语的名词book,有单数和复数之分,虽然二者是对立的,但它们其实都是表达某个领域的意义的,所以就把它们概括为一类,即表示“数”的范畴,单数和复数就属于数的范畴,而语法范畴“数”是对单数、复数这两个语法意义的概括,同类的语法意义和一定的语法范畴是相对应的,包含在一定的语法范畴之中。

  语法范畴简单地说就是语法意义的归类,但这种语法意义主要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所以语法范畴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所具有的,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没有这些语法范畴。比如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所以没有这些范畴,但这不是说汉语没有这样的语法意义,汉语主要是运用词汇手段,如虚词来表示的。比如所有格,英语是名词后加 @s表示的,如student @s book,汉语是加助词,如“学生的书”,又如汉语用助词“着、了、过’表示英语中的时的范畴。

语法范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gender)

  性的语法范畴是属于名词类的词所具有的,印欧语系的语言大多有这种语法范畴。不过性的数量不等,如法语有阳性和阴性,俄语和德语有阳性、阴性和中性。俄语以辅音结尾的为阳性,以a结尾的为阴性,以o结尾的为中性。形容词由于是修饰名词的,也随着修饰的名词而发生性的变化。例如:

  阳性名词:以辅音、Й和Ь结尾的名词,如СТОЛ桌子、ДОМ房子、МАЙ五月、УЧИТЕЛЬ。 阴性名词:以А、Я、Ь结尾,如ЖЕНА妻子,РАБОТА工作,СЕМЬЯ家庭、МАТЬ。中性名词:以О、Е结尾,如СЛОВО单词、ЗДАНИЕ建筑物。

  性是一个纯粹的语法概念,与生物学上的性别概念不是一回事,但从来源看,二者有一定的联系。性是古代人以人类的性别特点来关照认识事物的结果,反映了人类发展阶段对事物或现象的属性的认识。古人比照人类男女的性别特征,用来观察客观事物,从主观出发,给事物归为不同的性别。所以性反映了人类原始思维和认识水平,是原始观念、习惯在语言中的遗留。今天的语法范畴的性,已经与事物的性别属性没有任何关系,单纯成为一种语法现象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语言对同样事物的不同性的归纳可以进一步认识语言的社会性特点,比如太阳,法语是阳性,德语是阴性,俄语是中性,汉语虽然不分性,但一般概念是把太阳归为阳性的。又如地名,阿拉伯语中大部分名词属于阴性,少部分属于阳性,如果从人的性别概念出发来理解,是很难讲通的,这里其实不过是语法现象。汉语中的“他”和“她”只是书写上的区别,不属于性的语法范畴。

  现代英语没有特定的表示性的语法形式,但有一部分词也可分阳性、阴性和中性。如“父亲、儿子、侄儿、公鸡、公牛、新郎(bridegroom)”是阳性,“母亲、女儿、侄女、新娘、母鸡、母牛”是阴性,“灯、友谊、房屋、仁慈”是中性。有些名词不分性,如person、parent、worker、secretary、nurse、horse、pig等。

  英语表示性有如下一些特定:

  1〕用不同的名词表示不同的性:

  阳性:boy. uncle. king. bull. cock. father. nephew. gentleman. bridegroom. boar.

  阴性:girl. aunt. queen. cow. hen. mother. niece. lady. bride. sow。

  2〕在阳性名词后加上ess构成阴性名词:

  actor-actoress男女演员,host-hostess男女主人,steward-stewardess男女服务员,prince-princess王子和公主。

  3〕不分性的名词要表示所指人物的性别,可在前面加上man、woman、boy、girl等词表示区别。

  但是,英语中的词的这种性的区分,实际上是从词义上划分出来的,没有专门的语法形态标志,不符合语法范畴的定义,严格说其实不能算是语法上的性的范畴。英语过去有性的范畴,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基本上消失了,只有个别遗留,如he-she,waiter-waitress,hero-heroine等等。如果认为英语这些单词是语法上的性的表现,照此来推论,汉语应该也有性的区别,如“舅舅-舅妈、爸爸-妈妈、叔叔-婶婶、男演员-女演员”等,其实这是概念上的区别,是词义上的区别,不是语法上的性的区别。

2.数(number)

  数的语法范畴一般为名词类的词所有,表示现实中的事物的数量关系,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有的语言还有双数、三数、四数之分,如阿拉伯语除了单复数外有双数。通常只有表示具体的可以计数的事物的名词才有数的语法范畴,像专有名词、抽象名词等就没有数的变化。

  英语的可数名词有单数(singular mumber)、复数(plural number)之分,表示一个人或事物用单数,表示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用复数。英语的复数一般是在词干后附加词尾s或es表示。具体规则如下:

  1)在词末加s,在清辅音后读s,如desk.map.lake.book;在浊辅音和元音后读z,如bag.worker.field.day.mile。

  2)在词末加(e)s。以s.sh.ch.x结尾的加es,读iz,如class.brush.watch.fox.box;词末为e,只加s,读iz,如page.horse;词末为辅音加o,加es,读z,如hero.potato.tomato。

  3)词末为辅音加y,变y为ies,读iz,如party.factary.family。

  4)词末为-f或-fe,一般变为ves,读vz。如wife.life.knife.shelf.leaf

  特殊情况:1.内部屈折:man.woman.foot.tooth.mouse(mice);2.词末加en,如ox;3.形式不变,如sheep.deer.fish;4.有些只有复数形式,如trousers.clothes.goods.scissors(剪刀)。

  汉语中表示数的名词仅限于具体的表人名词,通常是在后面加“们”,如“先生们、女士们、同志们、老师们、孩子们”等等,非表人名词后面不能加,如不能说“狮子们、老虎们”。“们”的功能不完全等同于英语的s,一是它只能用在表人名词后,而s可以用在任何一个有数的分别的名词上,汉语用“们”,前面一般不能再使用表示具体数目的量词词组,如不能说“十个同志们”,英语没有这个限制。

3.格(case)

  表示名词和代词的语法范畴,表示名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与其它词的语法关系。格的数量在不同的语言中也是不一样的,德语有主格、与格、所有格、宾格,俄语有主格、所有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英语的代词有主格(nominative case)、宾格(objective case)、所有格(possessive case)之分,一般名词只有通格和所有格,因为主格和宾格没有形式上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来确定的所有格是在词后面加s表示,为同复数相区别,在s前加上撇点,在清音后读s,在浊音和元音后读z,在s.z. S.tS.dZ等后读iz。如果词尾有s或es复数形式,词末只加单引号’,不以(e)s结尾的复数仍然要加’s。

4.体(aspect)

  体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情况、方式,可以表示动作的开始、持续、结束、完成等多种意义。英语有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其构成情况是:

I do (普通体:动词的简单形式构成)

I am doing(进行体:be+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构成,be 要随人称、时态变化)

I have done(完成体:have+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构成,have有人称和时态变化)

  汉语的体的分类有不同的说法,如认为“了”表示完成体,“过”表示经历体,“着”表示进行体,重叠表示尝试体,如看看、摸摸、拍拍、捏捏等。

5.时(time)

  属于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和进行的时间,确定时间的标准是说话(写)的时刻。时的范畴一般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英语的时的构成情况是:

I do

I did

I shall do

  英语一共有16种时态(tense),常用的有13种。通常所说的英语时态,是把时和体结合在一起说的。上面三种时和体结合可以构成9种时态,以动词do为例介绍如下:

  

  了解了我们平常所说的时态的构成情况,只要知道三种体、三种时的构成规则,把它们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英语的所有时态,而不必去背每一种时态的构成规则了。

6.人称

  人称表示说话者本人和所说的话中的动作行为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英语动词只有be的现在时的单数有人称的变化,如am.is.are,其它动词只在现在时单数时有第三人称和其它人称的对立。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变化情况是在动词后附加词尾s,个别有变化的,变化规则同名词复数的变化规则相同,如加es。如:

He studies.

She does housework.

7.级(degree)

  表示性质或属性的程度上的差别的语法范畴,是形容词和副词所具有的意义。级一般可分为原级(positive degree)、比较级(comparative degree)、最高级(superlative degree)三种。英语的级的构成情况是:比较级加词尾er,最高级加词尾est。例如:

warm (原级)

warmer (比较级,加er)

warmest (最高级,加est)

  上面的单音节词的级的变化规则,多音节词的变化规则是通过词语体现出来的,比较级是在单词前面加上more,最高级是在单词前面加上most。例如:

usefull (原级)

more usefull (比较级,加more)

most usefull (最高级,加best)

级的构成规则,不同的词语中还有不同的要求,说明如下:

1)单音节词末尾加er.est构成,如末尾是e,只加r.st,great.brave.fine;

2)闭音节单词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要先双写,如big.hot;

3)以-y结尾的双音节词,先把y变成i,再加er.est,如happy;

4)其它双音节和多音节词在前面加单词more.most表示。如difficult。

  以上是规则变化,不规则变化是:

good.well-better.best;bad―wore.worst;many.much―more.most;little―less.least;far-farther.further,farthest.furthest。

  多音节形容词前加上less.least,分别表示“较不”和“最不”。

  汉语表示级的意义主要是通过词汇手段实现的,比如表示比较级,用“比较、更、更加、特别”等表示,表示最高级用“最”表示,有点类似于英语多音节词的比较级形式形式。

8.态(voice)

  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与主体的关系。通常把态分为主动态(active voice)和被动态(passive voice)两种。句子使用的态不同,动作行为的主体和客体在句子中表示的方法就不同。用主动态时,句子的主语表示动作的主体,即动作的发出者。用被动态时,句子的主语表示动作的客体,即动作的支配者,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例如:

  Father reads the newspaper-The newspaper is read by father.

  英语主动态变为被动态是这样的:将原句宾语移到主语位置,宾语如为代词,要变成主格形式,原句主语前加上by移到动词后面,原句主格如果是代词,必须变成宾格形式,动词要变为过去分词形式,并在动词前加上be,be的形态要与时、体、人称保持一致。如果是进行时态,助动词后和动词分词之间要加上being。简单地说,英语的被动态是由助动词be加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的。例如:

Everybody likes him-He is liked by everybody.

We are building a road-A road is being built by us.

  语法范畴的共同特点:一是有共同的意义领域,具有相同的性质,同性质的语法意义概括在一个范畴,不同领域的范畴不能归在一起;二是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的;三是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而且也取决于它和其它项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某个项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其它项的意义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语法范畴涉及到很多关于形态变化的内容,是语法部分学习的一个难点。学习要求熟悉各种范畴的内涵,类别,如体有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各种类别的词语的变化的基本形式,能判断,能分析,能说明。很多人都担心语法范畴涉及到很多语言,怎样学习。我们只要求熟悉英语就可以了,而且主要是语言知识,语言现象,而不是看大家的英语水平,所以只要有基本的英语知识足可以领会语法范畴的有关问题了。

十、句法多义怎样进行变换和分析?

  句法多义就是指在一个句法结构中,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意义,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差异。例如:

  “反对的是小张”。这个句子可以理解为某人反对小张,也可理解为小张反对某人。

  “门没有锁”。这个句子可以理解为门没有被锁,也可理解为门上没有一把锁。

  造成多义的原因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句法层次歧义,如“发现了敌人的哨兵”、“热爱人民的军队”、“找到了叔叔的孩子”,等等,可以从甲处切分,也可以从乙处切分,例如“发现了敌人的哨兵”第一层可以切分为“发现了 | 敌人的哨兵”,也可以切分为“发现了敌人的 | 哨兵”。

  结构关系歧义,如“出租汽车”、“烤白薯”、“煎鸡蛋”、“补充材料”、“参考消息”、“扩大会议”,这写词组可以分析为动宾关系,可以分析为修饰关系。

  施受歧义,如“鸡不吃了”、“支持的是他”、“狼也不怕的狗”、“母亲的回忆”、“他这个人谁都认识”等等,这些句子的歧义原因是因为句子中的名词的施事(动作发出者)、受事(动作支配涉及对象)的关系不明确,它们和句子中的动词可以构成多种多样的关系,而且都解释得通,形成多义。例如“支持的是他”,他既可以理解为“支持”这一动作的发出者,即他支持别人,也可以理解为动作的接受者,即别人支持他。

  隐性歧义,如“船长在甲板上写字”、“他在房顶上晒花生”等。

  词汇歧义,如“门没有锁”、“山上有杜鹃”、“没有功夫”、“都去加油”等等,这些句子中的多义词或同音词的几个义项都能组合,无法确定其中的一项意义,形成歧义。

  此外还有语音原因造成的歧义,而在书面上因为有汉字区别同音词,不会造成歧义,例如“全部合格”,口头上说出来可能会被理解为“全不合格”。

  多义变换,就是要通过替换、移位、添加成分等手段,把一个多义的结构变换成不同的单义结构,从而消除歧义。例如:

  山上到处都是杜鹃――山上到处都是杜鹃花――山上到处都是杜鹃鸟(替换词语)

  反对的是小张-我们反对的是小张-反对我们的是小张。(增添词语)

  门没有锁-门上没有锁-门没有被锁-门没有锁好。(增添词语)

  咬死了猎人的狗-狗把猎人咬死了(移位)-野兽咬死了猎人的狗(增添)

  母亲的回忆-回忆母亲(移位)-回忆我的母亲(移位增添)-母亲回忆往事(增添)。

  还可以通过前后增加句子,创造语境,排除歧义。例如“山上杜鹃很多”,如果杜鹃是指杜鹃鸟,我们可以增添句子变成:“山上杜鹃很多,还有黄鹂、斑鸠、鹧鸪”;如果杜鹃是指杜鹃花,我们可以增添句子变成:“山上杜鹃很多,我采了一大把,编了一个花环”。这样也把歧义排除了。

  当然,用什么方式排除歧义,得看这个歧义句本身情况而定,该移位就移位,该增添词语就增添词语,不要机械地运用,但是一定要用最简便的方法消除歧义。同时,变换后消除歧义,基本上是要表现出原句的意义,不能是和原句意义没有关系,例如“门没有锁”可以变换为“门没有锁上”,“门没有上锁”,不能变换为“门没有关”、“门没有栓”。
 楼主| 发表于 2004-9-12 02: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学生疑难问题解析

中央电大文法部
( 2002年11月25日)


[center]第五章学生疑难问题解析[/center]


  一、基本词有哪些特点?怎样认识这些特点的相互关系?

  一种语言词汇系统中的词,多达数万、数十万,这些词语,从使用功能角度看,其地位实际上是不相同的,有些词语人们非常频繁地使用,如“你、我、水、一、上、人”等,有些词很少使用,甚至一般人根本不用,例如“化学、韵母、中子、保墒”等等,有些词可以充当构词成分构成很多新词,有些词根本没有构词功能。根据词汇系统中这些词语的不同功能特点,人们一般把词汇系统中的词语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大类。

  基本词汇同一般词汇相对而言,就是一种词汇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相当稳固,很少发生变化,可以说是一种语言在长期(数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使用过程中的积淀。基本词汇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全民常用

  所谓全民常用,就是指基本词汇在使用上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体现在不分阶级、阶层、行业、地域、年龄、性别,各行各业的人都懂得其含义,都要使用,而且经常使用。例如像汉语中的“山、水、地、好、看、说、吃、走、头、手、电、太阳、云、眼睛、春天”,英语中的“do、make、 have、 people、 see、 sun、 eye、 in”等词语,都是人们在交际中经常要使用的。

  第二,稳固性

  所谓稳固就是指基本词汇很少发生变化,长期地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一方面,词汇系统中的基本词汇只有保持相对稳定性,才能便于人们学习和使用,不至于影响交际,如果基本词汇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之中,人们时时要学习新的词语,那么这种交际工具使用起来就不方便了,所以可以说稳固性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对词汇提出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基本词汇所记录的客观对象或观念,本身就是比较稳固,很少变化的,例如“人、手、山、火、水、看、好、黑、天、地”这些词语,在汉语中数千年前就存在,至今没有发生变化。当然,基本词汇的稳固性是相对而言的,其实仍然有变化,有新旧词语的替换,只是这种变化很小。

  第三,有构词能力

  所谓有构词能力,就是指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由于基本词汇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加之使用时间又很长,非常稳固,影响很大,所以人们在创造新词语时,往往使用基本词汇作为构词要素,这样构成的词语,给人的感觉是既熟悉又新鲜,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人们最容易接受,也最容易普及开来。例如从近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以“电”为核心构成的新词,非常多,由于这些新词的构词成分都是人们熟悉的基本词语,所以意义上很容易理解,例如“电力、电动、电话、电线、电视、电流、电脑、电能”等等。

  一个基本词汇作为构词要素,往往可以同别的语素组合构成数十、数百个词语。例如“水”可以构成“水坝、水笔、水表、水兵、水彩、水草、水产、水车、水池、水利、水力、水平、水灾、水货、水火、水库、水渠、水源、水准、水藻、水战、水塔、水性、水仙、水路、水田、白水、氨水、汽水、泉水、反水、放水、汗水、海水、流水、墨水、重水、山水、死水、外水、油水、缩水、口水、胶水、水墨画、水银灯、水蒸气、潜水艇、热水器、下水道、落水狗、抽水机、水落石出、水泄不通、水涨船高、万水千山、顺水推舟、混水摸鱼、萍水相逢、饮水思源、杯水车薪、水滴石穿、车水马龙、洪水猛兽、山重水复、山清水秀、望穿秋水、如鱼得水、一衣带水、落花流水”等等。其他像“人、地、工、心、木、外、子、之、下、生、光”等,构成的词语也非常多。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这样一些构词能力极强的基本词汇,所以基本词汇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的基础。

  当然,说基本词汇具有构成能力,是就其主要部分而言的,有些基本词没有构成能力,例如汉语中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如“吗、啊、哟、的、地、了”,表示指称的代词如“你、我、他”等就没有构成能力,同时,单音节的基本词比多音节的基本词构词能力强,例如“春”可以构成“春天、春花、春雨、春风、春分、春耕、春光、春联、春梦、立春、初春、阳春、暮春、新春、青春、怀春”等,而同样意义的“春天”就没有构成能力。相反,个别有构词能力的词,不一定就是基本词,例如“原子”可以构成“原子弹、原子核、原子堆、原子能、原子团、原子钟、原子价、原子量、氧原子、氢原子”等等,但“原子”不能算是基本词。

  因此,所有的基本词汇都具有全民常用性和稳固性特点,大部分具有构词能力。

  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由于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特点,在使用上涉及到方方面面,具有普遍性,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的地域的人们运用语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客观上就要求基本词汇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经常变动,以利于运用;当新的事物现象出现,需要新词记录时,人们又首选现成的基本词汇作为构词材料,选择那些使用面广的词,具有运用上的普遍性的词作为构词要素,使得基本词汇又具有了很强的构词能力;基本词作为很多词语的构词要素,涉及面很广,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基本词汇的全民常用性特点和稳固性特点。

  和基本词相对应的是一般词,一般词包括新词、古词、行业词、方言词等。基本词和一般词是根据一个词的重要程度或使用特点来划分的,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并不是二者之间具有绝对一致的标准。一方面,词汇是语言中变化最迅速的部分,语言和社会的密切关系在词汇部分反映最为充分,受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影响,词汇系统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找到基本词和一般词的绝对界线是非常难的。另一方面,在于语言研究者本身,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占有的材料不同,研究的方法不同,对同样的词语的评价就可能不完全一样,这样划分基本词和一般词结果就不完全一样。正因为如此,所以直到现在,学术界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基本词词表来。真要做出这样一个词表,那对于指导语言的学习的重要意义可能是划时代的。

  基本词和一般词的概念对于我们认识词汇系统的构成,变化和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习词汇要充分注意这个问题,尤其是要注意弄清楚基本词的特点。

  二、如何理解词的词汇意义?

  词的词汇意义就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词义在语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词的构成要素。任何一个词,都是有一定的语音形式的,也要有一定的意义内容,是由一定的语音形式承载的意义内容,就是一个词的意义。语言之所以能够用词来表达概念,运用词语组成词组、组成长长短短的句子表达思想和感情,传递各种信息,使人们的交际和思维成为可能,关键就在于语言所使用的符号单位词具有意义。因此可以这样说,词义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基础。

  词义反映客观世界,来源于客观现实,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词义的产生又同人们的思维活动密切相关,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成果。正因为词义是客观作用于主观的结果,所以词义一方面是以现实为基础,对现实现象作概括的反映,一方面词义是在此基础上带上人们的主观态度,主观评价色彩,即词义包含着人的认识和态度评价。因此词义包括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两个方面。

  理性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是所有词都具有的,是整个词义的基础。词义的附加色彩就是词义中除了理性意义以外的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和评价的意义,并非所有的词都具有附加色彩,像词义的褒贬、词义的风格等都属于词义的附加色彩。

  词义的评价色彩虽然有其主观因素,但也具有社会性,不是指个人可以任意赋予一个词义不同的评价色彩,只有在选择运用的时候可以体现你的评价态度,当你说一个女人“珠圆玉润”时是赞赏,而说对方“肥胖”是讥讽揶揄。有些词义没有固定的某种倾向的评价意义,用在一定场合就产生了评价,许多比喻就是这样构成的,如“她是蛇”、“他像个木头”、“他稳如泰山”、“解放军是钢铁长城”;又如用“爪子、蹄子”指人,用“肥”指人。这种评价意义是临时的,不是词本身固有的,离开了特定的环境,评价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庄重严肃”是真情夸奖,“道貌岸然”是无情批判,说一个人只有一只眼为“独眼龙”、“独具慧眼”含有一种嘲笑态度。又如“团结”和“勾结”,理性意义都是指不同的势力联合起来,而它们的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褒义,后者是贬义;又如“爸爸”和“父亲”,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比较庄重;又如词义的形象色彩:续弦-再婚。

  比起理性意义来,附加色彩由于具有十分突出的主观因素,因此其意义容易变化,例如“喽罗、爪牙、吹嘘、诽谤”等古代是褒义的,今天变成贬义的了,“后来居上”是过去贬义的,今天变为褒义的了。很多中性色彩的词如“小鞋、后门、勾心斗角”等变成了贬义。“先生、太太、地主、资本家”今天的贬义色彩不那么明显了,“小姐”在今天则是经历了从褒到贬再到褒再到贬的有趣过程,这可以说是附加色彩易变的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所以,词义虽然来源于客观,但包含了人的认识和态度,包含了主观的因素,语言中有许多反映同一个客观现象的词语,就是因为它们包含有不同的主观态度评价,因而在使用上有了区别。这种区别,往往体现在修辞方面,体现在语言的社会性方面。例如失去生命这样的意义,汉语中就有“死、逝世、去世、牺牲、就义、殉职、捐躯、殉国、阵亡、坐化、羽化、完蛋、呜呼哀哉、蹬腿、上西天、见阎王”等表达。这些词,就其理性意义来看,是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的,有的,都是附加色彩的差异。

  正是因为词义实际上包含了人们的主观认识,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语言中会有“天堂、地狱、上帝、玉皇大帝、雷公、王母娘娘、阎王、小鬼、夜叉、妖怪”这些词了,这些词义反映的对象都是客观现实不存在的事物,是对现实的歪曲的错误的反映,完全是属于精神世界的范畴的,是主观臆造的,这同古人认识水平的局限性有关,其形成仍然具有客观基础。今天我们运用这些词,大多是用于比喻,而不是古人那样真正用于指代虚拟的世界事物。

  三、如何理解认识词义的概括性

  语言链条上可以拆装的单位,最重要的是词。在聚合关系中我们看到,掌握了一条组合规则,我们可以通过联想,通过语言单位的聚合关系,可以替换生成无限多的句子来。现在我们从微观的角度,看看这些能够替换的单位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一个同样的词,可以用来指称现实社会中的许许多多的同类的事物?为什么客观现实现象如此纷繁复杂,而语言的词汇系统却轻松地就把它们给简化了呢?词义与现实现象是怎样联系的呢?词义是怎样反映现实的呢?这是我们需要探讨和认识的问题。

  词义反映现实,不是像我们照镜子那样直接反映客观事物,而是经过对同类事物的特征的分析、综合、归纳把形形色色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别特征抽象概括出来,进行归类,形成概念,再结合一定的语音形式反映出来,形成词义。

  词义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它不是反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同一类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概括性是词义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也可以说是词义最重要的特点。每个词,无论它所指称的范围有多大,它都是具有概括性的,“任何词都已经是在概括”,都反映的是客观现实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个别特征。例如“苹果”这个词的意义,不是表示具体的红苹果、黄苹果、绿苹果、甜苹果、酸苹果、大苹果、小苹果,而是对各种各样类别(各种颜色、各种色彩、各种形状、各种味道、各个品种、各个产地……)的苹果的共同特征的概括,尽管现实世界中绝没有两个苹果是完全一样的。又如“人”,不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人,如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甚至也不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类人,如中国人、外国人、古代人、现代人、白人、黑人、好人、坏人……“人”是古今中外所有人的共同特征的概括。例如“从大路上急匆匆走来一个人”、“桥上站着一个人”、“操场上有个人”中的人,由于没有任何修饰限制,可以泛指任何一个人。语言中的词,即令是专有名词,也是在概括。如“鲁迅”是对少年鲁迅、中年鲁迅、医生鲁迅、教师鲁迅、文学家鲁迅、政治家鲁迅等的概括。

  词义的概括性是人类抽象思维活动的成果,也是认识活动的必然要求,是语言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必然要求,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本质特点所决定的。客观现实事物,多得不计其数,数不胜数,不可能每个具体事物都有个单独的意义来指称,那样的结果是语言中的词将多得无法统计,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掌握语言,语言也不可能成为人类的交际工具。正是因为词义具有概括性,人类才能运用语言中数量有限的词语表达客观世界纷繁复杂、不可胜数的事物,使语言成为我们能够掌握的有效的交际工具。由于词义经过了高度的概括,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指称同类事物中的任何一个,例如“苹果”,我们舍弃了它的具体特征,如它的色彩、味道、形状等等,这些在交际中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能同“梨子、桃子、李子、杏子”等水果区别开来,这就可以了。“人”我们不管他是什么人,重要的是它的意义能使我们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所以词义的概括性把纷繁的客观现实现象化简了,获得了以简驭繁的功效。而当我们要描述一个对象的具体特征时,我们可以使用修饰限制语,使其指称的范围缩小,例如“大苹果、甜苹果、酸苹果、新摘的苹果、别人送的苹果”等。

  当然,词义具有概括性,但每个词所概括的范围大小是不一样的,有的概括范围大,有的概括范围小,而这里的大小是具有相对性的,例如“红苹果”比“红香蕉苹果”范围大,“苹果”比“红苹果”概括范围大,“水果”又比“苹果”概括的范围大,它连“桃子”、“梨子”之类的词都概括了。又如“汽车”比“轿车、卡车、货车、人力车”概括范围大,但比起“车”来,它的概括范围又小多了,因为“车”还概括了像“火车、坦克、电车、专车、牛车、马车、缆车、风车”等,“车”比起交通工具来,其范围又要小得多。世界上概括范围最大的词,大概要数“物质”了,除了人的精神现象,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物质来概括。不管概括范围大小,每个词都在概括,这是毫无疑问的。由于经历和认识水平的限制,所以对具体的词义的认识,每个人是不完全一样的,例如“苹果”,没见过苹果和见过苹果图片的人的理解不同,见过图片和吃过苹果的人的认识理解又不一样。又如“上海”,仅见过图片的人和去过上海的人对上海内涵的的认识理解可以说有很大的差别,有很多细节方面的差别,但人们都理解了上海这个词的意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词义的确是在概括,它忽略了很多具体的细节性的东西。

  词义的概括性具体表现在词义具有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三个方面,这是词义概括性的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因而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进一步认识词义的概括性。

  四、什么是词义的一般性?

  所谓一般,就是普遍,就是共同,就是共性。所以,词义的一般性就是指词义是从特殊的具体的对象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舍弃了个别的具体事物的特点,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一般性的特点。比如我们说“灯”,它指的是照明用具,没有具体指明什么灯,这里反映的是就是事物的共性。当然,在具体的语句中,每个词的意义都是具体的有所指的。比如“我们”、“图书馆”、“今天”这些词,其意义反映的是共性的东西,一般性的东西,没有具体的指称对象,离开具体的语境,我们单说“图书馆”,不知道指的是哪个图书馆,可是如果在一定语境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我们今天在图书馆见面”,那么其中的“我们”、“今天”、“图书馆”这些词的所指就非常明确了。其他人在其他地方也可以说“今天我们在图书馆见面”,只是指称的具体对象变了。这就是词义的一般性的作用。如果一个词义反映的是具体的事物,指称范围非常小,那就不能这样用。例如“北京图书馆”,就不能这样使用,或者说只能限制在北京这一地区来使用。

  词义的一般性特点并不影响人们对词语的运用,一方面,如上所说,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是有具体的指称对象的,具有指称意义,所以在语境中,在句子中,词义往往又从一般性变成了具体的、特殊的了。词义的一般性正是通过这些千千万万的个别性体现出来的。另一方面,要用一般性的词义表达特殊性的对象时,我们可以使用修饰语,扩大其内涵而缩小其外延,例如“鲁迅-少年鲁迅-中年鲁迅-壮年鲁迅”、“鲁迅-文学家鲁迅-诗人鲁迅-散文作家鲁迅-作家鲁迅”、“鲁迅-政治家鲁迅-革命家鲁迅-敢于向统治阶级宣战的鲁迅”、“鲁迅-穿长衫的鲁迅-留胡子的鲁迅-留 须的鲁迅”等等。

  五、怎样认识词义的模糊性特点?

  词义是概括反映客观对象的,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细致反映,而是大致反映,因此这就决定了词义具有模糊性特点。词义的模糊性指人们认识中产生的关于客观事物的边界、状态的不确定性。词义的模糊性特征尤其突出地反映在形容词和副词上,很多词,我们可以描述它的词义,可是我们无法给它和另外一个相对立的词划定一个分明的界限,例如“大-小、高-低、多-少、轻-重、咸-淡、好-坏、早-晚、快-慢、冷-温-热、老-中-青”等词的意义,它们的义界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客观标准,这些词的外延是不确定的,因而反映这些概念的词也就具有了模糊性。我们虽然不能给这些词义划出截然分明的界限,但我们可以划分出一个大致的范围,使之与别的概念区别开来。比如“老年”,人们一般以退休年龄即60岁为界,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为的界限,那么单是概括年龄层次的词语就有可能数不胜数,例如58、59、60、61、62、63等等,而且59岁又10个月呢,又8个月呢,3个月呢,怎么办,统统都要有个词去记录,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又如时间,汉族人分别概括为“凌晨、清晨、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夜晚、深夜”等,这虽然是非常粗略的划分,但它已经可以满足我们交际的需要了,假如为了词义的确切而每时每分每秒都用一个词记录,照此推论别的现象,那词语的海洋将真是浩瀚无边了。可见,词义的模糊性也有效地简化了词汇系统。

  词义的模糊性我们还可以通过不同民族的语言比较来观察。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多样,不同民族的人基于自己的认识,因此不同语言中词义范围划分就不一致,划分界限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例如汉语的“青色、黛色、果绿、翠绿、墨绿”在英语中就不同,互相没有对应关系,没有可以直接对译的词。又如爱斯基摩人长年累月生活在雪域,终年离不开雪,他们对雪观察细致入微,所以其语言中有许许多多表示雪的各种形状的词语;骆驼在阿拉伯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阿拉伯语中有表示各种类型的骆驼的词语;马在汉民族历史上也发挥过重大作用,而且至今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关于马的词语在古代汉语中也非常丰富,《说文解字》收录了120个与马有关的字,表示不同年龄、不同形状、不同色彩等的马,今天,这些词大部分已经不用,正在使用的词语,很多已经失去了原意。所以词义的模糊与否,划分的范围大小不同民族的语言是不一样的,同一语言不同时期的划分也是有差别的。

  为什么词义会有模糊性特点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因为客观事物是连续不断运动的,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无法切割,它们按照自身规律运动发展,本身无所谓精确或模糊,人类要认识它、把握它,就只能省略一些环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比如像时间,就完全是一个无所谓头尾的连续体,对“早晨”的时间范围,我国东方人北京、上海与我国西部如拉萨、乌鲁木齐,是完全不同的。又如我们确定的13级风力,其实本身也没有什么界限,都是人为规定的,以便把握其特点。下面是13级风级表(引自《现代汉语词典》),期间的风速也不是一个确定的点,而是确定在一定范围内,至于海面情况、地面情况的描写,就更加模糊了。

风力
等级
风速
(米 /秒)
海面情况 地面情况
0 0-0.2 静。 静烟直上。
1 0.3-1.5 渔船略觉摇动。 烟能表示方向。
2 1.6-3.3 渔船张帆时,可以随风移动,每小时2-3千米。 人的脸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旗子开始飘动。
3 3.4-5.4 渔船渐觉簸动,随风移动,每小时5-6千米。 树叶和很细的树枝摇动不息,旗子展开。
4 5.5-7.9 渔船满帆时,船身向一侧倾斜。 能吹起地面的灰尘和纸张,小树枝摇动。
5 8.0-10.7 渔船缩帆(即收去帆的一部分)。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的水面有小波。
6 10.8-13.8 渔船加倍缩帆,捕鱼须注意风险。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7 13.9-17.1 渔船停息港中,在海面上的渔船应下锚。 全树摇动,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8 17.2-20.7 近港的渔船都应停留在港内不出来。 折毁小树枝,迎风步行感到阻力很大。
9 20.8-24.4 机帆船航行困难。 烟囱顶部和平瓦移动,小房子被破坏。
10 24.5-28.4 机帆船航行很危险。 陆地上少见。能把树木拔起或把建筑物摧毁。
11 28.5-32.6 机帆船遇到这种风极危险。 陆地上很少见。有则必有严重灾害。
12 大于32.6 海浪滔天。 陆地上绝少见。摧毁力极大。

  另一方面,从主观方面来看,是因为人的个性上的差异,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态度、爱好及所处环境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都一致,很难有一致的标准,例如“大-小、多-少、长-短、好-坏、冷-热、咸-淡、明-暗”等等,放在某一客观对象上,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标准。无怪乎有人说,“我们能分清好坏,但是我们分不清好和坏的界线”。这种分不清主要是因为词义的模糊性造成的。例如身高的标准,认为男子高的,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标准不一样,中国人和外国人的标准也不一样,但不同的人在其心目中总是有一个大致的标准的。所以词义的划分是有相对性的,其模糊性主要表现在概念的边沿区域,在中心区域概念的区别还是清楚的。又如“快”与“慢”的界限不好确定,但“马比人快、汽车比马快、火车比汽车快,飞机比火车快,火箭比飞机快”,这里的快相对而言又是清晰的。

  词义的模糊性还表现在不同的语言中词义的范围划分不一致,例如汉语中表示“绿”这一意义的词有近二十个,如“青”、“黛绿”、“墨绿”、“果绿”、“翠绿”、“嫩绿”等词,把“绿”分解得相当细致生动,但在英语中却没有可直接对译的词,只能用词组翻译。像这些表示颜色的词,不同语言中划分差别非常大,这也反映了认识上的差异与词义模糊性特点的联系。这种划分粗细的差异也同环境有关,比如汉民族给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再细分为24个节气,这在气候变化不大的地区是不可想象的,比如非洲赤道地区,只有旱季、雨季,没有四季之分。

  同样是四季的划分,中国和欧美国家划分的时段就不一样。即使在中国,虽然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可是在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其感觉也是不一样,往往是当北国的钢花映红了漫天飞雪的时候,江南的原野已是一片春色妖娆!

  由于这种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反映在词义中,就产生了词义的模糊性特点。除了这些原因外,语言交际中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时候,说话人不需要传递确切信息,受话人也不需要把握确定的信息,人们常常就使用具有模糊义的词语,这常见于一些描述性的语句中,例如“昨天一阵大风,刮走了我的衣服”,“那棵树长得又高又直”,“这种新品种苹果,形状又大又圆,味道又酸又甜”。正因为如此,语言中很多看起来十分精确的词语,实际上反映的是模糊信息,例如:“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千难万险,跨过了万水千山”,而实际上何止千难万险、万水千山呢。再如“参加游行的人,有十万之多”,其实到底是多少恐怕谁也无法统计,也无须统计。而客观情况的变化,也使得确切的数字显示出模糊的特性来,比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死亡人数,最初媒体报道是6千多人,后来统计是5千多人,而2003年美国官方公布的确切数字是3063人。

  人的大脑具有处理模糊信息的特殊功能,能从一系列比较模糊的信息中综合出较为清晰精确的信息,例如“那个高个子、身材魁梧、宽脸膛、浓眉毛、厚嘴唇的小伙子是我男朋友”,这之间出现了一系列模糊词语,但听话人根据这些模糊信息综合加工分析,往往能十分容易地从一群人中把那个特定的人找出来,如果使用十分精确的词语去替换上面的模糊词语,反而无法收到预期效果,只能使听话人迷惑。比如说那个人身高1.785厘米,重81.5公斤,脸膛宽10厘米,唇厚1.5厘米等等,听话人不但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印象,反而模糊了,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描述人的外形是不需要具体数字的。因为对听话人来说,一般情况下,他只关心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区别的大致特征,而不是具体的数字,像上面描述小伙子的五个特征,可能别的人也具备一两个,但只有他具备全部,这就区别开了。人脑的这种机能,是机器所不具备的,让机器处理模糊词语,可以说是人类攻关的一个难点。

  六、什么是词义的全民性?

  词义的全民性指词义反映的先生现象是一个社会集团的全体成员共同认知的,没有阶级、阶层之分,没有阶级性,全民共同理解,都可以使用来表达思想。词义具有全民性特点,这是由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社会职能本身决定的。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词义作为语言的构成要素,反映的是普遍性的东西,是全社会的成员所认可的,自然也就没有阶级性可言。相反,如果词义具有阶级性,同样一个词的意义不同阶级有不同理解不同解释,那么交际中必然要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不同阶级的人之间是不可能有效沟通的,语言也不可能成为社会大众的交际工具。说词义具有阶级性,就等于说语言具有阶级性,这是十分谎谬的。比如“爸爸、妈妈”这样的词的意义,地主资本家有一种理解,农民和工人阶级又是另一种理解,试想那怎么去沟通呢?除非是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互相没有往来,没有交际。但我们这里说的是地球上的现象,不是说外星人的故事,自然不能这样比喻。

  七、多义词是怎样派生的?

  一个词在产生之初都是单义的,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之有关的事物意义也逐渐地用它来表达,单义词就变成了多义词。从单义词派生发展到多义词,这是有其现实基础的,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项意义所指的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有了联系,于是就共用一个词来表达,原来的词就派生出了新的意义。

  一个词最初的意义叫本义,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意义叫派生意义。例如“日”是太阳,这是本义,后来发展出指白天、一昼夜、每天等,这些就是派生意义。又如“老”的本义是年纪大,派生意义有“老年人、富有经验(老于世故)、很以前久久存在的(老朋友)、陈旧(老机器)、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过了适口期、长久(老主顾、老见不着)、经常、很”,就是派生意义。多义词在使用中不会影响到对意义的理解,不会产生混淆,因为在具体的句子中,由于有上下文的限制,多义词就只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意义,排除其它的意义。例如“人老了,记忆力下降了”、“鸡蛋煮老了”、“他最近老来这里”、“尊老爱幼”。“打敌人”-“打车票”-“打家具”。这些句子中的多义词,人们不会发生理解上的偏差。

  单义词发展为多义词,其意义派生的途径有两个,即隐喻和换喻。

  所谓隐喻,就是词义是通过比喻方式获得的意义,这种意义是某种比喻方式长期运用,从而把临时的意义固定在了一个词中,成为一项派生意义。例如“包袱”,本义是包裹,派生意义是影响思想和行为的负担;又如“小鞋”本义是号码较小的鞋子,派生义是指暗中给人的刁难或施加的约束、限制。这就是通过隐喻方式获得的。通过隐喻方式产生的派生意义同本义之间有某种相似性关系。又如“香花”指健康的文艺作品,“天堂”指具有美好幸福生活的地方,近视指目光短浅等。隐喻其实词义的比喻引申,就是一般现代汉语教材上所说的比喻意义,本义和派生义之间有一种比喻关系,比如“香花”派生义指健康的文艺作品,就是隐喻。

  通过隐喻方式产生的派生义,由于同本义之间具有一种相似关系,因此往往可以还原为比喻格式来理解,例如“香花”本义指有香味的花,这种花可以养人,给人以享受,而健康的文艺作品也具有香花的这种功效,由于这种相似性,香花就派生出了健康的文艺作品这样的意义,我们可以用比喻方式来解释派生义产生的途径:健康的文艺作品像香花。这种联系,最初往往是个人偶尔一用,后来得到社会的认可,大家都这样使用,比喻的临时意义就固定在一个词语中,这个词语就多了一项意义,成为多义词了。这种从个人使用到社会使用的例子,最典型的莫如“包袱”,这个词本义是用布包起来的包裹和包东西的布,毛泽东发表了一片著名的文章《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文章中用“包袱”比喻思想上的负担,后来这种用法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于是“包袱”一词就产生了一项新的意义。

  换喻反映的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二者互相联系,也从本义产生派生意义。例如少先队员的标志是红领巾,二者经常性地联系在一起,于是“红领巾”一词通过换喻获得了“少先队员”这个派生意义。又如“青衣”,本义是黑色的衣服,戏剧中有种女角常穿黑色衣服演出,于是青衣就成为戏剧中旦角的一种,从指衣服派生到指角色名称了。“方丈”本义是一丈见方,派生义指寺庙的住持,因为住持经常住在一丈大小的房间办事,二者相关,所以通过换喻方式获得了派生义。这样的词语还有“而立、不惑、花甲、古稀、泰山、东床、胡子、出恭、解手、推敲、烽火、铁窗”等。

  换喻其实就是借代引申,本义和派生义之间是一种相关的关系,而不是相似的关系,由此产生了借代意义,由于这种联系是家常性的,看见已,很自然就想到甲,于是乙就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产生指代甲的意义,例如前面说的“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就是非常典型的换喻,因为红领巾和少先队员之间是一种相关关系,红领巾是少先队员之间有一种联系,就用来代指少先队员。又如“东床”指女婿,“泰山”指“岳父”,也是一种换喻,不然你无法从字面解释这两个词的意义同语素的意义的关系。

  对于这些词语,其意义与本义的联系理解,必须了解一定的背景、来源,单纯从字面上很难推敲出词义来。例如“解手”一词的意义与古代押解犯人有关,犯人在从一个地方发配到另一个地方时,双手是带着枷锁的,而要大小便时,就要差役将手上的枷锁解开,这样,解手就逐渐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产生了派生义。同样表示大小便的“出恭”一词,是从“出恭入敬”简化而来的。据说明朝考生应试过程中,如果要上厕所,获得准许后,手上举一块牌子出入,上面写着“出恭入敬”四个字,后来人们就用上面的“出恭”二字表示大小便的意思。又如“而立、不惑、知天命”分别表示30岁、40岁、50岁,这是因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样的话,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一段话演化出了三个表示年龄的词语。所以通过换喻方式获得的派生义和本义之间有一种相关连的关系,与隐喻的相似性不同,不能用比喻格式来理解。

  那么多义词的义项这样多,在使用中会不会造成歧义呢?

  多义词虽然有多项意义,但在实际使用中不会造成歧义,不会产生误解。因为多义词在具体的语境或句子中,由于前后文的限制,使得它只有一种意义,其他的意义都排除了。例如“老”有年纪大、老年人、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原来的、经常、死等等意义,但在下面句子中,“老”就只有一种意义:

  你老这个样子可不行(经常)

  人们扶老携幼,来到公园,观看节日的焰火(老年人)

  听说小王他爸老了,他可是身体很好啊(死)

  晚饭后我们在老地方见面,不见不散(原来的)

  我老了,干不动了,以后就要靠你们年轻人啦(年纪大)

  我们是老朋友了,不必这样客客气气的(很久以前就存在的)

  当然,由于使用不当,上下文不能确定多义词的具体意义,或者几种意义在一个句子中都讲得通,这就造成了歧义,会让人产生误会。例如“我上课去了”,这里的上课是指讲课还是听课呢?就不好判断。又如“他好几天没有吃饭了”,这里的饭是指米饭还是指一般食物呢,这里不同意义的理解,使得句子的意义差别很大。如果是指食物,那就是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病了;如果是没有吃米饭,那就只是传递了一个一般的信息。

  因此,交际中要注意多义词的正确使用,避免歧义。
 楼主| 发表于 2004-9-12 02: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学生疑难问题解析

安徽电大 王德寿
中央电大文法部
   ( 2002年12月16日)

-------------------------------------------------------------------------------------------------

[center]第六章疑难问题解析[/center]



   一、 怎样认识文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一般具有形、音、义三个方面。

  有声语言虽然有它很大的优越性,但这种凭口耳进行交际的语言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声音一发即逝,因此人们说话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发明了文字,用文字来记录、书写语言,把语言这种听觉符号变为了视觉的书写符号,使语言由可听的符号变成了可看的符号,从而帮助人们扩大交际范围。那么,文字是怎样来记录语言的呢?

  文字从本质上来看也是一种符号,是人们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任何一种符号都包括形式(能记)和内容(所记)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意义,而文字记录语言则是通过一定的形体来记录语言的音和义的,无论是意音文字还是拼音文字,都是如此。如汉语中人们用“书”这个形体来记录“shū”这个音和“装订成册的成本著作”这个义。英语中人们用“book”这个形体来记录[buk]这个音,表达“装订成册的成本著作”这个意义。而这样的音义结合体正是语言中的语素或词,在这里,文字的形体便成了语素或词的替代性符号。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文字都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在任何一种文字体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三者是统一于一体的,不存在一种文字只记录声音不记录意义的情况,也不存在一种文字只记录意义不记录声音的情况。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大致可以图示如下:

  

文字
(符号)
  形式(书写形体,如“书、book” )     
内容 语言符号/音义结合体  语音(shū、buk)
      意义(装订成册的成本著作)

  从上面图式可以看出,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通常是以字形为标志,用“形”通过“音”来表达“义”的,即用不同的形体来标记语言中的词或语素。

  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字也是一种系统。我们知道,书写符号并不一定都是文字,我们平常见到的一些指示性的标记符号,它们只是单个的、孤立的书写符号,不可能进行排列组合,所以它们无法标记语言,只有形成体系的书写符号才能标记复杂的语言体系。文字正是这样的一种书写符号体系。如汉字就是由一整套形体符号如笔画、偏旁、笔顺、标点等构成的汉字体系,而英文等拼音文字则包括字母、字母顺序、拼写规则等。文字正是通过这种书写符号系统的形式才把语言符号记录下来,使语言的口头形式书面化。

  二、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使用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的时候也还使用许多辅助交际工具,如手势、身态、旗语、号角、街头红绿灯等,但是这些辅助交际工具的使用面都很窄,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没有哪一种能像文字这样具有重大的作用,即使是像广播、电视这些发达的现代通信工具,仍然也代替不了文字的巨大作用。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文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突破了有声语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交际的范围。文字通过将语言这种听觉符号转化为视觉符号,从而使一发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人们交际从此不再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圈子,不再限于当时当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得到了大大延伸。

   (2〕 文字是人类积累知识的工具和传播科学的媒介。文字产生以前,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只能通过口耳相传,而文字产生以后,前人的创造性成果可以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变成我们今天生活的基础,人类能更好地总结生产经验,发展科学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丰富的文化艺术。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大容量地传承文化,而且加深了思考的深度。有了文字,人类才有了历史,文字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标志。

  (3) 文字导致了书面语的产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之后,又反作用于语言,对语言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了文字以后,人们可以把语言记录下来,使语言有了书面语这一新的存在形式。文字记录语言也不是机械地模仿记录,人们在用文字记录语言时,由于口语中的一切辅助手段都不存在了,于是人们需要创造出种种书面手段来弥补不足,如创造更多词语、使句子结构复杂以增加容量、排除废话等,同时由于不是当面交际,说写者也有了更多推敲、加工的时间和条件,因此书面语较口语严谨、细致、丰富、有条理,从而使得语言便于积累词汇,使语言越来越丰富、精密,进而促进了文学语言的形成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4) 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材料,是文化的活化石。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社会的生活、历史通过文字记载得以保存下来,同时我们又可以透过文字本身看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的情况,因为文字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古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古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等也必然在文字中有所反映。如汉字中我们今天看到有许多字都有一个共同的构字成分“贝”,如“货、贷、资、财、贡、账、贩、费”等,通过这些字,我们了解到,原来在我国古代,有一段时间人们曾经用贝壳来充当货币,所以这些同经济生活有关的字就都用“贝”字来作标志了。再如,在我国古代,妇女的地位是不高的,妇女是受歧视的对象,“女”字本身就象征一个低眉顺目、屈膝下跪的妇女形象,而“妇”就是一个手拿“帚”的女子。人们的这种潜意识在文字中也有反映,如“嫉、妒、奸、婪、妄、奴、妖”等带有贬义色彩的字都用“女”字作偏旁,难怪孔老圣人要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了。

  三、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如何认识?

  文字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符号,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符号如何记录语言符号已如前述。文字和语言既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

  (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而文字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文字是记录符号的符号。

  (2)语言和文字虽然都是交际工具,但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语言是社会必需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社会就不会存在。而文字对一个社会来讲,则不是不需的,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而照样存在。文字只是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它只是扩大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语言没有文字,当然,没有文字的社会不会是发达的社会。

  (3)文字和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不同。文字和语言都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之中的,但文字的发展变化要比语言慢得多,语言的变化不能马上在文字中表现出来。因此常常发生文字与语言脱节,文字落后于语言发展的现象。这样就形成了文字的书写形式与语言的实际发音的矛盾。如英语中的“light”、“right”、“sight”的实际发音是[lait]、[rait]、[sait],其中的“gh”不发音,这就形成了文字与语音脱节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这是文字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文字作为辅助交际工具的长处是它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字记载的资料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人们还能够看得懂,就是由于文字具有更大的稳固性。如果文字随着语言的变化而变化,跟语言发展一样快,那我们就会看不懂先人所留下的文字材料了。但文字也还是缓慢地发展和变化着以反映语言的变化的,但如果这种变化速度相差太大,则会引起文字的改革。

  (4)文字可以改革、借用,而语言一般则不能。当文字脱离语言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即影响到交际功能时,文字就得改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创造新的文字。文字还可以借用。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借用其它民族的文字,如日本、越南、朝鲜等都曾借用过汉字,日本、越南、朝鲜直到现在还部分使用汉字。而语言一般是不能借用的,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从整个民族来讲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5)文字对语言具有促进作用。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书面语,人们可以对语言进行加工锤炼,使语言越来越精密细致,甚至有些词汇就是在文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如汉语的“十字街”、“八字脚”、“丁字尺”等。

  四、文字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文字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而文字只有几千年的历史。社会的需要是文字产生的前提。古人记事的方法一是实物记事,一是图画记事,而一般认为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而记事的图画则是文字的前身,文字起源于图画。而文字与图画的本质区别则在于,图画是通过一定的形象去表达一定的意义,是不能“读”的,而文字则是用一定的形体,通过“音”去表达一定的意义,是可以读的,这一定的形体不但可以重复使用且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相当,这也正是文字起源于图画但又不同于图画之处。

  文字的发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从造字的方法观察,文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每一种独立形成的文字都脱胎于记事的图画,而从记事图画直接发展出来的文字是象形的表意字。可分为象形字和会意字两种。象形字是用和事物相似的图画来指称与该事物相关的语素或词。如“日、月、山、门、鱼、牛、木”等。会意字是则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图画或指示符号来表达某个词,如“休、从、林、上”等。这些由象形字和会意字构成的表意字虽然可以通过形体知道它所表达的意义,但这种由形体知义的过程往往不是很准确,有时候人们不一定知道象形和表意字代表的究竟是哪一个语素或词,况且语言中还有许多虚词和抽象的词是难以象形和会意的。于是人们又想到了其它的造字方法。

  表意字必须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对应,有明确的读音,才能真正代表语言。字形与语词的声音挂钩,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人们认识到字形与语音之间的联系后,就可以借用一个同音的表意字来记录语言中的另一个同音词,如借用“其”(簸箕)来记录表示第三人称的代词,这就出现了单纯的表音字,中国传统文字学将这种字称作假借字。或者在一个表意字的旁边用另一个表意字加注读音,因而出现了意音文字。如上举表示“簸箕”意的“其”被借去表示第三人称代词后,人们又在原“其”字上面加上一个表意的“竹”字,这样,“其”就变成了表音的一个符号,“竹”就变成了表意的符号,我国传统的文字学把这种情况造出来的字称为“形声字”。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即兼用表音、表意两种方法的文字。如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锲形)字、汉字等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

  表意的文字或表意兼表音的文字,虽然人们通过字形能产生对客观事物及其性质、状态的联想,但它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如一个字一个形,字数太多;只表意不表音,看字形无法读出字音等。比较理想的文字应该是既能准确地标记语言,又能够便于学习和使用。于是人们在认识了字形与语音的关系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字——表音文字,即利用一套字母来拼写语言中的语词,因而也称拼音文字,如英、俄、法、阿拉伯等文字就是。

  综上所述,文字造字方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记事图画→表意字→纯表音字→意音字的过程;而文字体系的发展则大致经历了记事图画→意音文字体系→纯表音文字体系(拼音文字体系)的过程。从表意到表音位是文字造字方法发展的总趋向。

  五、什么是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从根本上说,造字方式只有表意和表音两种,意音文字只不过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从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来看,世界上的文字体系大致可以分为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两大类,它们在记录语言的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拼音文字只通过字母记录一个语言的音位或音节,即构字部件与语音联系紧密,不同的语素和词,只要读音相同,字形都相同。意音文字虽然也记录语言的语音,但意音文字除了记录语音,还要通过象形和会意等表意方式把不同的语素或词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即使两个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一样,只要是不同的语素或词,通常都必须通过形体区别开来,如“一、衣、医”等不同的语素或词,尽管语音形式相同,但通常不把它们写成相同的字,而要保留它们在字形上的区别,以便说明它们是不同的语素或词。

  1、意音文字: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汉字是比较典型的意音文字。意音文字根据造字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纯表意字(象形、会意字)、纯表音字(假借字)、表意兼表音字(形声字)三种。

  (1)象形字:即用描画事物的形状来代表与该事物相关的语素或词的方式造出来的字。如“耳、牛、水、鱼、羊、燕”等。

  (2)会意字:即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图画或指示符号方式构造出来的字,如“上、本、休、众、从”等。

  (3)假借字:即借用一个同音的表意字来记录语言中的另一个同音词。如借表动词“去”意的“之”表代词“之”,借表“簸箕”意的“其”表代词“其”就是这种情况。

  (4)形声字:即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造出来的字。字体结构中既有表意的成分,又有表音的成分,如“鹅、期”等左边表音、右边表意,“沐、驱”等左边表意、右边表音。

  2、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放弃了表意的造字方法,改为直接记录语言单位的读音,即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素或与音节挂上钩,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中的一个符号的读音。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文字体系,可分音位文字和音节文字两大类。

  (1)音位文字:表音文字的一种,即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位,字母与音素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英文、法文等就是。这是文字体系中最简明、方便的文字,如英文就只用26个拉丁字母来记录语言。音位文字一般也叫音素文字。

  (2)音节文字:即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的文字,字母和音节之间的联系是固定的。这类文字适合记录音节结构简单、音节数量不多的语言,如日语的音节结构非常简单,使用表音节的假名记录。但需注意的是,汉字在语音上基本上与音节是对应的,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但汉字不是音节文字。这是因为,从汉字角度看,一个汉字不限于和一个音节挂钩,例如“的、着、角、和”都是多音字,表示好几个读音;从音节角度看,一个音节也不是固定和某个汉字相联系,例如汉语普通话中“yi、shi、zhi”这些音节,都有数十个汉字。所以我们单独看一个汉字,的确是代表了一个音节,和音节是对应的,但从总体联系看,汉字和音节之间不象日文假名那样完全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假名あ、い、う、え、お,大体上相当于普通话的a、i、u、e、o,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固定不变的,あ只念a,a也只用あ记录。

  六、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但文字和语言的发展又是不同步的,当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发展发生矛盾时就要求改进或改革文字。世界上几种古老的意音文字,目前只有汉字还在使用,这是因为汉字较好地适应了汉语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汉语的语素基本上是单音节的,而汉字的语素—音节文字体系基本上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汉字在书面上代表一个音节,记录一个汉语语素,正好适应了汉语语素单音节的特点。

  2、汉语音节结构较简单,语言中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很多,而书面上用形体各异的汉字来表示,起到了区分同音语素和词的作用。如“事、式、势”等,口语中易混同,书面上一看便知。

  3、汉字具有跨越方言、沟通古今的作用。汉语方言分歧很大,不同方言区的人们在语音上虽差别很大,但由于汉字在意义上代表语素,而各个方言区语素又大同小异,因此汉字就成了各个方言区交际的最好的工具。由于汉字的字形不直接与语音挂钩,因此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时间性,可以起到沟通古今的作用,现代的人可以利用汉字直接读懂古代的文献。

  当然,汉字也有许多缺点,如难写、难认、数量多等,但我们应首先看到汉字与汉语相适应的一面,不能简单地拿汉字与拼音文字比优劣,要汉字一定走拼音化的道路,汉字在现阶段或今后更长一段时间仍将是汉民族的主要书面交际工具。
 楼主| 发表于 2004-9-12 02: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学概论》第七-九章学生疑难问题解析

安徽电大 王德寿
中央电大文法部
(2002年12月24日)

----------------------------------------------------------------------------------------------------------
[center]第七-九章学生疑难解析[/center]

  语言学概论教材第七、八、九章虽然分立为三章,但实际是一个整体,讲的都是语言发展变化的有关问题。第七章讲授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理论;第八章讲授语言接触的种种现象,实际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即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的扩展;第九章讲授语言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的发展变化情况,实际是从语言内部结构要素角度阐述语言的发展演变。由此可见,第七章实际是七、八、九三章的总纲,后两章实际是第七章内容的扩展。正确理解、把握这三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对语言发展变化这个问题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语言作为交际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语言是发展的吗?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万物皆流,万物皆变,发展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世界上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事物。语言也一样,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如我们今天用普通话去读古代的诗词,会发现许多词语不押韵了;英语当中有许多词的写法与读音不相一致了,如light[lait],right[rait]中的“gh”就不发音了。再如拿现代汉语同古代汉语加以比较也可以看出,现代汉语的词汇比古代汉语大大地丰富了,组词造句的格式也多样化了。甚至我们在翻阅几十年前的报纸杂志时会感到有些词语很陌生,有些格式很不习惯。由此可见,语言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变化发展是永恒的,语言如果停止了发展,也就没有了生命。只不过语言发展变化的速度缓慢,不易被人们感觉到罢了。但是,时间久了,细微的变化日积月累,就反映出语言在不同时代的明显差异。语言的发展变化是指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不断丰富、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那么,是哪些因素引起了语言的发展变化呢?

  1、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主要表现在:

  第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如我国的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大分裂的时期,诸侯割据,形成了社会的分化,因而形成了“言语异声”的局面。而两汉时期是中国社会对外交往较多时期,汉语中的外来词也是吸收最多时期之一。再如,捷克斯洛伐克,原来讲捷克语,后来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捷克仍然讲捷克语,而斯洛伐克则讲斯洛伐克语。其实斯洛伐克语只是捷克语的一种方言而已。由此可见,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第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必须适应因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人类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些都要求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反映这些变化以适应交际的需要。如近二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汉语中增添了很多新的词语。如“电脑、彩电、股票、网络、手机、网友、网迷、网吧、黑客、电子邮件、沙发、巧克力、特区、抢滩、VCD、DVD”等一大批新词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们日常交际的需要。

  由此可见,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和交际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动力。

  2、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是语言发展的内部因素,决定着每一语言发展的特殊方向

  一个系统,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种要素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到另一种要素的变化。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提出要求,语言满足社会的要求。但是语言如何满足要求则是语言本身所决定的,受语言本身的规律所支配。即语言如何发展,那是由语言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语言作为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构成的一个符号系统,其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各自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间呈现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某一因素发生了变化,就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其它因素也要相应地变化以达到新的平衡,这样就引起了语言的变化。例如,语言作为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符号和符号之间必须保持有效的区别,如果语言符号的区别性受到破坏,就会引起语言系统的变化。如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那是因为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比较复杂,音位和音位的组合方式比较多,因而单音节词能保持有效的区别,但后来由于浊音清化以及辅音韵尾[m]、[p]、[t]、[k]消失等,使语音趋向于简化,语言中同音词大量增加,同时新词又不断产生,这就使语言符号的区别性受到影响,给交际带来困难,因此就需要有新的方式来解决由于语音简化所带来的矛盾。于是人们就用加长词的长度的办法来解决同音问题,用双音节词格局代替单音节词的格局。原来的单音节词变成了构词语素,如“想”变成了“想念、思想、想法”等,“袖”变成了“领袖、衣袖、袖珍”等。随着双音节词的产生,一个词内部两个成分之间在语音、语义上又产生了轻重、主次的区分,于是又出现了轻声、儿化、变调等语音上的变化。某些实词也词缀化了。如“子、儿、头”等,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但由于汉语构词的双音化,这些词逐渐虚化,变成了词缀,不但语音上发生了变化,而且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盖子、看头”等词中的“子、头”语音上只读轻声,意义上也只作为名词的标志,只具有语法意义而不具有词汇意义了。由此可见,语言系统内部某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要素的变化。正是由于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这种彼此对立、彼此联系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促进了整个语言系统的发展。

  综上所述,语言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社会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原动力。而语言之所以朝某一特定的方向发展变化则是语言内部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结果,语言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决定着语言的发展方向和一种语言的基本面貌。

  二、语言发展有什么样的特点?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特点。

  1.语言发展的渐变性。

  所谓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是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但语言的发展变化又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不是消灭现存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通过语言中新的要素逐渐积累、旧的要素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发展之所以具有渐变性特点,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它。与人们生活关系如此密切的语言没有老是花样翻新的必要,同时作为社会成员共同的交际工具,它也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允许它一下子发生大的变化。

  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不断促使语言发生变化以满足社会成员新的交际需要。这种稳固和变化的对立就导致了语言的发展变化只能是渐变的方式而不能是突变的方式,哪怕是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语言也不会马上产生巨变,如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都是逐渐实现的,语言中的旧词并不是一夜之间就消失掉了的。再如捷克和斯洛伐克,曾经是一个国家,但后来分裂为两个国家,语言也随之分裂,一个说捷克语,一个说斯洛伐克语。这里似乎发生了巨变,其实这只是名分上的变化,没有影响到语言的实质,真正的变化还是在以后逐渐发生的。

  2.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语言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发展变化的速度不一样,有的发展变化快,有的发展变化慢,即使是同一组成部分各要素之间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语言的三个要素中,词汇发展变化最快,而语音和语法发展变化则相对较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是因为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是不一样的,这其中词汇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对社会的反应也最为灵敏。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失,人们观念的改变,随时都在词汇中反映出来,表现为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和词义的发展变化等。如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产生了诸如“网络、网友、网吧、网页、网恋、上网、网民、网管、网关、黑客”等大量新的词语。

  第二,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不一样。同一种语言现象,由于所处条件不同,其发展变化也是不同的,在有的地区是这样变化,在有的地区则是另一种变化,在有的地区则不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形成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如汉语中的塞音韵尾,在北京话中就完全消失了,而在粤方言、吴方言中则还不同程度存在着,这是语音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地区的表现。

语言发展正是因为具有渐变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才使作为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的语言既能满足人们新的交际需求,又能维持稳固的基础,使语言既不断发展,又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一方面,语言要不断有所变动,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而语言的发展又不能是突变的,否则语言不能为交际的各方共同理解。而语言内部各组成部分发展演变速度的不平衡性正适应了语言发展渐变性的要求。如语言中词汇发展变化速度虽快,变化比例虽大,但大多数新词是利用旧有词根和构词规则构造出来的,而这些旧有词根与语音的联系、构词规则正是语言中比较稳固的部分,因而构造出来的新词我们都似曾相识,可以根据词中语素推断新词的意义。正是新词中的这些蕴涵的不变要素保证了词汇变化“快”中的慢,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三、什么是社会方言?什么是地域方言?什么是亲属语言?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1.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社会方言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成员聚集为不同的言语社团而产生的。我们知道,社会中的人群,由于性别、年龄和社会分工等的不同而常常分为不同的社团。在同一社团内,人们相互之间联系比较频繁,而不同社团成员之间的交际则相对较稀疏。这样,在某一社团出现的某些语言变化往往能在本社团内很快推开而却不能同样快地扩展到其他社团,于是不同社团的成员在语言的使用上就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社团的特点。于是,各种不同言语社团就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了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不同的社团成员之间往往会有一种“隔行如隔山”的感觉。社会方言主要有行业用语、科学技术术语、阶级习惯语等。行业用语主要是因为社会成员从事的职业上的差别而造成的某些词语的不一致,如“处方、注射、麻醉、休克、理疗、脑血栓”等就是医疗行业的用语;而“跑龙套、行头、花脸、青衣”等就是戏剧行业的用语;“削球、弧圈球、点球、越位”等则是体育行业的用语。科学技术术语是一种特殊的行业用语,如“元音、辅音、清音、音节”等就是语言学术语;而“有机、无机、化合、氧化”等就是化学术语。

  社会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但在语音和语法上也可能存在差别。如老北京的年轻女性在发j、q、x的时候往往带有一点舌尖作用,如说“俊”时,人们听起来像是说“zun”,而中、老年妇女以及男青年就没有这种现象。再如,在北京,成人之间的说话形容词重叠要儿化,而且重叠的第二字的声调要变成阴平,如“高高儿的、大大儿的、红红儿的”,而儿童就没有这种语法现象。但总的来说,社会方言之间的语音、语法上的差别很少。

  社会方言是全民语言的一种变体,由于它所有的材料和结构规则都是全民共同的,是其他言语社团的成员都懂的或者能够弄懂的,因此,不同言语社团之间一般不会因为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而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相反,由于各种行业用语不断地输送给整个社会,已成为丰富词汇的一条重要路径,如不少行业用语已成为全民交际语的一部分。

  2、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如现代汉语就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七大方言。

  地域方言是同一种语言分化而产生的,是社会不完全分化的结果。我们知道,一个生产不发达的统一社会,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疆域的日益扩大,如果经济上、政治上不能保持统一局面,这就会在地域上形成社会的不完全的分化。这时候,在一个地区中出现的语言新成分一般不大容易传播到其他地区去;另一方面,这个地区语言中某些固有成分的改变或消失一般也不大容易波及其他地区。这样,各地区使用的本来相同的语言,共同点不断减少,不同点不断增加,逐渐形成各地区语言的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于是,全民语言就在各个地区形成了变体,即地域方言。地域方言的形成,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地理条件。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社会,如果两个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如高山、大河的阻挡,人们的来往很不方便,语言之间逐渐就会出现差异,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不同的方言。但地理原因不是形成方言的必要条件,方言的划分也不是以自然地理为界的。现代汉语的方言习惯上以地区名称来命名的,但方言的划分与行政划分所包括的地域不是对等的,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如海南和台湾使用的也是闽方言。

  (2)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因素。一个疆域很大但在政治、经济上不能完全保持统一的封建社会,一般都有方言的差别。如德语是方言最多的语言之一,就是由于德意志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分裂为许多封建公国,各公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缺少联系而形成的。汉语方言较多,也跟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封建割据有关。有时由于历史的原因也会形成不同的方言。如汉语中的客家方言的形成,就是由于从魏晋到明初这一时期,原来居住在中原一带的汉人三次向我国南方大迁徙的结果。

  (3)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方言产生的外部条件。但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产生新词、新的语法规则,并发生一系列音变情况,而这些现象在不同的地区发展是不可能一致的。有的是语音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有的是词汇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有的是语法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于是产生了不同的方言。如古代汉语语言系统中有清音声母与浊音声母的对立。如[p-b]、[t-d]、[k-g],在古代汉语中是三组不同的声母,但随着语音的发展,到了现代汉语中,在北方方言里,浊音都消失了,浊音声母变成了相同发音部位的清音。而在吴方言、粤方言中,则比较完整系统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浊音声母。再如“肥”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既可指人脂肪多,也可指动物脂肪多,但到了普通话中,指人则一般用“胖”而不用“肥”,指动物则一般用“肥”不用“胖”,但在粤方言中则指人指物仍可用“肥”,如“肥仔”。由此可见,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是形成方言的语言内部的原因。

  方言与方言之间的区别表现在语言三要素的各个方面,但最主要的区别是在语音方面,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差别相对较小。

  3.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这几种语言就是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所以它们是亲属语言。各亲属语言之间,在语言要素里和语言成分里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同出一源的痕迹,因此可以把不同语言的材料加以比较,研究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有规则的对应关系,以此来确定它们的亲属关系,并以此对语言作谱系的分类。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都是语言随社会分化而分化的结果。因为语言的演变总是从某个地区或某一群人开始,然后才逐步扩散到整个社会的。这三种语言现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区别: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虽然都是方言,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社会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主要是由于职业、性别、年龄等方面因素而造成了某些词语的不一致,而语音、语法方面的差别则比较小。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但它在词汇、语法上也存在一系列差别,所以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往往是系统的,因而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地域方言就有可能分化为不同的语言,变成一种独立的语言,和原来同一共同语下面的其它方言之间形成亲属语言的关系,而社会方言由于其差别主要是在词汇系统方面,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关系:方言和亲属语言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相关,都是由单一语言分化而来的后代。单一社会如果在地域上的分化是不完全的,其语言一般也是不完全分化的,同一语言在地域上的不完全分化而形成的语言分支,就是该语言的方言。如汉语在地域上的各个后代仍属汉语的分支,彼此是方言关系。而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最终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原来都是拉丁语的方言,但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各地不仅在经济上彼此隔离而且政治上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国家,这样各地语言的分化就失去了共同的约束,最终形成了具有亲属语言关系的独立的语言。

  判定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后代是方言关系还是亲属语言关系,往往并不取决于语言本身差异的大小,而是取决于语言使用者的认同心理,也就是说,划分方言不能光凭语言本身的差异,还要看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是否属于同一个民族,是否属同一政权管辖并使用同一种文字和共同书面语。属同一政权管辖并使用同一种文字和共同书面语的不同地域居民所说的“话”是同一种语言的方言之间的关系;而分属不同国家政权的管辖并使用不同的文字和书面语的不同地域的居民所说的“话”,一般是不同的语言,它们之间是亲属语言的关系。如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与粤方言的差异相当大,两地的人们几乎根本无法通话,但它们仍然是现代汉语的方言。因为汉民族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且有普通话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和共同的书面语,所以汉语的方言分歧虽然很大,但仍然是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它们虽然差异很小,可勉强通话,但它们却是亲属语言。由此可见,在确定方言和亲属语言时,要同时考虑两方面因素:统一的社会和语言本身的差异。只有社会的统一而没有语言的差异,谈不上方言,同源而有差异的语言,如果不是从属于一个统一的社会,一般不能算作方言,而要算作不同的语言。这两个要素中,前者往往更为重要,如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就是因为社会的分裂而成为了不同的语言。

  此外,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心理认同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往往又是和民族心理、民族尊严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例如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其实都是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只是捷克语的方言,但是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两个国家以后,斯洛伐克所讲的捷克方言就提升为斯洛伐克语了,这个时候,从民族感情出发,他们不会认为所讲语言是另一民族语言的方言,而是属于自己民族的语言。所以,方言和亲属语言之间的界线是很难量化处理的。

  四、语言的统一有哪些情况?什么是共同语?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怎样?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一个地方割据的,不很统一的社会可以完全统一起来;原来几个独立的社会也可以统一为一个社会。这时候,原来的地域方言或语言间的分歧就会妨碍人们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交际,这种状况不利于社会的完全统一和统一的巩固,于是语言也会适应社会统一的要求而逐步向减少分歧、趋向一致的统一方向发展。语言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地域方言统一为民族共同语和不同语言的融合两种情况。这里只讨论共同语和方言问题,语言的融合问题见后。

  1.什么是共同语

  共同语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在一种方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通用的语言。如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共同语的形成是和社会统一分不开的。在方言分歧的社会里,人们往往选择一种方言作为“通用语”,作为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如我国古代的“雅言”、“通语”以及后来的“官”话,都是这种通用语,但那个时候,通用语只起到沟通交际的作用,由于各地域的人们经济联系还不紧密,还不可能形成统一的汉民族共同语。随着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语言统一的要求也随之发展,到“五四运动”时期,“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促成了书面语和口语的统一,解放以后,国家空前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语言统一的要求更加迫切,最终促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2.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

  (1)共同语是在某一地域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方言的一种高级形式。但哪一种方言能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则取决于客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如现代汉语选择北方方言作基础方言,主要是因为几千年来,北方方言区域一直是汉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在全国影响非常大,而且北方方言通行地域广,使用人口多,这些优势条件都是其它方言所不具备的。

  (2)推广民族共同语,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为了禁止和消灭方言。方言是不能用人为的力量消灭的,它只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逐步缩小自己的作用,最后趋向消亡。共同语作为方言的高级形式,它只能引导方言的发展,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准备最后取代方言。

  (3)方言的语言材料不断丰富和充实共同语。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词汇在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的前提下吸收了其它方言的许多词语。如“名堂、瘪三”等词就是分别从湘方言和吴方言中吸收过来的。

  由此可见,方言和共同语还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共存,但共同语最终将取代方言而完成语言的统一。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作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方话作为基础,同时也从其它方言吸收有用的成分。北方话之所以能够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在诸多方言中它是占有一定的优势的,北方话通行的区域历来就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影响非常大,而且北方话通行地域广阔,使用人口众多,这些有利条件都是其它方言所不具备的。

  五、什么是借词?汉语借词常见的有哪些形式?

  借词也称外来词,指的是语音形式和意义都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如“和尚、佛、罗汉、葡萄、石榴、巧克力、沙发、芭蕾、咖啡、卡片、卡车”等就都是借词。

  人是社会的动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群体,不可避免地要相互接触,不同的语言在相互接触之中,必然要从对方语言中吸收一些有用成分来丰富自己的语汇,满足交际的需要,这是各种语言发展的一个共同现象,因此,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那么,汉语借词常见的有哪些形式呢?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方式多种多样,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

  (1)音译:即用汉语近似音节转写外来词读音。如“沙发(safa)、芭蕾(ballet)、坦克(tank)、麦克风(microphone)、加拿大(canada)”等。由于不同语言之间语音的差异,所以这种转写只是原词的近似音,并且读音完全汉化,改造成汉民族语音习惯的形式了。

  (2)音译加汉语语素:即先音译外语中的词,另外再加上一个表示类名的汉语语素,使词义明确。如“卡片(card)、卡车(car)、吉普车(jeep)、啤酒(beer)、芭蕾舞(ballet)、艾滋病(aids)”等就是。

  (3)半音译半意译:即根据原词内部结构成分,一部分用音译,一部分用意译,意译部分大多是表示事物类别的成分。如“冰淇淋(ice-cream)、华尔街(wall street)、爱克斯光(x-ray)、新西兰(New Zealand)”等。

  (4)音译兼意译:即在音译的同时,又选用与原词意义相关的汉语语素意译,既照顾到了原词的语音形式,又能显示意义,音义双关。如“浪漫(romantic)、休克(shock)、维他命(vitamin)、幽默(homour)等。

  (5)借形词:这是汉语所独有的一种外来词类型,即把日语中用汉字记录的词直接吸收到汉语中来并按汉语普通话来读音。这类外来词十分奇特,它们用汉语材料构成,却又是地道的外来词。这部分外来词中,有的是日语赋予了汉语借词以新的意义,而汉语又从日语中借了回来。如“劳动、封建、反对、博士、学士”等就是汉语中原有的词,日语借去后表达新概念,而汉语又从日语中借了回来。而有的则是日语借用汉语材料构成新词,而这些新词又被汉语借用,如“哲学、共产、政党、支部、反应”等。

  由于外来词是音义都借自外语的词,也就是说,借词不仅引入了新的外来概念,而且还引入了外语的音义结合关系,所以意译词和仿译词不是外来词。因为意译词是根据原词意义用汉语语素构成的,它的构成材料和构成方式都是本民族的,实际上是新词,只不过造词的原因是源于外来的事物概念而已。词都具有声音形式和意义两方面,意译词只吸收了外民族词语的意义,并没有吸收形式。如“飞机、轮船、电话、科学”等都是意译词。意译是汉语在吸收外来词过程最常采用的方式,所以有些词在最初是音译的,但到后来却变成了意译的,如上举的“电话”最初译为“德律风(telephone)”、“科学”在五四时译为“赛因斯(science)”。

  仿译词是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与所源出的外语词逐个对译而产生的词。如“黑板(blackboard)、足球(football)、软件(soft-ware)、快餐(quick lunch)”等。由于仿译词也没有借入外语词的语音形式,所以仿译词也不是外来词。

  六、什么是语言融合?语言融合的过程怎样?

  语言融合是不同民族在接触或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是指不同语言在接触中,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它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即不同民族语言在接触和融合过程中,其中某一种语言成为胜利者,保留自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并且按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继续发展,成为趋向于融合的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交际工具,而其它语言则由于无人使用而消亡,因此语言融合也称为“语言替代”或“语言换用”。

  语言在融合的过程中,究竟哪一种语言能够替代其它语言而成为胜利者,成为全社会的交际工具,这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一般是经济文化地位高的一方排挤替代经济文化低的一方,政治上是否处于统治地位并不是决定的因素。如在中国历史上,鲜卑、满等族在与汉族密切接触时都是政治地位高的统治者,但他们的语言却成为被替代的一方。这是由交际的需求而决定的。语言融合的方式有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两种方式。

  语言融合是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是先出现双重语言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排挤、替代另一种语言而完成语言统一。所谓双重语现象是指不同民族的杂居地区,一个民族或其中的多数人能同时讲两种不同语言的现象,即既会讲本民族语言,也会讲另一民族的语言。双语现象是语言融合中的必然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因为在民族杂居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际、来往非常频繁,掌握双语以至多语可以说是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所以人们同时掌握几种语言也就一点不奇怪了。实际上,同一种语言的方言和共同语之间也是一种双语现象。如一个人从小生长在某个方言区,一直使用这种方言,当他走出这个方言区,与其它方言区的人进行交际时,为了顺利沟通,他就必须放弃自己的方言而使用双方都能听懂的普通话或学习对方的方言,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可以见到的。

  双语现象是两种语言融合的相持阶段,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双语现象发展的结果有两种:如果两个民族向融合的方向发展,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中一个民族就会放弃自己民族的语言而使用经济文化较发达一方的语言,最后完成语言的融合;如果两个民族向分离的方向发展,那么,他们就会继续各说自己的语言,语言各自独立,最后也不融合。

  七、洋泾浜和混合语有什么不同?

  洋泾浜又称皮钦语,是十七世纪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当地人在同外来殖民者打交道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是双方彼此在语言上妥协而产生的一种能使双方勉强沟通的临时性交际工具。

  混合语又称克里奥耳语,是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的洋泾浜。混合语与洋泾浜的不同在于洋泾浜是在一定场合下使用的特殊语言,而混合语则作为母语传递给下一代,已成为某一语言社团的唯一的交际用语。洋泾浜语的发展前途不外两个,一个是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亡,像我国解放前在上海流行的洋泾浜,在解放后便停止通行了。另一个便是发展为混合语,成为某一地区人们通用的交际工具。洋泾浜和克里奥耳都是语言接触中的特殊形式。

  八、什么是尖音?什么是团音?什么是平仄?

  尖音和团音是汉语音韵学和方言学中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所谓团音,简单说就是指舌面前塞擦音(j、q)、擦音(x)与齐齿呼(i或以i开头的韵母)、撮口呼(ü或以ü开头的韵母)的韵母相拼,如ji、qu、xue等就是。这是由于中古汉语舌根音(ɡ、k、h)在i、ü前腭化的结果。所谓尖音,简单说就是舌尖前塞擦音(z、c)、擦音(s)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普通话中只有团音没有尖音,尖团已经合流;而在有的方言中尖音和团音则分的很清楚,尖团没有合流。

  平仄是有关声调的概念,古今不同。古代汉语中的“平”只指平声调类,“仄”则包括上声、去声、入声三个调类。现代汉语中的“平”包括阴平、阳平两个调类,“仄”包括上声、去声两个调类。

  九、词汇发展变化的情况有哪些?词义发展演变的结果有哪几种情况?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三要素中,以词汇的发展变化速度最快。词汇的发展变化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的,新事物的出现、旧事物的消亡和人们认识的深化,都必然会在词汇系统中打下自己的印记。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事物、现象、观念的出现,就需要有相应的词语来指称,于是新词随之而生,如“火箭、导弹、电冰箱、摄像机、大腕、款爷、个体户、抢滩、网友、网民”等。同新词的产生一样社会中旧事物的消亡、认识的变化等也可以引起词语的消亡,如“皇帝、太监、娘娘、顶戴、马褂、红卫兵、走资派”等词语,现在语言中就很少使用直至逐渐消亡。

  2.词语的替换

  即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换一种说法。这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引起词语替换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方面的,如“邮差”改为“邮递员”、“戏子”改为“演员”等就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改变而替换的,而“目”改为“眼睛”则是由于现代汉语词汇双音化这一语言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

  3. 词义的演变

  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引起词义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布”,古代只指麻织物,而今天则是棉、麻、化纤织物及混纺织物的统称,这是由于现实现象的变化而引起的词义变化。再如“虹”,古人认为它是一种有生命的虫,能饮水,而今天人们则认识到“虹”是由于阳光照在水滴上,经折射、反射、衍射而形成在雨幕或雾幕上的彩色圆弧,是一种天气现象。这是由于人们对现实现象认识的发展而引起的词义的变化。词义的演变,从其演变的结果来看,新义不外是旧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种情况。

  (1)词义的扩大

  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这就是词义的扩大。如汉语中的“江、河”,原专指长江、黄河,现指所有的江河;“皮”原专指野兽的皮,现则泛指皮肤,这些都是词义的扩大。

  (2)词义的缩小

  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这就是词义的缩小。如“丈人”,原指年长的男子,现专指妻子的父亲;“臭”原指一切好闻和难闻的气味,现则只指臭味,这些都是词义的缩小。

  (3)词义的转移

  即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词义的转移。如“涕”原指眼泪,今指鼻涕;“牺牲”原指为祭祀而宰杀的牛羊等牲畜,现指为了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生命。这些都是词义的转移,及原来指称甲事物,现在变成指称乙事物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9-12 02: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学习

中央电大文法部胡吉成
(2003年03月21日)

----------------------------------------------------------------------------------------------------

[center]谈谈《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学习[/center]

 《语言学概论》是中央电大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本课程讲授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本课程使用的主教材为叶蜚声、徐通锵编写的《语言学纲要》,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为配合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以《语言学纲要》为基础,编写了《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录制了IP电视辅导节目,设计制作了《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

  本课程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涉及多种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要学好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里给大家谈谈如何学习《语言学概论》课程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为什么要学习语音学概论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历届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要问的第一个问题,而且问的人还非常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语言学的重要性主要是由其研究对象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语言,说它平常它是真平常,说它不平常它是真不平常。说它平常,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语言,使用语言,语言之于我们,就像水和空气,平常而又平常。说它不平常,是因为关于语言,我们还有许多弄不明白的地方,语言的起源,语言的发生,语言的习得,语言的运用,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社会,还有许多许多亟待我们探索回答的问题。

  其实,语言与我们的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里的生活不仅仅是日常生活,还包括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等。比如汉语方言分歧,大的方言都有七种,各方言差别很大,因此我国一直在推广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而普通话的规范如何制定,如何推广,如何制定相关的语言政策,等等,这些都需要对语言进行充分的研究,需要语言学的知识。

  据说外语是21世纪的世界通行证,我们很多同学都在热心学习外语。学习外语,无论是何语种,都有一个和汉语对照比较的问题,如果懂得一些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掌握学习外语的技巧、提高外语水平是有帮助的。

  语言与国家政治可以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标志,所以,一旦社会政治发生了变化,往往影响到语言。例如前苏联的许多加盟共和国,原来都使用俄语,苏联解体后,这些共和国独立了,又纷纷抛弃俄语而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哈萨克斯坦甚至要求总统候选人必须能流利地使用本民族语言,语言的运用已经成为总统选举的一项条件。有些国家,原本使用一种语言,结果国家分裂,原来统一的语言也随着分裂为不同的语言,尽管这不同的语言可能有很多共同性,但已经有了不同的名称,今后也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分离而彻底分离为亲属语言。

  不少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为使用何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往往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出现分裂倾向。例如美洲有个国家,大部分地区都通行英语,但其中有个省通行法语,结果法语区与英语区格格不入,以致水火不相容,法语区甚至要求全民公决独立。欧盟诸国,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都是步调一致的,但唯独在工作语言上,至今没有一致意见,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都有成为工作语言的理由,由于无法统一意见,欧盟会议至今仍然使用多种工作语言,翻译工作文件为各种语言就成了一件大事,结果是浪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还有一些国家,语言问题至今没有很好解决,有些跨国语言因为语言地位的规定问题,成为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争斗的导火线。

  据报载,2000年,7月,印度曾经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绑架案:印度全国著名的坎纳达语电影明星拉杰库马尔被泰米尔走私集团绑架,有关地区负责人紧急采取营救措施,与绑架者进行谈判,而绑架者开出的释放人质的10项条件中,有一条竟然是要求将泰米尔语定为卡纳塔克邦泰米尔人聚居区的官方语言!

  我国香港、澳门在被西方殖民主义强占的时期,汉语除了日常交际使用外,在政治、行政、司法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都没有地位,尽管港澳同胞在当地占绝大多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占领台湾以后,为了达到把台湾彻底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罪恶目的,禁止台湾同胞学习汉语,强制推行日语,实行皇民化教育。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被中国人民打败,台湾又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怀抱,当时语文生活的一件大事就是推行国语(即普通话),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起了台湾同胞的爱国热情,所以国语在台湾很快就得到了普及;而现在,台湾当局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主张台湾要实现本土化,不讲国语,妄图从语言上割断台湾与大陆的密切联系,达到最后实现台独的罪恶目的,这是全体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所不能答应的。

  为什么看起来平常而又平常的语言,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又是如此重要,如此敏感呢?这是因为,语言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内容。你接受一种语言,无疑就接受了它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行为方式不知不觉就受到其影响,这种渗透不像军事、经济等的渗透那样直接那样明显,它完全是不知不觉的,是潜移默化的。正因为语言民族或国家之间的交往中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语言的规范与推广,甚至出钱做好广播电视节目,免费提供给它国播出,因为这种随着这种节目的播出,随之而来的是潜藏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这些效益是无法简单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正是因为如此,有很多国家都把全国通用的国语看作是民族主权与尊严的象征,看作是国家民族的荣誉,在宪法或专项法律或其他法律法规中对语言的使用作出专门规定。

  语言学概论只是语言学的入门课程。近年来,随着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如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交际语言学等等,研究语言问题已经与社会密切地结合起来了。据北京娱乐信报2001年7月27日报道:印控克什米尔当局7月26日宣布禁止在官方语言(英语、乌尔都语、北印度语等)中使用“寡妇”一词,改为“妇女已故丈夫的名字+遗孀”这一新称呼,因为有人认为“寡妇”这一词是对妇女的诬蔑。据说政府这一举措很受当地寡妇们的欢迎。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国家也有,例如“弱智”现在称为“智障”,因为“弱智”有蔑视的味道,是对智障者的不尊重;同样,“瞎子”改称“盲人”、“瘸子、跛子”用“残疾人”代替;“小姐”一词,从上个世纪至今经历了从喜(解放前)到悲(解放后尤其是文革中)、从悲到喜(改革开放以后)、再从喜到悲(如今许多地方把“小姐”等同与“三陪女”而拒绝接受)的变迁。虽然客观对象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相应的词语发生了变化,这里的词语替换变化或词义的色彩变化,实际上涉及到了人的社会心理,反映了社会的变化,是社会语言学所要研究的。

  由此可见,学习语言学,研究语言,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第二,学习语言学概论也同我们所选择的专业的特点有关。我们虽然在专科阶段学习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那只是围绕某一种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的,理论上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就像我们学习了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如果我们不学习系统的文艺理论,我们就感觉这些课程犹如散沙似的,分析作品、任务很难深入,而文艺理论则为我们学习具体的文学提供了较高、较系统的理论支持。语言学概论也是如此,它将使我们的语言理论知识系统化,使我们的语言理论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有关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你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那么这门课程就必须学习。因此,学习语言学理论,不但是必须的,而且完全是应该的。如果有人问为什么要学习语言学概论呢?我们也可以很干脆地回答说,不为什么,就是因为你选择的专业与语言有关,这就够了,除非你选择法律、经济、历史、哲学、建筑之类的专业,那就肯定没有这样的课程了。

  二、解决两个思想问题

  提出这一点,绝对不是老生常谈。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思想上重视,才能真正做好。学习语言学也一样,如果我们不重视它,不积极钻研它,不想办法克服困难,学习上处处被动,没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性,怎么可能学好这门课程呢。

  学习这门课程,同学们要解决两个思想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一,不喜欢语言学。这种心理不但电大学生有,就是一股高校中文系的学生,也有这种思想。的确,就大部分学生而言,还是喜欢文学的居多,当然,就更喜欢文学类课程。但是,我们说,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有关语言的基本理论知识,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你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那么这门课程就必须学习。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语言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因此,学习语言学理论,不但是必须的,而且完全是应该的。

  其实,语言学并非是一无用处的,现代语言学理论是在吸收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起来的,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方法、手段,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语言学与很多学科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如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历史等。现代许多新的学科,都是在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如像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当代比较前沿的科学,如人工智能、人机对话、机器翻译等,都离不开语言学理论的指导,都要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所以,现代语言学已经成为一门领先的学科,它的研究早已经超出了语言这个范围本身,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已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像比较法学、比较宗教学、比较史学、比较文学等学科,都是仿效语言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建立起来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语言学的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语言学,无论就其理论结构而言,还是就其任务之确切性而言,都是在人文科学中最先进而且对其他各种科学有重大作用的带头学科。”

  据我们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通锵先生介绍,他曾经应邀到中国音乐学院给学生作报告,介绍语言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学生的反应非常好,认为运用语言学理论方法研究音乐,尤其是对东西方音乐进行对比研究,完全可以借鉴。而北京大学的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也对语言专业开设的有关语言学理论课程十分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运用语言学的结构理论来研究分析文学,不但视角独特,而且还非常有用,能解决文学研究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对此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上网看看我们制作的IP电视课件第一讲,听徐通锵老师详细介绍。所以,学习语言学,与爱好文学并不矛盾,而且能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第二,认为这门课程枯燥难学。这也是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产生了一种畏难情绪。其实,这门课程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而且也很生动,因为它涉及到人类语言的众多现象,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同时,枯燥与否也是相对的。拍电影看起来又浪漫又风光,可是当导演要求你重复十次八次表演某一个动作,比如跳入冰水中,比如要求大放悲声,你就会觉得简直是一场磨难!同样,看电影是一种享受,可是对一个审查电影的人来说,一遍一遍地看一部电影,不但枯燥,而且有点像受“罪”呢。所以只要我们对一门学科感兴趣了,钻研进去了,就会得到乐趣,而不会觉得枯燥泛味了。同时,如果我们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结合现实语言现象来思考,把语言的应用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认识,例如前面举的“弱智”、“小姐”的例子等,我们还会很有收获呢。

  那么语言学概论是不是难学呢?我们得承认,同一般的课程相比,它是有难学的一面,尤其是自学比较难,因为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啦,涉及到的一些名词概念啦等,都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而且这门课程还对外语(主要是英语)有一定要求,因为有些语言现象必须结合外语才能讲清楚,像形态变化、性、数、格等,汉语中没有这些现象。但是,同学们大部分都是中文专科毕业的,具有一定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知识,也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语言理论基础,对一些语言现象已经有所认识,掌握了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而且那些课程,其实也是属于语言学范畴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语言学概论,应该是不困难的。当然,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专语语言学,以古今汉语为研究对象,而且大家相对比较熟悉,如古代汉语在中小学就有所接触,现代汉语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更是少不了,所以学习这两门课程,相对而言要容易一些,一些问题也比较好理解;而语言学概论课程就不同了,它是普通语言学,讲授语言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时不时要涉及到一些外语知识,其理论问题更为抽象,因此理解接受起来就要难一些。古人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易矣,不为,则易者难矣。”可见,难不难也是相对的,只要我们重视,多下功夫钻研它,也就不难了。况且,这毕竟是做学问,不是做游戏,哪能那么轻松呢?不知这样说同学们是否赞同。

  三、学习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方法

  怎样学习语音学概论课程呢?这也是同学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很多同学在网上讨论板提问,这门课程是不是很枯燥很难学,有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并由此而产生了由此产生了一种畏难情绪。我想,有了这样的疑问,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那一定能有所收获的。

  那么学习语言学概论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注意多种媒体教材的综合运用

  广播电视大学不同于一般大学的地方在于,它是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来作为手段组织教学的。我们的课程,也是这样,为同学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媒体,既有传统的文字教材,也有比较现代的网络课件。那么要学好这门课程,就必须注意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我们这里再介绍一下本课程的有关教学媒体。

  (一)《语言学纲要》
  由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十个部分构成,是教学大纲内容的具体展示。这是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主教材,是教学与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

  (二)《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
  本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为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内容要点提示、重点难点分析、重要名词概念解释,以及教学大纲新增内容的补充介绍。由于本课程主教材是作者在讲义的基础上编写的,行文比较简略,许多名词概念没有必要的阐释,内容要点没有明确归纳,不少重要问题或疑难问题往往是一笔带过,因此学生自学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学习指导书力图在主教材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补充,以帮助学生吃透教材,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IP电视课件

  IP电视为专题辅导性质,主要讲授一些疑难问题,不系统讲授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徐通锵和王洪君教授主讲。一共8课时,其中导言、第一章1课时,第二章1课时,第三章语音2课时,第四章语法2课时,第六章文字1课时,第七、八、九章1课时。IP电视挂在网上运行,学生通过网络可在中央电大教学平台自由选择观看有关内容。

  (四)《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

  课件内容包括重难点分析、综合练习、自测练习、望远镜四个部分,其中重点难点和综合练习分章编写,自测题每套均是全书内容的综合,以百分制计算,配有答案和评分标准,学生在学完全部内容后可以用来检测学习效果。

  课件主页左栏为内容版块目录,右栏为章节目录。使用时,根据需要首先点击左栏,然后在右栏选择有关章节内容。当鼠标指针指向某个部分并变为手型时,即可点击链接到相关的部分。综合练习与自测题两部分上方的题型栏目也可根据需要自由点击选择;要看答案可点击相应题目后面的钥匙图标即可。望远镜部分的三个内容是互相链接的,比如在参阅语言学流派时,点击行文中的语言学名家,可以链接该名家生平事迹介绍,再点击名家中的代表著作,可以链接该著作的内容介绍。

  本课件内容结构设计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无论打开多少层次,课件主要内容板块目录始终都在桌面上,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从一个内容链接到另一个内容,而不必烦琐地层层开闭寻找相关内容板块。

  网络课件将放在在中央电大教学平台上运行,同学们可通过网络查阅有关内容。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课件中的望远镜中的语言学流派,是纳入教学大纲范围的,要求掌握,所以同学们最好把这部分内容下载下来学习。

  如此多的教学媒体我们应该怎样使用呢。我们认为首先还是应该以文字主教材《语言学纲要》为主,充分把握吃透主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参考别的教学媒体,尤其是要带着问题学习。要注意的是,主教材阐述问题行文比较简单,有些重要内容叙述很简略,或者没有分出要点来,理解把握有一定难度,这就更需要结合其他媒体来学习。因此,学习主教材如碰到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利用学习指导书、IP课件、网络课件中的解释或网上辅导文本的疑难问题分析里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像形态变化的手段,句式变化的方式等,学习指导书中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补充说明,查阅这部分内容,就能得到答案。这样,一边学习主教材,一边查阅参考辅助教材,才能取得学习效果。学习中最好不要从头到尾看某种辅助的教学媒体,因为这些媒体内容的系统性肯定不如主教材,所以在学习主教材的基础上参考别的媒体,效果会更好一些。又比如学习指导书每章后都有百分制的自测题,但是,我们出于节约篇幅,降低教材成本的考虑,没有附答案,但这部分内容和网络课件中的综合练习有交叉,因此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查阅有关答案。所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对于学好语言学概论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便于大家对照,本学期我们将指导书自测题所有答案都在中央电大编辑部发行的期末复习指导中作了详细解答,大家平时学习可以参考。

  有些内容,还不适宜在学习过程中参考,比如网络课件中的自测题,是针对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编拟的,必须把全部内容学习完以后才能使用,如果学习中就先看了而且熟悉了答案,那么期末复习就难以用作自测了,这样也失去了自测的目的。

  此外,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进行交流。电大在线为每一门课程设计了教学平台,除了发布教学辅导文本和电视辅导外,还开辟了课程论坛(讨论板),大家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在讨论板上提问,寻求解答。本学期我们就充分利用讨论板的交互功能,对大家的个别化学习进行指导;同时,本期我们将在网上举行五次定期的实时讨论,就教学疑难问题、作业问题、综合练习问题、期末复习与自测等问题等进行辅导,同时还将进行专项练习训练和网上自测,希望大家注意网上活动的时间并给以充分的重视,积极参加,因为我们发布的各种教学辅导,是针对大家的一般问题的,不一定能满足你个人学习的需要,所以在讨论板提出问题,我们的解答将更有针对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更加适合你的需要,对你的胃口,所以大家学习中务必重视讨论板的指导功能。本学期网上教学活动时间已经全部安排好,大家在进入电大在线主页后,可以点击左侧“网上直播”栏目查看时间安排。

  由于网上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方式的过程,所以学习中要特别注意网上发布的相关的教学信息,了解有关教学动态,积极参加网上的教学活动。

  第二,弄清楚内容结构

  《语言学纲要》全书内容共分十个部分: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语音、语法、词义、文字和书面语、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所有内容似乎很多,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部分,我们可以用“性质”、“结构”、“发展”这样几个词来概括称呼三个部分的内容。

  为便于大家把握理解,这几部分内容及各章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导言和第一章是讲授语言的性质、社会地位的;第二章至第六章是讲授语言的结构的,第二章从整体上介绍语言的结构,第三章至第五章是从某一个侧面分述语言的结构――语言形式、语言的意义、语言符号的关系,第六章又从另一个角度谈语言的问题;最后三章其实都是讲授语言的发展的,第七章可以说是语言发展问题的总论,从社会和语言自身两个角度讲授语言的发展与变化,第八章和第九章则是分论,第八章阐述语言发展与社会的关系,第九章阐述语言发展与自身结构的关系。这三大块内容,其中语言的结构是整个课程的重点,当然,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的教学重点。弄清楚教材内容结构,理清了学习线索,把前后问题的关系搞清楚,这样从总体上把握教材更容易一些,这也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方法。

  第三,注意前后的联系和对比。

  语言学纲要共分九章,学习时要注意各个章节的关系,不要把他们割裂开来。比如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所讲述的是语言学最基本的理论,可以说是全书的总纲,后面许多问题的阐释都要运用这一基本理论。所以对其中涉及到的有关问题必须细抠,而且能够前后联系起来分析问题,比如基本词汇的特点,组合规则与聚会规则、语言的发展变化等理论问题,都需要运用第一章的理论进行阐述,或者说把第一章的理论结合起来阐述能说得更加清楚透彻。又如汉语合成词的构造和词构成词组的几种方式,其组合关系具有一直性,把它们联系起来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学习中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注意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学活学好。一定要避免中学阶段或专科阶段的那种只注意死记硬背要点的学习方式。比如语言发展的特点,要点就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非常简单,但如果我们问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特点,这就不是死记要点能回答的了,必须结合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构成成分与社会的联系来回答,才能解释清楚。

  至于前后的对比,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语音一章的元音和辅音,其发音特点的掌握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一个一个记忆还特别容易出错搞混,如果在学习时把它们分组对比,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同样,有的合成词容易混淆,运用对比方式,可以更好地弄清各自的特点。至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更需要通过对比来进行辨别掌握。

  第四,注意加强自学,加强实践练习。  

      这也是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方法。加强实践对于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都是围绕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来进行的,因此有许多范例分析,同样也要求我们能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如果学习语言学不能活学活用,只能死记硬背,那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而且期末肯定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许多抽象难以理解的理论,也需要我们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来悟透。比如像语法形式、语法手段、语法意义、语法范畴之类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会搅成一团,必须通过语言事实的分析,也就是实践练习才能清楚地把它们区别开来。

  这里的自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充分利用我们提供的各种教学媒体学习,学会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二是这门课程的一些抽象内容,教师讲解也不一定就弄得特别清楚,这就需要我们在课下多琢磨,结合教学媒体提供的实例,反复钻研,把问题吃透。比如像课程中的这个关系那个原则,不是一两个例子就能搞清楚的,课后的自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不是替老师开脱责任,而是强调自学、自修的重要性,在电大的教学活动中,尤其重要。

  自学中一定要注意疑难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做到有疑就问,有疑必问,具有了这样的学习态度,才能够把这门课程学好。提出问题可以与同学讨论,可以请教班上的指导教师,如果同学们不见外,也可以给我们发来电子邮件讨论。只要大家向我们提出问题,我们肯定马上解答,因为现在的网络为我们的联系提供了十分方便快捷的条件,虽然大家相隔千山万水,但网络化的教学手段早已经超越了时空限制,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因此,我们期待并欢迎大家来信。除了根据大家的提问进行个别辅导外,如果提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那么我们还可以及时在网上公开解答有关问题。所以,大家的提问实际上是对我们教学工作的支持。

  我们的联系地址是:

  1. 北京复内大街160号 中央电大文法部 胡吉成

  邮政编码100031

  2. E-mail:hujich@crtvu.edu.cn

  第五,注意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的变化

  关于各个章节的教学要求,我们在学习指导书中都作了明确的说明,因此要注意这些说明。比如主教材第一章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共讲了六个问题,而本节的学习目标列出了三条,实际上只对两个问题作出了学习要求。假如平时学习不注意,在一些问题上苦下功夫,结果可能白费力气。

  钻研教材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不能忽视了教学大纲。由于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为适应需要,本课程制定的教学大纲对主教材内容适当作了增删。其中增加的内容,无法在主教材中反应出来,我们是通过课件或学习指导书补充的,如果不注意教学大纲的这些变化,平时学习可能就忽略了。增补的内容主要有:语言学的类别、语言学的流派、汉语合成词的构造类型、基本词汇的特点、语素义和词义、义素和义场、几种重要的字母、汉语规范化问题。这些内容,都要纳入教学要求,有的还有一定难度,各地教师辅导要特别注意对这些内容进行补充讲解。

  最后,学习中要注意学习重点,尤其是要注意自己的难点问题。每个人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学习方法都不完全一样,难点问题也不是一样的,自己在学习中确立学习难点,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学习才能有好的效果。

  以上,我们介绍了学习语言学的一般方法,供大家参考。其实学习方法完全是因人而异的,很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大家也可以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无论什么方法,只要有助于学好这门课程,那就是好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04-9-12 09: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1-10-12
----------------------------------------------------------------------------------------------------------

[center]“语言学概论”直播课堂演播稿 [/center]


胡吉成:同学们好!

很高兴能在直播课堂与大家见面。今天我们特地邀请了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主讲教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徐通锵老师来直播课堂与大家见面,给大家讲解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有关问题。这位就是徐通锵老师。

徐老师:大家好!

胡吉成:今天晚上的内容大致是这样安排的,一方面,介绍一下我们课程的教学安排、学习资源,另一方面是谈谈本课程的学习;第三是介绍一下课程的教学重点。

一、教学活动安排:

1. 本学期我们安排3次网上讨论。三次内容是这样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主要是学习内容的讨论,第三次是期末复习考试的咨询讨论,当然也包含学习内容的讨论。现在是第一次讨论,第二次和第三次目前还没有排出表来,到时电大在线会提前发布消息的,请注意有关信息。

2. 直播课堂:一共两次,十月分一次,12月份一次,内容是教学问题和期末复习考试问题。这两堂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

3. 网上信息发布,这里主要是教学辅导和一些练习,我们根据教学进展在电大在线有关栏目中撰写教学辅导文章,这些内容一直挂在网上,同学们可以自由查阅。如果教学内容要求有什么变动,我们将随时在这里告诉大家。

4. 统一安排4次书面作业,由中央电大编辑部负责下发。作业是要计入期末总成绩的,而且占20%的比例,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关于作业没有答案的问题解释。

二、教材介绍

本课程使用的主教材为叶蜚声、徐通锵编写的《语言学纲要》,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关于主教材,后面我们请徐老师专门介绍。为配合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以《语言学纲要》为基础,编写了《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录制了IP电视辅导节目,设计制作了《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下面我们分别介绍本课程的这些助学材料。首先请徐老师介绍一下学习指导书和IP电视课件。

(一)《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

徐通锵:本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内容为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内容要点提示、重点难点分析、重要名词概念解释,以及教学大纲新增内容的补充介绍。由于主教材行文比较简略,许多名词概念的定义是通过夹叙夹议的形式表出来的,不是简单的定义解释,写法上与一般著作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学生自学会有困难。学习指导书力图在主教材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补充,以帮助学生吃透教材,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二)IP电视辅导

胡吉成:IP电视为专题辅导性质,主要讲授一些疑难问题,不系统讲授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由北京大学徐通锵、王洪君两位教授主讲。IP电视挂在网上运行,学生通过网络可在中央电大教学平台观看有关内容,如果机器容量大,还可以下载存储。具体内容安排是这样的:……现在课件已经挂上网了,大部分同学可能也看到了。另外,期末复习考试问题我们也将录制两节IP课件,这个内容要到期末才挂上网,所以大家不要着急。

IP课件同时还伴有讲课的文稿,如果同学们觉得看电视还不够,可以下载文稿随时查看。当然,文稿只是讲授概要,最好还是结合电视一起看,效果更好一些。

从目前看,电视课件的内容结构还比较单一,电大在线的设计老师也在努力探索,准备在IP课件中开很多栏目,比如随堂练习、课后练习、轻松一刻、师生交流、本节课相关知识扩展等,那样我们的课件内容就丰富完整了。有什么意见,希望讲些什么内容,欢迎大家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共同做好这个工作。

(三)《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

胡吉成:课件内容包括重难点分析、综合练习、自测练习、望远镜四个部分,其中重点难点和综合练习分章编写,自测题每套均是全书内容的综合,以百分制计算,配有答案和评分标准,学生在学完全部内容后可以用来检测学习效果。

课件就放在我们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学习辅导栏目中,点击课件,就打开了课件的主页,课件的内容结构一目了然,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也可以下载。

此外,我们还有直播课堂、网上讨论、通讯辅导等多种手段。

我们这门课程,为什么要选用《语言学纲要》这本教材呢?这本教材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请徐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语言学概论”;课程的主教材。

三、主教材《语言学纲要》介绍

徐通锵:我们这门课的教材选用《语言学纲要》。这本书是叶蜚声先生和我合著的,是20年前为适应综合性高等学校“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一本教材。现在仍然选用它做教材,并不是因为它是我写的,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践的检验;要是以“我写的”为标准,我就不会选用这本《纲要》,而会选用新著《基础语言学教程》。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语言学纲要》比较适合。八、九十年代,出版的语言学概论性的著作真不少,约计几十种,但被高校广泛采用的好象只有这一本《语言学纲要》;而且至今也还没有被替代的迹象。几十年教学实践的检验,说明《纲要》是比较适合“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学需要的。这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 全书以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组合关系聚合关系为纲组织相关的语言材料,使教材有一条清楚、明确的主线,避免以往这类教材的零散、拼凑的弊端。这是二十年前我与叶先生根据我们教学中的经验教训而对语言学概论的教材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和改进,教学实践的检验说明,它比较切合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索绪尔的这两种“关系”的理论是结构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而我国的语言学由于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受结构语言学的理论的影响比较深,因而学习以《纲要》为教材的语言学概论,容易和其他的语言学课程配套,既有利于其他语言学课程的学习,也容易利用其他课程的知识加深对语言理论的理解。

第二,语言学理论教学中比较难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纲要》在这方面化了很大的工夫,每一个问题都尽可能结合汉语进行分析,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适当引用一些外语的材料,以便把相关的概念解释清楚。

第三, 内容还比较新,行文也较为简练通俗,便于阅读。

这三点都是当年我与叶先生根据我们二十余年在教学中的经验教训而对“语言学概论”;进行的改革,经过实践的检验,说明它们还是比较成功的,因而我们现在仍然采用《纲要》为教材。

四、为什么要学习“语言学概论”

胡吉成: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呢?这是同学们经常问的问题。我们请徐老师讲讲。

徐通锵:“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的一门基础理论课,讲授语言学理论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大家会问: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这些课程讲授的也是各自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语言学概论”;的三个"基本"和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说,它们的三个“基本”很不一样,“语言学概论”;讲授的是语言理论方面的三个“基本”,重点讨论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结构规律演变规律,从语言结构的整体和全局来考察和把握语言的结构脉络,讲授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而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这些课程的三个“基本”则是从某一个侧面来研究语言的结构。语言虽然每个人都会说,但其中的构造非常复杂,两千多年来,人们化了九牛二虎之力去研究它的结构,至今也还没有完全揭开它的神秘的面纱。各门课程的教学都是设法为揭开这种神秘的面纱开拓前进的道路,“语言学概论”;课在这方面处于前沿的地位。打一个比方,如果将语言看成为一座结构复杂的大厦,“语言学概论”;就相当于为了解这座大厦的结构而举办的一个展览,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将“语言大厦”的结构介绍和展示给大家,为大家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参观这样一个语言学的“展览”,也就是学习语言学概论,对语言学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你有了这种概论性的语言学知识,就会比较容易地了解不同的语言学课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之类,是研究语言结构哪一个方面的?在语言学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上?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等等。学习语言学的每一门课程都需要语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语言学概论”;的学习可以为学习这一类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国外有一位语言学家在访问中国时曾对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说过: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一本语言学著作就是《语言学概论》。这个话就反映了学习“语言学概论”;课的重要性。

接触过“语言学概论”;课的同志可能会有这样的意见:“概论”的道理太抽象,不好学;我们过去在教学中也碰到过这样的反映。确实,语言很具体,每个人都会说和听,能自由地用它来交流思想,但隐含在其中的道理确实很抽象,犹如一个词,比方说“人”,谁都自由地使用这个字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但要给它下一个定义,对它进行确切的解释,这就不是每一个人都做得到了,因为它需要从大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中抽象、概括出人们“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道理。语言学课程讲的语言的性质、语言结构方面的道理和这种情形有点类似,要从大家都知道的语言事实中抽象出语言构造的原理。课程中介绍给大家的是人们已经从具体语言事实中总结出来的道理,而大家没有经过这个总结,因而听起来很抽象,似乎不好学。其实,只要方法得当,也可以化难为易,因为抽象的原理都是隐含在具体的语言事实中的,只要大家能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具体的语言事实,结合自己已经学过或正在学的语言学课程,就不难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所以,学习“语言学概论”;可以为学习其他的语言学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反过来,也可以利用从其他语言学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去加深语言结构原理的理解。北大的语言学教学质量比较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程的设置比较齐全,“语言学概论”;是其中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学好其他的语言学课程开拓前进的道路。

胡吉成:经常有同学问,语言学课程的道理那么抽象,学了有什么用啊,你怎么看待学生的这个问题呢?

徐通锵:这也是我们过去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理论课,不管是语言学理论还是其他学科的理论课,直接用“有什么用”来提问,确实不好回答,因为它是基础理论,不是实用性、实践性的课程;但是反过来,一门科学如果没有这种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或者说,基础理论研究得不好,那么这门科学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发展。这可以用数学来类比。要问数学有什么用,不好说,但是没有数学,这个国家就不会有科学。“文革”期间,用实用主义的标准来衡量科学的是非,数学受到批判,在北大流行着一句嘲笑数学的话:“数学是连数学家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玩意”。现在大家听起来这是多么无知。语言学的情况当时与此相似,认为谁都会说话,还研究什么!当时的实用主义大大地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国语言学和国外先进的语言学的发展水平相比,现在还比较落后,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语言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从这一点来看,语言理论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非常有用,“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学可以为语言理论研究奠定初步的基础。大家可能会说,这种“抽象的用处,不具体,与我们的学习关系不大”。恐怕不是那样,直接的用处也是有的,这就是可以为有效地学好其他的语言学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点,前面已经说,没有必要重复。现在我们国家提出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语言学自然不能例外,只要研究有成效,它的理论和方法对其他的人文科学的发展,甚至对如计算机科学这样的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比较文学、比较法学、比较史学、比较音乐学等的兴起与语言学中历史比较方法的运用和影响不无关系,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人们将语言学比喻为人文科学中的数学,这是很有道理的。

胡吉成:是啊,据徐老师介绍,北大的文学研究生也经常去听语言学课程,从中学习研究方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语言学的领先作用有很高的评价,他说:“语言学,无论就其理论结构而言,还是就其任务之确切性而言,都是在人文科学中最先进而且对其它各种学科有重大作用的带头学科。”这个评价值得我们思考。那么学习这门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五、学习《语言学纲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徐通锵:至于学习《语言学纲要》应该注意的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先要大体了解《纲要》的内容安排。它大体上可以分三个部分1、语言的性质和功能,重点讲授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即《纲要》的第一章;2、语言的结构,这是全书的主要部分,计五章,从第二章开始,直至第六章,每章从不同的侧面讨论语言的结构;3、语言的演变,七、八、九三章分别讨论语言演变的条件和规律。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第二部分,了解语言结构的方方面面。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现在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1.第二章讲语言结构的系统性,是全书的核心理论。这一章重点讲了两个问题,一是语言结构的二层性,二是语言运转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第一个问题讨论的是:语言中如何以几十个音位有层次地组成各级语言结构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直至能说出无穷无尽的话语,探索语言中“以少驭多”的奥秘。第二个问题讨论的是语言中的各级结构单位如音位、语素、词等如何运转,解释人们何以能灵活地运用有限的规则造出无穷无尽的话语的奥秘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由于讨论的是语言结构单位的运转规律,因而成为全书的指导思想,以后各章,无论是讨论语言系统的各个侧面(语音、语法、语汇等),还是语言的演变,都是围绕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展开的,或者说,都是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为视角去贯串语言的结构。《纲要》与其他语言学概论性教材的最大区别就是它有一条明确的主线,从头至尾,都是以组合、聚合这两种结构关系为纲组织相关的语言材料,使人们看起来条理清晰,脉络清楚。所以,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教材的指引,联系语言事实,紧紧抓住这两种关系,把它弄懂,这不仅有利于语言学理论的学习,而且对学习其他语言学课程也大有帮助。

2.一定要弄清楚每一个概念的准确含义。“语言学概论”;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学习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而弄清楚每一概念的准确含义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学习就会似是而非,影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怎么样才能弄清楚一个概念的准确含义?这没有固定的方法,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去捉摸,我在这里只能提出一点参考的意见。首先,自然需要捉摸教材中所下的定义,并且能用这一定义去解释自己所熟悉的语言现象。其次是比较,比较不同著作对同一概念所下定义的异同,要特别注意“异”的部分,捉摸“异”的原因,最后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你同意或不同意某一种定义的理由。比方说“词义”,多数著作都说“词义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概念来表现的”,而《纲要》的定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相互间“同”中有“异”,《纲要》特别强调“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体,不和词的语音结合在一起的意义是逻辑概念,不是语言的意义;而且,如不强调这一点,范围也难以控制,语素、词组甚至句子的意义也可以纳入“词义”的范畴,因为它们的意义也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比较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学习的时候最好能进行不同语言事实的比较,这样可以弄清楚一个概念的准确含义和不同语言的不同特点的关系,避免死背书的习惯,进行灵活的学习。比方说“语音”章的音节,这是一个重要的语音概念,但它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表现形式有相当大的差异,如英语有很多复辅音,汉语没有;汉语的音节可分声、韵、调三部分,而韵还进一步有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之分,有开、齐、合、撮之分,英语没有,等等,这种比较的学习对牢固地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会有莫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多加注意和运用。

准确地掌握基本概念的含义,首要的依据自然还是教材。不过在这里我要对《纲要》的基本概念的定义问题作一点必要的说明。过去有人反映:《纲要》写得很好,但缺点是没有给相关的概念下定义。这个说法不确切。每一个概念《纲要》都有经过仔细推敲的定义,只是写法上与一般著作有别,因为它隐含于行文中,没有单独的立出来。一般的语言学概论性著作的写法是先列一个定义,而后对定义进行解释。我们避开了这种写法,因为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这种写法容易滋长学生死读书的习惯,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纲要》写法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找出定义,准确理解,避免死读书,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理解力。这一点,大家在学习《纲要》的时候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3.注意教材本身关于内容安排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胡吉成: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请你讲一下《语言学纲要》内容结构的特点和章节安排的缘由。

徐通锵:学习理论,不仅要知道结论,而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得出结论的缘由和作者分析问题的思路,因而学习《纲要》需要注意教材本身关于内容安排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注意前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阅读《纲要》,大家一定会发现,它的章节安排与其他概论性著作不一样,不是以语音、词汇、语法的顺序安排,而是语音、语法、词汇和词义的顺序安排。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改变?这反映对语言结构的看法。前面说,第二章讨论的是本书的理论核心,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语言结构的二层性,第一层是音位,第二层是语素和语素的序列。根据对语言结构的这种看法,讲完语音之后必须讲语法,即讲完第一层之后自然需要接着讲第二层,语汇和词义较多地涉及语言结构单位与现实现象的关系,自然得放在它们之后去讲。这种前后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渗透于前后各章的分析和相关概念的定义。比方说“音位”,它的定义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概论性著作。我们平常见到的定义大多是:音位是某一语言(或方言)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而《纲要》首先强调的是音位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区别意义只是通过词的语音形式的区别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的结果,因而给它下的定义是:“凡是处于对立关系中而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必定属于几个不同的音位。”《纲要》的音位定义所以不同于其他的语言学概论性著作,其原因也在于结构的二层性,因为意义在结构二层性理论中仅仅隐含于语素、词、词组之类的结构单位之中,没有独立出来,因而音位的定义必须首先强调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这里再一次说明,比较同一概念在不同著作中的定义的异同,是引导我们深入思考某一理论问题的向导。

胡吉成:关于语音一章,问得最多的是有关国际音标要不要学、怎样学的问题,那么请徐老师也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吧。

徐通锵:语音一章的学习,还有一个共同的反映,这就是国际音标不好学。国际音标是记音的工具,很重要,特别是对方言的记音来说,可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我们要了解国际音标的性质和作用,但并不要求完全掌握国际音标。要了解,自然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音标,一个音标符号都不认识,也不可能达到了解的目的。由于此,我们仅仅要求大家掌握能记录普通话语音的那几个音素的音标符号,数量不多,只要方法得当,不难掌握。为什么?普通话大家都会说,就是说,普通话所具有的那几个音素大家都熟悉,每个音都会发,不清楚的仅仅是记录它们的那几个国际音标的符号。知道了这一点,就好办了,大家可以自己画一个表,一边是用拼音方案记录的普通话的音素(注意:不要把ao、ang等韵母看成为一个音素,它们是各由两个音素组成的一个韵母),一边是与拼音方案的符号对应的国际音标的符号;拼音方案的音你是会发的,你只要把对应的国际音标的符号记住了,也就掌握了这个音标符号。即使是音位变体性的读音,也可以采用这个办法。比方教材中说普通话的/a/音位有三个变体:a,¢,A,大家一定感到不好分辨,但是你只要仔细辨别悲哀的“哀”、翱翔的“翱”和语气词“啊”这三个字的发音的异同,就不难了解a,¢,A这三个音同中有别:哀的ai中的a是前a,语气词“啊”的读音a是中¢,而翱翔的“翱”的ao中的a是后A。只要大家化点工夫,把记录普通话的拼音方案和相应的国际音标对应起来,仔细辨认,就不难掌握我们所要求的国际音标的符号。

六、怎样学习“语言学概论”

胡吉成:关于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徐老师讲到要注意弄清教材的结构,也就是各个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注意教学大纲的变化

教学大纲基本上依据教材编写,考虑到主教材成书比较早,有些章节内容上略显单薄,因此我们在征求部分电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会同主讲教师又适当对教学内容作了些增补。为便于教学,增补不多,有关的资料查找也不难。下面介绍增补的主要内容:

导言部分

一、 语言学的分类
二、 语言学主要流派介绍

第四章 语法

第二节 组合规则:
一、 在“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增加“汉语合成词的构造类型”
二、 在组合的层次性增加“直接成分分析法”

第三节 聚合规则
在“语法范畴”中增加了级。

第五章 词义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一、 在“词汇及其构成”增加基本词的特点和一般词的构成
二、 增加“词义和语素义”
三、 增加“义素和义场”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
在“文字的发展”增加几种重要的字母

第七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第三节 语言的统一
在“共同语的规范”增加汉语规范化问题
那么教师辅导和学生自学都不要忽略了这些内容,它们是纳入教学和期末复习考试范围的。

第二,注意多种媒体教材的综合运用

广播电视大学不同于一般大学的地方在于,它是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来作为手段组织教学的。我们的课程,也是这样,为同学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媒体,既有传统的文字教材,也有比较现代的网络课件。那么要学好这门课程,就必须注意充分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一)《语言学纲要》、(二)《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三)IP电视课件、(四)《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此外,我们还有许多教学手段,如直播课堂,网上辅导,网上讨论,通过电子邮件答疑等。

如此多的教学媒体我们应该怎样使用呢。我们认为首先还是应该以文字主教材《语言学纲要》为主,充分把握吃透主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参考别的教学媒体,尤其是要带着问题学习。要注意的是,主教材阐述问题行文比较简单,有些重要内容叙述很简略,或者没有分出要点来,理解把握有一定难度,这就更需要结合其他媒体来学习。因此,学习主教材如碰到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利用学习指导书、IP课件、网络课件中的解释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像形态变化的手段,句式变化的方式等,学习指导书中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补充说明,查阅这部分内容,就能得到答案。这样,一边学习主教材,一边查阅参考辅助教材,才能取得学习效果。学习中最好不要从头到尾看某种辅助的教学媒体,因为这些媒体内容的系统性肯定不如主教材,所以在学习主教材在基础上参考别的媒体,效果会更好一些。又比如学习指导书每章后都有百分制的自测题,但是,我们出于节约篇幅,降低教材成本的考虑,没有附答案,但这部分内容和网络课件中的综合练习差不多,因此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查阅有关答案。所以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对于学好语言学概论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内容,还不适宜在学习过程中参考,比如网络课件中的自测题,是针对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编拟的,必须把全部内容学习完以后才能使用,如果学习中就先看了而且熟悉了答案,那么期末复习就难以用作自测了,这样也失去了自测的目的。

第三,注意加强自学,加强实践练习。

这也是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方法。加强实践对于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都是围绕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来进行的,因此有许多范例分析,同样也要求我们能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如果学习语言学不能活学活用,只能死记硬背,那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而且期末肯定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许多抽象难以理解的理论,也需要我们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来悟透。比如像语法形式、语法手段、语法意义、语法范畴之类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会搅成一团,必须通过语言事实的分析,也就是实践练习才能清楚地把它们区别开来。

这里的自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充分利用我们提供的各种教学媒体学习,学会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二是这门课程的一些抽象内容,教师讲解也不一定就弄得特别清楚,这就需要我们在课下多琢磨,结合教学媒体提供的实例,反复钻研,把问题吃透。比如像课程中的这个关系那个原则,不是一两个例子就能搞清楚的,课后的自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不是替老师开脱责任,而是强调自学、自修的重要性,在电大的教学活动中,尤其重要。

第四, 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怎么办?怎样主动,争取互动,获得适合自己的信息。网上寻求问题解答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在电大在线BBS讨论板上发帖子提问,一个途径是直接给我们发电子邮件。第一个途径是电大在线为同学们考虑到的,就是在线讨论。同学们可以在BBS讨论板上发出帖子,我们来解答。同学们要注意进入讨论板的正确程序,不要在网上盲目地乱闯,这样我们也不容易和不能及时看到你的求援信息。进入BBS讨论板的程序是:

自学中一定要注意疑难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做到有疑就问,有疑必问,具有了这样的学习态度,才能够把这门课程学好。提出问题可以与同学讨论,可以请教班上的指导教师,如果同学们不见外,也可以给我们发来电子邮件讨论。只要大家向我们提出问题,我们肯定马上解答,因为现在的网络为我们的联系提供了十分方便快捷的条件,虽然大家相隔千山万水,但网络化的教学手段早已经超越了时空限制,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因此,我们期待并欢迎大家来信。除了根据大家的提问进行个别辅导外,如果提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那么我们还可以及时在网上公开解答有关问题。所以,大家的提问实际上是对我们教学工作的支持。

这样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这种互动优势,咨询有关问题,对学习肯定是有帮助的。如果你学习中有什么疑难问题,一时又找不到人问,那么一定要想到我们的网络,给我们提出问题来。希望大家也能这样,有问题一定要多问,一定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不要怕打搅我们,不要怕麻烦我们,我们不怕打搅,也不怕麻烦。寻求老师解答问题,是你们的权利,而耐心热情及时地解答你们的问题是我们的义务。

我们的联系地址是:

1. 北京复内大街160号 中央电大文法部 邮政编码100031

2. E-mail:
  
  hujich@crtvu.edu.cn(胡吉成)
  hch1@sina.com
  xutq@pku.edu.cn(徐通锵)
 楼主| 发表于 2004-9-12 1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的社会功能

2001-10-12  
-------------------------------------------------------------------------------------------------
[center]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学概论课程答疑
[/center]

一、怎样认识理解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说话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行为,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所产生的结果。无论有多少人说话,说多少话,他都在这个特定的语言范围之内,都是这种特定的语言的运用结果。所以系统论有一个观点,叫做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对一种语言来说,古今中外人们运用过的所有句子,仍然是语言中句子总数的一小部分,因为句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无穷多的。这就像下棋一样,尽管每个棋手的风格、路数不一样,但他行棋绝对不能违反有关规则,否则,双方各下各的,那就乱了套了。

那么语言和说话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表述呢?

首先,我们可以借助哲学上的观点来认识。哲学认识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间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如对立统一关系、绝对相对关系、运动静止关系、一般特殊关系等等。语言和说话其实就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一般的事物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一般的事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是通过千千万万的特殊事物、个别事物反映出来的,一般是对特殊的概括,特殊是对一般的反映。语言就是一般的事物,说话就是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语言在哪里呢?我们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尽管它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语言就是通过说话反映出它的存在的。就人类语言而言,语言就存在于汉语、英语、俄语、法语等等具体语言之中,没有这些特殊的个别的语言,语言也就不存在。就一种语言而言,语言就存在于无数的说话行为之中,比如汉语,在哪里呢,在我们口头上,在你的说话之中,在我的说话之中,在他的说话之中。离开了说话,语言也就不存在了,或者成为死的语言了。

属于语言的一切都是概括的,一般的,反映共性的东西,属于说话的一切都是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因为说话总是和具体的环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话语中的任何词语反映的任何概念,都是具体有所指的。例如"马、人、书、树、笔"等,这些东西好像很具体,其实是非常抽象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把它拿出来,它们都以具体的形式存在着。以马为例,在具体的话语中,只能是"白马、大马、小马、母马、黑马、骡马……"这样的具体形态存在,不可能在话语中是个抽象的空洞的马。即使是在语法学的抽象的例句中,虽然我们不能肯定句子中的马的形态,但仍然可以肯定它绝对不会是抽象的马。

总之,单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个体形式存在着,通过个体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说话表现出来。因此,语言是抽象的,说话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语言寓于个体之中。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语言只能从人们的言语行为中去观察"。

所以语言和说话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第二,语言是一套规则系统,说话时对规则的具体运用,所说的话是根据规则系统的要求使用组织材料的结果。语言的规则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并共同遵守的。每个人运用语言,想说什么可以说是自由的,但选择材料和结构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已有的规则,不能破坏规则。比如"爸爸看报",汉语是主语加动词加宾语,大家都这样说,比照这个格式造出的句子就符合汉语的规则,反之就是病句或听着让人别扭的话语,如"报看爸爸"、"报爸爸看"。如果一个句子有变化规则,同类的句子都要遵循同样的规则。例如"爸爸看报"变成"爸爸把报看",不能变成"爸爸看把报"或"爸爸把看报"。同样"妈妈洗碗"就要变成"妈妈把碗洗",不能说"妈妈把洗碗"之类。所以语言是说话的基础,千千万万的说话如果没有这个共同的基础,没有共同规则的约束,完全是个人自说自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那么相互之间就根本无法沟通了。

第三,由第二条我们又生出第三条:语言是社会的,说话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而说话则是个人行为。语言好像是为社会全体成员设立的免费的材料仓库,规则呀、材料啊,全在其中,谁都可以去拿来使用,可以自由组合。选用什么材料,使用什么规则,那完全是你的自由。

第四,说话推动语言的发展。说话不断为语言提供新鲜的材料,充实语言,促进语言的发展。说话可以说是语言发展的直接动力,没有说话,没有社会全体成员对语言的运用,语言也不可能自行发展起来。所以,语言是材料库,而说话则是材料库的最重要的补给手段。比如个人使用的话语,可能是临时的,偶尔的,但为社会大众接受了,大家都这样使用,就变成了社会的了。如贾岛的"推敲",中药铺上的匾额"云深处"、"此山中"表示中药房,也是贾岛的诗歌演化来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二、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世界上所有现象,形形色色,错综复杂,按其性质可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两大类。自然现象是人社会以外存在的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与人类社会没有关系,例如宇宙中存在的万事万物,其产生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与人类社会没有关系,例如太阳和月亮、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等,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是有了人类才有这些现象。所谓社会现象就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社会现象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它是依赖于社会而存在的,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法律等,就属于社会现象,与社会密切相连。

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事物,要么是自然现象,要么是社会现象,而语言就是属于社会现象。社会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与此密切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把社会中的个人结成群体的纽带,是人与人互相联系的桥梁,进行沟通的工具,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语言是社会现象,这是由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语言中的语音表示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来表达,都是与社会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的。斯大林指出:"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从有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的存在。"语言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存在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因素。人类或者说一定社会集团中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需要协调,需要沟通,需要联系,就需要有相互联系的工具。而语言就起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作用。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就如同一盘散沙,无法结成团体,无法协调行动,社会就会解体,其实没有了语言,也就无所谓社会了。

语言的社会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在许多情况下,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的标志,不同语言的不同的音义关系只能从社会性角度才能得以圆满解释,不然,我们没法回答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以结合不同语言的词语举例说明)第二,同一个民族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地方色彩这也只能从语言的社会性角度来解释来认识;第三,语言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一个事物没有社会性,就不会对社会的变化发展这样敏感;第四,离开了人类社会无所谓语言,所以语言并不是人的本能的反映,尽管人具有语言能力,但人不是像动物,不经过学习就不能掌握语言。

说到语言是社会现象,这里要注意几个容易造成误解的问题,一是把语言看成是个人现象,一是把语言看成自然现象。

前面我们在介绍语言和说话的关系时说道,语言存在于说话之中,是通过一个一个人的说话体现出来的,没有说话,语言就被架空了。而且语言总是通过个人的具体运用才能显示它的存在,语言客观地存在于社会之中,具体的表现在每个社会成员的交际行为上,个人运用语言还可以对语言材料进行不同的选择和取舍,正因为是这样,所以不同的人说话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风格,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语言个性,就是这样产生的。红楼梦120回,据说前80回是曹雪琴写的,后40回是高鹗续写的,对不对呢?有人用计算机对红楼梦的语言风格诸如用词、句子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结论是前80回和后40回风格不一样,应该是两个人写的。这里就涉及到统计语言学和语言学在别的领域的运用,可以看到语言学的作用。这样一来,语言就似乎成为一种纯粹个人的现象了,所以有人就把语言看成是个人现象。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从上一辈传到下一辈,怎么能是个人现象呢?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依然使用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语言也不是自然现象。不可否认,语言有其自然属性的一面,一方面,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声音的一种,也是因为物体振动周围空气而发出声音来的,语音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这也是语言的自然属性之一。正因为语言有这些自然属性,所以也有人把语言看成是自然现象。在19世纪,自然科学十分风行的时候,一些语言学家受此影响,也以自然的观点来研究语言,只看语言的自然属性,忽视语言的社会属性,因而没有从社会本质角度研究语言。比如拉斯克就认为"语言是一种自然的物体"。德国的语言学家施莱歇尔把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的学说运用于语言研究,认为"语言是属于自然界的范围",认为语言是一种生物现象,是一棵树。每个语系中众多语言都是从这棵树发展来的,即都是从同一种原始语发展来的。语言的产生发展也同如一棵树,有它的生长、茁壮、死亡的过程。施莱歇尔甚至认为人类语言已经走过了生根、茁壮时期,正在走向死亡!他把语言分成孤立语、粘着语、和屈折语三种类型,同时这也代表了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孤立语是最原始的形态,粘着语是中间过渡的状态,屈折语是语言发展的最高阶段,自此以后语言就开始退化了。这个结论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语言是构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社会成员互相联系的纽带,如果语言死亡,人类社会不就要崩溃了吗?而且历史上根本就找不到从孤立语变成粘着语在变为屈折语的事实,有史以前语言的进化是否一定要经过这三个阶段,我们也无法加以考证。它们其实是各自发展的。如果照他的说法,汉语还是原始语言状态呢。以前西方有人攻击汉语是落后的语言,进而说汉民族是落后的民族,其理论根据就在于此。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如果语言是自然的,其产生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不会给语言造成任何的影响,而实际上恰恰相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同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其产生和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规律,不受人类的约束,自然的东西只能利用,不可能创造,而语言却是人类创造的,同人类一道发展的。比如古代汉语没有电视、电脑、广播等词,而现代汉语有这些词,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了,客观世界有了这些事物,语言中才相应地有了这些词。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其词汇系统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差别。可见,语言是完全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服从社会的需要的。语言与社会的联系是如此密切,对人类社会有如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那么世界上就不应该有这样多的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语言应该是一样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达5千多种,还有许多没有发现,这都只能从社会性方面才能加以解释,从自然现象角度就无法解释清楚,无论有多大学问的专家也无法解释。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还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类社会以外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动物,有的可以利用身体动作、颜色、气味等传递信息,例如西班牙有一种鹿用尾巴的摆动作为信号,尾巴下垂不动表示平安无事,尾巴抬起一半表示提高警惕,尾巴完全竖直表示危险来临。母鸡可用咕咕声召唤小鸡,蜜蜂用飞舞的路线表示蜜源的位置。

但动物的所谓语言同人类的语言有着天壤之别。第一,动物用作传递信息的声音、动作是先天的,是本能的,不是词动物群学来的。第二,动物用作交际工具的声音是不可分解的,分解不出音节、音素等单位,更没有词汇和语法,而且他们的声音是一成不变的,谈不上社会性。第三,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所能传递的信息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无法和人的语言相比。

社会以外不但没有语言,即使是人,只要离开了社会,也会失去语言能力。

例一:1921能印度加尔各答发现了两个狼孩子,都是女的,小的1岁半叫阿马拉,不久死去,大的叫卡马拉,约8岁,在保育院住了9年死去。在人们发现她们的时候,她们都不会说话,怕光,咬人,爬行,吃生食,8岁的卡马拉连一句简单的话都不会说,到死也仅学会了六句话(有声4能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话)。而在人类社会中生长的孩子,都是学说话的专家,1岁半就能生一些简单的花语了,到六七岁时就可以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7岁以前换一个环境,不出两年,小孩就可以学会一种新的语言。

例二:1930年,美国有一对夫妇,将一只刚生下来的小猩猩同自己的孩子放在一起来喂养,在最初的9个月,黑猩猩显得比婴儿聪明,能听懂大人的话比婴儿还多,9个月以后,黑猩猩就不行了,婴儿不但听得懂的话比黑猩猩多得多,而且能够开口说话,而黑猩猩无论怎样训练,始终都说不出一句话来。黑猩猩是动物中最聪明最接近人类的,但美国、苏联等国的科学家做过多次试验,都没有找到动物可以说话的证据。美国的自然科学家海涅尔以毕生精力研究猿类表意方式著有《猿类语言》一书,结果证明动物是不会说话的。他的结论是:猿类根本不能进行有联系的谈话,它们的言词仅限于以同样方式重复的单个的声音或叫唤;如果推想它们谈话具有高度的社会性质,中就是未经思虑的断言。"

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创造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学说,证明了语言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即只能对颜色、声音、气味、形状等具体形象作出反应(人当然也有这种能力),不能离开个别的具体的形象。而人类还具有第二信号系统,即可以抛开具体的形象,利用词语代替现实现象中的色彩、声音、形状、气味等,一样也能作出反应。比如“凳子”,并不用搬出具体的凳子来,人们就能作出正确反应。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动物并不具有。鹦鹉能对话,能背诗歌,其实只是一种机械的条件反射,它永远也不可能理解诗歌中的哪怕一丁点含义。同样,有些狗能够做算术题,但它永远也无法理解3+2=5的真正意义,稍微变换一下,它可能就一筹莫展,不知所措了。正是人类由于有了第二信号系统,才能够从地球上众多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中的精灵,获得了巨大的进步。试想,如果没有语言,我们说什么都要用具体的事物比划,那人类的思维将是何等的迟钝,人类的发展该是多么迟缓阿。

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动物没有人类那样发达的大脑,没有抽象思维能力,而且生理上,动物的喉头结构和人类也不一样。以上两例充分说明,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独有的。为什么一个在美国长大的中国人能说英语,一个在中国长大的非洲孩子能说汉语呢?这都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只能从语言的社会性上找到答案。

三、怎样理解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归结起来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经济基础就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就是在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等的总和。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比如属于上层建筑的法律、政治制度等,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色彩,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具有阶级性的,而语言则不属于那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语言不是那个阶级创造的,而是千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并在劳动中创造并逐步完善的。阶级社会不过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短暂时期,漫长的原始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都没有阶级,更谈不上有阶级性的语言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不属于经济基础又不属于上层建筑,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的,而是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服务的。语言没有阶级性这个特点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不是为某一阶级服务的。因为社会里的人不论属于哪个阶级和阶层,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交际,都要使用语言进行交际,除非是哑巴,可以完全用手比划。即使在阶级社会中,思想交流也不能局限于本阶级的内部,阶级与阶级之间也同样要交流思想,否则,就无法进行社会生产和组织社会生活,也无法进行阶级斗争。可以这样说,一个社会的集体就是依赖统一的语言把全体成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崩溃,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

因此,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如果说语言有阶级性,那就等于说在封建社会,农民有农民的语言,地主有地主的语言,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有工人的语言,资本家有资本家的语言,互相之间根本不可能交际,压迫阶级与剥削阶级进行斗争就更谈不上了,这显然是十分慌谬的。

语言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我们可以总结上面的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述:

第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在语言面前,完全是人人平等,无论男女老幼,无论贵族贫民,都有自由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权利,这可以是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你可以用来表达思想,表达你的看法,但它本身没有阶级色彩。

第二,语言的结构本身业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构成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也是没有阶级性的。比如语音中的音素、音位、元音、辅音之类,词汇中的词语、语法中的结构单位、结构规则等等,都谈不上有阶级性。

第三,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语言是人类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并在生产劳动中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逐渐地加以完善的。人类的产生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历史,而有阶级的历史不过几千年,充其量不超过一万年,在那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社会都没有阶级性,作为交际的工具语言当然也没有阶级性。同无阶级的社会相比,人类有阶级之分的历史很短很短。

平时我们常说,工人有工人的语言,资本家有资本家的语言,农民要农民的语言,地主一地主的语言,我和他没有共同语言,等等。这里的语言不是指我们日常使用的交际工具,而是指的思想感情,志趣爱好等等。

当然,语言没有阶级性,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是有阶级性的。各个阶级都要用语言这个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同时也极力给语言造成影响,把自己特别的词和语强加到语言中去,所以在一定的阶级社会中,阶级的意识、思想、作风和习惯必然要在语言中反映出来。比如历史上法国贵族阶级为了与一般人区别开来,显示自己的高雅和与众不同,特地为自己圈子创造了一套沙龙语言,比如把日历叫做"未来的记忆",把森林叫做"乡村的装饰"。而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当时的贵族阶级为了争夺和利用贫民百姓来作为打倒资产阶级的武器,为了把贫民抢到手,放弃了自己的宫廷语言而使用贫民的语言,以视与人们大众打成一片。但是资产阶级革命一旦失败,他们就千方百计要在自己的语言中消除革命的任何痕迹。当时的英国也有类似情况,上流社会人士讲究得连"裤子"(trouser)这样的词语都要回避,认为不雅,要用"不能够描写的东西"(indescribles)、"决不可以提及的东西"(one-must-not-mention-ems)、"别说出来的东西"(unspeakables)、"供你垫着坐的东西"(sit-upons)。我国也有反映,如封建社会表示失去生命这样的意义,帝王用"崩"(驾崩、一旦山陵崩),诸侯用"薨",大夫用"卒",士用"不禄",庶人用"死"。秦始皇更是自创了"朕"一词,专门用于皇帝自称,别人一概不能用,现在我们使用,有一种幽默的味道。武则天当了皇帝,还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汉字上,创造了一些汉字,如用"明空"重叠代替"照","山水土"重叠表示"地","四"中间加"方"表示"国"等等。

但这些现象并不能说明语言有阶级性,因为第一,这样的词语在整个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只占很少的分量,基本词汇仍然是全民的;第二,构词材料依然是现成的语言材料;第三,没有独立的语法结构和语音形式,仍然是大众语言的;第四,使用范围很小,如"朕"、"崩"。这些只能说明阶级对语言有一定影响,但根本改变不了语言没有阶级性这一特质。

作大众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功能。同样是工具,语言又不同于社会中的其它工具,比如生产工具,它可以标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个刀耕火种的社会,显然不如机械化耕种的社会发达,而语言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没有关系,虽然经济、文化、政治发达的社会,其词汇会丰富一些,但那与语言的先进、落后无关,从这个角度看,语言也有其特殊性。

四、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存在于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中,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不会说话,人就失去了它的本质,与猴、虎、狮、狗、猫之类的动物无异。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纽带,只要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需要语言,人们用它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语言是人们的一种交际工具。

语言确是人类的交际工具,现在需要进一步弄清楚的是,它不是一般的交际工具,而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该如何理解这"最重要"三个字?重要还是次要,这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认识。人类的交际工具不止语言一种,其它如文字、音乐、美术、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手势表情等也都能实现交际的任务,自然也都是交际工具,但它们与语言相比,其重要性就要差得多了。旗语、电报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其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它们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在这些辅助性交际工具中,文字和体态语是我们最常使用的。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文字是人类从蒙昧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的一个标志。今天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在现代社会,文字的运用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而且文字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人类传递信息的文化工具,从历史到今天来看,几乎都是围绕文字的处理而发明的,比如纸、笔、墨、砚台、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激光照排、计算机、传真等等,文字简直是无处不在,无处不用。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与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语言在文字产生以前早已存在,估计已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适应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参加进来。这就是说,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工具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了。其实,我们平常说话,不可能毫无表情或动作。孩子学话也需要依靠大量的非语言手段的帮助。可以说,语言的交际处于身势等各种伴随动作的包围之中。有些时候,离开某些特定的伴随动作,语言的交际还可能发生故障,不如身势等非语言的交际手段。例如,鼓掌欢迎,举手为礼,挥手送别,伸舌表示惊讶,等等。用手指刮着脸皮羞人,是汉族人特有的动作;西方人摊手耸肩,表示不知道,据说源于法国。我们平常"察颜观色"、"眉目传情"、"眉来眼去"、"暗送秋波"、"使眼色"、"打手势"等等都是不用语言的一些特定的交际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语言来表达就显得非常笨拙,甚至难以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而在体育比赛中,裁判的许多信息是通过手势表达的,因为在热闹非凡的运动场上,裁判就是把嗓子喊哑了别人也听不见,手势在这里起来很好的传递信息的作用。

归结起来,体态语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交流思想,与语言的作用相同;二是表达情绪,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体态表示出来,如手舞足蹈表示高兴,捶胸顿足表示极度的忧伤痛悔,咬牙切齿表示仇恨等;三是强化语言内容,如说"坚决消灭敌人"时往往把手一挥,如说否定性的"行了行了",有不耐烦和生气的意思,往往伴着手的摆动。四是表达态度和关系,如鼓掌表示欢迎和尊敬,撇嘴表示鄙视,头偏向一边表示不愿搭理,说话的位置和姿势还可以表示说话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如关系密切靠得近一些,关系一边就要远一些。

体态语也是有变化的,如"拂袖而去",现在的服装变了,就只能表示一种愤怒而去的意思,动作上是做不出来了。又如握手,城里比较普遍,农村很少,现在改革开放,农民见识广了,握手礼也逐步风行开来。

人类不同民族的体态语是非常丰富的,有不少专家学者研究体态语还专门出了著作。体态语这种语言的伴随动作也是一种交际工具,不过使用的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不足。

人们利用体态语能表达一定思想的特点,创造了手语,如中国手语中"春夏秋冬"分别以右手指左手指根四个关节表示,"长短厚薄好坏"和数字也用日常的手势表示。还有运用不同手势表示各种字母,几个手势可以像字母一样组合成词,表达思想。这不是说人类的交际可以离开语言,相反,这正好说明语言在交际中的主导作用,是基础,是根本。创造手语,离不开语言基础,只不过是为特定的人群服务的。

各种辅助语言的交际工具,无论它们在特定的场合有多么重要,仍然不能代替语言,因为它们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制定的,没有语言基础,这些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使像"察颜观色"这一类特定的交际方式,也必须有语言的交际为基础,预先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方才能领会。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交际工具当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他交际工具,可以说是语言的补充,是用来辅助语言交际的。试想,在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在运动场上没有手势语言,全靠交通警察、裁判呼喊,嗓子不哑才怪呢。而一旦离开这样的特殊场合,语言工具的优势就充分显示出来了。

五、怎样认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人类面对自然界的现实是相同的,大脑的生理构造也一样,因而具有共同的思维能力。任何复杂的现象不同民族的人都有能力认识它。不同民族有共同的思维能力不等于他们有共同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思维能力指能不能认识现实,这一点不同的民族没有什么差异,即思维能力是全人类相同的,而思维方式是指如何实现这种能力,这一点不同的民族是不一样的,即思维方式具有民族的特点。

不同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也就是思维方式上有差别,这些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来加以考察,这些我们从不同民族给事物命名的依据和词语的构造的内部形式意义上的差别就可以看出来。例如一个团体或国家(无论大小),其总头目的命名,汉语叫"主席",内部形式意义是主要的席位,也即坐主要席位的人就是"主席",这反映了汉族人喜欢排序、凡事必分先后卑尊的心理;英语叫"chairman",内部形式意义是椅子上的男人,也即坐椅子的人是主席,这里既反映了当主席的人的待遇和资格,坐椅子,是男人,也包含了重男轻女的信息,无怪乎国外女权运动的人士认为这个词有轻视女性的含义,没有男女平等思想,因此大声疾呼,要求将chairman中的性别意识太突出的man换成中性的没有性别之分的person。又比如遇到生命危险呼救,中国人说"救命",直言不讳,英国人叫"help",反映了一种矜持的心态,大有临危不惧之势。拿英汉词典随便找几个词语来对比,就可以看出不同民族思维方式上的区别,比如汉语"公鸡"、"母鸡"各用两个词根语素构成,是合成词,英语分别用一个词根语素cock、hen表示,是单纯词。许多词都是这样,如"黄瓜、黄金、绿豆、白字"等,英汉都不同。

可见,每一种语言都隐含有一种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说明不同语言的差异对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语言学史上第一位理论语言学家洪堡特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仿佛十分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就比较概括地说明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认知现实之间的辨证关系。

人类不仅在相互交际时需要语言,需要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了解别人的思维即使是在思维的时候,在形成思想的时候,在沉思默想的时候,也需要语言,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是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

人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形成了概念,这种概念就需要运用语词把它包装起来,把它固定下来,展示出来,没有语言,没有句子,概念也就无所依托,推理也难以进行,思维恐怕也不存在了。所以,语言在思维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既参与形成思想,又参与表达思想。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而思维则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也无法表达。所以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一方面,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具有思维活动,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不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语言水平很高而思维水平很低,或者反过来,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二者必须互相适应。一种语言,无论它的结构简单复杂与否,都是能满足一个社会集团交际的需要的,当然也能适应思维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人类语言无所谓先进与落后,无所谓优劣,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的。所以,思维和语言没有什么先后的问题,是同步发展的。

语言和思维形影相随,互相依持:思维是语言通向现实的桥梁,而语言则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我们可以说,语言是观察思维方式的窗口,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唯一的窗口。语言与思维的紧密联系,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已得到了神经生理学的证明。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的思维工具。

当然,语言和思维并不对等,不能混为一谈。二者的统一性不等于二者的同一性。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它们是不同的社会现象。

第一、语言是物质的,因为语言的所有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等,都是以声音为物质外壳的,思维作为大脑的特质是观念的,它没有物质性,没有质量、重量、长度等。

第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就不可能是思维本身。

第三,构成方式不同,思维的组成成分是概念、判断和推理,他运用概念,按照逻辑规律构成种种不同的判断,并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大小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组成的,语言运用词语和一定的结构规则构成句子。

第四,概念、判断和推理这几种思维形式同语言中的词与句子并非完全对应,这也说明了语言和思维的区别。比如同一概念,一种语言中可以有多个词语表达,也可以用词组表达,词还有感情色彩,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没有色彩。句子中一般只有陈述句表达判断,有些多义的陈述句可以表达几个判断。推理和复句也不对等,人们常以简略形式表达推理,省略一个前提或结论。如:下雨不出操,今天就不出操-下雨不出操,今天下雨。

第五,语言具有民族特点,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的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一样。但是由于思维的方式不同,所有语言具有民族性特点,如汉语“上午”和“下午”,意识中是以"中午"作为分界线的,英语的"下午"(afternoon)在构造上反映的思维方式与汉语相同,但"上午"(morning)就不一样,一是内部构造不同,二是包括的时间范围也不同。又比如印第安人能区分很多种白色,这同他们那里雪多有关,阿拉伯人表示骆驼的名词很多,说明骆驼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才有这样细致的观察,汉民族历史上关于马的词也非常多,有120多个,今天的《新华字典》收了90来个,大部分不是现代汉语使用的,可见历史上马在汉民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社会生活在语言中打上了种种烙印。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世界上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语言;正是因为人类有共同的思维基础,人类语言才可能互相翻译,不同民族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5-11 04:22 , Processed in 0.1932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