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5|回复: 0

年轻人听不懂沪语俚语市人大呼吁"保卫"上海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2 21: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http://news.online.sh.cn
2005-01-22 10:57:22


  丰富多彩的上海方言正在消亡!越来越多外来人口进驻上海后,使用上海话的场合越来越少,上海话面临一个被遗忘的窘境,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昨天,人大代表、上海四维律师事务所主任厉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应该采取措施保护“上海话”。

  年轻上海人不会说上海话

  厉明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的上海人不会说上海话。就拿最简单的“我”来说,很多年轻人吐字不准,变成了“吾”或“窝”;在一个连贯的句子中,常常上海话夹杂着普通话;一些沪语俚语年轻人根本听不懂,如“鸭屎臭”“到铁板新村去”等。

   “不仅仅上海话正在被遗忘、异化,这种语言要素的流失还殃及了地方文化。”厉明指出,沪剧、昆曲、评弹说书等原来在江浙一带广为盛行的地方曲剧,越来越边缘化;就连曾一度被全国人誉为海派特色的上海滑稽戏,也正在逐渐丧失它的文化地位,甚至与年轻一代“绝缘”。

  上海话蜕化的两大原因

  作为地方方言,四川话、广东话都有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但上海话却没有得到有力的保护。厉明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内部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排斥上海话;其次是外部原因,作为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普通话理所当然成为人们的通用语言,上海话使用场合越来越小,语言环境极度收缩。

  尊重方言拯救上海话

  对于上海话的保护,不得不及早树立危机意识。厉明代表认为,首先要尊重方言,在传媒和文娱演出、电视、广播中可适当开放方言的空间;其次积极在青少年中推广,比如在学校里适当开展上海话的教育,从兴趣着手,发掘具有上海话特色的文学作品,开展滑稽戏、沪剧、昆曲、评弹说书等兴趣活动。

  厉明认为,方言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交流,更多的是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之所以要重视上海话的运用和教育,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最终目的是传承上海的地方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4-4-28 12:02 , Processed in 0.0952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