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里妹子学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64|回复: 0

博士待业7年患抑郁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8 15: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大博士待业7年 患深度抑郁症
' e' n; M: r0 a- |1 V) s* q
* }* Q( d9 W/ f4 R曾鹏辉 李曙 刘胜军/摄 刊发时间:2008-04-18 12:56:29 潇湘晨报
' E3 ?, I( d, b" w7 _, M5 t. w/ N. N4 n' I3 G
    除了租住的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子外,一张床铺、一张桌子、一台电风扇、一堆大学数学书,这就是42岁的张建博士肄业生的全部家当。图 红网记者 刘胜军
5 @5 {5 ^0 d$ a4 `. I* H' t: D2 X
. n" ^" X$ u: {% @    对于陌生人的冒昧打搅,张建已经不耐烦了。
# W) M8 y" {7 [# n% T
$ l1 f, P$ C. M. p+ w& J    昨天下午,天色还有一丝光亮,但张建的房子全黑了,他正准备睡觉。天黑睡觉,这成了他7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他这么早就要休息的原因就是,“积蓄精力,白天好读书。书读好了,就业机会就来了。”桌子上,几乎摆满了大学课本,而且是清一色的数学书、都来自“北京大学出版社”。那似乎能证明他的身份。
4 {: ?& k  b# k, ^) `6 X2 }7 T4 |
    记者了解到的关于张建的资料就是——他是一个北京大学博士肄业生,却在家乡常德市鼎城区待业7年,还未找到工作。 ( h( {2 ~- o1 K4 X+ T' C6 V

! p6 C8 b3 Z7 K4 I+ N. b, G: P    他不想与周围邻居交流 / |. [1 r% t/ z4 k: R: }2 O

# ~5 s6 c) T5 H! O* \! j+ U    不是张建的姐姐张文华带着记者,左穿右钻过巷子,记者根本无法找到张建。
  v2 R  _. k2 h& V; E7 O/ N  l5 |' _
    常德市桥南朝阳路某集市后,偌大一个院子里没有一个人认识张建。记者见到他后,问:“怎么许多邻居都不认识你?”张建说,“有必要认识他们吗?我是个知识分子,我有我的圈子,圈子里的人都是研究生以上的水平,我不可能花费时间来认识他们。” 2 v6 z* W/ S1 U+ y% ~" v$ d
# P) c; v* ]4 b: j
    张建告诉记者,他的圈子,不在常德,也不在湖南,而是在北方的“北京大学附近”。每天中午,张建就到网吧里上网,发电子邮件,那是发给他的那个圈子里的“知识分子朋友”。可是,据张文华说,7年来,他的朋友并没有来过常德,他也没有离开过常德,只是在三年前,他的北京的同学寄来了500元现金。这事让张建高兴了很久,证明“北方有他的圈子”。 ! I' p4 Y3 r; h' I. I
  z: m% K0 V- }& [
    张建有六兄弟姐妹,他最小,今年42岁了。没有成家,没有工作。也不去主动找工作,这是令张文华最为头疼的。她对弟弟劝说了无数次,找工作赚点钱,先生存、再发展,但是弟弟什么都听不进,反而时常还要给劝说者“洗脑”。
. Q' X+ Y5 R# c7 G
$ o" x. s9 q7 F    “要我像早几年媒体报道过的北京大学生陆步轩卖猪肉,打死我也不可能做的,我做那样的事情,对不起这些书。”他指着桌子上的一堆书,最上面的是《数学分析新讲(第三册)》,“那是我们学校博士生导师张筑生编著的。” 5 O: e" g: V; ?, `* h3 ~, j6 O
0 R( C: P; s  Z$ Z) @* m/ ?
    但是,张文华供养弟弟生活7年,期间,也没有听到过张建提到一句找工作的事。 ! T+ m( k% ^0 D

% P2 l7 r8 `4 y' n/ Z    张建个子很小,从小体弱多病。张文华说,他确实不可能出卖劳力赚钱。他没有找到工作之前,只能在她家里吃饭。张文华在六兄弟姐妹中,家境稍微富裕一点。她在城市里经营一家并不起眼的粮油店,维持自己一家的生活已经是很难了,还要额外养着弟弟,早已经严重透支了。 . H+ a( j- E$ Y

0 b( K- r& P5 z$ ~9 s6 J    张建住的房子是姐姐租的,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底层,少光,外面只能穿衬衫时,里面的张建还穿着衬衫、毛线衣、单件西装。   P% ^: f+ n! l- C- h4 u

* z, ~5 Q/ P" a& s6 t    姐姐:他患有很深的抑郁症
0 i- I3 H- U; Q+ V& V9 \1 Z7 t- P, J( h  d& P' i
    记者有意识地问了关于北京大学的情况,张建都能对答如流。记者发现,只要是谈及北大,张建就特别兴奋。
3 K" @, y3 s% ]$ N- L' D# j( A1 V: J% ]4 U
    “弟弟是我们整个乡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不但是我们一家的骄傲,也是整个乡里的光荣。”张文华说。 % ?' O2 X( L7 o, r* o0 I2 E

; i5 E; j; J2 C" k1 [# x5 f% ~    张建的人生之路其实与很多人相似。
( V9 w' B: ~% E  j; N1 ~* S
' ]( d  r  W( x3 L5 z8 c9 n    1984年,张建从鼎城一中考上湖南医科大学。1989年毕业,天津一所医院到长沙招人,他就去了天津的医院,成为一名血液科医生。工作了3年后,考上北京大学医学系(原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然后再读博士,最后一学期时,由于“消化道方面出现严重问题,无法坚持;还有非常厌倦医学”等原因,博士生肄业。2001年回到了老家常德。张建也曾在北京、长沙联系过工作,但都不如愿。这一晾,就长达7年时间。 3 n9 Z* u5 K, C% L* m9 A/ c# \! l
! u0 B; `4 ]/ o- C3 q' M* g5 w1 \$ X
    张建的说法与姐姐、姐夫所说的大都一致。记者提出要看他的文凭,但被他拒绝。
1 o) j  H) h( J" T( c/ y" i7 ?
6 ~; G3 M, R" l. v. e# @    张建的博士生学习最后一学期,用他的话来说是“只需要论文答辩就可以拿到文凭”,他考取了英国某皇家医学院。但是要交20万元的保证金,才可能去国读书。张建是无法拿出这笔钱的。“从那以后,他变得孤僻,不说话,整天就把自己闷在家里。”张文华说。她还补充,“弟弟出了严重问题,他患有很深的抑郁症。他这一辈子可能会废了。”
" k8 M5 b2 X; S* f, l5 n* l) Q; B- Y/ \
    “我是在突破,不是等待”
, n( y  @1 x* V5 O7 @  }( {
2 e* l5 s3 v) Z& I" n  O    记者建议他找份工作,根据他的条件完全可以辅导高考学生。但这话激怒了张建,“什么?我去辅导高三学生,我至少要跟大学本科生上数学课程。”张建的想法是要去大学当数学老师。没有遇到岗位时,就只能呆在家里看数学书。 : A2 a- `$ Y3 l3 ]
1 k! w/ m* E/ e" G0 V& m* V
    记者对张建说,要帮他在大学找一个教数学的工作。他抬着头,看着记者,脸上瞬间出现一丝兴奋。但很快冷淡,“不可能,我没有熟人,我又不好意思麻烦我的同学,世上哪里会有伯乐?”
  v9 w  n5 a( w) D6 S
) f; {) V( V+ C9 P: U1 ]4 F    “你还有87岁的父亲,你应该考虑先赚点钱,不能浪费时间了。”记者劝道。
2 k; a2 @, }) C2 k  x* }! n+ `; d+ h0 n. |# t
    “我没有钱,不能给父亲任何物资上的回报,觉得是对不住父亲,但是父亲知道我天天在看书,他会高兴的……我在看书,怎么会是浪费时间呢?!我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在突破!”张建说。
1 c& g; x, n% i& p1 N
; j* E0 r4 u5 H/ J7 E    张建母亲前年去世,父亲现在生活在常德鼎城区镇德桥镇农村。张建不喜欢住在农村,他说,“农村没有机会,什么机会都没有!我只能住在城市,这里有我将来的希望。”
" }9 i2 W/ R& X
$ @  \5 j1 d( Y. t8 U7 n4 l    张建的希望能触到吗?尽管他的要求不算太高,只是当一名哪怕是私立大学的数学老师。问题是,蜗居在狭窄房子里7年时间,这位北大才子当年的锐气与才气还能找回多少?  (本文中“张建”为化名)
/ z' z+ ]1 d/ {- P; b5 I. x4 h! u, d' P5 F
[ 本帖最后由 haha--2 于 2008-4-18 15:56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湘里妹子学术网 ( 粤ICP备2022147245号 )

GMT++8, 2025-10-11 04:20 , Processed in 0.0598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