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10-2 14: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虚词研究 副词 析古汉语双重否定 雪洪 1984.4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虚词研究 副词 古汉语的否定句式 郑权中 1955.3.P43-44 语文学习
虚词研究 副词 古汉语两种否定句式举例 裴学海,王荫浓 1954.3.P62-64 语文学习
虚词研究 副词 表敬副词"窃,猥,伏,愚"之语法功能再探索 胡性初 1990.2 广东教育学院
虚词研究 副词 "幸"的词义辨补 候耀华 1980.9.P3 中学语文教学
虚词研究 介词 中国文中的介词 杨树达 1923 太平洋4卷2期
虚词研究 介词 汉语介词考略--兼评"介词来源于动词" 江胜利 1988.3 徽州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由古今演变看介词的性质和功能 吴延枚 1985.2 文科通讯(淮阴教育学院)
虚词研究 介词 试谈古汉语介词结构的语法功能 蔡楚镇 1983.4 《语文研究》
虚词研究 介词 论古汉语介词的语法特别 王玉鼎 1992.2.P86-89 延安大学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文言介宾语组结构形成初探 杨烈雄 1991.1 惠阳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古代汉语中的介词,连词 杨晓敏 1980.2.P52-56 新疆教育
虚词研究 介词 几个古汉语介词结构的语法特别 关步勋 1980.2.P29-32 语文辅导(华南师院)
虚词研究 介词 论"于以"的两封信 适之 1948.1.31 (上海)申报(文史8期)
虚词研究 介词 古汉语介词"于"使用的随意性 吴国忠 1989.5 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
虚词研究 介词 论古汉语中的"于"和"於" 赵玉桢 1986.3 固原师专学报(宁)
虚词研究 介词 "于"於"介词用法源流考 解惠全,洪波 1988 《语言研究论丛》(五),南开大学出版社
虚词研究 介词 古汉语中有关"于"字的两个问题 贾则复 1985 《中国语言学报》第二期,商务印书馆
虚词研究 介词 "于""於"新论 闻宥 1985 《中国语言学报》第二期,高务印书馆
虚词研究 介词 论古代汉语介词"于"," 乎" 赵仲邑 1964.4.P98-109 中山大学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说"于" 白兆麟 1979.6.P26-27 安徽教育 1979.6.P26-27
虚词研究 介词 为什么说"于"字是个纯粹的介词 白兆麟 1980.1.P27 安徽教育 1980.1.P27
虚词研究 介词 "于(於)是"在古籍的用法 张军 1980.2.P67-71 辽宁大学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于"字的一种比较特殊的用法 周需 1981.3.P43 语文学习
虚词研究 介词 谈"于"字结构作补语的问题 肖伟良 1982.2.P77 吉林大学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于"辨 严慈 1981.1.P105 徽州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文言文中"于"的介宾短语的基本用法 黄赞永 1991.4.P51-54 九江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文言介词"于"在比较句中的用法 朱祖延 1982.8.P.28 中学语文(湖北)
虚词研究 介词 句中"乎"用法辨析 薛儒章 1987.3 天津教育学院院刊
虚词研究 介词 文言虚词"以"字词性之分辨 田雨泽 1988.3 营口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匡裕群 1980.2.P38-41 中学语文(河南师大)
虚词研究 介词 释"以" 白兆麟 1978.2.P65-66 安徽大学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以"和它的宾语倒置问题 胡力文 1958.6.P32 语文教学(华东)
虚词研究 介词 "以"作介词,连词的辨认 邓细南 1983.1 漳州师专学报(闽)
虚词研究 介词 "以为"在古汉语中的语法作用 杨友信 1987.4 聊城师院学报(鲁)
虚词研究 介词 论"以为"的语法特别 唐启运 1988 《古汉语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
虚词研究 介词 "以为"在古籍中的用法 何一寰 1966.1 中国语文
虚词研究 介词 "以为"句浅析 王兵旭 1986.1 中国语文天地
虚词研究 介词 "以为"和"以...为..." 李慎行 1987.2 宝鸡师院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谈古汉语"......以为......"句式 陈梦韶 1980.3.P96-97 文科教学(内蒙乌盟师专)
虚词研究 介词 古叔语中的"以......为"句 卢爱华 1980.3 合刊,P52-53 菏泽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古代汉语中的"以......为......."句式 史震已 1980.4.P27-31 语言文学
虚词研究 介词 "以为""以......为......"在古汉语里的几种特殊用法 斯尔螽 1980.10.P42 中学语文教学
虚词研究 介词 古汉语中的"以...为..."结构 崔棠华 1981.3 辽宁师院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以...为(以为)"浅释 付继宗 1990.2 学术交流(哈尔滨)
虚词研究 介词 试论"以A为B"结构的发展 谭世勋 1985.4 华南师大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关于"以......称"句式 谢质彬 1991.4 中国语文
虚词研究 介词 "以......称"句式解 任远 1989.3 中国语文
虚词研究 介词 "管仲以其君霸"的"以"字索解 王浩然 1985.2 南阳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中的以"及其他 郭挺之 1984.2 湘潭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中"以"的词性 梁杞林 1979.2.P53 教学与进修(无锡教进0
虚词研究 介词 试论上古汉语中的"可以" 付庭林 1987.5 辽宁大学学报
虚词研究 介词 "为.......所......"与"为......而......" 闭克朝 1980.11.P38 湖北教育
虚词研究 介词 古汉语里介词"自"的位置 安九 1995.10.P38-39 语文学习
虚词研究 连词 古汉语连词介词概说 陈和年 1979.2.P40-50 广西师院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副词转化为连词说 段德森 1991.1 《古汉语研究》
虚词研究 连词 上古单音连词考原--从词类角度作的考察 蓝鹰 1991. 《语言研究论丛》第六辑,天津教育出版社
虚词研究 连词 上古单音连词考原 蓝鹰 1990.2 当代电大(成都)
虚词研究 连词 古汉语"连词"举要 曹音,杜占先 1987.2 黑龙江财专学报(哈)
虚词研究 连词 先秦虚词"与"字的调查报告 王克仲 1984 《古汉语研究论文集》(二),北京出版社
虚词研究 连词 并列连词"与,及"用法辨析 周生亚 1989.2 中国语文
虚词研究 连词 《并列连词"与,及"用法辨析》质疑 蒋宗许 1990.2 中国语文
虚词研究 连词 古汉语中的"与"和"及" 徐萧斧 1981.5.P374 中国语文
虚词研究 连词 试论"和"字的发展,附论"共"字和"连"字 刘坚 1989.6 中国语文
虚词研究 连词 "之"字宜为连词说 田葆瑛 1946 国文月刊50期
虚词研究 连词 再论"之"字宜为连词说 田葆瑛 1947 国文月利61期
虚词研究 连词 "之"字似不宜为连词说 赵准符 1947 国文月刊57期
虚词研究 连词 名词代名词下"之""的"两词的词性 杨树达 1992 学艺4卷6期
虚词研究 连词 "之"是连词吗 朱琦 1985.1 松辽学刊(四平师院)
虚词研究 连词 汉语表自指的名词化标记"之"的消失 王洪君 1987 《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商务印书馆
虚词研究 连词 "之"字介词说质疑 王远维 1988,1 佛山大学,师专学报(粤〕
虚词研究 连词 试谈结构助词"之" 秦松岭 1984.1 语言文学(呼和浩特)
虚词研究 连词 助词"之"的用法和泽法 易平 1979.5.P22-23 中学语文教学
虚词研究 连词 结构助词"之"例释 邓安平 1980.3.P58-60 宁夏大学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关于古汉语中加"之"的主谓短语 高照夫 1991.1 泰安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主语谓语之间"之"的词义及其源流 何金松 1988.6 中南民院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也谈主谓结构之间加"之" 田雨泽 1987.1 曹口师专学报(辽)
虚词研究 连词 古汉语主谓结构之间加"之"的表达作用 张学贤 1985.3 宁夏教育学院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主谓之间加"之"探赜 王育新 1984.1 哈尔滨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间"之"主谓结构的语法功能 李运富 1983.3/4 衡阳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浅论"主之谓"词组 张桁 1983.4 郑州大学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之'于主谓间"说 严戎庚 1983,3 新疆大学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主+之+谓"作时间状语例释 周达章,陈银祥 1983.2 宁波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辨识 谢鸣福 1982.4 宁夏大学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关于古代汉语名词谓语句主谓语间加"之"的问题 王海? ,解惠全 1982 《语言研究论丛》(二),天津人民出版社
虚词研究 连词 论古汉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之"字 宋祚胤 1964.4 中国语文
虚词研究 连词 试论主谓间所加"之"字的作用 康今印,于宝贤 1980.3.P61-67 唐山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试论单句的主谓间所加"之"字的作用 康今印等 1981.4.P80 河北师院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之"在主谓间的作用 李运富 1982.1-2.P132 衡阳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论"主.之.谓"结构 范垂长 1986.1 大连教育学院院刊
虚词研究 连词 论古汉语"A+之+B"的结构属性 程继红 1985.4 上饶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对古汉语中NP+之+VP结构体的分析 左思民 1984 年会论文选,上海市语文学会编
虚词研究 连词 之字结构 王育新 1987.3 齐齐哈尔师院学报 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1987.9
虚词研究 连词 试论"之"字在句子中间的作用 金典训 1980.2>21-27 宜春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论古汉语"主谓词组偏正化" 蔡镇楚 1983.1 邵阳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道之为物"语法结构的分析 管变初 1961.7.16.2版 光明日报
虚词研究 连词 关于"道之为物"的语法结构的商榷 吴英华,吴绍英 1961,9,23.4版 天津日报
虚词研究 连词 "...之为..."句型辨 江灏 1988.3 湖南师大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之为..."句型类析:《"...之为..."句型辨》辨识 黄群建 1990.1 湖北师院学报(黄石)
虚词研究 连词 古汉误中"名词+之+介词结构"的内部结构关系及语法作用 黄笑山 1982.3.P67 河南师大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也谈"M1之于M2" 李运富 1983,3 衡阳师专学报 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1983.9
虚词研究 连词 古汉语"体词+之+于......"格式的调查 刘淑学 1992.3 《语言学论丛》第17辑,商务
虚词研究 连词 关于"......之于......"结构 沙雅荣 1988.4 中国语文天地
虚词研究 连词 浅论"之于"句式 曹自立 1987.2 洛阳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连词"与"的次类和"A之与B"结构 张国光 1992.2P38-44 贵州师大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辞赋中"其""之"的连缀作用 陈鸿迈 1984.6 中国语文
虚词研究 连词 论"盖""而"及文法的研究法 黎锦熙 1935.11.23 (北平)世界日报(国语周刊217期)
虚词研究 连词 上古"而"字功能研究 张世禄,申小龙 1987 《古汉语研究》(一),河南大学出版社
虚词研究 连词 从"而"字谈虚词 毛毓松 1979.5.6合刊.P67-68 语文月刊(广西师院)
虚词研究 连词 说"而" 白兆麟 1979.9.P24-25 安徽教育
虚词研究 连词 "而"字小议 李玉 1980.2.P96-99 广西民院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试论连词"而"的语意与语法功能 薛凤生 1991.1.P55-62 语言研究(武昌)
虚词研究 连词 连动结构与连词"而" 张耿光 1981.9 语文学习
虚词研究 连词 文而"或者"以"连接助动词和一般动词的例证 王克仲 1980.6.P94-96 辽宁大学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连词"而"与"状语+动词"结构 林治金 1979.3.P35-37 菏泽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假设分句主谓之间"而"字新探 董莲池 1990.2 《古汉语研究》
虚词研究 连词 从少数民族语言看"而"的虚化演变 蓝鹰 1990.1 《古汉语研究》
虚词研究 连词 古汉语虚词音近通用例释之一"而" 李载霖 1985.6 东北师大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辨析连词"以" 秦松岭 1980.6.P25-27 语言文学
虚词研究 连词 "以"在连动句式中的词性辨析 张帜 1989.2 锦州师院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试论"以"构成的连动式 李靖之 1986.3 《语文研究》
虚词研究 连词 论先秦以"所以"为连词的因果叙述句 刘冠群 1980.6 中国语文
虚词研究 连词 略论因果连词"所以"的源和流 韩国平 1983.1 襄阳师专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试论文言连词"所以" 李祚唐 1982.4.P104 厦门大学学报
虚词研究 连词 连词"所以"产生的时代与条件 甘子钦 1991.2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重庆)
虚词研究 连词 "然而"表顺接 荫范 1989.2 中国语文 |
|